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对策研究

Development elementary school after school sport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Take the earth right flag Mongolian national minority elementary school as the example

Wang Fei

【Abstract】Not only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fills a prescription the function to the student intense study, moreover to promotes student's physical and moral integrity to have the obvious actual effect, is raises the student health standard the powerful method, also is advance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action.The author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and in the earth right flag Mongolian national minority elementary school practice 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law proposed the Mongolian national minority elementary school carries out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the question as well as solves this a series of question method and the suggestion.

【Key words】The elementary student;After school sports;Research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质健康被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而被青少年一代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所忽视。尤其在小学阶段,繁多的作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让我们不得不担忧小学生们因缺乏体力活动,而出现体质下降的现象。 

课外体育活动,首先是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是不够的。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人体各组织细胞分解能量物质供机体活动,能量物质在分解的同时,又不断地合成,这种分解与合成,在活动结束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前提下,物质的合成大于消耗,并在一定时间内进退过原有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原理,这原理的根本所在关键是超量恢复的时间,据有关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五至六次体育活动,每次一小时,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较合适的。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开展课外活动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教育方式。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愉悦身心,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知社会,其情感和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1.当前土右旗蒙古族小学小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实际的一小时锻炼又有多少学生充分利用到了呢?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避免学生锻炼出事故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许多体育器材在学校里只是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以致造成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忽视,尤其在土右旗蒙古族小学,在6名体育教师中,4名为专科以上学历,从事专业体育运动,而其他两名体育老师,则有一名曾经从事语文教学,还有一名为音乐老师进行兼职代课。由于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的有限,小学的体育课等于是学生的休闲课,毫无实际的运动,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化课无法替代的。 

2.当前土右旗蒙古族小学小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不完善,无落实。

在土右旗蒙古族小学大多数的班级根本没有制定课外活动计划,任课教师的备课本中偶尔插几次课外活动名称,仅此而已,课外活动随意性大。有一部分的班级尽管有课外活动计划,但很不完整,只是提纲式地罗列出活动名称、大致时间、步骤等,缺乏活动的目标、具体时间安排、过程安排等,造成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有少部分的班级教师能够根据教育的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订出较为详尽的活动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即使如此,还是缺乏教师对整个活动的的调控策略及活动意外的预防措施,计划不够完善。还有极少数的班级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落实。

3.开展小学课外活动发展的对策 

3.1 积极贯彻新课标下的课外活动发展方向

《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大力贯彻新课标的思想,把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在娱乐中得到锻炼,在娱乐中得到成长,利用科学的手段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2 有组织,有目的开展小学生课余活动。

以土右旗蒙古族小学为例,学校如能每天都安排一节“二课堂”体育兴趣小组。其目的是在学校和老师的统一安排与指挥下,使学生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其组织形式是把每年级的学生按其对体育的兴趣以及结合学校的设施来进行分组,学生可按其对体育的爱好来报名,如“田径兴趣小组”、“足球兴趣小组”还有“乒乓球兴趣小组”等。

3.3 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提高课外活动的指导水平。

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立了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但课外活动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入“组”内。究其原因,还是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学校要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要办出特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成立课外活动研究小组,通过全体教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通过互相交流和不断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中观念、方法、能力上的不足,提高自己对课外活动的指导水平。惟其如此,课外活动才能走出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的误区,向高层次、高效率上发展。

4.结论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它不仅确保了学生每天达到体育锻炼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它不仅发展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还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课外体育活动是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组织管理、全校上下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对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颇有益处,既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2006.

[2] 《农村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2006.

[3] 王佩铭,刘炎辉.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4] 《小学体育新课标解读》[M].2010.

[5] 齐 浩.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J].2008.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第2篇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小学生来说是必要的,良好的身体状况、积极向上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重视学生的健康,就是重视我国未来的发展,学生是祖国发展的主要力量。唯有健康的生活,才可以让小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现如今,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力量、耐力、速度等基本体质健康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成了现在小学生的一大危害。城市的生活水平较高,超重肥胖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导致了现小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厌烦和排斥的心理反应。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定期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苏州作为教育强市,学生在全面学习各类知识的同时,是否加强课外体育锻炼,为此我对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课外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与体育活动有关的资料和文献,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

②问卷调查法

在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现场发放问卷,其中男生32人,女生28人。现场回收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③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调查显示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学生一周内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为:一小时以内为27%,一小时到两小时为43%,两小时到三小时为12%,三小时以上为18%。

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调查显示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有:乒乓球23%,篮球22%,足球20%,其他35%。

3.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

调查显示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有:学校操场52%,自家小区附近的空地23%,体育场馆15%,其他10%。

4.男女同学分别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

调查显示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如下:男生:非常喜欢15人、喜欢14人、无所谓3人;女生:非常喜欢16人、喜欢8人、无所谓4人。

5.影响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有:作业太多35%,没有场地和器材30%,身体不好2%,其他33%。在“影响小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因素”这一柱状图可以明显看出‘作业多’、‘没有场地和器材’是目前需要着手解决的两个因素。

6.父母对子女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调查显示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父母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为:非常重视33%,重视37%,不怎么重视23%,一点都不重视7%。

四、结果与建议

1.结论

①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每周的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有82%的同学还需加强督促参与体育活动。

②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以在学校操场为主,也有部分学生会在自家小区附近寻找可以进行体育活动的空地,有的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也会跟随父母去专业的体育场馆进行体育活动。

③在“父母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这一柱状图显示来看,大多数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课外活动还是比较关心的。只有30%的父母对孩子的课外活动情况重视度不够。

④从“男女同学分别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这一调查可以看出88%的同学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比较期待和喜欢的,其中女生的非常喜欢程度更是略高于男生。

2.建议

①增添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时间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体育活动这样会极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保障,又能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灵活化。家长在空余时间可以带着孩子去体育馆或公园,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孩子会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欢快与潜能。

②增添学生课外活动的项目、器材和场地

场地和器材也是影响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一些体育活动项目的引入,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老旧的体育器材,完全已经满足不了现小学生的活动需要。丰富的体育器材和良好的体育场地会极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调查显示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以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为主,但是其球类运动的技术不够完善,还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指导和训练,才能让其达到健康体育运动的目标。

③加强学校领导和父母的重视程度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通过对杨浦区部分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参与意识及教师对目前体育教学、运动项目、运动负荷的看法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专业特色,为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杨浦区 中小学生 运动负荷 专业特色 可行性对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由于缺乏适量的运动,导致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疾病,我们现在也能看到这些疾病(以肥胖症最为明显)正逐渐向低龄化人群迈进,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因此,如何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和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首要任务,关键是怎样有效、安全的开展体育教学是目前的一个难点。本课题旨在探索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为完善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课程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杨浦区六所中小学(复旦中学、思源中学、中原初级中学、十五中学、同济中学、同济附中)的学生及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参考了大量有关中小学体育方面的研究,了解了目前杨浦区中学生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2.观察法:在论文准备过程中,走访了杨浦区的这六所中学校园,了解学校软硬件设施条件。

3.访谈法:在论文准备过程中,采用面对面座谈和访问的方式,对个别老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

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EXCEL2003软件)。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场地设施、经费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学校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针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意识的影响,学校重文轻武,将大部分人力和财力倾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致使学校体育投入严重不足,学校体育设施紧缺,因此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该学校的经费投入,并且明令禁止该类体育经费挪为他用,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经费的正常运作,使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二)体育课程设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现状分析

1.体育课程设计。通过访谈学生和部分教师得知:学校所谓的体育课程设计不是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的设计,而是教师随机选定内容,多数的教师以“记忆式”的体育课程教学课程设计为主。这不仅仅使得体育新课标不能很好的开展,也影响到学生参与学校体育课程的欲望。

2.体育课堂教学。调查中还了解到,体育课堂教学多以“放羊式”教学为主,由于体育设施、场地、人数原因不能完成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均是男女混合上课为主,人数众多使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受到限制,授课质量较差,这充分说明该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教师的自身能力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使得新课标的实施成效不大,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及对体育的兴趣。

3.课外活动。从对学校的调查来看,学校学生的时间多被限制:(1)学习时间长。(2)作业数量大、学习资料多。(3)考试压力大。(4)身体负荷重、心理压力大。身体终日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敬而远之,经常进行班级体育锻炼的很少。同时,可以注意到闲暇时间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多为男生,此类现象的出现说明学校体育课程开展还有待完善,同时也受一定环境的影响。

(三)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1.每周每班体育课堂教学学时、课外活动情况。据学校规定,每周每班两节体育课,课外活动包括课间操及早操(每个年级每周各两次),参与课外活动情况也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席现象,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分布较少,课外体育活动不同的缺席程度也反映了学校体育课程开展的现状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现状。在观察与访问中,可以得知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

2.对体育活动兴趣、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且差别较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分为:为完成学校课程规定;主科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鼓励不足,偶尔自发地进行一些活动,也都是随意的难以收到全面锻炼效果,且没有重视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问题。

3.对体育课程及体育活动的认识。目前,学生普遍不重视课外体育锻炼,课外时间几乎全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而且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对体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使得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低下,导致他们轻视体育课,更加漠视课外体育锻炼。他们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只凭个人兴趣和一时的冲动,根本没有认识到要进行系统化的科学的体育锻炼和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与机能水平,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4.影响参与体育课程活动因素。通过访谈发现,受学校环境因素、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无法向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性,因此极为有限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形式、内容和空间,大大地影响了部分学生自觉参与的积极性。而自主性、积极性是培养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关键的要素,也是学校开展体育新课标的主要思想方针。

四、结论和建议

(一)加强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女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让中小学生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学校体育教育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多开展适合他们的人运动项目,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生课外活动 体育活动 健康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以全民健身和“生动、活泼、民主、发展”为主题,以素质教育配合“减负”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使广大中小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从而达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一)以健康快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

课外体育锻炼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组织形式灵活,内容方法多样

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它不受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又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三)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学生在年龄、身体素质、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这种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让不同的人都得到适宜的锻炼和发展。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编成不同的锻炼小组,让同组的学生能够按照相似的负荷量进行锻炼。

二、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意义

(一)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意义

当今运动种类层出不穷,《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终身体育观念将逐步普及,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将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进行何种类型的运动,这都取决于习惯及创新意识的良好培养。这些习惯的形式,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在体育课堂上的重复练习,而更重要是在课外更多时间的学习、训练,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用学到的东西创造性地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展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是符合这方面的要求。

(二)延伸体育课堂,克服体育活动时间的不足

以前的教材是“大而全”,体育教材的编制采用重叠式和螺旋式,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全,而教学的课时又比较少,有时候还要被别的科目挤占,这就导致学生样样都不精。现在的教材好多了,教师有了选择、整合教材的空间,这就主要看学校怎样对待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了。

在实际调查中,很多农村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很少。早操和课间操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很多小学没有早操有课间操,中学开了早操和课间操,但组织形式都是集体进行做两遍广播体操就回教室,还有的学校课间操只做一遍就回教室。90%的学校都没有课外体育训练课,没有组建训练队(只有几所高中学校有,但也只是为了在高三考体育专业),一般参加运动会都是临时组建的。有一部分学生爱好篮球,只能在课间几分钟或在吃饭后的不足半个小时里玩(但有时候还要受到“安全”因素的制约),而在体育课上也只能是45分钟,每周两节也不过90分钟,他们能掌握多少运动技术,又能掌握多少健身知识呢?

开展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弥补学生正常上课期间活动时间不足,使学生熟悉掌握运动技术或形成“一技之长”;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可以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同时,也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锻炼学生的体魄。

三、当前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课外体育活动不够重视

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调控是整个活动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教师对活动课的认识不全面,活动评价体系不健全。活动反馈调整不及时,活动管理体制不完善,随意更改和取消活动,尤为普遍的是活动过程比较散乱,较普遍的“放羊式”的活动过程。

(二)学校对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比较薄弱

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工作,都是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体育教研组具体负责。学校对活动过程缺少思想上的导向,对课外体育活动计划、总结,对活动过程和组织人员没有检查、考评措施,没有把成绩列为教师工作考评内容,影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三)学习负担的负面影响

现代教育思想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幽灵。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下,学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应付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上,课外活动时间常被占去。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制了初中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场地器材的缺乏

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发展,学生人数增多与场地器材不成正比,体育经费缺乏、设施陈旧、运动场地不足、器材奇缺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学校,尤为普遍。学生兴趣广泛,适合学生参加的项目,因场地、器材、师资的限制,实在难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一部分学生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

四、如何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2.加大体育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加强对年轻体育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要让年轻教师走出去听课、观摩外面的好课,学习别人的经验并引进来。

4.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5.让能力强的体育教师也担任学校领导。如:学校规模较大的可设一名专业体育教师任中层领导,具体负责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同时,也参与学校其他管理,当然,重点是协调学校体育工作并负责体育教学的管理和考核。

6.提高认识,改变现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改变现状,更新观念,排除应试教育影响,把学生应有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主动性,增强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同时又是很好的文化娱乐活动。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少年对体育的爱好和需求,充分发展其个性和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课外体育活动贯穿了“快乐教育”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活动迎合了学生兴趣的需要,激发了学生乐学、好学的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调节情趣的目的。总之,学校和体育教师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条件和各种力量,采用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提高文化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终生体育习惯”,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全面发展,以提高我国国民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高教出版社, 1994.

[2]藤子敬主编.体育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锻炼行为;理论依据;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79-0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包括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体育课也包括课程以外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身体锻炼,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基本反应出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等。课外体育活动内容要丰富,以吸引学生参加,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在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重视和认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与课外体育活动密切结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面临着紧张而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因此要求他们不仅是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而且也要求他们具有健康的体格,健美的身材,并且这些已经日益成为他们将来就业的重要条件之一。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未来人才素质、特别是健康状况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加剧,如何改善生活质量和保持身体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同需求。1995年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培养人们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及能力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待,终身体育的思想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是21世纪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课外体育活动不但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活化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于时间和空间的拓宽,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加大了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减少了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内容,淡化了竞技,突出了健身,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他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但是,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养成,仅靠体育课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加强。另外,课外体育活动应与体育教学紧密联系,课内外要有机结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掌握锻炼身体方法和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职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高职学生接受的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学段教育,这就要求同学们很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爱好与特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能与今后的终身体育衔接起来。以往国内学者大多热衷于研究体育教学,忽视课外体育活动,即便是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也更多的关注于高校和中小学,对于高职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很少有人问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中专的体育课程改革几乎原地踏步。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既反映多年来体育教学的成效又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将来高职生步入社会后是否能继续参与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文体活动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形下,高职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如何?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什么?对课外体育活动是否感兴趣?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高职学生又有多少?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影响高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是什么?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有哪些?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是多少?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的选择何?体育消费现状如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漯河市、许昌市、周口市、信阳市、平顶山市等城市15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背景

高职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体育相衔接的特殊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指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手段和多种方式并结合卫生措施,以达到增进身心健康和体育意识,提高体育学科能力,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大众体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变革,素质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使人们对课外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传统的课程内涵仅将正规的课堂教学视为课程,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课程内涵在扩大,超脱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所以随着课程观的更新,课外体育的研究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有关课外体育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由此可见,课外体育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相应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又一个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