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1篇

一、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

林杉杉指出社保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着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实践性教学被忽视、教学方法欠灵活等主要问题[4]。实际上,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来看,上述问题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但有三类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得到解决的,包括:讲授教学方式、实验实践方式、自主学习方式三种教学方式相脱离;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较低;考试模式同教学内容适应性低。

(一)三种教学方式相脱离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以及处理多变的复杂问题的能力需要传统讲授教学方式、实验实践方式、自主学习方式三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5]。传统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所有课程都以讲授为主,但有些专业课程具有相当程度的实务性,这些实务性知识的应用具有实践性与灵活性,知识的理解与问题的解决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境,因此,讲授主导的教学模式忽视了专业课程之间的差异性。虽然各个学校都高度重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并且也在积极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建设,购置相应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软件,与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实训,但是却没有针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进行适应性的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同教学目标与要求容易出现错配现象,往往实践内容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此外,一般情况下,除了课堂以及实践课之外,老师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关注较少,学生也难以自己主动阅读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专著,校园内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活动更少,这也使学生难以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二)学生参与度较低在课堂上,学生很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在课外,学生几乎不会自主认真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实践课上表现也不积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部分原因是整个学校教学及学生培养模式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师生对话、讨论为中心的,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难以在短期内作出改变,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听记,老师习惯于讲授,学生自然就没有兴趣参与教学;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受到对未来就业低预期的影响,学生往往只关注有助于提高自己就业能力的课程、知识、技能而学习其他非本专业的课程而对本专业缺乏认知,缺少兴趣,因而在课堂内较少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外就更少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了。在实践实验课上,学生的参与度也不理想,大部分学生通常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认真地对待本门课,特别是到企事业单位现场观察或者进行社会保障的相关调查时,态度并不认真,敷衍了事。这部分与教师的要求及现场组织管理能力有关,还有部分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此外还与实践实验课的考核方式有关。

(三)考试模式的适应性低无论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都是以考试的结果为标准。目前为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考试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闭卷考试,而且考试内容偏重于记忆型的知识,对实务型与实践型知识的考查较少。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听课积极性差,只在考试前两三周内死记硬背,即使有些学生考试的分数可观,但也不能说明他的实际动手能力就强,或者能较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不能充分代表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好。实际上,考试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而且还可以通过考试来拉动与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5]。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课程考试模式的设计与考试内容的选择应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不应只有闭卷考试这一类模式,考试内容也不应只重点考查课程内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考查分析能力与研究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与教师教学情况,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一)分类教学,实践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统一1.课程知识分类首先,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知识分为理论性与实务性知识两大类。理论性强的课程中原理、理论占主导,强调知识熟记、理论推演。实务性强的课程中实务技能占主导,强调职业应用技能、专业工作能力、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但理论性课程的内容并不全是理论介绍,也含有理论应用、案例分析、实际工作制度等实务型内容。实务性课程的内容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实务性知识,也含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理论本质等理论性知识。因此,要具体把每一门专业课程不同的教学知识按照理论性与实务性知识进行分类。其次,按每门课程中教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行分类。重要性一方面指理论的经典性、应用广泛性,另一方面指实务性知识在工作中的价值性、必要性。每门课程知识性质与重要性的差异将导致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有所差异。2.不同实践实验教学形式的分类实践实验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一种可按照教学目标将实践教学分为认知实践、技能实践、研究实践三大类。认知实践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对本知识点有感性的认识,加深对本知识点的理解,但并不需要深入的学习,也不需要严格的考核;技能实践则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以及一些专业软件的使用,这种实践要求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但并不需要牢记书本知识,只是专业业务技能一定要达到基本熟练程度,需要较严格的考核;研究实践则要求学生以写调查报告及论文为主,要求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字书写能力,还要具有独立研究能力,能够自己组织、调查、探索新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科学研究能力。3.课堂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知识性质与重要性的不同以及不同实践形式的差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模式不仅应具有差异化特征,而且是讲授与不同实践实验教学形式的某种组合,如图1所示。I区对应实务性低且重要性也低的知识,教学模式应以讲授为主,认知实践为辅。而II区对应实务性高但重要性低的课程知识,教学模式应以讲授为辅,认知实践为主。认知实践包括案例讨论、参观实践、社区活动、视频观摩、专家讲座、社会调查。一般情况下,这类实践时间短,主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或者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III区对应实务性高且重要性也高的知识,教学模式应以技能实践为主导,讲授与认知实践为辅。技能实践主要包括视频观摩、专家讲座、社会调查、模拟实验、实训实践、顶岗实践。这类技能实践时间相对较长,可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实践。比如,针对金融保险、社保业务经办,可以采取企事业单位实训实践,也可以观摩金融财务、社保业务处理等影像资料而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V区对应实务性低且重要性高的知识,教学模式应以讲授与研究实践为主导,认知实践为辅。研究实践主要包括学科竞赛、论文写作、社会调查。这类实践必须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才会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与教学效果,实践时间也相对较长,既可安排学生集中实践,也可安排学有余力的学生单独参与。比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农村老人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问题可由学生进行调查,撰写具有一定探索性的论文或者调查报告。在这些实践形式中,有些实践活动既可用于认知实践、技能实践也可用于知识实践,而属于何种类型的实践则关键是要看实践的具体内容,内容较浅,属于认知实践,反之属于技能或研究实践。比如,在这些实践实验形式中,如果视频观摩的内容只是一种介绍性的图片或影片,则是认知性实践,如果其内容是较详细介绍专业技能或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与社会调查写作的,也可以是技能实践与研究实践。还有专家讲座主要是借用校内外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企事业专业人员来给学生作报告或讲授知识,如果偏于一般性的专业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介绍,那么则是认知实践,如果是详细介绍较深的专业技能或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则可以是技能或研究实践。社会调查如果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只要求学生撰写一般性的调查报告或总结,则是认知实践,如果要求学生对调查进行提炼研究,写出有一定深度的、逻辑性的、有较强说服力又符合学术研究规范的论文或调查报告,则是研究实践。因此,针对同一形式的实践实验活动,教师可据教学内容、时间资源来决定具体的实践实验内容。

(二)考试模式创新在对课堂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模式进行完善的同时,也需要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考核作出创新来引导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参与度,做到与完善的课堂教学内容及整体教学模式相适应。这种考核创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实践实验教学的考核对于认知实践并不需要过多的考核,关键是技能与研究实践的考核。技能实践中,重要的技能需要严格按照正常考试制度进行,比如,学生进行劳动与社会保障精算软件测试,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进行上机测试,甚至可采用专业证书来代替或通过第三方进行考核,而对于无法进行精确考核的,比如角色模拟,可以写实习报告,以书面的形式表述对实际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对实习报告进行评分。对于研究实践的考核并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写出十分出色的论文,但是可要求学生能完成一份书写规范、思路清楚、数据真实的实习报告与调查报告,根据报告的质量评分。这些实践课要算作单独一门课,单独计分,不应与讲授成绩进行综合计分,不合格者要重修。2.理论教学的考核传统理论教学的考核所采用的题型以记忆型为主,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对于实务型的课程而言并不适合,而且不同的课程知识又是技能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组合。因此,无论是何种经济管理类的课程考核,都要有灵活性强的实务类题目,而对于实务类知识主导的课程,开放类、灵活性的题目应占主导。这样,可根据每门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题型,但总体上尽量以案例分析、论述题、辨析题等开放性题型为主,而不是以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等封闭性题型为主。由于开放性题型强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答案并不标准,获得高分只凭记忆知识是无法达到的,关键是要靠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外要自学积累。这样通过开放性题型的设计迫使学生能主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广泛涉猎。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为了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劳动与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以及对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一个方向是应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特点与差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组合,加强实践教学,灵活安排不同形式的实践实验教学,使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同时也要相应地对考试模式进行完善,便于考试模式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相适应。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双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179―03

1、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双语教学目标定位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球化,必然出现一种对“全球化”工作语言的需求。英语正在日益成为事实上的“世界性”工作语言,成为各国共同学习的首选外语。高校进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并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部对高校教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双语,一般英译为“Bilingual”,意思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的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双语教学是通过英语(或其他外语)语言进行的专业课程教学,是指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双语教学的内容应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以讲授内容为主线。一方面学习者通过双语学习的过程掌握本课程较严密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习者运用两种语言进行的思维能力。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其目的是运用比较法,通过对国际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领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在保障对象、享受条件、筹资模式、支付方式、保障水平、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少走弯路,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也是一个现实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程度和国际交流的加深使得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双语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比单一母语教学更为全面和扎实的国际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国际社会保障活动实务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的教学目的出发,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在利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国际社会保障实践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专业课程知识点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接收是教学目标的首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受英语交流技能的限制和影响,在课程讲授中涉及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采用汉语作适当的解释,母语的介入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所讲授内容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增减。另外,在社会保障双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全英语的环境氛围,包括课件的准备以及在课堂上的讲授均使用英文,让学生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中,激发他们用英语进行自由讨论、提问的兴趣以及提升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

2、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目前适合本科高等院校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术语引导型、交义渗透型和完全渗透型三种双语教学模式。

(1)术语引导型是指教师以中文讲解为主,课堂上穿插使用英语术语。

(2)交义渗透型是指教师使用原版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交替使用中英文讲授;要求适当地用母语讲授课程,教材、板书、笔记、作业等使用英语,而讲授时母语与英语较为灵活地互为主体语言,便于英语为非母语的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完全渗透型是教师用英语授课,要求学生用英语答疑和完成作业及考试。整个教学均采用英语教学,包括教材、讲授、板书、笔记、作业、讨论等均使用英语,母语几乎不在课程教学中使用,这种模式对英语掌握程度的要求最高。

结合本校实际教学的情况,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自身的师资出发,客观地对待双语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阅读和听力方面还有欠缺,突然改变教学方式会出现不适应。因此,双语教学应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从部分用英文授课并辅以中文解释开始,过渡到“英文教材、中文板书、中英文讲授”,再到“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英文讲授”,直到“英文教材、英文板书、英文讲授”。

3、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双语教学内容

(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的总学时为48个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不分重点地将所有的内容都向学生介绍,则学生很难掌握所讲的全部知识要点,学习效果必然也不理想。因此,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尤为重要。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重点在于“比较”二字,因此重点讲解内容应体现在比较的指标上。例如,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国际比较的讲授,重点讲授的内容应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即自保公助型、国家福利型、自我积累型)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不同模式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的方法;关于德国、英国、瑞典、美国及日本等五个发达国家近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情况等的内容可以设计为学生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从而领会各国社会保障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2)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同时也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课堂案例评析,也可以是课外阅读、作业等形式,但是由于课时有限,主要应采取课堂案例评析的形式。教师在选取课程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二是,选择新近发生的案例,如果总是选择陈旧的案例会让学生觉得课程与现实脱节而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让学生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高度结合。三是,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案例。过难的案例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只能消极等待教师在课堂的分析,大大削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过易的案例可能不需要作深入的思考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也会降低学生对案例的参与度。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原则原理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论证,逐步深入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3)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是一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施加必要的压力,也可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应该围绕双语教学的目的开展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考查方式包括开闭卷考试、论文写作、调查报告等,教师要充分考虑各方式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果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往往需要学生在考前做大量的强迫性记忆,容易造成学生在复习时把大部分的

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背诵概念和条文上,而忽略了对各种比较指标的理解和梳理。因此闭卷考试并不能充分测试出学生对本学科双语教学重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开卷考试更能适应社会保障国际课程的双语教学目标定位。开卷考试由于本身的灵活性和覆盖面广等特点,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要求也就比较高,能很好地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在命题时应以论述和案例题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考核应该以人为本,不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的大小作业等都可以作为考核方法。考核内容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注重英语表达能力,双管齐下。

综上所述,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运用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兼启发性、实用性及趣味性为一体的双语学习环境。

4、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1)选取教材方面。目前在对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教材使用标准,教材的使用主要是直接使用原版或者影印版或者双语教师自己编写。从目前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看,完全是英文原版教材并不一定适用。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从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大纲的编写和课程设计的大纲起步。参考吸收国外先进教材中的内容,结合普通高校的实际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教学体系,编写具有特色的双语教材。

(2)师资队伍方面。开展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程双语教学要求教师首先应为本专业骨干教师,同时具备扎实的外语运用能力。不仅要了解相关课程主流国家的学术与教学发展动态,也要精通国内本专业的发展变化过程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能将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比较,避免单一的介绍而与实际现状脱节,这无疑对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双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语言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是双语教学的核心因素。能否成功地进行双语教学,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储备十分重要。

(3)学生英语水平方面。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英语水平有限这些学生在双语课堂上既听不懂英语,也学不到专业知识,自然对双语教学产生畏难和抵触心理,给双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怎样平衡这种专业知识的学习难度和英语学习的难度,以及怎样平衡这种双语教学中汉语和英文的使用量,这些,都是我们教师思考的难题。就目前本校双语教师的实际能力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看,课内全部使用英语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母语的配合作用不可忽视。在课堂双语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难点内容应结合汉语讲解,以便使学生在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可视具体情况,从以母语为主、英语为辅过渡到母语和英语并重,再逐步过渡到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

(4)教学方式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全程填鸭式讲授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英语所占比例。可以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讲授完某一专题的内容后,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讨论,分组轮流回答教师的提问或作专题发言,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学能力。也可以采用原理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和制作简洁、易懂的英文电子教学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建设课程网站,电子课件在网上公开,帮助学生预习专业词汇、了解教师讲解线索和重点内容,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对比较陌生的专业英语有更强的视听感受,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的关键是课堂50分钟的互动,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用英语能动地陈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坚持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克服不敢开口的胆怯心理。这些方面都是我们需要努力改进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郑鲁晶,浅议双语教学的目标、模式及资源开发――以《国际商法》教学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0(1).

[2]陈昭雪,双语教学与保持式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误区;改革对策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专业。该专业设立时间虽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已有100多所,这充分表明我国这方面人才供求不均,加强这方面人才培养刻不容缓。然而,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呢?据2005年6月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记录和某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除9%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6%失去联系或因病未就业外,约60%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余25%较为对口的工作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工作或进入商业保险公司工作,就业面非常窄[1]。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需求既是专业发展的动力,又是专业生存的条件。没有市场的专业,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2]。因此,基于市场需求,剖析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误区,寻求解决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有效途径应是专业开办高校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区

1、盲目化培养

一是培养目标制定盲目化即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普遍无视市场需求,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市场需要的人才数量、质量、类别等未能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导致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取向不明确。二是专业课程设置盲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从专业本身的需要和学校自身的优势出发,要么盲目跟风,要么因人设课。

2、同质化培养

目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无论培养目标,还是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都存在严重趋同现象,我们称之为“同质化”培养。同质化培养将会带来多方面危害:首先,同质化培养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会使高校面临生存危机;其次,同质化培养会造成毕业生之间恶性竞争,使劳动力市场出现大量结构性失业群体;再次,同质化培养还会危及社会稳定,阻碍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运行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极端化培养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存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的两极化现象。要么过分注重实习、实训和顶岗值班,忽略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要么轻视专业实践,开设大量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性课程。当中,重理论轻实践者居多。

二、克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走入误区的对策

1、厘清专业内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培养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所谓公共管理人才是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并在实践中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安全生存所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日常事务管理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人才、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人才以及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人才等[3]。在我国,由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多样性与层次性,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体现差异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制定有所侧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既能防止“千人一面”式人才培养目标导致的资源浪费,又能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流于形式的局面得以控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4篇

 

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优势学科发展情况分析 

 

为了满足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需要的专门人才,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全国首批有8所高校获得了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资格,目前,全国已有125所高等院校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梯队,相关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培训正在深入展开。 

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没有标准可依,没有资料可参考,各校基本上都是利用本校的学科优势,在原有学科基础上结合本校特色确立自己的专业定位。 

通过对全国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校调查,各校发展的方式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社会学为基础进行建设,依托社会学的资源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社会角度开展研究。二是以经济管理学科为基础进行建设,利用原有的经济管理学科的优势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经济管理角度开展研究。三是以医学为基础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医学为基础,侧重发展医疗保险方向是近些年一些医学院校的探索。 

 

二、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学科交叉发展、培养特色人才的探索 

 

中央财经大学于2000年开始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至今己走过了10年的历程,目前已有248名本科层次的学生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我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岗位及课程设置方面的调研。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有65.38%的毕业生工作在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其中在保险行业工作的最多,占毕业生总数的34.62%。调查结果表明,具有中央财经大学特色的与保险学科交叉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初步形成。 

 

1.在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下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的保险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因此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立之初就树立了在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下依托学校既有的优质保险学科平台进行专业建设的理念,侧重发展社会保障。这种设置并不是两个专业的简单拼接,而是两个专业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一方面是源于保险和社会保障这两个学科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虽然在我国的学科设置中,保险学归属于经济学科,而社会保障被划分到管理学科下,但保险与社会保障具有与生俱来相同的属性,二者都是应对风险的措施,保险和社会保障在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方面所采用的原则是一致的,都是多数人共同分担少数人所发生的风险——大数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与社会保障都可以包涵在社会风险管理的范畴之内,因此中央财经大学这种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保险与社会保障两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这种专业设置体现保险与社会保障两个学科在内容上既有交叉,又互为补充,各有侧重。社会保障是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而通过商业保险则可以使人们获得更高程度的保障。从应对和化解人们所面对的风险角度来看,保险与社会保障既具有同源性,又具有补充性。 

 

2.依托学校保险专业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设置,培养特色人才 

在较强的保险专业实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财经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培养方案中,在保证完成教育部规定的主干课程的前提下,设置了一组与保险学科相结合的保险类课程,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形成了特色。这类课程包括: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学、精算学原理、保险法、保险基金管理与运用、风险管理等课程。 

对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表明:毕业生对保险类的专业课程评价普遍比较高,特别是对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学、精算学原理这三门课程。其中“保险学原理:在所有课程中排名第一,有65.39%的毕业生认为该课程对其毕业后的工作“有一些帮助”或“非常有帮助”。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方面这门课程是作为专业课程最先开设的,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形成有帮助,另一方面该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在保险公司工作,这门课程是其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基础。有46.19%的学生认为“人身保险学“课程对其毕业后的工作“有一些帮助”或“非常有帮助”;34.62%的学生认为“精算学原理“课程对其毕业后的工作“有一些帮助”或“非常有帮助”。 

我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保险学科的特色,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不仅具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扩大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也满足了保险公司,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对于具有社会保障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 

 

3.重视实践教学,共享保险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是通过实验、调研、实习等手段,使学生直接接触实务,了解实际部门的运作,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内的实践技能训练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两大类。课堂内的实践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非独立设课的课程实验和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或模拟训练,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包括周末和假期的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研究项目及“第二课堂”活动等。这些活动安排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形成了不间断的实践学习。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从2005年9月起在全院本科生中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一入大学就可以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系统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对策 

 

根据此次对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合其他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建设的情况,我们对未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结合所在学校学科优势实现交叉发展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选准优势学科,合理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优势学科的结合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身是一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新体系,其内容包括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住房保障、教育保障,等等。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本身还远未完善和系统化,甚至落后于本已迟滞的社会保障改革实践。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深入与理论的完善,作为主要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专门人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也应突出特色,依托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的基础发展是一种成功的尝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优势学科的选择,应选择那些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有合适结合点的学科,在其基础上进行特色发展,绝不能进行随意的组合,否则该专业就会成为两个学科或专业的简单拼盘,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系统化,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课程设置既要保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也要体现交叉特色 

依托优势学科发展并不是办“第二个”某专业,应立足于培养具有本专业背景和交叉学科特点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中,既要保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开设,又要有交叉学科中与本专业领域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程。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原来的课程体系中,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学和精算学原理三门课程均体现了寿险公司的业务特点,受到毕业生的肯定,而风险统计模型课程虽与财产保险公司业务有关,但与专业主要为人的风险提供保障关系不大,毕业生对这门课程反应冷淡。 

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要经常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专业研讨会、走访用人单位等形式及时了解课程的适应性,并及时调整。中央财经人学在这方面深有体会,现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最初版本已有较大差异,根据毕业生反馈,我们及时删除了不适合的课程,如风险统计模型等,增设了适应需要的课程,如企业年金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障职业模拟(在高年级开设)等。 

 

3.师资队伍建设应体现多学科优势,切忌“自我保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5篇

    为了做好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工作,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根据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第258号令)失业保险实行属地管理的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应当按照原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人事局、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就发〔1999〕75号)的规定,在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失业保险登记,并按规定申报缴纳失业保险费。各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所属事业单位做好参加失业保险相关工作。

    二、事业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所需资金在其支出预算中列支。

    三、我市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统一管理。事业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要在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中单独反映,切实保证事业单位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和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1999〕29号  一九九九年八月三十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人事厅(局):

    国务院今年1月22日的《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8、259号)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现就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两个《条例》和所在地区的有关规定,在单位所在地进行社会保险登记,按时申报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各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所属事业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二、事业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所需资金在其支出预算中列支。此项基金收支要在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中单独反映,并在保证事业单位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下统筹使用。

    三、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到当地经办失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由经办机构按规定支付失业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