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据化运营体系

数据化运营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据化运营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据化运营体系

数据化运营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网运营;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近年来,国家电网对运营监控体系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各省、地区的电网运营监控中心,以满足对电网运营监控各项指标的全天候监测和分析,为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总体来看,供电网络运营监控系统是以运监中心和信息技术为载体,从供电网络各业务流程、各电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上来明确各项指标,以实现对各项电网核心资源的运行动态、风险状况,以及管理有效性进行动态监测,推进各项业务问的协同发展和快速衔接。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体系创新的关键在于对集约化理念的应用,尤其是从精益管理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供电网络综合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1.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体系架构

1.1构建运营监控中心

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体系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在运监中心组织结构中,并以分管领导为组长,以各供电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成立运监工作小组,负责对供电网络整个运营监测中的问题进行协同解决。运监中心在定位上需要满足电网经营管理需要,能够从运营监管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为改进公司运营结构、提升运监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在具体核心任务上,运监中心主要负责供电网络系统监测,各项运营数据分析,协调督办相关工作,能够全景展示运监系统,以及对运监中心相关数据资源进行管理等。同时,围绕运监中心职责,依照国家电网具体部署要求,从运监体系完善上与各地区供电网络职能部门进行衔接,以实现供电业务纵向贯通,确保各地区、基层单位供电运营业务数据资源能够向上级进行传递和汇报。

1.2明确供电网络运监指标体系

针对电网运营监控要求,结合供电网络运监工作实际,从核心资源、主营业务、综合绩效等指标出发来分解具体指标,以满足对供电网络各运营监控系统的集约化管理。如在核心资源管理上,将从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及其他资源进行细化分解,以反映各资源内部的管理维度;在主营业务指标体系中,围绕集约化理念,从各指标出口部门人手来进行职能明确。如在运检部设置“供电可靠率、电网可靠率、电网故障停运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危急严重缺陷消除率等多项指标;在财务部门设置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工业增加值、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指标;在综合绩效指标体系中,结合供电网络稳定性和电力服务绩效要求,从“资产质量”“电网状况”“业绩水平”“服务水平”四个关键维度进行分解,细化到公司战略发展的多项目标,满足涵盖公司各项业务部门、各级运营监管单位和部门。

1.3供电网络运营信息支撑平台

对于供电网络运营监控系统的运行,需要建立在数据交换与数据挖掘等基础上,尤其是对供电网络各项业务系统,如营销系统、财务系统、物资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系统等,都需要从数据标准化建设、数据应用集成和技术研究中来保障。如在电网ERP系统中,要从数据集、数据仓库、公共数据源及数据交互上实现接口对接和数据传输目标;对于分布在各地的运营监测业务数据,需要从在线数据采集、分析、传输、存储、管理中实现全面监测、协调管理,并能够从全面数据管理和全景展示功能上来反映各项业务系统。

2.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体系指标设置与优化

2.1技术类指标设置及优化

针对供电网络技术类指标,主要从运营监控体系的业务组成、应用架构,以及数据结构、设计方式和系统集成等方面来细化,也是从各项运营监测内容为基础来优化。在运监中心的具体业务分析上,结合运监数据来构建企业数据仓库,为各项运监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提供基础。在监测分析中,根据软件来构建具体分析应用指标,并对监测业务和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对于各项具体业务流程构建流程监测指标,实现对各项业务流程的信息监测;针对运营数据资源分析,从公共资源池中来建立数据模型,并从具体模型中来抽象指标,以满足对各工作任务状态数据的抽取和检查;同时,在技术类阈值指标建设中,根据供电网络运行状态,从各类技术异常问题中来设置最低值、最高值阈值,以实现对异常问题的“预警”和“告警”,并针对各项阈值指标范围及趋近程度来通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异常处理。

2.2管理类指标设置及优化

从各项管理标准的落实来看,对于全面监测标准,主要从供电网络运营管理对象,特别是对各项核心资源、主营业务的监测与管理,从具体监测指标、监测模型的设置上来实现7×24小时的在线动态监测,针对运监中发生的异常或问题,通过在线跟踪并告警等方式来进行及时处理;对于运营分析管理标准,主要从绩效、合规、风险三项综合指标人手,运营全面监测数据来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如建立月度运营分析报告,对各项主营业务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供电网络内部、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对各项业务经营指标进行绩效分析等,以满足对企业综合绩效、企业竞争力、企业风险管控能力的反应,为企业运营方案优化和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对于督办管理标准,主要从运营监测结果分析中,针对异动、问题和管理风险,通过各方部门协同来解决问题,防范各类运营风险。

2.3构建运营监控体系的保障环境

供电网络运营监控工作的开展,需要从人力、信息化技术、运营监控数据考评监督中来有序推进。在人力管理上,注重精干人力团队建设,特别是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引进,围绕供电网络运营监控业务发展需要,从各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上来组建人力队伍,提升运监管理水平。如加强岗位职业能力和任职资格建设,从人力选拔和考核中进行优化人才配置,增强运监队伍综合业务水平。在运营监测数据分析和数据质量管理中,要从不同业务部门,围绕各项运监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从各相关数据接口的开放与对接中,增强运营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运营监测中心要能够根据各项业务监控需要,从数据转换、数据清洗、数据抽取等工作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同时,从数据监测来源控制上实施问责制,对于部分无法获取的数据,采用人工录入方式来完成,依照运监中心的数据模板来确保数据来源的完整性,提升数据源的规范性、统一性。

2.4引入考评闭环管理体系

针对供电网络运监数据的评价,以及数据指标的分析,从过程控制中实现闭环管理,利用编制质量计划指标,从节点计划到规范执行,全部纳入考核评价中,尤其是对于督办重点任务,由公司领导和分管领导共同督查,落实各项指标的有序执行。另外,在构建运营监控信息化系统中,参照国家电网总体目标和要求,从系统应用、功能设计、接入结构、数据指标阈值,以及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上,加大专业维护队伍建设,确保整个运营监控系统的稳定,提升运监工作效率。

数据化运营体系范文第2篇

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为从根本解决国企深层次问题,对当前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当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原则,多角度、多层面研究分析。分别从财务、管理和社会贡献三大层面设计指标体系如下:

(1)财务效率:财务类指为最直观有效的经济效益指标,可从最传统的经济效益角度对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评价分析,以经济数据角度解读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下设指标:U1:盈利能力(P1:净资产收益率;P2:总资产报酬率;P3:资本收益率;P4:成本费用利润率)、U2:营运能力(O1:总资产周转率;O2:应收账款周转率;O3:流动资产周转率;O4:营运资金周转率)、U3:偿债能力(D1:資产负债率;D2:流动比率;D3:速动比率;D4:有形资产带息债务比)、U4:成长能力(G1:净利润增长率;G2:资本保值增值率;G3:总资产增长率;G4:可持续增长率)

(2)管理效率:国企混改中,无法避免国有资本与其他类型资本融合,在国企改制与资本融合过程中,是否有效实施管理,如何有效实施管理均为考评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重要方面。下设指标:U5:内部控制(IC1:基础管理水平;IC2:风险控制能力)、U6:行业影响(IM1:产品销售率)、U7:创新能力(R1:R&D经费投入强度)

(3)社会效率: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载体,承担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产安全、职工保障、社会公益等社会责任,除从自身出发,探寻评价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因素,也应关注社会效应,充分认识国有企业社会效益与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关系。下设指标:U8:社会贡献(S1:社会积累率;S2:社会贡献率)

构建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评价模型

构建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是选用恰当的综合分析方法。因国有资本载体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评价涉及财务、管理和社会方面,需将各方面细化为具代表性的具体指标综合评价。文章经慎重思考选用熵值法,构建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评价体系。

根据财务效率、管理效率和社会效率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模型为:

其中U为财务效率;Ui表示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指标体系中准则层的变量,U1为盈利能力指数,U2为营运能力指数,U3为偿债能力指数,U4为成长能力指数。U5为内部控制指数,U6为行业影响指数,U7创新能力指数,U8社会贡献指数每个变量又是由不同指标组成,为的权重,为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为具体组成指标的权重。

通过对财务效率、管理效率和环境效率的测度,确定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资本运营效率。

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立实证分析

由于该评价指标范围广,数量多且每项指标反映效用不一,所以分别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对样本企业评分。

①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以上指标分为正向和负向,为使其统一化,运用spss软件对负向指标原始数据正向化及数据归一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将各指标值化为[0.1,1]之间。

②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熵值法确定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能直接反映各指标在体系综合评价中作用大小。

结语

数据化运营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面监测;运营分析;协调控制;电力公司

中图分类号:F426.61;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84-01

1、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骤增,国家开始大力监管供电,用户也要求更高质量的供电服务,为此,许多电力公司纷纷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化,实施更加规范,技术愈发标准。运营监测中心是伴随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应运而生,它是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为进一步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企业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重大创新,是保障“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驱动公司运营管理提升、实现电力公司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2、运营监测信息系统概述

2.1 运营监测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①全面监测。针对企业核心业务与核心资源在经营过程中的异动和问题进行的动态监测及自动预警,即通过构建监测模型、梳理指标体系、设定指标阈值等方式,监测企业内外部环境、核心资源、业务绩效和流程绩效,在线跟踪运营状态。

②运营分析。通过确定核心要素、梳理关联关系、研究分析技术、构建分析模型等方式,全面采集有效信息,实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③协调控制。该模块主要是针对企业实际运营管理中的异常而设置的,以全面监测和运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利用横向协同、内部协作等方法,对运营中的风险和异常进行协调控制。

④全景展示。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运营信息的图形图像化,从而清晰直观并以互动的方式实现企业管理的全方位展示。主要有企业的基本概况、优质服务、科技创新、科学发展、经营管理以及热点聚焦等方面。

⑤数据资产管理。通过建立海量数据的分级管理策略和业务数据入口质量管理和评价,提升企业运营数据质量,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企业运营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

⑥综合管理。通过对业务需求的分析,实现综合业务管理、报告管理。该模块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诸多方面,如企业远景规划设计、人才管理、体系构建等。

2.2 运营监测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性

首先,电力公司运营监测信息系统是对固有业务应用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通过建立企业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业务全覆盖、数据全在线”的运营监测平台和运营数据共享中心,对公司主营业务活动和核心资源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在线监测、运营分析、协调控制和全景展示,真正有效发挥“千里眼、顺风耳、铁算盘、预警机”作用,对进一步提升电力公司运营管理水平不可或缺。

其次,运营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企业运营机制、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是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三集”与“五大”协同高效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效益的重要支撑平台;是持续保持同业对标标杆水平的重要手段。能为各部门提升专业管理绩效提供服务支持。

3、运营监测知识体系框架

高质高效的人才队伍是推进落实运营监测业务发展的有力保障,与业务条线的员工比较,运营监测人员要有更加专业的能力,根据运营监测的核心业务内容,对其业务能力要求是:

①掌握被监测对象相关业务知识。这是员工开展分析工作的基础,这包括掌握专业业务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专业业务开展流程,明确专业业务管理要求,具备一定管理业务经验。

②具备获取业务数据的能力。在掌握专业业务知识上,掌握数据库基本理论,熟练使用业务信息系统获取数据并搭建业务监测和分析模型,掌握数治理方法。

③具备分析和业务洞察能力。员工需要理解企业战略对每个业务的要求,掌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理论,知道如何运用数据挖掘的软件工具、建立分析模型、对具体业务进行分析。

④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现代知识经济社会日新月异,运营监测人员要适应时展,更好的开展工作,除了强化公司组织的集体学习外,更应主动学习和自觉学习。

⑤其他能力。具备优秀的组织沟通能力可以使运营监测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游刃有余。熟悉运营监测业务本身的管理制度,熟练使用信息系统,并能在部门内部实现最佳实践经验分享、分析技能推广。

4、运营监测人员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4.1 运营监测人员管理能力提升步骤

首先,在能力建设初期阶段,以熟悉运营监测业务本身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熟练使用信息系统,掌握管理沟通能力为核心内容。

其次,在能力建设中期阶段,以掌握被监测对象相关业务知识,具备获取业务数据的能力为核心内容。

最后,在能力建设提升阶段,以具备定量分析能力和业务洞察能力为核心内容。

4.2 培养运营监测人员业务能力策略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电力企业必须下大力造就一大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素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既熟悉经营管理又了解市场行情的高层次、外向型、复合型的运营监测专业人才。

①完善培训机制。坚持以时效性为原则,以高级管理人才及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为核心,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另外,由于业务知识面广,专业业务管理经验较难获取,因此必须建立运营监测专家保障机制,利用其它专业的管理专家,开展专业业务培训,快速熟悉业务知识,分享业务管理经验。

②完善奖惩机制。为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量化考核,奖惩兑现,旨在以管理的“智能化”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③完善遴选机制。在选人用人上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和论资排辈等习惯的束缚,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

5、结束语

总之,建设运营监测中心,是公司党组在全面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以及“三集五大”工作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大管理创新。为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必须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责任、协同联动,高效推进运营监测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剑.运营监测知识体系建设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32(13):148,150.

[2] 丹.电力公司运营监测支撑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

数据化运营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运营监测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062-0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对供电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国家也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电力目标。为此,许多电力公司纷纷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化,实施更加规范,技术愈发标准。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日益复杂庞大,与电力管理相关的信息化系统种类繁多(如PMS系统、ERP系统等),各类系统数据多元化,数据量剧增且分散,难以实现功能、过程和信息的有效集成,使得电力运营管理变得更加复杂。运营监测中心便是伴随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应运而生,它是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为进一步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企业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电网管理水平的重大创新,是保障“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驱动供电公司运营管理提升、实现电网公司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运营监测管理的形成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电力管理由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向竞争性电力市场模式逐步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85年的“政企合一,国家垄断”经营,1985年到1997年的“电厂大家办,电网国家管”的集资经营,1997年至今的“政企分离,厂网分浴钡母母锸缘恪52002年底,我国电力行业已经正式拆分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独立电力公司,实现了厂网分离,打破了我国厂网不分的传统电力管理体制。随着电力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己经进入了智能电网、大电网互联、优化推进资源配置的新局面。但由于区域性电力系统的整合以及地区能源结构不平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电力的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对电力管理不断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己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电网集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A需求。为了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经济、安全、可靠的高效运行,电力行业投入了大量的电力监控设备并开发了许多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以提供全面实时的电网监控信息、告警信息、事故记录和电力运行数据,便于电力工作人员进行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运营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便应运而生。

运营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开创性的工作,它的建设从初期提出到建成应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2011年12月国网公司提出初步建设运营监测管理体系的构想,经过五个月左右的时间正式启动,于2013年5月建设成功并投入试运行中。其后的推广应用从国网公司总部到各省级公司再到各地市级供电公司逐渐渗透,到2013年底,初步形成了国网总部、省级公司和地市级公司的三级运营监测体系。此后不断发展应用,这一监测体系也逐渐区域成熟。

二、运营监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全面监测。

针对企业核心业务与核心资源在经营过程中的异动和问题进行的动态监测及自动预警,即通过构建监测模型、梳理指标体系、设定指标阈值等方式,监测企业内外部环境、核心资源、业务绩效和流程绩效,在线跟踪运营状态。

2.运营分析。

通过确定核心要素、梳理关联关系、研究分析技术、构建分析模型等方式,全面采集有效信息,实时掌握市场的动态,采集并统计数据信息,便于对最近几年的供电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能全面了解最近几年的用电情况,科学合理配置电力资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3.协调控制。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企业实际运营管理中的异常而设置的,以全面监测和运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利用横向协同、内部协作等方法,对运营中的风险和异常进行协调控制,以避免出现供电误差甚至电力系统瘫痪等情况。

4.全景展示。

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运营信息的图形图像化,从而清晰直观并以互动的方式实现企业管理的全方位展示。主要有企业的基本概况、优质服务、科技创新、科学发展、经营管理以及热点聚焦等方面。

5.数据资产管理。

通过建立海量数据的分级管理策略和业务数据入口质量管理和评价,提升企业运营数据质量,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企业运营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

6.综合管理。

通过对业务需求的分析,实现综合业务管理、报告管理。该模块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诸多方面,如企业远景规划设计、人才管理、体系构建等,便于电力公司可以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等的配置,对其整体的发展规划进行协调,促进电网公司的管理水平。

三、运营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意义

1.运营监测体系的建设是国家“三集五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网公司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三集五大”,它创新了公司经营管理的方式,优化了业务流程,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所谓“三集五大”指的是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和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这一体系的建设,一方面使得机构哦和人员获得进一步的精简,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了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又对专业间横向协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运营监测体系的建设正是建立在“三集五大”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运营监测体系的建设对于国网公司的发展来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在业务上加强了监测与分析,为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建立了“全面检测、异动分析、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

2. 运营监测体系建设是供电公司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公司要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建设运营监测管理体系是必然的选择。国网公司要想成为“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并实现“两个一流”的远大理想,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运营监测体系便可达到这一目的。它能及时地发现电网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解决,以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同时它还有利于电网核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供电公司的高效、高质运转。

3.运营监测体系建设是强化公司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

由于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也加大了对电网的监督,但由于电网体系的庞大且复杂,增加了电网公司的运营成本,而运营监测体系的建设正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够通过运营监测及时地发现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实时报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解决,加强电网公司防控风险的能力。

结语:随着电力系统的日渐扩大和复杂,电力运营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运营监测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电网运营进行监管,实现风险防范、实时报警、运营分析等,积极响应国家集约化管理的政策,实现电力能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数据化运营体系范文第5篇

安捷力先后获得到了包括长三角基金、分享创投和华创盛景等著名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家的青睐和投资。

安捷力的高管团队曾长期供职于IMS、百度、华为、世纪互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有丰富成熟的创业和模式创新经验。安捷力的执行管理团队由国内外医药、互联网等行业具有资深行业背景的专业人士组成,专注于营销管理、数据统计和分析、平台运营、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安捷力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员工156人,其中68%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

安捷力的核心产品和业务主要包括:BDHub是中国领先的医药行业渠道“数据直连”网络,覆盖行业几乎所有的活跃经销商和分销商;数据工场是中国领先的医药渠道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自动化、规模化的方式处理和识别数据;Saleslook是中国领先的医药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专业分析算法和分析工具,帮助客户采用数据可视化方式实时了解业务和市场行情;店销通是中国领先的医药“+互联网”纯销业务平台,能够将产品直接销售到终端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