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实践教育

青少年实践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实践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实践教育

青少年实践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教育;科技馆进校园;实践

中图分类号:N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87-02

众所周知,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科普教育,在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启迪青少年智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益的科普教育活动,有利于拓宽青少年知识层面、提升青少年创造力,进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

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对提升国家创新力、发展力、竞争力至关重要。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应试教育”,学校将教学重心集中于文化课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必要性。现今,很多中小学仍旧没有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只注重传输知识,没有切实落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等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此外,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没有过多时间、精力投入到科普知识学习中去。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其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屈指可数,不利于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与此同时,青少年缺乏对迷信、伪科学等的分析、判断能力。

我国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尚未充分认识科普教育的必要性,且各地区科普教育发展不均衡;对科普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科普教育宣传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宣传面不广,宣传方式缺乏新意;科技馆等科普教育设施匮乏;科普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素养低。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活动分类、实施原则、组织方式

(一)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认知欲、好奇心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有效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科普教育各式各样,且饱含趣味性。强烈的好奇心,能够促使青少年自主参与科普知识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地影响。教学实践证明,兴趣在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有益。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青少年大都思维敏捷,学习用功,但其独立思考、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匮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历来推崇“应试教育”。科普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其开展的实践操作型科普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推理验证的能力。

当前,青少年课业负担过重,不仅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还要参加“奥数班”、“英语班”等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这导致知识、技能中蕴含的创新元素被忽略,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对科普知识学习有心无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能够实现科技创新与教材的完美融合,对促进学生其他学科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分类

经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可根据功能将其划分为生活性、趣味性、验证性、创新性、竞技性实践活动。生活性实践活动,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生活的习惯。例如:正确的洗手方法、安全用电、合理分类垃圾等。趣味性实践活动,即饱含趣味,有益于激发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兴趣的活动。验证性实践活动,即对某些规律、认知进行验证的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即探索、创新活动。竞技性实践活动,通过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积极性。

(三)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实施原则

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严格遵守科普教育相关规章质素,还要注意以下内容:

1.安全性原则。安全实施科普教育的最重要原则。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全面考虑,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严格要求青少年按照规则操作,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此外,教师应制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与此同时,教学素材应根据年龄层进行选择。

2.趣味性原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笔者发现教学过程越有趣味,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效率越高。教育者应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主体性,根据其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精心设计课程。

3.浅显性原则。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验证理论。在实际科普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凸显重点理论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简易性原则。科普教育主要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为教育目的,其所设置的实践活动,旨在加强青少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并调动青少年参与科普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规划实践活动时,应满足不同年龄层青少年对实践活动的需求,使其主动参与科普知识学习,感知学习科普知识的乐趣。

5.实用性原则。科普教育除了太空飞船、4D影院等高端科普知识之外,还包含着很多贴近生活的科普知识。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时,教育者应坚持经济实用的原则,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素材,并贴近青少年实际生活经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人力、物力,而且增强了科普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科学素养。

(四)青少年科普教育组织方式

青少年科普教育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学校主导型科普教育模式、校外科普教育模式、信息化科普教育模式等。

1.学校通过开设各种科教育课程及构建科学俱乐部的方式,以培养学生探索、创造能力。例如:设立科普图书角;定期为学生放映科普视频;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设置科普知识竞答比赛等。

2.校外科普教育模式,主要是科普爱好者利用社会实践,通过组织科普夏令营活动等教育形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科普学习氛围。此外,科学家、科研人员还可走进校园,在课堂、课下对青少年科学知识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如:青少年在寒暑假可报名参加科普夏令营;可参观科技展览馆等。

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对科普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育者可利用高度发达的网络开展科普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可为青少年提供大量的科普知识,有利于培养科学素质。

三、发挥“科技馆进校园”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作用的有效措施

科技馆作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等的主要基地,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具有非凡的意义。科技馆进校园活动,促使青少年科学知识学习得以延伸和补充。

(一)组织青少年参观科技馆

通常,科技馆内包括开放实验室、数字体验馆、数码世界等,为学生营造优良的科学知识学习氛围。科技馆进校园为青少年提供了参观科学展览的机会,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青少年进行及时、科学的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参观科技馆,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层面,对激发起学习科普知识兴趣十分有益。

(二)于科技馆内进行现场科技教学

科技馆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现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不再仅仅依托教材,而是可以直观、形象的学习、理解、掌握科普知识。此外,通过现场教学,还可以巩固学生已学习过的科普知识,从而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传授知识。如:在进行“人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多少分贝以上”、“一般说来,声音在多少分贝以下时环境是安静的”现场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人耳鼓膜振动模拟、物体振动发声、识别声音高低等工具,进行声学实验。

(三)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操作

青少年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青少年实际操作能力对提高其科学素质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应以青少年心理特点、科普知识学习能力等为参考依据,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科技实践操作项目。如:制作航空模型;利用锯床、磨床、铣床等工具制作桌椅、拼图等简易玩具。科技馆作为学生绝佳的实践操作场所,有益于实现培养青少年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等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青少年的综合科学素养对我国创造能力、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科普教育对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教育者应正确、全面认识科普教育,并通过不断努力,对科普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创新,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外科普教学资源,有效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近年来,国家极力倡导素质教育,希冀广大教育者能够切实贯彻落实此政策,深入挖掘、利用、发挥“科技馆进校园”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的作用,进而为提升青少年独立思考、科学探索等能力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柳,路元巧.浅析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2,(03):42-43.

[2]张洪涛,张静华.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以沈阳市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95-97.

[3]袁辉.提升素质教育――论科技馆的青少年科普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23.

青少年实践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共建模式、探索

一、背景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切合社会趋势逐渐在各地成立。校外基地的逐步完善和建立,成为了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校外基地的蓬勃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单单凭借各地的校外基地本身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有限,并且校外基地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受时间、场地、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局限。如何为青少年提供更为规范的服务,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同人防、环保、交警、公安等部门通力合作,开拓更为丰富、更切合青少年生活实际的实践资源,成为各地校外基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共建模式的共赢共利

校外基地同相关单位间的共建,将产生有利于双方的共赢局面。

1、校外基地方面。校外基地在共建中拓宽了实践资源,壮大及规范了师资队伍,对于基地场馆建设也有着深远、积极的意义。

2、共建单位方面。共建单位如交警、公安、人防等部门都有着针对青少年进行业务宣传的工作需要,由于基地的阵地作用,相比原先同各学校的共建、宣传教育进社区等形式,与基地共建的模式可以将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得更加集中、受众更广,且效果更好。

三、实践资源的共建

1、请进来——场馆及专题教室的建设。形成各领域的专用场馆及教室,一直是校外基地的梦想,但是校外基地的场馆及教室建设,受到多重制约,共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共建单位将在资金、专业知识、设计、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

2、走出去——基地外实践场所的建设。在基地内建成专用的场馆及教室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参加社会实践的青少年“走出去”,在共建单位体验更加贴合社会实际的实践模式。如参观监狱、工厂、污水处理厂、戒毒所等,在亲身体验之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师资队伍的共建

师资建设,对于校外基地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基地的教学同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不同,且丰富多彩的实践科目要求教师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而共建模式的推广对于校外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培养一批基地专业教师。随着共建模式的形成,共建单位可以派出专业的工作人员定时、不定时地对基地的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专业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培训,这将极大程度弥补基地师资缺乏对应专业知识的难题。

2、打造一批共建单位的校外辅导员。在形成内部优秀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校外基地可邀请一批共建单位的岗位能手成为固定的校外辅导员,通过作讲座、上课等模式,相信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精湛的业务水平将为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添上美丽的一笔。

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同相关单位的共建模式已有各地校外基地进行摸索实践,希望这种模式对于规范基地办学、开展素质教育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一1993).英文版[DB/CD]

[2] 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

[3] 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青少年实践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内 校外 衔接 活动

为了给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领域和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校外教育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2006中办4号文件,“要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2006晋教8号文件“积极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通知,从2009年起,新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活动方式,利用中心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了“基地体验教育”活动。

什么是“基地体验教育”?“基地体验”活动是“体验教育”的一种呈现形式,是基于学习者自身活动,逐步获得感性认识的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它是在学习者自主参加、体验、感知、互动中,使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以培养的过程。

一、我们的具体做法与尝试

1.行政支持,宣传引导

在活动起步之初,为了解决广大师生家长的思想认识问题,保障活动按照我们预设的目标进行,县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组织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到活动中心参观,了解活动的设备设施、活动场地、活动计划、活动内容。

二是建立健全机制。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基地体验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活动中心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项目内容、课时安排、评价方式、成绩考核及效用,要求各校将此项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

三是考核督导。把各校参加此项活动的情况,作为中小学校量化评估的一项指标,每年进行专项的督导评估。明确规定:参加活动的课时达不到80%,学生参与量达不到90%的学校,该项考核成绩为零。

四是中心建章立制。活动中心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一系列“基地体验活动”的规章制度,使活动能够有序有效的开展。

2.科学安排,分层推进

(1)精心设计活动项目。一是学科学习项目。我们设计了与学校教学密切相关的活动项目。如针对初中生的弱科,我们与县教研室的老师合作,请他们到图书室里预先筛选出有关化学、物理、数学等方面的图书,由我们推荐给学生。二是启智益思项目。如素质拓展训练项目――7人跳绳、不倒森林、呼啦圈连环套、平臂下蹲起、接力运球、高空弹球等。三是前沿科技项目。有数控小机床操作、智能机器人组装、天文观测、航模、海模、驾模等。四是课外阅读项目。15000余册图书,按类分装上架,向学生全方位开放。为使孩子们在很短的时间里读的更多,中心创新读书模式,制定出了:“读、悟、说”三步读书法。“读”就是在图书管理员的指导下,读自己喜欢的书,在阅读过程中记笔记。“悟”即感悟,读完一本书后,感受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道理,以后应该怎么去行动。“说”即交流,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悟、体会、不像以往那样写出来,而是用口语直接表达出来。通过阅读拓宽了学生们课堂学习领域,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五是地方文化特色项目。如面(泥)塑、花馍、剪纸、木板年画等。我们聘请县上的民间艺人,作为中心的特聘教师,定期到中心为学生辅导,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学习掌握一项技能技艺。

(2)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每周二、三、四下午,我们安排接纳一所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每次150-200人,分为6组,每次两个课时(90分钟)。

(3)灵活分组,针对性强。由于“基地体验教育”活动的项目多,学生不可能项项参与,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分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我们的尝试是:①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每次活动开始之初,我们先把所有活动项目介绍给学生,包括项目内容,活动目的,所用器材等。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②根据学生的特长分组,即引导学生不单凭爱好来选择活动项目,而是由他们的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③根据学生校内学习情况分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加某项活动来为他们的某一弱科的学习提供帮助。如空间感差的学生,我们让其参与机器人拼装等项目;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我们让他们参与手工制作、数控小机床操作等项目。这三种分组方法不是呆板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的,使之既能强化学生特长,又能挖掘学生潜能,既能弥补学生性格中的弱点,又能张扬学生固有的个性。

(4)认真备课,细心辅导。为提高活动效益,我们规定每周一为集体备课时间,由教育活动部组织实施。

(5)选配教师,专兼结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我们每个班除了配备专业技能教师外,还为每班配备了一名班主任老师,负责本班的管理工作,作为活动课的辅导教师。

(6)动手动脑,注重实践。“基地体验教育”活动所有的教学内容均以实际操作,参与探索为主。注重体验、互动、参与、感悟。

3.强化考核,推动活动

(1)建立活动反馈卡、心得留言卡、学生活动记录卡等。每次上完课后,由班主任老师和辅导教师负责让学生在卡上及时留下自己的感受,交由教育活动部统一保存,对心得体会,班主任老师在下课时及时予以表扬,对在教学中有改进建议的反馈卡,中心会及时采纳,改进方法。

(2)对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激励。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对少年儿童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每节课结束后,我们都留出时间,让老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学生对老师作出评价。

二、活动带给我们的体会和启示

基地体验的开展,实现了学生、学校、中心的“三赢”。

1.就学生成长而言,“基地体验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技能;愉悦了身心、增强了责任心、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提升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健全了人格,得到了全面发展。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教育以外的另一种教育的魅力。

2.就学校教育教学的促进而言,“基地体验教育”活动的开展,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困难,减缓了某些学科的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青少年实践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理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目前,青少年高的犯罪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尽管,法学和犯罪学等学术专家对青少年犯罪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其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不能有效地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犯罪。本文针对此研究背景下的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以社区层面为研究切入点,探讨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年少犯罪的理论和实践。

2.研究意义。通过对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主要体验在填补流动青少年社区矫正研究空白城市青少年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从理念到实际的改革矫正体系,推进社会政策的理论意义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转等方面,理论和实践化结合研究对开展社区矫正矫正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先是帮助作用。

二、社区矫正概述

社区矫正对矫正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从社区矫正概念、内容以及特点等方面对其作论述。

1.社区轿正的概念。社区矫正,通常也称为社区处遇或者社会内处遇,是的一种新兴的犯罪处遇方式。由于我国对社区矫正的相关概念没有明确化,使得人们对其比较陌生,自从我过将这一概念引进后,在2003年两会上证实确认社区矫正的地位。社区矫正的内容主要包括管制、缓行、假释等刑罚内容。

2.社区矫正的特点。社区矫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1)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时刑罚执行活动主要由执行主体的特定、执行依据的法定以及执行方式的强制性等因素决定,使得社区矫正称为一种特定的刑罚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一种新兴的犯罪处罚活动,通过社区参与的形式,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所以说这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三、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存在的问题

我过社区矫正引入时间较短,发展也较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详述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为完善社区矫正对矫正青少年犯罪理论研究提供理论。

1.相关法律不完善

尽管我过已经明确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但是相关的法律对齐规范却不是很完善,尤其对社区矫正执行过程相关的法律还需要亟待完善和规范,使得社区矫正法律规范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矫正规范化执行和推进。

2.社区矫正方式较单一

尽管我国已逐步实行社区矫正制度,并在许多地方逐渐开始实行社区矫正的项目,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系统和科学的评价制度,使得社区矫正在实行的过程中规范性不够。许多社区在实行社区矫正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社区矫正的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社区矫正方式,使得社区矫正在矫正的过程中,让一些不成熟的青少年重新走向社会,可能继续走向犯罪的道路。

3.对社区矫正重视度不够

尽管,我国法律已规范社区矫正法律地位,并且在全国各个地方已经实践化推广,然而,基于我国当前社区矫正发展环境以及国情的原因,许多偏远地区对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化程度普遍较低,许多地方社区矫正管理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社区矫正这一程度施行程度较大,很多地方只是讲社区矫正做摆设,施行力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区矫正的发展和执行,使得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缓慢。

四、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制度有效的措施

通过上文对社区矫正对青少年犯罪矫正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对目前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结合当前社交矫正的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目前社区矫正问题的措施,进而完善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制度。

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促进社区矫正发展

我国社区矫正相关法律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促进社区矫正发展措施,通过对社区矫正制度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总结社区矫正相关法律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去除抑制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一些不良因素,通过中央性质的文件,明确社区矫正制度,对社区矫正制度进一步以法律的较多明确化,规范化,通过多重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进而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2.增加社区矫正方式,丰富矫正制度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矫正方式较为单一,鉴于此问题存在,本文提出了增加社区矫正方式,丰富矫正制度的措施,主要从社区矫正组织形式、社区刑罚种类增加以及完善社区矫正对刑罚人员帮助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增加社区矫正的方式,丰富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3.加强社区矫正重视程度,加大社区矫正执行力度

西方国家在社区矫正制度方面已渠道明显的研究成果,我国在社区矫正方面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许多的不足,社区矫正制度对国人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因而,首先我国要致力于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加大对各大高校社区矫正法律研究者的支持,形成较为系统的社区矫正制度研究团队,来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再就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结合我国的法律体系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除此之外,加强社区矫正重视程度,还应该从社会方面以及媒体宣传方面开展,鼓励社会人士参与社区矫正制度上来,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提倡,进而让社区矫正制度得到全社会人民对重视和参与,让其成为全社会公民共同重视的制度,让全社会共同发挥其应用的力量,进而扩大其影响力。媒体的宣传对加强社区矫正重视也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官方媒体的不断宣传,让全社会意识到矫正制度的重要性,进而逐渐在人们心中树立矫正制度的重要性,丰富矫正制度的理论内涵,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进而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不断推广和进步。(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亚东.域外视域下的社区矫正制度――对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启示[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8)

[2] 芦晶.开展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策[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8)

[3] 贡太雷,李小龙.兰州市社区矫正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调查报告[J].净月学刊.2013(04)

[4] 北京市注重做好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矫正工作[J].中国司法.2012(07)

[5] 王迎龙.论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兼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与社区矫正制度的衔接[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6)

[6] 谢佑平,谢澍.程序与实体: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的改造[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7] 李波.社区服务令:未成年罪犯社区矫正的首选[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2)

[8] 屈访.论社会服务令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中的适用――基于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突破[J].现代商贸工业.2012(02)

青少年实践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自媒体 改进

Abstract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life, psychologists call this stage "psychological crisis period". In this special st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encounter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confusion, if not timel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ill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sound personalit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since the media has become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s daily life, so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s needs and the needs of times developm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from the media to be improved.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都在不断增大,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由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限制颇多,致使其发展缓慢且效果不佳。近些年来,由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让移动终端得到了普及,以微信、微博、网站论坛为代表的自媒体应用简化了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数亿用户实行信息传播活动的新兴宠儿。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结合,希望以此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1 自媒体的涵义

关于自媒体的定义,至今还仍有许多争议,“自媒体”最早由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可分为三个阶段:web 1.0即传统媒体或旧媒体,例如电视、广播等;web 2.0指新媒体包含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和新闻门户网站等;web 3.0指现在的自媒体,即以微博、微信、网络论坛为代表的可以实现用户贡献内容的媒介。

2 初中生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1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曾明确提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2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叫做“心理危机时期”。处在这个特殊阶段的初中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初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影响到其今后的健康发展。通过对锦州市多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了解到,虽然有的学校对于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并存纸质档案,却不能很好地进行跟踪再调查;部分学校每个月都会举办相应的心理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n程,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学校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应该找到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3 时展的需要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发展还不平衡,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学校中心理健康咨询室设施配置不足,心理健康教师能力不足,不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咨询。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心理咨询室,没有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寻求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针对自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通过一个预调查进行了初步了解。调查方式是对锦州市几所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共130份,收回11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问卷共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二是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况;三是对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与建议。通过调查,在被试的初中生中73%的学生存在着各自的困扰,有的同学会选择通过跑步或者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排解,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不排解压力,顺其自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用智能设备上网的同学更是达到了测试人数的98%。对于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仅有0.8%的同学表示不是很支持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而78%的同学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匿名咨询的效果。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结合,希望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3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3.1 授课范围与内容的局限性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主要是通过学校所开设的专门课程、活动课程或者融合课程来接受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是在固定的时空内以书本为载体,教师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来使学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所以授课范围有限且传授知识的速度缓慢,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是以集体的形式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故无法根据自身心理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致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范围与授课内容受到局限。

3.2 师资方面的匮乏

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依然处于匮乏阶段,许多中小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教师。而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某些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也令人堪忧,甚至不乏是兼职教师。不仅如此,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一个教师往往要负责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中,一个咨询师每次只能接待一个来访者,以此来看,要想满足全体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就变得极其困难。

3.3 社会偏见

很多学校都设有一间布置得非常温馨的学校心理咨询室,暖色的墙壁,舒服的座椅或者沙发,专业书籍、鲜花一应俱全。一些学校还专门购置了沙盘等测试的工具,与教室相比较,更显安静舒适。然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认为,心里有秘密,但是没法说。老师不能懂,也怕老师对自己产生偏见。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探索是有一定偏见的,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无论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还是在社会心理咨询室中,都不敢或者不愿意暴露自己,害怕受到他人的排挤与质疑。学生们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那么一旦出现问题将无法得到排解,如此往复便会使问题扩大化。

4 结合自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4.1 方便灵活,形式新颖

现如今,网络是青少年接触、认识、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必要途径,而自媒体更使得青少年能够方便快捷地融入信息社会。通过自媒体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能动性,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掌控学习进度。这样的变通,不仅可以让那些由于某些原因而没能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方便快捷地接受教育,也可以使教育更具灵活性。

4.2 形象温暖,立场中立

青少年时期正是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如今的青少年拥有更多,同时也背负更多,繁杂的世界,快节奏的步伐,高速流动的信息,充满压力的竞争,使得青少年时期既充满生机又充满困惑与彷徨,然而这许多心理困扰,不少学生既不愿意让身边的同学知晓,也没有勇气向家长倾诉,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烦恼的角色。利用现在的移动自媒体平台,学校可以设立一个QQ群,群内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师,让同学们可以在QQ群中通过匿名的方式向老师求得帮助;也可建立QQ群小组,组内成员互帮互助;或者学校可以事先申请几个公用QQ账号,如果学生产生情绪问题可以自行登录此QQ账号向老师寻求帮助。由于学生拿著自己的手机或者独自坐在电脑前,与他人产生了距离,会产生安全感,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可以真实地倾诉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也减少了传统心理咨询中的阻抗问题的发生几率,使心理咨询得以顺利进行。

4.3 顺应时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也就是说通过现在的网络自媒体可以适当缓解当下师资贫乏的问题,现有许多专业化水平高的微信公众号和心理辅导网站可以供大家学习。微信公众号有:北京大学心理中心,简里里,你好妈,NLP青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第一人,时代心理TIMESMIND,心里有术,心理测试,壹心理等等。这些公众号会定期推送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文章或心理测试,其中还有许多关于家长、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小文章。有的还提供在线咨询、电话倾诉等服务。然而经过调查得知,除了一些心理相关工作者会关注这一类的公众号之外,少有家长会关注这类消息。这说明自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了,却未形成良好的体系,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受益。所以,要想使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还需要建立一套具体可行的学校系统,才可以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 聂智.论虚拟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D].中南大学,2013.

[2] 杨贤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 丛立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1-34.

[5] 郭静静.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7).

[6] 张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中学为例[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