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科升本科的学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29-02收稿日期:2016-01-1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不断完善提高,许多学校由原来的专科或高职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随着学校的升格,教学要求自然就提高了,学校、社会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高了。但生源的质量并不乐观,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才能达到本科院校的水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所有新升本科院校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就以非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的教学为例谈几点教学思考。
类别内容
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一般要求) 本科基础英语教学要求(一般要求)
听力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语速为每分钟120词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词汇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 掌握500个左右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
阅读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25词,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写作能填写表格和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简短英语应用文。 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
翻译能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材料译成汉语。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
一、比较异同,明确定位
首先让我们来比较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本科非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的教学目标。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该教学要求中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核心。通过比较,我们似乎很难从字面上发现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本科非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的教学目标到底有多大差异,都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等。
然而,高职英语和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微技能存在很大的差别(见下表)。
二、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资源建设新思路
高职生和本科生的起点是不一样的,新升本科院校的生源无法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但培养的目标或标准是相同的。因此,我们的教学有了特殊性,既不能沿用原先高职教学的老一套,也不能仿效老牌大学的做法,我们必须探索出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精选适合学生的教材,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笔者认为新升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先应使教材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切忌照搬名牌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由浅入深,减轻学生对英语的紧张、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在题材和体裁上力求全面和多样化。丰富的题材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知识面的扩充,多样化的体裁有助于不同阅读技能的训练。总之,要让教师和学生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去选用教材,而不是千方百计去适应特定的、单一的教材,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具体教学目标去考量。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
新升本科院校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往往比老牌本科院校的学生大。“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便可独立进行学习活动,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不要一味地灌输知识,更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让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尤其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参与的主要形式可以是操练,也可以是课堂讨论、辩论等。课堂英语活动能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实践操练,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将学到的知识及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可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
3加强英语教学资源化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教育部于2007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进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满足大学英语教改关于加强听说教学、加强网络化自主学习的要求,更科学地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因此,构建一个网络化英语学习应用平台,真正促进基于网络环境的外语教学创新,实现网络教学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真正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英语学科建设水平。同时,可以为学生营造校园网络学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全方位、多模式、随时随地、即点即得的语言学习环境,使校园成为英语语言学习的大课堂,真正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外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形成。而且,可以为教师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开展基于网络化环境的外语教学创新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4完善网络化英语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目前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最新外语教学模式”。网络化外语教学成为未来外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历史的必然,是外语教学的先进性的表现。
为认真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无论从建设思路的清晰程度,还是从实际产生的教学辅助效果,与国内各同类高校相比,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购置英语网络教学软件,将丰富和完善学院的网络化英语教学资源,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英语教学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能够提升学院英语教学水平和网络课程建设水平,为学院英语课程的建设和共建共享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将有利于学院外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在外语学科互动学习平台建成后,将学院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试点,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创新的要求,将网络自主学习比例适当提高。在教学安排上对于泛读以及听说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在网上进行学习。老师在上课中只进行重点讲解,解决一些学生竞技训练和基础课程学习时间的冲突的现实矛盾,解决学校英语资源建设的问题,给老师轻松实现教改新模式下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环境,为学院建立了一个即点即得的庞大英语课件资源环境及外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新升本科院校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具体到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时,我们是可以扬长避短,找出适合自己的路子的,特别是在外语教学方面。基础英语是每周影响学生最多的课,一个基本功扎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老师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完善的网络化英语学习资源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66-02
一、引言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正在变得比以往更高,这也就进一步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深入地研究如何培养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科学合理地培养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对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方法进行革新。接下来,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地探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二、结合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不同的教学技能的相关社团或联合会
通过结合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不同的教学技能的相关社团或联合会,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进一步活跃,也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能力。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社团或联合会,是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相同的爱好和特长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得以发挥和培养而形成的一种团体性的组织。它具备非常广泛的影响以及非常丰富的内容,与此同时,其组织活动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它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应该根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要求来科学合理地建立学生社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离不开活动的平台和空间,这样的平台和空间是“第一课堂”很难完全提供的,所以,必须设置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并且和教学技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的“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或联合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举例来说,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存在着非常密切联系的学生社团或联合会具体包括英语社、摄影协会、舞蹈队、书法社、文学社、合唱队、教育理论学社、系报、广播站等社团和组织。通过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类似的社团和组织,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地加入到各种各样的具备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高尚的情操,让他们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也能够促进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大大提高,切实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升。
三、高度重视教育实习,提高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1.延长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时间。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的专业化是借助于“实践性知识”来进行保障的,而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为了应对当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时间不够长、实习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延长学生的教学实习时间,从而保证其实习效果。具体来说,可以选择分散实习(每学期一个星期的实习)和集中实习(八周的实习)相统一的方法;也可以选择两次实习,也叫做小实习(集中实习)和大实习(集中实习)相统一的方法等。
2.安排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集中时间实习一个学期。考虑到实习自身的具体特征和其他的各个方面的因素,非常容易出现走马观花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安排学生集中时间实习一个学期。与此同时,可以采取“拜师制”,也就是说,科学合理地确定学生所进行实习的小学和小学指导教师,安排学生真正地深入到小学和指导教师进行见面,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在建立了良好的师徒关系的基础上,学生必须和指导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
四、合理划分培养阶段,做好课程设置
只有合理划分培养阶段,做好课程设置,才能够保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成效。
1.大一、大二期间。大一、大二期间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理论学习,保证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在进行深入地调研的基础上,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团队有必要制订全新的版块化课程设计方案。在学分分配方面,在专业限定选修课、实践环节、实验课程等方面的学分较重。在选修版块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建立教育心理版块、小学数学版块、小学语文版块、小学科学版块、教师成长版块、课程改革版块、先进教学方法等版块,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教学与管理能力。
2.大三期间。大三期间进行教育实践类课程学习与针对性训练,与此同时,进入一线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听课评课,模拟训练;也可以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教育实践,采用全景教学方法、现场诊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大四期间(包括大三期间下学期)。大四期间(包括大三期间下学期)进入小学当中参与教育实习或“顶岗实习”。以互惠互利的实习基地建设为龙头,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为小学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实现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的培养方法的多样化。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实施“校外导师制”,也就是说,从大三学年开始,就将学生安排到小学和骨干教师确立“师徒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和指导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
五、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本文提出的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培养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创新精神。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对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的要求正在变得比以往更高,对于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在将来的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必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清水.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性弱化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04).
[2]孙晨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07,(10).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技能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73?04
一、专业技能的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业性基本技能和技巧,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等特点,是融理论与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专业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推进,教师的素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教学实践技能则是教师素养的重头戏。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听说技能、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课程研发技能、教育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学科专业技能等方面。[1](70-71)
但从目前多所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出现了培养模式专业性不强、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不合理、专业技能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提供技能训练的机会和场所少、本科生对技能课程满意度低、教师职业技能教学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科学的训练指导以及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和支持系统不健全等状况。因此,本文以河南省五所高校(学校名称用A—E代替)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探讨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影响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因素,提出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和发展途径。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取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对象包括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高校教师和领导等。对五所高校四个年级200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有的高校(如A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招生才两年,因此在每所学校发放问卷数不等,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与此同时还抽取了部分领导、专业教师、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主要调查五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技能课程设置情况、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师资队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技能课程的认识、态度和实际掌握程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技能课外训练情况以及高校对技能课程教学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内容。
(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本科生培养方案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蓝图,它集中体现了高校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于高校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河南省5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揭示其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调查和分析的内容包括本科生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1. 本科生培养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大致有以下情况:
一是单科培养模式。在调查中了解到C校和E校针对目前小学开设的学科,设置相应学科方向来培养小学教师。在大学四年期间,学生可选择某一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专修方向,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修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方向通常有英语、数学、语文、体育、美术、音乐、科学、信息技术等方向,学生可在这些学科方向中任意选择一个,其目标是培养专长于某一门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
二是文理分科培养模式。A校根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爱好,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划分为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但在方向内部却是进行综合培养。理科综合方向的本科生主要修数学、科学、计算机等技术类课程,偏重修数学;文科综合方向的本科生主要修语文、英语、中外教育史、品德与生活等文史类课程,偏重修语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文科或理科方向中任选其一。
三是综合型培养模式。综合型培养模式是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学四年期间不分具体的文科和理科方向,广泛地学习与小学学科相关的学科教学法和学科类课程,在学科上相对侧重数学和语文,兼顾品德与生活、科学、信息技术等。B校和D校的培养模式属于这种。该模式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小学能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成为综合性复合型的小学教师。
根据以上三种培养模式的设置,可以看出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性不强,缺乏多种技能的综合培养。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地方教育当局在招聘小学老师时,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性不强,允许中文师范生、数学师范生、艺术类师范生等直接参加小学的招聘,这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2. 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
在调查中发现,各院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和技能教学安排的时间比例太小。如表1显示:该方案中理论学分为136学分,而实践学分为40学分;理论学时数为2424学时,而实践学时数仅为315学时;表2显示: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161学分,而实践课程只需修28学分,占总学分的18%;总学时中讲授课占2430学时,而实践课只占23时。显而易见,A校和B校的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很不合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获得技能课的教学的机会和时间偏少。
关键词:生理学;双语教学;成绩分析
双语教学是国家教育部2001年开始对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提出的一个全新要求,目的是为了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2013年我校基础医学部也提出针对医学英语本科专业开展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尝试。通过对我校医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及教研室教师集体讨论,我们采取了以下形式:在一些重点章节,如《细胞》、《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章节采用中/英双语幻灯,中文/英文讲解结合的形式, 对重点、难点、概念和定义用英语讲解后, 再用中文重复;而在一些易于理解的章节,如《血液》、《能量代谢》、《内分泌》章节,则采用全英文powerpoint课件授课,讲解以英文为主, 但是用中文小结的方式。
考试是考查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1]。因此我们对我校2011级(全中文教学环境)和2012级(语教学环境)两届医学英语本科生的生理学考试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对双语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1 临床资料
将2011级(56人) 、2012级(57人) 两届医学英语本科生的成绩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1],P
2 结果
2.1学生成绩的综合分析 难度系数及区分度是成绩分析最常用的指标,其中难度系数(coefficient of difficulty)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其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为q=1-X/100(q代表难度系数,X为所有参试者的平均分,100为该试题的满分值)。一般认为,q≥0.8,代表试卷难度过高;0.8>q≥0.4,代表难度较大;0.4 >q≥0.2,代表难度适宜;qD≥0.3,试卷区分度良好;0.3> D≥0.2,试卷区分度一般;D
2.2 2012级学生英文题目得分情况分析 2012级生理学试卷为中英双语,其中英文题目占13分,分析结果显示英文试题平均得分为6.91分,换算为百分制则平均分为53.15,难度系数为0.47,区分度为0.65。
2.3 2011级和2012级学生成绩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届学生成绩比较得知,两届学生的平均分、标准差、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均无明显差别,但双语教学环境下的2012级学生成绩的良好率略低于2011级全中文教学的学生(表1)。对两届学生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为t=0.793,P=0.429,提示两届学生的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双语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依据学生水平,教学时如果教师中/英双语结合程度把握的好,不仅不影响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会有较大的帮助;如果教师把握的不好,则会面临学生因听不懂而无法掌握其所学知识的恶果[2]。我校2012级医学英语本科的学生因其专业关系,英语程度均较好,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比较高,所以我们选择这个专业进行生理学双语教学尝试,并最终通过与往届学生考试成绩对比分析,从一个侧面获得本次双语教学成功与否的评判。
3.1学生成绩综合分析 成绩分析结果显示2011级试题难度系数为0.32,区分度为0.34;2012级试题难度系数为0.34,区分度为0.32,说明对学生来说两届的生理测试题程度相当,且均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生理学双语教学并没有明显影响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3.2 2012级学生英文题目得分情况分析 对2012级学生英文题目得分情况的分析结果显示,57名学生的英文题目以百分制计算平均分为53.15,低于66.26的试卷总平均分;同时该部分试题区分度显示为0.65,难度系数为0.47,提示对学生来说该部分试题难度偏大。但是这样的结果还是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情况,毕竟对学生来说,英文是一门外语,而医学英语专业词汇就更加复杂难记,学生能够达到50%以上的得分率,已经说明双语教学初步取得成效。
3.3 2011级和2012级学生成绩的对比分析。通过对两届学生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显示两届学生成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2012级学生在双语教学环境下对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上届学生无异。但双语教学环境下的2012级学生成绩的良好率略低于2011级全中文教学的学生,也说明双语教学和双语测试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和一定难度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我校开展的生理学双语教学对医学英语本科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没有明显影响,同时问卷调查也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双语教学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认为有利于生理学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认为我校所开展的生理学双语教学基本达到了其教学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简笔画 技能训练 本科层次 小学教育专业
目前,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将逐渐成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渠道。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对小学教师提出了独特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职业技能是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但由于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开办时间不长,且受一般本科、专科的影响,多年来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和研究远远不够,致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严重下滑,难以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很多人这样评论:论教师职业技能,本科生不如中师生。可以说,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瓶颈所在。因此,基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资的要求,开展对高校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是极为必要且迫在眉睫。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加强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一些院校率先推出了教师技能考核方案。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已经为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制定了教师技能考核制度,教学简笔画是对学生进行教师技能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结合笔者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简笔画”技能训练的教学经验,阐述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简笔画教学技能。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简笔画”教学现状
(一)缺乏合适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简笔画教材
简笔画是简约的、符号式的绘画形式,市面上各种简笔画书籍大多是供学龄前儿童学画使用的,以画各种简单物体为主。“教学简笔画”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绘画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成简约的图画,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学简笔画不同于一般的简笔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市面上,适合儿童学习的简笔画书籍很多,但适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和小学教师用于辅助教学的教学简笔画教材很少,与小学各科教材的配套教学简笔画教材几乎难觅踪迹。
(二)缺乏研究“教学简笔画”技能教学的师资
在我国,研究高校专业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美术教师比比皆是,而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教学简笔画”教学的教师却屈指可数。高师美术教师普遍认为教学简笔画是小儿科,加上不熟悉小学教材和教学情况,对教学简笔画的研究不感兴趣;中小学美术教师忙于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也无暇顾及教学简笔画的研究;高校和中小学其他学科教师都认为简笔画技能很重要,但由于自身缺乏美术技能,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大多由美术基本功相对较弱的美术教师担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简笔画教学任务,由于对教学简笔画缺少研究而收效甚微。高师严重缺乏研究“教学简笔画”的美术教师。
(三)教师的简笔画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由于大多数美术教师缺乏对教学简笔画的研究,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数教师照着书本上现成的简笔画画到黑板上,或者出示图片或课件,让学生临摹。教师对小学各科教学不甚了解,缺乏根据小学教材内容创作教学简笔画的能力,学生只能充当复印机“依葫芦画瓢”。多年以来,高师的教学简笔画教学一直停留在临摹层面,几乎无法深入进行教学简笔画的创作。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简笔画”技能现状
(一)学生所画简笔画太小,作画缺乏自信心
由于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差,长期以来缺乏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手臂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性差,大多数学生在练习简笔画时一般画在纸上,习惯于把腕关节放在桌上,所画物体大小局限在以手掌为半径的小圆圈里,临摹的简笔画总是很小。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绘画水平缺乏自信,用铅笔画时不断用橡皮修改,养成了画简笔画犹豫不决的习惯。
(二)学生在纸上练习多,在黑板上练习少
由于简笔画画在纸上便于教师检查作业,久而久之出现了教学简笔画“纸上谈兵”的现象。很多学生用铅笔在纸上临摹简笔画,由于可反复修改,效果还不错。一旦用粉笔到黑板上画,腕关节悬空没有支撑点,所画简笔画构图偏低,图形偏小,线条不流畅,缺乏作画力度与速度。学生在纸上练习多,在黑板上练习少,而辅助教学的简笔画都要求用粉笔快速在黑板上完成,就学生目前的简笔画技能水平,还无法适应简笔画辅助小学各科教学的需要。
(三)学生的“教学简笔画”练习草率随便
虽然教师不断给学生布置了简笔画作业,但由于他们普遍自控能力较差,把大量课余时间花在娱乐上,“教学简笔画”练习草率随便,没有认真对待。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简笔画水平,教师在放寒暑假前都会布置假期简笔画作业,但不少学生都是在开学前几天赶出来的应付之作,无法达到技能训练的要求。
(四)学生的教学简笔画创作水平普遍不高
学生的简笔画教学一直停留在临摹阶段,他们普遍缺乏美术基本功,既不熟悉小学教材,也不会灵活运用简笔画,更不会根据小学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简笔画。简笔画创作水平不高与缺乏高水平的教学简笔画教师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