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产品运营规划方案

农产品运营规划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运营规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产品运营规划方案

农产品运营规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

一、税收筹划的内涵

税收筹划顾名思义,是企业在税收方面做出的一种筹划行为,又称“合理避税”。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前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合适的方案以达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企业理财行为。其中,“税收利益最大化”不仅要实现税负最轻,还要兼顾税后利润最大化等目标,提高企业整体利润水平。税收筹划有利于农产品物流企业提高财务规划能力,合理降低经营中的税收负担,降低现金支出,优化现金流,从而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运营安全。

二、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税收筹划的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如市场环境变化等,导致企业无法实现税收筹划目标,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系统风险多来源于企业外部,企业难以对外部因素实施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对企业税收规划造成的消极影响也很难确定。对农产品物流企业而言,税收筹划的系统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税收法律风险目前,我国还没有税收的基本法,税法中的相关规定比较抽象和宽泛,使得地方税务部门很难严格参照执行,只能根据自身在长期征税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地方税收征收细则来实施管理,这一现象使得地方法规的效力高于上位法,从而导致税收中存在一定的混乱。再者,现在的税收法规与一些司法解释过于繁杂,甚至存在矛盾,导致企业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难以做出准确判断,有法却不知该如何依,依哪个,形成了有法难依的尴尬局面。2.税收自由裁量权风险税收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税务部门的权利,税务部门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面对的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多种多样,难以做出统一的裁决,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为税务部门保留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允许税务部门在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内,以公平、公正、合理为原则,自行做出行政决定,有利于税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条款,提高税务行政效率。税收自由裁量权在为税务部门提供工作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税务员知识和素质水平不一导致的。其一,税务员可能为了自身利益,利用税收自由裁量权扭曲正常执法行为,给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难以规避的风险;其二,税务员可能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在判断税收筹划行为的合法性时做出错误判断,使农产品物流企业蒙受非法避税的惩处;其三,有些税务员可能为了避免麻烦或出于偷懒的心理在工作中“不作为”,使得农产品物流企业难以享受应得的税收优惠;其四,税务员也可能受到上级税收任务的影响,在执法过程中过于严格,从而影响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的实施。此外,也有一些税务部门为增加收入,对不合法的税收筹划没有进行事先公示而直接在事后收取罚款,给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损失。

三、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

由上文可见,农产品物流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面临众多风险,企业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才能保障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达到税收筹划的目标和效果。农产品物流企业防范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首先,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深刻理解税收筹划的定义,树立税收筹划观念,在遵法守法的前提下合理避税,通过合法的税收筹划活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正确的税收筹划观要求企业在税收法规的约束下,以合法纳税为前提实施筹划活动,企业须知,合法纳税是义务和根本,税收筹划是合法的经营手段,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增长。其次,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税收筹划带来的净利润的增长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说,税收筹划的规划空间不是无限扩张的,企业不能把眼光都放在税收筹划上,不能过度依赖税收筹划来实现利润增长。企业必须树立合法纳税的观念,对农产品物流企业而言,税收筹划只是一项可以提高企业收益的技术,企业要在守法的基础上利用税收筹划技术获取更高的利润。此外,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建立系统的筹划观念,税收筹划工作是一种管理行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公司各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来共同完成。某一部门的疏忽可能导致整个税收筹划安排的失败,因此,农产品物流企业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税收筹划系统,强调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平衡税收筹划工作的收益与风险,达到最优的利润水平。

四、结论

随着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税收筹划工作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积极了解并防范税收筹划风险十分必要。目前,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主要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其中系统风险主要包括税收法律风险和税收自由裁量权风险,而非系统风险主要包括税收筹划人员风险和税收筹划操作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包括树立企业税收筹划观念、降低税收筹划法律风险、化解税收筹划人员风险、协调企业内部筹划机制、建立筹划风险预警机制等。通过合理的预防与调整,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将逐渐降低,税收筹划安排将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洁.浅析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及防范[J].电子商务,2010,10:43-44.

农产品运营规划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引言:赣州市位于江西省最南部,赣江的上游,具有举世闻名的“稀土王国”、“世界脐橙之乡”之美誉,自然资源丰富,工业体系较为发达,是赣、闽、粤、湘四省通衢之要冲、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使赣州物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该意见中对赣州区域的战略定位其中之一是:“赣州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并依托赣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使之成为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综合物流中心”。根据该战略定位,赣州的区域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有望和粤、闽、湘三省实现产业融合,建成完善的物流供应链体系。

1.赣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现状分析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当前建设分政府主导建设和运营模式,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和运营模式,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引导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在对此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对赣州区域内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模式做了适当的了解,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1.1 以政府为主导的赣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现状

(1)建设与运营主体非常混乱,即不完全属于政府主导、也不完全属于市场主导的模式。

(2)物流网的功能结构单一,物流业务的核心功能不突出。

(3)物流信息化功能、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增值服务都还没有出现。

(4)缺乏和区域内其他市场主体信息平台的对接和互联。

(5)缺少市场主体的参与,物流网的营运效率低下,信息更新慢。

(6)缺少和市场的结合,过多的关注非业务服务,反而忽略了基本的信息化物流平台的基本功能。

1.2 以企业为主导的赣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现状

(1)功能层次比较单一。

(2)信息壁垒比较严重,交互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应用缺乏。

(3)缺乏和其它平台的对接与信息共享。

(4)缺少政府参与,因此电子政务和行业规范、监管体系缺乏。

(5)缺乏与赣州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融合。

(6)增值服务和在线交易功能落后。

2.赣州市区域物流及信息化规划方案

2.1赣州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布局

在战略层面,赣州物流业的规划布局主要以“一个物流园区、两个物流交易平台、六个物流中心”为突破口。“一个物流园区”即建设中心城区的综合物流园区。“两个交易平台”其一为农产品交易平台。通过农产品交易平台实现特色农业产品线上拍卖、线上交易、线上支付和综合信息服务等主要功能,并一体化的物流配送服务。“两个交易平台”其二指有色金属电子交易平台,使有色产品在国际上缺乏定价的话语权,电子交易平台能够促使产业的整合,实现规模效益。

2.2赣州区域物流发展战略重点

(1)建设一批物流基础设施

(2)大力推动赣州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

(3)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发展一批大型物流企业

(4)优先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重点支持区域内支柱产业

2.3赣州区域物流信息化战略定位

(1)建立起完善的物流政务服务体系,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物流配套服务。

(2)构建起区域性的物流应用体系,能够服务于赣州市脐橙等农产品、稀土产业、钨等有色金属产业以及其他企业的发展,实现协同运作和资源整合,降低运营成本。

(3)建立优质的增值服务系统,能够提供一条龙服务功能,物流活动从生产,运输,搬运,包装,储存,处理各个环节都实现综合管理。

(4)构建起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充分对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进行应用,实现赣州区域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

3.赣州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的规划方案

3.1 赣州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模式

从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设计角度来看,通过通过以上有关章节对赣州市目前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两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建设模式,市场主导建设模式分析,本文认为赣州市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模式可以采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方案,我们用可选方案分析表的方式对三种建设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如表3.1所示:

3.2 赣州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规划原则

赣州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设定的建设模式去遵守一定的原则,即实行统一规划,内外联动,多元投资、创新机制、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长远与现实相结合的规划原则。首先,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使用时间久,投资规模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次,赣州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要和区域内现存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行相互融合互联,而且要充分利用赣州市在国内和省内的战略地位优势,充分考江西中南部乃至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和“长珠闽”体系物流圈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功能对接和业务联合,扩大平台的辐射范围和服务范围。

3.3 赣州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的总体布局

根据规划平台建设模式、规划原则和建设目标,赣州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应根据此战略布局组成网状结构的信息平台,同时应建成具备七大模块和功能的区域性信息化平台,七大模块为:政府管理中心、业务及增值服务中心、交易及结算中心、监控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在线商务中心、咨询中心;功能为:决策分析、数据交换、信息咨询、用户管理、在线交易、智能配送、GPS货物跟踪、智能仓储、决策分析。

4.结语

赣州处在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四省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本文的写作思路主要在结合赣州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区域优势,地理优势,交通运输,有利的政策,赣州的产业优势,区域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优势,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对区域综合性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方案和建设模式的分析,制定出了合理的赣州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的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孙建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及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7,6:91-92

[2]杨元珍.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战略构想[J].老区建设,2013,9:32-33

农产品运营规划方案范文第3篇

(一)主要任务。

1.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设施,不断完善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等功能;推动农贸市场改造交易和配套等设施,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支持农产品连锁超市建立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提高农产品配送率;支持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和改造冷库,配置冷藏车等设施,延长农产品销售期。

2.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开展“农超对接”,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产销对接;引导批发市场紧密联系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团体、超市配送服务和网络交易,进而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和农产品损耗。

3.推行农产品品牌化和包装化。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批发市场大经销商开展订单农业,采用农产品购销标准,对鲜活农产品实行分级包装,培育自有品牌,为建立农产品追踪溯源体系打下基础。

(二)支持方向。

1.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完善功能。加强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配置农产品预选、分级、包装、配送等设施设备,建设改造冷库等仓储设施;加强对交易厅、棚的改造,配置电动拖车或叉车等设备;开发和完善信息网络、电子结算系统,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高农产品网络交易水平;推行分级、包装等农产品流通标准,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2.支持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按照市场建设标准(参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双百市场工程”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验收规范的通知》(商建字[2009]88号))对农贸市场进行建设改造。

3.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从事鲜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超对接。支持农超对接双方建设和改造冷藏保鲜设施、配置冷藏运输工具、检验检测设备等;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培育农产品品牌;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建设改造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优先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

4.支持探索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对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有利于产销衔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给予支持。

二、项目承办单位条件

各地商务、财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重点选择覆盖面广、带动效应明显、运营管理规范的项目承办单位。其中,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满足以下资质条件。已取得中央财政性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重复支持。

(一)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资质条件。

1.以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鲜活农产品为交易对象;具有法人资格;符合当地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规划,中长期(10—20年)内不会拆迁;东部地区占地不少于200亩,中、西部地区占地不少于150亩,市场用地应取得土地使用证或者以租赁方式取得30年以上的土地使用权。

2.交易额、交易量原则上居本省(市、区)前列,且东部地区市场交易额在30亿元以上,中部地区在15亿元以上,西部地区在8亿元以上。对照《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19575-2004)和实施细则进行综合测评,东部地区的市场综合评分应在160分以上,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应在120分以上。

3.主要交易区封闭或半封闭;交易区内买卖双方的车辆原则上应分区停放,买卖双方车流原则上不应交叉,有条件的市场应配置专门的场内电动配送拖车、叉车;批发区域和零售区域原则上应予分开,或设立专门的零售区域和零售交易时段;已建成规模适当的冷库或在建冷库将在1年内建成;已实行IC卡结算或在建IC卡结算系统将在1年内实行;已配置检验检测设备,且查证查票、检验检测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良好。

4.承诺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各项应急保障服务;承诺积极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设置农民自产产品固定交易区,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免费供农民使用;市场收取的摊位费必须符合价格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市场摊位原则上不得转租。

5.至少10家大型经销商与建立直接采购关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有效期5年以上的长期采购合同,批发市场加工配送中心或至少5家大经销商与建立直接配送供货关系的超市、餐厅酒店、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零售终端和消费团体签订有效期1年以上的供货合同。

(二)农贸市场资质条件。

1.经乡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批准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符合当地城市建设及商业网点规划,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健全,建立了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对农民进入市场销售自产农产品提供便利条件,农产品交易额在本县位于前列,是供应所在县城或乡镇居民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场所之一。

2.以农产品零售交易为主,农产品交易额占市场总交易额60%以上。

3.经营场所固定,营业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

(三)农超对接承办单位资质条件。

项目承办主体应为大型连锁超市和从事鲜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项目一般应同时包括大型连锁超市承建的子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建的子项目。试点省(市、区)行政区域内如无符合资质或进行农超对接的大型连锁超市,应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进行农超对接的大型连锁超市。

1.大型连锁超市应满足以下条件:

(1)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

(2)超市拥有不低于50个连锁门店或总营业面积不低于5万平方米。

(3)超市生鲜业务自营并设有专门的鲜活农产品销售柜台。

(4)与对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签订有效期5年以上的长期采购合同,合同中注明每年最低采购数量或金额。最低采购数量或金额不低于试点地区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实施优质优价,让利于农民。

(5)应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施肥、农药指导,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2.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满足以下条件:

(1)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设立和登记条件,并于2009年12月31日前依法注册。

(2)成员在80个以上,成员出资总额20万元以上。有规范的章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监督机制、独立的会计核算。

(3)有符合对接超市需求的基本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有农产品注册商标,有无公害以上产品质量认证。

(4)与对接的大型连锁超市签订有效期5年以上的长期采购合同,合同中注明每年最低采购数量或金额。最低采购数量或金额不低于试点地区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或者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2)以鲜活农产品产销为主要业务。

(3)有符合对接超市需求的基本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有农产品注册商标,有无公害以上产品质量认证。

(4)与对接的大型连锁超市签订有效期5年以上的长期采购合同,合同中注明每年最低采购数量或金额。最低采购数量或金额不低于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

三、工作要求

(一)试点地区省级商务等有关部门,制定本省(市、区)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省级财政、商务部门要依据规划制定符合试点区域特点的综合性试点实施方案,对本通知规定的条件和省(市、区)制订的其他条件在主管部门网站上公布,对于拟推荐的承办单位需提前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公示期内有异议并经查属实的承办单位,不得推荐。试点市县人民政府应制定本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和试点实施方案,并配套财政、土地等优惠政策。

(二)项目申报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项目材料应包括:市场符合各项条件的证明材料,项目建设和改造方案,市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部门出具的纳税证明,土地使用权证明,突发事件保障市场供给的预案等相关材料。农超对接项目材料应包括:农超对接双方的资质证明(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前3项资质证明应由当地农经部门出具),经公证部门确认有效的期限不少于5年的对接合同,超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生产指导和质量安全管理的有关资料。

(三)试点地区省级商务、财政等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状况进行动态监管,制定详细的项目验收标准及操作办法,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和专业审计人员组成验收组。项目验收中要重点检查直接对接合同执行情况,对合同执行不力的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即使项目建设已完成并达到验收标准,也不予通过,同时取消其以后年度申请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的资格。商务部、财政部对项目建设、验收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四)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列入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在每月10日之前分别通过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信息服务系统向商务部报送上月基本经营情况、农产品品种和产销数量及价格等数据。

农产品运营规划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电子商务;苏北经济

一、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子商务是新兴的先进商务生产力。利用电子商务为农业乃至为“三农”服务是信息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2007年,是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快速发展的一年,涉农网站已经发展至6300多个,农村网民数量突破 3700万人,网络已经成为助推农村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几乎涵盖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各个方面。2008年农业信息化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新阶段,各方面的投资和关注非常多,但只有那些能比较明显地帮助政府有关部门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对企业的盈利起到支撑、为个人和家庭带来实实在在便利的应用,才能持续有所作为。

以“三农”为主要对象的网站是农业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和普遍形式。这些网站的运行水平和绩效,是现阶段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的表征。考察它们,尤其是农产品商务网站,能使我们清楚把握农业信息化的实际成效。本文以苏北地区较为活跃的农产品商务网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实际情形和运营状况,试图显示苏北地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寻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苏北农产品商务网站运营情况分析

(一)苏北农产品商务网站运营基础环境分析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5市。从自然区域和产业分布来看,苏北地区属于典型的农业经济主导区域(见表1)。总体来看,苏北地区的农业产值占全省一半以上,但以全省一半以上的耕地(56%)只为地区GDP贡献了19.49%,人均收入明显落后于全省水平。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下,有必要依托新的生产力方式来促进苏北农业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商务理应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实践来看,服务于“三农”的网站包括:独立运行的农产品网站,各市、县农林部门的门户网站,江苏乡镇信息大联播平台中各乡镇分点,气象部门的信息服务网站,金农网(省略)的地区分站(各市县均有),农业企业网站,各类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的农业版块,农村手机短信服务,三农热线服务等。本文主要考察服务于苏北“三农”且独立运营的农产品商务网站。

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江苏省于2005年启动了《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规划(2005-2007年)》项目,省财政对苏北地区按60%的比例予以补助(相应的苏南为20%,苏中为40%),其中就设置了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建设的推动措施,大大促进了苏北农业信息和商务类网站的发展。网络调查显示,目前苏北地区较为活跃的农产品网站有20多家中,其中16家为江苏省农业特色网站,占全省特色网站的32.7%(见表2)。

在省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项目刺激下,农产品网站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信息化进程,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一方面宣传了地方特色产业,扩大了影响,提升了产业知名度。如盐城江苏啤麦网、东台西瓜网等特色农业网站,有力地推介了当地啤酒大麦、西瓜、大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特色农产品流通,保障了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苏北农产品商务网站运营现状分析

农产品商务网站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络,围绕农产品(主要是当地特产)进行相关产品、技术、企业、环境等信息宣传和供需匹配,更为深入地是农产品流通提供交易服务,其对象为有农产品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为当地农业生产有投资赣的网络用户(包括企业和个人)。笔者根据江苏农业网(jsagri.省略)及相关网站链接的引导,通过搜索引擎查询相关网站信息(见表3),并进行了持续近半年的跟踪访问,把握苏北地区较为活跃的20余家农产品商务(信息)网站的运营情况。

1、基本信息分析。从网站的经营范围来看,每个网站都能围绕一个或一类农产品进行服务,涉及米面粮油(1家)、蔬菜水果(10家)、肉禽蛋奶(5家)、苗木花卉(3家)、药材(1家)等几乎所有的农作物范围,经济作物占绝大多数,均有当地特色农产品主产区的背景优势。其中以蔬菜水果类居多。媒体信息反应,中华果都网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开展电子商务的榜样。基于业务内容的网站名称和域名设计上,各网站的中文名称都能表现出核心业务(农产品),大部分冠以“中国”、“中华”字样,谋求在该产品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其余也体现出区域性的地方性的概念,尤其是“盱眙龙虾网”更能实现有效依托原产地来打造农产品品牌的作用。域名多以中文名称的拼音或拼音首字母的形式来设计,比较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从网站使用角度考察,流量排名能作为主要参照指标。总体来看,苏北地区的这些农产品商务网站在互联网上的流量表现均不高,这可能有很多原因。ChinaRank网站排名数据显示,处于100万名之内的只有7家,占1/3左右;超过1/3的网站没有排名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些网站在互联网上的活跃程度相当低。近几年颇有媒体影响力、曾经获得过中国农业网站100强的中华果都网却表现平平,反映出其缺乏持续的互联网活动效果。从主办机构来看,3家由政府部门主办,4家由企业主办,其余均由相应农产品领域的农民合作组织(合作社或协会)主办。农业有其天然的弱质性特征,农民个体处于分散状态,单靠农民自身完成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所有活动相当困难,政府在此领域发挥一定的组织作用是有效的,不过从现有的3家网站来看,政府部门主办的网站偏重于为农业提供的“电子政务”式服务,招商引资、政策资讯和部分网上办事占据了主要位置。企业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但他们更多注重于自己的产品和企业运营,覆盖面较小,对农民的带动效应较低。由合作组织牵头开展的网上农产品信息与流通服务则较为完善,能较好地围绕既定农产品、在相应的领域开展网上商务活动,笔者认为这种组织模式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发展。从规范管理来看,虽然所有网站都有相应的归属机构,但按照互联网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登记备案的,只有10个(拥有独立的ICP号)。

2、设计运营分析。从栏目设置来看,各网站基本上能围绕具体农产品进行设计,通过产品信息、企业信息、供求信息及新闻快讯等栏目,满足用户基本信息需求。但调查浏览发现,多数栏目的内容却远远不能达到应用的效果,30%的网站存在多半栏目空置的现象,有栏目而没内容,或是只是网站建设时用的简单信息内容或者用于测试的无市场价值的内容,超过50%的网站内容最新更新的信息仍然是2007年以前的内容。从页面布局来看,由于网站均由第三方的信息技术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布局上都遵循了网络用户的一般偏好与使用习惯,框架结构较为清晰。其中有8个网站采用了同一个设计模板,仅仅是在相应的名称上做了些变化。由于上文所述内容贫乏现象的存在,大大削弱了这些网站在具体农产品上的商务吸引力。从网站功能来看,所有网站均以“信息”为主,没有沟通交流、谈判签约、支付物流等交易功能,仅中华果都网、华夏药材网有“交易”的功能设置,却未能真正有效地使用。从用户访问视角来看,网站易用性、安全性、友好性等要素,并没有得到重视。有“搜索”和“网站地图”功能的网站相当少(不足15%),网站操作流程不明确;部分网站的网页打开后,有不安全的插件下载现象,影响了用户正常使用。从市场推广来看,简单的单向信息主导下,网站运营方没有足够的推广方案和措施,除了在江苏农业网上见到部分网站链接外,没有任何网络推广行为。

三、苏北农产品商务网站发展思考

笔者的调查与分析表明,当前苏北地区农产品商务网站已经有一定的数量,覆盖到多种农产品(尤其是经济作物产品)范围,但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要求我们给予充分的关注。

网站宣传力度小。网站建成开通后,网站建设单位未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等媒体作多方位的宣传,导致网站知名度低,上网者少,利用率低。

网站资源价值低。决定网站价值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实用价值大的信息非常缺乏,不能全方位、深层次反映特色产业,没有做足“特色”这篇大文章。

网站商务功能弱。农产品商务网站的核心能力,体现在“商务”上,但目前苏北的这些网站均只处于很低水平的信息化阶段。

网站运营管理粗。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推进器和催化剂,但调查显示,苏北地区这些网站运营单位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些资金项目,或者迎合上级部门要求而为,采取简单、粗放式运营管理,效果不佳。

由于以上原因,苏北地区的农产品商务网站在引导、壮大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效用并未实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经济欠发达、以农业为主导的苏北地区,在发展“三农”经济中,应该在树立现代商务意识、培育有效市场主体和提供有效的政府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首先,充分把握现代商务发展动向,深入理解商务力的作用和本质,树立现代商务意识,将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产品流通领域。

其次,大力发展现代农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组织、协调、集聚作用,努力带动“三农”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运营规划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冷链物流 顺丰速运 PEST 分析 SWOT分析 发展战略

一、顺丰的发展之路

自1993 年顺丰速运成立至今,集团规模巨大,拥有近34万名员工,1.6万多台运输车辆,18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大陆、海外的12,000多个营业网点。经过多年发展,顺丰创建自己的科研团队,致力于先进信息技术设备开发,同时也通过“引进来”加强技术实力,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服务标准,培养人才队伍。

顺丰集团坚持以自建网点的形式拓展业务,确保对运营网络的控制,从而保证快递产品流转过程中的作业标准化和信息透明化。2012年,顺丰推出“顺丰优选”时心中就已勾勒出一幅宏大蓝图,意在为将来布局冷链物流打下基础。之后一年,顺丰又成立了食品供应链事业部,逐渐推出“仓干配销”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案。“顺丰冷运”品牌于2014年9月25日诞生,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从原料供应商到加工销售商全程服务。

二、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是由食品冷链扩展而来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需要通过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及营养,食品冷链物流应运而生。

三、 顺丰发展冷链物流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政府出台一系列冷链物流产业的规划及扶持政策,如2010年发改委颁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 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2.经济环境

现我国人均GDP已接近7000美元,购买力大大提高,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视,对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互联网+”的浪潮推动电商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需求增长等利好因素都将助推冷链物流行业的繁荣。但冷链物流设备技术造价高,成本高,消费市场还有待扩张。

3.社会环境

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生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前途一片光明。但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运行机制,行业标准,信息共享,产业政策和技术设备等还不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二) SWOT分析

1.优势

(1)快速服务。冷链物流由于运输产品的时鲜性,需要快速的从田间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快递企业若想要在冷链物流领域分一杯羹,须把速度服务放在首位。顺丰拥有自营的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在2010年创建了自己的航空公司,且自有专机和400余条航线的强大航空资源以及庞大的地面运输网络,保障其速度的领先优势。

(2)顺丰线下店迅速扩张,服务网点覆盖范围广,经营灵活。顺丰嘿客门店,基本覆盖了全国大多数的一、二、三线城市,现已有3000多家。嘿客选址时首选靠近居民小区、商务区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店面并且为顺丰优选提供终端配送服务,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5年顺丰又在深圳和上海分别设立一家顺丰家,称其为是嘿客的升级版。顺丰线下店的全面铺开,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平台,使顺丰离顾客的距离更近。

2.劣势

(1)冷链物流运营成本高,资金需求大。冷链物流一度被称为“贵族物流”,可见其成本之高昂。由于运输商品的特殊性,对商品的控制管理难度大,且对物流配送设备的要求高,需要建造冷库、配套制冷控制系统,仓储条件要求苛刻,成本高。

(2)冷链物流人才缺乏。冷链物流相比普通物流,流程更复杂,操作更繁琐,技术知识更丰富,所以对从业人员要求更高。顺丰从事冷链物流的专业性人才缺乏,对其现在及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3.威胁

(1)行业竞争加剧。

(2)冷链物流成本高,网购生鲜市场较小。

(三) SWOT分析图定位

由图可以看出,顺丰应该采取SO策略即增长型战略,充分自用自身优势以及外部有利机会,加大冷链物流业务的发展,扬长避短,抓住机遇。

四、顺丰发展策略

1.创造机会与国际先进物流企业合作。近年来UPS,FedEx等国际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物流业,其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设备先进,配套服务完善,在冷链运输方案制定和实施方面周到全面。与其合作,顺丰将会受益匪浅。

2.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顺丰可以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培养冷链物流人才的高校签订人才协议,保证企业后续发展有充足的人才储备。

3.促进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的形成,对物流规划、设备设施和整体服务水平有个统一的规划。

4.管理团队要加强公司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作效率。

5.继续增加先进的设施设备。

参考文献:

[1]李锋.南京A物流园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