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中心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ERP;财务管理;信息技术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7 . 014
[中图分类号] F275;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7- 0028- 02
1 引 言
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纷纷采用ERP来武装自己,一般来说,应用ERP可以借助系统的计划与控制功能来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然而ERP的任何模块的数据从预测到统计都是借助财务管理来体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尤为关键。ERP系统新的功能不仅来自其本身的完善与升级,也包括对原有功能的挖掘,换句话来说,ERP系统的完善一方面要不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需要机械制造企业丰富财务管理方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 ERP核心管理思想
2.1 ERP系统的特点
一般来说,ERP系统集成了采购管理、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及设备管理等与机械制造企业相关的财务活动,与单一的计算机财务系统相比,这一系统具有信息集成度高、实时性、共享性、精确性及面向流程性等特点。其中ERP信息集成度高是指它不仅从纵向上整合了机械制造企业信息系统,促进机械制造企业组织的扁平化变革,从横向上实现了职能部门内部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同时ERP实现了机械制造企业信息与技术的集成管理。
2.2 MRP是ERP的核心功能
机械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展开的,MRP(物料需求计划)就是从物料清单出发,实现物料信息的集成。MRP主要用于生产“组装”型产品的机械制造业,它不仅能够确保不出现短缺的情形,同时也不积压库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成功地解决了机械制造业所特别关心的超储和缺件的矛盾,一般来说,所有的ERP软件皆将MRP作为其生产计划和控制的模块,MRP是ERP的核心功能。
2.3 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是ERP的重要组成部分
MRPⅡ相比于MRP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它利用管理会计的概念,借助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机械制造企业MRP带来的效益,进而成功实现物料信息和资金信息的集成。而ERP是对MRPⅡ的超越,它能够对供应链上所有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它是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就,它往往和BPR联系在一起,能够给机械制造企业带来革命式的变化。总的来说,ERP在纵向上整合了机械制造企业信息系统,在横向上带动了机械制造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ERP包含了MRPⅡ信息集成的内容,从MRP到MRPⅡ进而再发展到ERP是机械制造企业信息管理集成的不断深化。
3 ERP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3.1 ERP在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ERP在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ERP系统使机械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扁平,进而使信息沟通更加顺畅。一方面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借助ERP系统可以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另一方面机械制造企业管理者可以借助ERP系统操作来安排采购、销售及资金等计划;其次,ERP能够为机械制造企业的升级发展奠定基础,ERP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建立了一套集成且透明的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体系,进而促进企业柔性化生产;再次,ERP使业务流程更加标准与规范,借助严谨的业务流程消除了无用的环节,节约了成本,提高机械企业整体运作效率;最后,ERP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财务管理部门仅需在系统中运行相关的程序就能够计算各个月的成本。
3.2 ERP在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ERP不仅可以提供基本的财务职能,同时也可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与管理模式,ERP在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财务会计信息,依据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相关数据的分类,进而进行财务预测与分析决策。一般来说,它主要包括报表分析子模块、预算管理子模块及资金管理子模块等。其中财务系统是ERP系统的核心模块,整个管理系统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所有的模块的基本特性就是数据集成。
3.3 ERP系统在财务管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ERP软件系统在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ERP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首先,ERP系统不能很好地适应机械制造企业管理要求,机械制造企业需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用各种模块;其次,ERP系统存在财务控制缺失与财务人员风险,ERP系统使财务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在实施系统的过程中,未能考虑机械制造企业所需要的财务控制方法,将存在财务控制缺失风险。机械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着企业大量的核心信息,如果信息被泄露将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需要加强对公司员工的监管;ERP系统的选择与实施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没有真正实现供应链战略整合。总的来说,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处于内部功能模块的建设阶段,真正实现供应链战略整合的机械制造企业不多。
4 结 论
总之,ERP系统具有信息集成度高、实时性、共享性、精确性及面向流程性等特点,MRP是ERP的核心功能, ERP系统使机械制造企业信息沟通更加顺畅使业务流程更加标准与规范,实现了数据的安全共享。这是ERP在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技术的革新,ERP系统在财务管理应用中也了一些问题,例如财务控制缺失及财务人员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芳.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去年上任的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强调,2012年中国保险业面临比2011年更大的挑战,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保险投资遭遇“股债双杀”,传统渠道竞争激烈,新渠道模式也面临诸多困难。这一系列新旧交织的矛盾聚焦,使得保险公司的生存环境更为艰难,很多保险公司在竞争中倍感压力。
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2012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基本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也于近日下发《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表示将根据有关情况适当调整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比例。保监会此次准备调整投资比例,意味着监管层将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有利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的提高
作为后起之秀的阳光保险(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成立于2005年,经历了短短七年的发展,已经成功跻身于国内七大保险集团之一,旗下拥有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两家专业子公司。2011年实现保费收入318.7亿元,行业排名第八位,集团总资产突破700亿元,为业内所瞩目。从首创安泰的财务总监到上任为阳光保险的财务总监,彭吉海在这个领域游弋了近10年,对于保险行业的财务管理有着深入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自上任以来,彭吉海带领集团财务团队,基于阳光保险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作战实力。在接受《首席财务官》杂志的采访时,彭吉海分享了阳光财务的成长之路。
左手成本,右手风险
保险业财务管理的主导核心,一个是成本,一个是风险,这是看家之本。
中国保险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保单获取成本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已经提高了3到4倍。保险业的宗旨是为客户服务,如果保单成本不能有效降低而是被抬高,则最终会牺牲客户的利益。而公司的宗旨也总是在追求规模经济和保险利润,如果不能有效管理成本、降低成本,由此带来的风险不容置疑。面对保险业成本和风险的逐渐扩大和业绩的取得,彭吉海一直反思如何从客户和公司出发,寻求到兼顾的风险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阳光保险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产险子公司和寿险子公司采用单一的成本分类方法和成本管理方式。受限于产品特点和管理方式不同,集团无法从整体上对成本进行统一的预算编制、过程管控和投入分析,增加了财务投入统计、预算执行监控和投产比分析的难度。为加强集团对各子公司的成本管控,更好构建阳光保险集团的预算编制框架,彭吉海结合保险行业成本的特点,在现有成本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成本管理模式。三维成本管理是从保单成本管理、财务投入管理和预算控制管理三个维度对公司经营成本进行管理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保单成本管理主要从获取保单而发生的成本考虑,将各项成本分配到保单作业环节,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位。“阳光保险利用保单成本管理强化业务条线及相关责任人经营成本意识,有助于建立获取保单的投入产出指标,清晰掌握各机构的保单获取成本投入产出情况,便于机构业绩评比、总部成本管理、考核及评价;可以准确衡量各渠道、各产品的获取成本,为公司的业务成本分析、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投入管理主要从成本投入的角度考虑,分析公司在人力、职场、信息技术、品牌宣传、培训、日常等各类成本方面的财务投入和产出效果,整体评价公司资源的配置情况,动态监控资金,提高集团整体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力。集团上下一体,从成本支出的驱动因素考虑,细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对不同成本采用额度管控和比率管控,合理管控各项成本支出。
预算控制管理由成本属性管理到成本驱动因素管理,通过对驱动因素的标准化和差异化管理,实现成本预算管控,将每项成本都细分到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保单成本管理及财务投入管理的成本分类可以直接在此基础上进行,实现三种维度的管理模式,增强阳光保险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会为公司在未来变革中降低风险,打下良好基础。”彭吉海对三维成本管理模式在公司经营管理中能够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极为认可。
集中支持决策
有消息指出,当前保险业发展面临种种瓶颈,销售遇冷、投资受挫、偿付能力也大幅下滑。根据5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2011年年报,有33家出现亏损合计78亿元,剩余17家盈利近37亿元,整体亏损41亿元。的确经过10多年的粗犷发展,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以往粗放的经营方式必须加速转变。
阳光保险近几年的高速成长,也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确保资金安全,成为摆在财务总监彭吉海面前的核心问题。
阳光保险在2009年底自查有3000多个账户,分布在全国各地。如此多账户的开设、使用、维护,包括资金的划转与对账,不仅工作量大,风险也非常大,“如何尽可能做到零现金管理,做到资金的统收统支,减少各个机构的账户数量,加大资金结算和对账的自动化程度,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而且每个账户都有沉淀资金,汇总起来每天有几亿元的账户余额。”彭吉海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能够采用资金的集中管理,每年按照5%的收益,就能给公司每年带来几千万元的收益。
层层剥茧的同时,彭吉海发现,阳光一直采用五级管理体系,光机构财务和会计核算人员就有1300多人,具体到三级、四级、五级机构基本是靠每个人的理解和观念去做,每个数据经过四层、五层的加工,数据极有可能失真。“不真实的数据,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方面主要是指加进了市场的、监管的因素和机构的理解,而主观方面特别是在新准则颁布后,新准则导向是经济实质重于形式,加大了标准化的难度,大部分的会计语言,逐渐走向个人理解去判断。同样一笔业务,几百个核算人员的处理各有不同。数据失真,或不统一、不准确,对于总公司层面的正确决策就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机构层级的增加,作业链条越来越长,风险链条也相应拉长,如何管控财务风险,透明化和扁平化管理,使得整个会计运营顺畅透明,风险可控,合理划转资金,成为彭吉海上任以来的头等大事。
阳光财务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保险行业财务面临的问题,根本在于传统分散式的财务运营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之前阳光保险的财务管理一直采用垂直管理,实行财务经理委派制。“仅仅通过人治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必须通过制度的创新,通过系统的改造,整个变革才能持续,效果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我们在思考如何通过财务运营模式的创新来根本性改变现在面临的难题,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和会计作业的分离。”最终彭吉海决定推动整个财务团队的工作从事务处理向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转型,以财务共享提升财务在集团的战略执行力。
阳光共享
目前阳光已经跻身国内七大保险集团之一,综合金融的架构已经初现端倪。阳光保险在公司创立之初,就提出了分步推进的整体战略,用20年的时间,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金融保险集团,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恰恰与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一拍即合。“张维功董事长一直在阳光保险全公司倡导和推行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的创新,在集团层面建立全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计划,得到了董事长的高度认可和管理层的支持。”
“安永咨询团队的加入对于我们开阔视野、系统论证、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降低项目实施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彭吉海介绍,阳光保险和安永咨询在2011年7月共同组建了共享中心项目组,项目整体周期为八个月,其中方案设计四个月,试点实施四个月。其中六个月的时间都在考虑、讨论组织架构,流程和系统如何去改变,并且与机构的财务经理和具体作业人员进行了反复论证。
核算的集中、资金的集中、报账的集中,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功能,这和会计作业中心的理念有很大不同。集中风险管控职责,尤其是在费用审核、机构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对会计作业多个流程环节的合规检查和控制至关重要。“现在,设在通州的阳光保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直接看到前端的作业状态,对前端的单据处理、数据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直接缩短了风险管理的链条,使得风险可见并且可控,为将来规范前端业务,降低经营风险,加强管理奠定了基础,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彭吉海表示。
根据阳光保险的经验彭吉海总结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创建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评估,设定了系统建设的目标和步骤。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对八个财务相关的系统进行了整合和优化,统一纳入到共享项目组的管理和推动之下,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优化费控系统,新建影像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实施了资金系统二期,完善收付费系统,并且对于多个系统的接口和业务逻辑进行了反复论证。信息技术部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尤其是CIO张亚南对于我们的项目高度关注,在人力投入、系统实现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我们的管理思路和具体方案是无法落地的。”
关键词 财务观念 信息系统 安全防范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商务方式。信息革命给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思想观念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将站在信息时代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的变革方向。
1 信息时代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
信息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而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订单。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这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交易结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财务管理的网域维护
一方面,信息时代企业的很多商业交易在互联网上进行,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认证,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来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口令维护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合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另一方面,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于拦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单机或者内部网的财务软件,没有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特别是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密,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2 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不配套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因此,它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从工作方式上,能够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新的介质。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使用基于内部网的财务软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实现在线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使企业财务管理变得即时和迅速。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时间差,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能相互连接,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1.3 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
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到支付等均通过互联网完成,使整个交易远程化、实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等手段,使得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个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再者,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信息时代,要求企业通过网络对其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记账、算账、登账、报表生成和汇总,并可将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后果,无法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
2 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的变革方向
2.1 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
(1)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信息资本将占主导地位。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注重企业的预期成长效益和未来增加值,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信息时代,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管理方式创新的目的之所在。
(2)财务管理软件的更新。传统的财务软件功能相对独立,数据不能共享,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业务数据一体化的正确传递,保证了财务部门和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开发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
2.2 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础之上。会计信息传递模式将变为“报告主体———信息通道———信息使用者”。网络方式从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孤岛”直接转向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则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运动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与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及其业绩的全部信息。在信息时代,信息理财将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超文本、超媒体技术,使信息更形象、直观,提供多样化的各类信息,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和精神层面的信息。
2.3 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从软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环境和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保护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财务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在财务软件中提供周到、强力的数据安全保护。
3 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模式
(1)各分、子公司把原始信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传递到总公司或总部的计算机上。主计算机收到原始信息后,把需要核对的数据凭证等发送到互联网上,向有关方面(如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债权债务人等)核对。
(2)对不需要核对的和已核对相符的原始数据,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自动编制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汇总总账、分户日记账和分户明细账,并随时将各类账户进行核对。
(3)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根据各种账簿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并上网,各信息使用者可以上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 财务管理技术方法的创新
4.1 网络财务管理
企业运用网络来实现财务管理职能。企业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中,从而实现解决一系列目前的财务活动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跨地区财务数据传递、会计报表合并、动态分析财务及资源状况等,便形成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网络财务管理依靠网络财务软件来执行完成,网络财务软件将完成财务与业务的协同管理、在线管理和对电子商务的管理。通过网络财务软件可以实现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经济资源管理,实现企业对分支机构的远程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及诸如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控制行为。
4.2 财务柔性管理
网络时代中企业为了增强在不可预见的、多变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必须实行企业柔性管理,推出新产品和个性化的产品,以适应动态的、持续创新的网络经济需求。企业柔性管理包括生产、人员、信息等各方面的管理,财务的柔性管理是从财务的核算、计划、控制、分析角度,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核心和目的是使企业信息资源具有柔性,以促使企业提高各种财务信息资源以多种方式被使用的程度,从而促进企业全面的经营管理。
4.3 财务再生管理
企业流程再生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者迈克尔、哈默等提出的一种新思想,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再设计,以显著提高企业的效率。企业流程再生管理的目标是重振企业活力,重建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战略规划和重启新生。财务再生管理是对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的革命性调整和财务资源的重新配置,目的是为了适应企业内外部的需要,并与企业管理目标相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使企业财务再生管理成为了必要和可能。财务再生管理给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突出了财务管理的地位。
4.4 财务虚拟管理
对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虚拟企业必须实施财务虚拟管理。虚拟企业是一种动态的短期的战略同盟,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公司组成。以网络为依托,虚拟企业突破了企业的有形界限,虽然表面上有着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企业只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业知识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门虚拟化。财务虚拟管理就是以企业的核心功能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对各虚拟化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协调性的财务管理。虚拟企业的中层经理的监督与协调功能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企业的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财务虚拟管理是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横向管理,可去掉很多中间环节,使价值的产生与确认直接相对应。财务虚拟管理还包括对通过网络进行的虚拟经营、虚拟交易所产生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管理。财务虚拟管理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全面创新的,以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的一种财务管理策略,所以又是财务柔性管理,财务再生管理和网络财务管理等技术方法的综合。
参考文献
1 温兴琦,王哲. 网络环境下的反不正当竞争问题研究[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1)
关键词:事业 会计特征 预算资金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4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并力求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取得更好的发展,事业单位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创新。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1.事业单位收入除了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事业收入。
2.事业单位虽然已实现社会效益为目的和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和事业支出。大多与业务活动相联系,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为自身的运营条件。
3.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种事业单位,大多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这些单位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
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保证,也是国家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无偿供给。主要管理内容是:第一,国家应当保证事业单位必要的预算开支,使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第二,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和核算的中心是国家拨入的财政资金,其管理的力度是任何时候都要加强的,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预算,经核实后,按进度拨款和使用,在运用中,按财政规定的项目使用,不允许超支、透支和其他任何形式的浪费。第三,事业单位的国家拨入的资金应该是财政监督的重点。第四,国家给予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必须与事业单位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相适应。给予过大,造成浪费;预算过小,工作无法开展,造成人力、物力和技术的浪费。第五,财政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政策一定要前后一致,保持连续和稳定。第六,财政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应是单一的、可行的和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的。特定的财务政策是在以预算资金为核心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并应给事业单位在其他资金管理上以一定的自。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在一些垄断行业内引入了竞争机制,逐步打破了部分事业单位的垄断性,降低了事业单位的行业垄断地位,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外先进的理念对国内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人们对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求稳定的生存与发展。
2.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要求其必须进行财务管理创新。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发生了较多的变化。一部分已经由原来的事业单位改制为自主面向市场的企业性的经营组织。所从事的业务也已经不再由国家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当前几乎所有的事业单位都必须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去。为适应这些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必须进行创新。
3.网络财务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网络财务技术平台,通过财务与计算机的协同与在线管理,达到资源共享、快速传递信息,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网络财务的发展与应用要求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我国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力求与国际惯例接轨,每一次完善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也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4.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树立面向市场的理念,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财务管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必然会面临许多风险,然而大多数事业单位缺乏风险防范意识,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较低,容易因财务风险引发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必要进行创新,以解决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事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途径
1.财务管理新观念。
(1)合作竞争观念。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网络化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一方面通过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反映,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进行彼此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处理和协调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实现企业间的双赢策略。
(2)目标协调观念。网络经济时代,全球经济成为一个整体,销各环节上的利益主体的利益息息相关,一个全新的财富创造机制正在形成,企业财富的创造完全依赖于各环节上的及时联系,以及数据等的及时传递。企业理财人员应使企业经营为整个销链条上所有相关利益主体服务。网络时代需要企业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网上信誉、品质保证等,企业财务人员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经营的社会效应。
(3)风险观念。网络时代的风险观念不同于传统的风险观念,除传统投资带来的风险外,企业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会带来技术创新风险。此外,信息工具的创新导致电子商务的出现、电子货币的出现、虚拟企业的组建等,都会带来的新的财务风险。企业理财人员必须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4)知识管理观念。网络时代以信息、通信、网络为一体,以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水平的关键。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推动财务管理的知识化,同时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包括信息网络技术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将其融会贯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以对企业实行新时代的财务管理,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2.财务管理的技术方法创新。
(1)网络财务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网络来实现财务管理的职能。企业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中,从而实现解决一系列目前的财务活动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跨地区财务数据传递、会计报表合并、财务及资源状况的动态分析等。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
(2)财务柔性管理。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为了增强其在不可预见的、多变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必须实行企业柔性管理,推出新产品和个性化的产品。以适应动态的持续创新的网络经济需求。
(3)财务再生管理。企业流程再生管理的目标是重振企业活力,重建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战略规划。财务再生管理是对财务资源的重新配置,目的是为了适应企业内外部的需要,并与企业管理目标相适应。财务再生管理是协助企业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财务策略。
(4)财务虚拟管理。对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虚拟企业必须实施财务虚拟管理。虚拟企业是一种动态的短期战略同盟,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使用协议的公司组成。以网络为依托,虚拟企业突破了企业的有形界限,虽然表面上有着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企业只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业知识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门虚拟化。财务虚拟管理就是以企业的核心功能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对于各虚拟化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协调性的财务管理。
五、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1.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严重制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因此,要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为财政“节流”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必须重视改进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培训教育,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
2.健全管理机构,理清管理权限。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的机构;二是内部各机构间、各经办人员间的科学分工与牵制。目前,完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必须解决以下问题:设立内部控制机构、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和杜绝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3.处理好控面与控点之间关系。严谨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活动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不仅要把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活动全面置于监控中,而且要对事业单位收支的各个环节实行行重点控制。控制面与控制点要有机结合,内部控制度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在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时如何找到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4.加强审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后能否切实实施,需外部力量予以保证。财政部门是会计与内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审计部门是重要的保证体系。因此,在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财政和审计部门应当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5.完善财会信息化建设,加大预算监督力度。随着网络财务的发展,事业单位应进一步推进财会信息化建设,搭建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提升财务综合管理水平,财务部门可以使用财务网络版核算软件,在单位网页上建立财务高级管理平台。通过这个财务平台,单位负责人可以及时了解到经费使用状况,并可以进行远程在线账务平台,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单位竞争力。另外,加强预算管理也是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六、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只有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才能够良好地运行和发展。事业单位不仅要树立面向市场和依法理财的理念,还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从而能够有效地把握和预计到可能出现的风险,降低财务风险对单位带来的损失。事业单位还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当代经济发展和现代建设化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化 财务管控 发展 应用
一、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对信息化的运用,从传统手工型转为运用电算化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开始,短短几十年发展为信息化系统在财务管理各领域进行更为广泛的应用,在财务管理水平上得到了质的变化。从过去来看,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运用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对数据进行采集如制单、记账、汇总、生成报表等,使基础核算工作的效率和信息质量上得到了提高。第二个阶段运用统一的财务网络软件,分别建立财务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业务营销信息系统等,对各系统增加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记录、计算提升到导入、导出、比较、分析、集中查询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层次。第三阶段是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层次。实现财务系统与生产、供应、销售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广域网和数据仓库技术的使用,使集团公司内部之间以及与相关价值链主体之间能及时传递、整理、分析、反馈财务和管理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二、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对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信息要求不了解,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很多经营管理者还停留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缺乏时代观念,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不能很好的认识到企业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在认识方面存在偏差,认为只要能够进行信息传递就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管理。这种对信息化建设的错误认识,使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功能不了解,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停留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代替手工操作的层次上,对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信息资源的需求了解不足,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对财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投入不够,导致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缓慢。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经营模式、资金资产运作方式、组织架构等企业的方方面面,得到经营者和全体员工的重视和努力才是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二)财务人员信息化水平专业技能不足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但是具备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却比较匮乏,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只是注重对财务知识的学习,没有对财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学习掌握,从传统观念来看,财务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但是往往经验丰富的老财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不了解,甚至对基本的电算化软件操作存在困难,还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造成较大的局限,财务管理更需要培养和引进既有财务知识又有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局部及一体化建设均有待完善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利用互联网科技,对企业各部门建立信息化系统并进行联网,使各个部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为决策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信息与依据。目前,我们在各部门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尚在初期,需要加强完善各功能模块,如财务管理中的报销系统、预算、资金、资产,业务管理上的生产、营销等,这些子系统目前普遍实现的功能主要为自动计算、汇总、查询功能,对于比较、分析等功能较为欠缺,需要在管理实践中提升功能的设计进行完善。同时,对于各子系统之间数据共享、连接查询、实时比较分析等,需要做进一步的提高,实现多层次,可共享信息决策链。
三、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管理创新意识,主动向现代化管理转型
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树立创新的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保障和推进企业快速稳健的发展。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提高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立足本职工作,通过加强培训、学习,组织研讨、信息交流、经验共享等方式,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主动向现代化管理转型,尤其是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财务管理不局限于数据管理,更扩大到对价值的管理,明确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在当前面临转型的经济新常态下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变革正在为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打造全新的管理方式提供支持。
(二)打造与战略匹配的高水平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
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对财务人员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财务人员更新知识,拥有与企业经营管理相适应的技术人才,提倡实践与学习相结合,同时注重对具备财务信息化能力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利用激励保障措施鼓励员工对于管理创新的学习,不断进取。针对不同的财务人员分类进行学习提高,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培训体系,培训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骨干。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员工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热情,为企业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队伍。
(三)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
设计开发先进的信息化产品,建设资金投入到位,逐步完善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结合实际经营管理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体系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对全面预算、精细化管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增强比较、分析、评价功能,增加预警系统对执行做到全面实时的控制。实现各业务单元的信息共享与传递,扩大财务分析的范围,深化分析的内涵,对分析、评价,使各层级各单位的考核具有充分的依据。便于企业经营者能够清晰全面地掌握运营是否符合战略目标的需要,作出对实现经营目标更有利的决策。
四、总结
在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建设已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全面实行管理信息化,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明确使用信息化系统为手段,打造优秀的专业人才团队,创新管理方式,研发更完善更科学合理的财务信息化产品运用于财务管理领域,确保各种数据与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决策者提供更合理可靠的依据,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长期稳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秀霞.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探究[J].现代商业. 2015(02).
[2]袁海龙.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之路[J].财务与会计.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