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实习规划

大学实习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实习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实习规划

大学实习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78-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综合化、国际化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等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忽视实践效应问题的现象,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力不一致的现象。现在部分大学生虽然认同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但并不为此付诸实际行动,或者不按照已制定的规划要求去行动。

一、提出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本人在个人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个人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或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认知的层面,广大的大学生已经逐步认识到有合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自己坚定人生信念;明确自己的短、中、长期目标,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效率;避免盲目就业与不良情绪的干扰等。但是,在实践的层面,大多数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却跟不上思想认知的步伐,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校教育乏力。高等教育面对社会转型、文化多元、深化改革的教育环境,似乎把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这样关乎大学生人生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教育任务,几乎全部交付给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而转移了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视线,导致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的退化和教育实践领域被模糊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凸显乏力。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家庭教育偏颇。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的环境状况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是非常深刻的。然而,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对现代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还不能完全被磨灭,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关心仍然停留于学习考试的实际分数和身体健康。另外,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家长们更在乎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进入高等院校和实际受教育的权利,而非把注意力集中于子女们在大学中是否有执行职业生涯规划。这种家庭教育与青年全面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教育缺失。大学生的可塑造性决定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自身存在着明显的自我控制力、自我执行力不足的弱点,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能力不强。而且,一方面大学生朝气蓬勃、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成才意愿强烈;另一方面大学生既情绪易波动又极易被鼓动,在教育氛围不够的情况下,很难相互提醒、相互激励、相互评价,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问题上自我教育的不完善,明知要为之而不为。

二、现象分析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着眼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要求大学生对个人因素的自我了解、规划与求职择业的匹配需求、职业发展目标、实践求职目标的行动方案、掌握目标职业技能等具备相当的认知度和践行力。但是,现实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却事与愿违,由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社会阅历的局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如建立在空中的楼阁,停留于思想层面,缺乏实践力度。

在认知的层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高等院校教育呈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只接受侧重于研究型理论知识灌输教育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能力要明显低于接受过实践型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中运用心理学心理暗示的教学技术,和学生共同分析职场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力与实践力的两个直接因素。

在信仰的层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家庭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存在相关性。进一步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潜动力,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构建起健康职业发展模式的精神家园,在自我强化就业意识的同时也能够使自我的功利意识得以平衡。此外,人际关系、家庭状况、家庭的社会地位等大学生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制约着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定位的重要因素。

在执行的层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教育与其所处的年级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呈递增趋势。高年级的学生对自己需要一个科学理性的职业发展规划的认同度要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学生。调查表明,大学生投入形式多样化的职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实习与就业基地等工作,并通过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及时反馈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实际差距是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关键因素。

三、对策思考

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效应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虽然目前我们已经关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但是关注的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其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

1.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资源体系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资源的支撑。在增进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要把握专业的师资队伍、管理激励与监督服务队伍和办学设施等物质性硬件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环境、校园精神等非物质性软件资源方面的建设;在保障显性资源和隐形资源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确保获得开设指导针对性较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课程等显性资源和科学技术课程等隐性资源的支持;在完善制度性资源和机制性资源上,要加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制度性、规范化管理,并且在一定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下,逐渐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可行性、保障性,强化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组织机制建设等。

2.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鲜明,价值取向多元化、独立自主意识强、适应新事物能力强,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的“生涯彩虹图”,较全面地诠释了这一点。根据萨柏对生涯发展五个阶段的划分,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处于职业探索阶段,在选择职业时有较大的弹性,个性化差异表现得比较明显。因此,在高等教育期间,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采取职业心理测验、职业行为观察、职业人物访谈、职业情景幻想等一系列教育技术手段,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明确和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激发他们坚定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从而为他们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

3.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节”。通过规范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回答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要弄清的几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支持什么?为达到我的职业目标,我又该干些什么?”指导和帮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懂得要在操作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设定、目标实施、反馈修正等环节的基础上,突出可行性部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确切把握职业规划的具体目标。依据此活动平台,大学生充分展示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让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断强化并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心目中,力求巩固大学生对目标职业的心理倾向,以此指引每一位大学生去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收获成功的职业前景。

4.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具备的获得工作机会、并在工作中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的核心适应能力也往往能成为制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效应的重要因素。面对高效率、快节奏的就业环境,高等教育理应帮助和指引大学生培养保持乐观、自我情绪调控、高自我效能感、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思维开放性等积极上进的性格特征,以此为基础,凸显在专业知识技能上的优势,增强对理想职业的认同感,积极发挥个人适应性的积极价值,指引大学生在不断完善就业资本的同时以期达成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积极结果。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有实践效应的系统性的思考与方法,对帮助大学生初步设定出人生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也能够表现出动态循环的功能。职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不乏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因此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指引大学生明确规划的目标和方向,又要注重实践效应问题,把握在实践过程中的变化空间,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现出实际的可操作性。此外,高等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效应积极地融入到大学生有系统的、有步骤的自我探索、职业探索之中,使大学生在不断达成阶段性的成功鼓舞的过程中保障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认同感和践行力。

参考文献:

[1]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建国.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3]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大学实习规划范文第2篇

黄彦萍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的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时效性研究》,项目编号142049。

摘要: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大多为选修课,覆盖面窄,难以贯穿大学四年。本文按照“多方位参与、重过程体验、促个性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丰富全程化的教学课程内容,形成了分层分级的课外活动体系,完善了体验式教育教学模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教育教学 实践体系

近半个世纪以来,生涯发展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一种教育理念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的内容,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为必修或者选修课。笔者所在的重庆邮电大学从2009年开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程,我们对已学过这门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逐步完善和改进,推动全程化、体验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一、调查结果

共计向2009级、2011级和2014级学生发放100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76份,有效率87.6%。

1.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80.5%)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仅有19.5%的学生认为课程能够满足需要。虽然课程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但是42.7%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7.19%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并且有47.6%的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课后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过规划。

2.学生对课程效果的反馈。调查结果显示,课程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通过课程学习,28.7%的学生有比较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30.8%的学生目标还不太明确;33.2%的学生比较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和特长,19.1的学生还不太了解;39.2%的学生了解了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仍然有18.1%的学生不了解;33.1%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计划,23.3%的学生则不太清楚;36.9%的学生清楚自己应该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20.8%的学生不太清楚自己职业方向的发展。而接近一半的受调查者对于以上问题,选择的是“一般”,显示出课程在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学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但作用还比较有限。本次调查中还了解了学生对该课程授课教师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26.9%的学生建议在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4.1%的学生建议在大二开设,39%的学生建议在大三开设。

3.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反馈。在“授课教师满意度”方面,11.9%的学生对授课教师非常满意,38%的学生满意,满意度为50%。在教学方法方面,学生最喜欢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实习见习”(57.9%),其次是“案例分析”(53%),第三位的是“角色扮演”(40%),而在教学中经常用的小组讨论、职业测评、课堂讲授等教学手段学生选择比例不高。同时,大部分学生(44.2%)希望在专业课程中加强职业规划的教育。

二、课程组织管理实施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堂活动等形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关系、理解教学内容等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职业世界的探索。调查显示,学生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讲授性、理论性的内容和方法,对于实习实践(57.9%)、案例分析(53%)等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有兴趣,这也显示出学生渴望对于职业世界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提示我们的教育者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多受众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教学目标。

2.课堂讲授的有限性与生涯规划的全程化。调查结果显示,26.9%的学生建议在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4.1%的学生建议在大二开设,39%的学生建议在大三开设。目前,重庆邮电大学在大一上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的在于希望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授课期间正是学生进入大学的适应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在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还没用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因此会导致学生产生“老师讲的东西离我太远”等印象,进而影响上课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二、三年级想思考职业发展道路的时候,相关的知识已经遗忘了。

3.西方职业生涯理论本土化。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越来越丰富,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许多教材更多的是照搬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偏重知识和概念的讲授,缺乏与学生实际的联系,难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探索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体验式课程体系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体验式课程体系建设,旨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起来,既保证有足够的学分使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达到专业培养规格要求,又将素质提升的课程设置和要求以学分形式加以固化和系统化,从制度上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把人才培养普遍要求与个性化发展内在需要统一起来,把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贯穿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1.以教研室为龙头完善教学课程内容。学校成立课程教研室,挂靠学生工作部(处),牵头设计生涯发展教育教学体系,以生涯发展为主线,将生命、生活、生涯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大学的发展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模块。

2.形成了分层分级的课外活动体系。除了课堂教学,还形成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分层分级的生涯发展教育课外活动体系。该活动体系在研究学生生涯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学院、班级资源,按照学校、学院、班级不同层次,不同年级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构建四年一贯制的体验计划。一年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体验活动和团体辅导,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寒假完成家庭生活体验活动,体验亲情、友情和关爱之情。二年级学生通过对孤儿院、养老院、戒毒所等机构的“义工”活动和爱心服务,感知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念,通过职业生涯人物访谈,了解职业的基本素养。三年级学生参与营利组织的体验与实践,提高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四年级学生通过生产实习、模拟招聘和就业实践,进一步体验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提升求职核心竞争力。

3.完善了体验式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在大学阶段生涯发展的需要,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计划内教学与计划外教学相结合。除纳入教学计划的学时外,增加可折算为22学时的计划外实践教学,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课程教学将课堂讲授与演练相结合,课后将知识体巩固与学习小组训练相结合,并通过生涯规划大赛、通用职业能力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检验评估学生内化为自身素质能力的效果,形成了“讲练赛”完整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实践体验教学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在教学安排中实施“四六原则”,即40%的理论学时,60%的实践学时。用大块时间,花大力气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职业测评、行为训练等实践内容,向学生传授生涯发展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消除学业发展与职业的困惑,使生涯发展教育课程成为融知识性、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实用性很强的教育教学体系。据麦可思第三方调查:我校2011届毕业生有近九成的学生认为接受的辅导简历写作、辅导求职策略服务有效;对母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总体满意度为92%,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83%)高9个百分点。

4.探索了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路径。通过加强授课师资建设,实行专业准入制。目前,学校共有GCDF(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30人、TTT(职业生涯授课讲师)讲师52人,国家心理咨询师51人、职业指导师4人、KAB讲师3人。针对授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工作效果,工作技能等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反馈,促进师资队伍 “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逐步形成了全程化体验式教育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确实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话题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成果对于深入理解教育规划纲要和十报告的有关精神,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参考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付孝莉.重庆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调查[J ] .中国青年研究,2007(2)

[2]马小红.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5(4):133-135

大学实习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影响因素 对策

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虽然我国正逢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此时也正是需要大量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来推动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但是,现在中国大学生面临的是“结构性失业”。即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单位招不到人。可见,造成大学就业难的大部分原因是大学生没有对自身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诸多因素,主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因素的调控,本文通过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影响因素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1 样本来源说明

此次调查样本主体是对北京市八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书面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正式调查中,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92份,其中有效问卷418份,占总问卷数的83.6%。其中男生185名,占44.3%,女生233名,占55.7%。

1.2 因子分析

对所得各影响因素统计数据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程度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家庭、社会因素没有明显差异,而个人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因此得出结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导因素是个人因素。应用SPSS软件对个人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如下。

运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首先对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以确定数据的适用性。(如表1)

Bartlett's球形检验x平方分布为2141.258,自由度为153,显著性=0.000

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选取原则确定提取公因子数量。

确定提取的公因子数为5个,方差累计解释量为63.708%,说明问卷的效度构建良好。

运用主要成分分析法,采用标准化正交旋转,得到各因子的载荷矩阵如表3。

根据每个因子的相关因素大于3的原则,提取1、2、3、4四个因子,因子5由于包含的题目数量2

根据该分析结果,结合问卷设计问题,可以知道在个人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中,4个主要因子影响最大:目标理想、学业规划、目标效能、社会实践。

1.3 方差分析

1.3.1 控制变量的方差分析

(1)性别在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上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

表4结果表明,二者在学业规划、目标效能、社会实践、目标理想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

(2)年级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各个因子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一、研二、研三七个组。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5。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在目标理想和社会实践因子上差异显著。在社会实践上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01,在目标理想上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41,但不同年级在目标效能及学业规划因子上差异不显著。

(3)生源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各个因子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学生的生源分为城市、乡镇、农村共三类,不同生源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6。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源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上表现不同,其中在目标效能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相比于农村,乡镇的学生目标效能更强;而在学业规划、社会实践及目标理想因子上差异不显著。

(4)大学生是否加入学生社团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各个因子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7。

结果表明,在目标效能、社会实践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参加学生会的学生目标效能高于其他学生;在学业规划和目标理想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

1.3.2 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因素的差异分析。总体上来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年级、生源和参加社团情况上都有显著的差异。

对于男女生而言在个人因素各因子上没有明显差异,男女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表现大致相同,但是实际上女生的就业情况远不如男生的就业情况。这表明在当今时代仍然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在年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于初入学的新生,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想象,在内心为自己人生做了一个完美的计划,但是很少从实际出发,所以此时的大学生具有很高的目标理想。因此对大一新生应给与更多的现实教育,培养他们树立目标理想的同时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去了解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为以后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对于高年级的同学经过时间的积累他们往往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不知所措。在这一阶段应该更多的给予学生关怀与希望,同时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适时地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方向。到了大四更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找到一份价位合适的工作,但也极有可能有一些同学到处碰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应该帮助学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加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生源上的差异不是较为明显。农村的学生在个人因素的各因子得分上均表现较差,可能是由于教育方式的差距以及家庭环境和培养方式的不同,让农村学生难以融入社会或者说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更多的是不自信,所以农村学生往往在理论上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往往认识比较深刻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相比乡镇、城市学生略显不足,尤为在自我效能方面农村学生的表现更加不尽如人意。但在目标理想、学业规划因子上没有明显差异,尽管经济基础与培养方式的不同,但是对于未来都有所规划。

在参加社团的差异符合预期情况,参加社团的同学相比而言其社会实践能力已目标效能显著高于没有参加社团的同学。大学时代的社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但是如果过多的投身于社团工作也会影响自身的发展,毕竟作为一名学生而言学习应该放在首位。

2 对策与建议

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年级、生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特提出以下建议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1)自我认识。充分的自我认识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那么就对应着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因此,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对此做好充分的认识与准备,进而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2)在实践中自我提升。大学环境对于大学生而言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一个过渡区域。作为一名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但在课余时间应该尽量的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3)目标确认。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首先确定自己的适合的职业发展道路。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为自己制定更加符合自己职业发展道路的学习计划,以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实践加以不断的重新学习,巩固自己知识。

(4)建立自信心。自信是每一件事成功的一个影响因素,作为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才能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加以修正。

(5)抓紧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的师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指导工作队伍是同学们的热切需求。对于适应能力差的同学而言往往到毕业来临之际也未能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这就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此他们迫切的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周西安,王立军.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J].教育探索,2012,04:83-86.

大学实习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角色 转换 职业意识 职业规划 职业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32-03

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目标的实现。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对一生的职业经历所做出的计划与安排。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学生根据自身条件、所学专业及社会需求,为自己确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并据此确定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的过程。我们在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从学校到工作角色转换过程中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开发与实施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角色转换理论的提出

1 从职业发展理论角度来看待从学校到工作角色的转换。马克・L・塞维凯斯从职业发展理论角度,提出在从学校到工作(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如何“定位、教授、训练和预演”这一模型。定位,即理解职业,包括职业期望、职业意识、参与、有计划性等,职业定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并帮助学生在职业计划和职业探索中形成积极的态度。教授,即在职业计划和职业探索上的能力,注重培养认知能力和行为技巧,帮助学生学会职业选择和职业转换的能力。训练。即职业管理技术,明确雇主对员工的社会期望及他们喜欢的实现这些期望的方法,使刚步出学校的学生通过有意识地调整他们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角色预演,即为工作中的问题做好准备,是让学生准备好去解决发生在工作中的问题的角色扮演,比如兼职工作。

2 从学习理论角度来看待从学校到工作角色的转换。约翰・D・克鲁姆博尔兹和罗杰・L・沃兴顿从学习理论角度。提出学习不仅对培养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所要求的基本的就业技能是重要的,而且对学生的工作习惯、信念、兴趣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必要的。根据职业咨询学习理论(LTCC),在工作领域内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是一个不断摸索反复试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年轻人需要扩大他们的能力和兴趣,而不是把他们的决定仅仅局限在现存的性格上。根据LTCC的观点,职业顾问从高中开始辅导学生建立以学习为出发点或以工作为出发点的学习活动与职业目标之间的联系,学生们参加和工作相关的学习活动,并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定好职业目标,获得工业社会承认的技能资格和教育文凭,为年轻人成长为劳动力做好准备,所以,学习是从学校到工作活动中试图取得成功的关键。

3 从社会认知理论角度来看待从学校到工作角色的转换。罗伯特・兰特、盖尔-海凯特、史帝文・布朗等人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SCCT)观点,十分强调现实自我效能和期待结果的获得、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的培养、将兴趣和职业目标联系起来、把目标转化为行动、学习和工作技能的培养、社会支持与阻碍六个相互联系的过程。自我效能.是对自己成功执行一项或一系列任务时的能力的自信心,自我效能信念的效能信息来源于知识经验、性别、民族/种族、残疾/健康状况、其他的个人特征和遗传特性等;期望结果,是指对执行后随之将发生的事情的信念,它关心的是行为努力的结果。自我效能和期望结果对学生学习、职业兴趣培养及可认识到的职业选择范围是很重要的。目标,是个人在从事一个指定的活动时的决心。通过目标设定人们可以锻炼个人的控剁力或行为,有助于人们指导自己的教育和职业行为;目标作为行动指南是最富有激励性的。所以传授有效的目标设定技能,帮助学生构建他们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SCCT认为兴趣和技能是会发生变化的,会随着学生校内校外的经历而成长;认为学生将他们的兴趣转化为目标、把他们的目标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和意愿将会受他们对环境支持和阻挠的观察的影响。综上所述,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结合我国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其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太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6份,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率96%,问卷发放的范围包括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澳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在棱1~4级的文、理、工、医等学科专业的大学生。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产生影响的个人因素分别是能力占30.7%、信心占17.2%、兴趣占14.8%、学历占14.4%、性格气质占14.1%、健康占8.8%;对大学生择业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分别是就业形势占29.5%、经济收入占25.2%、价值观与信念占17.8%、职业声望与地位占17.5%、科技经济发展占10%;对个人未来职业选择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分别是父母期望占29.2%、家庭经济情况占27 3%、亲人劝告占15.9%、家庭阻力占14.2%、其他长辈支持占13.4%。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相关问题

1 观念问题。职业意识淡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职业定位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计划,职业定位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意识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职业生涯中的心理反映,是在职业定位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理解和对未来职业的期望。职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式。目前不少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缺乏清晰的职业认识,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缺少充分评估,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全面了解,自身职业定位模糊,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多少设超与规划。在西方国家。学校从小学生开始培养他们早期的职业意识,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职业意识逐渐地清晰化、固化为职业目标,准确的职业定位有助于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的成功。

就业期望过高。每个人的性格、能力、教育背景、家庭环境以及天赋等都存在差异,而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忽略了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从众、攀比心理,处于STW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大学生也由此经历了从梦想到现实的巨大落差。造成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社会、学校灌输的教育方式,读书是为了考大学,考上大学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这种教育模式使大学生逐渐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意识与机会,对自身条件和职业兴趣缺少准确评估,没有把学习计划与职业生涯有效联系起来。调查中发现只有58.3%的大学生将学习计划纳入职业规划,还有41.7%的学生没有任何学习规划。大学生把读书、升

学、就业紧紧联系起来。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将来的职业发展到底有多大关系,等到毕业时,他们坚持按照个人的愿望去寻找所谓的“好”工作。结果屡屡受挫。

2 教育问题。职业咨询薄弱。职业咨询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顾问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职业咨询学习理论认为职业顾问的任务就是促进学习,职业顾问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评估自我、明确目标,寻找符合实际的行动方案。这样的职业顾问被视为教练、教育者和辅导老师。作为职业顾问必须学会“倾听”,而不是说教,但目前在高校从事职业咨询的多数是思政工作者或专职辅导员。他们很容易把学生当成教育对象,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口若悬河的说教者。而不是倾听者,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经验全部灌输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实的差距。忽视了学生咨询的真实动机与需求,缺少职业辅导的针对性。当然,很多学生在职业咨询中希望顾问直接告诉自己答案,告诉自己怎么做、怎么选择工作、怎么规划人生,这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顾问只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真正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最终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职业生涯教育滞后。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4%的大学生选择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对其择业有影响,排在专业特色占32%、就业指导占19.4%、学校声誉占19.1%及老师影响占15.5%等因素的后面,原因在于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过于大众化.有些课程内容陈旧过时,没有结合本国、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千人一面,千人一课,缺乏个体辅导的针对性。理论性过强,操作性不强,势必很难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欧美国家,从小学生参与职业日活动.到中学生的兼职实践,再到大学期间边学习边打工,构建了一个完整地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而我国学生到了大学阶段才开始系统地学习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职业选择也是学有所成后才考虑,可见,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明显滞后。

3 环境问题。职业发展理论认为。训练可以明确雇主对员工的社会期望。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并掌握雇主要求及他们所喜欢的方法,训练对于学生夸后处理组织融合、同事关系至关重要。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秉性不同、文化价值观不同。决定了他们在STW角色转换中关注的职业环境与组织环境也必然不同。学生在职业定位与选择过程中会认真考虑职业环境。包括行业的发展前景、薪酬待遇、职业声望、个人的荣誉感、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度晋升机会等。问卷调查显示,77%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套考虑工作地.最。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追求大企业、大城市、大单位的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和职业发展空间。问卷调查还表明。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会考虑企业文化制度占80.4%、考虑企业规模占51%、喜欢善解人意的领导占47.9%。可见。组织文化制度、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关心下属的领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组织环境也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原固在于有的大学生喜欢积极进取的组织文化氛围。有的喜欢宽松的组织环境,有的则喜欢严谨的组织管理制度。

四、基于STW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实施的思路

1 现念转换。从职业意识到职业目标,职业学家萨帕的研究认为。人的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即幻想期(4-10岁)、兴趣期(11-12岁)和能力期(13-14岁);职业发展理论也认为角色转换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做出选择的意识、信息的意识及基于选择做出计划的意识”,具备这些意识,年轻人能更好的处理STW角色转换,可见,职业意识必须早期培养,职业意识的形成与职业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学校职业顾问应该辅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正确的职业发展意识,在学习活动与职业目标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促使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清晰化、固化为职业目标。职业意识的成熟意味着职业理想清晰化,职业理想的清晰也就意味着职业目标的明确。设定目标有助于职业生涯的成功。职业目标可以强化职业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及对未来职业的感情,而且职业目标可以锻炼学生的职业意志,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激发斗志。当然,职业目标的明确还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一个喜欢挑战性工作的人与一个追求安全稳定的人,他们的职业目标显然会有所不同。学生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第一次择业的失败,也可能在今后工作转换中遇到挫折,因此,提高受挫能力和自信心对职业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人们通过合理的规划.合理的流动,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目标。

2 思维转换。从就业指导到职业规划,从国外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来看,西方国家从中小学到大学构建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有了逐步清晰的认识,也减少了将来职业选择过程中的盲目性。而我国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比较薄弱,大学阶段虽已开设职业规划辅导课程。但主要是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大学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侧重于各地就业制度与就业工作流程的讲解、面试技巧的训练、简历的制作、企业校园宣讲会的召开,就业指导通过讲座、咨询等形式告诉学生有关的就业问题.一般也是泛泛而谈,没有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能力特长及个性等因素选择职业,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意识。因此,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转变思维,将单纯的就业指导转变为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顾问应该辅导学生评估自我、了解社会与行业发展、选好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做好职业选择、制定符合个人需求的职业计划与行动方案、实施职业计划、反馈执行效果并及时调整职业规划。这些行动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使职业生涯规划真正成为学生寻找适合自己发展之路的有力手段。

3 身份转换。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信念的效能信息主要来源于知识经验、性别、民族、健康状况,同时将兴趣与职业目标有效联系起来。而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则把性格与职业是否匹配联系了起来。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充分评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社会环境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这些行动会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自我评估包括能力、兴趣、性格气质、天赋特长、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全面分析,这可以借助职业测评软件对自身的个性心理进行测试。也可以通过同学、老师、父母的评价获取信息。对初入职场的学生来说,自我评估开始转向能力倾向、工作经验、情绪管理、价值观、潜力等因素,这些因素对职场新人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比如,情绪管理,研究表明情商及情绪控制能力是成为优秀管理者的特征之一。学生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还需要认真评估社会环境给自己带来的机会与威胁,社会环

境瞬息万变,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周期在不断缩短,行业发展与岗位更新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开始多元化,时代要求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需要充分评估社会环境、行业发展、职业环境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在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社会、行业、环境信息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顾问的辅导,学会扬长避短,为从学校到工作的角色转变做好充分准备。

大学实习规划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的分析,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自我分析、职业分析,明确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培养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着力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扩招后毕业生大量的涌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大学生们的眼光主要聚集在高薪高福利的工作岗位,成百上千的学生去竞争数个或数十个有限的名额;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城市里社区服务性工作需要大量人才。这种“高期望,高待遇”的择业心态令许多的大学生出现择业难、就业难的现实状况。那么,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如何,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如何?

1.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与思索

2006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数据结果表明:①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2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② 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③正确的职业选择应兼顾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但事实是仅有17.5%的人在择业的同时考虑了这两个因素。由此可以看出:

1.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准备考研,较少考虑择业,认为找工作是遥远的事情,对于集体和团队的活动不想参加,怕耽搁学习时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少于思考。一看到社会某种职业收人高就想从事该职业,看到其他的职业地位高就又想从事其他的职业,甚至有的认为职业规划是家长的事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形式没有实际的效用。

1.2择业时的盲目性、随机性、从众性倾向明显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格局已形成,学生能选择的角度和层面增多,部分学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的考证或参加培,成为“考证一族”,他们在择业时没有考虑,跟着感觉走,也有学生盲目从众,容易导致频繁的跳槽。

1.3大学生价值观处于一种发展的不稳定状态

表现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模糊,自我定位、自我设计不客观。部份大学生对于职业有着“高期望值、好高鹜远、见异思迁”的倾向,这与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客观现实有着显著的不适应,令学生本人择业难,也让用人单位选择学生充满犹豫。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转变为一元为主、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新结构和新格局。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也不在是单一的考虑社会的需求,而是增加更多的自我选择,考虑以实现自我价值和兼顾经济收人为标志的价值取向。以“利他”为核心的一元价值观向多元取向的价值观转变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复杂性的基本表现。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形成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正视社会现实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给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思考。

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特点

2.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共性中兼具鲜明的个性特色

上世纪80年代前的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强调信奉集体、国家利益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以服从集体和国家需要为特征。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择业时敢于追求个人价值、成就欲望明显增强,然而择业的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个人”,逐步形成“利义并重”(集体与个人兼顾)的合理的功利主义倾向的价值观,在择业时将发展前景、成长的机会、薪酬福利、自我需求作为择业的主要因素。有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与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建立了信奉拜金主义和信奉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价值观,为了满足自己的择业意愿,不惜一切手段,滋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以社会本位兼顾个人本位的共性中突出鲜明的个性特色,使高校教育要注意关注群体教育和关注个体教育,突显人性化、个性化和细致化的特征,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阶段性

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设计等职业人生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在大学低年级时,由于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模糊、摇摆,常会把报酬看成最重要的职业价值标准,希望自己毕业后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这种现象随着学生对职业的进一步了解,“三观”教育的逐渐内化,学生择业观会有改变。高年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逐渐确定时,会思考职业与自我的人生价值的关系,关注职业的发展空间和未来前景。从职业生涯来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形成是有阶段性的。大学生价值观处于在一种发展的不稳定状态,在这种快速多变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稳定的价值观。

2.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

尽管职业价值观可以随着某一阶段的自身需求满足后,随之产生并确定新的职业价值观。但是大学生形成一个自身认同的职业价值观,在没有大的事件的影响和干预下,这种内化的职业价值观会保持稳定性。而各行各业都会对员工进行职业教育,就是强化、固化正确的价值观,维护它的稳定性。作为高校教育者和就业指导人员,要促使学校培养的“产品”个体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3大学时代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目前,Schwatz通过大量的跨文化研究得出的一般价值观的四个维度相对应,即文化的开放态度(与内在价值相对应)、保守(与外在价值相对应)、自我超越(与社会价值相对应)、自我提高(与威望价值相对应)。也就是说,个体价值观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派生出了具有相似结构的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确定,就能让他对各种职业价值拥有基本的认识,能调适自己的择业心态,坚持自己择业的行为以及信念和理解等。大学生所具有的职业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自己、对社会和未来的看法,也影响着他们的前途,因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相当重要。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建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一方面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另一方面却面对很多用人单位而不知如何选择。出现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对大学生没有进行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已经有so多年的发展历史,有着较完善的学说理论和系统的教育机构。国内学者、许多的高校以及学生本人都逐渐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目前国内一些高等学院也将就业指导的机构转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有效地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价值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5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5.1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将职业价值观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使大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寻找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从职业的角度做好未来的人生规划。培养大学生在择业时立足本专业,放眼社会,把“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态度,在各个不同的岗位发挥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无论在城市、乡村、西部、边疆,无论在国有企业、在集体的、乡镇的、合资的、民营的企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应是个人目标服从于社会的主导目标,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

5.2坚持职业道德的教育

针对当前各个行业出现的违反行业法规的事件,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尽早地认识到职业道德。高校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要加强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倡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是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要让大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职业道德操守是一个职业者应具备的基本品格。

5.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团队活动,培养团队精神,让大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到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高校在教育中应多引人团队创业成功的案例。如2004年,在企业人才需求专题研讨会上,美国毕益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人事经理称:“我们不要高校的尖子生,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过强,与别人的磨合能力差,会造成整个团队协作出现困难。企业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我们要的是人品好、踏实的年轻人一个经历团队训练的人,能协作并互通有无,懂得信任和欣赏合作伙伴。可见,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是提高学生参加竞争的综合能力。未来的人才只有具备谦虚谨慎,懂得尊重、关心、团结他人的素质,才能有所建树并得到社会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