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防工程重点难点

人防工程重点难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防工程重点难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防工程重点难点

人防工程重点难点范文第1篇

一、我市社会管理工作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社会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创造了很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成功经验,如: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大四进四送”活动、应急联动与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平安e家”电话报警系统建设、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和“大调解”工作机制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在全省首创并正在实施社区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城乡一体化户籍制改革等等,为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铜陵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研中同时也发现,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理顺;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缺位;社会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管理组织领导体系有待加强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开展有效的工作。

二、几点工作建议

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应着力构建“1115”工作格局,即:“以五大体系建设为载体,以一套班子(党政共抓)建设为保障,以一个中心(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工作目标,以一条红线(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全面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以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载体,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利用两年时间,建成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机制和网格化布警机制。根据发案形势和特点调整警力和布局,扩大巡逻防控范围,延伸巡逻防控触角。二是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重点地区、繁华地段的治安乱点整治力度,重点打击入室盗窃、电信诈骗、赌博、抢劫抢夺财物等违法犯罪、扰乱治安、干扰民生的行为。三是构建打防管控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防控体系。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列入综治工作目标责任考评,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大力推进交通组织体系化建设、交通指挥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公路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确保城市道路畅通,群众出行方便。

(二)以创新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为载体,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一是建立社区多元治理机制。推进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支撑的整体架构,理顺和规范社区组织体系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推进社区工作准入制,减轻社区居委会工作负担。培育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健全社区居民自治规章,推进社区自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评价机制。继续深化“四大四进四送”活动,大力推广听证会、论证会、居民评议、社区qq网络服务队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四是全面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亲情化服务”服务管理模式。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工作平台,依托平安和谐服务队,履行“人、地、物、事、情、组织”六位一体工作职责。

(三)以创新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服务管理体系为载体,体现服务为先新理念

一是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信息集中采集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全面推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以居住证代替暂住证,构建起流动人口常态化、动态式服务管理平台。二是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统筹市县(区)两级财政,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必接机制。建立市级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职能为一体的“阳光中途之家”,安置重点帮教对象。三是进一步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引导工作。启动实施未成年人违法及轻罪记录消除制度的实践,探索完善工作流程。四是进一步做好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继续将精神病人免费服药救助工作纳入民生工程行动,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四)以创新社会管理队伍体系为载体,形成社会管理新合力

一是加强基层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以基层综治工作中心(站)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办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困难群体的帮扶和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构建矛盾纠纷在中心化解,重点难点问题在中心解决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按规定配足协管力量;加快建立各类社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组织,提高群防群治水平。三是创新社 区工作者队伍管理机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设置社区工作者岗位。拓宽选人视野,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人防工程重点难点范文第2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表彰20*年度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和部署奥运会期间及下半年平安建设工作。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综治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迎难而上,顺利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

一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县各级各部门层层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书》。县综治委根据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关于创建“平安临泉”活动实施方案》、《xx县创建平安村(社区)活动考评实施细则》。对创建工作任务进行了量化、细化,分解到单位,分解到人,使各级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任务。创建工作和综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年,我们先后向市综治委申报“平安乡镇”12个,已经被市综治委验收,全年综治工作综合考评,我县位居第二名。

二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把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同领导任期责任制结合起来,把目标管理同责任人的政治荣誉、政绩考核、提拔任用和经济利益挂钩,同评选文明单位、企业晋级挂钩。去年以来共接受各级各类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征求意见1000多件,其中组织部门晋职晋级征求意见近120多件。

三是改革考评办法,真正把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综合治理的考评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一是大幅提高治安防范效果和可防性案件的分数比例,把可防性案件的硬指标纳入年度考评,二是开展大规模的乡镇互查评分,利用工作例会组织乡镇分管副职实地观摩现场评分,并计入年终总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乡镇综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经费保障机制

县委、县政府对平安创建工作一直实行倾斜政策,建立和完善了综合治理经费分级保障机制。从20*年起,县财政把平安创建经费按人均0.3元标准列入预算,并按实际需要给予拨付,为保证乡镇综治经费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继续明确规定:在乡镇平安创建经费按人均0.3元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对乡镇的综治经费实行“县管乡用”,每乡镇每年上交10000元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到县综治办设立的专项户头,乡镇综合治理经费开支到县综治办报帐。对村级群防群治经费按人均2元纳入“一事一议”,实行专款专用。

(三)、加大综治工作宣传力度,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在综治宣传工作方面,我们拓宽思路,在巩固传统宣传手段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短信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综合治理宣传。一是率先在全省、全市开通了网站,“平安临泉网”已成为我县综治工作的一个新平台。二是在中国移动开通了“移动办公助理”,利用短信群发的方式分别向县、乡领导、综治工作人员宣传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会议通知、工作提醒等,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宣传效果。三是广泛开展平安创建一条街活动。县工业园区开辟平安大道,投资2万余元设置综治、平安宣传牌1*块;xx等近10个乡镇制作宣传牌500余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充分利用传媒等手段宣传。县乡两级领导分别发表了广播电视讲话,县直单位悬挂横幅和条幅,乡镇利用古会设立综治、法制咨询台,出动宣传车,散发宣传资料,书写标语、壁字。五是健全“xx县见义勇为促进会”,扩充基金数额,连同募集款项和存款利息,见义勇为促进会基金总额已经超过60万元。

(四)、全面整合综治力量,加强乡镇综治办规范化建设

多年以来,由于体制、机构改革等方面的原因,在乡镇一级形成了抓综治、稳定的“机构多,人员少,兼职多,效果差”的局面。如何加强基层综治队伍建设,整合资源,整合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形成抓综治、稳定的合力,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县综治委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经县综治委研究,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32个乡镇、工业园区成立了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在389个村委会、社区成立了村(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警务室)。在机构、编制不变动的情况下,将综治、、司法、反、民政、安全生产、武装等综治成员单位职能纳入综治工作中心,合署办公,分工不分家,人员相互兼职。综治工作中心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监督的工作规程。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全面建成后,乡镇综治工作完成了“四个转变”:即在机构组合上达到从散到合的转变,在队伍建设上达到从弱到强的转变,在调处矛盾上达到从慢到快的转变,在工作效果上达到从单一到全面的转变。

(五)、实施“技防工程”,基层治安防范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按照“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重提高”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建设配套发展。为推动治安防范工作的深入开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治安防范“技防工程”,20*年10月30日我们在杨小街乡召开了全县秋冬防暨技防工作会议,各乡镇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全面启动农村治安技术防范工作,迅速掀起了冬防和技防活动的。目前全县32个乡镇近50个村开展了治安技术防范工作。

在日常治安管理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公安110指挥中心和巡警、交警、基层公安派出所在社会面巡逻防控中的主力军作用,改革警务方式,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健全巡逻机制,形成以“警务室”、治安岗亭为基点、“110警务车”和徒步、巡逻相结合的路面治安防控网络,增强发现、控制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在城区,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由社区民警牵头、协警为骨干、物业保安、群防人员共同参与的防范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防范责任制;建立健全综治、治保组织,开展治安防范等级评定,落实物防、技防措施;进一步落实并解决好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治安防范和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提高内部单位的自防自治能力;在城市出入口、交通要道和案件多发地段、合理布建治安卡点、警务工作站和110报警点,实施电视监控,使犯罪嫌疑人员“进不来,做不成,走不掉”;在农村,继续实施“百镇千卡万村”工程,全县共组建治安卡点280个。

(六)、完善管理,积极探索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是认真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对象摸底工作。县综治委牵头先后成立了组织,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我们把“两劳”回归人员的情况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在每月28日综合治理例会上进行核对,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两劳”回归人员管理体系。安置帮教组织为了使帮教对象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用自己的热心、耐心、诚心帮教安置对象。由于安置帮教工作不断改进,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两劳回归人员的重新犯罪率逐年下降。

二是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工作逐年得到强化。全县各中小学全面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全县569所中小学全部聘任了法制副校长。

三是“百日净网”效果明显。针对我县农村黑网吧问题突出、县城区网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自20*年4月以来,由县综治委牵头,县文化局、县工商局、县公安局、县综治办联合开展了以打击黑网吧、规范网吧经营行为的“百日净网”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其他专项斗争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我们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打击盗窃自行车专项斗争、核查纠正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专项行动、打击盗窃破坏“三电”设施专项斗争、平安边界创建、治安混乱地区排查整治等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七)、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为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深入开展,20*年我们采取了二项措施:一是针对当前县一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存在的“牵头单位不够明确,职责任务不够清晰,工作措施难以落实”的问题。调整充实了临泉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健全了县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二是重点抓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建设,32个乡镇、工业园区全部成立了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集中综治、司法、、民政、纪检等部门一起办公,并制定应急预案,统一调配人员,各部门通力合作;村委会设有村民“调解室”,配齐调解主任,自然村配一名信息员。及时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源头,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使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解决和钝化,确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县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更是政法系统广大干部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战斗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第一线的全体政法公安干警、治安联防队员、保安队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防工程重点难点范文第3篇

双拥工作事关社会和谐、人民福祉。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双拥创建成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双拥工作领导力量不减、班子不散,由区委书记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人武部政委和驻区部队首长担任副组长,区直40个部门和3个有驻军的乡镇为成员单位,全区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区直部门密切协作,军地双方积极配合的双拥组织体系。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实行双拥专题会办制、常委议军会制,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带队深入实地会办解决;每年“八一”和春节,四套班子领导都要带队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参加国防动员军事演习和“军营一日”活动,双拥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三是严格考核奖惩。由区人武部、督查室、民政局、双拥办组成督查组定期对各乡镇及双拥成员单位的双拥创建、军地互办实事项目、优抚政策落实等工作逐项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在年度的大目标考核中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双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把双拥宣传、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基础工程”、“固本工程”,开展“弘扬我军优良传统、宣传双拥先进典型”系列活动,做到软件硬抓,形成了以全民教育、基地教育、媒体宣传“三位一体”国防教育模式。一是加强学校教育。区教育局、双拥办编写了小学、初中国防教育读本教材,邀请驻__部队官兵兼任中小学政治辅导员,坚持对__州中学、__海中学、棉花中学等学校的高一新生进行军训,极大地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充分利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开展国防知识和双拥工作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加强社会宣传。深入开展双拥工作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的六进活动,利用新闻媒体开设双拥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动态和阶段性成果,利用微信、网站进行双拥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双拥基本知识知晓率和群众参与率。在城区主要路口和公共场所设立永久性大型宣传牌,制作广告墙,设立双拥一条街、双拥主题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营造了“国防人人有责,双拥处处有情”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好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了双拥模范乡镇和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双拥工作向基层延伸。按照“六有”标准,加强基层双拥办公室建设,筑牢双拥工作基础,在区内各车站、医院、银行、公园的显著位置设立了“军人优先”服务标志,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凭有效证件便能享受到乘车、看病等相关优待政策。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急部队之所急,尽地方之所能,解部队之所需,倾心、倾力、倾情为驻区部队解难题、办实事。驻区部队也积极投身地方建设,为第二故乡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军地双方共办实事,全区32个单位常态化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多年来全区无任何军地重大矛盾纠纷,实现了双拥双赢。一方面,地方全力支持部队建设。大力开展科技拥军活动,2012年以来,我区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支持部队开展科技练兵。坚持资源整合,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兼顾国防军事需求,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战场建设同步进行,民用交通与战备交通同步建设,四年来所有新建住宅小区都建有人防工程;投资8000万元新建人防指挥大楼,实现了平时应急,战时防空的需要;为支持部队建设,__区每年入伍的新兵大专以上学历占40%以上。区双拥办每年牵头组织教育局、住建局、交通、王营镇、棉花庄镇、袁集乡等30多家单位为驻区部队开展“科技送军营”、“文化送军营”和“图书送军营”等系列活动,共向驻区部队赠送科技图书6000余册,电脑、空调及电视机等200余台套;为驻区部队举办科技、法律、职业技能培训班8期,受训官兵3000人次;积极协调、协助市

人防工程重点难点范文第4篇

一、当前基层政法综治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和机遇期,同时,也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和对敌斗争复杂期。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不少可以预见和不可以预见的风险日益加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更加突出。如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外贸加工企业等纷纷倒闭,欠薪矛盾引发的时有发生;奥运后随着社会稳控力度的改变,涉法涉诉上访等呈反弹趋势,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从全区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工业产值增幅呈逐月回落态势,一些企业市场疲软、内需萎缩、资本缩水、订单锐减、开工不足,债务偿还能力严重下降,部分企业陷入阶段性困境,少数企业濒临破产边缘,由此带来了部分企业职工富余、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企业间相互担保、拆借,向银行贷款,在危机爆发后,其资金链断裂,相关银行纷纷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破产,相关担保企业也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前段时间国家和省市都相继出台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应对措施来扶持企业,但需要一个消化和释放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短期内经济形势仍难以完全扭转,相当部分企业一时难以走出困境。因此,在当前这样一个严峻的经济形势与高发的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局面下,引发不稳定的因素更加复杂,爆发不稳定的事件更加突然,波及的面和负面影响可能更加扩大,使稳定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进一步加大。基层政法综治部门处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前沿,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肩负着维护稳定、防范犯罪、调处矛盾、化解纠纷、保障平安的重要使命,要做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政法综治工作,必须把加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二、加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把镇(街道)政法综治中心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强化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依托这一综合办公平台,统筹好“平安建设、矛盾调处、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普法教育”五项工作,建立舆情信息联享、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发事件联处、平安建设联创机制,形成基层维护稳定的工作合力,使全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防范网络更加健全,平安创建的根基更加牢固。

一是规范政法综治中心机构建设。在镇(街道)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协调,整合综治、公安、司法、法庭、、调解、外管等政法综治成员单位的资源和力量,构建政法综治中心,中心主任由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副主任由综治办主任兼任。中心内设书记室、综治办、创建办、法治办、司法所、调处中心、办、外管办、维稳办、会议室、档案室等办公场所,实行集中办公。

二是完善政法综治中心硬件建设。各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和调整办公用房等方式,按照标准建设办公场所,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警务装备。目前建成后的政法综治中心办公面积合计达4008平方米,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是确保政法综治中心力量到位。区委对镇(街道)政法委(综治办)领导进行了调整,选拔了一批年纪轻、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进一步配强了领导力量,同时各镇(街道)综治委成员单位派驻人员到中心集中办公,确保工作人员到位。

四是健全政法综治中心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建立和完善了联席会议、工作例会、人员管理、值班考勤、台帐记录、信息报送、检查考核等制度,探索建立了与各镇(街道)实际相符合的联调、联防、联动、联治、联创机制,提高了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的整体合力。

五是落实政法综治中心经费保障。镇(街道)党委政府在财力上对政法综治中心建设予以优先保障,目前我区仅政法综治中心建设的投入经费就达2500余万元,确保有足够的办公经费和日常工作运转经费。

三、基层政法综治中心建成后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整合资源、规范运作,镇(街道)政法综治中心在抓好平安建设、维护稳定、矛盾调处、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普法教育等各项政法综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整合了基层政法综治力量。办公中心建成以后,进一步强化了以党委、政府为龙头,政法委、综治办牵头协调,各职能部门、村(社区)齐抓共建的政法综治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协调、运作高效的基层基础运行机制和工作网络,办公中心及时收集掌握社会舆情信息,将综治、维稳等工作责任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统一调配使用中心力量开展工作,在综治、平安创建、矛盾调处、群防群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政法综治中心将原来办的矛盾纠纷接访、综治办的矛盾纠纷排查、司法所(调处中心)的矛盾纠纷调处三大职能进行了有效整合,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从核心上打破了“上下分割”、“左右脱节”现象。2008年以来,全区范围内矛盾纠纷发生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6%,有的个访数同比下降了9%、群体上访数下降了25%。

三是推动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整合和优化了各种整治社会问题的资源配置,形成了政法综治工作的强大合力。通过及时治安预警及防范措施,统一指挥调度辖区内人防、技防、物防资源,使全区“大防控”格局产生良性互动效应。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区刑事案件、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9%和18.4%,确保了全区社会治安稳定。

四是夯实了平安和法治创建的工作基础。各镇(街道)以政法综治中心为枢纽、以村(社区)综治站为基点,直接服务居民群众,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全面落实综治措施,积极组织和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矫正和系列平安创建等工作,推动了平安和法治建设扎实有效地向纵深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了一批无镇(街道)、无毒镇(街道)、未成年人零违法犯罪镇(街道)等品牌工程。

五是解决了基层政法综治经费保障问题。各镇(街道)将政法、综治、法治、派出所、司法所、调处中心、法律援助等专项经费实行单列,各部门使用经费实行申报制,先报政法委书记审核后,再提请党委会研究,统一由财政所划拨,使各镇(街道)政法综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加,为政法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进一步推进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开展政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对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是一项新的探索性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

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镇(街道)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推进政法综治办公中心规范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把推进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来抓,认清工作形势、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要求,将该项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定社会治安安全镇(街道)的一项重要条件。

二要严格标准、规范建设。要根据省、市、区政法综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在认真学习和总结钱桥街道政法综治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镇(街道)工作实际,切实按照“增强工作合力、提升工作质效”的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原则,加强整体谋划,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各镇(街道)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的质量。

人防工程重点难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高度;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消防水泵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83.02

1引言

所谓高层建筑是指10层或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底层设商业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及高层中的人防地下室),高层建筑由于火势蔓延迅速,扑救难度大、火灾隐患多,事故后果严重等原因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因此,必须设置有效的消防系统。2007年9月,我司在中海广场消防工程项目中中标,承接其消防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中海广场为大型的5A级写字楼项目,位于CBD繁华地区,紧邻长安街,建筑高度为156.8米,项目总面积达到了14.5万平米,地下4层,地上共分为三座主楼,即:南、中、北楼,其中南楼23层、中楼达到了36层,北楼为7层。该大厦已经达到了一类防火等级要求,在防火设施设计上共包含四大系统,本文这里谈的是其中之一的消防水系统,它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这两种消防给水系统是目前高层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灭火装置。作为超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水系统工程,施工难度之大可见一般,如何在施工前期理解设计图纸以及在调试阶段中控制好质量,处理好关键工序和节点尤为关键,下面内容将结合中海广场项目工程实例对消防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进行阐述。

2消防水系统工作原理的说明

消防水系统,顾名思义是以水作为灭火剂的消防系统,高层民用建筑中消防水系统主要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由消火栓泵、稳压泵、稳压罐、给水压力管道及控制阀门、消火栓箱(消防水带、栓头、水枪头、消防卷盘、阀门等)、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等组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高层建筑中常用的为湿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按环境温度的不同进行设置,消防湿式系统由喷淋泵、湿式报警阀组(湿式阀、管件、压力开关、压力表、延时器、水力警铃等)、稳压泵、稳压罐、管道及控制阀门、水流指示器、信号阀、自动排气阀、喷淋头、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等组成。预作用系统由喷淋泵、预作用报警阀组(预作用阀、水力警铃、压力开关、空压机、空气维护装置、信号蝶阀等组成)、稳压泵、稳压罐、管道及控制阀门、水流指示器、信号阀、排气电磁阀、空压机、喷淋头、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等组成。在高层建筑物内,消防湿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可以共用一台喷淋主泵、一台喷淋备泵、两台稳压泵和一个稳压罐,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共用一个消防水池和高位水箱。

消火栓系统工作原理:消火栓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管路系统内充满有压水,压力表显示管网压力,当发生火灾时,救援人员可以打开消防门或者直接击碎消火栓箱的玻璃,按下启泵按钮,消防报警系统将会联动启动消火栓泵给系统供水,或者采用中控室收到信号后,手动启动消火栓泵给系统管网供水,此时,连接好消防水带和枪头就可以实施喷水灭火,火情较小时可使用消防卷盘进行喷水,火灾结束后,水泵停止,系统恢复正常。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湿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工作原理有所不同,湿式系统正常情况下管路内充满有压的水,压力表显示工作压力,当发生火灾时,喷头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即喷头破裂温度,常为68℃或74℃,喷头破裂开始喷水灭火,湿式系统管网压力开始降低,湿式报警阀工作,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动作,水力警铃鸣响,中控室收到报警信号,当压力一开始降低时,稳压泵开始工作,补充管网压力,当压力持续降低,喷淋泵开始工作,当火灾消除后,喷淋泵停止工作,中控室报警信号复位后将各设备及管网回复至工作状态。预作用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管网内充满有压空气,压力一般不超过0.03MPa,由空气压缩机(一用一备)通过补气阀以稳定的速度向管网补气,当管路系统空气压力降低过大时,预作用阀低气压报警,中控室将会收到报警信号,说明管路中有泄漏,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中控室复位即可;当预作用系统控制区域确有火灾发生时,烟感报警,火灾报警控制器有信号给预作用阀,预作用阀打开向管网内注水,同时压力开关工作,水力警铃鸣响,中控室会收到预作用阀打开的报警信号,与此同时,火灾报警控制器会打开该区域内管道最高处的自动排气阀,以能让水迅速充满管网,当火灾处喷淋头周围温度升至破裂温度,喷头破裂开始喷水灭火,此时管路系统压力降低,会重复湿式系统联动启泵的动作,待火灾消除后,系统复位。

3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水系统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减压与防超压问题,建筑物高度越高,相应管道承载的压力就会越大,对于消防管道和设备的承载负荷和使用寿命都是很大的考验,因此消防水系统的分区调试和整体系统的调试将是系统日后运行质量保证的关键。通过分区调试可以确定减压阀和安全阀合理的压力范围,经过系统整体调试的效果再进一步准确调节阀门的压力值。

管道、设备及配套阀门安装完成,相关管道压力试验(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管道水冲洗)合格,水泵单机调试运转正常,进入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区调试阶段。利用屋顶水箱里的水作为水源,通过稳压管作为传输管将水分别灌入系统管网,必须引起注意的是注水过程中传输管道必须设有减压阀组,通常情况下,每隔60-80米一组,每组减压阀处配有专人在场查看,管网的最低端处也应派专人监视,并保持通讯畅通,管网注水初期应将流量控制到较小范围,待整根传输管满水后可逐渐加大,防止水流冲击力给管道带来的损伤,管网注水应先从管网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进行,当水流进入减压法组的同时按设计压力值进行调节,完成粗调。系统管网灌满水后分区进行调试,直至管网符合设计工作压力范围。调节消防水泵的安全阀前,应检查水泵的运转是否良好,配件是否完整,压力表是否可靠,检查完毕后,关闭接至系统管网处阀门,打开水泵泄水阀,启动消防水泵,然后逐步关闭泄水阀,将安全阀调节到规定值即可。然后进入整体调试阶段,启动消防泵给管网加压,根据最不利点压力表值再次调节相应减压法组,达到设计要求,使整套消防水系统运行可靠。

因为高层建筑消防水系统管网不同于低层建筑,屋顶水箱间连接稳压管的竖向管段自然压力非常大,低区管网的稳压依靠立管自然重力产生的压力即可,高区管网则需使用稳压泵来补压稳压。另外,高层建筑消防水系统管道中和设备配套阀门较多,分为常开和常闭型,并设置标识牌进行说明,它对后续整套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其和压力表的监视和维护工作。

4施工中的问题与处理措施

(1)消防管道支架在没有吊顶封闭的情况下通常效果都不美观(例如:地下车库等):根据建筑给排水施工图集制作管道支架,统一尺寸下料,刷好防锈漆后晾干,安装时将固定支架(角钢)和吊架(槽钢)凹槽朝向保持一致,调正。

(2)管道遇到钢结构梁,无法提升管道标高:目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复合结构的情况较多,如果采用钢结构作为结构梁时,可经过承载力验算后将工字钢开大于管径两号以上的圆孔并加固,消火栓管道和喷淋管道都可以穿过钢梁安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装修吊顶的标高,节约了空间。

(3)高层建筑消防水系统管道压力试验和水冲洗试验工作量较大,费时费力:依靠屋顶水箱注水进行压力试验,大大提高了效率,施工过程提前将稳压管安装完成并与系统相连。这样进行压力试验时,就可以采用屋顶水箱的水最为水源,将稳压管作为注水管,分层分区将水注满并产生一定压力后,集中进行压力试验,但需注意到的是,在此过程中注水必须经过可靠的减压处理,否则对管道损伤较大并容易造成管道破裂跑水,其次集中打压需要检查巡视的人员较多,避免处理跑水不及时造成损失的情况。

(4)消防水池出水口位置与水泵吸水口偏差,无法连接:如果出现水泵基础和消防水池吸水口偏差较大无法连接,而水泵安装位置又不可移动时,可以考虑安装大于出水口直径2倍以上的吸水母管(常采用无缝焊接钢管配以盲板)来作为连接水泵吸水口和水池出水口的媒介。

(5)减压阀组的日后维修问题: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水系统中配有大量的减压阀组,减压阀常规都连接过滤器使用,为了便于维修方便配以阀门和旁通管,但由于管网中水压较大,检修时,旁通管道没有减压措施却承载较大压力,因此为了安全因素考虑,减压法组应采取双减压阀安装,即一用一备。

5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高度和面积的不断增加是挑战消防水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一个重大问题。消防水系统在一个建筑中承载着重要的灭火作用,如何解决消防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问题成了一个越来越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中海广场项目为例,除了系统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分区合理,更应从施工中每个细节上保障其质量,主要实施方法如下:1.设计图纸须经过严密细致的深化,施工方案必须在保证施工质量上切实可行;2.从材料甄选,设备选型方面下手,不但适用还要确保质量;3.施工安装质量的严控,对于面积大,层高高的建筑,施工质量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酿成巨大损失和危险,加强施工过程中关键节点的把控,制定质量难点的控制措施尤为重要;4.通过消防水系统管道的注水、压力控制及调节(增压、减压、稳压、防超压)和系统调试来保障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良好;5.使用单位工作人员对消防水系统的后期维护和保养工作也是其使用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关键性问题。一系列完善的保障措施得到实施后换来的是一套运行良好并且可靠的消防灭火系统,它可以有效的保障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给人民则是带来的是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证,因此,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中并未提及高层建筑物消防水系统使用的耐久性(使用寿命)问题,根据目前施工经验,高层建筑物消防水系统的使用寿命问题包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也将是未来技术质量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管理单位、材料设备厂家共同合力并需要通过反复实践来验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计划出版社.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辽宁省建设厅.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