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如何管理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如何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如何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如何管理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如何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 养护管理 养护措施 桥梁管理

引言

随着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公路桥梁已运营数十年,再加上公路运输交通量猛增,运输车辆的载重量加大,大批桥梁的技术状况已不能满足行车安全的需要,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目前看来,主要的突出问题是,第一,桥面不清洁,排污孔流通不畅;第二,路面、桥面起伏不平;第三,桥梁几何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有些桥梁构件变形;第四,路旁、桥旁护栏残缺不齐,暗藏安全隐患。所以,我们要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关注我们的公路与桥梁,提高桥梁养护管理的科学规范化水平,改善公路桥梁的行车条件,以便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1、公路桥梁养护的重要性

公路桥梁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生命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是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公路桥梁关系到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性。相当数量的公路桥梁,尤其是早期修建的道路桥梁,由于资金短缺,设计、施工标准低,加上技术管理薄弱,施工质量不能保证这些桥梁的使用寿命,有些很快就成为了危路危桥。所以,对公路桥梁的维护保养工作也显得更加的重要,只有做好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才能够延长公路桥梁的实用寿命。

2、我国目前公路桥梁养护的现状

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公路桥梁建设施工是最重要的,公路桥梁建成能通行就算完成任务了,而忽略了公路桥梁的后期保养作用。使得工程交接后公路管理部门放松了对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巡查力度下降,在养护期间应付了事,没有实质性的作为,导致公路桥梁受到破坏,给行人、车辆带来不便,甚至出现安全事故、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大对公路桥梁的的养护及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公路桥梁急需解决的问题。

3、提高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

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维护管理与质量控制中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坚持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为根本,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项目负责人与相关施工人员的义务与责任,对部门职责、人员职责要进行分工明确。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还要明确好项目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的安全和管理职能,权责明确到人,职责落实到位。建立科学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所有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严格执行。只有坚持以规范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指导,城市道路桥梁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隐患。

3.2、建设公路桥梁养护的工程师队伍

从目前的养护队伍现状来看,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这就要求各级公路部门高度重视,针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需要,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随时掌握桥梁的使用状况,处治这种危急突发事件,并使队伍逐渐从日常养护过渡到具备进行桥梁中、小修,甚至大修的能力。

3.3、加大桥梁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要按照设施维护量和养护维修费用标准核定养护金额,按照中标合同执行进度拨款或结算养护费用;用养护合同来严格规范和约束养护责任单位的行为。对因任意挤占、挪用市政道路桥梁养护资金,造成养护资金不到位的;或因检测维护资金不足而未按规定进行检测、维护造成事故的;或违反《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中15条强制性条文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3.4、全面落实危桥改造措施

发现存在符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桥梁技术评定标准中四类危桥状态的桥梁均为危桥。这些桥梁必须尽快实施加固、维修和改造,以提高承载力。对于桥梁改造工程,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引入竞争机制,应当实行招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严格质量管理,把好材料质量关,加大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力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公路桥梁建设质量,减少使用期间的后顾之忧。

结束语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工作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只有认真不间断地对桥梁进行科学养护和管理,才能保证桥梁的各个组成部分始终处于健康状态,确保公路桥梁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延长公路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抓好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的质量,不仅可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促进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旭东.张晓诚.浅谈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维修加固[J].山西建筑.2009(4)

[2]朱振海、牛会斌.浅议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科技信息.2009(19)

[3]张丽.论公路桥梁的养护及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4(4)

[4]邹国华、李刚.浅谈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广东科技.2009(3)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如何管理范文第2篇

我公司前身是___市建设监理事务所,成立于1988年10月,经历了监理试点、逐步推行、规范实施等发展阶段,见证了监理行业发展的历程。20__年底企业改制,监理所更名为______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公司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经营理念,始终把工程质量与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较好地完成了众多工程项目监理。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信誉和品牌也逐年提高,连年被评为省、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多次被建设部及建设监理协会评为“先进监理单位”。

一、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在全省监理行业中我公司率先进行体制改革,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实行内部员工持股,职工身份改变,企业改制总体比较成功。改制后企业人员稳定,业务量不断增长,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灵活,凝聚力增强,充满了活力。20__年营业收入2668万元,上缴税金298万元,分别比改制前的20__年增加1.34倍和1.92倍。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标准,完善队伍建设

公司从实际需要出发,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用人观,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身份,惟才是举。不但吸纳了本地人才,还引进了一批外地工程技术人才,既有中、高级技术人才,也有工作敬业、有培养前途的初级人员。公司现有监理人员359人,职能部门管理人员1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34人,占62.57;初级职称89人,占23.8。形成了一支不同层次、专业齐全的人才队伍。

2.强化人员学习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公司努力构筑学习型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学习氛围,并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增加员工培训支出和持证补贴,鼓励具备条件的监理人员积极参加工程建设类的各种执业资格考试。目前公司具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63名、造价工程师12名、咨询工程师(投资)7名、一级建造师7名、安全工程师3名。对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我们全部安排他们到一线监理工地锻炼,学习掌握工程监理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等,从中发现其优点,激励其成长,使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3.加强互相交流与学习

公司监理项目较多,为加强各项目部和监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公司经常组织项目部之间互相观摩,由项目总监或项目代建负责人介绍各自的做法和体会。通过交流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使项目部的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增进了监理人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大家还对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二、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工程监理水平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1997年我公司就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__年按照ISO9001(20__版)进行改版,全面更新《质量管理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并顺利通过了复审。20__年公司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编制了《监理实施细则》,该细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监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以监理规范为依据,强化过程质量管理

我公司将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工程施工监理的全过程,对关键部位、主要工序,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严格监理。以监理规范为依据,以公司程序文件为指南,紧紧抓住“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验收”这三个关键阶段,严格把好各环节质量关,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在省体育馆新馆工程监理中,结合工程特点制定了创优工作计划,强化过程控制,工程质量受到好评,先后荣获“闽江杯”和“鲁班奖”。

3.做好后期跟踪服务

在工程缺陷责任期,无论项目大小,公司都非常重视后续跟踪服务,定期进行质量回访,听取业主意见,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理。以这种重质量、守信用的服务态度,与业主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真正做到“监理一个项目,树一块品牌,拓一片市场,交一方朋友”。

三、重视安全监理工作,坚持安全警钟常鸣

监理单位应充分认识安全监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维护广大工程建设者利益,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1、强化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安全监理业务能力

在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颁布实施后,公司首先组织总监和安全员认真学习,提高安全监理意识,及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传贯彻有关安全监理的文件精神,组织讨论,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安全监理工作的主动性。其次从加强人员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入手,先后有30多位监理人员报名参加___市建设局举办的安全监理员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书。还有3位监理人员通过考试并取得了证书。

2.建立健全安全监理体系,严格控制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

公司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人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由总工室负责牵头,技术部监督指导,项目部具体实施,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特别是对事故多发、易发的分部分项工程和重大危险源强化事前控制,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各项制度、监控措施、旁站方案等,并由 专人负责具体实施。针对___市夏季台风多的气候特点,还制定了相应的防台抗台措施和紧急预案等。

3.强化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监理落实到位

为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和责任制的落实,我们一方面要求各项目监理部每周对工地安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隐蔽工程、高危作业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及时复查。另一方面,公司强化对项目监理部的监督检查,着重检查模板承重架、外脚手架、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等。在公司每年进行的贯标审核时,将安全监理工作检查也作为重要审核内容。同时还结合“安全活动月”以及防台防汛、节假日等,有针对性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做到安全警钟常鸣。

4.承接外商项目监理,增强安全监理意识

我公司先后承接了多个外商投资项目的监理任务,如美国胜特兰(___)航空工业厂房、GE(___)通用厂房、柯达(海沧)感光厂、戴尔计算机厂房、麦科特厂房等工业项目。在这些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或总承包单位对安全工作都非常重视,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责任明确,措施有力,效果显著。通过外资工程项目的监理,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中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并做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深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我公司在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和公路桥梁工程监理的基础上,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重新部署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代建工程业务。20__年至今,先后承接了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___文化艺术中心、嘉庚纪念馆、___一中、___中医院、华侨博物院等十余项政府投资的代建工程,同时还承接___艾德航空工业园净化厂和东风标志(___)4S销售店等外商及国内股份制企业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累计工程造价近10亿元人民币。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代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工程实施项目代建,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控制成效突出,受到了各方好评。___中医院综合病房工程,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到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公司在项目代建实施中,针对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进度、质量与安全实施不同的重点管理。

1.设计阶段。是控制建设质量、安全和投资的关键,为此,我公司聘请技术专家以及熟悉使用功能要求的人员参与,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均组织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查和论证,优化设计方案,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和设计深度要求,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更好地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投资和进度。

2.施工招标阶段。从审查招标文件入手,力求文字严谨、准确,保证招标文件质量。同时针对低价中标的市场环境,明确投标报价中不得把安全措施费及文明施工费作为竞价范围,保证安全费用的投入。通过多方收集、整理和市场调研,建立材料设备信息库,对招标推荐的材料、设备的品牌做到质量安全可靠、档次一致。

3.工程施工阶段。督促监理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制,积极参与质量验收和安全检查。针对工程技术难点、重点,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充分发挥公司的整体技术优势,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在督促勘察、设计、监理单位履行其安全职责的基础上,代建单位同时肩负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职责,重点落实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项目代建制的实施,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推进我公司产业升级,构建新的发展平台、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为公司今后实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对策。

五、体会与建议

1、加强团结协作,齐抓共管质量安全

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大凡质量与安全较好的工程,都与上级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分不开,这在我公司监理的戴尔计算机二期工业厂房项目中体会尤为深刻。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目标一致,对质量安全齐抓共管,及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不但工程质量好、安全零事故,而且工程进度快。工程造价8600万元,建筑面积21250平方米的现代化工业厂房,只用了7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从桩基施工到一次性顺利投产的整个过程。

2、以服务赢市场,靠品牌创效益

以服务赢市场,靠品牌创效益。监理单位是为项目业主提供技术服务的,应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才能体现高质量的监理工作。抓好工程质量与安全,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监理企业只有把握市场规律,做出实际成效,赢得项目业主的信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明确责任,积极发挥施工单位的作用

虽然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施工单位作为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和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监理单位无法取代其法定的主体地位。监理单位在严抓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如何调动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这些问题不论是项目代建还是工程监理都不容忽视。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如何管理范文第3篇

本人于XXXX年7月毕业分配到XXX公司,经过入厂培训教育后成为一名实习技术员,XXXX年正式成为一名土建技术员。先后参加过XXXX二热煤代油技术改造工程,XXX热电厂工程、XX发电厂(2×600MW)新建工程、XX发电厂异地扩建工程和XXXX东北公司综合办公楼工程等土建项目的技术工作。XXXX热电工程是我毕业以来干的第一个完整工程,该工程施工工期短,质量要求高,施工项目繁多。由我们土建工地承担的施工任务有主厂房主体、厂房内零米地下设施,锅炉基础,汽轮发电机机座,110KV室内配电装置室,烟道支架、吸风机基础,贮渣库, 转运站,输煤栈桥,化学水处理室,干煤棚等分项工程40余项。钢筋加工绑扎2500吨;模板支设35000平方米,混凝土浇筑22500立方米。从3月1日开始浇筑第一罐砼到3月25日主厂房胜利出零米,只用了25天。到1#机组并网发电也仅用了8个月时间。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与工地每个人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在这期间我们同天气斗争,同时间赛跑,开展技术革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其中一个较大的难题是在主厂房框架施工完以后,进行1#、2#吸水井施工时发现的,由于施工图纸到的较晚,而2个吸水井坐落在距主厂房A排基础外9米的位置上,距离较近,并且基础较主厂房基础深2米,如果按正常放坡,开挖,将影响到主厂房A排框架的结构稳定。经过工地,项目部,设计院,甲方等人员的共同研究,决定采用沉井法施工。土方开挖、钢筋工程、砼工程等施工阶段等施工方法不详细说明,主要对沉井施工段施工方法说明如下:

沉井下沉主要靠自重来克服土对沉井外壁的摩擦阻力和基底反力。沉井过程可能会遇到三种情况:其一,开始时靠自重大于阻力自身下沉;其二,当阻力等于或大于沉井自重时,则需要人工挖土下沉;其三,阻力过大难以下沉。

1.当自重大于阻力时,沉井自身下沉,计算沉井靠自重下沉深度h,已知:土对井壁面的磨擦阻力为1.1吨/米2,沉井外周长为25.2米,基底反力为8吨/米2,井底面积为11.6米2,井壁自重123.25吨。则:h=(123.25-8*11.6)/1.1*25.2=1.098 m,靠自重沉井,需要借助支护系统缓慢进行,防止沉井倾斜。当借助支护系统沉井沉入150mm时,需要更换支柱高度,用备用二台千斤顶和二根支柱顶住一侧横担,替换下来的支柱拆下一节,循环操作。

2.当阻力大于沉井自重时,需要井内人工挖土沉井。应先从沉井中部向下挖深约40~50cm,并逐渐向四周均匀扩挖,到距刃脚约1m处,则分层(每层不大于100mm)挖除刃脚内侧的土台使沉井下沉。

3.当挖土不沉时,则可以采用沉井外壁均匀注水或注泥浆降低磨擦阻力使沉井下沉。

4. 当沉井下沉一定深度,将钢梁从牛腿上取下,用30#槽钢做成吊环焊接在钢梁上,从牛腿上方起吊。

5.当沉井基底土面全部挖至设计标高,检查符合下沉稳定后,方可做砼垫层,并将新老砼接触面打毛刷净,绑扎钢筋、浇筑砼。浇砼时,应尽量降低出灰高度,减小对淤泥的冲击面产生井壁下沉。

6.为防止沉井过程不发生意外现象,支护系统直到底板砼强度大于70%时方可拆除。当底板砼强度大于70%时,剩余段方可施工。

经过共同努力,我们仅用4天就把1#吸水井下沉到位,轴线、标高、倾斜偏差均小于20mm,远远小于施工标准要求,得到了项目部,甲方的一致好评,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XXXX年8月我来到了某新能源公司,先后在XXX项目部担任土建专责工程师、XXX项目部项目经理、XXX项目部项目经理、XXXX项目部项目经理。风电场建设对于我来说是个新鲜事物。但对电力建设的土建施工来说又是相同的。风电场项目的土建部分主要由升压站、风机基础及吊装、场内集电线路几个大部分组成。同时对应火电厂变电所、大体积砼基础及设备安装、输电线路等单位工程。而我也在从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身份转变,通过这几个项目的施工,也使我更深刻的了解风电建设重点、要点,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个风电场的建设,最主要的施工点就是风机基础施工和风机吊装工作,其中风机基础根据连接形式不同分为基础环式连接和锚栓式连接。对于风机基础内的基础环或锚栓式连接的锚板平整度要求精度很高,一般不超过2mm安装误差,也是风机基础施工中重点施工控制点。风机基础混凝土施工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何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裂缝为主要出发点。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以下三因素引起的裂缝必须控制:即混凝土温升阶段由内外温差导致的表面裂缝;由混凝土失去水分形成的收缩裂缝;由碱集料反应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裂缝等。针对上述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在混凝土配比设计时,应采取以下措施解决:1)采用低碱、低水化热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采用低碱集料,选用粒径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2)加入粉煤灰掺合料,粉煤灰中的高活性SiO2、Al2O3能与水泥浆中的Ca(OH)2进行二次水化反应,可以消耗吸收混凝土中的碱,从而降低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消除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碱集料反应产生的裂缝;另一方面,粉煤灰可以在很大程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也是控制裂缝产生的关键环节,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为了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保持湿度,通过浇水和覆盖相结合的办法。混凝土终凝后开始浇水养护,在基础表面覆盖塑料布保水保湿,然后在基础表面和模板侧面覆盖棉被保温。养护期间,定人定时进行混凝土测温,根据测温结果,调节保温层厚度,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环境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温差不大于20℃ ,养护14天,确保混凝土结构不出现温度裂缝。

风机吊装工程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要求属于危大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其中应包括:

1.工程概况: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4.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检查要求等;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措施、技术措施、监测监控措施等;

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等;

7.验收要求: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等;

8.应急处置措施;

9.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并且该方案还应召开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经与会专家讨论通过后上报实施。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施工图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并能够确保施工安全。

吊装施工中的安全要求应贯穿全过程,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1.在施工前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其交底内容针对性要强,并做好记录,明确安全责任制。

2.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

3.凡从事两米以上且无法采取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高处作业临空投掷物料;

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安全鞋。在塔筒内爬梯必须有保险绳,安全带吊钩必须有防脱钩装置,梯级上的任何油脂和残渣必须立即清除掉,以防止攀登人员滑倒坠落;

5.只允许一人攀登梯子,在通过楼梯口后或爬上另一个平台后必须关闭楼梯口处的盖板,防止物品从敞开的楼梯口落下,砸伤下面的人员;

6.噪音为90分贝或超过90分贝时,施工人员必须戴耳套;使用液压设备时,施工人员必须戴护目镜;设备部件在组装对接时,手脚千万不能放在对接面之间,防止被挤伤压伤;

7.操作人员在离开机舱前必须把安全带系在安装在机舱外的弓形安全架上,只有风速低于15米/秒时,操作人员才能走出出入口;

8.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9.现场应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材,消防器材应保证灵敏有效,干粉灭火器必须按规定时间更换干粉;

10.加强雨季施工的防护措施,及时掌握气象资料,以便提前作好工作安排和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雨天对施工造成恶劣影:

11.五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雷电及浓雾等恶劣天气,禁止从事露天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应采取防滑、防雨、防水及用电防护措施;

12.通常情况下,一项工作应由两个或以上的人员来共同完成。相互之间应能随时联系。

13.所有施工机械的进场必须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机械进场进行验检制度,实行人机配套管理,并经常对机械进行维修和保养;

14.起重指挥一律使用对讲机进行地面与高空的指挥;对吊车司机及起重人员要制订专门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大型机械的正常使用;吊车司机实行书面交接班制度;

15.吊装前,驾驶员必须对每一件等吊装物进行重量估计,严禁盲目起吊,保养好车辆,确保车辆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尤其是要经常检查主臂、支腿缸、支撑垫、变幅缸等部件有无裂纹、漏油等现象,选择吊装场地时,必须选择无松软、塌陷及有下水道井盖等平坦硬实的开阔场地,车辆加装力矩限制器,从根本上消除因超负荷而带不定期的安全隐患;

16.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与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所操作机械的性能、安全装置,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能排除一般故障和日常维护保养;

17.工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集中思想、服从指挥、谨慎操作,不得擅离职守或将机械随意交给他人操作;

18.交付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性能良好,防护装置齐全,生产及安全所需备品配套,并经设备部门和现场负责人认可,方能使用;

19.吊车组装拆卸过程中严格遵守该吊车操作手册中的要求,按照操作说明书中的拆、装顺序进行该吊车的拆卸或组装;检查各部制动轮、制动带有无损坏,制动部分要求灵敏、可靠、有效;检查吊钩、滑轮、卡环、钢丝绳应符合要求,安全装置应灵敏可靠;检查操作系统、电气系统,应灵敏准确,无接触不良,松动和导线裸露现象;.工作前要进行空载试车,检查吊车的液压系统,操作杆的灵活度,测试吊车最大工作半径,雷雨季节下班前必须对吊车进行接地。

20汽车吊及车辆驾驶人员应集中思想,严格遵守各类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起重作业应坚持“十不吊”的原则,听从起重指挥人员的指挥;起吊作业时必须保证通信设备畅通,交叉作业要有相应的防碰撞应急措施;同时应做好大型起重机械及风机拼装的防风和防倾覆工作。

XXXX年2月我任工程建设部主任,XXXX年12月任副总工程师兼工程建设部主任,正赶上公司5个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为了完成集团公司下达投产目标,我制定了全年的施工计划,并组织各项目按计划逐步实施。在年初冬歇期时,结合现有岗位人员现状及人员岗位要求等实际情况,开展为期10天的工程管理系统全员封闭集中培训。采购了相关的培训书籍、查阅了大量施工资料、制作了丰富的培训课件,内容涵盖了从升压站、风机基础、集电线路土建安装施工到现场施工安全、质量、档案、创优等多方面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各项目开工前期,组织工程部依据集团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各项制度,重新梳理公司工程管理制度并按期下发执行,共制定、修编工程管理制度82项,其中包含工程管理的安全、质量、进度、招投标、合同签订、款项支付等相关制度,确保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均按章执行、有据可依。在此期间我带领工程部、项目部全体人员放弃了节假日时间,加班加点、积极协调地方政府、设备厂家、各施工单位,克服了村民阻工、设备供货不及时、施工队伍力量薄弱、质检验收困难等多项难题,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三棱山、马友营、杨树沟三个项目并网投产目标。取得这样来之不易成绩,是工程部、项目部共同努力的结果,现我将施工过程中进度管控的经验总结如下:

1.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在各项目开工建设后,项目部应全盘摸排现场人员情况,设备供货能力以及图纸交付情况,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公司下达的里程碑节点,结合实际工程施工任务量和当地的气候情况编制合理的二级网计划,下发给施工单位。同时要求项目部、监理单位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三级网络计划,做到不窝工、不违背施工程序,即保证工程质量又做到进度合理。编制进度计划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1)参建单位的影响。风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厂家、运输单位及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都可能给施工某些方面造成困难而影响施工进度

2)施工条件的变化。施工中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与勘察设计的不符可能造成临时停工或破坏。

3)技术失误。施工中采用技术措施不当,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缺乏经验,不能保证质量等都要影响施工进度

4)施工组织管理不利。施工组织不合理、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当、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等将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

2.制定有效的实施计划。根据这几年的项目经理工程管理经验,我要求各项目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做到:

1)施工进度事前控制。编制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同时以总工期为依据,编制工程进度分阶段实施计划,包括施工准备计划、劳动力进场计划、施工材料、设备、机具进场计划、分包单位进场计划等。

2)然后对关键过程或特殊过程编制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制定相应的节点,编制节点控制计划。编制施工节点实施细则。

3)施工进度事中控制:审核施工(各供货、配合等)单位进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并监督施工单位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实施。

4)每周定期与分包单位召开一次协调会、协调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按每周施工进度要求检查完成情况,并落实下周施工生产进度。

5)在施工高峰时,每日施工结束前,召开一次碰头会,协商解决当天生产过程中和第二天生产中将会发生的问题,服从总承包负责协调解决的问题决不拖延。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如何管理范文第4篇

**进入规模和产能高速发展时期,新老产线并存,生产、建设共举,安全管理工作未能适应快速发展要求。上半年发生事故较多,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我们深感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为了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为了驾驭安全生产的复杂环境,提升安全管控能力,我们认为:实现安全管理必须由“重视结果保安全”,向“过程控制要安全”转变,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为主转变,通过安全行为养成,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为此,我们在安全管理方面着重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一整套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向过程控制要安全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专门成立了安全督查室,从而构建起公司、分公司(工程指挥部)和分厂(项目组)三级安全督查体系,每天对现场施工安全和生产现场进行巡检,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仅体现了部门的监督职能,更强化了部门和安全专业人员对生产现场的服务和指导,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力度。

2、对建设项目实施全面有效管控。总结事故案例,我们发现,建设项目的人身伤害频次较高,危害较大,存在源头上的“安全隐患”。因此,**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从引队伍、谈协议、做可研、写初设、图纸会审和施工监督检查等整个环节进行同梳理,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辨识,科学进行危险度评价,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符合遵守国家相关标准中对于安全技术条件的各种规定和要求。。加大协力属地化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厂区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立了建设施工单位和人员的黑名单制度和清退制度,完善了建设协力的安全评价考核体系平台。从基层抽调30余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培训后上岗,对建设工地实行旁站监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公司安全督察组每天按照计划对施工和生产作业现场进行巡检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发现问题596项,都整改完毕,并严格执行考核206万元,连带责任落实到单位的第一责任人。

3、对生产单元实施持续检查、整改和完善。重点是参照项目管理的办法,实施PDCA循环,做好作业风险的动态辨识和隐患的整改消缺。年初,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工作的通知》,各单位对现场作业活动进行了全面梳理,全面辨识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在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的前提下,做到不走样、不扩大,不缩小,真实、科学、合理、有效、可控。通过规范、统一辨识,发现了大量3级以上风险作业项目。公司和各单位一起对每一个作业风险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层讨论和完善。同时,公司还组织集中检查和专项检查,对各生产单元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曝光,分公司、分厂、作业区也分别组织各自的集中检查。各层级发现的隐患均要求立即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4、对多个单位配合的作业项目实施属地安全管理。为降低建设工地、生产现场的外包作业、跨区域(跨单位)协作作业、检修等立体交叉作业的安全风险,形成属地安全管理上的相互监督、相互约束机制,我们制定了《属地安全管理管理办法》,目前刚刚试运行。此办法,对属地责任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划分:第一种是地域划分法,主要针对不同生产单元之间的安全界定;第二种是主雇关系划分法,主要针对建设工地和外包、外委施工项目;第三种是责任划分法,主要针对多方配合作业的工作项目。以此来实现“区域谁主管,安全谁负责”,确保第一时间处理现场安全隐患,提升公司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能力。

二、居安思危,举一反三,建立安全事故的“防火墙”

1、对重复发生的隐患和管理缺失实施“安全问责”。年初,公司制定了《安全问责实施办法》,对安全管理监督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不整改,违章行为屡禁不止,应急能力薄弱,重大隐患未发现,安全工作不作为等14项问题进行问责。

 2、对高危作业项目实施特种防护作业监护。为此,今年公司专门成立了特种作业防护作业区,对有毒、有害气体、有限空间作业实行专业监护和救援。

3、依照规范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公司专门开展了危化品、有毒有害气体专项检查,优化危化品厂内运输路线,以公司13个重大危险源为重点建立了管控机制,对危化品、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的票据进行梳理和进一步规范。

4、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明显提升。上半年对作业长、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600余人进行了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对130余名中层管理进行了安全知识再培训;在集团支撑下对建设施工管理人员、安全专工及现场专工1750余人进行了安全培训;推进可视化培训,公司今年计划制作可视化教程170项,检修中心的检修流程看板,轧钢厂的操作流程看板效果较好。

5、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更加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一是制定了**公司标准化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二是成立了公司安全标准化机构;三是聘请了专家对430余名专业工程师进行了标准化宣贯培训。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6、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了人人讲安全的文化氛围。一是开展安全演讲活动;二是认真开展事故回头看、举一反三,安全一堂课活动。各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亲自为员工现场讲一堂安全课,并接受电视台的心得采访,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根据集团要求,“安全月”中对五年内新进厂员工的安全技能进行鉴定验证,对5640人完成了技能鉴定。

7、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预防。修订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绩效评价细则、事故问责制度、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办法等,从制度上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方位管理,将落脚点放在基层和现场,重点夯实生产现场、作业点的安全基础。制定计划,推进国务院23号令的学习和理解,并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

8、完善应急体系,建立高效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分厂、分公司和公司三级应急体系,制定了118项专项应急预案,每月按计划开展演练,确保每项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今年上班那年,仅公司级预案就进行了3次实战演练,分公司和分厂级应急演练也进行了80多项,应急演练的频次较以往大幅度提高。近几年环境变化加剧,恶劣气候增多,随着公司“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将加强本部和外围单位应对恶劣气候对生产经营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的能力,建立起相配套的应急体系。

三、吸取煤矿事故教训,查找薄弱环节,制定了整改措施。针对“4.2”事故,**公司一是对所有矿井生产和基建工程全部停工,进行隐患的自查和整改工作;二是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做好职工队伍和矿区稳定工作;三是对基建、改扩建项目的合规性开展自查。盘查各生产矿井的证件是否齐全完备,按计划开展各类证件的年检工作。四是严格落实矿井领导下井带班制度。五是完善矿山的安全组织机构,建立了防突机构,并配备了相应人员、装备;各煤矿已将瓦斯抽放计划纳入矿井年度和月度的生产计划,与生产任务同时安排、同时考核;六是按计划推进矿山企业标准化工作;推进“六大系统”建设。

通过对**目前安全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主要的短板有以下几项:

1、煤矿的安全管控局面需要扭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煤矿随着向深部延伸,原低瓦斯矿井变为双突矿井,安全设备设施及安全生产系统不能及时跟进,管理、技术、操作人员对突出矿井的应对能力严重不足。职工队伍存在不稳定因素且基本技能达不到要求。种种因素使煤矿的安全事故频发,成为制约安全发展的难点工作。

2、建设工地的有效掌控需要深入:我们依然在摸索适合**现状的对危险性较大工程、工序和环节的安全监管方式。由于建设项目的总包、分包、监理及甲方对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职责及落实不到位,对现场规章制度的执行监管不足,过程管理控制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加之外部用工环境的影响,造成建设工地的安全工作不能有效掌控。

3、属地化管理的责任需要落实:随着在同一单元内从事不同项目及人员的增多,如何对项目和人员做到受控也提到安全管理的日程。前期由于对区域内的协力单位的管理缺失也发生过惨痛的教训。亟待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形成“区域安全负责制”的氛围,做到“谁发包、谁监管”、“谁使用、谁负责”,达到事事有人管,管理不缺位。

4、安全系统信息化水平需要提升:随着安全管理的幅度不断扩大,安全系统的信息化没有覆盖所有生产单元,增加了管理难度和人工成本,如职工的劳保发放的数据库的建立,隐患整改网络流程的建立,安监部和各单位之间安全信息平台的建立,达到每一项工作有计划,有监督,有落实,形成完整的闭环。切实提高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增强安全生产的科技保障能力。

针对以上不足,公司确定了今后安全工作的重点举措:

一是继续加大矿山安全管理,从“落实重点”上预防。把“瓦斯超标”和“双突”作为矿山治理的重点,坚持“瓦斯超标就是事故”“先抽后采、以风定产”原则,落实领导跟班下井制度,邀请国内“双突”专家和队伍对焦煤矿井瓦斯治理进行整改和指导;发挥公司注册安全工程师作用,开展安全互查,完善矿山的安全管理体系,夯实矿山安全基础;积极推进“六大系统”建设,开展矿山应急预案演练,提升管控能力。

二是加强对建设工地的安全督查,从“源头管理”上预防。通过总结事故案例,我们发现,建设项目的人身伤害频次较高,危害较大,存在源头上的“安全隐患”。今后要从引队伍、谈协议、做可研、写初设、图纸会审和施工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梳理,开展危险及有害因素辨识;建立总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企业为基础的安全管理团队,明确职责,实行合署办公,控制施工安全;充分发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方的作用,加大现场“三违”查处。从协力队伍资质准入把关,建立违章违规单位和个人的清退制度,加强属地化管理,实施重大隐患和发生事故的属地问责制度。

三是注重安全培训的有效性,从“专业素养”上预防。今后公司的安全培训将充分体现“可视化”的思想,提高有效性和便捷性,化复杂的安全规程为简单可视的看板。继续开展作业长、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安全专业知识培训;举办注册安全工程师考前培训班;建立“内训师”团队,开展岗位示范性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重心下移,服务基层,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开展培训工作;推进可视化教材制作,开展可视化培训;收集集团及**公司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故,继续深入开展“举一反三”活动。通过以上措施,提升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安全素养,以有效的安全培训,实现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目标,及时发现和消灭隐患。

四是开展现场隐患排查和反违章活动,从“隐患整改”上预防。公司重点对建设工地、矿山、协力和危化品、有毒有害有气体和有限空间作业加强管理和督查;继续开展危险源的动态辨识;建立安全违章举报奖励制度;开展全天候监控,严查隐患和违章,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建立安全隐患整改的“绿色**”,优化隐患整改流程,真正实现隐患整改的100%,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减少事故发生。

五是推进冶金系统和矿山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从“系统管理”上预防。按计划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年底冶金系统各单元(炼铁、炼钢、轧钢、焦化、烧结)达到冶金行业申报二级的条件。1930和1890煤矿保持现有一级水平,非煤矿山2012年达到申报三级的条件。通过安全体系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梳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夯实基础,建立起科学的安全现状自评和第三方评价体系,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六是认真落实集团调研提出建议,梳理薄弱环节,全面推进公司安全管理。对集团调研和反馈的问题逐一落实整改部门、整改期限、责任人,按节点做好落实推进,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如何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设计计算、材料选用、检查和验收、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管理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高危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高大模板工程应用日益广泛,而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不但对工程建设成功与否至关紧要,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因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频繁发生。使我们面临的安全管理形式日趋复杂,施工企业应提高对高大模板工程的安全策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杜绝因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因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频繁发生。

案例一:2010年1月3日14时20分左右,云南省昆明新机场航站区停车楼及高架桥工程A-3合同段配套引桥F2-R-9至F2-R-10段在现浇箱梁过程中发生支架局部坍塌,造成7人死亡、8人重伤、26人轻伤,昆明新机场航站区配套引桥垮塌是一起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16.75万元。间接损失和所造成的企业信誉损失难以估量。

案例二:2010年1月12日中午11点50分左右,芜湖市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程,在浇筑屋面梁板混凝土过程中,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发生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8人重伤。此次事故系施工等有关方面违法违规造成的一起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案例三:2010年3月14日11时30分,在建的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A2展馆至A3展馆之间过街通道的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局部垮塌事故,造成9人死亡,19人受伤。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频繁发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血的教训是深刻的。作为一名安全管理工作者,惊心、痛心之余,不得不深思近年来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频繁发生背后的深层问题和成因。下面就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事故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认识。

一、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由于安全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仅就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和落实为核心展开探讨。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章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十六条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十七条(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章 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第二十一条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这是对安全生产管理依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和明确。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第3.0.2条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第3.1.3条又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以上不难看出不管是国家法律、法规,还是行业标准都为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和落实提供法律依据和标准依据。

(一)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应以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和落实为基础。

从企业层面,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章制度都是健全的,但问题主要发生在执行力的问题上。每次事故后都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其实质就是执行不力,纠其原因主要是安全管理意识的麻痹和安全认知的不足,这一点也说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分解、细化为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忽视4M1E当中人的重要因素,模板支架坍塌,不是天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只要我们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执行规范,按科学精神办事,不追求不当利益,这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对事故隐患的发生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存在侥幸心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是事无巨细、责任明确、层层分解,要按“四全”管理认真组织和落实。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就是人人、处处、事事、时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并加以科学的管理和细化。不放过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即现代管理学中细节决定成败的关键,也符合《建筑法》第三十六条的基本精神。如何提高执行力,必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分解和细化工作。加强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技术知识的学习,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和奖罚制度,从上到下,必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分解和细化,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执行的考核力度,杜绝流于形式,文过饰非的管理。从下到上,要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为己任,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基础,依法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上下形成合力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和提高执行力的必由之路。

(二)严把市场准入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九条“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 第128号)及《关于严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紧急通知》(建质[2006]79号)、《关于严格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若干补充规定》(建质[2006]18号)第七条“施工总承包企业不得将工程分包给不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应依法严格审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工程情况和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具备情况。对于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施工活动的分包企业,依照《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予以处罚”的规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严把市场准入关。

从事故中不难看出,劳务公司没有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大部分架子工没有经过培训,没有取得上岗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公司对劳务承包方资质审查把关不严,让一个不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进入新机场建设市场,承包了工程,最终有导致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发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安全管理当中人性缺失的一面,如果在审查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时,有一关管理到位而坚持原则也不至于发生这么大的责任事故,何况是三关。

(三)安全管理应以技术管理为基础;以施工管理和监督管理为保障

安全管理必须以技术管理为先决条件和支撑基础,任何技术的出现、改进和完善、任何方案、措施的选择、设计、审核和实施,都是以管理手段来实现其工作目的和要求的。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技术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思考和分析:

1、项目工程的安全策划、施工方案、措施与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论证和批准;

2、新技术课题研究、工程监测和专项试验;

3、方案措施的技术交底细致程度、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施工专项方案实际执行情况的检查;编制、审核、批准人对专项施工方案跟踪检查和验收的情况;

4、重大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的修改、调整和补充后是否按原审批程序执行;

5、新出问题、异常情况和突然事件的技术处置及处置结果;

6、工程技术总结和技术文件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

安全管理必须以施工管理和监督管理为保障,即使是再完善的技术与方案、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施工和监督管理,不被认真执行,或者可以随意改变,也难以实现其本有的安全保证要求。故需要依以下13个方面进行反思:

1、施工队伍使用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2、施工方案(措施)安排的制定与修改调整;

3、施工现场与环境条件;

4、进场材料的检查、送检和验收与材料的修复和报废;

5、支架的搭设安全与检查验收;

6、混凝土浇筑施工与使用(承载)安全;

7、模板支架的拆除安全;

8、施工各阶段安全隐患的检查与整改;

9、异常情况与突发事态的应急处置;

10、工程监理实施规划和方案设计及施工安全的全过程控制管理;

11、企业上级部门的检查管理及处置情况;

12、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的培训、检查和监督管理;

13、有关主管部门对法规、标准编制工作与遵守情况的监督管理。

以上不难看出一个项目的实施,从技术到施工再到监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层次分明,侧重点各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一致的和相同的,都是为了工程项目实施的安全。显而易见安全管理是以技术管理为先决条件和支撑基础,以施工管理和监督管理为其保障,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辅助共生、缺一不可的关系。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设和落实,提高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的执行力,严把市场准入关,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责任心,以技术管理为先决条件和支撑基础,以施工管理和监督管理为保障,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管理是在“人”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管理和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而避免类似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

二、加强高大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材料选用和验收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

(一)建筑用钢管(碗扣式钢管)、扣件选用和验收规定

目前,建筑用钢管(碗扣式钢管)、扣件、租赁市场化加速,如何选用合格的模板支撑体系用钢管(碗扣式钢管)、扣件,是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根据建设部、国家质监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建筑施工用钢管、扣件专项整治的通知》(建质电[2003]35号)第三节第1、2、3款,已经明确钢管、扣件选用的基本要求和使用管理要求。对于企业而言把好模板支撑体系用钢管(碗扣式钢管)、扣件、等材料的选用关和验收关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

(二)建筑用钢管(碗扣式钢管)、扣件租赁市场的现状

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管、扣件、碗扣式钢管,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检测证明等相关资料不全,产品标识模糊不清。钢管材质难以保证,钢管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但目前市场上Q235、Q215、Q195带钢经常混杂,钢管难以保证为Q235。对接扣件抗滑承载力为3.2KN,直角与回转扣件抗滑承载为8KN。从现场检查发现,很难达到此规定。当前,扣件钢管脚手架材料的低劣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已到了崩溃边缘。由于租赁市场的源头未得到有效控制,施工企业自备的扣件和钢管也跟随下降。在租赁市场,扣件论只和钢管论米计算日租金,导致扣件的自重逐渐降低,如直角扣件从每只1.15kg降低至0.8kg,Φ48mm钢管的壁厚从3.5mm降低至2.8mm,并继续有下滑趋势。钢管、扣件不合格,如钢管出厂壁厚不足,扣件抗滑和抗破坏能力不合格;钢管、扣件由于经多次(多年)周转使用后存在严重磨损,加上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外观质量差,钢管和扣件锈蚀、麻坑、变形、弯曲、开裂等,致使模板支架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钢管的管端经多次气割或电焊割,端面严重不平整,用作立杆时,在对接部位出现初弯曲,严重影响立杆的承载力,易失稳,导致产生模板架坍塌隐患。钢管、碗扣式钢管、扣件合格率低于50%是目前租赁市场不争的事实。狠抓高大支模工程施工中所用的扣件和钢管质量,特别是抓好源头的钢管、扣件租赁市场,加强租赁市场的行业管理是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行业自律是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自《关于开展建筑施工用钢管、扣件专项整治的通知》(建质电[2003]35号)等文件至今已有很长的时间,从浙江的6个红头文件管不住1个杀人扣件看,租赁市场并没有太大的改善,政府相关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三)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检查、验收制度是保障企业自身安全的关键环节

施工现场对进场的钢管、扣件及碗扣式钢管应按批次,再次把好进场的检查关和验收关,并留存检查和验收记录,按规定程序抽样送检。取得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不仅仅是今后模板工程安全计算和取值依据,也是今后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先决条件,对于不合格的钢管、扣件一律清除出场,坚决不准使用,又为今后的施工安全添加一重保障。

事故的发生与钢管、扣件及碗扣式钢管等材料进场检查与验收有着必然的联系,对材料进场检查与验收无任何记录,忽视进场检查、验收关,未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取样、送检法定检测机构检测,不符合《关于开展建筑施工用钢管、扣件专项整治通知》中的相关规定,也不符合《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第三章,验收管理的规定,以及《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第十五条的规定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的相关规定。其中一模板安全事故所用的碗扣式钢管壁厚仅为2.8mm。从上述看,也是此次事故发生的诱因,而加强高大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材料选用关和验收关,加强法律、法规、文件的认知程度势在必行。同样,施工企业如何把好高大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所用的材料,必须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国家和地方的有效性标准和文件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保证高大模板工程支撑体系稳定性的先决条件和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故合格的材料是模板工程支撑系统的保证条件。

4、脚手架钢管不同壁厚与钢管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的对比

由表可知:钢管壁厚越小,钢管承载能力越低,安全隐患越大,而经济效益却越好。比如:钢管壁厚由3.5mm降至2.0mm,其承载力面积下降40.9%,抗弯能力下降37.2%,但钢管增长了69.7%,在同等重下减小壁厚使钢管增长,这就是经济效益。然而,这是用牺牲安全换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取的。现代化的企业,它的经济效益不能靠牺牲安全为代价而获取,而应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去获取。安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行业的风险越大,安全生产的经济贡献率越大,高危行业的经济贡献率达到7%,抓安全工作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通过事先的安全投入是获得合法利润最大化和良好社会效益的唯一可行办法。事实上安全和效益本来就存在着函数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比是1比6,而同期生产投入产出比只有1比3.6,可见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单纯生产的投入产出要高得多,安全是进行施工生产不可替代的资源。

三、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指搭设高度8米以上(含8米),搭设跨度18米(含18米),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的模板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的重点整治对象。由此可知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

根据案例一事故情况看,碗扣式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和搭设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高大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构架存在缺陷采取分段、分片设置,引桥桥面宽度为13.2m,支撑体系为两个3×6.5m基本单元,基本单元之间无有效结构连接,属独立单元,未形成有效的整体结构;(二)支撑体系四周未设置连续的剪刀撑,支撑体系内部未设置纵、横向竖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个别剪刀撑角度过小,不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第6.2.3条的规定,未形成有效的稳定性结构体系;(三)支撑体系底部纵横向水平扫地杆为600mm《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第6.1.4条规定应小于或等于350mm;(四)模板支撑体系上部纵横向水平杆以上立杆自由端长度加U型顶托螺杆外审长度(实际为300~600mm)为1.2~1.4m,远大于规范规定的700mm,;增加了模板支撑体系的不稳定性。(五)模板支撑体系立杆底部垫板厚度厚薄不一致;(六)立杆对接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未错开设置;立杆与U型顶托不再同一垂直线上;(七)碗扣部分破损、部分未锁紧;(八)模板支撑体系构架未与既有结构进行连接;(九)翼缘板斜支撑体系未形有效成几何不变体,导致架体右上角翼板支架局部失稳,牵连架体整体坍塌;(十)采用从箱梁高处向低处浇筑砼的方式违反规范规定,而未考虑水平推力对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而对于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为充分认识其缺点,由于碗扣式钢管是统一生产,无法布置斜向杆件,如果用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必须通过扣件设置剪刀撑,以增强支撑体系的抗侧刚度,以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引桥发生坍塌事故的另一原因也就是抗侧刚度的不足。从上述问题不难看出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缺陷极其严重,而且不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及相关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的文件规定,支架施工设计方案与设计计算方面的问题。包括支架施工设计方案缺乏针对性;荷载计算或有误、或考虑不周;模板支架搭设不规范、构造不全等等。由此而言不发生事故是偶然,发生事故是必然。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及搭设是模板工程施工安全重要环节,是整个工程项目正常施工的重要保证。现行模板施工安全计算软件均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偏重于立杆间距计算,而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并未充分考虑架体的整体高度整体线刚度(总回转刚度),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了剪刀撑对增强整体线刚度和构成几何不变体系(图1)的重要作用,力学模型的错误指导下的搭设方法必然导致模板支架倒塌。按照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实际力学模型,架体上部1/4~1/3高度处弯矩最大、下部1/3高度处为立杆基础稳定的关键区域,这是支撑体系应重点监控的对象。根据我们实际监管的实践,架体上部1/3高度处因模板封闭后光线较暗,且传统思维习惯上认为重点受力部位是在基础而忽视了上部1/3高度处是传递弯矩的关键部位,所以应考虑偏心力和水平力作用下的立杆稳定性(图2、3),导致立杆搭设过密仍不能达到力学稳定性能,这就必须采取保证几何不变体系的构造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

(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

稳定承载力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核心,其影响因素较多,节点半刚性、斜杆支撑的布置、顶杆伸出长度、架体高度、立杆纵距、横杆步距、水平荷载大小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模板系统支撑计算很大程度上采用Φ48×3.5mm钢管,Φ48×3.5mm钢管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在设计计算时,其计算模型和简图与实际情况尽可能接近,模板支撑系统和主体进行必要的连接,而且要求做到刚性连接,设计计算结果尽可能与实际接近,减少误差,以避免计算误差对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从大量倒塌事故的事后检查,立杆钢管所受的轴向压力极大部份均小于2.4t,一般均在1.0t左右,这说明立杆钢管稳定性验算符合规范要求,并不能阻止倒塌事故发生,这表明支模上部1/3高度处最大弯矩值示意图2系统立杆稳定性计算数学模型并不完善,还需从结构上给予综合考虑。

在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工程特点选用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体系,如扣件式、碗扣式、格构式三种,同时要有现场施工经验加强支模系统整体稳定措施来弥补。其次,还以根据模板支撑体系坍塌的三种基本形式(平推、扭转、V字型)进行内力分析对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见图4、5、6)。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还缺少足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支撑;现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等安全技术规范的安全计算仅考虑了立杆钢管稳定性验算有其局限性等,其立杆稳定性计算数学模型并不完善,故规范的规定尚缺乏安全计算的针对性,如忽略53mm偏心矩、抗侧刚度、节点刚度(即半刚节点或铰节点)、水平作用力、支撑体系高度的影响,对于普通的模板支撑体系而言影响不大,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是决不可忽视的。对于节点刚度的设计计算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林伊宁《走出模板支架结构理论的误区》的观点,笔者认为其观点是正确的,模板支撑体系支架倒塌,其实质是支架所有杆件都离开了原来的位置。杆件要离开原位,只有节点破坏才有可能。所以,所有的支架倒塌都是从节点破坏开始的。节点破坏正是导致支架解体的第一位原因。支架倒塌是节点破坏引发的,而不是立杆失稳(压弯)引发的,这是现行理论的致命错误所在。水平内力致使节点破坏(扣件脱开或松动)、架顶发生侧移,随即支架解体,其案例一事故的发生即是如此。

最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还需要通过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进行ANSYS有限元的分析,对立杆纵距、横杆步距、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等构造因素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承载力的影响。另外还应考虑水平荷载作用对立杆轴力、竖向剪刀撑产生的附加内力以及风荷载、混凝土输送泵的水平冲力、混凝土振捣等外力对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由于现行规范计算条件的限制,模板工程支撑体系的计算结果仅可作为安全参考值,而不能作为安全精确值采用,确无把握时还可以根据《钢管满堂支架预压计算规程》(GJ/T194-2009)的规定,通过预压实验验证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因此可靠有效的支撑系统体系是模板工程搭设的技术保证。

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检查和验收

(一)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检查验收工作是确保安全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验收管理已经明确验收规定,笔者认为除了《导则》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加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与既有结构的刚性连接检查验收、检查专项施工方案、高大模板安全技术交底及相关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关于模板分项工程的强制性条文共2条,即: 4.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势、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4.1.2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二)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检查验收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做好以下阶段的工作:

1、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

1)做好施工方案的论证、审查管理

高大模板水平支撑体系,基本采用Ф48x3.5钢管扣件连接和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支撑体系。笔者认为主要是审查以下几方面:

(1)审核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法和需设计计算的项目;

如支架和支撑体系的整体、局部和单肢稳定性验算;重要杆件的强度(抗压、抗扭、抗弯)和变形验算;节点强度(抗压、抗拉、抗弯、抗剪、抗扭、抗滑)和变形(弯曲、扭转、滑移)验算;是否按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验算?荷载计算是否漏项?是否符合标准规范和施工中的实际荷载情况;

(2)计算公式和计算参数是否正确;

如采用PKPM或品茗、恒智天成等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计算软件进行验算时,考虑到目前租赁市场的材料供应情况,为安全起见,将扣件式钢管及碗扣式钢管壁厚一般取3mm,当有由法定资质检验单位的检验报告中有壁厚值时按实际壁厚取值计算。

(3)支撑体系的结构和构造要求;

应突出对模板、立杆等材质要求,立杆纵横向间距,纵横向水平杆步距;连墙件布置,剪力撑布置等。

(4)立杆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方案的设计要求;

立杆底部应采用通长的型钢或枕木作垫板。当立杆支承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土承载力;当立杆支承在楼面上时,必须验算楼面的承载能力(抗弯、抗剪、局压等)。必要时,可对支承楼面预先加固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证楼面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如遇软松土,回填土,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夯实、不得发生沉降和位移。

(5)施工方案是否包含模板及其支架拆除顺序和安全措施;

(6)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按专家论证审查报告进行了修订。

经过上述审查,基本上保证了方案自身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严格按专项方案组织施工,即可满足强制性条文要求。

2、控制高大模板材料入场,严格检查,留存检查、检验、验收记录。

(1)钢管、扣件要有出厂合格证、厂家质量检验报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严禁打孔,无严重鱼鳞皮锈,并按相关规定应进行抽样送检复试,复试合格的方可使用。并按复试报告中钢管的实际钢管壁的厚度作为计算、验算的取值依据。

(2)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或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并按相关规定应进行抽样送检复试,复试合格的方可使用。

(3)检查施工项目各施工管理人员的相关安全职责、资格、安全人员的资质,搭设人员的上岗证。

(三)搭设阶段的检查

1、立杆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立杆是否垂直,是否存在独立杆,立杆底部是否按规定设置垫板或专用底座,楼层上下立杆是否在同一条垂直线上,顶托螺杆伸出长度、螺杆直径是否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6.1.9条第2款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3、接头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4、扣件式钢管支架(碗扣式钢管支架)离地200mm(350mm)处纵横双向是否设置扫地杆,是否存在间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中部、顶部水平杆的现象;

5、剪刀撑和水平杆的设置是否满足要求,架体四角、四周、及架体内部是否按规定采取纵横向的竖向及水平剪刀撑、斜撑等加强措施;

6、高大模板支撑是否已与浇筑完毕的框架柱、剪力墙等既有结构有良好的连接,当存在坡度≥15°坡面时是否采用水平钢丝绳的加固措施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斜向推力,提高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7、扣件拧紧度检查。定期或不定期用力矩扳手对扣件螺栓拧紧扭矩进行检查,确保每个扣件的拧紧扭矩在40N•m~65N•m之间,且不应大于65N•m。

(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

高大模板承重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对模板分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标准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以及审定的专项安全方案进行。重点检查立杆的间距、接头、垂直度、扣件的拧紧度、基础等,立杆搭设方式,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包括扫地杆),剪刀撑纵横向及水平加强层设置等全面检查,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的,必须返工或采取有效措施加固整改,整改后重新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签署分项验收表。

(五)加强高大模板使用阶段中的检查

高大模板使用阶段应对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泵管布料高度不超过板面200mm,合理安排砼浇捣顺序,控制砼浇筑速度,确保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均衡受力。砼浇筑过程中,监理人员旁站监理,并督促施工单位安排专职人员观察模板支撑有无异常情况。使用期间,严禁拆除纵、横向水平杆和扫地杆。

就上述内容而言,案例中的事故如果在事故前按照上述内容认真检查验收、认真履行各项安全职责,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事故的。这一点正好说明施工单位指派的事故段工程项目部管理人员不具备所担任职务的资格,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薄弱,专职安全员的配备不足,相关人员责任心淡漠、经验不足,对施工技术要求、规范的强制性条文、检查验收程序、专项施工方案不熟悉、掌控能力、执行力差,是引发事故发生的根源。所以高大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检查验收工作是确保安全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监理控制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监理控制笔者认为监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监理规划和实施规划(细则)及自我管理

监理规划和实施规划(细则)是监理控制质量安全的核心,也是实施现场安全质量的主要控制性文件。编制是否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是否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建立关键控制要点,是否根据监理实施规划(细则)做出控制程序,建立控制程序分工表,安全控制责任划分是否明确具体是否责任到人,有无遗漏。监理实施规划(细则)是否已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实施规划(细则),是否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这一点也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的规定。监理工程项目部的人员配备是否合理、人员的责任心、职业素养、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是否符合项目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现场的安全监理控制首先应以自我管理为基础,但目前监理的市场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业自律仍亟待完善和改进,特别是法律法规对监理市场行为和监理人的行为制约急需完善。

(二)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也是指导现场作业的主要文件之一。它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工期和质量。作为工程建设参与主体之一监理方的总监,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找出问题,加以指导,是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也是总监应尽的义务。对于高大模板等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时重点做了以下审查工作:

1、审查施工方案编制依据的适用性。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有: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勘查调查取得的资料和信息,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审查时检查方案采用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是否已经废止。

2、审查施工方案编制内容的完整性,施工方案是否突出工程施工特点,是否有针对性,内容是否包括:地基处理及排水、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水平与纵向剪刀撑等构造设置、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验算、高大支模的安装拆除方法和验收程序、混凝土浇筑方案、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是否绘制支撑体系搭设详图,有特殊要求的有否作详细说明;专家论证意见是否充实完善到方案。

3、审查方案内容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及计算的可靠性:方案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及地方性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物资和劳动力准备是否切实可行;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并具有可操作性;计算采用的参数数据、方法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文件和本工程特点要求,计算的结果是否安全可靠,比如支撑体系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设计计算应包括立杆地基承载力、立杆稳定性计算等内容,荷载取值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浇筑顺序、泵送混凝土等不利影响因素。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2,钢管按Φ48×3.0计算惯性矩、回转半径等截面特性。立杆稳定性计算应考虑架体搭设高度对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检查梁、板模板的抗弯、抗剪和挠度验算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专项方案是否经施工企业的质量与安全技术部门审核及企业技术负责人(总工)的批准。

(三)、对施工阶段监理控制:

高大模板支撑工程监理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且随机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加上现在建筑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其工作难度相对较大,监理机构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理,使工程的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监理机构内部工作

1)、根据工程的特点、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组建项目监理机构,配置相应的专业监理人员。并在现场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工具。同时完善现场管理制度,规范监理人员的行为,保证监理人员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监理机构的工作效率。

2)、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规划文件,并针对本工程高大支撑专业特点,在监理规划中制定了基本安全准则、安全监理程序、监理方法、措施以及监理人员分工等内容。

3)、组织编写模板高大支撑专项监理细则。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和人员的配备等相关内容。

4)、审核施工项目经理、安全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2、安全技术交底监理控制

总监理工程师或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参加施工单位的模板支撑专项方案技术交底工作,以透彻地掌握专项方案设计原则及质量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完善组织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建立考核考评体系,采取激励措施,调动人员积极性。同时督促施工单位以及专业班组认真做好专项方案校对工作。施工单位发现专项方案中存在问题时不得随意更改,必须按原程序申报、审核、批准。

监理工程师参加专项技术交底,并提出施工单位及专业班组重点控制内容:(1)钢管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程要求。(2)各杆件搭接及螺栓拧紧度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CJl30―2002)规定。(3)凡进场搭设人员必须取得架子工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4)专项方案附图作为施工图纸依据,要求专业组长熟悉并掌握,同时贯彻到每位操作人员。(5)施工中还应注意的事项:基础处理要求、钢管扣件的要求、为达到实际目标应采用的施工组织和技术保证措施等方面要全面落实。

3、钢管扣件进场检验

施工现场的钢管扣件,进场前向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报审表》,同时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以及质量检验报告。监理工程师对出厂合格证及生产许可证进行审查,在符合要求后,进行钢管外观质量验收。监理工程师对钢管扣件的外观验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钢管有无严重鳞皮锈,钢管壁的厚度采用计量检查。(2)扣件的完整性以及重量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碗扣的焊接质量。(3)监理工程师对外观质量以及质保资料检查符合要求后,应按建设部、国家质监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建筑施工用钢管、扣件专项整治的通知》(建质电[2003]35号)文的规定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验合格的方可使用。

4、设置控制点

为保证施工过程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项目监理机构根据高支撑的结构特点协助施工单位设置以下质量控制点:(1)地基处理工序验收。(2)扫地杆与拉接点的设置。(3)立杆的搭接方式。(4)垂直纵、横向及水平剪刀撑的设置。(5)扣件拧紧度。(6)钢管扣件与组合钢架及框架柱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施工单位按照质量控制点的要求,每道工序完成后,经自检,公司安全检查合格后报监理机构进行验收,未经监理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5、加强巡视检查与平行检验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部安排专职监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主要检查:(1)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是否到位。(2)脚手架搭设人员是否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GB5036)考核合格,是否持证上岗。(3)支撑搭设工艺是否符合规范及专项方案要求。(4)施工过程是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理人员发现有违章作业及违规行为给予及时制止。对于不能及时整改的由总监理工程师或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下发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征得业主同意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下发停工令,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解决有关事项。(5)监理部配备力矩板手,定期或不定期对螺栓紧固据力矩进行检验,扭力矩不符合要求时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同时也应监督施工单位配备力矩扳手,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单位项目部进行扣件拧紧度及碗扣式钢管支撑架碗扣锁紧度和定位销实检记录的量化检查。

6、高大模板支撑验收

承重支撑搭设完成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等对承重支撑搭设分项工程验收,验收标准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l30-2001)以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规定的高大模板工程进行专项验收执行。(1)项目监理部对验收资料全面核查。(2)现场检查立杆间距、立杆垂直度、扣件拧紧度,扫地杆设置,钢门架及钢管拉结点设置,立杆搭设方式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剪刀撑纵、横向及水平加强层设置、施工荷载等全面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签署分项验收表。

7、浇捣砼过程控制

在浇捣过程中,监理人员旁站监理,并督促施工单位安排专职人员观察模板支撑有无异常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泵管布料高度不超过板面200mm。合理安排浇捣顺序,控制模板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载,进行分层浇捣。

从上述内容而言案例中工程监理不到位。监理方对事故段施工现场及施工质量监督检查不认真、不细致、不严格,特别是对事故段脚手架搭建施工检查和安全质量把关不严,没有发现脚手架搭建施工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如模板支架的构架缺陷;碗扣式钢管支架扫地杆的距地高度为600mm;架体四周及内部未设置纵横向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未与既有结构进行有效连接等等构造缺陷。对支架及模板施工专项方案审查不严,从案例一事故段的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计算的钢管壁厚的取值为Φ48×3.5mm,也不难看出对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缺乏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和执业责任心,对施工中发现的安全质量问题不认真督促整改。如果监理对模板支架在检查验收阶段仔细、认真、严格一些,就可避免事故发生。另一原因是监理人员缺乏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和执业责任心也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因素。

六、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

加大对高大模板施工的监管力度。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将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为本地区监控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在报监和监督交底时应予以明确,加大检查频次,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规定,“建设主管部门及监督机构应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作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重点,加强对方案审核论证、验收、检查、监控程序的监督”。从中该条文看并不难理解。

(一)加强对严格遵守管理程序和认真履行序岗职责要求的监督,提高施工安全监管水平。

遵守管理程序和履行序岗职责,是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

监督管理不是取代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直接管理工作,而是对其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控制,是监控直接管理工作的间接管理。

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的程序反映了管理序列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即共处一体并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它是监督管理工作的纲和领,有了符合管理工作内在机理的程序,严格监管程序,就能达到提纲携领、使管理工作整体动起来的效果;而所谓“序岗职责”,就是序列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只有每个处于序列的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都非常明确、具有可监管性并被认真履行时,各项序列管理工作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相互保证和促进的关系才能得以形成有机的整体,并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导则》的规定都体现了必须加强对管理程序和序岗职责的监控管理要求,而这一监督控制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其完善与规范工作要求有以下4个方面:

1、进一步理顺各序列管理工作的逻辑关系,使其形成有机整体;

2、进一步明确各序列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使其形成有力的责任追究机制;

3、进一步完善程序和职责管理的监督手段和措施,确保达到监控要求;

4、依据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形成杜绝坍塌事故发生的、具有全面覆盖性的重点监督环节和监控点,提高监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而言还存在的问题,一是直接以专家身份参与专家论证;二是代表施工企业组织专家论证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三是监管人员的配备不符合专业化、合理化的要求、人员不适应,行政执法水平有限;四是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缺乏权威性、关系不协调,没有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对此,组建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是建设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系的基础。作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系的组织基础,必须建立一支与其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在监管执法人员配备上,应当是上少下多,加强基层。监管执法队伍应当是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平的、熟悉法律、精通专业技术知识,为提高政府执法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合理地界定各有关部门的职责,防止和减少职责交叉,各负其责,相互协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各有关部门的监管执法职责应当法律化、制度化、即在法律规定和政府授权的范围内履行各自的职责。行政执法过程中行使行政执法处罚权的一定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框架和额度内实施,以避免滥用行政执法处罚权之嫌。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逐步建立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程序性检查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的已经十分清楚,组织专家论证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应由施工企业自行组织专家论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主要是管理程序性检查(即合法性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方案是否严格履行了审批程序;

2、方案是否存在违反《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筑施工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或《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等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要求;

3、方案是否依法经专家组论证并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4、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方案施工等。

施工单位违反上述规定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或地方性标准、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责令暂时停工整改。施工单位应将整改情况上报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对停工整改的,应经复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在依法监督检查中除严格执行合法性检查外,尚应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技术性检查,这是为在今后的行政执法过程中逐步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威性打下基础。

就上述事故而言,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其法定职责;是否按照相应的审批检查程序进行审查,处置结果是否合法,答案是否定的,否则就不会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有那么多的违规违法行为存在。这也是每一起事故背后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成因的根本所在。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事故并不可怕,只要正视他、遵循程序公开化、透明化;监管职责制度化、法律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合理化是完全可以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只有保持对己负责,才有可能对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