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盈利能力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银行杜邦分析盈利能力
一、中国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一)收入来源比较单一
虽然中国银行近年来积极地开发了结算和投资务等一系列业务,但是中国银行的主要收入仍然是来自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虽然中国银行针对这个问题,也大力开发一些新产品和业务,但这些产品和业务都与国内的其他银行相似,并不具有实质的竞争力。其次,中国网络金融飞速发展,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可使用资金转入其中,以方便在网络平台上的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并且,随着繁杂多样的金融衍生品的推出,使得中国银行的投资客户逐渐减少,导致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受到冲击。这些均使中国银行的处境更加艰难。
(二)管理水平低,成本费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银行内员工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员工仍然抱着“铁饭碗”的心态,做事缺乏积极性。中国银行的全部成本费用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首先这是因为中国银行在国内外都拥有众多的网点,故其在各分支机构的人员配置相对较多,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费用。“同时,还包括各网点的租金、银行的各种终端机和其他设备的折旧与摊销费用的持续增加。其次,中国银行还在大力推进公司金融业务转型,加快个人金融产品创新与融合和丰富并完善电子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努力去迎合客户的需求”。这也使得中国银行大大增加了对渠道开发和信息科技的投入,从而增加了中国银行的成本费用。
(三)市场竞争激烈,缺乏创新
近年来余额宝、快钱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人们投资观念的改变――股票、基金、外汇、黄金等投资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使得银行的负债业务逐渐减少。而且,中国银行执行严格的信贷条件,这将部分发展潜力较好的中小企业推向民间信贷。另一方面,虽然中国银行在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但都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这些产品与服务跟国内其他银行的产品与服务具有很强的同质性,缺乏创新。
(四)对政策依赖性强
政府会在经济发展过快和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就会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然而这一措施必然会给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极大的冲击。因为“在政府上调法定准备金率时,会直接冻结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增加存款准备金,从而使其可贷资金量减少,影响银行的贷款业务,减少银行的收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会使得利率被迫上升人民币贬值,从而造成银行海外投资的损失和海外机构成本的增加”。相反,若是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会使银行获得更多的存贷利差收入,有助于银行业务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二、提高中国银行盈利能力的建议
(一)扩大收入来源,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中国银行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存贷款业务,即主要依赖于存贷利差来盈利。因此要想增强中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要转变其盈利模式,大力开发银行中间业务,增加收入。中间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提高投资收益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的盈利能力。针对这个问题,中国银行可以大力发展其结算业务,虽然“中国银行推出了远证即付、跨境保税区货押融资、预付款结构化融资等服务,但是这些服务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中国银行可以利用其跨境人民币结算稳居市场首位,已初步建成全球清算网络这样一个优势,通过创新人民币金融产品,简化人民币结算流程等方式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到达发展新客户,培养稳定客户群的目的。并且在投资方面,中国银行的投资过于保守,它还是主要将其资金投资于国债,虽然安全性较好,但其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率都较低,所以中国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众多的境外网点和多年的专业外汇银行经验这个优势,进行适当的外汇买卖,增加自身的投资收益
(二)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其成本费用缺乏有效地审批和监管,再加上其庞大的网点规模,使得中国银行在管理经营成本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中国银行应该建立起一套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使各分行严格按规章制度砗侠碇贫ǜ髯缘脑に恪2⑶遥在年末时通过分析本机构实际的经营费用与预算之间的差距,归纳出症结继而完善下一年的预算;同时,总行也要加强对各支行财务状况的评估,来保证其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最后,中国银行还应该把费用的审批作为重点,减少不合理的支出,由此严格控制支出,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
(三)提高创新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存在一个问题――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很严重。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中国银行要在内部培养人才,树立创新意识,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比如在面对人们生活日益电子化的现状,中国银行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来丰富和完善一个涵盖网上银行、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渠道的电子银行,以方便客户的随时使用,从而达到开拓并稳定客户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弥补中国银行网点覆盖不完整的缺点,扩大服务范围。
(四)适时调整经营方针,以应对多变的国家政策
“政府通常会根据国内的经济形势,适时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如果政策的调整有利于银行的发展固然是好的,但不可能永远有利。因此,在处于不利情况的时候,就需要银行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经营方针,减小并化解对银行盈利能力造成负面的作用,从而保证其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一、测试的设计
PISA对问题实际情境的分类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由近及远地将问题分为四种类型,直观地刻画了数学应用的特征。根据数学应用能力的定义,选取PISA中的四种情境作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测试,其中1~7题为个人情境,8~11题为职业情境,12~19题为社会情境,20~26题为科学情境。
二、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测试选取PISA中的四种情境作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测试卷,共26题,总分为130分,测试对象选取了淮安技师学院新生班(45人)。测试结果显示学生总体得分较低,平均得分为47.89,平均得分率(得分率=得分/总分)为36.84%。从表1中可以看出,测试样本中最高分仅为85分(只有1位),最低分为20分,80%以上的学生分值分布在[30,60],分布情况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但是整体水平较低,说明此次调查的样本群体数学应用能力偏低。通过测试,说明中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虽然已经具备了数学应用意识,但是数学应用能力较弱,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还不能熟练或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去解决。从表2可以看出,45位学生在个人情境模块总计答对136道题,占总答对数的31.55%,职业情境部分答对126道题,占29.23%,说明学生对于涉及个人情境和职业情境的内容,数学能力应用状况相比社会情境和科学情境部分好,进一步说明学生对于社会知识领域和科学知识领域不熟悉,数学应用能力发挥的障碍较多,平时在学习内容中或教材中接触到的行业领域案例或实例偏少。
三、提升策略
1.调整教学内容的,编制校本教材
长期以来,学校往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来看,主要依靠的是学科专家,而广大教师并没有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也不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事实上,在中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师有第一手资料,具有巨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的资源宝库。
2.补充教学模式,引进PBL教学模式
关键词: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
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基地资助课题《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研究――以呼和浩特地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12010
营销能力是企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营销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制定及其实施,而正确的战略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因此,营销能力是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制胜的关键。
营销能力是培育企业能力的根本。在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营销能力”方面,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实现价值。加强营销能力的研究,提升营销能力,是提高企业能力的重中之重。
内蒙古中企业尽管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较,由于营销观念落后、营销策略和手段单一且缺乏科学性、在更大的市场领域的营销与发展能力十分有限、生存空间狭小、企业的规模难以扩大。因此,通过分析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现状,解决与提升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的建议,对于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拓展市场空间、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现状
市场生存空间狭小、发展步伐缓慢、市场影响能力弱是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的总体特征。下面对25家呼和浩特地区特色农产品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薄弱具体表现情况。
(一)缺乏市场导向
在调查中发现,内蒙古中小企业,大部分都很少有自己的市场调研与分析系统,对市场环境的分析不够透彻、不到位,一些比较落后的中小企业决策人常凭自己的主观想法来断定市场环境,更为严重的是,对自己企业的基本环境、基本条件还没有掌握清楚,就下定论,这样就对整个企业的营销活动甚至对将来企业的发展都造成不良影响。总体来说,我区许多中小企业都存在着对顾客的需求估计不足;对营销环境分析不到位、不透彻;目标市场不明确,市场地位不清晰;产品宣传不到位;经销商选择不合理等问题。
(二)市场覆盖率低
内蒙古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大部分局限在于范围之内,很少销往国内的其他省份,更不用说销往国际市场了。大部分产品销售在国内市场,企业的市场开发拓展能力十分有限,产品的市场空间十分狭窄。
(三)销售收入增长缓慢
由于内蒙古中小企业很少使用现代化营销手段,再加上,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的附加价值低、产品价格高等原因,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利润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新产品的开发、营销手段、策略的创新,最终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市场营销手段陈旧
由于市场营销观念的普遍滞后,在此观念指导下的市场营销手段也必然会比较陈旧。中小企业很多仍然固守过去传统的销售模式,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对于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手段的出现不敏感,对其使用积极性不高。对于日渐流行的网上电子商务行销模式,不少中小企业在这一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五)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低
据调查发现,属于当地一般品牌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占22.3%;属于当地名牌的占28.5%;属于地方性名牌的38.3%;属于国内知名品牌的10.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内蒙古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地方性或当地品牌,企业或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较低,这对企业产品的销售影响至关重要。
(六)未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
经调查发现,内蒙古中小企业还未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为顾客提供的仅仅是一些松散的、零碎的,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项目。
二、提升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的建议
在调查中发现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下面针对问题提出几点提升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的建议。
(一)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企业营销活动的基础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一切营销活动的出发点是从产品身上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力求通过营销与消费者良好的关系来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来源。达到这样的目的,企业的营销理念应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的特征。但是,目前内蒙古中小企业在营销理念上,只注重眼前的每一次交易行为上的收益。企业如果想长期生存发展,必须转移到更加注重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上来。
(二)加强对市场营销环境的调研分析能力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及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的营销活动的风险性在不断加大。因此,对市场营销环境的调研分析能力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极其重要。内蒙古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发展,必须善于利用各种先进的咨询系统和市场分析预测手段,追求营销行为的精确性,使企业的营销决策与市场营销策略建立在充分市场调研分析与科学预测基础之上。
(三)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
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而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企业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对自己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并为之服务。因此,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专门挑选被强势企业“遗漏”的空白市场,实施专业化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这样避免了盲目多元化经营给企业造成的风险。通过市场细分,向目标市场提供独特的产品及营销组合策略,从而使顾客的需求得到更为深入的满足,这是一条提升企业知名度的、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四)积极推进企业的网络化经营,实现营销方式多样化
互联网作为跨时空传输的“超导体”媒体,正好克服市场营销过程中时空的限制,可以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及时的服务,同时通过互联网的交互性可以了解不同市场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并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因此,互联网可以说是市场营销中满足消费者需求最具魅力的营销工具。而这些优势是传统营销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内蒙古中下企业应把握这一有利时机,转变传统营销观念,充分利用网上交易具有的“虚拟市场”的特征,可以克服内蒙古中小企业地理位置偏僻、品牌知名度低、企业规模小的劣势。开展网络营销活动,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全国化、国际化,让中小企业全方位的参与到国内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去。通过网络可以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力、提升企业形象,迅速增强企业营销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注重营销服务
营销的核心是创造和维持满意的顾客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既要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更要提供优质的营销服务。营销服务不是传统的售后服务,而是包括售前、售中、售后有关客户的全过程所有服务。在售前服务方面,中小企业营销人员要通过与顾客的有效沟通,准确了解客户的需要,推荐合理可靠的产品,制定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在售中服务方面,要及时向客户汇报产品生产进度,或者邀请客户检查指导,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等;在售后服务方面,要主动向用户跟踪产品使用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总之,通过提供和增加优质的服务,增加顾客满意度,培育顾客忠诚度,从而为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客户关系。
(六)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
有一支过得硬的营销团队,是企业生存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由于受企业规模和管理限制,营销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销售人员对产品的专业技术懂得不多不深,严重制约和影响企业营销业务。因此,科技型营销战略及计划的实施必须要有科技型的懂专业技术的营销人员。中小型企业要通过招聘,内部培训调派等措施加强营销人员专业化建设,使其不但会营销更要懂技术。
参考文献:
[1]祁京梅.中小型企业摆脱困境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J].中国金融,2011(18)
[2]郑丽娟.浅析提升我国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10)
关键词节能 潜力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1目的
1.1吐哈油田“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为6.6×104tce,通过研究,细化、量化分年节能目标及措施,为活动的开展及目标的完成提供指导。
1.2 提高吐哈油田节能改造规划的持续改进与实施水平。通过研究,找出制约油田能耗水耗的影响因素,明确节能改造方向及对策,挖掘节能潜力,提高吐哈油田节能改造规划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3 促进吐哈油田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研究,找出油田生产系统高能耗的环节,分析技术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油田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2 能耗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油田能耗现状
2.1.1 “十五”期间,吐哈油田累计消耗能源266×104tce。
2.1.2吐哈油田2006年生产原油205.73×104t,天然气16.54×108m3,共折标煤514×104t,折油气当量338×104t,共消耗能源428537tce,占所生产一次能源的8.34%。
2.1.3吐哈油田能源消耗以天然气、电力和原油为主。天然气、电力和原油能源消耗量之和占油田能源消耗总量的99%左右。其中天然气消耗所占比例最大,占总能耗的56.75%;其次是电力消耗,占总能耗的26.12%;排在第三位的是原油消耗,占总能耗的16.42%。
2.1.4 电力消耗主要集中在采油、天然气处理和注水三大系统,三大系统耗电占生产耗电的94.3%。
2.1.5原油及天然气损耗率偏高。2006年,吐哈油田原油和天然气损耗率分别为2.39%和3.75%,原油和天然气损耗量占油田能源消耗总量的36.31%。
2.2用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电潜泵井和气举井用能水平偏低
电潜泵井平均系统效率只有10.07%,气举井采油液量平均单耗为72.94kgce/t,抽油机井平均吨液单耗为7.59kgce/t。
2.2.2东部老油田原油处理系统负荷率较低
二段脱水及原油稳定系统平均负荷率为30%左右,其中丘陵油田二段脱水及原稳系统负荷率只有19.1%、18.3%。
2.2.3天然气放空问题依然存在
吐鲁番、丘东、鄯善采油厂部分区块地处边远,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每天仍然有8.4×104m3左右天然气存在放空,,造成天然气资源浪费。
2.2.4集输系统效率偏低
集输油泵运行效率45.08%,与国外先进指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2.5部分联合站脱水工艺(或参数)还需进一步优化
鄯善油田油气比较高,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联合站二段热化学脱水温度达到70℃,脱水温度偏高;西部油田原油脱水采用一段脱水工艺,脱水加热负荷较大,增加了天然气消耗。
2.2.6 烟气余热回收力度应进一步加强,以提高用能综合利用水平
燃气发电机普遍存在排烟温度高,部分加热炉排烟温度较高。目前,有各类燃气发电机20台,排烟温度在420-600℃之间,普遍存在排烟温度高的问题,400℃以上的烟气是一种高品位的余热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2.2.7部分注水泵功率因数低且存在高压水回流
2006年对注水泵监测26台,功率因数合格率53.8%。
2.2.8电力设备选型、配置及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S7型或SL7型变压器等部分高耗电设备仍在使用;电力设备“大马拉小车”现象较普遍;部分电力设备选型、配置不合理,西部油田供电线路变压器平均负荷率为15.85%,合格率23.7%;节电设备维护、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以上原因均影响了供配电系统效率的提高。
2.2.9巴喀原稳厂用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常压加热炉热效率偏低,加热炉平均热效率为52.62%,排烟温度为242.2℃。与设计值(79相比,热效率降低了26.38%、排烟温度增加了32.2℃;蒸汽锅炉蒸汽减温减压使用,有效能损失较大;部分管线保温情况较差,热力损失过大。
2.2.10原油损耗率高
2006年原油损耗量49241t,占原油产量的2.39%,占吐哈油田能源消耗总量的16.42%,原油损耗存在于采出、集输、储运、原油稳定、污水处理和气处理等工艺过程中。
3 油田节能潜力分析及预测
3.1 机采系统节能潜力
通过气举井转变采油方式,实施电泵井和抽油机井措施调整方案,预计到2010年累计新增节气量766.5×104m3,新增节电量1213.1×104kW.h,折合1.52×104tce,
3.2 放空天然气回收节能潜力
吐哈油田天然气损耗率为3.75%,通过加强温米、丘陵、丘东和吐鲁番等采油厂放空天然气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能够实现天然气损耗率低于1.8%的要求,预计2007年~2010年累计新增节气量4275×104m3,折合5.69×104tce。
3.3 低效泵改造节能潜力
吐哈油田集输油泵平均运行效率只有45.08%,低于《细则》规定的大于65%的要求,也低于股份公司2006年的68.01%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集输油泵运行工况偏离高效区。通过更新高效泵,对部分低效泵进行改造,可使吐哈油田集输油泵平均运行效率达到65%。
3.4余热回收节能潜力
吐哈油田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节能潜力。通过对鄯勒10计、巴喀、红台、牛圈湖等站12台燃气发电机和部分锅炉、加热炉安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到2010年,预计累计节气1020×104m3, 折合1.36×104吨标煤。
3.5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
2007年~2010年,油气集输系统通过实施系统优化调整、放空天然气回收及资源化利用、低效泵改造和余热回收等措施,预计累计新增节约天然气5585×104m3,新增节电443×104kW.h,折合7.61×104tce。
3.6供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节电潜力
通过实施机采配电系统改造、电力变压器的优化配置和更新、供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等措施,预计累计新增节电1789.3×104kW.h,折合0.72×104tce。
3.7 巴喀原稳节能潜力
通过实施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管道保温、催化剂优选及低温热能利用等措施,预计新增节气量80.2×104m3,减少原油加工损失560t,折合0.19×104tce。
3.8 原油损耗方面的节能潜力
按照2006年原油损耗率2.39%计算,预计到2010年原油损耗率达到《细则》规定的老油田、小断块油田不大于0.8%的要求,则吐哈油田在原油损耗方面仍存在4.88×104tce的节能潜力。
根据上述分析,2007年~2010年,吐哈油田预计节气潜力6797.7×104m3,节电潜力3630.6×104kW.h,节油潜力3.41×104t,折合13.92×104tce。
4应用
4.1 根据研究成果,2007年以来,吐哈油田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1.91亿元,组织实施节能项目16项,已经完成14项,实现年节气7237.5×104m3、节电986.54×104kW.h、节油1.12×104t,实现节能量1.08×104 tce,经济效益1.18亿元,取得了显著成绩。
5 认识与建议
5.1项目研究紧密结合油田实际情况及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节能潜力及技术改造措施先进适用,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指导油田节能工作和节能改造规划的持续改进和实施。
5.2在鄯善、温米、丘陵、丘东、吐鲁番、三塘湖等采油厂和甲醇厂、巴喀原稳厂等8个单位应用该技术成果,涉及到采油、油气集输和处理、注水、供配电、炼油化工等生产系统,对于推动吐哈油田节能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5.3 根据油田生产的特殊性,建议每3-5年组织开展一次节能节水潜力研究,以更加有效的指导油田节能节水工作。
关键词: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能力及英语学习现状;英语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69-04
教育部于2007年7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1],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要求》提出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要求》进一步将英语应用能力具体化为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应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语言文学目标,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本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现状,并提出了英语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了解非英语专业本科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现状及影响原因,提出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调查对象
被试为四川旅游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210名大学生,以及8名担任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
(三)调查工具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问卷根据《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能力的描述、谈慧娟的《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现状调查表》[2],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而成,问卷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译5个维度,了解被试在这5个维度方面的学习现状及学习能力现状。
访谈法针对教师和部分学生。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6名教师及目的抽样的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及英语能力的因素。
文献法是在调查和访谈结果基础上,阅读相关文献,以结合实际提出提升英语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在英语听的能力方面,仅33%的学生表示能听懂四级难度的短篇文章,有57%表示只能听懂一些日常基本内容,还有3%表示基本听不懂。但就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时,仅有5.7%表示课外会经常进行听力练习,课外偶尔进行听力练习的占绝大多数(68.6%),还有25.7%表示课外基本不会进行听力练习。
在英语说的能力方面,能用英语与人简单交流的仅占21.4%,50%表示能表达,但不够流畅,不能与人交流,甚至还有8.6%表示基本属于“哑巴英语”水平。但表示课外经常进行口语练习活动的仅占1.4%,有60%表示课外基本不进行口语练习。
在阅读能力方面,“借助词典,能读懂英文小说,或英文期刊、网站的信息”的仅占32.9%,有20%表示有词典也不能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还有8.6%表示阅读上有很大困难,基本读不懂英语文章。但却没有人表示课外会经常进行英文的阅读,课外偶尔阅读英文期刊、网站、简写小说等的仅占25.7%,有47.1%表示只进行与过级考试有关的阅读,还有27.2%的学生表示课外基本无阅读。
在写作能力方面,表示写出的文章有一定语法错误的只有40%,有50%表示写出的英语文章错误很多,表示基本不会写的有7.1%。在对课外写作练习进行调查时,无人表示课外会经常进行英语写作练习,有71.4%表示“课外较少进行写作练习”,课外从不写作的有28.6%。
在翻译能力方面,对于“借助词典能进行句子、短语英汉互译”表示“比较熟练”的仅有31.4%,表示“基本能”的有44.3%,有22.9%表示“不熟悉中英文的语言表达习惯,不能进行中英文互译”。而对于课外的翻译练习,60%的学生表示较少做翻译练习,且仅做与过级考试有关的翻译练习,有40%的学生表示课外基本不做翻译练习。
学生认为英语听、说、读、写、译几项能力最难的依次是:听力32.5%、口语表达31.3%、翻译13.8%、写作12%、阅读理解7.5%;最想提升的分别是:口语表达44.2%、听力25.6%、翻译能力10.5%、写作能力10.5%、阅读能力9.3%;学生认为现在影响其英语能力提高的最大因素依次是英语基础32.8%、兴趣30%、没有好的方法21.4%、目标不明确8.6%、老师4.3%、其他2.9%。
从学生的英语能力及学习现状调查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英语能力总体偏低,但同时学生在课外付出的努力总体较少,并未因为英语能力偏低而增加。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现状及学习现状调查结果,我们对担任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8名教师及目的抽样的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试图更好地解释调查结果,分析出影响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导致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偏低。大多学生反映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做题为重点的英语学习方式,原因在于初、高中英语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分数,因此学习英语的重点就是能做题,这种方式导致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严重不足,很多学生表示学习的是“哑巴英语”,很难开口。这解释了为何学生迫切地想要提升听、说能力,也解释了为何21.4%的学生认为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影响了英语能力的提升,还部分解释了为何学生课后没有进行听、说、读、写、译练习尤其是听、说练习的习惯,因为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得分,所以原本就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
2.“非英语专业”导致能力、兴趣差异大,英语总体重视度不够。一是一个自然班里学生英语能力及兴趣差异极大。由于英语不是专业,所以英语成绩并非大学录取时考查的重点,从而导致同一个自然班的学生英语能力差异极大,而总体而言,英语能力偏低。也是同样的原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存在极大差异,有些学生非常喜爱,而有些则对英语毫无兴趣,总体而言,对英语的兴趣偏低。学生的基础和对英语的兴趣是影响其英语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二是对英语总体重视度不够。尤其对非英语专业的理科大学生而言,普遍错误地认为学学英语的目的就是通过CET4或CET6,对英语课程重视度不够,尤其是越往后,学生陆续通过CET4或CET6后,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减弱,导致英语能力的提升更加困难。另外,理科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需要花大量时间,不少学生在访谈时表示为了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晚上熬夜到12点是常事。由于认识偏差,学生不愿意在英语上花更多功夫,且由于专业学科任务重,学生也无力重视英语的学习,因此总体而言,对英语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3.大学英语教师的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影响巨大。通过访谈师生了解到,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对英语的兴趣会发生变化:有的英语能力会有显著提高,有的可能会有退步;对英语原本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大的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会大增,而原本自以为有兴趣的学生后来逐渐丧失了兴趣。访谈结果显示,教师的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是英语能力、兴趣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能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中西方知识丰富、能结合课程给予学生英语专业知识及人生引导的老师更能激发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兴趣;能将英语语言点、篇章教学与文化结合进行讲解的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并能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4.课外努力程度是英语能力提升的最重要保障。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课外经常进行听、说、读、写、译练习的学生相应的其英语能力也更高,而课外完全不进行英语练习的其英语能力往往处在最低的水平。访谈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象。从师生的访谈中分析得知,课外努力是英语能力得以提升的最重要的保障。英语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学生练习的时间也有限,想仅靠上课的时间就能提升英语能力是不现实的,课外是英语能力提升的最广阔的天地。根据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到,课外努力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以下几种:
(1)真正的兴趣。真正的兴趣会激发学生课外花功夫进行英语练习,而兴趣与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前对英语的兴趣、现在教师的理念、课堂教学方式均都有密切关系。英语基础好的、一直就对英语有兴趣的学生,其兴趣往往能持续;有先进理念、课堂教学有吸引力的教师,往往能促使学生兴趣的变化。针对部分以前对英语有兴趣后来反而丧失了兴趣的学生的深入调查更说明了真正兴趣的重要性。这部分学生反映之前在高考压力下被迫拼命学习英语,考出了较好的成绩就误认为自己喜欢英语,到大学里这种压力消失时才发现其实并非真的喜欢英语,反而因为以前被迫学习使现在对英语没有了好感,即使老师努力也无法挽回颓势。
(2)好的英语自学方法。访谈中师生都反映这极大地影响着课外的英语学习。接受访谈的教师力荐学生多浏览英文报刊和网站,多听英语广播,认为多听、多说、广泛阅读是提升英语能力的好方式。但是因为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多数学生课外都习惯按照原有的方式学习英语:背单词短语、做题、偶尔听力。另外,学生知识面狭窄造成阅读理解障碍,学生反映英语广播、报刊、网站中涉及的文化、历史等的内容看不懂,所以不愿意看。
(3)学生做事的恒心、学习生活的调节能力以及教师的课外引导。根据访谈,发现:①英语能力的提升实际还与学生自身恒心、意志力等品质有关系。有了兴趣、好的学习方法还不够,有的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课后采用老师推荐的方法学习,但只是三分钟热情,很多学生在访谈中谈到坚持是很大的问题,而通过访问一些坚持较好的学生发现,这些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在生活中也表现出毅力和恒心。②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还与自身对课外学习、生活的调节能力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了学生课外时间紧的客观事实,但通过访谈了解到,面对同样的压力,有的学生仍能挤出时间进行英语的学习,能坚持课外进行英语练习的学生面临的压力往往比一直声称“没有时间”的学生更大,因为这些学生往往也会在其他学科上会花更多功夫。③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适当地引导,比如利用课堂时间对课外活动进行一些检查、督促和鼓励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外英语练习活动的开展。教师课外的引导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升不可缺少。
三、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策略
根据调查分析,英语能力的提升绝非简单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练习,还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因素,只有全方位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结合调查及访谈分析结果,我们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教学经验,试图找出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采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的跨文化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采用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跨文化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一方面,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或者单纯的技能训练容易使学生厌倦。另一方面,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仅有语言技能,不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语言在实际运用中也会障碍重重。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刺激了学习者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促进外语语言教学……符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既满足了语言学习的需要,又促进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而充分发挥了外语教学的潜力”。[3]可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使语言在不同环境中有效运用。我国学者张红玲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中初步构建了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模式,对跨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材的编写、测试与评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3]陈桂琴也在其博士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教材编写特色与内容蕴含以及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策略运用。[4]
(二)课内外结合是学生有效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必经之道
课内可以创设一个英语语境,提供针对性的练习,给予直接指导,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宝贵的机会,同时有吸引力的课堂也是学生课外愿意进行练习的源动力。但是仅有课堂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加强练习,并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目标。课内外有机结合的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课外的学习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自学非常重要。掌握好的自学方法是第一步。通过文献阅读及教学实践,“原典英语自学法”[5]是简单易操作、效果显著的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原典英语自学法”吸收了普通语言学理论、心理学与语言习得理论、学习理论等理论的合理成分,旨在“激活、培养和发展个体与生俱来的语言自学潜能,以此为基础实现英语成为学习者个体有效交流工具的目标;优先重点发展聆听技能,在此基础上,融入‘说、读、写的训练和发展’,达到娴熟掌握四项交流能力;强调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移动多媒体等技能支持英语自学活动;强调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比较、鉴赏紧密结合,将语言文化学习融入个人终身发展;强调语言学习方法体系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强调语言学习教材和素材建设的真实性、开放性和经典性。同时,该方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不违背”,[5]在现实实践中[5]以及在我校其他一些专业教学实践运用中均取得了较好成效。“原典英语自学法”可简单地概括为321x法,即“闭目专注聆听不少于3遍,之后认真阅读听力文本不少于2遍,再欣赏聆听不少于1遍,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听、说、读、写、译’的扩展提高训练”。[5]
教师的跟进指导同样重要。有了好的方法,学生并不一定会实施或者坚持实施,就如调查反映出来的,能否很好地进行课外学习还与学生的恒心、毅力、生活学习的调节能力等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鼓励和帮助,需要教师随时关心学生课外的练习进展情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调节学习工作时间,这些工作是帮助学生学会课外自学的有力保障。
2.课外多种方式配合提升学生英语能力。除了引导学生自学,学校还可以创设更多的平台及其他方式配合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一是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活动、英语文化墙、英语知识相关讲座、观看英语影视作品等,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或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为学生推荐书籍以及优秀的英文报刊、网站等,英文报刊、网站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VOA,BBC等,为不同学生提供自学的多种选择。
3.使课内课外产生联系。课堂内外如果能够有机结合,则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课内教学更加有效,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使课内外产生联系的方法如下:一是开展课堂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二是课内适时对学生课外的自学活动进行检测、督促、鼓励和指导,以督促并帮助学生课外有效自学。三是课内适时结合单元主题及时事进行讨论,讨论前让学生阅读各英语网站上的相关文章及评论。四是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课堂所学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同学间的矛盾等,让学生真正体会英语的作用,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从而激发学生课外英语自学的主动性。
(三)加强教师的跨文化培训以促进教师的发展
课堂内“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有效进行,要求外语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较强的交际能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特征和教学规律”。[4]课外对学生进行切合学生个体实际的引导和指导,需要教师真正具有“民主、平等、尊重、理解”、“以学生为本”等思想。课内外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灵活地进行教学组织。总之,教师是影响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关键一环。教师的理念、教师对学生及教学规律的了解和把握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是否对英语继续有兴趣或产生兴趣,或者是否主观上愿意学习英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其交际能力也影响着学生能力的提升: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有效的交际技能、灵活得当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提升英语能力有强大的示范作用。“跨文化培训”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跨文化培训”可分为教师个人的文化能力培训和教师文化教学培训两部分。前者包含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3个方面;后者包含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意识、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3各方面。[3]通过对教师的跨文化培训要实现几个目标:首先,是帮助教师增强跨文化敏感性及跨文化意识,并真正树立“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理解”、“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其次,是拓展教师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帮助教师运用跨文化的理念不断调整自身的日常交际行为。[3]近年来,反思教学和课堂教学研究这两种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教师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发展中。[3]
四、结语
具备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大学生日后在学习、工作、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的基础,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在问卷调查、访谈及文献阅读基础之上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英语能力提升的策略建议。本研究是仅在普通大学学生中进行的调查,被试人数有限,且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局限性,如何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者从更广的范围、更多高等院校类型等角度进行研究讨论,以更好地促进各高等院校、各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谈慧娟.当代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调查[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1).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14-215,254-338,349,349-354,354-358.
[4]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167-18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