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护理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居民为中心,社区为基础,为群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服务。有别于普通社区的高校社区,决定了高校社区护理具有其独特性,从而对高校社区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它是结合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理论,应用于促进和维护群众健康[1]。社区护理是面对社区内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团体的服务工作。应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做好促进健康、维护健康、家庭护理、康复指导、营养指导、心理咨询等,通过提供连续性的服务来管理社区中个人、家庭及团体的健康。
2 高校社区护理特点
2.1 高校社区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校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区,服务对象相对固定、主要由大学生、离退休教职工、在职教职工及教职工家属四部分组成。人群文化层次高,社会支持系统较完善,离退休处、居委会、工会、学生会等部门均可发挥支持作用,给社区护理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教职工及大学生构成了社区人群的主体,他们是知识分子、准知识分子,对健康的含义理解得更透彻,对卫生保健知识的需求更强烈。
高校社区离退休教职工逐年增多,老龄化严重,空巢家庭多,患病率高。而多数老年病人由家属、保姆等照顾,他们往往缺乏医疗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急需来自社区医护人员的支持和帮助。所以高校社区对家庭病房、家庭护理的需求日渐突出。
2.2 健康体检工作量大:高校医院每年都要为教职工、毕业生、入学新生进行健康检查。社区护士要承担多项检查工作,同时还要兼顾正常的治疗护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体检工作顺利完成,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使他们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健康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个体疾病,以得到及时治疗。
2.3 传染病的防治及计免工作非常重要:高校社区人口密集,特别是大学生,属于群居生活,集中居住,集中就餐,卫生条件有限。加上卫生知识的缺乏和不良的卫生习惯,很容易暴发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健康。相关调查显示,传染病是大学生因病休学的第二位原因[2]。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抓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4 心理咨询、心理护理:由于高校近年来逐年扩招,教职工所承受的体力和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在教育管理、科研、 职称评聘、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都会带来心理压力,易产生心理问题;在离退休教职工中,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很难达到真正的治愈,他们易出现焦虑、烦躁、情绪波动等,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在校大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时代,他们依赖性强,抗挫能力低,同时还要面对学习、就业、生活等诸多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因此,社区护士必须重视对社区群众的心理咨询,心理护理工作,应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以保障社区群众的心理健康。
2.5 具有综合护理特点:高校医院分科不是很细,不论是在住院病房还是门诊急诊室,都会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各科病人,因此高校社区护理要面对多学科,多病种,年龄和性别不同的病人。体检、计免等工作呈大批量方式进行,而且护士还要深入社区完成家庭访视,社区护理等,所以高校社区护士必须具有全科护士能力,成为多面手,随时听从调遣,才能保证高校社区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3 对高校社区护士的要求
3.1 更新服务理念,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随着高校医院由医疗服务模式向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高校护理工作也随之转型为社区护理。服务对象从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服务范围由医院扩大到社区,工作内容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到提高整个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所以社区护士必须摆脱旧的服务理念,适应“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明确社区护理的内涵和职责,重视社区护理,热爱社区护理工作,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敬业爱岗,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为病人服务时要做到“五心”,即对待病人热心,接受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工作细心,一视同仁出以公心。“三及时”即观察病情及时,治疗处置及时,临床护理及时。尊重服务对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随意泄露他们的隐私。
3.2 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社区是一个文化层次高,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群体,要想取得人们的信任,满足他们的卫生保健需求,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护士的认知、思维、反应能力、注意力以及情态、意志、气质、性格等。在实践中护士应把所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环境的熏陶转化为自己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内炼修养,外树形象。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拉近护患距离,给人以平静、友善、和谐、愉悦的感觉,才能使社区的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3.3 丰富的综合知识:高校社区卫生服务对象的多层面性及护理职能的广泛性,决定了高校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要扮演多元化角色,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及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知识,以及预防医学、营养学、康复医学等基础知识及人文社科知识。高校医院应积极开展全科护理教育,多渠道,多层次培养综合护理人才。可通过学历教育,全科护士培训,鼓励自学,进修,讲座等途径,做到医学知识要懂,护理知识要精,相关知识要博。
3.4 掌握多种技能:由高校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不仅要在医院完成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还要走出医院,进入家庭,完成家庭访视,家庭护理,健康指导等工作,因此,护士除了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外,还必须具有与人有效合作及沟通交流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组织能力等多种技能。
3.5 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代护士的基本技能,作为社区护士,更应掌握此技术。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均被输入计算机进行微机管理,通过计算机可随时了解社区居民的个人健康状况,了解病情的发展与转归,还可对社区内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统计学处理,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直接依据,通过网络技术,可了解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动态,学习先进护理经验,还可通过校园网对社区居民进行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社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8-292-02
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成员,针对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通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完成。发现社区护理存在很多缺陷,因此探讨研究护理缺陷对策,提高社区护理的质量,使病人在轻松及熟悉的家庭氛围中,在社区护士的帮助与具体指导下,得到方便经济的护理服务,获得健康保健及疾病康复知识。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成员,社区护理可使病人在轻松及熟悉的家庭氛围中,在社区护士的帮助与具体指导下得到方便经济的护理服务,获得健康及疾病康复常识,得到心理疏导,精神鼓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社区护理应以“社区内弱势群体(老、弱、残、障 )为优先服务对象”。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也提出“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障人、精神病人等为重点”的服务宗旨[1]。目前我国政府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笔者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三年的工作经历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总结如下:
1广元市新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般情况介绍
该服务中心于2007年由中心医院转型而来,位于市中心地段,常住人口6.5万,其特点是商业繁华。人口繁杂且流动性大,暂住人口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辖4个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
该中心设有全科诊室5个,注射室、观察室、预防保健科、计免科、妇产科、中医科及其他辅助科室,有观察床15张。中心管辖4个社区,下设一个服务站。中心有职工26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3人。于中心医院(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为辖区居民提供了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
2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2.1 护士的特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护士为社区护士,其他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护士为公共卫生护理的护士,公共卫生护士和社区护士与临床护士有很大的区别。
2.2 社区护理对象是健康的人群、部分高危人群和少部分病人,是个体与群体的结合,相对较固定,服务范围除个人家庭外还包括各种群体,如社区内儿童、学生、工人、护理时间对护理对象的照顾是长期的,服务是全程的连续的。护理的目标:鼓励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管理,针对社区人群,家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开展护理工作,服务方式:社区护士走进社区,迈进家庭,将服务送进病人家里。
2.3 工作中心:社区护理和公共卫生护理都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
3社区护理的缺陷
3.1社区护士定位不清:护理人员少,社区护士身兼数职,做了非护理的工作,这一状况对社区护士的发展不利。德国护士与居民的比例为1:160,英国为40%护士在所属社区为居民担任健康服务。
3.2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偏重,第二级预防为主的较局限的护理活动:静滴、家访、测血压、肌肉注射、健康教育等与第一级预防为主的护理活动为重点的两个因素差距很大[2]。
3.3社区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分工不明确,岗位设置不具体,社区护理质量考核无标准,
人员设置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社区护理质量的提高。
3.4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偏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学历多为中专为主且年龄偏大,接受过系统的社区护理专业培训的教育的仅占30%,护理知识停留在疾病护理的单一层面上,很难胜任社区护理的工作,加之社区的不认可和不理解,直接约束了社区护理的开展。
3.5社区护理的服务方式单调: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疏于形式,为应付上级检查突击建立个人家庭档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上门护理也仅注重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忽视心理及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内容单调,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4社区护理对策
4.1 转变观念:调整社区护理人员结构,在我国社区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护理除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才能使社区护理达到最佳效果,社区护理服务有多种,如:护理服务、教育 、咨询、组织、管理、协调、分工、观察及研究等。涉及问题多见护理特点在可以预防保健为主,强调群体健康,因此应从社区护理的特点来进行人员配置。
4.2 坚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强调政治思想及专业素质的提高,要通过严格系统的社区或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并且具有国家承认相应学历,敏锐的贯彻及评估能力,还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等知识,来提高护理的整体素质。
4.3 加强社区护士与辖区居民的沟通交流,让居民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理解护士,从而积极配合社区护士完成辖区内各项护理服务工作。
4.4 寻找政策上的支持:提高社区护士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晋升等问题上有所扶持,在家庭护理、探视制度、健康教育等护理项目上有相应的法规政策的保障,以及工作价值的体现,鼓励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刚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4.5 加强社区护理的研究,拓宽社区护理领域:社区护理应抓住机遇,重新审视市场定位,创造条件,利用资源,改变过去社区服务形式单一。“医院化的护理方法,拓宽社区护理的服务项目,走进社区,走及家庭,努力发展我们的社区护理事业。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22-02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2]。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 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2 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 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3]。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9―01
目前,开展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医院,少量在社区。在医院,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围绕与个体疾病有关的健康问题,体现个体化的特点;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更多侧重在疾病的康复、预防和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体现一定的普遍性。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全面的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它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工作。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教育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措施,其影响超过疾病预防或治疗性干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虽未广泛开展,但这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种较好途径。
1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
1.1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职能
据常亚萍等调查显示,北京市某社区人群的人均医疗时间为5.3 min,人均护理时间是31.5min。这说明,在社区护理中,护士与社区人群的联系最为密切,这一特点决定了护士应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然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许多护士能够完成并且适宜由护理人员来承担的项目(健康教育)是由医生来承担的。
1.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系统。而且理论和体制方面又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又少,使得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卫生宣传的层面,很难深入。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有84%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了解肤浅或认识不足,80.5%对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能力缺乏,80%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的角色不够明确。
1.3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技术规范以及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结构,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也没有较成型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职业规范。总之,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仍围绕着慢性病进行,多属于二级预防水平,与国外已达到的三级预防水平相比存在着差距。另外,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严格系统的考核管理体系,对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资格准入与审核制度及监控机制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2.1 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护士的服务项目中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社区护理教育更是十分欠缺,在健康教育培训方面整体水平不高。目前绝大多数社区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而采用的方法较简单,停留在一般性的卫生宣传上,且内容泛化,难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抓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2 将社区健康教育融入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中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综合而成的。护士在对居民护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将健康知识传输给他们,在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是护理的过程。事实证明,凡是健康教育能够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之中,社区健康教育就能够发展,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社区护士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三级预防的始终,与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结合起来,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我预防、自我护理的意识和技能。社区卫生服务为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改变并逐步实现行为改变。
2.3 多途径与多层次地培养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社区护理工作要求从事社区工作的护士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大部分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将由护士来承担,因此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当前,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可分在校、在职和岗前培训3种:一是在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社区健康教育课程;二是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再培训;三是建立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岗前培训制度,学习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理论,锻炼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把保持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作为目标而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其内容涉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而完成每一项服务内容都离不开健康教育。护士是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社区护士要根据不同个体和群体的特点而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讲,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决定着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将护理健康教育列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的应用性科学,社区护理人员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范围、组织、规划、运作和评价体系,健康教育处方的使用,有关的伦理、法规等,形成能真正指导护理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健康教育理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建立更适用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式、指导、评价及评价测量工具等,使社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真正达到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的发展方向,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条件和利用现有的条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朱晓芳;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护理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1年31期
[2] 龚燕娟;翟惠敏;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摘要】: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和人口结构状况分析,社区护理势必成为了新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目前社区护理的现状还不容乐观,仍存在着护理队伍不合理、护士水平不高等问题,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国情,社区护理应得到更多的社会重视和投入,必须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服务内涵的提升,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全面提升社区护理的整体水平。
一、 社区护理概述
社区护理的服务宗旨就是维护和促进人群的身体健康且提供持续性的全科性质的动态服务。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理论共同构成了社区护理的主要内容,其主要职责就是将人群视为一个整体,且不限于某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或者某一种特殊的疾病,而是直接针对社区内的群体、家庭和个体,利用健康教育、管理、维护、协调、促进以及连续性的照顾等方法达到全民健康的目的。社区护理内涵广泛,包含健康和护理两个方面的内容,更确切的说,社区护理是将社会力量组织起来,以提供家庭、个人和社区服务的一种。其实践范畴不仅包括个人的健康,还包括着社区整体的健康;既包括预防疾病工作,又包括促进健康的工作。
二、 我国社区护理现状
1、 人才缺乏
我国在护理人力资源方面一直呈现短缺状态。截止到目前,我国人口十几亿,护士的人数却仅有130.785 万人,尤其短缺专业的社区护理人才。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扎实的医学知识以及丰富的护理技能,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具备独立判断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出来的护士,即使能够掌握护理的基本技能,但距离社区护理的要求还要存在着一定的要求的。
2、 组织不健全
社区护理的相应组织机构还不甚健全。无论是对卫生机构的管理还是在经费的预算上,社区护理所占据的份额都非常少。在政策上,国家也仅仅是颁发了社区护理的相关发展文件,并没有明确的实施计划和规章制度,国内的大城市当中只有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才配备有相关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但在设施和管理上还不完善。在一些小城市,一个社区的护理工作只有1- 2名医生和 3- 4 名护士就全包揽了,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组织。至于经费的分配,城市居民虽享有公费医疗,但大多数情况下只限于在医院,影响了社区护理的发展;农村居民中,由于不完善的社区医院组织,加上路途遥远,所以就出现了小病不在意,大病才就医的误区,直接导致了居民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下降。近年来所倡导的医疗制度的改革,大部分仍局限在医院治疗上,造成了社区护理发展的障碍。
3、 保健意识不高
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数量多、密度大的特点,在大城市中尤为突出。以前由于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导致人们的保健意识较为淡漠,即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对于定期体检预防疾病发生及早发现早治疗的积极性较差,饮食上不注意科学营养,而是停留在吃饱或者是以个人的爱好为主,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4、 缺乏信任
由于先前观念的先入为主,大部分人对于社区护士的工作还停留在打针包药的层面上,认为护士是医生的腿,是附属品,并未将护士的价值提升到促进人的疾病康复和维护身心健康的高度上,尤其是对护士能否独立地完成护理服务还持怀疑态度,导致了患者的从护性较低,严重制约着社区护理的前进发展。
5、 缺乏相应标准
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主要由计划、实施和评价三个环节构成,其中评价这一环节用来测评社区护理人员的绩效和护理质量的优劣。在我国,由于社区护理尚在起步阶段,相对应的制度还不健全,可以说当前的社区护理是处在无评价、无规范的自发状态,缺少科学可行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社区护士的具体工作无法通过绩效量化,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三、 社区护理发展趋势
1、 重视人才培养
加大对社区护士的在职培训力度,在工作之余对护士提出学习先进护理知识和技术的要求,参加社区组织的卫生宣传,同时加强对社区护士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
2、 完善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区护理工作,因此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早日建立起来一套完善的、独立的管理体系。不同地域要做到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设置和管理社区护理管理机构,尤其以社区护理为重点,促进其健康发展。
3、 提高公众保健意识
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健康宣传,例如广播、电视及新闻媒体等,进一步具体的普及健康知识;护士可以运用举办讲座的方式方法达到宣传保健知识的目的。在社区中,树立榜样的力量,邀请平日里保健意识强的老年人现身说法讲解保健知识和预防的好处,以此来提高公众保健意识。
4、 纠正护理偏见
社区护理人员通过不断的提高服务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在社区中树立起来良好的形象,获得居民和社会的认可;同时通过媒体等宣传渠道加强对社区护理的宣传,使人们更加了解护理的范围、性质和目的以及从此可以产生的效益,改变过去对护士不正确的看法,可定护理人员的价值。
5、 制订评价制度
结合社区护理服务的特点制定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充分考虑到社区护理的服务方式、对象以及条件和时间等因素,从环节、要素和终末质量三个方面着手,运用多方面的资料来确定最为合适的评价质量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对社区护士的工作实行绩效制度,以激励其工作热情,促进社区护理的健康发展。
结语:社区护理工作关系大众民生,结合我国国情及人口结构特点,在今后社区护理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变人们对社区护理的旧有观念和制定相关的制度措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侯淑肖,尚少梅,巩玉秀,等.社区护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05,
[2] 田永峰.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与思考[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
[3] 李春玉,金胜姬.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