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理想教育

高中生理想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理想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生理想教育

高中生理想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四、营造一种“活”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氛围

1.语文课堂的气氛的构建, 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 形成一种不但在人格地位上的, 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平等理念和合作默契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能得以激发, 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活跃元素。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 构建相应的问题情境, 设计符合学生自学规律的教学过程, 安排必要的课堂小练习, 指导学生独立进行探索,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性, 启迪发散性的思维。多媒体所带来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和谐平等原则下所产生的课堂突发性事件的处理,“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诸如教师的失误,学生的恶作剧、出风头等,面对此种现象,必须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其方法技巧应随着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4.作为创建和谐课堂气氛的主要施行者,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在40 分钟内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要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强调一种活化的课堂氛围不等于放任学生,而是在探求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轻舞飞扬”。

高中生理想教育范文第2篇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高中生理想教育范文第3篇

一、读前预测法

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用下列内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课文中可能会谈到的内容。

二、读中巧问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众说纷纭,异彩纷呈。

三、课文复述法

在学生把握原文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变换人称、改变文体、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更激发了学生想象力。

四、读后续论法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了课文所述的故事、剧情或事情之后,引导学生预测能“自圆其说”的故事结局、续编剧本、或者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五、作业开放法

尽管目前在各类英语测试中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题,但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尽可能多地设置开放型或半开放型题目,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想象穿越时空,得出多个合理的推测,而不是单一的答案。

高中生理想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想象力

因为人们有了想象力,才能够有许多创新的事物发生,人们才能够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丰富的想象力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创新的基础就在于想象力。在语文教学的阅读中是最容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创造文字形象化

语文随着高年级的提升教材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书本中不再有图画了,而且文字也越来越多,只要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字进行想象力那么出现在学生脑海里的一定会是活泼生动的画面,这就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进入了作者写作的画面,如果单纯的只看文字学生也不会对这篇课文产生兴趣,更不会花费时间去理解课文的意思,许多事物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不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就很难对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产生兴趣,因此在阅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一些文字都想象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片,进入作者世界当中去,体会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

例如在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五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对这段文字进行创造文字形象化的呢?例如:月光是怎样泄在一片叶子和花上的呢?为什么作者不让月光泄在整个荷塘里呢,为什么作者要突出“一片”呢?学生这时就可以想象月光泄在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情景以及月光泄在整个荷塘里的情景,学生也可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联想。可能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没有注意到过月光泄在荷塘里的情景,因此学生就可以进行大胆的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幅画面。接着就问为什么说叶子和花是在牛乳中洗过一样……通过各种想象力,学生离作者的世界也越来越近了,学生眼前便会呈现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图,荷塘薄雾缭绕、朦胧和谐,荷塘上月色清幽迷蒙、安谧柔和,在这荷塘与月色的交融中,使学生犹如置身仙境。体会作者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交织杂糅的复杂感情。

二、融汇贯通,体会文章的内涵

学生在对作者文章进行的想象的时候,可能与作者的思路不在同一频道上,也难以达到作者哪种写作的境界,所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融汇贯通,为学生建立一座心灵上沟通的桥梁,使学生离作者写作的情景越来越近,体会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阅读《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些古文并不是像正文那样好理解,好想象,那么充满诗情画意了。教师便会询问学生这些词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学生们的回答也是千奇百态的,学生完全体会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白这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也不明白标题中陈情表是什么意思。可能有些学生从字面意思理解一点意思写的是作者的家境遭遇。此时学生就要与作者的思路融汇贯通才能明白作者文章的涵义,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各种想象力。让学生把这篇文言文与现实生活中的乞丐进行联想,还可以采用穷困人家的例子进行比较。

三、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力,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中生理想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理想;烛愿;志商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加上中国经济和社会处于转型阶段,“读书无用论”抬头,高中生存在缺乏理想,信仰缺失,目标模糊现象。

一、“筑”梦

(一)何为“筑”梦

“筑”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意识的、发自内心的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通过信念和追求,带着积极态度完成阶段目标。一个人是否能够“筑梦”,即一个人“志商”高低也能决定一个人追求目标的高低和追求目标的毅力。

(二)“注”梦

与“筑”梦相对,“注”梦指的是学生被动追求某个理想信念和目标。往往是在教师、家长或外在压力的作用下生成的。这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阻碍作用。

(三)影响“筑”梦的因素

高中生年龄在16至19岁之间,思维活跃,渴望独立,但有时又缺乏正确判断力。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第一、学生的叛逆期。由于升学、人际关系等压力的增大,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发生变化。

第二、父母的榜样作用。“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父母要孩子明白读书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

第三、教师的引导。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其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将深刻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

第四、同伴效应。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所接触的群体的理想信念越强,每个个体的理想信念强。反之,会产生互相削弱的现象。

第五、社会环境。一个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氛围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烛愿》的案例

诸多因素对学生筑梦都有影响,作为高中班主任,应如何扬长避短,帮助高中生筑梦呢?让我们以《烛愿》为例。

2011年6月9日,陈老师为鼓舞班级士气,由许愿瓶萌发出烛泪封存高考心愿创意。准备了纸、笔、蜡烛、一次性塑料小杯、打火机,将存放心里已久的心愿写在纸上,装进特制的水杯中,用烛泪封住心愿。然后,一一悬挂于教室后黑板。“不管在教室哪个角落,学生只要看到那些被封存的目标、愿望,心中便会充满动力。”

陈老师说,当时大家相约,高考后再来熔开烛泪,看所许心愿是否实现。时间如期而至,2012年8月2日,光中学高三10教室传来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每个同学都凝神听着,这是他们高中生涯最后一次班会。陈老师所带领班级实现了54人均超本一线、全上一本院校,其中有位同学还拿下市状元,实现五年内清北生零的突破。最后大家写下四年后梦想,重新浇铸烛泪封存。

三、《烛愿》对“筑”梦的启示

作为班主任,要实现理想信念管理,就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通过烛愿这一现象,我们要研究这个班级成功的原因。

(一)闹钟式提醒

学生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室度过,将目标放在后黑板就起到了时刻提醒的作用。因此,筑梦同时要时刻唤梦,即提醒。

(二)同伴筑梦

高中生有竞争意识也乐于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在烛愿中,我知你不知,有利于学生的良性竞争,同时,学生能够在竞争中实现提升。当然,在研究改班级成功背后,我们发现,该班级54名学生分为6组,每组9人,自己设计组名组标。每个小组的分配是有考量的,最终以实现实力均衡和优势互补为目的。

另外,黑板上经常贴着“求解小告示”,同学们只要自己认为自己的解法是正确的,都可以写上去,这样一来,大家的解题思维就更为开阔了。

(三)科任助力

每个成功班集体,既要学生卖力,也要老师助力。陈老师带领的团队团结协作,帮助每位学生树立学科目标,先实现学科突破,最终实现总分突破。

(四)筑梦与调节

筑梦,追梦的过程痛并快乐着。所以,要学会调节,陈老师带领这届学生通过师生游戏、跑操等减压。

四、结束语

人类因为梦想而伟大,学生因为筑梦而学有所成。因此,每位班主任都应为学生筑梦做针对性工作。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理想?》.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