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士实习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互动关系
1.前言
城市交通是当前城市各种公共服务当中最为重要的公共服务类型之一。可以这样说,城市的存在不可缺少交通系统的服务,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活动样式更加丰富、活动频率变化更加频繁,这些都是当代城市交通系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公交汽车,轨道交通的乘坐舒适性更好,而且运输距离不断在增加,这些优势增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动力。然而现实情况是,城市交通规划不论是方案设计、目标确定还是结果评价方面,都以单纯满足城市交通系统的需求为核心,而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方面没有体现出有机的连接,由此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观和宏观方面的问题。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条件。
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
2.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体系
从总体上来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即,法规体系、运作体系以及编制体系。
第一,法规体系主要囊括了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或者说基本法律和配套法律),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尚待完善,目前没有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核心基本法,而配套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正常法规、行业规范以及技术标准等。第二,运作体系主要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两个方面,轨道交通建设存在着一个终期目标,而不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这一点与城市规划存在着差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一旦建设完毕,其后的主要目标便是如何经营和管理。此处的管理主要是指对当前已经建成项目的实际操作而非类似于城市规划当中对未来建设的控制。第三,编制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规划,一个宏观、一个具体,前者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可行性问题,而后者则关注城市轨道交通的具体规划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当中,法规体系占据着核心地位,它为运作体系和编制体系提供了法律标准和执行依据,既可以作为某个具体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指导,又能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管理的原则。
2.2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站在未来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两者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
第一,我国不少城市均拥有比较深厚的历史积淀,有些城市本身就是历史名城,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就这些历史文化遗迹的地理位置来看,它们绝大多数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而且由于历史文化遗迹形成时期的特殊交通环境,使得当前的许多历史街道不适合当代机动车地通行。但是面对着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拆除历史文化遗迹的做法显然不可取,只有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系统才是唯一的出路。第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污染相对较小、能源消耗相对较低和运输规模相对较大的优势,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获得了较快发展,也是目前城市在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的趋势之下做出的合理选择。综合分析可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必然会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适应各自的发展趋势。
2.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或者说城市规划的战略部分和宏观部分,它所体现的内容主要是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关于城市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发展性质、空间布局、土地规划以及其它相关事项的总体部署和落实。在总体规划当中,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整个交通规划当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必须要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来审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在城市定位提升方面、发展方向方面以及推动中心区集聚方面的积极作用;单独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这些作用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简而言之,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时互为因果关系的,这也便是对两者互动关系的生动体现。这种互动关系,也体现在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的综合统筹中。这就是城市规划系统方法论的体现。这种统筹考虑的方法有其缺点,即过于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终期目标,忽略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开发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在互动的前提下规划了结果而忽略了实施的过程,忽略了过程给结果带来的影响。例如,如果一条轨道线路因为资金等问题不能开工,那么其沿线的土地开发将不能达到规划强度;轨道线路开工后,将面临与规划编制时不同的背景,其结果很可能是基于站点的高强度开发要绕过现有建设,这样由于实施过程的不确定就造成了规划结果不能落实。虽然轨道交通的开发与实施和城市道路等其他重大设施的建设都是城市开发的基础,都是落实城市规划的先行,但前者的开发建设过程非常特殊,因此决不能以传统的道路带动城市开发的思维来套用轨道交通。
3.结束语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联度处于不断加强的态势,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尚未完整系统地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因此在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难免与城市发展产生多种矛盾。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效结合不仅取决于相互间的互动关系,更取决于其本身特别是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芳,张波.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对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166-167.
[2]钱泽林,顾保南,吴放.从我国大中城市规模的发展速度看市郊轨道交通规划的重要性[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01):62-63.
[3]王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发展的对策[J].硅谷,2009,(03):66-67.
关键词:城市绿道;规划;体系;城市互动
中图分类号:T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忽略城乡绿地和城市绿道网络全面一致的发展,造成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相对落后,绿色空间破碎、零散、没有联系,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应用,而且破坏严重。与郊野地区相比较,绿道在城市空间体系中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且由于城市土地的无节制开发以及土地紧缺,造成绿道所在的环境异常脆弱,极易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碎,可见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对交通拥挤、生态环境的恶化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意义
第一对生态的修复和对生态的保护意义。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类以利益为中心的活动,孤立了城市中的山体、河流、自然区等,隔离了开放的自然空间,城市所在的生态系统格局遭到破坏。而互动的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可以使在城市中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格局通过生态修复慢慢恢复,阻止城市中山体、河流、自然区的孤立,并为其提过迁徙通道和繁衍空间,最为重要的是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建设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并预防自然灾害。
第二对城市空间和生态的流通和连接有重要意义。连接即将生态板块和不同的空间相互连接,形成自然生态和建筑区域的缓冲地带,而且可以将城市不同的建筑设施例如学校、居民楼、交通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连为一体,不仅可以提高上述设施的舒适度,而且可以让市民近距离接触自然生态系统。流通即使城市的不同元素如信息、能量、物质、风、生态以及交通等,在城市绿道中安全便利地随意流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带来舒适人性化的开放空间,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态风景通道。
2 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途径
(1)规划编制的一体化体系。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和城市的现行规划框架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一体化的体系。首先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需要控制城市现行规划对土地的利用,其次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本事为城市现行规划的一部分或者作为城市现行规划的内容,这种关系使得城市互动的绿地规划既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城市的现行规划,又作为内容,左右城市的现行规划,两者相互作用又无法取代。具体来说,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可以分为宏观总体规划、中观分区以及微观具体场所的建设三个方面来规划,宏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总框架,在大局观上保持城市的健康和安全,为城市指导综合工作;中观分区可以指导控制详细的区域和地段建设。在城市规划的总框内,可以从微型具体场所到中观分区再到总体的方式建设。
(2)技术方法目标化体系。城市互动的绿道是与城市另外的系统如生态系统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城市互动绿道若要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需要城市互动的绿道规划在方法和内容上体现综合性和多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互动绿道多目标规划的中心思想,调查城市互动绿道建设的经济状况、基础生态环境、人文条件和城市基本建设情况,对调查所得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目标体系,将城市空间体系和功能融合到互动的城市绿道目标体系,建立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的综合网络结构,研究城市有关功能和空间布局然后对城市绿道布局有重要影响的河流、山体、道路、公共空间等,运用多因子互相叠加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整体分析后结果的综合评估选出最好的规划。
(3)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城市互动绿道的规划在实施中会出现因交通、环保、住房、林业、城市水利等各方面的障碍,城市互动绿道规划的实施需要保障体系的制度化。第一,需要协作制度的明确化,以人民政府为主体,建立城市互动绿道工作会议联席制度,主持指导、检查督促以及城市互动绿道建设的考核工作,设立专门的负责小组或者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建设规划和实施的年度计划,提前解决资金和土地的供给等详细问题,形成上下部门互动的协作机制,齐心协力推动城市互动的绿道建设;第二,配套政策的完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国土资源的上下部门应制定宽松的土地扶持办法,工商管理部门应对城市互动绿道建设的参与者制定减免或者优惠税收的政策,集各部门的力量为城市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办法,使城市互动绿道的建设顺利、高效的完成。
3 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内容
(1)建立城市和谐的开放空间。城市互动的绿道建设连通分散的空间,将城市不同的建筑设施例如学校、居民楼、交通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连为一体,阻止城市中山体、河流、自然区的孤立,并为其提过迁徙通道和繁衍空间,最为重要的是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建设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并预防自然灾害。
(2)遵守土地的管制要求。没有建设的区域或者限制建设的区域应重点保护,在不破坏保护原则的条件下调整,保护和维护当前的生态环境;对于新建设区域的城市互动绿道应该严格控制规划布局,符合科学的建立相邻区域的生态通道,与核心重要的生态环境相连接,指导城市建设的方向;已经建立的城市互动绿道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优化改善城市环境,利用改造旧城的机会,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以及整个生态环境。
(3)契合城市发展形态与开放空间。城市互动的绿道有不同的生态部落构成,生物具有多样性以及自然性,其规划布局应与城市的发展要求一致,将自然生态和城市融为一体,将城市不同的区域相互连接,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相互联系,引导和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建立符合城市开放空间的城市互动的绿道,推动城市的发展并提到城市环境质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4)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城市互动的绿道建设是建立在土地资源之上的,土地资源的规划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互动绿道的功能和构成,所以应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城市的总规划相乎结合,引导优化边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延伸到城市腹地,将传统的线形利用方式优化为斑块状和带状,完善和提高城市互动绿道的功能和构成。
4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通过规划编制的一体化体系及保障实施的制度化,推进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对城市生态的保护和修复以及对城市空间和生态的流通和连接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招林,何昉.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城市规划. 2012,08(10):34-39.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ha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is not synchronize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planning,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restrict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o,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from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许多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城市建设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在这些更高的要求下,规划者往往只重视大规模扩建却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导致城市的环境污染迅速蔓延,严重的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城市的长久发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若干环境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二、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以及上层建筑对它的影响。近些年来,在人口压力比较大的城市中,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现象上看,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居住拥挤、空气污染、生活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而这种生活质量的持续下降最终会导致整个城市的衰落,制约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这些现象都是由于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规划的认识有所偏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规划的研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2]。
三、城市规划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一)城市规划中环保意识不强
在我国,部分城市、城镇的领导者环境保护保意识比较薄弱,只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从而影响了城市、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再如我国规划局是主要负责城乡规划的机构,但其对环境的管理经验就比较缺乏,它很大程度上只考虑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对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却很少考虑[3]。
(二)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从而使大量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到大气层中,致使大气质量日益恶化。在我国,城市空气中的总悬浮微粒浓度较高,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也严重超标,属于“煤烟型”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所导致的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严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现象,酸雨的降落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加剧建筑物、桥梁、铁路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都带来巨大的损失。再如,城市道路下面所布置的管线交叉纵横,维修道路管线时各部门不协调的规划,常常导致出现修路在前,水、电、热、排污、通讯紧跟其后,分别开挖路面,造成城市出现天天破路挖沟的尴尬局面,而这种施工现象往往造成扬尘污染。
(三)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城市人口数量的突飞猛进和工业的迅猛发展,致使大量的污水在没有处理好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入水体中了,严重破坏了水环境。在我国城镇中,平均每天至少要将一亿吨的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河流中。近期显示,我国的水体污染呈上升趋势,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有850多条受到污染,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已经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而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4]。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四)垃圾泛滥成灾
我国城市中,由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所产生的垃圾产量急剧增长,且增长的势头不减。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到4000万吨;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 多亿吨,全国有200 多座城市被垃圾包围。然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仅为59.71%(真正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足20%),有130 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0。
四、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内容
(一)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方针尤为重要[5]。
(二)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
这些前期准备包括:1、利用好相关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包括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以及生态环境等; 2、做好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监测水体、噪声、大气的实时情况,并做好记录等;3、调查好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现状,如人口、GNP等。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是做好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三)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
1、要有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垃圾按照各自的特点要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要有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这样才能保障环境保护规划的有效顺利的实施。
3、要有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医疗保险、劳动就业、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提高居民自身修养,营造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加强普及、宣传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五、结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而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物质保障。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创造各具特色、富有情趣、丰富多彩的城市面貌是大家共同的呼声和愿望。为此,我们广大规划师、建筑师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的斗志,关键是要增强城市设计观念,把环境保护有机地融进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重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善城市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2]吴家骅.环境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内容;原则;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世纪之交的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 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
1.1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方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建设的大趋势。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
1.2合理布局与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问题的地域特征十分鲜明,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密切。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功能来制定的。不同的区域功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规划要避免将对环境影响大的活动布置在对高功能区有影响的地方,而应将之布置在环境容量大,对高功能区无影响或影响少的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是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要求。环境功能区划,从环境特征或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活动相和谐出发,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协调环境与经济、人的关系。按照高功能区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低标准保护的原则,环境功能区划为确定不同功能的环境目标、制定详细环境规划和实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1.3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一日都无法运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指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如城市供气系统、集中供热、集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截留管网,垃圾收集、运输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绿化等等。
1.4环境保护与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必然对环境有一定的压力,不同产业结构的环境压力有很大的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原材料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压力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清洁生产对环境的潜在压力要小得多,产业结构决定了环境保护难易的程度。
1.5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要将污染物总量――环境质量――项目――投资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具体来讲,是以空气和水环境的质量为目标,控制各类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治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具体的项目还要进行技术经济核算,列出经费需求和规划的筹资渠道,进行可行性分析。
2.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2.1整合原则。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2经济原则。中小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2.3美学原则。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2.4 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所以规划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要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
3.城市规划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节约用地。要严格保护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乡镇企业要相对集中发展。
3.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搞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路主枢纽规划,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好铁路线路及场站建设用地和机场的发展用地及净空条件。要重视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的原则,节约用水,在产业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方面要充分考虑城市实际供水能力,以保证各项事业顺利发展。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建设好以城市防洪为重点,包括抗震、消防等的城市综合防灾系统,确保城市安全。
3.3严格控制城市工业比例,严格把关工业准入审批流程。特别是针对工业城市中的工业企业。需要从选址、经济指标下线控制等规划手段开始指导工业建设工作。以城市绿化规划为重点。保障城市工业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3.4做好历史街区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要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街区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要重视城市设计,充分发挥长春市园林绿化的优势,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的原则,精心塑造建筑别致、街景独特、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形象。
3.5逐步改善旧的工业环境现状,逐步规划将市区及周边工业外迁,还原城市绿化,乃至改善之前为城市经济需要所牺牲的环境资源。提升城市档次,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以国家所倡导创建国家环境卫生城市为目标建设城市。
3.6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优化产业结构,按《总体规划》的要求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进一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使用清洁能源的比重,发展集中供热,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综合整治大气污染。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要保护好已有植被和各组团之间生态防护绿化带,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结语
总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居住环境;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环境问题
一、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随着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高度密集,它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县市城市、乡镇城市的发展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支撑城镇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力量,但同时,我国的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城市规划中环保意识不强。部分城市、城镇领导环保意识比较淡薄,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够,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使城市、城镇的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隐患;(二)城市中的大气质量日益恶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从而将粉尘、臭氧、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排入到大气层中,严重恶化大气质量。我国的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即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水平较高,达到了309 微克/ 立方米的平均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也严重超标,有些城市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相对而言,北方城市比较严重,达到了83 微克/ 立方米的平均值。大气污染所导致的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更是严重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城市道路下面所布置的管线交叉纵横,存在多头管理,各部门报规划不能协调一致,建设资金独立。常常出现修路在前,水、电、热、排污、通讯紧跟其后,分别开挖路面,造成城市天天破路挖沟的尴尬局面,施工造成扬尘污染;(三)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城市人口数量的突飞猛进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水在没有处理好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水体中,严重破坏了水环境。我国城镇平均每天至少要将一亿吨的污水不通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有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了污染,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四)垃圾包围城市。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且增长势头不减。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 公斤,2010年估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52亿吨,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8% 至10% 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 多亿吨,全国有200 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另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59.71%(真正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足20%),有130 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0。
二、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措施
目前,人们慢慢的明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致力于探寻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头戏,它是在总体规划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调查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而制定规划体系,借此来达到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目标。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即“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针对城市规划中受到的污染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工作:(一)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这些前期准备包括:1、用好相关的城市自然环境资料,包括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2、调查好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现状,如人口、GNP等;3、做好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监测大气、水体、噪声的实时情况,并做好记录等;4、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环境规划应该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而编制科学的规划体系,用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二)大气排放规划,就是在城市大气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并分析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根据即定的环境规划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排放限度,制定科学的排放规划。目前情况下,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大气污染中,落后的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这带来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由此可见,规划的长远有效方式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使燃烧效率提高,尽量使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例如: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采取区域集中供热、改变千家万户的小烟囱的状况,通过遏制污染源和进行创新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有效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加强遏制污染源,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倡公共交通,推广新型能源汽车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划一支笔,建设一张图的原则,各部门在敷设管线时要一次到位,否则不允许破路施工,以避免“天天挖沟”现象发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选择耐污性好的树木品种,有效达到植物净化;(三)水污染控制规划是在调查分析水污染现状的前提下,根据受污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限制排放量并计算出排放标准。从国内水污染的情况来看,限制排污量应该从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上着手,实现少废、无废工艺的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控制污水排放量,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最终做到有效保护水资源;(四)垃圾本身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处理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尽可能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其次是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再次是尽可能对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最后是对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属厌恶性项目,选址在建成区经常遭到居民强烈反对甚至上访,且与其他市政设施相比,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具有占地面积大、防护距离要求远的特点,城市规划必须与环境卫生规划同步进行,环卫设施规划中对垃圾产生后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用地布置必须结合实际,纵观全局,统筹安排,立足长远,远近结合,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五)提高居民自身素质修养,培养人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加强普及、宣传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