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实习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习也有一个多星期了,这段时间感觉很忙,有点上班族的味道。做的事情很琐碎,但是在每件事中我都能学到了不少东西。感觉自己就象口渴的孩子,不断接受水的滋润。过程出现了不少错误,给人家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是从错误中摸索,前进,这是我在事务所学到的第一个态度。人不怕犯错,最怕是一错再错,还好领导都能体恤我们,包容我们的错。要想成为一名会计,要记好每一笔账,两个字,好难,审计测算更加不用说。课本很多知识规定死板,记帐往往都要需要灵活,针对每个公司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来登帐。
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学不到的在课本里面,人际关系处理,打交道更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第一天刚拿到会计资料看时,心里很沉重。可谓是看天书,一看着这么厚就想睡觉了,真的有在怀疑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可行性,不过随着慢慢地接触,渐渐对记帐和审计有了个基本概念,接受孟老师知识和经验的传授,秋桃姐,星哥的耐心教导,心态得以改正,希望接下来的实习能顺利…学更多东西。
关键词:材料失效分析课程 教学 感悟
作为材料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材料失效分析”课程经常设置在大四第一学期。材料失效分析课程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远离课堂。同时找工作的匆忙,对人生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担忧使得大四学生更愿意沉醉于宿舍。如何把学生拉回课堂,成为授课教师最头疼的问题。
一、失效分析课程的特点
失效分析是指对失效产品为寻找失效原因和预防措施所进行的一切技术活动。通过失效分析,找出造成机械零部件或器材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同类或类似失效事件的重演,不但具有很大的科学技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目前,由于产品复杂程度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使用环境的苛刻,金属构件失效分析的工作正向着多因素非线性耦合交互作用的方向发展,失效分析越来越需要多学科、多方面的交叉与综合。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提供全方位的知识基础。正是失效分析课程的特点导致了“想说爱你也不易”的畏难情绪。
二、提高材料失效分析课堂质量的方法
1.巧用多媒体,增大信息量供给。材料失效分析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涉及到材料学、机械学、力学、腐蚀学等多个学科。在进行失效分析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快速完整地反应出相关的知识点,这对大部分本科生是难以完成的事情。相对于传统板书的费时费力,多媒体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优势。对于材料失效分析课程而言,最重要的是授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插入相关基础知识,或详或简,掌控自如。如在讲述断口分析一章中时,除了讲述断口分析的步骤外,势必要牵扯到断口的形成、分类和特点。这些内容在失效分析的书本上是一笔带过的,但对引出断口分析的影响因素是必须的。此时就可采用多媒体插入的方式进行讲述。授课效果表明多媒体工具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但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应防止过度依赖多媒体,反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教师的授课质量下降。
2.善用工程实例,增加学生兴趣。工程实例对于课堂而言就如同一股新鲜的血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听转为主动的思考。恰当的工程实例对课堂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在授课的大部分时间里,教师是以讲授各学科的知识为中心,易使学生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孤立式知识结构,学生难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而工程实例展示的是工程现场所遇见的实际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会关心在现场是如何处理的、这样处理的合理性和不足是什么、处理后的效果如何等。通过这一系列疑问的探讨和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体验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疲劳失效一章时,就引入了某油田美国北极星J55套管外螺纹接头断裂事故的失效分析。但在工程实例的引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不恰当或过多的实例会冲散授课内容,降低课堂凝聚力。
3.采用多种教学法,提高课堂质量。“水无常态,教无定法” 。作为一名优秀的授课教师,应该根据授课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授课方法。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任务式以及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多设问,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在中间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如在讲述腐蚀失效这一章节时,采用的就是任务驱动法。在讲述完基本知识点后,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但应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明确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的行为体系,教学方法应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4.加强自身素质,增强吸引力。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所授课程全面完整和深厚扎实的基本知识,这样才可能对课程统揽全局、提纲挈领。其次,要掌握大量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发展动态、前沿趋势和应用现状,并渗透到相关的章节中去。一个没有较多工程经历的教师,本身就是与实际脱节的,很难培养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在工程案例教学中也很难有底气地引入好的工程实例。授课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越教越精”,“看相两悦”。
总之,授课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内涵丰富的教学环境,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竞争力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价值目标,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构建了自身的一套内部控制系统,但是实时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于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中。例如,财务舞弊、弄虚作假或因领导决策失误导致的财务问题,使得财务工作效率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还有客观性、可预测性及可变性强,且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事项都是非盈利活动,这些活动引发的经济、债务风险均是财务风险,所以,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非常重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有利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决策科学化,规范会计基础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强化会计工作,降低财务风险。单位可以通过采取多种财务决策方案择优选择的方式,分散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能力。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部门的权责分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的效益,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客观地对资金收支进行评价和预期估算,为接下来的财务工作展开进行指导和建议。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通过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可以落实好岗位责任制、财务科科长责任制、会计岗位责任制、会计稽核岗位责任制和出纳人员岗位责任制,可以维护好我国财政制度和会计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
(2)有利于扩大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完善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集中管理,不仅可以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还能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价值,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流动资金的分析,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不仅可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也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3)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有深远的意义,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在重视经济管理的基础上,重视自身的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功能,从而充分调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可利用资源,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效率与公平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进行整理,然后重新合理分配,优化收支结构,保证收支平衡,有了良性的收支关系,才能保证单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存在的若干问题
(1)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较为薄弱。实行集中采购制度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对于资产的使用仍然缺乏内控制度的管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建立定期财产盘点的制度,没有将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登记入账,固定资产的明细账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登记,对于资产保管的责任缺乏明确的规定,易造成财产的流失,甚至会出现账外资产现象。
(2)对费用支出的控制不够。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经费的支出缺乏必要的控制,像招待费用、会议和办公费用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实报实销制依然被广泛采用,只要满足相应手续的需要,有相关审批人员签字,财务人员就会开单报销;专项的经费被挤占,导致专项资金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
(3)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一般只负责核算、付款的工作,对单位的重要决策不太了解,更不要说对重要决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的掌握程度了;缺乏对业务部门的内部监督和财务管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管理人员只负责对某项的收入进行登记核算,不考虑收入额的合理性,也不考虑是否按照合同规定及时收取,缺乏必要的财务监控。
(4)对相关票据的管理不严格。行政事业单位对相关的票据管理不到位,例如,对于购买、领用、核销等,没有按照单位的规定建立相应的台账,对这些票据保存的不完善,没有及时录入系统;单位对票据的使用情况也没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不利于执收部门按时上缴相应的收入,严重的会造成擅自挪用公款的现象;对于已经使用的票据,没有立即办理交验和核销,易造成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5)对预算工作的控制不严格。近年来,由于预算的不断改革,使得预算控制得到了相应的加强,但控制的力度相对比较薄弱。预算编制不够合理,缺乏必要的细化,依然按照当年的财政状况、上年的收支情况及预算单位的自身业务状况等进行制定,对预算的支出不能逐笔进行核定;预算缺乏必要的计划性和科学性,预算调整追加也比较频繁,对于单位资金的使用没有预见性,使预算的约束控制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不利于预算工作的开展。
(6)缺乏对岗位的优化配置。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有限,人员相对来说比较紧张,导致对岗位的安排缺乏合理性,有的单位存在一人兼多岗的现象,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对于记账人员、业务决策人员及保管人员等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离制约,造成一部分单位存在出纳人员兼复核工作,采购人员兼保管的现象,造成单位的管理存在漏洞,不利于单位的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增强内部控制意识,规范内部控制流程。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内部控制水平与财务管理制度相适应,以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合理设置会计机构,明确岗位职能,建立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使用、调配和控制,增强单位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对财务工作发展的前瞻性,提升对项目风险预测以及风险评估的预见性,防止财务工作出现重大纰漏。
(2)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并严格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对经费的支出情况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国库拨款给行政事业单位后,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预算,对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和监督,要确保每一份资金落到实处,并使资金的用途达到预期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也要建立审计部门,以对资金在流动阶段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意见反馈,从而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
(3)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事后控制。当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含: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预算管理控制以及财产保全控制等内容。这些制度主要侧重于事前及事中控制,对出现问题的事后处置涉及很少。事前控制是让单位按照一定的目标运作,事中控制是做出正确的选择,事后控制则是对落实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进而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4)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先进的信息系统,是内部控制运行的平台,它可以极大地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沟通系统是否通畅,决定着行政事业单位能否及时掌握营运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能否实现信息在各个层次和(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各个部门之间迅速地传递和交流,为员工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各种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及时做出反应,从而及时报告,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
四、结束语
在财务内部控制的角度上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这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保证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工作效率。财务内部控制不是一两天就能落实好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循序渐进地深化内部控制改革,才能保障经济活动的安全和合法,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发展。
(作者单位为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沈阳铁路运输分院)
关键词:企业财务 内部控制体系 存在问题 完善措施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含义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控制论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财务内部控制就是利用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规范、约束、评价等一系列的方法、技术、程序及理念的总称,以期达到财务活动预定目标的活动。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活动处在企业管理的中枢位置上,是企业自我制约和调节的内在机制。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企业财务规范、合理、准确运营的保障,是企业制定投资、生产、营销计划的总根本。假若财务管理的内部体系出现混乱、纰漏,企业就无法组织现代化的大生产,甚至无法维持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运行。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存在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执行力的问题。
(一)体系本身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可以是绝对完善、周到的,即使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事务,终究也不能尽善尽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处理事务中就需要灵活运用解决问题。遇到变化的事项时,工作人员当然就不能以教条主义,按部就班的完全按照制度办事,但是,每个人考虑事情的角度又有差异,比如人为因素的粗心大意、判断失误、理解错误或是拖延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都难以把握控制。
再者,企业是一个与变动幅度大的市场相结合的生产活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日,商品经济市场可谓日新月异,企业为迎合市场竞争,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可估计。企业中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体系往往是根据发生过的实例、风险制定出来的,用于防止类似业务事件的再发生,但当遇到偏离正常范围内或者未预料的事件时,企业的内部控制作用就有可能被削弱或者失去控制作用。这些都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自身所局限的。
(二)控制体系的执行力问题
工作人员是操作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主体,人往往又是变动十分大的因素,因此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作用也会受人为因素而大打折扣。
(三)成本管理不严,采购管理不善
企业财产清查没有形成体系,清查不明确,分类不明晰,各种成本费用归集不合理,分配也不合理,浪费资产时有发生。企业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与生产实际相偏离,物资采购管理不严,大批量采购、重复采购时有发生,造成物资积压浪费,增大生产成本,加重了管理成本、资金成本。企业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
(四)账目管理混乱
在管理账务报销的时候,主管部门规章不明确,为保障人员假公济私提供条件。如:凭证要素不齐全,发票上只有价额和时间,并没有品种、数量、单价等等,有些不属于报账范围内的个人消费也用来报账,甚至报销不及时,将多年前的账单用来报账;有的将往来科目当作万能科目,业务往来的账目不清楚,将潜盈、 潜亏以各种名目长期挂入往来科目不作处理,将外投外借资金挂往来科目,有的外投资金由于对方倒闭、 破产,已完全不可能收回,但仍然挂在往来科目中核算;债权债务中有的明细科目几年都没有任何变化,也不作相应调整和处理。以上做法导致企业债权债务严重不实。
(五)分工不明,越俎代庖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作依赖于企业内部管理中的良好法人管理结构,而大部分企业的内部财务决策和控制仍然是有高层领导主张决定,一言堂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为了节约使用人力资源,让出纳人员兼顾账务报销,还把企业的财务印签工作交由一个财务人员管理。这样的做法轻则造成不严重的工作误差,重则为员工职业犯罪提供便利。
三、完善财务控制体系的措施
(一)建立严密的控制制度
一套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是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是依据,是标准。企业是国家创造财富的执行者[3],因此国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条文,企业的财务控制制度就应该以国家的相关法律规章为依据。企业应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按照企业内控制度建立的原则、目标、要点的要求,建立起本单位的完备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财务会计控制制度;可靠的凭证制度;完整的簿记制度;严格的核对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科学的预算制度;定期的资产盘点制度;适时适用的监督考核制。企业应根据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框架进一步加强和健全相关内控制度,使各个企业职员明确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了后该负什么法律责任。
(二)建立合理的管理结构
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机构设置和职务的分工,必须合理有效的进行控制,确保财务核算规范化,准确、明晰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的重大决册提供依据。财务职务的分工应该不相容职务分离,即有作弊嫌疑的职务避免一人承担,将可能犯错误和发生弊端,又能掩盖事实的职务分割开来。
(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再好的制度也须人去执行、 把关,人员是企业财务控制体系的主体,也是内部财务控制的客体,因而人员素质就成为工作质量的决定因素,是执行好财务控制制度的前提,人员的控制是关键。企业在选择用人上应该考核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交流沟通水平和业务水平等综合素质,使人员意识到对企业的责任。企业要设置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组织人员进行培训、进修,更新行业知识,提高敬业、爱业的心理素质以及提高操作技能。
(四)加强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监督财会记录是否按国家的准则进行,财会报表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监督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否按照投资计划执行,并且是合法的经营手段。企业的内部审计在监督企业管理机构、规范经济活动、加强企业管理、保证经济效益方面起着重大作用。但是,有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财会人员兼管的,这将大大制约审计制度发挥职能作用。因此,必须把审计人员从财会人员中分离出来由专门的部门负责,通过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 连续性的跟踪审计监督,帮助有关控制单位或部门逐步加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使财务内部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真正发挥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保证企业的资产、发展方向正确并且企业财产安全。
(五)信息化管理
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财务信息电子化,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在产、 供、 销等各个环节采取措施,实现对人、财、物的全面控制,统一资金分析报表、借还款进度表、资金调度表、经营报表、费用分析表、投资分析表等的核算口径。实时监控财务的分配利用过程,及时发现和改正核算过程中的偏差,提高财务管理的控制能力,增强企业企业管理优势和资金的合理使用。
四、小结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它是企业生产活动的背后支柱。它的最终目标是让企业运行朝着预期的生产经营方向前进,并监督企业经营活动,保证生产活动的有序、准确、持续的进行。企业运行受市场调节的影响,因此,作为后盾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在坚持总原则的情况下,不断完善、丰富发展自身以解决遇到的新难题,为企业的发展运行护航保驾。
参考文献:
[1]陈文伟.小水电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陈玉梅.对小型企业财务控制体系的研究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温湿度;GSM通信;监测
中图分类号TP22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1.01.013
A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quisit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NG Jie1TANG Shou-feng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2(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Abstract 】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aily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in many circumstances we need to collect and monitor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raditional wir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has a certain restrictions on the monitored environment and distance of data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trys to design a wireles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This system can achieve real-tim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esting, and can sen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formation to end-users to realize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the terminal monitoring interface through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GSM communications.End users can also send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GSM communication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To a certain extent,this system can achieve automatic control and overcome the distance problem,having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 word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temperature and humidity;GSM communications;acquisition and monitoring
0 引 言
温湿度是与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度很大的参量,很多情况下要对温湿度进行采集监测,对于温湿度的采集监测有多种方法。随着需要的变化,传统的有线采集在采集环境对象和数据的传输距离上已经满足不了要求。本文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和GSM通信等技术研究设计一种无线温湿度采集监测系统,包括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前端的信息采集模块的硬件软件设计、系统中节点的软件设计简介和终端监测界面的设计。系统能实现温湿度的实时无线采集和监测,满足树形、环形和星形节点拓扑结构。由于系统采用无线收发和GSM通信等技术,并具有反馈系统,不仅克服了环境对象和数据传输距离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控制。
1 整个系统组成框图
整个温湿度采集监测系统设计构架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前端温湿度采集模块(采集节点)、KM-NODE 433 节点模块、GSM通信模块和监测模块组成[1],433节点A是中继节点(可以不用),B是GSM模块上的SINK节点。
图1 整个系统组成框图
Fig.1 block diagram of the whole system
2 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工作时,各前端采集节点先采集各自区域的温湿度信息,经单片机简单处理后通过无线发送给GSM模块上的Sink节点(在距离较远时要将采集节点采集的信息先传给中继节点,中继节点通过接力方式将信息发送给SINK节点),Sink节点将按要求将接收的温湿度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所有采集节点的数据信息是否全部获得到,如果是则通过GSM模块用AT命令[2]将收集到的最新数据发送给终端用户,如果在等待时间内没有收集到所有采集节点的数据,则延时一定时间后将已收集的采集节点信息发送给终端,终端用户通过设计的接口和软件读取并查看采集节点的数据信息。终端用户也可以向GSM模块发送控制命令,SINK节点上通过红灯的亮灭反映控制信息。
3 系统各模块设计
3.1温湿度采集模设计
温湿度采集电路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由传感器、单片机和供电电源组成。传感器选用瑞士的温湿度集成数字传感器SHT15,它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灵活、响应迅速、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优点[3]。单片机选用MSP430F2132,它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采集模块实际是KM-433 NODE节点的扩展模块,它同时具有无线收发送数据的功能,可以发送采集的数据。
图2 温湿度采集电路原理框图
Fig.2 block diagram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3.2 KM-NODE433 节点模块简介
KM-NODE 433 节点模块的组成如图3所示,主要由微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单元构成。处理器选用的是MSP430F2132,无线收发芯片选用的是CC1100,模块体积很小,无线传输频段为433MHZ,在空旷的条件下传输距离在80米左右,采用3.3v供电,具有低功耗优点[4]。
图3 KM-NODE 433 节点模块的组成
Fig.3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ode module of km-node 433
3.3 GSM通信模块设计
GSM通信模块主要由SIM900A 芯片、网络信号灯、串口接口、SIM卡电路、Sink节点(汇聚集点)和供电电路组成[5]。组成框图如图4所示。
图4 GSM通信模块组成
Fig.4 the composition of GSM communication module
GSM通信模块主要是用短信方式来发送信息数据,将系统与移动通信相连接,可以实现数据不限距离的传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输距离的问题。Sink节点主要是对个采集节点发送来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一般计算量比中继节点和采集节点大[6]。GSM模块向终端发送温湿度数据信息是通过AT命令来实现。
3.4 监测模块
为了不同用户监测的需要,系统的监测系统有两种:一种是手持式监测界面,如图5所示,即在具有要求系统的手机系统中嵌入专门的监测软件来实现信息的接收和监测;另一种是终端计算机监测界面,如图6所示,串口进行通信[7],终端用户可以在计算机上查看和监测观测点的参数信息。手持式监测效果和计算机监测界面如图4-4所示。手持终端的监测程序是结合数据库知识用JAVA编写的,终端计算机监测界面用VB设计,两者都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监测并通过图形显示各个监测区域的监测信息。
图5 手持式监测界面
Fig.5 hand-held monitoring interface
图6 计算机监测界面
Fig.6 Computer monitoring interface
4 系统的仿真测试
4.1仿真测试所需设备
所需设备、仪器和材料如下:
前端温湿度采集模块;KM-NODE 433 节点模块;GSM通信模块;串口连接线;装有专门编写设计的VB温湿度监测界面的PC机一台;手持式监测终端一个;各模块的供电电源。
4.2仿真测试的过程的示意图
1.手持终端式监测的仿真的实物过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
图7 仿真的实物过程的示意图
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hysical process simulation
因为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存在一定的衰减,因此在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为了传输信息的准确性,应该加中继节点,以接力的形式(如图5-1)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5]。接力节点只对数据进行透明传输,不进行处理数据,功耗比较低。系统中数据传输格式为7e+数据长度+数据(7e是字头)。
2.计算机终端监测仿真的显示界面如图8所示
图8 计算机监测终端仿真显示界面
Fig.8 display screen of Computer monitoring terminal emulation
4.3仿真测试结果
系统基本上实现了设计提出的各种功能,在单节点和多节点情况下触摸传感器后监测界面上的温湿度曲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显示各监测点的实时数据信息,并可以调用数据库察看历史信息,终端用户发送的控制信息能通过相应的单片机引脚状态来反映。
5 结 论
由于本文中系统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并结合了无线收发和GSM通信技术,系统能解决环境对象和数据传输距离等问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控制。系统能实现多节点温湿度的实时无线采集和监测,满足树形、环形和星形节点拓扑结构,在工农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还具有较强的移植性,只要更换采集节点中的传感器和sink节点中的相应算法就能对其他参量采集监测。目前该系统在园林温湿度监测、大棚温湿度监测上已经得到了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曹红苹,蒋云良,缪强.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J].2006(9): 209-210
[2] AT命令使用手册[M] 南京:徐大江,2009
[3] SHT1X/7X使用手册[M] 深圳: 深圳市世炬科技有限公司,2008
[4] KM NODE-433 节点使用说明[M]南京:吴健,2009
[5] SIM900A硬件设计手册[M] 上海:李刚,2010
[6] 林元乖.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J].科技信息,2009 (25):399
[7] 李肇庆,韩涛.串型端口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