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站消防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子档案袋;机房管理员;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3-3204-02
E-portfolio and Spec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omputer Room Administrator
ZHENG Qiao1, DU Yi-ning2
(1.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00, China; 2. Computer Center,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00, China)
Abstract: E-portfolio records computer room administrator's professional growth path after practicing visually, efficiently and multidirectionally. It describes computer room administrato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ir career. It beneficial to computer room administrator for accumulates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makes the team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 words: E-portfolio; computer room administrator; specialization development
高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新专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且大多与计算机密切相关,或者完全、不完全地依赖于计算机。因此,高校计算机中心的压力日益增大,机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而高校对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适应越来越繁重的压力,承担越来越专业化的工作,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定位,成为高校机算机机房管理人员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1 机房管理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
1.1 高校机房管理人员定位
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学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包括专职科学研究岗位、专职辅导员岗位,为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包括工程实验、图书资料、编辑出版、会计统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计算机中心的机房管理人员,属于专业技术岗位,是高校专业技术人员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的实践教学领域,担当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能,负有管理、辅助及指导等重要责任。
1.2 机房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
机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是指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得到持续稳定地发展和提高,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1]作为实验技术人员的机房管理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大部分人员承担了一些公选课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承担了机房管理、设备维修等管理及服务类工作,因而,高校机房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不仅表现为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纯熟,而且还包括与教育教学及管理等相关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2 机房管理员电子档案袋概述
2.1 电子档案袋定义
档案袋(Portfolio)是指在某个过程中为达到某个目的收集的资料的有组织呈现。[2]对学生来说,可以是其学习某课程时,所有作业、试卷和各种学习心得的汇集;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是其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资料、教学成果的汇集;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是其在工作过程中解决的各种事件、遇到的各种难题的汇集。通过这些材料,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身的情况和定位,及时修正工作和学习方式,展示展示个人的经验成长,及时发现自身成长进步过程中的弱点或不足,达到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发展的最终目的。
电子档案袋(E- Portfolio),从简单意义上来说,即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档案袋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上以研究电子档案袋著称的英国Helen C. Barrett博士给出了电子档案袋的定义:运用信息技术,档案开发者以各种模式(视音频、图片文本等)来收集和组织内容和素材。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的研究者们将电子档案袋定义为高度个性化、可定制的、基于Web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展现个人的成长过程,对个人的事业规划、个人履历形成、工作和学习评价与鉴定等有支持作用。
2.2 电子档案袋特点[3]
1)电子档案袋能够展现个人工作、学习、个性和协作能力等方面随时间推移的成长变化情况,具有过程性的特点和优势。
2)电子档案袋的多媒体特征,使得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和查询等过程变得十分方便和快捷。
3)网络为电子档案袋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可以让个人全方位地展现个人信息、资料和作品,记录个人成长的过程,体现出其个性化特征,操作性强。
4)电子档案袋具有档案袋最原始的属性――反思工具,个人可以对自己一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进行整理和反思,以促进下一步的发展。
5)电子档案袋发展至今,强大的网络交互性,可以与他人共享,相互留言,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
2.3 机房管理员专业成长档案袋的内容
当前,专业成长档案袋的研究,只集中于学生成长档案袋和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机房管理员和教师一样,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因此,笔者联系工作实际,结合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的文献研究,总结出机房管理员的专业成长档案袋,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个人资料:包括了管理员个人的基本信息、个人每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教学工作信息:假如机房管理员同时承担了专业课、选修课或者公选课的教学任务,那么,教学工作信息也是档案袋中必需的内容。包括对所教学科的总体教学设计和阶段性教学设计,详细地记录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计划、拟采用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巧、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管理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指导情况等等。
3)管理工作信息:包括各计算机房电脑的维护情况、更新情况,及相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记录等。
4)学习信息:包括专业培训记录、业务培训记录、学习进修信息等等。
5)评价:包括了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同事同行的评价、学校的评价等。这里所说的教师评价,即任课教师对机房管理工作、对机房使用环境、对计算机性能等的评价。
6)教学反思:包括了机房管理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及学习活动的反思,对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同事评价、学校评价等的反思,对自己所参加的学习培训进行反思,以及对工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反思等等。
3 机房管理员专业成长档案袋的意义
机房管理员专业成长档案袋是描述机房管理员工作生涯中专业发展的有效工具,有利于机房管理员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能力的拓展和深化,有利于整个机房管理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
3.1 从日常教学工作来说
机房管理员专业成长档案袋集中了机房管理员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各种教学计划、教学资料,及教学视音频,学生的作品,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等,生动、直接、形象地记录了整个教学的过程。通过定期查询和反思,可以让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中做到精益求精。
3.2 从日常管理工作来说
机房管理员专业成长档案袋记录了机房管理员日常管理工作的轨迹。如哪个机房哪台计算机的维修情况、更新情况;哪台计算机出现了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但是得到了解决,以及解决的方法;哪个机房新增了计算机,配置如何,性能如何,学生和教师的反映如何,等等。长此以往,这些记录,将成为一本珍贵的工作指南、经验宝典。
3.3 从日常学习生活中来说
机房管理员专业成长档案袋作为一种反思工具,它集中了机房管理员日常学习生活、科研工作中的各种学习资料、培训心得等,管理员个人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培训心得进行整理与反思,从而确定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规划下一个学习方案,然后在以后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促进机房管理员专业化发展。
机房管理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4]对于高校的机房来说,由于学校经费等问题,计算机不可能每年更新,因而部分计算机的配置过于落后,无法适应不断更新的新软件、新技术,即使勉强装上,在使用过程中也易出现问题。同时,公共机房的病毒问题也是无孔不入,有时甚至导致整个机房的计算机都无法正常运行。所以,管理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此项工作。管理员不但要对机房内设备的技术性能了如指掌,还要对各种维修技能融会贯通,做到适时而用,从而减少故障,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经常从各种媒体实时地跟踪电脑软硬件的升级换代情况,向周围同行同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电子档案袋的出现,使得各种资料信息电子化,不仅呈现方式多样化,可以以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方式收集与呈现,而且查询非常方便,同时,电子档案袋作为个性化的网络空间,可以让机房管理员在同行之间进行切磋、交流和相互学习,可以虚心听取教师及同行意见和建议,可以充分展示个人的信息、教学资料、管理工作经验、科研成果等,形式多样,是机房管理员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工具、途径和依据。
4 结束语
机房管理员专业成长档案袋,目前的研究甚少,可以说没有,但是,它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首先,它是促进机房管理员进行专业学习、促进技术成熟的工具;其次,它也是一种与同行、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与切磋的工具,同时,它也是机房管理员工作评价中的一个最重要最直观最真实的依据。机房管理员专业成长档案袋记录了机房管理员从业后专业成长的轨迹,是自我反省自我升华的重要途径,同时便于管理者及时了解机房管理员专业化发展的动态,以提供更好的培训或深造机会,促进整个机房管理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艳华.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发展[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4):104-121.
[2] 张玉荣.电子档案袋在中职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强化水电站技术管理水平
1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管理是提升整个电站应急管理水平的基础。扎实做好各项日常生产工作可减少事故,并能间接提高员工事故处置能力,尤其要抓好设备的可靠性管理、技术监督管理、定值管理、安全性评价管理。(1)提高运维人员巡检质量。高质量的巡检是发现设备异常及各种安全隐患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或带病运行情况,才能在其演变为事故前将其果断消除,确保设备稳定运行。设备巡检应力求全面、仔细、不留死角,不放过任何可疑信息、信号、现象等。同时,应完善计算机监控系统,减少设备监控盲区,引入可靠的工业电视系统。现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时,远程值班人员应充分利用工业电视系统加强对全厂设备的巡检,及时发现设备异常。(2)引入机组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凭借成熟、可靠的机组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值班人员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掌握设备及缺陷的最新情况,确保机组随时处于可用的良好状态,准确判断、评估并网机组的可靠性[3]。目前,国内机组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主要通过以下三大基本功能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①系统能实时显示机组稳定性数据变化(振动、摆度、压力脉动、抬机量、噪声)及发电机定转子气隙数据变化的图形或曲线,便于值班人员实时监测机组各部件运行状况,确保机组稳定运行;②当机组稳定性数据、气隙数据曲线发生小幅或大幅突变甚至严重超出机组运行极限时,能及时发出预警、报警信号、甚至直接停机,便于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机组异常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机组安全运行;③系统可自动生成检修前、后各种状态报告,通过对比历史数据、曲线,可分析瞬态和热稳定过程气隙变化数据趋势,又可检验机组的安装质量、评价机组检修效果,最终通过调整使机组在最优状况下运行。(3)提高机组检修质量。提高机组检修质量是保证机组持续、安全、稳定运行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频次最好的保障。水电机组非计划停运的频次间接反映了机组检修质量的高低。水轮发电机组的非计划停运多因突发故障和缺陷引起,而故障发生部位除因设备元器件突然损坏之外,更多则是因设备检修质量不过关或检修过程中未发现其缺陷之故。(4)做好设备定期轮换试验工作。设备定期试验是指运行设备或备用设备进行动态或静态启动,以检测运行或备用设备的健康水平;设备定期轮换是指运行设备与备用设备之间轮换运行。设备定期轮换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隐患、保证主备用设备的可靠性,以确保电力生产连续进行。因此做好设备定期轮换试验工作,为水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做好设备缺陷管理
设备缺陷是指在运行或备用设备上发生了影响安全运行或达不到设备标准要求的异常现象。一旦设备存在缺陷,就将给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轻则损坏设备,重则造成系统事故[4]。因此科学、高效的设备缺陷管理,将是提高水电站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设备缺陷管理应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严格按照发现缺陷、确认缺陷、处理缺陷及缺陷验收、归档和跟踪监视的流程进行:①发现缺陷。全厂建立自上而下、全员参与、多渠道发现设备缺陷的机制,即确立设备缺陷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每位员工均是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的守护者,均有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报告的义务。电厂各部门通过开展多项活动,如“当一天安全员活动”、“设备缺陷辨识活动”等来调动员工参与设备缺陷管理积极性。②确认缺陷。运行、检修、水工班值负责人是设备缺陷确认的主要负责人。③处理缺陷。一般设备缺陷由检修部、水工部和运行部相互配合完成消缺;重大设备缺陷由安全生产技术部牵头制定处理方案并负责监督实施。④缺陷验收、归档和跟踪监视。一般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由运行、检修、水工值班负责人完成验收并归档;重大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由安全生产技术部牵头完成验收并归档;暂时不具备条件处理的缺陷,由安全生产技术部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运行部、检修部、水工部按该措施加强对缺陷设备的跟踪监视,待条件具备时,按缺陷处理流程处理,直至缺陷完全消除。
3做好各项重大反事故措施
(1)防止电气误操作。①加强防误操作管理。加强对运行、检修人员防误操作培训,使其掌握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从而能正确、熟练操作与维护。建立完善的钥匙使用和保管制度,防误闭锁装置不能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时必须履行批准手续;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经值班长批准,并按规定尽快投入运行。②完善防误操作技术措施。成套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应齐全、性能良好,开关柜出线侧宜装设带电显示装置,带电显示装置应具有自检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将远方、就地操作断路器、隔离刀闸、接地刀闸等设备的回路设置防止误操作互锁功能和五防闭锁功能。(2)防止继电保护失效和电力通信中断。①双重化配置保护用到的交流电压、电流量应取自PT和CT互相独立的不同绕组,双重化配置保护的直流电源应取自互相独立的两段直流母线。②差动保护(母线、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的纵差、横差等)在投运前,既要测定相回路和差回路,还要测量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压,以保证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③10kV厂用配电系统中,进线开关柜宜装设弧光接地保护装置,以消除弧光过电压对不接地系统绝缘水平的威胁,防止发生弧光接地过电压事故。④大型水电厂与电网调度机构之间至少设立两个及以上独立的通信传输通道,并具备完善的通信监测系统和具有警铃告警功能。(3)做好防汛工作以防止垮坝。开展汛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确保各泄洪闸门系统及水工建筑物完好。重点做好防止水淹厂房、廊道、泵房、进厂公路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的可靠防范措施,尤其是地处河流附近低洼地区、水库下游地区、河谷地区的生产生活建筑要保证排水畅通,防止河水倒灌和暴雨水淹。开展汛中防汛检查活动,重视防御江河洪水灾害的同时,应落实防御和抵抗局部暴雨造成的厂坝区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各项措施;强化水电厂水库调度管理,根据批准的泄洪方案和防汛指挥部门的指令进行泄洪,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闸门。汛期结束后,应及时总结,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改,并将总结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4合理安排维护工作与运行方式
运行人员必须加强对水电站并网后的风险分析、风险把控的力度,落实各项预控措施,尤其在安排日常维护和机组检修期间运行方式时,应始终将防止全厂失电引发电网事故的风险作为重中之重。消缺工作或其他维护工作应尽量安排在机组停机后进行,防止工作过程中造成并网机组跳闸而引发系统频率波动的事故;某些必须在机组并网时处理的缺陷或维护工作,必须制定并做好严格防止机组跳闸的风险预控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多台机组同时检修时,尤其要合理安排其他非检修机组厂用电的供电方式。确保非检修机组自用电重要负荷有两路独立的电源供电,防止单个供电电源发生故障造成多台机组全停而引发全厂失电的重大事故。
5不断夯实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水电站主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的以自我为主导的安全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与电站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完善的闭环体系,对电站安全生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安全体系建设,将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生产中,持续提高一线员工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估能力和安全意识,杜绝各种人为责任性事件造成的电力供应中断事故。2.6完善并严格执行电力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为保证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落实各级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控制、减轻和消除安全生产事故,水电厂可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制度、应急管理等规章制度,以确保科学、有序地开展日常生产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值班纪律,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现场操作规程及“两票三制”、“操作监护制”、“唱票复诵制”等,杜绝“三违”现象。
提升水电站应急管理水平
提升水电站应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有效电力安全应急机制,并做好应急处理各项准备,快速、有效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亦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
1完善应急组织体系
(1)应急管理机构。水电厂应建立由厂长担任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副厂长担任应急指挥机构副总指挥,其他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委员会,并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简称应急办),设在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5]。(2)应急指挥机构。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按应急预案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协调、统筹管辖范围内的应急资源,决策、指挥电厂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布置落实恢复工作,负责收集、汇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情况等[5]。(3)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是各种突发事故发生后,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一线人员,按功能可分为保卫、通讯、物资、运输、医疗等救援队伍,按专业可分为运行、检修、水工等技术人员、防洪抢险队、消防抢险队等[5]。
2完善应急制度体系
应急制度体系建设是为了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和标准,指导、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流程。对应急组织机构体系的建设、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完善、应急响应、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培训等进行明确,还应包含应急物资的储备标准、应急物资的采购、应急物资的日常更新和检修等。
3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1)完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应急行动记录,应定期进行修订。应急预案应基于重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符合应急资源、周围环境等实际情况,预案可行、有针对性。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尤其是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认真梳理、修订[6]。大型水电厂特别要有完善的火灾事故、水淹厂房、全厂失压、洪水漫坝、线路送出受阻等专项应急预案,以确保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后能按预案准确判断、果断处理。(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将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培训纳入电站年度培训计划,各部门将应急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学习纳入部门安全教育计划,提高全员的应急处理参与意识、应急处置知识。安全生产部门根据情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应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以提高电厂应急处置实战能力[6]。水电厂每年应组织一次全厂性的消防培训、急救培训,促使员工掌握触电急救方法,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正确选择相应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尤其是扑救电气火灾。水电厂中控室值班人员能正确佩戴、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有条件的单位还可组织员工参加消防培训并取得消防值班证等。(3)做好应急物资管理。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修订应急物资配置计划,综合办公室负责按计划将应急物资采购到位,建立紧急物资供应渠道。(4)充分依托社会力量。综合办公室应负责与有资质的地方医疗机构建立紧急情况下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医疗支援关系,并与驻警、地方政府等应急救援机构就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支援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增强电站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4开展反事故演习和应急演练
反事故演习是经过精心组织安排,由策划、监护、演习及评价人员组成,旨在提高人员协调能力、事故处理能力的演习方式[6]。大型反事故演习要求运行、检修、水工、消防等多部门参与,其内容可为一些常见的重大事故、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季节性(如汛期、酷暑、严寒冰冻等)事故、其他水电厂发生过的典型事故案例、送出通道受阻等。应急演练[6]是电站有计划、有目的的针对特定的突发事件,如水淹厂房、洪水漫坝、全厂失电等,按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在规定时间、地点,执行应急响应任务的训练活动,其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锻炼队伍、完善应急机制。按组织方式分为桌面演练、实战演练,按演练内容分为单项演练、综合演练。一次完整的应急演练活动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改进五个阶段。通过应急演练,电站员工可较全面掌握和理解应急预案处理原则,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并锻炼其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以达到快速进入事故处理所应担负角色的目的。应急演练既是对班组、部门、全厂应急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其在演练中的协调能力、事故处理能力的综合检验。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总结,分析演练中存在的不足和暴露的问题,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提升应急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5强化信息报送管理
在做好值班重大事项报告工作、不断完善重大事故报送流程的同时,水电厂应严格按照国家《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7]等有关规定进行信息报送,严肃报送纪律,坚决杜绝迟报、漏报或瞒报、谎报电力事故情况。
关键词:核电站;建设阶段;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核电建设;能源战略目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2-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191
统计数据显示,从1965年至1985年,仅美国就发生了345起核电站火灾。从1974年到1989年,直接损失在600万美元以上的火灾及核事故共发生34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9.7亿美元,可见火灾是对核电站安全运行的一大威胁。
1 核电站建设阶段的火灾危险
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消防安全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风险,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另一类则称为主观风险,指由于人为原因所造成的损失或事故。某核电站建设阶段,2010年至2012年的消防安全隐患统计数据如下:
表1 消防安全隐患统计表
年份
隐患类别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动火管理隐患 34 43 204
可燃物料隐患 185 255 464
电气火灾隐患 26 51 190
消防器材隐患 32 126 160
吸烟控制隐患 36 22 143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消防安全隐患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主观风险则是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建核电工程的火灾危险一般有以下特征:(1)建设周期长,交叉作业多。核电站的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从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到建成投入商运要经历5~6年的时间,整个过程中各种施工工序相互交叉,既不利于管理,也容易造成火灾隐患;(2)临时用电多。由于施工点多面广,用电量大,临时电气线路纵横交错,线路连接或配电箱的安装及使用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极易发生漏电或短路,产生电火花,如遇到可燃材料容易引起火灾;(3)易燃可燃材料多,动火作业频繁。核电站在建各子项在现场会经常存放木料、成品保护材料、油漆、装饰材料等大量可燃物。同时施工作业期间电焊、气割等高温明火作业多,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则极易引发火灾;(4)火灾蔓延快,扑救难度大。核电站在建各子项由于消防系统、墙体、防火门、防火屏障等都没有施工完成,发生火灾时,不能对火势进行有效的探测和隔离,一旦火灾进入猛烈燃烧阶段,如没有充足的消防设施火灾将迅速蔓延和扩大。由于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能使用,只能依靠人工消防的力量,如火势较大,仅靠施工现场配置的灭火器难以有效扑灭火灾;(5)消防通道预留困难。核电站建设阶段,许多子项同时开工,经常会进行负挖、基坑、管沟等的施工,同时由于各种基建材料散布在室外场地,难以及时保障消防通道畅通,给扑救火灾造成困难。
2 灭火的最佳阶段
火灾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初起阶段为最初的3~5min。
在初起阶段,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较缓慢,火焰辐射出的能量还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但呈上升趋势。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灭火器材,就能将火控制并扑灭。
由于火灾的这种特性,所以在核电站建设阶段的消防安全管理中应侧重火灾的预防和初起火灾的扑救。消防管理部门应监督施工单位建立多种灭火手段,建立有效的消防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减少工程现场的火灾荷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落实消防安全教育等,通过多种手段将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预防和有效控制火
灾/火险事件的发生。
3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及方法
3.1 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
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应与施工单位明确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和义务。核电工程施工实行总承包和分包的,应由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实行统一管理,并应当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与分包单位逐一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包单位负责分包范围内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并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监督管理,总承包单位应接受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
3.2 建立防火巡查机制
核电站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建立相应的防火巡查制度,如《消防监督检查》、《动火许可证制度》、《可燃物料防火管理》等制度。同时应建立相应的防火巡查队伍,实行“网格化”的监督检查。
3.3 合理安排施工活动
核电工程建设阶段在选择施工工艺、机械和工器具时,应考虑火灾风险,尽可能选用火灾风险较低的工艺、机械和工器具。
选用施工物料时应使用具有不燃、难燃或阻燃性的物料。建筑外保温材料必须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不燃);公众聚集场所禁止采用聚氨酯类泡沫塑料等易燃、可燃材料。
选择施工进度时应优先考虑核电站防火屏障和防火门的施工和安装,优先考虑核电站消防系统和火灾探测系统的施工和调试。
安排施工活动时应控制核电站主要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建立火灾荷载引入审批制度。
3.4 充分发挥第三方监督机构的作用
核电站建设阶段需要更好地借助第三方监督机构的力量,如专业监理单位、保险公司等,从第三方的专业角度对施工阶段的消防安全进行监督。
建设单位定期组织保险公司开展对核电站工程现场的火灾风险查勘工作,以及时发现消防隐患并整改。
监理单位则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对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等消防产品,在施工和安装前应核查产品质量等证明文件;杜绝使用或者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防火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情况发生。
3.5 设置临时消防设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5.1规定:施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和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等临时消防设施,临时消防设施应与在建工程的施工同步设置。
3.5.1 配置临时灭火器。核电在建工程的下列场所应配置灭火器:(1)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2)动火作业场所/作业点;(3)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4)燃油动力装置、设备使用点;(5)配电箱等火灾风险较大的用电设备旁。
3.5.2 设置临时消火栓。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的规定:对于高于24m的建筑施工时应安装临时消防竖管,设置临时消火栓。以AP1000核电站为例,核岛、常规岛的高度均超过24m,所以在施工阶段应同时考虑设置临时室内和室外消火栓,并放置醒目的标志,保持消火栓周围畅通无阻,同时应建立维护保养制度,保障其可用性。
3.6 开展消防自验收
出于消防安全的设计考虑,核电站各建筑子项中普遍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以及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系统。核电站的建设周期一般相对较长,核岛、常规岛以及BOP子项等工程的竣工时间节点也各不相同。《核电厂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科工法[2006]1191号)》第十六条规定:核电厂消防工程竣工后,营运单位应当组织自验收。
在核电站建设阶段的消防自验收工作中,应坚持“竣工一项、验收一项”的原则,及时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各专业人员开展消防自验收工作,并委托具备一定资质条件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进行检测,最后应形成消防自验收报告。对于核岛、常规岛等厂房自动消防设施,难以委托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进行技术测试的,应当按照调试程序要求进行自验收。
通过消防自验收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消缺,为后续国家能源局验收及整个厂区消防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支持。
4 结语
核电站的安全文化贯穿在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各个阶段,它是核电站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消防安全工作作为“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同样也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如消防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由量变到质变,最后极可能演变为火灾,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贯彻“纵深防御”的理念,在工作中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提供多层次的消防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工程建设期间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 董希琳.核电站火灾与核安全相关性研究[J].火灾科学,1999,(1).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S].
[3] 王金平.浅议核电站的防火及其技术手段[A].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
[4] 王森.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消防行动预案体系的建立[J].核科学与工程,2003,(9).
摘 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在维护我国电网正常供电系统中处于一个极其关键的位置,因此也得到了大家的重视。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电力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整个国家的生产及生活中,电力系统是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变电运行是否可靠、高效、稳定与整个电力系统的效能有着密切关系,直接关系着电网运行效率。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必要进一步扼要分析变电运行技术,详细分析变电运行中存在的潜在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以不断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内容
管理人员在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对钥匙和工器具进行管理,防止钥匙和工器具发生丢失或损坏,当管理人员发现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要及时寻找维修人员对故障设备予以维修,以此来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设备检修、清扫等的管理,防止杂物阻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且避免损坏设备。
二、提高变电站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1.确定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
电力系统依附于变电站,要想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对变电站进行安全管理,因此,管理人员应根据变电站的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并完善相关的规范制度,对机器设备的操作者、检修者和设计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确保操作、维修和设计的正确性,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另外,还要定期对变电站的安全管理目标进行考核,确保目标的实现。
2.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素质
(1)开展安全教育
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变电站的安全性,对此,管理人员就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让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反思,寻找工作中的缺点,从而达到规范设备使用人员的工作行为的目的。另外,安全教育还能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让设备使用人员认真工作,避免工作出错。
(2)实施技术培训
科技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变电站使用的机械设备也都得到了更新,从而为人民群众生产出充足优质的电力,对此,设备的使用人员如果掌握的使用方法比较落后,那么就不能将引进的先进设备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增加变电站的安全隐患,所以管理人员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制定紧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
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突发事件的产生,如果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知道解决眼前所面临的问题,那么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管理人员就会不知所措,导致变电站停止运行,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管理人员要防患于未然,制定紧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加快变电站的恢复速度。
4.加强消防保卫工作
当变电站出现火灾的时候,消防队员能否正确处理火灾将决定着变电站能否脱离灾难,所以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消防保卫工作的重要性,要提高运行人员的消防意识,让消防人员要熟练掌握消防知识,争取快速消除火灾,防止因火灾而使变电站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电网出现瘫痪,不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电力去从事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国家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三、变电运行过程进行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1.完善并落实变电站的值班制度
为了确保变电站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的进行变电工作,必须完善变电站的值班制度,该制度主要针对监控中心和操作班组,变电站的管理人员根据值班制度的规定,会对监控中心和操作班组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并提高工作的正确率,确保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另外,该制度规定工作人员必须尽忠职守,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汇报上级进行处理,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转。
2.加强验收
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排除故障具有重要作用,如上文所述,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力系统再出现任何故障时电力元件不受破坏, M而维护国家电网的正常运行,使电力系统能够高效率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首先,加强验收环节是最重要的一点。继电保护装置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因此对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一定要谨慎,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查力度,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才可用于电力系统中。如果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要及时修理,通过再次检查后,若符合指标再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要加强验收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验收人员的责任感。从各个方面加强验收环节的检查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及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3.注重巡检
巡检主要指对继电保护装置以及二次回路的检查,这是预防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认真巡检是在预防阶段对安全性能的提高,如果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解决,从而不对电力系统正常工作造成危害。巡检工作一定要做到全面认真,主要检查的地方有设备开关是否安装正确,压板的位置是否合理,故障警示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开关按钮是否正常等。巡检过程相当重要,如果上述环节出现问题,在电力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后,会导致障碍无法被监测,造成巨大危害。
4.技术创新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向着科技水平前进,继电保护装置应当满足高科技自动化水平,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革新,不断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各方面性能,在传统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基础上,不断探讨、创新,引进高科技技术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整体改造,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功能,更好的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配置全面的继电保护装置辅助装置,对提高继电保护的性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完善继电保护装置的改造工作,能从根本上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
5.增加突发事件模拟演练的次数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必须增加突发事件模拟演练的次数,从而加快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积累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从而快速消除事故对变电站的影响。
四、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方法
1.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变电站中的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变电站的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变电工作也受到了影响,为了防止设备出现较大的故障而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转,就必须定期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维护。
2.增设设备工作评价机构
根据企业的相关规定,变电站必须增设设备工作评价机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监督、评价与考察,提高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认识。另外,将评价机构对设备的评价与设备的初始性能进行对比,可以让维修人员快速找到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从而加快维修人员的维修速度,实现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人们提供充足优质的电力来从事生产和生活,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3.对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并记录设备缺陷
变电站中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如果值班人员对此放任不顾就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就要求值班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并记录设备的缺陷,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地维修数据,并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进行维修,当维修人员清除缺陷之后,还要进行缺陷注销,从而防止设备维修人员进行重复维修,可有效降低资源的浪费。
五、结束语
变电站中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转会给国家经济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确保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必须要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并对设备进行维修,以便于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转,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电力来从事生产和生活,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变电站,应急管理,应用
0引言
黄河750千伏变电站按照国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急处置方案体系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应急治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将应急治理工作放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位置加以推进,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制定和完善了应急处置方案体系,并积极开展应急培训及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 应急管理工作总体情况
1.1 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及运转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精神,根据上级有关进一步加强应急工作的具体要求,2009年年初,黄河变电站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的现场应急处置小组,建立了应急指挥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了安全责任。黄河变电站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隶属于超高压分公司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变电运行抢修队统一指挥、指导下开展工作,保证了应急治理工作的组织和开展。
1.2 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开展情况
1.2.1 应急处置方案修编情况:
2009年,黄河变电站在2008年编制的系列应急处置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对方案的动态治理,针对人员变动、与现场实际不符之处,及时编制、修编了各类应急处置方案,做好各类应急处置方案的衔接工作,不断增强方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初步形成了有系统、分层次、上下一致、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信息畅通的事故应急体系,通过补充修订形成如下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体系:
变电站全停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变电站防汛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变电站防震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变电站重大节假日期间保电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变电站迎峰度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变电站重大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变电站重大人身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变电站重大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变电站特殊气象条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变电站设备极限运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变电站调度电话中断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变电站站用电系统失压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变电站设备异常与事故处理预案22项。
1.2.2 应急演练、培训情况
为保证各类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制定的完善、科学、规范、合理和可操作性,使应急处置方案真正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尽量降低突发事件中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发挥应有作用,从2009年黄河变电站投运以来,在日常技术培训中增加了应急处置方案的学习,包括应急处置方案的适用范围、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责任分工、事故报告的程序、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应急处置方案编制、治理的措施和要求等。积极开展每月每值一次的事故预想活动,每月全站一次的反事故演习活动,每季全站一次的事故应急演练活动,截止目前,黄河变电站按计划,采取不同方式,对应急处置方案进行了演练,通过培训、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应急演练等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1) 2009年6月3日黄河变电站参加了国家电网(西北电网)组织的西北电网迎峰度夏联合反事故演习,本次演习黄河变电站人员准备充分到位,编制了参演方案,由站长担任演习导演,并从三位值长中选取了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值班长为演习值班长。全站人员全力配合,圆满的完成了演习任务。通过本次演习使全站职工收获颇丰:
进一步加深了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熟悉程度,掌握了变电站事故后,一、二次设备发生的现象、动作情况以及处理步骤。
掌握了安装于连接甘肃、宁夏电网的联络线7081东白黄线CSC-391振荡解列装置在事故处理中的投退原则。
熟悉同期合环在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熟悉了750kV系统电网事故处理原则以及基本过程。
(2) 全站自投运以来,建立了一套适合现场应用的反事故演习体系:以每值为单位,每月由站长亲自带领全站人员,根据本月本站的薄弱环节进行反事故演习,从演习内容、标准术语应用、汇报流程、等一系列演习过程中的细节入手,力求演习接近实际。黄河变电站根据实际情况已经开展了750kV2号电抗器故障,7081东白黄线线路跳闸;全站750kV设备失压;750kVⅠ母A相避雷器爆炸;750kV黄贺Ⅰ线单相接地故障等多次典型反事故案例演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为了进一步增强员工在对站内遭遇突发火灾事件时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2009年4月11日与10月12日,黄河变电站织了两次消防演习,检验了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的组织指挥能力、义务消防员现场灭火自救能力、消防设施配置是否合适、如何汇报上一级应急组织以及联系119程序、内容、消防人员来之前采取的措施等,为今后在应付突发事件中积累了经验。
(4) 为做好预防和处置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变电站设施以及电网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影响,加强黄河750kV变电站防汛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黄河变电站于2009年夏季开展了变电站内防汛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根据黄河变电站实际情况认真总结:
①本站西高东低,东侧的排水尤为重要,所以不论站外的排水沟,还是站内排水系统还是围墙排洪孔洞,在汛期必须保证其畅通无阻。
②不论什么时候,人身安全始终都是第一位的,所以在应急指挥中,作为指挥官要充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可能发生人身事故的危险点,并且在全过程中加强监护,防止事故的扩大。
③对于防汛器材的使用大家务必要清楚、熟练,对于电器的使用,一定要做好防雨,防止漏电等造成对抢修人员的伤害,这些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平时的演习获得,靠经验是不行的,因为真正造成危害的汛情我们可能一生都遇不上一次。
④面对汛情要沉着冷静,防汛知识要牢记在心,处理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1.2.3 应急管理的实效体现:
2009年7月26日凌晨黄河变电站生了一起7562断路器C相泄压事故,当值人员处理及时、得当,避免了可能造成的电网扩大事故,受到了宁夏电力公司的表彰奖励,这得益于6月份参加联合反事故演习中积累的经验以及日常反事故演习扎实开展的结果。
2 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1 部分应急处置方案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和具体,在实际演练过程中可操作性、指导性、实用性不够强;2.2 应急处置方案培训及演习力度有待加强,应急演练工作尚未常态化。
2.3应急物资配备不符合现场实际,如通过防汛演练,发现现场所配发电机容量太小,不能满足防汛水泵需求。
3 有关对策、意见和建议
3.1 领导重视
领导重视是应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黄河变电站投运近一年来各项应急工作一直能够正常开展,领导重视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尽管黄河变电站远离银川,但分公司各部门对开展应急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从而使黄河变电站在事故应急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3.2 加强联合应急演练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殊情况,由上一级应急组织机构有针对性的进行应急演练,提高职工应急处置水平。
4 变电站今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4.1 要加强培训
在技术培训中增加应急处置方案的培训内容,加强对员工的岗位培训,使新老员工均能掌握紧急情况下各类事故、灾害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增强安全责任感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2 要强化责任
变电站的站长是现场应急处置第一责任人,站长亲自抓,相关各值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对设备隐患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防患于未然。
4.3 要加强演练
在现场应急演练中及时发现应急处置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使其更加具有操作性。
4.4使应急管理常态化
对于不符合实际的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具操作性,另外,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变电站绩效考核体系中,使其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张世翔 电力系统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应急管理机制及对策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25(2):18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