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数据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数据更新不够及时
主要表现为客户贷款实际上已归还,但信用报告中仍然存在,影响了客户的信用。由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报送时间没有具体明确,因此,商业银行更新频率不一。相对于频繁的个人信用行为和银行受理贷款高频率查询,由于数据更新频率低,造成反映客户真实的信用状况与信用报告出具的个人信用状况不符,使得客户对个人信用报告提出异议。
(二)数据报送质量不高
一是接口程序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都采用自身信贷管理系统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接的方式,由各家总行“一点式”接入,部分商业银行接口程序的缺陷问题导致上报信息差错较多。二是基层行经办人员录入信息时不认真,导致报送数据不准确。
(三)数据纠错机制存在漏洞
从反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异议申请经过人民银行协调和沟通,基本上由商业银行自行解决,不影响客户办理业务。但也有部分机构工作人员不愿意调查了解个人异议信息,或发现数据错误后,不按要求修改和重报异议信息,仅要求异议申请人通过异议操作流程修改错误数据,客户只能等到数据修改过来后才能办理业务,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同时缺乏主动发现错误数据的方法和渠道,影响了数据的质量和信用报告的准确性。
(四)异议处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异议处理相关制度不尽完善,异议处理流程过于繁杂,一方面要收集异议证明材料及填写申请表,另一方面异议信息错误的纠正权在人民银行总行征信中心和商业银行总行,而商业银行普遍未明确从异议受理至异议回复的时限要求,申请人提出异议申请后等待时间不确定,造成申请人心理压力过大,重复提出异议申请。
二、相关建议
(一)及时更新数据,提高异议处理效率
一是要明确个人信用信息的上报时间,及时更新数据。二是向社会公布异议处理的机构、程序、方式以及简单异议的快速解决办法,使客户对异议处理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三是建立高效、快捷的异议处理机制,完善异议处理子系统功能,保证客户的异议申请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异议处理工作效率。
(二)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数据报送质量
数据报送质量差是产生异议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要根据《办法》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定期进行信贷业务数据的核对工作,使个人信用信息数据报送、核查、更正完全程序化,以保证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报送质量。
(三)堵住、纠错漏洞,建立数据纠错机制
积极与商业银行沟通协作,共同探索、建立高效的错误数据识别和修改机制,堵住并纠错漏洞。同时要加快信息数据报送频率,缩短数据加载、数据迁移时间,简化错误数据修改流程,减少数据在各部门之间流转的时间。建立和完善数据纠错核查机制,提高个人征信信息数据入库率,加快更正信息的上报速度。
(四)完善相关制度,强化个人信用意识
【关键词】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小微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
一、研究背景:小微机构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相互需要却又无法“牵线搭桥”
近年来,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农村合作银行等小微机构数量和信贷业务发展迅速,2013年末,全国有小贷公司7839家,贷款余额8191亿元,已开业的村镇银行987家,随着金融业对民间资本的开放,会有更多小微信贷机构的涌现,这些机构必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来考查贷款人的信用情况,其对数据库的需求也在同步增加。同时小微信贷业务也将产生大量的信用信息,这是需要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收集信贷数据的数据库,数据是其灵魂,信贷数据的缺失或不完善,将影响其发展。截止2014年4月,全国个人征信系统收录8.45亿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但仅有3.31亿自然人有信用记录,对于那些没有信贷数据或未收录到数据库中的自然人,部分已发生过信贷业务,但因数据发生机构未实现向数据库报数,在数据库中没有信用记录。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已通过各种方式将发生的信贷数据报入了数据库,实现了信息共享。但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小微机构,由于自身的特点,接入工作推进缓慢,使数据库缺少了大部分小微机构的信贷信息。2013年末,个人征信系统接入小贷公司123家,接入村镇银行62家,企业征信系统接入小贷公司183家,村镇银行54家。一边是数据库中大部分信息主体没有信贷数据,另一边是大量小微机构未将数据上报数据库,也未获得系统使用权,小微机构和数据库相互需要,却没有现实对接,应尽快探索出有效的接入办法。本文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研究了小贷公司的接入办法,其他小微机构可参照执行。
二、接入工作的实际意义
(一)防范金融风险
一方面是获取客户信息,实现风险防控。小贷公司客户包括未达到银行信用评级的客户、短期借贷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并未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客户,加上小贷公司本身贷款风险评估能力不足,使得小贷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随着小贷公司的增多,一个客户可能在多个小贷公司进行融资,也可能同时在银行和小贷公司进行融资,而这些信贷信息都不能被共享,进一步加大了小贷公司的经营风险,且风险波及相关银行。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重庆华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就利用小贷公司信息未报入企业征信系统这一缺陷,以3500万注册资金的小公司实力,从银行获得8亿融资的同时,还从小贷公司借贷7亿元,最终公司资金链断裂,使银行受损,小贷公司经营陷入困难。可以看出,因为小贷公司信贷信息未进入数据库,使得在银行和小贷公司之间多头借贷的信息未能被共享,导致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了银行贷前审查信息盲点,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对此,需要小贷公司接入数据库,将客户的信贷信息实现共享,小贷公司也能高效便捷的查询客户信用信息。
(二)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实施
2013年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贷信息”,一切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公积金中心等机构一旦发生了信贷业务,数据信息就从法律上强制要求必须报入数据库,强制报数是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但就执行情况看,央行对中小微机构接入数据库采取谨慎态度,以自愿接入为原则,大量中小微机构的信贷数据游离于数据库之外,未履行法定的报数义务。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建设明确提出“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信用记录的覆盖面,强化金融业对守信者的激励作用和对失信者的约束作用”。这明确提出,要加大数据库的数据采集范围。小微机构的信贷记录是重要的经济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及早将这些信息报入数据库,增加客户的违约成本,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氛围,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促进征信产品发展,推动征信工作开展
信用报告作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得到了信贷机构、政府部门及信用评级机构的广泛认可。但在目前数量众多的小微机构信贷数据未能实现报入数据库的情况下,个人信用报告必然少了未接入金融机构的信贷数据,无法综合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降低了个人信用报告的参考价值,且2014年6月起对一年内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三次以上的开始收费,这就对信用报告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微机构未实现接入数据库,不能查询客户的信用报告,但又需要使用数据库的信息,目前只有一种获得途径,就是要求客户到人民银行查询后提供。据对到人民银行柜台查询信用报告的客户调查,有60%以上的为公积金、小贷公司贷款需要提供,按去年辖区受理的3953份统计,约有2300多份查询原因属于此类。人民银行提供本人查询的目的本是为想了解个人信用报告的个人提供查询服务,而事实上却成为未接入数据库却在使用数据库信息的众多贷款公司了解客户信用信息的免费渠道,人民银行也无法拒绝客户的查询申请,不得不花费较多的人力在信用报告查询上,而每个征信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有限的,这必然影响其他征信工作的开展。
(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除了中小企业所特有的不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机构不能有效识别效益高的中小企业,从而导致了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中小企业的成长之路步履维艰。对于只能从小贷公司获得融资的小微企业来说,只有小贷公司将其数据报入数据库,才能积累自身信用价值,提高资信水平,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三、保山市小贷公司发展现状
2009年,保山第一家小贷公司成立,截止2014年5月,保山市已批准成立23家小贷公司,其中有两家2014年新成立,还未正式营业,全部注册资金8.45亿,资金规模9.23亿,其中,7家小贷公司注册资金少于1000万,6家在大于1000万小于5000万,8家在5000到6000之间,一家达2亿元,2013年机构数占全省小贷公司总数的5.14%,从业人员占全省小贷公司从业人员的5.26%。借款客户主要是个休工商户、农户、部分小企业,2014年5月末个人贷款余额7.88亿,占贷款余额的85.98%。
(一)业务发展迅速,规模差异较大
2009年成立了三家小贷公司,此后每年至少以一家的速度增长,2012年新成立10家,至2014年,小贷公司覆盖保山市全部县区,最多的隆阳区有8家,最少的龙陵县也有2家。资本规模从2009年的9200万元扩大到现在的9亿多,最大一家小贷公司达3亿元,占全市小贷公司资产规模的32.51%,最小的5家占比总和不到10%。2013年,全市19家小贷公司放发贷款11.12亿元,放贷金额最多的一家放款4.54亿元,占全部放款金额的40.7%,其中最大一笔放贷额已远超最小两家小贷公司全年放贷额总和,放款金额最少的五家总计放贷2165万元,占全市小贷公司放贷金额的1.96%。2014年5月全市小贷公司贷款余额9.16亿元,比2010年末增加7.83亿元,增长了近7倍。
(二)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信息化水平较低
小贷公司发展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专业人员匮乏、信息化水平较低、业务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据调查,小贷公司平均员工为13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和有金融从业经历的均少于4人,目前23家小贷公司中仅有6家采用完全电子化的方式处理业务,有7家还未建立电子化的业务系统,用完全手工的方式处理业务,尚未有小贷公司接入数据库。
四、接入工作进展缓慢原因分析
(一)数据质量不高,审核难达要求
征信中心2013年全国性银行个人征信数据在信贷业务完整率、借款人完整率、账户记录更新及时率、借款人名下账户数一致率、重点数据项一致率6项指标都达到了99.8%以上的高水平。而辖区多数小贷公司没有一个较成熟的信贷业务系统,导致其信贷数据准确率较低,数据准确率很难达到这一水平的。这些数据报入数据库,会产生多种不良后果,使得人民银行在审核小贷公司接入申请时,始终持谨慎态度。
(二)接入后容易被监管,加剧竞争,影响接入意愿
一方面是接入征信系统后,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向数据库报送相关信贷数据,业务规范方面更加严格。作为填补个人和小企业贷款难而诞生的小贷公司,其业务特点是小额、分散、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率利在基准率利4倍以内。但目前民间融资的合法化推高了资金回报率,也增加了小贷公司的资金成本,对收益的追求使其忽视了风险以追求更高的回报,业务范围已申向房地产等高回报行业,率利也远超基准率利4倍。2013年辖区有11家小贷公司的单笔贷款超百万,其中一家达千万元,一家小贷公司平均每笔放贷金额已达243万,小贷公司做的不只是“小额”放贷。由于目前其业务数据停留在本公司内,未在任何一个平台上实行共享,监管机构对其监测的数据来自于小贷公司单方面提供,且没有一个连续性,对这些业务务真实性的监管比较困难,这些大额贷款的真实投向更是无从得知。另一方面是在同等条件下,客户更愿意选择不良记录不会被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贷机构,这也是目前小贷公司的优势之一,接入数据库后,必然散失了这种暂时的优势,据调查,有7家小贷公司有这方面的担忧。一方面是高风险、低效率、不透明的放款带来的超额利润,另一方面是低风险、高效率、高透明的操作流程引发的客户流失,小贷公司在这两方面难以找到平衡。
(三)接入费用难承受,使用性价比不高
目前多数小贷公司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较小,赢利数额不大,2013年辖区19家小贷公司税后利润1347.29万元,平均每家70.91万元。从目前可选择的接入方式看,小贷公司需要购买或开发专门的信贷管理系统和数据接口程序,还需购置相应的硬件设备,这些都是大多数小贷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所不能承受的,据调查,有5家小贷公司明确表示,即使10万元的接入费用,也是无法承受的。部分小贷公司使用系统频率不高也影响接入意愿,2013年全辖已开业的19家小贷公司共发放贷款1021笔,平均每家54笔,有10家小贷公司月平均贷款笔数在3笔以下,13家年业务笔数在50笔以下,详看图5。为了每月3笔的信用报告,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接入数据库,每月还需上报信贷数据,查询还是付费的,对小贷公司来说,真是一个“不划算”的选择,而且,目前可以要求客户提供人民银行出具的信用报告,业务量较少,离当地人行也比较近,并没有觉得不方便。
(四)管理不规范,违规查询隐患大
小贷公司仅作为一种新生信贷机构以企业身份注册成立,非金融机构身份,对其管理没有像银行一样的高要求,以及本身从业人员学历低,流动大,法律意识不强,缺乏专业培训特点,易出违规查询、信息买卖或异议处理不当等问题,引发信息主体的异议和投诉风险。
(五)鼓励的接入态度,谨慎的接入原则
虽然银办发[2011]1号文件规定了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的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和接入后的业务管理,提出了接入征信系统的四种模式,但没有具体的接入方案。银办发[2013]45号文件明确“两类机构接入数据库的工作目标是将具备接入条件同时具有接入意愿的机构纳入数据库”,接入工作按照“模式开放、间接查询、稳步推进、风险可控”的总体接入原则,即对小贷公司的接入还在研究调研阶段,对达到接入要求同时具有接入意愿的可以申请接入,而非强制接入,与对商业银行的强制接入要求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使部分小贷公司达到接入条件但出于其他原因考虑不愿申请接入数据库。
五、四种接入模式分析
目前征信中心提供了四种接入模式,直接接入,一口接入,通过商业银行接入,介质报数。据对辖区小贷公司的调查来看,介质报数方式符合大多数小贷公司的实际,选择此种报数方式的达9家,其次是省级平台一口接入,选择这种报数方式的是7家,小贷公司偏向于这两种接入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出于网络条件和成本考虑。有两家小贷公司选择了商业银行间接接入,但就辖区商业银行来看,都是由省行或总行直接从系统提数,小贷公司如果要通过商业银行报数,必须由上级行审批,而银行普遍认为小贷公司业务不规范,数据错误率高,没有一家商业银行愿意为小贷公司报数,此种方式在辖区并不可行。直接接入不仅需要小贷公司有较成熟的信贷业务系统,还需要有专门的网络,目前没有一家小贷公司能达到此要求。有两家规模非常小、业务较少没有接入意愿。从调查结果看,应着重开发介质报数方式和省级平台一口接入方式。从未来还有更多类型的小微型信贷机构增加的角度看,介质报数渠道是一劳永逸的方式,适合大多数小微信贷机构起步阶段的数据报送方式。
六、对接入工作的建议
(一)统一信贷管理系统,产生规范接口文件
无论采用哪一种报数方式,都必须要求小贷公司业务电子化处理。目前多数小贷公司技术条件和硬件设施普遍较落后,又无资金投入引进成熟的信贷业务系统。要想提高小贷公司的信贷业务数据质量,必须有一套成熟的信贷业务系统,靠一家小贷公司的资金实力难以实现。可由省级人民银行或金融办开发、运行统一的小额贷款公司信贷管理系统,无成熟业务系统的小贷公司分摊成本购买使用,不仅能规范业务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信贷数的质量也能有所保证,产生了符合报入条件的接口文件,数据报入才有可能。
(二)介质报数为基础,一口接入重点开发
目前小贷公司开业三个月后即向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报送统计数据,其报数方式也是通过介质报数,区别于其他银行直接从系统提数,就执行情况来看,效果比较理想,征信系统的数据报送也可以参照此方法。此种方法对人民银行来说,并不会增加太大的工作量,因为人民银行所需要做的只是一个数据传输工作,且随着信用报告互联网查询的推广以及下一步贷款卡行政许可的取消,目前对外窗口人满为患的情况会有所缓解,增加的数据报送工作只是一个工作重心的转移。对于新报数的小贷公司和采取其他三种方式报数的小贷公司,也可先通过介质报数,有一个试报期,等数据稳定后,在通过其它模式报数,且此种报数模式也能运用到其他新型信贷机构,是一个值得采取的报数方式。全省小贷公司数据众多,经营情况较好,业务发展成熟的也不在少数,介质报数最终也是为了走向网络报数,因此一口接入是值得重点推进的报数方式。
(三)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数据展示,提高小贷公司接入积极性
根据目前异议处理的情况来看,多数异议申请者的异议内容为逾期记录。由于小贷公司的贷款业务多是取得借款时一次付息,到还款日一次归还贷款,或到期还本付息,且借款时间比较短,据对辖区小贷公司的调查,借款期限半数在6个月以内,有的甚至不足一个月。这种显然与银行不同的贷款结构和还款方式,对没有成熟的信贷业务系统的小贷公司,在报送数据时可考虑与银行不同的报送方式,只报送客户借款金额和期限,不报送违约情况的相关记录,客户结清数据时,在对数据进行更新。对于借款期限较短、甚至只有几天的小贷公司业务来说,展示其负债情况的作用远高于违约情况。且此种方式省去了中间的数据更新要求以及逾期情况记录,能大大减少数据出错的概率。对于参看信用报告的人来说,违约信息可以根据贷款期限作出判断,并不会影响信用报告客观记录违约信息的本质。
(四)细化接入标准,达到条件的要求接入
银办发[2011]1号文件对接入应具备的条件中规定“开业一年以上”,其他在无具体内容。应对接入制定更具体的规定,可参照已接入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接入的规定,对于达到一定营业规模,如年贷款放发额达1000万的或年放贷笔数达80笔以上的,已有成熟的信贷业务系统,数据比较规范的,要求报数。
(五)推广协议查询
虽然数据库以互惠共享信息为前提,即对报送数据的机构,给予客户授权查询信用报告的权限,但由于目前小贷公司特殊的人员构成情况,对于查询风险较大,业务量不大的,或对于不符合开通查询权限或有较大违规嫌疑的,可通过间接查询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减少违规查询的隐患。如目前辖内推行的协议查询制,即村镇银行与人民银行签一份协议,由一名工作人员带上有客户书面授权的查询资料,到人民银行查询业务。对于辖区的小贷公司来说,由于业务量不大,离当地人民银行均较近,并不会有太多的不方便,根据对辖区22家小贷公司的调查,18家小贷公司可以接受这种查询方式。
(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上岗资格考试制度
为防止出现违规查询、信用买卖等操作风险,对申请开通查询的小贷公司,要建立征信业务管理相关的制度,将目前全省统一的云南省金融机构征信业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制度和个人征信系统异常查询监测系统应用于开通查询权限的小贷公司,并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责,进行现场非现场检查,不定期检查,严防操作风险。
七、小结
本文通过对辖区小贷公司接入缓慢原因分析,给出了对接入工作的建议。本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是对一口接入的费用没有直观的评估数据,二是对提出的介质报数方式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在其数据保密方面有待下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通知”,2011.
[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关事宜的通知”,2013.
关键词:欧央行;中央证券数据库;金融统计标准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5-0029-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5.06
一、CSDB简介
CSDB系统是由欧洲央行(ECB)统计处建立,旨在将所有证券类数据按照元数据逐笔统计的方式聚集在单一的数据仓库,为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SCB)提供全面、准确、一致和及时的证券类相关统计信息,以满足国际和国内层面的各类统计数据需求。经过几年的建设和运行,截止目前CSDB累计包含大约500万条由欧盟成员国或其他国家居民发行的债务型证券、股票和互惠基金份额/单元信息,并提供多个证券类数据统计报告[1]。
二、CSDB的主要特点
(一)具有强大的数据集中功能
CSDB由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SCB)共享,通过一致和统一的证券统计口径,实现了数据“大集中”的特点。一是数据集中范畴广,不仅包括欧元区居民证券发行者或持有者,还包括国外居民证券发行者或持有者。二是数据集中来源宽,不仅包括各国中央银行(NCBs)提供的数据,还包括商业数据提供商及政府统计部门数据。三是数据集中内容丰,彻底改变以往表单式汇总数据统计模式。
(二)提供多维的金融统计信息
CSDB的数据提供者无需了解数据汇总制度及汇总关系,仅需按照工具分类、部门组成等属性分类标准报送元数据,由数据管理机构对数据信息进行检查,并根据需要加工和处理。目前,CSDB不仅提供国际收支、国际投资持仓和投资基金统计,同时还提供前瞻性的货币金融机构(MFIs)和金融工具公司统计(FVCs),为欧元区提供全面、准确、统一和及时的证券交易(流量)和持仓(存量)等数据信息[2]。CSDB还计划将提供证券持仓(包括金融账户统计)、金融稳定、政府融资和证券发行统计等,为货币政策研究、金融稳定分析和市场运营分析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撑[3]。
(三)使用开放的数据统计结构
CSDB在统计理念上是以金融工具为主线,在元数据逐笔统计的基础上,通过设定国际通用的金融工具分类标准,广泛收集该工具不同的业务属性信息。同时还根据不同时期对统计需求的发展和变化,随时调整或扩充金融工具所需的特定属性信息。此外,ECB将继续与NCBs合作,考虑将证券持有人按经济部门划分并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纳入CSDB,同时还考虑收集未在欧元区注册或很少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持有人信息。为获得这些信息ECB还致力于与数据报告机构、托管人、证券结算系统或其他信息来源渠道合作,完善证券统计体系[3]。
三、CSDB的建设经验
(一)建立中央证券统计数据集成系统
ESCB实际为一个证券统计数据集成系统(SIET),SIET主要依托关系数据库、分析数据库和多维数据库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转换、处理、校验和统计报表的输出。首先,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至关系数据库(见图1),并实施以验证为主的第一层次数据质量控制,对于缺失数据进行估值补充。其次,将已经验证和完善的数据复制到分析数据库,并以一致性检验和比较的方法实施第二级别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不同维度的业务属性信息传送至多维数据库保存。最后,从分析数据库和多维数据库提取所需的数据信息形成多维的统计报表[4]。
(二)注重金融交易的跨境监测
CSDB的数据范畴将包括欧元区居民发行的证券以及持有和交易的欧元区或非欧元区发行的证券,同时还包括非欧元区居民持有的欧元区居民发行的证券或少数非欧元区居民发行的证券。无论是欧元区或非欧元区居民发行的证券,只要以欧元计价,都将引进CSDB数据系统。图2列示了CSDB的取数范畴,其中粗黑线条表示CSDB数据总集,必要时CSDB数据范畴将扩大至D子集。
(三)构建统计数据属性框架
CSDB数据框架(见图3)属性主要依托于两个关键字段,即证券发行人和证券持有人,囊括证券工具类别、机构部门、发行人和持有人居住国、价格(报价)、收入、与证券发行相关的交易和持仓(如发行、赎回和余额等)、与证券投资相关的交易和持仓(如投资、销售和股票等)和公司事件等内容。其中公司事件主要包括股票分割、逆向回购、收购和兼并等会影响发行者或证券余额的活动信息。
(四)对工具属性进行标准化分类
大多数证券都拥有一个国际证券识别编码(ISIN),CSDB则基于ISIN作为数据库系统唯一标识符。发行者的机构部门和金融工具类别也是两类重要的识别标识。发行者机构部门主要根据1995年欧洲国家和区域账户系统(ESA 95)进行划分,将机构部门确定为非金融公司、金融公司和广义政府。金融工具类别分类(CFI)则是一种商业化目的的统计分类,其诸多属性也适合ESA 95标准下的证券分类。
(五)建立科学的数据处理流程
一是数据收集。CSDB的数据(见图4)主要由商业数据提供商及中央银行提供。ECB将会以一种通用的数据结构或形式来接收相关数据,同时还会通过与其他中央银行合作,编制金融统计标准,以确保不同来源的数据集中且获得完整和统一的记录。二是数据“清洗”。数据的“清洗”主要通过在CSDB内部建立一些规则或校验关系来进行,为每一个存在矛盾的数据选择最可靠的数据来源。在清理过程中,CSDB还会将一些数据提交给数据质量管理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质量。三是数据估值。估值主要以市场价、交易价或名义价为原则进行。例如对于债务型证券,根据发行人的计价货币、剩余期限和信用余额进行估价或依赖于过去某一种金融工具的回报率来定价。如果没有可观测的市场价格且估价方式不可行,那么CSDB将会恢复自动初始值。
(六)加强数据质量后台检查
CSDB将会与欧洲央行、数据提供商进行联网运营,数据提供商、国家统计部门和信息来源机构将会从CSDB加载数据并进行质量监控检查,以确定数据离群值和误差程度。并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统计数据标准(如数据报送标准和质量监控标准),提高数据质量。
四、启示和借鉴
“全面、统一、协调、敏锐”是金融统计标准化的最终目标,与CSDB“全面、准确、统一、及时”的统计目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建设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一)建设中央银行数据库集成系统
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准备的前提下,通过在系统内部组建临时数据库、正式数据库和多维数据库等方式,形成一个完善的数据库集成功能,实现以金融机构的最小业务单元(逐笔统计)为基础的业务元数据采集功能。
(二)建立开放可拓的统计框架体系
从实际统计需求出发,以金融工具为主线,在对金融工具属性进行标准化分类的基础上,构建统计数据属性框架。属性内容至少需要包括金融工具类型、持有人、价格和余额等信息内容。今后还可根据统计需求的变化,调整金融工具及其属性分类。
(三)制定标准化统计数据处理流程
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制定数据报送标准,统一报送格式和指标内容,确保原始数据收集的一致性;在数据处理方面,建议由科技部门和调查统计部门一起设置数据库的映射规则或校验标准,“清洗”和过滤存在错误或矛盾的统计数据;数据运用方面,要加强数据质量测试,并需要定期对数据报送机构进行数据质量检查。
(四)拓宽金融统计基础数据的来源
人民银行积极加强与“三会”、工商、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对金融统计信息覆盖面进行扩充。同时,对于能够提供真实、准确、可靠金融数据的商业数据提供商,也需加以考虑,广泛拓宽原始数据来源,丰富并完善统计内容。
参考文献:
[1]ECB, The Centralized Securities Database In Brief[R]. ECB Report, Feb.2012.
[2]ECB, Centralized Securities Database Current Use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Euro Area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R]. Twenty Second Meeting of the IMF committee on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istics in Shanghai, Nov.2009.
一、华坪县小额贷款公司概况
华坪县现有4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合计26000万元,共有员工33人,其中管理层11人。2013年10月末,贷款余额26029万元。通过调查了解,4家小额贷款公司均有意愿接入征信系统。
二、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的意义
(一)运用征信系统信息优势防范信贷风险
目前,4家小额贷款公司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来源主要来自收入证明、实地资产调查、利用社会关系了解打听等,获得的信息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风险。由于区域限制、时间限制、对人民银行征信查询系统不了解等原因,4家小额贷款公司都不要求客户提供企业征信报告或个人征信报告。接入征信系统后,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询到贷款申请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报告,获得与各大商业银行同步的客户信用信息,及时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为小额贷款公司准确的做出信贷风险分析提供有效帮助。
(二)缩短贷前审查时间提高信贷效率
据了解,现阶段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审查时间一般为2至3个工作日,如需提供征信信用报告的再延长1至2个工作日,对比商业银行效率相仿。但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客户群多以中小企业和个人为主,客户对贷款时间要求较为紧急的特点,还是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接入征信系统后,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利用征信系统在5分钟之内获得客户的信用报告,帮助小额贷款公司对客户的贷款申请作出快速的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避免多头授信情况出现
小额贷款公司未接入征信系统导致小额贷款公司获得客户信息与商业银行获得信息不对称,存在多头授信的潜在风险,直接导致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贷款的增加。调查得知,某某利用小额贷款公司信息不对称的漏洞使用其土地证及房产证原件在利达小额贷款公司办理200万元抵押贷款,同时用该房屋土地证及房产证复印件在杨源小额贷款公司办理150万元保证贷款,出现多头授信情况,加大了信贷风险。接入征信系统后,客户大部分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信贷业务将录入征信系统供金融机构使用,弥补了现在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情况不能在企业或个人信用报告中体现的漏洞,避免客户在多家小额贷款公司或者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间重复贷款的信贷危险,大大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
(四)对贷款客户形成信用约束
贷款客户在商业银行贷款逾期未归还或未按时支付贷款利息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然而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未接入征信系统,在小额贷款公司借款不还也不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致使小额贷款公司对客户还贷无约束力。更有甚者,一些客户为防止形成不良信用记录,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归还商业银行后以各种理由拖欠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后,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逾期归还或未按时归还利息的,也将录入征信系统形成不良信用记录,从机制上产生小额贷款公司对客户的约束力,保护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益。
(五)推动信用贷款业务发展
自成立以来,华坪县4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819笔,其中抵押贷款202笔;质押贷款19笔;保证贷款597笔;信用贷款1笔。由于征信体系构建不完善,为规避信贷风险,4家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业务均以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为主,信用贷款鲜有涉及。接入征信系统后,小额贷款公司客户在其他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信息也能在其信用报告中体现,能够帮助小额贷款公司更真实准确地了解客户信贷情况,有助于小额贷款公司发掘潜在优质客户发放信用贷款,推动信用贷款业务的新增长。
三、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所面临的困难
(一)对征信系统知识认识有限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华坪县4家小额贷款公司员工对征信知识认识较为薄弱,特别是多数业务员都是非经济类专业毕业,对经济金融知识了解有限,加之入职时未参加系统的入职培训,对征信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未接入征信系统,人民银行在做金融机构征信业务培训时也不涉及小额贷款公司业务操作人员,导致其征信业务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二)接入征信系统成本偏高
4家小额贷款公司均表示目前运营成本偏高,能接受的一次性投入接入征信系统成本在5至20万元之间,若接入征信系统成本过高将难以接受,只能无奈选择放弃。同时,期望征信系统后期运营维护成本能维持在每月1000元以内。
(三)缺乏专业系统管理人员
接入征信系统后,各小额贷款公司均能查询大量客户信用信息,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等提出严格的要求,必须由专业的计算机管理操作人员进行系统日常维护及问题处理解决。而走访过程中发现4家小额贷款公司均无计算机专业管理维护人员,其计算机操作及维护基本由年轻职工完成,如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直接送至计算机维修点进行维修,暂时不具备接入征信系统的硬件要求。
(四)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不足
4家小额贷款公司客户信息电子文档均存储于连接互联网的普通计算机上,并且计算机只安装了一般计算机用户使用的360防火墙软件,既没有做到物理隔离,又缺乏专业防护软件支持,客户信息存在严重的潜在风险。同时,由于业务人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未对结束交易的客户信息形成一个完善的处理机制,导致这些客户信息同样存在巨大风险。
(五)上报数据质量要求严格
目前,对小额贷款公司上报数据管理较为宽松,只要求其每月按时上报公司报表,同时对重大事项进行报备,无其他报表要求。而接入征信系统后,基于征信系统基础信息构建及信息准确性要求,必将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上报数据质量更为严格,数量也有提升,对报表数据采集等工作难度有所加大。
四、对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开展员工征信知识培训
小额贷款公司应该要求业务人员了解相关基本征信知识。同时,人民银行也应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征信从业人员培训,增强业务人员的征信意识、提高业务人员的征信技术技能。加强与小额贷款公司沟通,加强业务指导,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缺乏必要征信知识且缺少系统培训平台的特殊情况,灵活调整征信培训的时间、方式、目标人群等。
(二)强化风险防范机制
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并要求客户提供企业或个人信用报告,利用规范、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规避贷款风险,减少“人情债”、“朋友债”及依托社会打听了解个人信用情况等现象产生的贷款风险。注重业务人员风险防范教育、明确业务人员的风险责任、建立风险控制奖惩机制,多措并举落实风险防范。
(三)规范管理操作流程
小额贷款公司对客户档案信息管理时,应参照商业银行档案管理办法,纸质档分类存放于档案室内,并根据贷款种类规定保存时间存放,以便于人民银行或国家司法机关需要时查看,对超过保存期的,按照要求进行统一销毁;电子档存储于未连接互联网的独立计算机上,并安装防护软件,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业务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办理业务,明确岗位职能,实行岗位责任制,专岗专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在互联网上,到底是哪些人最热衷“买买买”?互联网消费蓬勃发展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复杂行业生态体系?最新的《2016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给出了答案。
该报告集聚联合淘宝、天猫、滴滴出行等15家互联网公司数据源,涵盖了电商消费、社交消费、娱乐消费、休闲消费、内容消费、金融消费、分享消费、地产消费和互联网消费基础设施9大互联网行业。通过对各家数据的交叉汇总,首次深入九大互联网领域,描绘出以消费者需求为运行核心的互联网消费生态图景。
报告显示,中国7.1亿网民将成为潜在的互联网消费者。通过数据可使网民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从获取信息转向消费与体验,是由消费者需求为互联网消费核心驱动力的集中表现。而需求推动的互联网各消费领域的运行,从某一方面也体现出互联网消费路径日渐渗透。
报告打破了以往研究细分领域用户画像的惯例,首次尝试融合9大行业15家互联网平台数据,描绘消费人群全景画像。
80后与90后作为互联网消费领域的核心消费人群,90后在线上拥有鲜明消费特征,主要的标签是娱乐至上、爱新鲜和个性化。90后在玩乐方面的兴趣广泛,既表现出对桌游、美食、夜生活的喜郏也对二次元、游戏等虚拟领域有着更高的付费意愿。
相比较下,80后则更顾家,在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地产、电商等消费领域有显著的消费特征,是互联网消费的主力人群。从阅读内容方面看,80后更加偏爱看健身、旅游、时尚、房产等话题的资讯;购物方面看,80后也更偏爱大家电、汽车用品、童装等居家物品,由此可以看出,80后互联网消费者特征的关键词是家庭化、品质和资讯控。
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和众多新应用的兴起使得我国互联网消费生态不断孕育繁衍,消费者的需求也因此更加清晰细分,便捷与品质的诉求是两大明显特征。
报告中提出,消费趋势的便捷主要体现在降低门槛、资源优化、服务整合和随时随地四个特性。以滴滴出行为例,滴滴优化夜间运力资源极大满足了人们夜间个性化出行的需求。数据显示,机场、火车站、餐饮等夜间交通资源不足的地方,使用滴滴出行的偏好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体现出网约车满足了消费者的交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