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品质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美国;真正幸福论;VIA Strengths Survey;优秀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18-04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塞里格曼(Seligman)在2002年推出的真正幸福论(Authentic Happiness)在积极心理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真正幸福论认为“幸福”这个词很难有科学的定义,所以塞里格曼称它应囊括三个领域,即: 快乐生活 (Pleasant Life)、充实生活 (Engaged Life) 和有意义的生活 (Meaningful Life)。
经过多年的不断试验和研究, 2006年,塞里格曼与其助手们设计出了一整套建立真正幸福论的临床积极心理疗法。其中塞里格曼等设计的有关快乐生活的练习中包括“乐观”和“希望”的干预练习,目的是抵消悲观态度和情感。练习包括“运用你的特长”,内容是要求参与者填写VIA-IS特长问卷后分析出五个个人优点,然后设法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这个VIA-IS特长问卷是根据塞里格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理论编写的。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总结,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咨询等科学研究方式,塞里格曼和彼得森(Peterson) 终于在2004年出版了他们共同撰写的《优秀品质和美德:手册与分类》(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它代表着积极心理学界中最抱有雄心的研究项目。两位撰写人希望他们的杰作在积极心理学界中能够达到与《心理病症诊断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简称DSM) 那样的在心理学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塞里格曼和彼得森希望通过认真仔细地分析和总结个人的优点和品德,人们才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来提高生活效率和幸福感。
《优秀品质和美德:手册与分类》描述了各种能使人们获得兴旺并幸福生活的优秀品质与美德,并且将它们分类。其中包括几乎世界上每个文化都认同的六大美德:智慧和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自制和超越自我。每个美德中还包含着几个性格上的优秀品质,而所有优秀品质都符合以下标准:
(1)这些优秀品质必须是普遍存在的(Ubiquity),是被世界上大多数文化认可的。
(2)这些优秀品质会使人感到满足而充实(Fulfilling),从大体上而言使人感到生活上的完善、满意和幸福。
(3)这些优秀品质是有道德价值的(Morally valued),它们自身是得到重视和珍惜的,而且它们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4)这些优秀品质的特性是拥有这一优秀品质的人不贬低没有具备这些优秀品质的人(Does not diminish others),而且只受到钦佩而不招惹嫉妒。
(5)这些优秀品质有其不恰当的对立面(Nonfelicitous opposite),有明显的带有负面含义的反义词性。
(6)这些优秀品质都近似个人品格(Traitlike),就像一个人的品格一样有概括性和稳定性。
(7)这些优秀品质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研究者们曾把它们当作个体差异加以研究。
(8)这些优秀品质都是很独特的(Distinctiveness),与其他的优秀品质完全不同。
(9)这些优秀品质在历史中可以找到有代表性的范本(Paragons),可以很一目了然地体现在某个人身上。
(10)这些优秀品质会较早地体现在一些儿童身上使他们成为拥有优秀品质的天才(Prodigies)。
(11)这些优秀品质具有选择性不存在的特点(Selective absence),即在一小部分的人中没有某个优秀品质。
(12)这些优秀品质会有制度和机构性特点(Institutions),也就是说社会中的常规、习俗和礼仪会特意地培养这些优秀品质。
《优秀品质和美德:手册与分类》中的二十四个优秀品质与六大美德的叙述与总结如下:
1.Wisdom and Knowledge (智慧和知识)
(1)Creativity (创造力)
(2)Curiosity (好奇心)
(3)Open-mindedness(开放的思想)
(4)Love of learning (热爱学习)
(5)Perspective(视野)
2.Courage(勇气)
(6)Authenticity (真实性)
(7)Bravery (勇敢)
(8)Persistence (坚持不懈)
(9)Zest (热情)
3.Humanity (仁慈)
(10)Kindness (友善)
(11)Love (爱)
(12)Social intelligence (社会智能)
4.Justice(正义)
(13)Fairness(公平)
(14)Leadership(领导能力)
(15)Teamwork(团队精神)
5.Temperance(自制)
(16)Forgiveness(宽恕)
(17)Modesty(谦虚)
(18)Prudence(谨慎)
(19)Self-regulation(自律)
6.Transcendence(超越自我)
(20)Appreciation of beauty and excellence (欣赏美和完美)
(21)Gratitude (感激)
(22)Hope(希望)
(23)Humor (幽默)
(24)Religiousness ()
塞里格曼和彼得森称第一组美德为“智慧和知识”,包括五种优秀品质。第一个优秀品质是创造力,拥有这个品质的人喜欢用非传统的方式考虑问题和做事;下一个优秀品质是好奇心,这些人对世界中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并喜欢模棱两可;有开放的思想是第三个优秀品质,拥有这一品质的人能够客观并理性地过滤信息,不会很草率地下结论,并有很适当的现实取向;热爱学习是第四个优秀品质;有视野是指人们特意去寻找拥有这一品质的人去了解他们的观点,利用拥有这一品质的人的经验与观点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第二组美德是“勇气”。这一美德被普遍地赞赏,它包括真实性、勇敢、坚持不懈和热情。有真实性是第六个优秀品质,拥有它的人很诚实、很正直、很真实,也很现实;勇敢这个优秀品质是指勇猛地面对风险和危险,即使感到恐惧;第八个优秀品质是坚持不懈,拥有它的人不会虎头蛇尾,总会完成已经开始的事,这些人很勤奋,做事灵活;拥有热情这一优秀品质的人通常精力充沛,无论做什么都会全心全意,竭尽全力。
“仁慈”是第三组美德,它包括友善、爱和社会智能。友善是第十个优秀品质,友善的人有同情心,经常帮助别人并且从中得到快乐。拥有爱的人很珍惜与别人亲密的关系。社会职能是这一组美德的最后一个优秀品质,它指的是能够了解和理解自我与他人。拥有这个品质的人有很好的社交技巧,能够很容易地识别自己和他人心情的变化与气氛的变更;与此同时拥有这个优秀品质的人会很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地把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利用起来。
第四组美德被称为“正义”,包括公平、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公平的人不会使自己的偏见影响任何决定,他会给任何人同样的机会;拥有领导能力这一优秀品质的人很会组织活动,是有效而仁慈的领导;有团队精神是第十五个优秀品质,拥有它的人有凝聚力,尊敬领导,做分内的事但绝不会愚昧而自动地去顺从。
“自制”是六大美德的第五组,是指恰当并适度地控制自己需求和想法的表达,但不是克制自己的动机而是等到最佳时机,能在最少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同时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制包括第十六个优秀品质――宽恕。懂得宽恕的人会给别人第二次机会,会宽容他人,不会报复。谦虚的人很低调,不张扬,不装腔作势,他们觉得自己的成败并不很重要。谨慎的人很小心并且非常细心,有远见,会控制自己暂时的冲动而达到长远的目标。自律是第十九个优秀品质,自律的人能够很容易地控制自己的冲动和需求直到适当的时机,他们知道什么是对错并能依此而行事。
“超越自我”是塞里格曼和彼得森研究出的最后一组美德,它可以说是信仰上的灵感和精神,一种感情力量使个人可以感受到比自己要大、比自己要持久的东西。懂得欣赏美和完美是这组的第一个优秀品质,有这个品质的人会去欣赏每个领域和情境中的美。身怀感激的人会随时表达他们的谢意,他们欣赏他人身上的优点和品德,拥有一种惊异感,不会把好事当成理所当然,对生命的本身很珍惜,很感激。有希望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有希望的人会认为好事总会发生,对未来持有积极的观点,积极地为未来做计划但又兴高采烈地生活在现实环境中。这一组中的下一个优秀品质是幽默感,有幽默感的人会为别人带来欢笑。是塞里格曼和彼得森找到的最后一个优秀品质,研究者们认为有的人知道自己在大千世界中明确的位置,他们有着一致并深刻的信仰,相信每个人每件事都有更高更深奥的目的和意义。
塞里格曼和彼得森在总结和研究这二十四个优秀品质和六大美德的同时编写了一个调查问卷――优点问卷(VIA Strengths Survey,简称VIA-IS特长问卷)。通过回答此问卷上的124个关于个人人生观、自身行为和信仰的问题,答卷人可以总结出自己最强的五个优秀品质。读者可以在塞里格曼的网站省略上填写问卷,测试自己的优秀品质和美德。
在此,我们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份简短的优点问卷样本。
优 点 问 卷 样 本
说明:每个优秀品质均有两个相应的问题,其中问题A的答案有5个选项,即:
a非常像我(5分);
b像我(4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2分);
e非常不像我(1分)。
问题B的答案也有五个选项:
a非常像我(1分);
b像我(2分);
c中等/无所谓(3分);
d不像我(4分);
e非常不像我(5分)。
回答问卷时选择与你最接近的答案,回答完毕后将答案选项后的分数相加,得出的数字即是你这一优秀品质的得分。最后,将得分从最高至最低按顺序排列就可以看出你在哪个品质上最突出。分析和总结出优秀品质后人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利用起个人的优势和长处,用它们来帮助自己提高生活效率和从日常点点滴滴中得到幸福感和充实感。
一、Wisdom and Knowledge (智慧和知识)
1.Creativity (创造力)
A“我喜欢琢磨新颖的做事方式”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的朋友大多数都比我有想像力”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2.Curiosity (好奇心)
A“我总是对世界很好奇” 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很容易变得无聊”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3.Open-mindedness(开放的思想)
A“需要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思考者”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容易做仓促的决定”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4. Love of learning (热爱学习)
A“当我学到新东西时我非常兴奋”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从来不厌其烦地去参观博物馆或其他有教育性质的场所”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5.Perspective(视野)
A“看事情时我总可以看到大局”这句话___________
B“其他人不经常来问我的意见”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二、rage(勇气)
6.Authenticity (真实性)
A“我总能遵守我的诺言”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的朋友们从不说我是个脚踏实地的人”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7.Bravery (勇敢)
A“我经常在强烈反对声中表明我的立场”这句话___________
B“痛苦和失望经常把我打败”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8.Persistence (坚持不懈)
A“我总会完成已经开始了的事”这句话___________
B“做事时我总会转移目标”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9.Zest (热情)
A“我会把我自己完全投入到我所做的事里”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总是闷闷不乐”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三、Humanity (仁慈)
10.Kindness (友善)
A“在最近一个月里我自愿地帮助过邻居”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从来对自己的好运比对他人的好运感到更多的兴奋”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11.Love (爱)
A“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对我身心的关心和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关心一样多”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不容易接受别人给我的爱”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12. Social intelligence (社会智能)
A“不论什么样的社会场合我都能融入进去”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不容易感觉到别人的感受”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四、Justice(正义)
13.Fairness(公平)
A“我对所有人都很公平,不管他们是谁”这句话___________
B“如果我不喜欢一个人,我很难对此人公平”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14.Leadership(领导能力)
A“我不需要唠叨就总可以让人一起去办事”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不会很好地组织团体活动”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15.Teamwork(团队精神)
A“在团队中得最好”这句话___________
B“在需要放弃自己想要的去顾及团体的利益时我总会犹豫”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五、Temperance(自制)
16.Forgiveness(宽恕)
A“我总是既往不咎”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总会报复”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17.Modesty(谦虚)
A“当别人夸我的时候我会转移话题”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常常说起自己的成就”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18.Prudence(谨慎)
A“我避开有身体危险的活动”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有时会在友情和其他人际关系中做出错的决定”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19.Self-regulation(自律)
A“我控制我的感情”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不能按计划节食减肥”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六、Transcendence(超越自我)
20.Appreciation of beauty and excellence (欣赏美和完美)
A“在前一个月中我曾对优秀的音乐、艺术、戏剧、电影、体育运动、科学或数学而感到非常的兴奋”这句话___________
B“一年里我没有创造任何美的东西”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21.Gratitude (感激)
A“我总说谢谢,即使是为很小的事”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很少停下来去想自己生活中的幸事”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22.Hope(希望)
A“我总抱有乐观的态度”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很少会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设计细心考虑过的计划”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23.Humor (幽默)
A“我总喜欢劳逸结合”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很爱说可笑的话”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24.Religiousness ()
A“我的生活有重要的目的”这句话___________
B“我没有使命感”这句话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将各项得分从最高至最低按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New York: Free Press.
[2]Seligman, M. E. P., Steen, T. A., Park, N., Peterson, C. (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 (5), 410~421.
【关键词】情商 道德品质 相关性
一、情商的概念
情商,简称EQ,也被称为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与智商(IQ)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情商是评价人情绪智力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Peter Salovery和John Mayer 提出其对成功至关重要,但是当时他们称其为情绪智力而非情商来描述对情绪的评估和表达能力、理解和分析情绪及对情绪知识的获取能力。直到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使用了与情绪智力相当的术语――情商,它是通过对人们面对困难的乐观度、理解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的综合评价来测量人们综合素质的新指标。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力因素(智商)只占20%,而其他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情绪智力(情商)因素占80%。由此可见,情商相对于智商在促使人们成功进而提高人口质量水平中占有重要地位。“情商”是一种控制自己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例如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二、大学生情商教育与道德品质发展的关系
(一)大学生情商水平与道德品质的平行相关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与道德品质发展存在平行相关关系,即大学生情商水平高其道德品质发展的也较好,大学生的情商低其道德品质也相应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如每年各高校评选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校园十佳大学生、全国十佳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方面他们是校园道德建设的标兵,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文化知识学习的尖子。
情商教育是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情商在人格系统中具有核心作用,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无数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例表明,情商不良,正是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的重要诱因。情商低可以导致道德品质得不到充分发展,使人才得不到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缺项―“缺德”。如在大学校园里就有这样的极少部分大学生,他们的情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道德水准也令人堪忧。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也函需大家的关注。
(二)大学生情商水平与道德品质的非平行相关
大学生的情商与道德品质也存在着非平行相关的关系。有的大学生虽然情商很高,但是道德品质没有得到相应的健康发展。如,大学生不讲诚信,考试作弊、在个人简历上弄虚作假等。这些大学生情商很高,道德品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样的人才就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大学生情商提高了,其道德品质仍然处于不理想的状况。可见,高的情商水平不一定会导致高的道德水平。但良好的道德水平一定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情商。
(三)大学生情商与道德品质的内在联系与辩证关系
大学生情商与道德品质的发展是有内在的联系的,情商的发展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有平行相关关系,即大学生的情商与道德品质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情商高的大学生其道德品质发展也积极健康情商低的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也相应的较差。同时,情商的发展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也存在非平行相关关系,即情商高的大学生其道德品质不一定就高,情商低的大学生道德品质也未必低。
三、大学生情商培养是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情商培养和训练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进行大学生情商培养和训练,这样有利于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发展。因此,丰富大学生的道德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是促进道德情感不断升华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旨在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德育同样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参与,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知情结合,相互促进,才容易收到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和训练有助于道德意志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而未达到完全成熟的状况,表明大学生意志水平高低与自身情绪稳定与否密切相关需要加强意志品质锻炼,不断丰富知识经验,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和训练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意志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力,必须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但意志又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大学生情商水平高,其情绪控制能力也较强,他们往往可以克服不利情绪的干扰,把行动贯穿始终情绪起伏不定、意志力薄弱而消极,则会导致道德行为的半途而废。因此,要让学生直接参与管理,投入实践,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信息自己动脑筋去思考、分析、目标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使自身思想、比较、鉴别,进而选择正确行为向着良好方面发展。
一、经典的选取标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瀚如海,从先秦诸子经典,到汉赋、魏晋文章,乃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四大小说等等,皆可称之为经典。学生诵读何种经典才能有效提升道德品质?
1.选择标准:以富含道德能量为宗旨,以中国文化道德元典为母体,以中华根文化为源头。
2.经典的选择以四经一书为核心。
四经为《德道经》《黄帝四经》《黄帝内经》《易经》,一书为《大学》。
《德道经》为万经之王,《黄帝四经》为治理学鼻祖,《黄帝内经》为医学宝典,《易经》为五经之首;《大学》为修齐治平的应世之作。这些经典的共同特点是以道德为根本内核,是中华文化的祖根、祖脉。我们诵读这些经典正是接续中华文化的祖根,以获得最大的道德能量。
二、大智慧经典的诵读方式
大智慧经典的诵读方式采用《易经》中的学习方法:“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就是无思无为的学习方法。所谓无思无为的学习,就是不用意识心理的作用,采用道家内观的方式,直接诵读。不去思考文中内容的含义,只需要静心闭目,沉思静坐,专注心念,放下大脑皮层意识的干扰,进入大脑质层乃至核心层的智慧状态,以经典的道德能量,调动开启大脑的智慧,实现道德智慧的同步运用。
三、大智慧经典诵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作用
(一)诵读道德经典,提升道德能量
道德不仅仅只是道德品行品质的表现,也不仅仅只是高尚道德心灵的修养。道德更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是天地能量作用于宇宙万物的客观物质。《黄帝内经》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意思是说,上天作用于我们人类的客观物质是“德”,大地作用于我们的客观物质是“气”,这种天德地气的运行养育了万物。当前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有种种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从三因论来看,既有本因,也有内因与外因。要改变、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能量。
根据霍金森道德能量学说的理论,一个人能量越低,身心健康状况就越差;能量越高,身心健康状况就越高。一个人要远离低能量状态进入高能量状态,就要亲近高能量的人。古往今来,一些大智慧的圣哲,经常会有一大批追随者,原因就在于此。诵读高能量的智慧经典,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只有不断诵读高级别道德能量的智慧经典,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能量。《德道经》《心经》《易经》等经典都是高级别能量的经典,不断诵读这些经典,就能实现道德能量的内化。
(二)诵读经典,上善治水,净化心灵
老子说:“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德道经・治水》)
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上善治水”的过程。所谓“上善治水”,就是用最好的意念,最好的语言、文字等来治理我们内外环境中的水,尤其是我们体内的水,包括我们的血液,细胞液等等。通过不断诵读经典,达到净化、修治我们体内水的目的,进而实现净化心灵的作用。江本胜博士的水试验也证明了:水具有看、听、识别语言文字的能力。面对善的语言文字、音响,水结晶呈现出美丽的图案;面对恶的语言文字、音响,水结晶呈现出丑陋的图案。这些科学实验证明:诵读上善经典,具有改善我们心灵的作用。智慧的经典,可以净化灵魂,丑恶的文章,只能污染心灵。我们只要不断诵读圣贤智慧经典,就能从中汲取无穷营养,滋养我们的身心。
(三)诵读经典可以有效培补学生五德能量的提升,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五德即是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仁德即是仁慈大爱,心中无差别的博爱;义德是循理不背,按照正义行事的风范;礼德是不违背规则,合乎礼仪,谦恭有礼的表现;智德是做事合乎法度,智慧明达,做事不会出现后遗症,以德为宗,以智为用,实现德智并举的境界;信德是心中对道德的笃厚真信,诚实守信的品格,重守诺言的操守。具备丰厚五德能量的人,必然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其人格的体现。
诵读圣贤经典,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补五德能量,使学生具有充沛的慈悲仁爱,风骨正义,在彬彬有礼的人格魅力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智慧的信义中实现修齐治平的伟大理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仁德丰厚的阶段,只要认真诵读经典,就能快速实现仁德能量的培补。中学阶段则是人生义德的充沛期,只要我们诵读经典做的足够扎实,就能打下坚实的基础,生发足够的义德能量,同时扶生智德能量。如果同时配合《弟子规》等规范性元典的学习,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礼德能量,礼德能量的提升,促使学生礼貌待人,实现学生的优良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校;网络德育;网络德育目标
1 中职校网络德育的目标
所^中职校网络德育目标,就是指社会对中职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网络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从网络德育预期结果,也就是从社会需要中职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的角度出发,强调中职校网络德育的作用和网络德育活动的价值。中职校网络德育目标涵盖对网络德育活动结果的具体要求,从整个中职教育的系统来看,网络德育目标是中职教育养人目标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是教育目标在网络领域的具体化,是对网络德育工作产品的质和量的明确规定。中职校网络德育目标如下:
(一)激发中职生网络道德需要的自觉意识
道德品质的发展是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综合发展,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内驱力,一般而言,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接受必须要首先通过主体有意的自主活动的甄别,通过甄别的道德认识再去调节和支配人的道德行动。因为“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只有先激发中职生道德需要的自觉性,再经历了对是非、善恶等“真知”的主动探寻,中职生更容易做出正确的道德认识选择,内化于心,将遵守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应为之举,外化于行,从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践行,从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从而实现道德体系的“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二)提高中职生网络道德自我教育能力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的要求,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学会学习,中职校网络德育的目标也是如此。网络德育目标的实现、效果的优劣,最终是要通过中职生的道德状态反映出来,并以此作为目标检验的标准。网络道德是信息社会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是未来社会的新伦理新道德,中职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说到底就是让中职生掌握在社会、在网络中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行为准则。只有让中职生成长为自我教育者,并且这种自我教育能力越自觉、越成熟、越持久,中职生就越是能够取得德性修养的主动权,德育过程的质量和状态就会发生质的飞跃,真正进入一种较为完美的道德品质生成的良性循环过程,网络德育活动也才真正主导中职生的思想领域、道德体系产生良性影响。如果中职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状态,那么中职校网络德育就只是停留在形式的简单再生产过程,只是道德观念机械性的记忆和工具性的强化,就无法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中职校网络德育应该将提高中职生网络道德自我教育能力作为目标追求。
(三)实现中职生网络道德知行合一
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中职校网络德育工作也应追求知行合一,所不同的是今天我们所讲的“知”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知道”、“认识”、“知识”,更是指“良知”。“行”也不单是指一般的实践活动,而更是指“致良知”的善举。中职校网络德育中的知行合一就是在德育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和德育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网络行为结合起来,把提高中职生的思想认识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结合起来,引导中职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成为知行一致的人,成为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
2 中职校网络德育工作实施计划
中职校网络德育工作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式,坚持“实体活动为主,网络活动为辅”原则,在重视中职生网络文明常态管理、兴趣引导、注意力转移与网络媒体利用的同时,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个人德育作品演讲、书法比赛、运动会、军训比武、技能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实中职生课余生活。积极创设和谐的德育大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提高教育队伍综合素质,完善学校德育大课程体系,力求全方位促进中职生网络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升。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德育目标:
第一阶段:培养家国情怀,弘扬传统美德,激发道德感,提升道德认识,践行核心价值观。
第二阶段:培养崇礼尚德、厚德精专、扎实稳重、正直勇敢的道德品质。
第三阶段:培养明确职责、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道德品质。
(二)德育培训内容:
第一阶段:加强激励自我,提升自我,感恩他人,回报社会,情系中华,弘扬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
第二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文明礼仪、自律慎独习惯的养成;加强网络文明公约、低碳环保概念的教育。
第三阶段:加强敬畏生命、尊重自我价值的教育,培养自尊自信品质;加强参与公益、慷慨奉献的实践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尤其网络法制普及;加强与时俱进、创新竞争的教育。
(三)德育措施:
第一阶段:(1)加强德育常规教育。围绕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落实学校晨会、升国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德育常规,充分发挥读书节、运动会、艺术节、技能节等的德育功能。依托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彰显精神内涵的文化载体,塑造核心价值观,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中职生集体荣誉感。(2)创设德育载体。利用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和青年节、建党日等重要节日,以及入学仪式、毕业仪式等重要活动开展道德实践,围绕德育内容的实施途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如开展经典古诗词诵读比赛、“传统美德故事”演讲赛、手抄报和技能比赛等形式。通过征集自愿者活动和社区自愿服务等形式,如“我为学校献一策”征集活动、敬老服务志愿者活动、优秀毕业生评选活动等,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第二阶段:(1)通过主题班会、就业动员会、毕业仪式等形式,开展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文明毕业生教育,如“把美丽留给母校”的校园公益活动、寻找“最美中职生”、最美“文明少年”社会调查等。(2)通过主题倡议活动和签名等形式,开展优化习惯、自律慎独的教育。如开展“我的成长每日登记表”、评选“学习标兵”、“自律标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签名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绿色上网、低碳生活”。(3)通过主题班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诚信教育。如开展“我的诚信故事”、“诚信考试”等活动。
第三阶段:(1)通过辩论赛、观看珍爱生命教育影片等形式,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绽放青春精彩。如开展“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主题,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等。(2)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增强学生融入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如走进社区老人院福利院、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3)通过法制宣传日、主题班会和普法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引导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4)通过主题班会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学生与时俱进、突破自我。如开展“我的职业梦想”、“匠心铸中国梦”“诺贝尔奖获得者给我们的启示”等主题活动。
参考文献
[1]王贤卿.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9.
“爱心育人”是以爱为主要内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爱心育人”它既是关于学生教育的问题,又是关系学生发展的问题;其主要核心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全面、自由、健康、快乐的发展。
一、“爱心育人”这一理念实施的背景
1.正确实施“爱心育人”理念是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和发展机遇,有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和建功立业,这些机会和平台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用“爱心育人”工作理念来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心理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得到良好的培育。其次,激烈的就业竞争,让大学生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因大学生在新增劳动力就业机会中就业所占比较高,在如此激烈的有限岗位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如何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而建构“爱心育人”即是一条重要的实现途径: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素质的提高。
2.“爱心育人”理念的实施是学生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新机遇。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和管理形式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的性格、爱好、习惯各有特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把“爱心育人”理念融入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育和引导工作当中。
3.实施“爱心育人”理念是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大势所趋。引导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爱心育人”教育理念,与学生一起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制定科学详细的工作规划,扭转不适应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旧理念、老方法,切实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以落实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
二、“爱心育人”理念的重要作用
1.激励作用。“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态度,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积极情感交流与一种肯定评价的产生。学生往往会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理解、信任等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相关联,更有把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个人价值和个人魅力也联系在其中。因此,老师对这种学生的关爱之情在每个学生的心中会产生不同寻常的心理力量。如果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学生则会“尊其师而信其道”,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因此,越是受人尊敬,在学生中有威望的老师,他们对学生的态度与评价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让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影响。学生在学校得到老师真诚的关爱,即是得到了赞许和表扬,在心理上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因此,“爱心育人”工作理念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2.感化作用。这种感化作用在“爱心育人”工作方式中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感召、感染和感动。当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时,学生的接受性、可塑性都是极强的,如果此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将达到最佳。“爱心育人”特别重视的即是对学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教化,这种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事实表明,学生也是最能接纳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爱心育人”教育理念正是运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个人人格得到不断的提升,原本自卑的学生会渐渐自信,原本落后的学生会开始寻求上进,原本消极的学生会慢慢开始乐观。
3.动力作用。“爱心育人”的理智之情可以转化为老师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要带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孜孜不倦与不懈追求,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种精神支持,老师才能更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最终才能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勤勤恳恳地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爱心育人”中的理性之爱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情感力量从而推动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唯有关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成长真正倾注心血,甘愿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献给学生,才会千方百计地教育引导学生;同时,老师对学生付出爱,学生也会回报给老师爱;老师在学生的感激与爱戴中,体验到了教育工作的神圣与光荣,从而能更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来。因此,“爱心育人”同样是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爱心育人”理念的实现途径
1.强化“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转变观念,是实施“爱心育人”理念的先导与基础,也是“爱心育人”过程中最深层、最艰难的工作之一。要做到真正的“爱心育人”,必须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爱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个体对人或物最深厚、最真挚的感情。教师必须做到要尊重学生,养成“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自尊、有个性、求自由、爱玩耍是学生的天性和特征。尊重和保持学生的天性不仅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培育爱心的内在需要。为此,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潜能、理解学生的需求、激励学生的优势、包容学生的过失,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以生为本”,将“以生为本”这一理念渗透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