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品质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视同销售; 存货
实务中,许多会计人员反映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量较大且难以把握,尤其纠结于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两个复杂项目的编制。本文通过工作底稿法和分析填列法分析研究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这两个复杂项目的编制问题。
一、运用工作底稿法分析“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项目的编制
运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核心是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项目很难一次调整完毕,实务中需要多次补充调整。笔者认为,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项目时,会计人员应对以下几个问题予以关注。
(一)运用工作底稿法分析“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的编制
1.销售退回支付的现金
销售退回支付的现金,虽然货币资金结算上是支出现金,但其实是对“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即现金流入的减少,因而不能误作现金流出处理,否则就会虚增现金流入与流出。例如,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现金234万元,记入“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但后因质量问题全部退货,并归还已收货款234万元。从货币资金结算上看,企业确实收取一次现金234万元,支出一次现金234万元;但实质上是销售退回后等于没有发生销售,“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应为零,即销售退回支付的现金只能作为现金流入的减少,而不能误作现金流出处理。
2.视同销售但未涉及现金的情况
(1)自产产品用于不动产建造或者无形资产研发等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由于自产产品在同一会计主体内部转移,会计上不作销售处理。企业将存货用于不动产建造或者无形资产研发虽未确认营业收入,但却核算了增值税销项税额,即在调整营业收入时将存货用于不动产建造或者无形资产研发增加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记入了“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但因该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未取得现金,为此应冲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
(2)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对外投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对外投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该存货的所有权已转移至企业外部,虽然表面上没有象销售商品那样,要么有货币资金流入企业,要么取得应收款项,但上述视同销售行为却抵偿了负债或者取得了资产,起到了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进行投资以及购买固定资产等效果,即实质上取得了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因而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在会计上要作销售处理,确认营业收入并结转营业成本。企业将存货用于集体福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对外投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了营业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即在调整营业收入时记入了“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但因将存货用于集体福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对外投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未取得现金,为此应冲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
(3)自产产品用于捐赠、赞助。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捐赠、赞助等用途的,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虽然该存货的所有权已转移至企业外部,发生了所有权变化,但因没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因而会计上不作销售处理。企业将存货用于捐赠、赞助等用途虽未确认营业收入,但却核算了增值税销项税额,即在调整营业收入时将存货用于捐赠、赞助等用途增加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记入了“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但因该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未取得现金,为此应冲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
(4)自产产品抵偿债务而减少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企业以自产产品用于抵偿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该产品的所有权已转移至企业外部,且因抵债减少了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即实质上取得了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因而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在会计上作销售处理,确认营业收入并结转营业成本。企业以存货抵偿债务会增加营业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即在调整营业收入时会增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但以存货抵偿债务并未增加现金流入,为此应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剔除。
3.未收现却导致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减少的情况
关键词: 道德 道德品质 道德行为
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大学新校区门口,一辆黑色轿车疾驶而过,撞飞两名女生,撞人后司机不管不顾,扬长而去。在被保安拦下后,肇事者更是肆无忌惮大放狂言:“我爸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令我们悲哀的不仅仅是逝去的花季少女,更是肇事者冷漠的心和那无处可寻的道德。到底我们的道德出了什么问题,究竟是他们越过了道德底线,还是我们出现了道德困惑?
人本善还是人本恶,这是长久以来在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中所争论不休的问题。但从目前全人类所承认的共识来讲,无论是本善还是本恶,人们都在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在一代代传承着基本的道德理念,而道德往往代表着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阶级当中,其道德观念也会有所变化。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和长久的:本恶,道德促使弃恶从善;本善,道德帮助他继续从善,并坚定从善的信念。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准则,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人们向善的作用。
一、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一个综合性范畴,通常也称为品德或德性。它不是人的个体生理特征或一般心理特征,而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在我国的流传十分久远。事实上早在甲古文中就有“德”的字形出现,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文字,是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德”字在甲古文中的出现就意味着至少在公元前14世纪之前,我国古人就已了解“德”字的含义,从而在文字中创造出“德”。在甲骨文当中,“德”是由左右两部分构成的会意字,左边的双人旁部首是“彳”形符号,这个符号在古文中是代表道路、行为、行动的符号,右边的部首是由变形的“目”字和一条直线组成,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古人理解的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行为和处事要正直,并且“目不斜视”。随着文字的逐渐发展,古人在金文中将该字会意的成分诠释得更加明了,在“目”的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意味着不仅目光要正,在内心中的正直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德”。在小篆中,人们更是将字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这意味着“直心”为“德”。
纵观“德”字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于道德的理解日趋完善,从甲古文中简单几笔的勾勒,到当代我国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行,以及对于人才的“德才兼备”的要求。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道德是使人类从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动物性向人的社会属性逐渐转变的结果。道德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没有严格的标准,没有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且每个时期与社会形态中,对于道德也存在不同的标准。
二、道德品质的构成
知、情、意、行是构成道德品质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四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道德思想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应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个体道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
在道德品质中最为主要的是道德行为,因为在道德品质中所包含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都是人主观上的内部的一般逻辑或思考,并不付诸实践。而道德行为则是在处理问题时,实实在在地对外部环境产生的直接作用。一般来说,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是一致的,善的品质会表现为善的行为,恶的品质则表现为恶的行为。但这在现实生活当中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并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因为一旦开始了行为就表明这种行为已经掺杂到的繁琐的社会关系当中,而此时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为或自然因素稍有变化便产生类似“蝴蝶效应”的结果,也就是说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产生的结果。这种效应的产生,表明行为过程和结果可能与原来的意图相符也有可能相背,或者造成双重效果、善恶兼有。
案例一:同样是经典的《沙漠中的法理故事》,一旦从道德行为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就会得到另一种结果。在沙漠中,甲乙丙同行,甲和乙均想杀死丙,甲在丙的水袋中投毒,企图毒死丙,乙不知情,偷偷割破水袋欲渴死丙,最后丙因为没有喝毒水,而活了下来。从道德的角度分析,乙的主观意识是不道德的,但阴差阳错中却割破水袋,放掉毒水,从而救了丙,得到了与其相悖的道德的结果。这就是典型的作恶不成反为善。
案例二:2009年5月21日赖健生因爬上10米高的海珠桥用力推下素未谋面的跳桥者陈富超而备受争议。陈富超因投资亏损而有轻生打算,在爬上珠海桥后引起群众围观导致交通堵塞。具有较强正义感、荣誉感的赖健生试图帮助轻生者打消轻生念头、恢复公共秩序,在掌握好警方准备好的救生气垫位置后,他避开警察攀上桥梁,在与陈富超简单交谈后趁其不备将他推下桥。但此时桥下气垫并未按照赖健生预想的那样完成充气,陈富超直接摔倒在坚硬的桥面上,导致陈富超腰椎骨折。好心的赖健生此举的目的和动机是端正的:既可以帮助轻生者,又可以协助疏通大桥的交通,但事与愿违,淡薄的法律常识和未在计划内的纰漏导致他“好心办了坏事”。因此赖健生涉嫌故意伤害罪有可能被刑事拘留。
以上的两个案例虽然是不常见的个案,但这充分说明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道德品质为基础,而人们的道德品质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铸成”。一般来说,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积累而产生的,从而产生道德行为习惯,这就会表现为相对稳定的道德特质。而道德品质必须通过道德行为才能体现出来。道德习惯实际上是在反复实践一种道德行为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在道德教育中更是要重视对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评价。第二,道德品质是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道德品质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在道德行为实施的过程中,每一处节点都是道德品质的基础通过个人意志力的导向作用而形成的。道德的行为往往不具有主观的强烈要求,在进行的行为中意志作为道德品质的保障成为重要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讲,意志是品德的核心。第三,道德品质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人的道德品质不但体现在他的某个持续进行的行为中,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为整体中”。个体的道德行为,并不是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不同活动时期和活动领域当中诸多的行为合成而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
道德品质本就是一个可以“穿越”的话题,无论是管窥当今的道德品质,还是挖掘先辈们对道德品质的命题,我们都要认同这样一个道理:道德品质是社会的人行道,在这条人行道上,不要速度多快,不要路面多宽,但一定要平稳坦荡,承载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给社会一道井然有序的风景。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94-399.
[2]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77-380.
职业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是所有银行从业人员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和结构,有助于提高个人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所谓职业道德行为,就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伦理学称作伦理行为,它包括道德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职业道德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行为,也是从业人员道德意识内容的外化、客观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意识就是银行从业人员道德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表现着从业人员的愿望、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理想等因素的作用相互关系。而这些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就构成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内部结构。
职业道德行为是职业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职业道德品质是职业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一定的职业道德行为经常表现出来就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就表现为具有稳定特征的职业道德品质,而一定的职业道德品质只有通过职业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主要表现为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银行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银行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人民银行的地位是中央银行,是所有其他银行的典范。所以,在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方面更要很严格的要求。
知:即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道德信念、道德评价,是人们对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对其他要求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幼儿只有认识了行为准则的意义,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倾向。但是幼儿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是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肤浅的。加强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具体、形象的材料,采用活泼生动的形式,在一些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失时机地给他们讲雷锋和英模的故事,组织他们观看反映英模、好人好事的录像、电影、演出,带他们去慰问为人民立功受奖的英模等,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
意:即道德意志。它是指在道德行为中自觉顽强克服困难的毅力,是一种控制和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能使某种道德行为坚持到底。幼儿这时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但在行为过程中不一定能按照行为准则达到要求,特别是幼儿,道德意志比较薄弱。因此,作为教师或家长,既要向幼儿提出合理的、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要求,又要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培养幼儿的意志力。
1、共同性: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学中,必须做到各个因素协调一致,共同提高。
3、多端性:幼儿的个性特点不同,教师不能一概从道德认识开始,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手段。
首先,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在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体的、形象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启发式诱导,使幼儿懂得什么样的事不能做,什么样的事可以做的道理。不能只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使幼儿不知所措。
关键词:道德品质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10
1 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构成要素
1.1 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1]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等方面。
1.2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个体道德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是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
1.3 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自主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向道德实践转化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于行动、实践的过程。
1.4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2]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在道德发展结构中,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的,彼此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可偏废其一。
2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或层次。
一是社会规范的遵从。这一阶段的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被动性,盲目性。只是迫于外界威胁或压力才勉强遵从社会规范,这是社会规范内化的最初也是最低阶段。二是社会规范的认同。该阶段个体已比遵从阶段表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觉性。个体对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已有了深入理解,而且行为很少再受外界权威的胁迫。三是社会规范的内化。这时外部社会规范与内部个体道德认识、情感、行为已达到了高度同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道德教育不能仅从外部约束来控制开始,任学生的道德行为仅停留在表面上的遵从水平。道德品质是学生具有的自觉自主能动的品质,而不是对规范的敷衍与填塞,更不是阳奉阴违。必须引导学生对规范原则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促进其对规范的认同与内化。
3 高中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1 提高高中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3.1.1 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
首先,应多提供形象的事件、感性的经验。提供具体的事例和示范,增加品德教育的生动性、感染性和趣味性,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其次,培养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教师一定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有关道德知识及其意义。再次,加深学生对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的理解。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学生理解道德意义的特点出发,不仅要让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而且要让他们了解到为什么要这么做,即明白做的目的和意义。
3.1.2 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
教师应巧妙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强化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另外,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反面的经验与体验,防止反面体验削弱道德要求的说服力。
3.1.3 发展高中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道德发展水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要有效运用言语说服和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经常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来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注意巧妙运用正面论据与反面论据。同时,还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情境运用。
3.2 激发高中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教师应采取正确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增强不同表情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激起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通过美感教育,给学生提供生动、鲜明的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稳定的审美情操,以达到以美储善、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情感体验,是一种潜代性的情绪,情感反映,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3]可通过表情识别、情境理解、情绪追忆等方法来加以培养。
3.3 加强高中生的道德意志锻炼
为高中生提供道德意志坚强的道德榜样,激发锻炼的自觉性。教师应通过一些生动的范例,强化学生对锻炼道德意志作用的认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自觉地、主动地锻炼道德意志。科学地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道德意志。教师应抓住各种实践来锻炼学生不同层次的道德意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困难情境,并给他们提供适当的解决条件,引起学生意志行为上的努力。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引起学生厌恶、烦恼的情绪,让高中生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
3.4 注重高中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外部显现,只有道德品质转化为道德行为,其品质才可具有社会价值。首先,有意识地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榜样应贴近生活,具有高尚品质,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榜样的精神实质,监督学生对榜样的品质模仿。其次,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再次,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让其深刻理解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利用各种影响力量适当、及时地帮助学生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最后,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水平,使其能够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约束自己做应该做的事,避免自己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种自省的确是通向完美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2]姚本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