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认知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构建了由六个模块构成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本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起点,更是有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入口教育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第一学期完成,可以安排30个学时。项目1主要向学生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要求、三年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项目2主要向学生介绍企业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内容以及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等流动规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和类型、各类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层级、生产经营过程、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将来面临的生存环境,了解企业作为经济体是自己将来工作的依靠。项目3向学生介绍会计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称职务系列等级、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环境,充分认识当前专业学习与将来进入这一职业的相关性,为将来就业未雨绸缪。
2“.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是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一体化”课程是指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有实践技能训练的安排,使专业知识及时应用于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有效协同。为此,需将原来独立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会计基础(含原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初级会计实务(含原初级会计实务和会计分岗位实训)、成本核算与分析(含原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实训)、税务核算与申报(含原税法、税务会计和纳税申报实训)、会计电算化(含原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应用)等。以初级会计实务“一体化”课程为例,在讲完“存货”项目后,随即安排“存货岗位”的实训教学,实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做一体”,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脱节带来的弊端。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完成,为本模块的综合训练奠定了基础。本模块培养学生的资料检索阅读能力、会计分析能力和会计判断能力,是对企业会计岗位各项业务技能的一种全面训练。本模块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经济业务分析、凭证填制、记账、对账、结账、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手工会计综合训练需要4个教学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除了培养学生手工会计综合处理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熟悉电算化操作流程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本模块主要根据手工会计综合训练的资料,训练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电算化账务处理,以电算化处理结果验证手工会计实训结果,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有效结合。本模块需要1个教学周,可安排在第四学期。
5.顶岗实习模块。前面模块的训练采用的是虚拟公司的虚拟业务数据,如何获得企业真实业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是本实践阶段的关键。因此,顶岗实习可考虑通过“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来实现。“校中厂”的建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出资,以企方代表为法定代表人,利用校内场所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记账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二是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在校内落脚办公。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具有实质性合作内容和项目的校外基地。“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免费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该模块可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绝大部分学生在此期间可以轮流、分批次接触到真实会计工作环境和真实环境下的真实会计业务。
6.毕业论文模块。该模块不再要求论文拘泥于一种形式,拘泥于字数和格式的要求。毕业论文可以考虑采用社会调查报告、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践环节主要考核和观察论文是否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相关性,是否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该模块安排在第六学期完成。
二、“任务驱动”模式嵌入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将各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出若干个项目和任务,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嵌入到每一个模块中,通过实施和评价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的任务嵌入。如图1所示,该模块内容分解为3个项目。项目1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学习任务,即要求学生写出专业认知体会。项目2由专任教师具体实施,组织形式是讲解企业有关知识,观看知名企业宣传片,观看典型生产营运流程视频,介绍企业成长发展史,进行企业经营ERP沙盘演练,探讨财务问题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等。每个教学班安排18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任务,要求学生写出企业认知体会。项目3由兼职教师或兼职教授具体实施,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组织形式是介绍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及其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称职务系列及晋升要求,讲解会计职业准入要求、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其报考条件,分析我国会计职业环境以及会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本项目安排2项学习任务,任务1要求学生写出职业认知体会,任务2要求学生写出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
2“.一体化”课程模块的任务嵌入。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每门“一体化”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若干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嵌入不同的学习性任务与实训性任务,两类任务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穿行,通过任务的驱动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以“一体化”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嵌入(如下表),先按照岗位和工作要求将该课程内容整合为12个学习项目,然后依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应达到的工作能力,将每个学习项目分解为若干项任务。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以一个虚拟企业为会计主体,以包含各种业务类型和经济内容的虚拟会计单据为资料,以手工处理方式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账务处理流程,训练学生个体运用“一体化”课程所学知识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本模块嵌入9项任务,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填制、审核与分析;分析经济业务内容,完成相关计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等。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根据第3模块的综合性资料和结果,利用企业常用财务软件,完成从账套建立到报表生成的电算化全过程账务处理,实现手工账与电算账处理结果的相互验证和处理手段的有机结合。本模块嵌入6项任务,包括账套初始化,使用供应链、总账等子系统等。
5.顶岗实习模块的任务嵌入。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必经途径。无论在“校中厂”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外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均需完成两项任务,任务1是根据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真实业务,完成真实性的会计作品,任务2是撰写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
6.毕业论文模块的任务嵌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其专业知识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其会计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毕业论文模块强调论文的实质效果,而不必注重其形式。本模块可提供如下几项任务供学生选择,但不局限于这几种任务形式:任务1是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可以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分析报告;任务2是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即调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现象,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任务3是撰写企业运营问题诊断报告,即以实习企业运营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运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办法;任务4是撰写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即以实习企业财务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并从中择优。学生只要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即可。
三、实践教学评价
【关键词】审计 风险 注册会计师 会计师事务所
一、审计风险基本概述
纵观注册会计师参与的审计工作,其产生的风险不外乎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会计师本身素质以及所在事务所对其的影响,二是来自于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一)内部因素
1.个人原因
注册会计师参与审计工作,不仅需要有接受专业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执业能力实训的背景,并且对其个人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注册会计师个人自身对于职业的认知程度,以及个人的经验、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其参与审计工作的风险大小。个人方面的认知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于审计业务的判断分析,有时甚至一念之差即谬之千里。在参与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被审计单位与会计师之间会存在一些利益上的关系,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需要注册会计师有足够的职业道德素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
2.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原因
构成内部因素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即是会计师事务所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影响。按照我国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 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执行相关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具备承接业务所需要的时间与资源, 是否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能力, 直接决定审计项目的成败。在承接审计业务时,由会计师事务所选派注册会计师进行业务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参与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是否具备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等素质做出判断,如果存在失误或者利益纠葛,就有可能导致会计师参与审计的风险大大增加。
(二)外部因素
1.社会经济与法律制度所带来的风险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还在不断的完善中。在此阶段,我国的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审计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也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因此注册会计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由于制度的不完善而带来的各种风险。自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等相继颁布,近年来在实践中也不断进行改进修正,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一些法律法规的解释,或者实践中运用与理论脱节等的问题,从这一方面来讲,注册会计师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2.被审计单位所带来的风险
注册会计师参与审计项目,对其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即是被审计单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发展阶段,各企业为了能够达到证券交易市场的上市要求,以获得注册会计师的无保留审计意见为目的。因此被审计单位会千方百计的修饰财务报表,有些甚至直接造假舞弊。从而注册会计师会面临种种陷阱,稍有不慎便会得出错误的审计意见,使自己陷入困境,并且将面临着失去工作或者遭到审计报告使用者提出法律诉讼的风险。当被审计单位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时,注册会计师就有可能受到牵连,被审计单位的债权人或投资者就有可能对注册会计师提讼,注册会计师将会面临一定的诉讼风险。
3.社会公众认知所带来的风险
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注册会计师制度相比,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社会公众在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许多普通的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期望过高,不仅希望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做出审计意见,更期望其能够查出企业更多的舞弊造假,而在审计工作短暂的时间里,显然很难达到。并且由于这种现状的存在,容易产生企业的连锁反应,企业为了获得投资而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公众能够接受的审计报告,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参与审计工作的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思考
(一)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
审计风险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复杂,国家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其执业能力的认可都需要经过不断加强而进一步完善,应该在注册会计师的培养过程中把好关,并在执业的过程中加强监督力度。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角度而言,不仅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以跟进时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脚步,还应完善自身的修为,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平,在面对诱惑与威胁时才能坚定立场,规避风险。
(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应遵循审慎原则,关注参与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风险的同时,也是降低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的风险。而国家在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方面也应加大力度。会计师事务所还应该要尽可能吸收具有丰富执业经验和良好信誉的注册会计师加入,并且吸收具有各行各业专业知识的人才,以拓展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平台,从而降低由于缺乏不同行业的认知而产生的风险。
(三)社会大环境的建设
从整个社会经济与法律环境来看,我国应该要进一步完善审计法规,加大审计司法力度,严厉打击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共同舞弊的行为,警醒审计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完善整体的监督机制,从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监督管理部门到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形成一整套合理的监督体系,防范审计风险。从社会公众的认知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审计的认识,促进公众合理利用审计报告,维护自身权益,这将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的风险,并推动审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先锫,审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恒.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审计与理财,2010.8
[3]王宝庆.中美CPA职业风险比较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
【关键词】管理会计,会计报告,内部管理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ed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our country. But, at present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our country, most enterprise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lthough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ust apply, but in most small businesses, business services companies without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management accounting intern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port
管理会计是从企业本身管理的需要出发,为企业管理者正确地进行最优管理决策提供主要依据,所以管理会计必须有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可以大量吸收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不断融合到管理会计的概念体系中去,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研究组织,使之规范化;还可以大量出版发行管理会计书刊,在高等院校扩大管理会计教学领域,使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发现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恰当的解决对策。
1.管理会计的意义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当业务问题与财务问题同时出现时管理会计的使用者需要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结合自身的能力,灵活运用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知识和工具的运用,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2.管理会计理论应用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自由运转,依靠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操控整个企业的不单单是企业的管理者,同时需要管理会计的大力协助。管理会计在企业当中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将管理会计所涉及的方法以最贴近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运营模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完全针对企业所需,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难题。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经济效益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控制水平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会计人才开始深入学习,将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带入到国家的企业发展中,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现实状况相结合,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迈向新的阶段。
2.2管理学会计没有得到深入研究
会计理论是财务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两部分构成的,二者通过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搭建了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而管理会计被接受的时间并不是很久,在某些学科或企业的管理运用中都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或多或少的被忽视。所以,很多学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不深,对其研究也相对较少,忽视了它的重要性。普遍来看,在会计领域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大都是提到财务会计领域,而管理会计基本不会被人们拿出来使用或讨论。由此可见,即使在研究金融的专业领域,学者们对于管理会计极度缺乏重视,整个会计学术的大核心甚少涉及过管理会计,导致管理会计在学术研究上展现了较为薄弱的一面。
2.3管理会计理论缺少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
正因为我国管理会计体系还不完善,所以出现管理会计理论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只是在表面上将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简单的引入到我国,对于是否真正适合我国国情或企业所需都是未知的,没有与我国国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运用上不够合拍,对于企业发展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再看西方国家,通过在企业中的运用和实践检验,可以看到,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4企业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不够
一个企业的核心主要在于领导者的执行能力,对于管理会计的认知非常重要,如果一个金融企业的决策者缺乏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将会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观念落后,应用水平不高。有些大型企业中,财务人员对于日常财务资料的处理仅限于事后记账,分析能力比较差,难以将有效的信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
论文摘要:《基础会计学》既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又是其核心课程,但现行《基础会计学》教材大多内容单一,体系僵化,难以圆满完成它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长期的会计教学实践和会计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在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本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指导下,对《基础会计学》的内容体系进行大胆改革,不断增强其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满足会计教学工作之需要。
《基础会计学》既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又是其核心课程,它不仅要教给学生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明确会计本质,加强对会计岗位认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从而达到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职业能力又品质优良的会计专业人才之目的。然而,现行《基础会计学》教材内容单一,体系僵化,难以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结合教学实践和会计工作实际不断予以改革,使之更具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
一、现行《基础会计学》教材存在的缺陷
(一)体系架构缺陷
现在使用的《基础会计学》教材,其体系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核心内容大同小异,一般皆包含总论、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设置账户、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内容。此章节体系看似内容丰富,也近乎科学合理,但实则内容单一,结构僵化,无法满足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工作者的要求。近年来,虽然许多《基础会计学》教材在内容体系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但结果是收效甚微。如有的教材增加了会计电算化内容,有的细化了制造业成本计算的内容,还有的在财产清查中增加了企业内控制度内容等不一而举。但这不过是因编者的“创新冲动”之需而做的一点内容上的充实而已,并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另有个别《基础会计学》教材以改革其内容体系为名,把原本比较成熟的内容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如有的教材人为地删除了会计前提、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等重要内容;有的教材把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从复式记账后面调到会计账簿后面讲述;更有甚者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调到财务会计报告前面讲述。上述做法割裂了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既不符合会计核算工作程序,也背离了学生认知规律,授课教师无奈,只得打乱教材内容体系来讲授,弄得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二)教材内容缺陷
《基础会计学》既然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又是其核心课程,它所肩负的任务就不只是让学生学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还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结算、纳税申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还应当把相关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等基本要求教给学生,并使之融会贯通,要他们从心灵深处领会会计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会计工作者必须坚决地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并对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必须让学生实现角色的完全转换,从学习《基础会计学》开始,就把自己当做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者来要求,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国家法纪,忠诚岗位职责,杜绝职务欺诈和职务犯罪。然而,当下使用的《基础会计学》教材大多对上述内容阐述不够完整,要么只言片语,要么只字不提,似乎《基础会计学》的任务就只是会计核算方法的教学,诸如转账结算、纳税申报、会计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养成等方面的知识无需掌握,似乎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的会计工作者是自然而成,不需学校教育即可达成。须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更应懂得“教不严,师之惰”,今天不在课堂上进行职业道德、会计法规的教育、引导,只能待明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摸索,这恐怕要付出几倍的努力,即使如此,个别同学的未来走向何处也无法预知。
(三)实践教学缺陷
企业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要求首要的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那么,作为学校就应当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来设计教学过程。然而,目前大多数的院校其教学手段仍然停留在“教师+粉笔+黑板”的“原始”状态,放在教学首位的依然是理论的灌输。有些院校虽进行了大胆改革,积极投入,但也不过是建几个多媒体教室,增加会计模拟实训室而已。更何况个别院校不是从改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工作出发点,而是为各种名目繁多的达标检查所驱动。据不完全调查,有相当多的会计院校毕业生从未走进过会计模拟实训室,更有甚者,有些同学在毕业离校前从未进行过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更谈不上到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去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了。如此这般,何谈实践性教学?何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
显然,要实现《基础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培养并造就出大批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操守的会计专门人才,就必须对《基础会计学》的内容体系进行重构,变单一的理论教学、会计核算方法教学为全方位的会计基础能力培养教学,真正为同学们学好各门会计专业课程,塑造大批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基础会计学》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让学生知道会计专业的相关法规、制度、准则,将其塑造成为遵纪守法的典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忠诚于会计主体、忠诚于岗位职责的经济卫士,做到“常在河边站,永远不湿鞋”;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会计基本理论(特别是复式记账原理)、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等内容,具备娴熟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能力;熟识转账结算、纳税申报等基础知识,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会计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措施
长期的会计教学实践和会计工作经验告诉我们,要圆满完成《基础会计学》的教学任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专门人才的需求,就必须对《基础会计学》的内容体系进行模块化改造,并大力培养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从而形成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本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专门人才培养之格局。
(一)构建《基础会计学》模块体系
模块一:职业认知与职业道德培养模块。现行《基础会计学》教材虽然对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有所介绍,但在教材体系中所占比重太低,且内容单一、生硬,缺乏应有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对学生起不到多大的教育作用。对此,该模块要进行极大地丰富,适当增加会计岗位特性;会计岗位法规要求;会计岗位职业道德;会计岗位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认知教育,使之真正领悟会计是一种怎样的职业?如何从事该职业?怎样把自己造就成为该职业中的佼佼者?就是要让同学们全面理解和认识会计岗位职责的特殊性;熟悉对工作技能的一般要求;懂得会计岗位的社会价值、地位、待遇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让每一位同学从接触《基础会计学》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从业者,将该职业的社会价值与责任融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让学生懂得要想在未来的岗位上更好地体现出自身价值,就必须从现在起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强化实践、勇于承担;就必须潜心学习研究财经法规,做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的典范;就必须强化道德修养,捍卫会计职业的尊严。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才的方向、灵魂,是才发展之内部动因,是做人立事之根本。
欲达上述效果,应加强该模块的案例教学,用大量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鼓励学生到社会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体会会计的职业特性、社会价值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源头上开始预防和杜绝职业欺诈和职务犯罪,从而实现会计职务控制关键点的进一步前移(自学校专业教育开始)之目的,为培养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品质高尚,知行合一的优秀会计专业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模块二:会计基础理论模块。该模块内容在现行《基础会计学》教材中叙述较全面,编排较合理。但有个别教材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的质量要求原则等内容删掉了,有的将该部分内容编入了《企业财务会计》教材中。笔者认为,这些内容还是应当保留在《基础会计学》教材中较为恰当,因为它不仅是会计工作的前提和质量要求,更是初学者进入会计知识王国,把握并发展会计理论的基本前提和一般遵循。
这一模块应主要包括会计概念及特点、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前提与会计质量要求原则、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原理等内容。其中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是会计对象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和复式记账原理两部分内容。而要同学们系统地把握《基础会计学》的理论体系,就必须首先突破这些难点问题。
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从生产、生活的实例谈起,从会计对象谈起,弄清楚何为资金?资金从哪里来(资金的筹集)?资金到哪里去(资金运用)?进而逐步解决会计要素及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最终解决复式记账原理这一难点问题。具体论述时,应当厘清三条线:基本线:会计前提会计核算质量要求原则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借以解决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与会计核算质量评价的一般标准问题;企业会计对象线:会计对象(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会计对象基本分类(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会计科目)会计账户设置,借以解决会计核算的载体问题;会计要素间相互关系线:资产与权益的相互关系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等式、静态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动态平衡公式)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记账公式),借以解决会计核算的方法问题。
模块三: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模块(主体模块)。通过模块一,让同学们建立起职业责任意识,提高其法律法规的执行力、鉴别力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模块二,让同学们熟练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特别是要真正理解会计恒等式原理,因为它是复式记账、设置账户、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而模块三,则是为系统地解决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问题,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它可以让会计循环概念深入到每一个同学的脑海之中,为贯彻《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圆满完成会计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该模块的路径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结合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讲述,并简要介绍转账结算的内容,否则,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将无法顺利进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穿插在经济业务中从简讲述)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程序。在会计循环过程中,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为其起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写则是其终点,也是财务会计工作的目标所在。这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让同学们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之。
在教学过程中,该模块应分两步走:第一步,从会计目标出发,运用启发式教学逐步展开:作为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及其管理当局最关注企业的哪些信息?会计部门如何向他们提供这些信息?导入财务会计报告(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本内容;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资料从哪里取得?导入会计账簿;会计账簿的资料从哪里来?导入会计凭证。显然,这一步骤的教学过程与会计核算的一般流程是逆向进行的,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从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出发,运用探究性等现代教学方法,摸清实现会计目标的基本路径,提高同学们研究《基础会计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会计核算的一般流程,让同学们对会计循环问题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第二步,从会计核算的起点——凭证的取得与审核开始,运用实践性教学手段,将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内容逐一展开。该步骤的教学活动应始终贯彻能力本位原则,密切联系企业会计工作实际,边讲边练,其教学过程就是会计工作流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在该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让同学们重点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与传递;记账凭证的结构、内容、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分类、登记与核对;记账错误的查找与更正;财产清查的组织、方法与结果的处理;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分类与编制,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会计核算程序。
模块四:实践教学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实践环节:转账结算流程;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纳税申报流程等,上述实践教学活动的流程一定要和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流程相一致,不可孤立地单独进行。实践教学是《基础会计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整个会计教学工作的成败,关系到让学生成人成才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更关系到未来经济社会能否健康运行。它检验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更维系着学生的就业质量及未来发展。因而,《基础会计学》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模块的内容,千方百计地改善实践教学手段,从而真正实现会计教学目标。
(二)强化《基础会计学》的实践教学,全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们习惯上一提会计实践教学,马上想到的便是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建设,一提师资的“双师型”队伍建设,马上想到的便是会计资格证或者会计职业技术资格证的考取,至于其他相关实践活动则考虑的较少。会计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在学习《基础会计学》课程以前,带领学生到经济法庭旁听经济案件的审判过程,特别是相关会计职务欺诈与会计职业犯罪的经济案件的审判过程,让学生直接感知会计职业的严肃性;带领学生深入厂矿企业调查会计人员在企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为今后学好用好《基础会计学》提供可靠的源动力。
2.改善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建设,健全实训室内工作岗位:出纳、记账、主管岗位;银行结算岗位;税务申报岗位等。让同学们按实际工作流程体验会计实际工作,如采购、报销、结算、纳税申报、记账、对账、结账、报表等工作,培养其岗位认知能力。
3.创造条件建设校内会计师事务所或会计有限公司,借以密切学校与企业单位的联系。同时,在事务所里实施导师制,让同学们在会计师的指导下,对企业会计实务进行会计核算。
4.鼓励会计教师建立会计工作室,有偿聘用会计专业的学生成为会计室的会计工作人员,使之在会计工作中体会其社会价值与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培养其会计工作热情,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5.建立校外会计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企业会计专门人才担任会计实践指导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会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通过校内校外两个渠道全面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基础会计学》的内容体系尚需不断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更需进一步加强。这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相信,只要付出长期的艰辛劳作,一部真正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的《基础会计学》教材定能呈现于广大师生面前。
参考文献:
1.葛军.会计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程淮中.基础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罗其安.基础会计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王莉华,李士涛.基础会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林业会计日常核算工作流程如下: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x审核原始凭证x填制记账凭证x审核记账凭证x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对账x编制会计报表x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为使林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组教师深入广西林业单位并与广西林业专家和林场财务人员进行多次讨论,在广泛深入调查、分析林场会计岗位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以培养林业行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为出发点,以培养会计岗位技能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中的能力培养,以此构建林业会计的整体教学框架,培养学生林业行业各项会计处理能力,使学生能胜任林业行业各会计岗位的工作。
(一)能力目标
通过林业会计课程教学,学生掌握林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各会计岗位能力要求,同时学会利用各项林业政策和会计制度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首先,单项技能方面,要掌握林业单位的各项生产流程和各会计岗位能力要求;掌握林业行业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掌握林业单位各类业务的确认及处理方法;掌握林业单位各项专项资金的核算方法;掌握林业单位各种成本、费用的划分界限;掌握林业单位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分配和结转。其次,综合技能方面,要掌握林业单位会计工作过程各类业务的处理及会计报告的编制。
(二)知识目标
首先,了解林业基本知识、林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林业会计的职能等。其次,熟悉林业单位各会计岗位能力要求,营林生产、木材生产、林产品生产流程,以及林业会计科目的使用。最后,掌握林业单位各类业务的确认和处理方法,林业单位经营资金、专项资金和育林基金的核算方法,林业单位成本费用的划分界限及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和结转方法,林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编制等。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设计
林业会计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开发应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并针对林业会计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对林场、苗圃会计岗位工作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以林业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林场、苗圃会计岗位技能为核心,将一个会计期间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分别转化为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教学内容为驱动,使工作内容与教学任务有机结合,使课程学习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为一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依据林业会计工作过程,可将林场一个会计期间全部典型工作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审核、日常结算、林业专项核算和财务报告,然后将林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四个阶段进行整合,形成四个教学项目12个教学任务的内容体系,即岗位认知项目,包括原始凭证、林业会计科目使用和会计工作环境3个教学任务;日常结算项目,包括银行结算、存货收发、资产管理、债权债务、利润核算5个教学任务;林业专项核算项目,包括营林成本、苗木成本、种子成本、木材生产成本和林业专项资金的核算5个教学任务;财务报告项目,包括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和会计信息分析3个教学任务。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设计
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改变了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林业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行、教、学、做、合一,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将教学场所由传统教室向模拟实训室、模拟林场等工作模拟现场转变,教师将讲台融入到工作模拟现场,采取先讲后做、先做后讲、边学边做等各种教学形式,融教室、实训室为一体,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五、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应用
林业会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项目、不同任务、不同教学情境进行选择,同时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枯燥的理论通俗、生动、形象地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介绍林业专项资金核算这一内容时,可收集林业单位专项资金核算全过程,即从收到专项资金、建立专项账簿、专项资金使用、专项资金结算等制作成一个教学案例,并将这一案例涉及的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通过多媒体等途径向学生展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对于营林生产成本核算,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作为实践操作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主动性;同时,教学过程还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交互进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与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体现工作过程的知识需要。对于综合实训,则使用模拟教学法,模拟林场一个月的业务,学生则以林场各岗位会计的身份进行各类业务处理,身临其境地学习,从而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学相长。此外,通过让学生实地参与林场各会计岗位的顶岗实践,参与林业会计核算的实际工作,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林业会计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系统认识。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的交互进行、工学结合循序渐进地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林业会计核算方法,培养学生林业单位各项会计处理能力,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