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1篇

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含义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实施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职责、过程和资源[8]。实验室应将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制定成文件传达到全体人员,并被其理解、活动和执行。并保证对管理方针和目标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具有关联性、协调性、适应性等特点。管理体系应有明确的目的、规范的管理、有效的制约、高效的机制、能自我发展和有机的整体等特点。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贯穿与实验室活动的整个过程,从取样开始到所有潜在危险材料被处理。

2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2.1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法律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WS/T251-2005),GB19781-2005/ISO15190:2003《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GB/T22576-2008/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GB/T27025-2008《检测和校正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

2.2编写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有生物安全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SOP)、安全手册及记录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应密切联系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安全为主题,涵盖生物安全的一切要素。编制的文件要相互呼应、统一协调便于管理和使用。

2.2.1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手册是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应遵循的文件,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纲领。可参照“质量手册”的组织方式,但要包括以下内容:风险评估、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个人防护和应急措施、菌(毒)种管理等进行原则性规定。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实验室负责人、生物安全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各个部门都应赋予其相应的职责,要明确实现和达到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的制订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质量目标要相对具体,规定一些明确的数据,如对事故的处置率、人员培训、设备装备等,具有可考核性。批准页由设立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发,表明无论内、外条件发生何种变化,该负责人都会确保并维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金华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目录见表1。

2.2.2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生物安全手册的执行文件,程序文件一定要与生物安全手册相呼应,注意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中《程序文件》的特殊性。特殊的内容有:确保每个生物医学检测和相关人员熟知生物安全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了解实验室和所操作材料存在的潜在风险;确保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的供应;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的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确保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样品和菌(毒)种不会遗失或被偷窃。保存良好内务行为的程序;员工健康监护程序;实施危害评估,记录结果及采取措施的安排程序;化学品和其他危险品的确认、安全处置与存放及监控程序;操作有害材料的安全行为程序;工作人员培训、考核程序;设备安全去污染程序;紧急程序;事件记录、报告及调查程序;废弃物处理及处置程序;安全计划的审核和检查程序。金华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目录见表2。

2.2.3安全手册安全手册编写的原则要有针对性、实用、便于使用人员查阅。内容包括:实验室操作和使用的仪器设备、材料存在的潜在生物危险和预防措施注意事项及出现意外情况的处理措施;化学品安全;电器安全;消防;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应急事件处理方法;紧急撤离等内容。金华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安全

2.2.4SOP编制SOP编制的原则为编制的SOP要包括实验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从取样开始到所有潜在的危险材料被处理的各个过程以及实验室清洁、消毒、废弃物处理和实验质量控制,并确保SOP的严格执行,同时生物安全贯穿于SOP的整个过程。编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标准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标准操作规程。

2.2.5记录的编制记录是实验室活动过程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证明;记录不要缺项,要做到实验室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相应的记录。必不可少的记录包括职业性疾病、伤害、不利事件的记录;危险废弃物处理和处置记录;危险标识;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报告(含纠正、预防措施);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记录;实验活动记录;人员、物品出入记录;试剂、耗材购置、配制、使用记录;监控(含人员监督记录);空调系统运行记录;重要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工作状况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实验室清场消毒记录;其他记录(如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回收记录、人员档案等)。

3讨论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2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摘 要】航空维修单位是民航实现民航强国的重要体现和民航运输业的重要保障,而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是维修单位安全的基本保障。论文在介绍当前我国维修单位特点及安全管理建设现状基础上,从安全政策与目标模块、实施与控制模块、监督与改进模块和安全信息管理模块4个模块和安全政策、风险管理系统、安全文化体系、应急响应系统和改进体系等15个要素,构建了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并详细探讨了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步骤,阐述其评估和改进步骤。建立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旨在进一步夯实民航安全发展基础,构建实施维修单位SMS将有助于提升维修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促进安全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安全评估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1408)。

作者简介:杨立飞(1993—),男,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

通讯作者:陈农田(1984—),男,讲师,研究方向航空适航与安全、航空人因工程。

0 引言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永远不可逾越的警戒线[1]。在20世纪90年代,航空安全专业人员和管理者将目光转向了系统安全和以组织安全模型(如里森模型)为导向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2]。在曼彻斯特大学James Reason教授的潜心研究,并借鉴了澳大利亚民航安全局的经验和资料,开发并形成了加拿大SMS方案,于2005年开始执行。2005年英国陆续出版了CAP712《商业航空运输的安全管理系统》和CAP726《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审核指南》等系列规章和指导材料。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在2006年生效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附件6中,推荐各缔约国对空中交通管制、机场、航空运营人和航空器维修单位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以更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3]。

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一类理事国,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先后了《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南》(AC-139/140-CA),《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AC-121/135-FS-2008-2),《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要求》(MD-TM-2009-003)等相关文件,标志着着我国民航SMS建设工作正式进行到应用阶段。近年来,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根据民航局在全国民航企业内提出的建立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要素也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如徐佳璐[4]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理念与管理方法,对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空管分局为例,提出了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和对策;张霆霆、孙瑞山等[5]设计提出试飞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总方案,结合我国试飞机构实际情况,从四大模块构建适合我国民用航空器的试飞SMS,并阐述其实施和评估步骤;谭克涛[6]对比了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现状,分析比较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功案例,以国内某国际机场为研究切入点,提出了国内机场SMS建立实施的困难及改进建议。而航空维修单位的安全管理与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在安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我国民航局虽然提出了在航空维修单位建立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但仅给出了基本要求和相关要素,并没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南、实施规范和审核标准。随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国内维修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变大,维修单位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总体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并且国内维修受制于原始制造厂商在技术、备件、合约等方面的封锁,国内维修单位的维修能力相对较弱[7]。且我国航空维修单位保障条件和作业环境差,安全保证体系和机制不健全,安全监查人员缺乏和监管能力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 。目前国内无一成功的民航维修单位案例可供参照和借鉴,更是没有形成一个标准模板和一个成功的范例。因此,建立并开始逐步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以满足我国民航当局的要求成为维修单位当务之急。

本文提出并建立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详细步骤和实施内容以及探讨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改进,促使航空维修单位整体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以达到“有把握的安全、持续的安全、可靠的安全”的目标,并为航空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维修单位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1 安全管理体系理论内涵

在民航中,ICAO为提高现有的民航安全管理水平,提出将被动性安全管理转变为主动性和预防性安全管理的理念,即安全管理体系(SMS)。ICAO将安全管理体系定义为: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有条理的管理安全风险做法,包括必要的组织结构、问责制、政策和程序。安全管理体系由四大支柱构成,分别为策划、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和安全促进[3]。其本质是系统管理,即从航空公司整个系统上把握安全态势、查找安全问题、堵塞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而不是片面地、孤立地就抓安全;核心是安全风险管理,即在航空公司全面识别、衡量、避免风险,用最小的代价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尽可能的维护公司的利益;驱动是信息管理,即有效的安全管理是以数据为驱动的,同时安全信息的开发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基础是安全文化,不仅能弥补体系中组织政策、程序、标准方面的不足,还可以为航空公司营造优良的安全文化奠定基础。

安全管理体系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将被动性安全管理转变为主动性安全管理;将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与程序转变为员工意见能影响相关政策程序的制定;将直接监督一线员工转变为运用系统方式监督;将视员工为不安全的因子转变为让员工成为安全的参与者;将由管理者检查发现既有危害转变为全体员工共同挖掘发现既有与潜在的危害;将奖惩保障安全的方式导入风险管理机制;将处罚文化转变为公正文化等。

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就是在航空公司导入风险管理机制,实现主动安全管理,健全内部安全保证体系;系统全面、协调一致地实施各项安全方案,有效地配备资源和降低风险;恰当地确定安全责任,塑造积极的安全文化。安全与效益也密切相关,通过安全管理为管理者提供有效处置事故或事故征候的能力,并将有价值的教训用来改善安全和提高效率,不仅能降低企业损失,还会提高企业生产力。

2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根据《ICAO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的内容,通过一线维修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参考民航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SMS构建方法和内容,结合航空维修单位发展速度快、数量增多、维修能力弱、机制不健全、安全监查人员缺乏和监管能力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等特点,基于PDCA理论、安全目标管理、系统管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和强制原理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将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划分为安全政策与目标、实施与控制、监督与改进和安全信息管理4个模块和安全政策、风险管理系统、安全文化体系、应急响应系统和改进体系等15个要素,它体现了航空维修单位SMS的最低要求[8-9]。航空维修单位SMS以安全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实施与控制模块(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监督与改进模块确保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始终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过安全信息管理模块使维修单位单位树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建立基于数据、预防为主、持续运行的一个闭合循环运行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实现航空维修单位SMS的改进和安全水平的提高。其航空维修单位SMS 模块结构运行示意图如图1。

2.1 安全政策与目标模块

安全政策与目标模块是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质量政策、组织机构体系、文件体系和安全文化体系这6个要素。安全政策是指指导航空维修单位开展安全管理体系的统一方针,由维修单位一个经最高领导者批准安全目标和承诺组成,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和行动准则,一般包括符合国家和民航局的法律、 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要求;反映了维修单位的安全管理理念并为建设积极的安全文化提供了清晰的导向。在制定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应与各层人员进行广泛、充分地协商,确保员工与安全政策密切相关,在安全政策公布后,各部门应通过职责分解安全政策,并落实到个人。安全目标是控制和减少机务责任原因的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和飞行事故症候。对于质量政策管理人员应保证与安全政策相一致。在组织机构体系中,航空维修单位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是建立、实施并保证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负责人,应建立相对独立与运行系统的安全监督系统,确保维修单位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安全管理及支持SMS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并完善安全运行的问责办法,落实全体员工安全责任制。文件体系主要包括法规类文件、技术类文件、管理类文件、操作类文件及记录,航空维修单位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建立并存档各类文件,并且对各类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等实施有效的管理,以确保文件易查找、易读、易识别和追溯、有序保存、及时更新修订及废止。安全文化是航空维修单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航空维修单位应建立公正的奖惩管理规定,发挥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员工掌握安全文化理念的同时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将安全文化体现在具体岗位和实际工作中。

2.2 实施与控制模块

风险管理模块是航空维修单位SMS的核心,一般风险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四个要素。对于运行过程中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以下辨识工作:(1)设计因素,包括机械设备、工作排班和检查单等;(2)信息交流方式,包括沟通方法、专业术语和语言等;(3)人为因素,包括公司培训、薪资和资源分配政策等;(4)组织因素,例如实际生产与安全目标的兼容性、资源分配、公司安全文化等;(5)工作环境因素,例如噪声、振动、温度、灯光强弱和提供防护用具及服装等;(6)规章管理标准,包括规章的可操作性与执行力度和人员、设备与程序的认证,以及行业监督适当的程序等;(7)防护措施,包括事故探测和警告系统,及设备对错误的容忍程度和灵活度等;(8)个人表现,包括身体状况和医疗条件的限制等。进而采用被动式、主动式、预测式3种方式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存在,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并通过风险分析对危险源导致危险的后果严重性及发生可能性进行评判,也包括对形成该危险源的各种根原因进行分析。在建立风险矩阵评估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缓解措施。维修单位应建立应急响应系统来针对航空器或非航空器突发事件。对于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应急小组成员名单职责和联系方式、应急工作的流程(救援、记录、保护和调查)、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习。应急预案应通过演练验证和评审的结果,找出方案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进和修订。

2.3 监督与改进模块

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尽可能避免事故重复发生[10]。评估审核系统是对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安全管理体系改进要求,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评审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政策的符合性、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维修运行过程与法规的符合性、航空维修单位的安全绩效、应急响应系统的状态等。安全监察体系通过采用持续监控、审核、调查对维修运行系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是否符合规章要求和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为系统评估、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提供支持。其主要工作包括不安全事件报告、自我检查、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局方、独立的第三方或客户组织)。改进体系是一个持续更新的动态系统,它是以不断更新的安全管理数据为基础,对以下内容进行持续改进:安全政策的改进;手册、程序及文件的改进;设施设备的改进;危险源、风险平和风险控制方法的改进;安全管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等。反馈系统管理主要取决于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利用,在航空维修单位中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是反馈系统,其包括对安全经验教训的汲取和维修人员的报告。该系统不仅用于报告安全相关问题,而且有助于维修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

2.4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

航空维修单位应该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系统,组织和安排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维修规章制度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理念、政策和程序,掌握对应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确定所有人员胜任其岗位。其主要内容有:新员工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理培训;安全管理体系培训;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等。建立有效运行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各类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利用和保护。且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应覆盖维修单位与航空器维修和提供服务的所有部门、生产运行过程和及其管理活动。

3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步骤参考ICAO向各国推荐的《ICAO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实施步骤,基于安全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PDCA 理论和系统原理,参考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和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步骤,制定了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流图,如图2所示。

4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评估和改进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受到人、机、环、管多个因素的影响,但各个因素间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由多个因素组成复杂的有机整体,所以在建成之后必须对该体系进行整体评估和改进。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是对SMS建立和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鉴定,其主要目的是客观判别所建立的SMS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安全绩效指标。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绩效评估和改进步骤包括:明确评估对象;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指标评估值的确定;评估指标权系数的确定;确定指标间合成关系,求综合评估值;根据评估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对系统分析和决策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其评估方法可采用直接打分法、等级比重法、专家评分法和集值统计法。

5 结论

安全是民航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民航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循序渐进的创新性工作。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目前我国民航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具体维修单位SMS的指导性文件,文中探索性地提出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中国民航发展规律、国内航空维修单位自身发展要求和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步骤。

2)主要按照系统性、持续性、规范性的安全管理理念,结合PDCA理论、安全目标管理、人本原理及系统管理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从安全政策与目标模块、实施与控制模块、监督与改进模块和安全信息管理模块4个模块和安全政策、风险管理系统、安全文化体系、应急响应系统和改进体系等15个要素,分SMS计划、SMS实施、SMS审计和评估和SMS保证和促进4个阶段,构建了航空维修单位SMS详细的实施步骤和流程,制定了SMS评估和改进内容。

3)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是我国民航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将安全管理体系广泛建立于民航各个单位,将进一步夯实民航安全发展基础,构建实施航空维修单位SMS将有助于提升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促进安全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吴涛.浅谈航空货站的SMS体系建设[J].空运商务,2011(304):1.

[2]国际民航组织.ICAO安全管理手册(SMM)[S].2版.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等译印,2005.

[3]周长春,谭鑫,陈勇刚,等.航空安全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81-203.

[4]徐佳璐.我国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评估:以Z省空管分局为例[D].2011-11-29:I.

[5]张霆霆,孙瑞山,刘俊杰,侯伟峰.民用航空器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报,2013-10,23(10):2-4.

[6]谭克涛.长沙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2006-10-20:II.

[7]王芳.国内维修业:成长期的思考题[N].中国民航报,2013-1-10(4):2.

[8]陈勇刚.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6,8(6):2-4.

[9]国际民航组织.ICAO安全管理手册(SMM)[M].3版.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等,译印,2013.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3篇

1、河南省济源市电子政务平台

河南省济源市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基于互联网。互联网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是加快信息化发展,推进电子政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河南省济源市积极开展互联网上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保障试点建设工作,按照“保安全、促应用”的思路,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结合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平台,有效地推动了电子政务建设,并大大地缩减了成本,网络建设费用仅为182.5万元。与原来拟采用“专网”的建设费用相比,仅网络投资一项就节约了662万元,节约比例达到47.4%。

获奖理由:没拉一条专线,没建一个专网,完全基于互联网,这样的电子政务平台,安全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天融信为其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电子政务之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对商用密码、VPN等信息安全技术的综合利用,使其实现了全市120个党政部门和全部乡镇(办)的互联互通,建成了低成本、可扩展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2、山西移动按SOA框架构建电信BSS/OSS体系架构

山西移动通过SOA项目的实施,使得业务流程得到了简化与优化,并构建了新的业务平台。新的业务平台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应用模式,使得各个层次的业务人员都能获取客户完整、统一的信息,从而让业务人员能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同时,山西移动还建成了流程清晰、响应及时的投诉服务体系,基于改良后的体系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获奖理由:通过SOA技术,山西移动用于投诉服务的核心流程被大量地精减,而且可以通过企业的服务总线来随意调用这些服务,并让业务流程能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自由重组,从而将以前几天才能解决的投诉问题在5分钟之内就能得到解决。

3、河南省国家税务局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监控平台

随着用户业务集中模式的完成,对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高效性和可信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所采用的SecFox安管系统就来源于用户对信息系统安全管控平台的强烈需求。

获奖理由: 网御神州SecFox安管平台在河南国税运转非常良好,通过安管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运维管理的水平,将用户从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方式变为了阶段性巡查、接收告警短信、及时排查故障的常规流程。并且,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用户反馈中,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4、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广东省地税局南海数据处理中心试点

广东省地税局南海信息处理中心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试点中的主要业务应用是,内网的税收征管业务与外网的上网业务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另外,广东省地税局南海信息处理中心信息系统是税务系统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全省税收业务统一共享的信息处理平台。

获奖理由:通过试点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开展税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经验,为研究税务系统风险评估工作的有关方法、流程和相关标准规范提供了依据。同时,分析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及存在的脆弱性,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抵御威胁的防护对策和措施,为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5、北京海淀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北京海淀信息办在国信办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与技术支撑单位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一起,结合已经实施的ISO9000、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工作,很好地完成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应用试点工作。

获奖理由:通过验证国际上通用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IEC 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ISO/IEC 17799:2005《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了解和掌握了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并探索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等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将来标准的出台做出很大的贡献,试点获得了国信办的高度肯定。

6、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国信办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在中国证监会的支持下,结合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ITMS、BCP、CMMI等工作,很好地完成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应用试点工作。

获奖理由:通过验证国际上通用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IEC 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ISO/IEC 17799:2005《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了解和掌握了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并探索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等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将来标准的出台做出很大的贡献,试点获得了国信办的高度肯定。

7、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指挥与决策系统

作为全国第一个跨地域部级应急决策方案,该系统是卫生部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基础环境、技术环境、网络与数据平台、应用软件系统等内容。系统投入运行后,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基础上,可以完成对事件处理全过程的跟踪和处理,满足了突发事件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各项要求。

获奖理由:太极 SOA技术在项目中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卫生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系统平战结合的设计理念,在“平时”运用该系统进行值班、预警、预案管理等日常业务的处置与管理;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使用应急指挥系统提供的决策与指挥支持功能,进行事态分析、资源调配、人员派遣等,从而实现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准确而迅速的处置。

8、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大型企业

直播系统

国家电网公司网络直播NV-2005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弥补了传统信息传递方式的缺陷,在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并使得各基层单位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总部的有关精神,真正做到了零延时,还有效地加强了公司的集约化管理。

获奖理由: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大型企业直播系统,作为常态化的网络应用,进一步地发挥了流媒体技术和信息化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生产一线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9、GE服务器整合系统

GE医疗是国内最早使用VMware Infrastructure 3的用户之一,通过使用VMware VMotion、VMware HA等高级功能,来运行Windows 2000/2003和Redhat AS/ES操作系统,从而实现了服务器和基础设施的整合。

获奖理由:GE服务器整合系统的运行,提高了CPU的利用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加速了新服务的部署效率,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停机时间,并成为GE医疗基础架构的重要支撑。

10、异构协同交通办公自动化系统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4篇

“五常法”二级生物安全管理模式内涵

1常学习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制定的《生物安全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消毒技术等,接受上级部门规定的检验人员岗位培训、资质培训和业务培训。对学习、培训和考核情况进行评价、如实记录,确保培训和学习有效,并能指导和应用到实际检测和操作中。

2常规范明确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岗位职责、行为规范,要求自觉遵守国家颁布和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体检、准入、防护、检测、消毒和记录等,对生物安全柜、压力灭菌器和其他检测用仪器设备按实验室认证认可要求进行检定、校准。让有关人员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生物安全规定规范化即完全彻底地执行,使各项操作和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和持久化。

3常清洁实验场所、实验仪器、实验物品和实验人员手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按照程序和规定的要求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做到清洁和无害化;实验废弃物应该及时处理,减少和防止污染的发生。

4常检查生物安全委员会、生物安全管理科室、科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监督员各司其职,切实履行监督检查制度。所有监督检查结果及时、实事记录,以便备查、改进,并对检查结果作出客观、独立评价。

5常改进常改进就是针对BSL-2现场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而展开的不断持续的行为规范的修正改善以及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生物安全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等)的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用不断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再来指导实验人员生物安全的行为规范,形成良性的、螺旋式上升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模式。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五常法”二级生物安全管理模式运行

1常学习中心实验室7名微生物检测人员均参加、通过了浙江省卫生厅组织的生物安全上岗培训和考核;压力灭菌器操作人员和艾滋病抗体、肠道致病菌检测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有效资格证书;生物安全管理科室--质管科每年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检验科学习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病原微生物、传染病、消毒技术等知识培训,并进行书面考核;检测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疾控中心组织的检测新技术培训;清洗、消毒辅助人员经过清洗、消毒操作专项培训。2011年全年参加生物安全相关培训共69人次,人均3次以上。通过培训,相关人员不断规范操作,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强化了生物安全意识。

2常规范中心最高管理者—中心主任组织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员会,明确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质管科为生物安全管理科室,质量监督员为生物安全监督员,每个实验室落实安全责任人。2006年8月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编制了《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目前运行的是第2版,内容包括了组织机构、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等17个管理要素。另有生物安全仪器操作规程62个,病原微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63个,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清洗消毒、个人防护细则和制度8个,相关记录表格68个。在开展实验室工作前对所有实验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采集本底血清标本并长期保存,检查项目包括HIV(1+2型)抗体初筛、HAV-IgM、乙肝三系和ALT。安排检测人员每年参加健康体检,实行系统监测。明确规定检测人员必须熟悉生物安全柜、隔离衣、防护服等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并进行操作比赛;熟记实验室行为规范,掌握检测方法和消毒技术;并要求经常对照中心制定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了正确的操作习惯。

3常清洁检测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做到随时消毒和清洁。如撕开的试剂包装盒及时放入垃圾箱,保持实验台面清洁;用过的滴头放在配有消毒液的盛皿里;实验废弃物按照《实验室消毒灭菌要求》、《实验废弃物管理规定和处置要求》等作业指导书及时进行高压灭菌或消毒、记录。实验结束后实验台面和地面再用合适的消毒液擦洗一遍;实验人员离开实验室按照《洗手操作规程》正确洗手,实验室的空气使用紫外线消毒。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检测,确保有效。消毒、灭菌过的物品分开存放、标记;消毒过的实验废弃物定点存放、定时运输,专人管理,防止了室内和室外污染。

4常检查检测人员每天下班前按照各自规定的岗位职责检查仪器设备、水、火、电、门窗安全并记录、签名;每个节假日科室自查,着重检查实验室设施安全及防护设施储备情况等;监督员对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检测人员具体岗位职责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项及时记录、上报,2011年共检查14次;科室负责人重点关注实验室消毒灭菌及实验废弃物的处置工作,质管科着重加强菌毒种管理;生物安全委员会全年集中、全面检查2次,包括人员健康档案、检验人员操作、个人防护、清洗消毒情况,生物安全仪器检定和校准状况、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管理体系修订和完善情况等。对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生物安全委员会年底全面总结、评价。

5常改进2011年共发现安全隐患2个,不合格项5个。针对存在问题,中心及时修订了《生物安全管理手册》1.5《生物危险/危害评估》和1.12《实验室消毒、灭菌要求》2个管理要素,完善、修改了生物安全仪器校核规程和生物样本检测作业指导书22个,新编制了《微生物实验室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分子生物学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8个,增加了相关记录和表格10个,明确了使用中消毒剂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新配置了高温灭菌箱、低温培养箱等生物安全仪器和检测仪器设备5台,消除了安全隐患。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5篇

近年来,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普遍提高,这就要求医院要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医院作为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是我国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诊疗安全和群众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因此提出了完善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力求从根本上降低医疗风险,缓解医患矛盾,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服务。

【关键词】

医疗安全;医疗管理;中医院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群众接收了大量的医学知识,于是健康意识、预防保健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开始日渐提高,对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体现,是保障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前提,是保证医院功能充分发挥的关键。近年来,医疗形势严峻、医患关系紧张,因此抓好医疗安全、防范医疗事故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医,是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的传统医学。而中医院作为中医文化的载体,是我国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1医疗安全管理的界定

医疗安全与医疗安全管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又紧密相关.医疗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过程中,没有发生因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技术过失、医疗设备问题等原因导致的不良后果,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的意外伤害[2]。其内涵包括:一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会受到意外伤害;二是患者在诊疗期间没有因为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失而增加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三是患者在诊疗期间享受同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平均水平的医疗服务[3]。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前提和根本,是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医疗安全管理,是指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行为、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伤害而开展的全部管理活动,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形成一个关系和谐、理性健康的运作体系,以达到实现医疗目的、保障患者健康的目标[4]。当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医疗安全管理模式有四种,即单纯被动地处理不安全事件的管理模式;医疗缺陷管理与不安全事件处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医疗风险管理模式;医疗安全预警/防范管理模式。其中医疗安全预警/防范管理模式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有前景的医疗安全管理模式[5]。

2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和隐患分析

中医院作为我国的重要医疗机构之一,体现了我国几千年来不断累积下的、丰富的治疗经验,以全国10%的医疗资源提供了近1/3的医疗服务量,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临床医疗具有专业性、复杂性、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原因,所以也意味着它在保证医疗安全方面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存在一些隐患。

2.1医疗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中医院对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缺失,没有意识到医疗安全管理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医院的工作重心放在提高经济效益和引进高精尖设备上,而忽视了应该建立一套细致、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导致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无规可循,为医疗不安全埋下了隐患[6]。少数中医院虽然制定了医疗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大都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形式,缺乏落实制度的配套措施,更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导致制度执行不力,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检诊制度、首诊负责制、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不按要求落实,病历书写不规范、不及时、不全面,甚至出现故意违规操作,造成医务人员无法对患者提供规范、有效的诊疗服务,容易引发医疗纠纷[7]。

2.2医务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

中医药具有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优势,所以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或者由于任务繁多,经常在疲劳状态下超负荷工作而导致放松警惕,产生疏漏[8]。长期以来,医务工作人员的考核与晋升制度一直是与其业务水平挂钩的,这就导致了中医院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法律”的现象。医务人员没有完全适应生物—社会—心理的现代医学模式,擅自单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侵犯了患者的权益,容易造成医疗安全问题的产生[1]。同时,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产生矛盾时,医务人员也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造成了医疗纠纷事件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2.3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理念落后

治病救人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当前很多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欠缺,工作不认真。在诊疗过程中,由于个人态度不严谨、操作马虎大意,造成误诊、漏诊,给患者带来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引发医疗纠纷[9]。中医院的医务人员也存在服务理念落后,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对待患者的态度“生、冷、硬、差”,说话方式不得体、不尊重,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角度考虑,这些也会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情绪。

2.4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中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线医护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医务工作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由于其临床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不娴熟,诊疗水平不高,考虑病情不全面,导致难以对患者进行有效、妥善的专业救治[10]。还有一些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更新不及时,又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导致诊疗效果差强人意。有的医生过于自信或急于求成,造成治疗方案不适宜或药物使用不合理,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招致患者的不信任。

2.5医疗信息不对称,医患沟通不到位

医患关系不对称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患者及其家属自身医学专业知识掌握有限,不能正确认识在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认为是医务人员处置不当才造成的,对医务人员产生误解,进而引发不满情绪,产生不必要的医患矛盾。不同的诊疗方案会导致不同的诊疗结果,如果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事先未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认真的沟通,或者没有让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那么一旦出现效果不理想或不良症状时,就会引发医疗纠纷。在沟通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不注意沟通技巧,在态度上表现出不耐烦,忽略患者情绪,必然也会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11]。

2.6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疗纠纷数量增多

由于科学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较之前相比更容易获得医学知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日趋增强,对医疗的期望值也大大增加。但是由于当前医学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患者出现心理落差,容易对医务人员产生不满情绪,加上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和个别医务人员医风医德存在问题,收红包、收回扣等不良现象存在,造成医疗纠纷事件逐年增加,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也有“医闹”打着维权的幌子,无理取闹。例如2012年发生的哈医大杀医案、2013年发生的温岭杀医案等恶性医疗事件。还有一些不良媒体,推波助澜,刻意夸大事实的负面报道,误导公众舆论,加剧医患矛盾[12]。

3完善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

从上述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不难看出中医院在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根据上述问题,制定适宜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策略,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中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3.1建立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中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医疗安全领导小组,形成由院长和党委书记总负责,主管副院长负责实施的工作格局,抓好医疗安全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同时也要落实好各项基本制度,抓好三级查房制度、首诊负责制、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医嘱制度、用药制度、会诊制度等。实行严格的医务人员准入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准许上岗,对新进医务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培训后才可上岗[13]。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鼓励医务人员强化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患者健康。还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院内各科室间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避免整个诊疗环节出现纰漏。

3.2强化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医疗服务质量是患者选择就诊的重要原因,也对中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14]。医院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医疗服务质量的竞争。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是中医院永恒的主题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就是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因此,中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选取优秀骨干外出进修,保证医务人员可以不断拓展知识领域,了解医学新动态,更新知识储备,提高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中医院也要加强对医务人员思想道德、医风医德和个人修养的建设,组织学习社交知识,对待患者及其家属要注意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耐心解答其问题,获得患者的理解和肯定[15]。

3.3加强全体人员安全教育,强化法律意识

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规范的医疗风险防范培训,让其了解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存在的风险,使其真正意识到潜在的安全隐患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明确进行医疗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做到从主观上重视医疗安全工作,主动规避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对全院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聘请法律专家到院内进行普法讲座,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诊疗过程中做到依法行医;在出现医疗纠纷时也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7]。

3.4改进医患沟通,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

改进医患沟通是化解医患矛盾、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16]。全院上下应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一切为了患者”,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方式,态度要温和;主动与患者交流,认真聆听患者意见,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体恤患者痛苦,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对于一些患者及其家属表现出的误解、质疑,甚至不礼貌,要做到理智和宽容。这样有助于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认可,尽可能缓解医患矛盾的产生。

3.5强化医疗安全监控机制,杜绝医疗安全隐患

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所以在医疗诊治服务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安全因素,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人身损害,引起医疗纠纷。据统计,全国三甲医院因医疗纠纷平均每家每年要赔偿100多万元[17],因此医院建立并实施医疗纠纷风险预警机制,成立预警小组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交接班时、节假日时更要强调三级查房制度和其他各方面的检查力度。科室主任和主治医生等要亲自巡视,了解患者的情况。对于危重患者、重症患者和有并发症的高风险人群,更要特别重视,实时监控,保证患者的安全。定期或不定期对病历书写的完整性、合理性、医疗操作技术等医疗关键环节或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召开医疗安全隐患分析会,力求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将医疗事故消灭在萌芽期[6]。

3.6加强医疗安全信息化建设

医院大力加强医疗安全信息化建设,建立实时监管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为患者设立电子病历[18],能够全面、详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同时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将患者的医疗费用清单进行公示,使患者清晰地了解诊疗费用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使用的项目等,增加医疗服务透明度,避免产生因费用不清晰而引起患者及其家属质疑的情况,防止医院乱收费、乱开药、乱诊断的现象产生,重塑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4结语

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是中医院的发展之基、生存之本、稳定之源,是中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贯穿整个诊疗服务过程[19]。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若出现医疗安全问题,会直接对患者和医院造成一定的伤害和损伤,所以要求医院要站在新的高度和视角重视医疗安全问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一套全员参与、团结协作、权责明确、有深度、有广度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医疗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医疗安全隐患监控机制;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患双方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医院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锐 申俊龙 姚峥嵘 王高玲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高炼.中医院医疗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1):30-32.

[2]杜乌林,施军卫,邓建华.构建医疗安全管理体系的做法与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11):25-26.

[3]余震.中国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4]罗添文,徐玲,吕富荣.关于医疗安全管理系统化建设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589-1591.

[5]刘启望,冯超,刘敏.对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1):20-21.

[6]王冬.新时期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6(3):189-190.

[7]王增萍.妇产科医疗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1):58-59.

[8]张乃芬.妇产科医疗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0):1767-1768.

[9]陈丽丽,刘大江.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之我见[J].西南军医,2011,13(2):378-379.

[10]孙寿栋,赵雄秀,张道全,等.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促进医院建设全面发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3):314-315.

[11]诸挺山,张威.急诊的医疗安全管理与医疗纠纷防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3):435-436.

[12]陈少仕.海南省中医院率先成立“医疗安全服务部”[N].中国中医药报,2015-05-15(05).

[13]姜小华.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纠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773-775.

[14]陈建芳.妇产科医疗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948-949.

[15]计永军.医院医疗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80-2381.

[16]毕桂泉,贾志龙,徐亚军.医院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做法[J].人民军医,2013,56(11):1352.

[17]赵继顺,刘学勇.加强特色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纠纷策略[J].中国病案,2009,1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