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成为高校、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学生实现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到学生家庭的未来,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发展。
社会总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新增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市转移,高职毕业生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外部竞争群体,不仅要与同期毕业的本科生向竞争,还要与社会上其他求职人员相竞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家庭政治、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心理品质的完善程度、身体健康、所学专业及其人们对其评价和尊重的程度不同等,那些在某些方面或各方面都较差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不能被社会用人单位接纳认可,就业出现困难。[1]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部分来自边远落后农村,一部分来自城市低收入家庭,还有一部分因为家庭遭遇突然变故而陷入经济困难,这些学生大多家庭贫寒,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身上背负着家庭及未来的责任,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2.专业相对较差学生
一部分专业较差的学生,缺乏理论和实践基础,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用人单位不仅要求高职毕业生有作为一线工人或一线技术人员所需的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对专业相对较差的高职毕业生来说标准难免有些偏高,使得他们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压力。
3.特殊毕业生
特殊毕业生是指在身高、体重、相貌等生理、心理上存在缺陷和身体疾病的学生,这些都使得学生可利用资源的范围和程度有很大局限性,受到社会歧视和排斥,导致许多人在个性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和自尊心受挫等心理问题。[2]
4.就业期望值过高学生
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对主观和客观形势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过于自信,期望工作能够在工资、待遇及发展前景都符合自己的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对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缺乏了解,在求职过程中难以让用人单位满意。
二、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措施
1.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名册
为了准确掌握就业困难学生的各项情况,在最后一个学期通过与各专业老师和学生开座谈会,对学生进行全面摸底,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就业状况,详细了解每一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未就业的原因、是否接受就业推荐、是否存在就业困难、是否有意愿创业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家庭困难、身体残疾和遭遇突发性重大灾害等困难类型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名册,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2.提供“一对一”帮扶工作
首先,进行个别面谈。对就业困难学生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一对一”面谈,加深对学生家庭、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求职过程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的了解,深化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并针对学生的实际困难提供政策和就业技巧上的指导。
其次,进行分类指导。通过摸底全面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各种状况,根据困难类型的分类,有针对性地对各个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结合学生实际,及时帮助其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交通费、求职简历制作费、着装费等方面的困难,同时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专业较差存在就业能力苦难的学生,实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就业帮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改进不足,寻找自身的亮点,提升个人能力,树立信心,并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为这部分学生推荐和介绍合适的工作岗位;对于性格内向存在交际求职困难的学生,主要是帮助他们重塑自信心,鼓励他们勇于踏出校门积极就业,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和社会资源,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用人单位协调,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最后,进行重点推荐。在就业困难学生名册中,针对特别困难及存在多种困难的特殊群体,做到重点关注,重点推荐。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保证就业信息通过手机信息、QQ、邮箱、飞信等途径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达到个人;帮助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招聘会,并积极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在就业招聘会上向用人单位重点介绍和推荐就业困难学生,增加他们顺利就业的机会。
3.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心理状况
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班干部等定期与就业困难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其调整就业心态,建立求职信心。首先,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其次,帮助就业困难学生重塑信心,面对问题迎难而上;再次,引导就业困难学生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提升各项能力;最后,帮助就业困难学生确立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并引导其细化大目标,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行动提升个人能力实现小目标,达到心理和谐和平衡。
4.做好就业困难学生跟踪服务
对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就业后要进行跟踪服务,直到稳定就业。
首先,定期通过各班班干部、宿舍长等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跟踪询问服务,收集信息密切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的各种状况。
其次,定期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摸底,关注其就业稳定情况,了解其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工作表现以及就业后的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等状况。
再次,对于就业后存在不稳定倾向的就业困难学生,要帮助他们查找原因,引导其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方案,给予政策宣传和岗位援助。
最后,做到就业指导老师、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专业老师等全员参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应对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做好已就业学生的跟踪反馈工作,及时掌握已就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关键词】辅导员 日常管理 排查帮扶
一、排查帮扶工作的对象
本文中的“排查帮扶”的对象是指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动力,缺乏自觉性;在高中阶段由于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疾病者;人际交往适应性差,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沉迷于游戏;恋爱心理困惑,情绪起伏很大,情绪和情感不稳定;特殊家庭学生,意志力不坚定学生。
二、排查帮扶工作的对象的分类
(一)心理危机型学生
大学生在刚经历了高中时期的学习紧张、压力重大、背负全家人的期望的压力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心理冲突时有发生,很容易被周围的各种因素所影响产生适应不良,导致了他们在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很不稳定,从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家庭问题学生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影响深远。帕森斯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大学生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各种行为活动都会反映出家庭影响的印迹。
1.贫困家庭学生。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宁夏大学对在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撼:73.27%的经济困难学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经济困难学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抑郁状态或者抑郁倾向。
2.家庭关系不良。这类大学生在情感上无法与家庭正常的沟通,家不再是心灵停靠的港湾,不能满足爱的需要,容易造成自卑、自闭、叛逆、痛苦、拘谨内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3.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教育有溺爱型、过渡保护型、严厉型。溺爱型家庭通常会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人际关系。过渡保护型会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与社会脱离等内心倾向。严厉型会导致孩子胆怯、懦弱、不自信、不灵活和对家庭社会的冷漠。
(三)恋爱学生
目前大学生恋爱在高校中越来越普遍,而且呈低年级化,大一新生进校,恋爱率一般就已达到30%左右,其中有50%为异地恋。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恋爱存在着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大学生首先对自己的未来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划。
(四)游戏学生
由于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达与普遍性,游戏成为了缺乏自制力大学生最大的诱惑。据统计在大学生中大概有3%的人是沉迷于游戏的。
(五)学习困难学生
大学的学习方式主观能动性很大,更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质,面对这些自由广阔的天地,学生缺乏自制力,懒惰、逃课、游戏、睡觉成为了大学生活的主题,这导致大学生无法完成一些学科, 甚至不能完成学业。
(六)突然的变故与不幸
当代大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当变故与不幸突如其来时,他们束手无策。心理负担过于沉重,表现出焦虑、烦恼、自卑、痛苦等不良心理。
三、排查帮扶工作的策略
(一)排查阶段
1.辅导员。辅导员在大一新生刚进校时,需要抓住时机多调查多预测多预防,及时掌握学生状态,勤于走访学生寝室,多参与学生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沉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爱好、特长、生活习惯、对大学的适应性,以及和同学的相处情况,对了解到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谈心对话、劝诫、情感交流等方法进行启发,引起学生的共鸣,防患于未然。
2.依靠班级干部的力量。依靠各班级寝室长、班长、团支书、党员对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进行及时的了解与关注,每周进行辅导员与班干部“一对一”谈心对话,将班上每个同学近期的情况都向辅导员仔细描述。辅导员通过班干部的描述,认真分析同学的情况作出有效的判断。
(二)帮扶阶段
1.用“三心”去关怀学生。这里的“三心”主要是指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在排查出需要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后,对待这类型学生,辅导员就扮演了知心朋友的角色,从学生的内心深处获取学生的信任,这就需要辅导员必须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去与学生交朋友。生活上关心学生,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
2.遵循规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辅导员要能总结规律,不同时期的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比如大一刚入学的学生,主要是刚离开了家,对陌生环境的不满,或者感觉到成绩落差大的压力等问题结合在一起,学生就会产生压抑的情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待这类学生,辅导员的主要作用就是让新生感觉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到了高年级,学生就可能更加对就业、情感等问题感到焦虑,辅导员需要激励他们,同时可以为他们组织一些指导未来的讲座,使他们能有个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广西高校 资助模式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06-02
随着高校学生资助资金额度的逐年增加,学生本人和社会对高校资助的育人功能的多方面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和增加。以经济资助为主的传统的、单一的资助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广西区内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现状,结合部分高校的先进经验,探索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广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的现状
(一)资助工作理念较为单一。部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仍然以“按照国家要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各种评选,按时、足额的发放资助金,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主要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工作任务、岗位职责、职数配置等原因,对充分、有效发挥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重视程度和措施不够。
(二)资助工作内容较为单一。目前不少高校仍然是经济帮扶为主、相对简单的资助育人工作为辅。部分高校忽略了或者是忙于日常的经济帮扶工作而忽略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育人成才理念和措施,更多是注重或者停留在经济上的资助,对贫困学生在心理、学业、技能、人格、人际沟通和交往等方面的帮扶相对不足。
(三)资助无偿化较为普遍。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无偿资助模式,而轻视有偿资助途径,给受助学生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少,不再组织受资助学生进行义务劳动或志愿服务等,使得部分学生在长期接受无偿资助时,逐渐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无法真正地自强自立。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甚至无法说出自己获得资助的具体项目名称、申请条件和资助金额,只知道填表、申请,等着资助金发放,不劳而获的思想和现状在学生中较为严重。
(四)能力开发资助模式正在得到尝试。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强,社会及学生对资助育人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强,近年来,不少高校也在逐步尝试着转变现有的资助工作模式,即从以经济资助为主转向经济资助与能力资助并举的模式,不断尝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育人成才理念。
二、广西部分高校贫困生能力开发的资助新模式
2013年,为了总结广西高校资助育人的经验,全面提升资助育人水平,广西教育厅面向全区高校开展了首届广西高等学校资助育人优秀项目评选活动,部分高校在探索贫困生资助新模式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得到充分展示。现以部分高校为例进行介绍。
(一)广西师范大学――金凤计划。“金凤计划”,全称“女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提升计划”,是2007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青年教师发起的公益项目,目的在于帮助校内的女大学生成为健康、独立、优雅、幸福的女性。该项目由“女大学生素养”系列课程、“金凤巢 梦想中心”、“金凤主题游学”三个核心公益品牌组成。参加“金凤计划”的女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大型的公益事业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经历中成长,开阔眼界,不断提升自我,增强自信心。同时,“金凤计划”也是社会企业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充分融合的有力体现,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得到有效拓宽。现在该项目已经成为广西关心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名公益品牌,先后被3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其先进事迹。该项目开展至今已经有超过300名女大学生从中受益,走向个人成长成才之路。
(二)桂林理工大学――勤工助学服务公司。桂林理工大学勤工助学服务公司属于市场运营,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在校学生,公司从经营、管理等各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管理。该公司开设有书店、文印店、咖啡屋、服务超市等,让学生独立经营,锻炼自我,同时开设如收银员技能竞赛等各种技能比拼大赛,让学生以赛促学,提升自我,这个项目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且需要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或需要能力提升的学生群体,项目始终坚持“授人以渔”的工作理念,强化勤工助学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造血和育人功能,利用勤工助学平台服务同学,提高自我,不断完善勤工助学体系建设。
(三)广西大学――自强服务与学习中心。广西大学自强服务与学习中心是广西大学专门为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费学习的培训基地,从成立至今已经成功培训一万多名学生。该中心通过开设计算机、艺术、礼仪、普通话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就业技能等多种培训班,对学生进行培训。上课时间均为周末,利用学院的研究生给在校生上课。培训结束后,组织结课仪式,让各个培训班级通过不同形式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把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从“保障性”资助到“发展性”资助的转变。
(四)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银雁计划。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银雁计划”将贫困生比喻成雏雁,以“引导―孵化―高飞―反哺”为项目理念,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为主线,以免费开展各种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训为核心,将创业意识贯穿于整个项目中,从而实现“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双提升,最终让这只雏雁展翅高飞,受惠学生,反哺学校,感恩社会。该项目组织受资助的学生组建“校园文明监督岗”,主动劝阻校园内各种不文明行为净化校园环境,组织他们到社区、敬老院、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在贫困生中开展商务礼仪、办公设备维护、办公自动化、茶文化、古乐器文化、东盟文化等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班;与培训机构和企业密切合作,定期开展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培训班、微软高级商务课程培训班、中级茶艺师培训班、点钞真假币识别培训班;邀请创业明星、励志明星、优秀企业家到校开展讲座或沙龙活动;向考证成功的贫困生发放考证补贴。项目实施至今,学员已经超过1000人次,逐步实现经济资助和能力资助全覆盖。
三、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从以上几所学校的注重以能力开发的资助模式来看,大多是围绕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通识技能等方面着手,通过强化或者专门化的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偏重对学生“发展性”的资助工作。可见,新形势下,高校应建立起以经济帮扶为基础、以意志磨砺为支撑、以提升能力为核心的立体式资助新模式,使扶困、励志和强能实现功能互补的有机结合。
(一)开展专业能力提升帮扶活动。专业能力是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一项专门性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同专业学生之间拥有最大区别度的地方。因此,高校在资助育人活动中应体现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教学系部、专业带头人对专业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拟订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计划,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多学、多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尤其对学业困难的学生而言,帮助他们逐渐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意义更为重大。
(二)开展职业能力提升帮扶活动。各高校在开展能力帮扶工作的同时,需注意围绕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通识能力的提升和帮扶工作,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开展诸如办公自动化、社交礼仪、精神心理、舞蹈修身、演讲口才、普通话等通用职业素养的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认证、专业技巧等职业技能的培训,帮助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职业通识能力,以便能更好、更快地适应职场需求。
(三)加强就业创业的实践能力。在国家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工作理念下,国家给予高校毕业生非常丰富的就业尤其是创新创业的资源。高校资助工作者应在这种背景下,充分挖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提供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参与式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创业机遇的敏感性。同时,加强对贫困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如开办专门的创业培训班、创业学院等,在贫困生中选拔一批有创造力、有主见的、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短期或长期的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集中培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热情,在有条件且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可扶持一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四)强化人文素质养成工程。人文素质是一个人气质、修养和综合素质的综合,高校通过开展系列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将优秀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素养及人文综合素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受教育和实践使这些优秀的品质内化成为自身的气质、性格、修养及处世风格,并通过这些内在的品质转化成职场所需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新形势下,高校资助工作人员应加强如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人文素质修身教育,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培养,朝着专业技能扎实、道德情操高尚的社会人这个方向培养。
(五)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渗透着社会人所需的真善美,资助工作应重视并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注重把资助育人工作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通过展示、体验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掀起自觉学习、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热潮,增强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善美的修为。
此外,高校应不断拓宽勤工助学岗位,坚持让受资助学生从事义务劳动,让学生感觉到获得资助是需要付出的,淡化无偿资助的理念。同时,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社会企业或校友基金会的影响力,既可以扩大资助金的来源渠道,增加受助面,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推送人才的模式,让资助与回报的形式更加灵活和丰富。总之,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与创新工作,还需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需要各学校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巍.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工作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15(2)
[2]岑道权.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7)
一、政策宣传,提知晓率。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家庭和谐,为了提升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幼儿园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发放告家长书,家访期间为家长发放资助清单条,还在幼儿园电子屏循环播放资助宣传标语,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多渠道宣传资助政策,以提高学生及家长的知晓率。
二、领导重视,夯实责任。
幼儿园成立资助三级认定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资助工作特点及上级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园长为首的资助三级认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园长负责、分管同志实施、班主任协作的方式,开展资助三级认定工作。实施“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的原则,确保整个资助工作的有条不紊。
三、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规章制度作为幼儿园规范资助工作人员的一种准则,对工作人员在实施扶贫过程中具有指引作用。我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幼儿园资助工作方案》,完善了各项资助制度,让资助工作人员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四、应助尽助,公平资助。
开学初,组织班级填写《临渭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班级对建档立卡幼儿进行详细摸底上报人数,园内评审小组通过信件、电话、走访等方式进行核查资料,确定资助人数。我园本学期建档立卡幼儿32名,对建档立卡幼儿上榜公示,公开透明。在确保孤儿、残疾儿童入园资助的基础上,优先资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子女。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息。除此之外,还按照上级安排,第一时间落实好资金的评定、发放工作,幼儿园克服工作困难,统一收集建档立卡幼儿家庭一卡通账号,利用深夜休息时间,一张一张打印转款支票、转款凭证、进账单等转账资料,确保有困难的幼儿家庭及时领取到资金。本学期共资助金额12000元。
五、资助档案,分类收集。
对资助项目、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标准、资助流程等材料一一归档,随时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群众监督。还及时完成了陕西省精准扶贫建系统的录入工作。由于更名原因幼儿园一直无全国资助系统,在多次上报和中心校的协调下,为幼儿园建立了全国资助账号,并如期完成幼儿信息录入工作。
六、精回访,满意率高。
为了做实做细资助政策的知晓率。结合我园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回访活动。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资助清单。使得教师更加清晰的对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政策再解释。各帮扶教师还通过电话家访的形式,对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再次回访。
一、红庙矿特困员工生活现状
红庙煤矿现有员工人,离退休职工人。其中困难员工共有户,特困员工户,工病亡遗属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户(一)、贫困职工的具体原因
⒈供养人口多的家庭
这部分家庭一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人口在四口以上的就有多户,占贫困人口总数的,有的家庭有好几个学生,每个月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遇到灾灾病病,和人情礼往,就得借钱。想要做点事儿以求转机,却苦于无资金。
⒉伤、病、残的贫困家庭
这是一部分绝对贫困的家庭,大多享受低保,由于伤、病、残等原因,收入低支出大,家里的钱大部分用来支付医药费用,这样的家庭既无遣使家里的生活有所改善,也无力使家里的境况彻底扭转,他们缺乏自我脱贫的能力,扶持这样的家庭难度非常大。
⒊从业人员少
有困难家庭是因为家中无一人就业,长期靠四处打零工谋生,艰难度日。
⒋有的困难户是工病亡遗属,家中失去顶梁柱,孩子多,上大学,靠遗属生活费维持生活。
二、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多年的帮扶实践中,我矿各级组织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总结出了形式多样,符合实际,富有实效的帮扶工作,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一是领导帮扶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帮扶、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对全矿余户特困户分别由矿、井、队三级领导重点帮扶;二是救济帮扶。矿党政工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送米、面、油和衣物,保证特困员工家庭生活有着落,衣食有保障。矿行政和矿工会每年都拿出—万元资金对工病亡遗属、伤残员工、特困员工家庭给予特殊照顾,缓解其家庭困难;三是精神帮扶。矿领导干部坚持经常到特困员工家庭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出谋划策,谈心鼓励,扶贫扶志;四是岗位帮扶。近三年帮助多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地面或辅助员工调到采掘开一线工作,提高了收入;五是就业帮扶。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优先安排特困员工家属拣矸子、烧锅炉、扎包脚布,每年可解决多名家属就业;六是项目帮扶。变输血为造血,扶持特困员工上新项目,开发新门路,如为特困户制做面点加工设备,为伤残员工提供养羊、养牛场地等;七是捐助帮扶。为突发意外的员工及时组织捐献活动,发挥群体帮扶作用。二井员工巴义清儿子患白血病全矿员工为其捐款两万多元;八是助学帮扶。矿工会设立“寒窗基金”,近几年为多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特困学生资助路费和发放困难补助万多元,为名困难学生申请扶贫贷款万多元;九是低保帮扶。低保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矿区工会的协调下,在矿党委的高度重视和矿行政的版权所有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元宝山区民政局对我矿低保户进行了核查,停发了余户不符合条件低保户,新增了户低保户,并进行了重新建档和微机录入,实现了微机规范化管理。目前已为多户办理了低保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员工家庭的基本生活权益。。十是贷款帮扶。对有能力脱贫但苦于无资金的特困员工,矿工会积极为他们申请扶贫贷款,帮助办起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扶贫项目,近几年已帮助多户困难户申请贷款累计达余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年,在矿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温暖工程基金会,制定了基金会章程,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全矿员工入会积极踊跃。到目前为止,总额已达到多万元。温暖工程基金的建立,缓解了员工生活压力,促进了矿区和谐稳定
三、今后工作思路
扶贫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也并没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简单地给点钱就算完事。对于那些特困户,就象医生对待他的病人一样,必须使他们从经济上彻底得到康复。帮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困境,是各级组织的共同责任。
⒈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扶贫解困工作做深、做细、做实。通过以矿工会为中心,集中工会内外的资源条件,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完善工会扶贫解困工作体系,逐步建立起机构健全、制度明确、帮扶措施可行,多层次、网络化、覆盖广、互补性强的工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职工的基本状况进行整
体把握,将贫困职工的经济状况摸准、摸透,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做到动态管理,该输血的输血,该造血的造血,扶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
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把符合条件的特困员工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同时,对困难员工群体实施动态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温暖工程基金的作用,协助党政解决员工的生产生活问题,维护好员工的经济权益。
⒋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就业力度。矿上应想尽一切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