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有效市场 前景理论

随着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不断发展完善,大量的学者发现,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对市场当中的异象解释越来越无力,标准金融学原理遭受到现实挑战。在对传统的学科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的过程之中,行为金融学逐渐发展起来。

一、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行为金融学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引入金融学的学科分析框架,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投资者作为一个行为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并以此来分析情绪、心理预期等因素,解释、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

二、行为金融学产生的背景

行为金融学是以现代金融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随着Markowitz的现资组合理论的出现,一大批金融数学模型成果相继诞生,标志着现代金融学严密的学科体系的建立。现代金融学以数学和经济学为学科基础,通过将复杂的经济问题抽象成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现象。然而,过分的数学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对理论的过度加权和对现实的忽视。在这个背景之下,金融研究者开始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现代金融的理论根基和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随之诞生。

三、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生

19世纪Gustave lebon的《群体》和Mackey的《非凡的公众错觉和群体疯狂》是两本研究投资市场群体行为的经典之作。它被认为是阐述行为金融思想的开山之作。20世纪50年代,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布鲁尔(0.K.Burell)教授发表了《投资研究中运用实验方法的可能性》一文,开辟了将实验方法引入投资研究中的新领域。随后,1967和1972年,巴曼(Bauman)和斯诺维奇(Paul Slovic)又分别发表了《科学的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和《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呼吁关注投资者的非理,成为了行为金融学发展的里程碑。

(二)发展

1979年,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Kahneman和斯坦福大学Tversky教授提出了前景理论的思想。这一理论为行为金融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繁荣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行为金融学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85年DeBondt和Thaler合作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之后,Orden对于趋向性效应的研究,Ritter(1991)对于IPO的异常现象的研究,Kahneman等对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切换机制的研究,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90年代则进入了行为金融学发展的黄金。Shefrin和Statman于1994年、2000年共同提出了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投资组合理论。随着这些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完善,行为金融学以更加独立的姿态进入了金融研究的方方面面。

四、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偏差

它包括以心理偏差形式表现出来的错误性结果的“启发式偏差”;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以及素材所发生的背景,即由于“背景依赖”而产生的“框定偏差”;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用途等因素而将资金进行归类,从而分别做出决策而产生的“心理账户”;人们错误地把影响设想的附加证据解释为对自己有利而忽略否定设想的信息的“证实偏差”和选择马上执行立即获得报酬而放弃滞后的事情的“时间偏好”五种形式。由于认知偏差的存在,投资者在决策中会陷入一定的误区,在金融市场中产生一定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偏差。其表现形式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处置效应、羊群效应等。

(二)有限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投资者行为绝对理性;市场上不存在交易成本以及税收;信息是完全对称且无成本的;任何信息的变化对会迅速在股票价格中反映出来,即使存在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偏离的现象,也会应为套利机制的存在而迅速恢复到内在价值与价格相一致的状态。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金融学重要的理论根基之一,然而它过于完美的假设却引起了行为金融学研究者质疑的声音。主要体现在:

1.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首先,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或感情、心理预期、情绪等因素会带来一定的认识偏差,从而使自身无法以理性的方式做出估计;其次,在实际中,决策者并非都是绝对自私的,从而在决策时往往并非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倾向于综合权衡各方面利弊做出“最优选择”。

2.有限套利。行为金融学家认为,由于制度约束、信息约束和交易成本的约束等原因,市场的套利机制往往难以发挥绝对作用,市场只存在有限套利的可能性。在实际市场中,也存在着诸如基础风险、噪音交易者风险、履约成本、模型风险、套利的时间跨度等套利风险。

(三)前景理论

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在1979年提出了前景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个人风险决策的替论。作者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人的行为决策并非都是理性的,他们列举了如下的四种情况:

1.确定性效应,即人们对确定结果过度加权,相对于仅仅是可能的结果。

2.反射效应,即前景的反射围绕0形成相反的偏好顺序。

3.概率保险,即支付一定成本来减少而不是完全消除不希望发生事件发生的概率。通过调查显示,投资者通常不会选择此类保险。然而期望理论效用函数为凹的相关原理却说明,投资者对概率保险偏好于普通保险。这与实际的调查结果相违背。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标准金融学有了比较长久的发展与研究,所以其理论基础深厚、应用广泛,在金融投资领域占主导地位。其决策行为主体的“完全理性”假设,包括:决策主体的行为一般的依照预期的效果进行的;决策主体在对未来的预知进行预测的时候没有认知的偏差。在假设之下得到的金融标准框架以及相关的理论可以对很大一部分的经验结果进行验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一部分的经验结果无法在这个框架内进行解释,这样也就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众多的学者对发展新的金融学理论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开始探索金融市场更深层次的规律。行为金融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对于标致金融学不能很好的进行解释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且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行为金融学的假设更加的贴近现实,最先提出了预期理论的概念,更符合人们对金融市场进行研究的前提假设。而且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对个体进行的行为从心理、动机等因素来进行分析与解释,对于不同的市场主体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理念与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尽量的建立一个正确反映市场运行状况与主体行为的模型。

二、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对比

1.对研究内容进行比较。

1.1相同性。

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都是对不确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进行资源跨时间最佳分配进行的研究,而且其首要任务就是资本市场的定价,研究的理论目标与主要的内容都是为了资本市场的均衡以及金融产品的价格体系能够更加的合理。

1.2差异性。

标准金融学是以“理性”为主要的前提进行的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因为其受到研究模型与传统理论框架的约束,使得很多的经验结果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标准金融学对于市场理论与理性假定的预期效果为研究的重点,不能够准确的描述现实,而是建立一个让人们可以很好理解的现实标准,所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就遭到人们的质疑。行为金融学则是用价值函数代替期望效用函数,投资者一般不从资产的组合角度进行投资的决策,而是按照各个投资组合的损益水平进行分别的对待,一般的人们对于亏损带来的不比相同的数目盈利带来的要更加的强烈,即人们对于损失更加的敏感,行为金融学对于人们心理进行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标准金融学不能解决的问题。

2.对研究范式进行比较。

2.1研究角度与重点发生变化。

标准金融学是以传统的经济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研究,其分析方法相对古老,理论与模型框架都以理性为基础,受到很大的限制,重点也是建立一个规范的市场标准。而行为金融学是以人为研究中心,重点是从人的心理出发,突破了之前的标准金融学只运用理论性模型的方式,重点是对金融市场的真实性进行描述,对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决策的规律进行研究,与标准金融学相比视野更加的开阔,研究范围更加的广泛,得出的结论也更加的准确,从研究的思路来说,标准金融学是首先创造了理想然后走向现实,是研究在理想的情况下发生什么,而行为金融学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从实际发生了什么研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一种现实与发现的逻辑。

2.2研究决策与判断过程。

标准金融学的决策与判断是建立在完全理性的基础上的,而行为金融学进行的决策与判断是以人们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人们依照经验来进行金融决策可以简化判断过程,但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人们的心理又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金融市场发生变化时,这样很容易产生误差,所以这种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人们心理变化是因为人们特殊的认知方式使自己产生认知的偏差,比如:后悔、讨厌、过度自信等情绪的影响会导致人们的判断发生错误,我们要尽量的减少这些因素对人们决策与判断造成的影响,保证人们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所以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投资者的理性是有限的,会发生错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市场中理性与有限理性的投资者都是有作用的,并不是理性的投资者才最终决定价格。从心理学与社会学研究对金融行为决策与判断的形成有着不同的特性:一是在金融投资中造成的损失比获得的利益更受人关注;二是人们对于一个金融行为与另一金融行为之问的差异的关注高于其后果本身的关注;三是在人们的收入不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敏感性会呈递减的形式;四是在不稳定的条件下,存在有高概率损失风险追寻、低概率随时风险规避、收益风险规避与收益风险追寻四种风险态度;五是人们的金融行为不能够单纯的用利己来进行解释,因为其存在很大的公平意识与社会动机;六是人们的金融行为没有绝对的稳定与偏好的定义,周围的环境等会影响到人们的偏好。

3.对研究体系进行比较。

标准金融学是在有效的市场假设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以资产的组合理论与资本的定价理论为研究的重点,在假设理性的条件下价格变化所引发的金融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其以完全理性人为假设条件,将人看做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实行金融行为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假定了人们可以无成本的获得信息,个人偏好以及决策也可以遵循预期的效果。在假定理性人的基础上构建的市场机制过于完美化,人们的意愿与投资能力都是完美的,所以取代了非理性投资者的主导市场,使得市场最终有一个好的标准,将非理性投资者淘汰,金融市场逐渐的呈现出了无套利的均衡状态。而当人们没有达到这样的预期效果时就会对均衡的模型有所质疑。行为金融学是对个体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个体相互影响或者个体决策行为对市场的作用为基础,然后扩展到整个金融市场,与标准金融体系的框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行为金融学是以人为本的非理性或者理性有限的研究模式,更加的科学合理,虽然是替代了标准金融学的研究,但是行为金融学也承认标准金融学的理论范式在一定的情况下是正确合理的。行为金融学更突出以人的心理变化进行建模研究,突出了人们整个认知过程中会出现的偏差,个体的决策也可以说是对期望及风险结果的一种选择,所以我们遵循的是人类特有的心理规律与心理过程,而不是假设的预期效果。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模式的产生是由于人们有缺点,一是理性决策对自我控制的要求很高,而人们总会受情绪的影响无法做出理性的决策;二是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或多或少会遇到自己无法理解或者不完全理解的问题,即认知困难,这也就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无法对不理解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决策。所有的问题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复杂性,行为金融学会对整个群体进行研究,加入决策者心理变化的多样性研究,尽量的得出相应的金融市场的规律与价格变化,使得金融市场规律与模型研究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同时要将标准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在采用标准金融学合理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不同视角不同方面的研究,使得行为金融学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三、结语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行为金融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它通过将行为因素引入决策过程从而对传统的金融理论做出补充。谢弗林(Shefrin)和斯特曼(Statman)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是行为金融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打破了现资组合理论中存在的理性人局限、投资者均为风险厌恶者的局限以及风险度量的局限,更加接近投资者的实际投资行为,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行为金融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发展

Shefrin在《行为资产组合理论》一文中以Roy(1952)的安全第一组合理论和Lopes (1987)的SP/A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单一心理帐户行为资产组合理论。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有些学者逐渐认识到把行为金融理论与传统金融理论完全对立起来似乎是不当的,于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传统金融理论和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正成为行为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这方面,Statman和Shefrin提出的行为组合理论(BPT)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行为金融理论产生的背景

马克维茨(Markowitz)1952年发表的《证券组合选择》一文被视为标准的或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此后,经过夏普、林特纳、托宾、法马、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的拓展研究,金融理论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20世纪以来,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石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地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或范式。但是20世纪以来,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以及人们对金融异常现象研究的日益重视,标准金融理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理论上的日趋完美与实践指导上的苍白无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此促成了一批力图解释金融市场实际行为的全新金融理论逐渐兴起,行为金融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行为金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向标准金融理论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促成了当代金融理论由传统力学的线性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引发了当代金融学的一次变革,它对当代金融学分析方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行为、心理决策分析法和风险衡量方法上。

行为金融的理论体系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前景理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最具原创性的理论。这个理论是Kahneman、Daniel和Tverskey于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论提出了价值函数,以取代期望值函数。价值函数把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放在以参考点为中心的两个区间来考虑。在盈利区间,投资者价值函数是凸函数,表示投资者在这个区间是风险回避者;在损失区间投资者的价值函数是凹函数,表示在这个区间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损失区间的价值函数比盈利区间的价值函数陡峭,说明同一单位的损失和盈利,损失带给投资者痛苦的感受比盈利带给投资者喜悦的感受更加强烈。一般而言者是后者的2.5倍左右。在前景理论中,参考点可以随投资者的主观认知变化,参考点一旦变化,投资者的风险态度随之变化。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是把心理学的某个发现作为一个变量放入模型推导资产价格;心理学的发现名目繁多,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也林林总总。Shefrin和Statman(1994)发展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在这个定价理论中,信息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交互作用,共同决定市场有效前沿、市场组合的回报率、期限结构和期权价格。他们还推导出在噪音交易者存在的情况下价格有效性的充要条件,解释噪音交易者对价格有效性、波动性、不规则回报、交易量等。

Shefrin 和Statman(2000)发展出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在该投资组合中,投资者既买债券又买彩票。最优选择是把债券和彩票结合起来。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类似于一个金字塔,塔身有几个层次――几个不同的心理账户组成,位于塔尖的是风险资产,位于塔底的是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满足投资者追求财富的需求;无风险资产保障投资者的最低生活水平。各种心理账户之间的计算方式(记账方式)不相同,因此,不同账户之间不能进行等价,这与马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中,投资者把所有的投资行为放入同一心理账户,用一个标准――风险- 收益来衡量是不同的。

行为金融学和现代金融学的一些基本模型和结论是一脉相承的。如行为金融学的行为组合理论(BPT)一般被看作是现代金融学中现代资产组合理论(APT)的扩展,而现代金融理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行为金融理论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也都是由经济学供求均衡基本思想衍生的。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产生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是在Markowitz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斯特曼(Statman)和谢弗林(Shefrin)于2000年首创性地提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应把注意力集中于整个组合而非单个资产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的分析上,最优的组合配置处在均值一方差有效前沿上,还要考虑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认为现实中大部分投资者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认识以及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层状结构的资产组合。资产组合金字塔的每一层都对应着投资者特定的投资目的和风险特征:一些资金投资于最底层以防变得一无所有,一些资金则被投资于更高层次来力争变得更加富有,而各层之间的相关性则被忽略了。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将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值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相比,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与实际投资行为更为接近。行为组合理论提出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结构的资产组合,资产组合金字塔的每一层都对应着特定投资目的和风险特性(方差)。一些资金投资于最底层是为了防止变得不名一文,而资金则被投资于更高层次用来争取变得更富有。行为组合理论比均方差组合理论较好,与目前流行的在险价值(Var)构筑的资合的方法达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一致性。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是在与传统资产组合理论的对比中发展起来的。但是,作为行为投资原则的直接运用,以及在实践中投资决策的实际经验总结,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上有许多创新。行为资产组合理论主要讨论两方面的问题:资产组合构建和证券设计。在投资实践中,来自于基金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的金融分析师们建议的投资组合,往往与用CAPM按照均值一方差分析得出的资产组合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情况是一种投资界中的普遍现象。例如,在养老基金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构建过程中,他们首先定义并确定资产组合金字塔中的资产层。然后,再决定在不同的资产层中分别配置哪些适当的资产。一般而言,他们把股票的资产配置交给权益类证券经理人管理,而把债券类资产的配置交给固定收益证券类经理人管理。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传统资产组合理论的理论权威地位,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投资实践中。但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范式,主要是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涉及复杂的人类心理与行为研究,所以行为金融理论本身也正待发展和完善。因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仍然是一个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安全第一组合理论 (safety-first portfolio theory)

罗伊(Roy)(1952)提出了安全第一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几乎与Markowitz的均值-方差资产组合理论同时诞生。该理论中,“破产”是指投资者的期终财富W低于他生存水平s的情况,而投资者的目标正是使其破产的概率P(W

该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一个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的投资者,在满足一定损失约束下,如何通过资产组合选择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期望收益。并把损失约束的定义为“资产组合的收益率低于给定生存水平不超过一指定的小概率”。安全第一资产组合理论和Markowitz的均值-方差资产组合理论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对弗里德曼―萨维奇之迷的解释。均值方差资产组合理论与弗里德曼―萨维奇之迷是不一致的,而安全第一理论则与弗里德曼―萨维奇之迷是一致的。

此后,阿扎克(Arzac)和巴瓦(Bawa)(1977)对该模型进行了扩展,在Roy的安全第一资产组合选择准则下,模型的目标函数被定义为预期财富和破产概率上。并通过允许破产概率变动,投资者对预期财富和破产概率的选择则可被加入到预期效用的理论框架中。之后,Kogelman(1991)和Lucas、Klaassen(1998)得出在满足指定的损失约束条件下,通过最大化期望收益选择最优的资产组合。并且定义损失约束为“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投资在一定时期必须获得的最小收益”。尽管损失约束比较符合投资者对风险的感觉,但是由于最小收益、置信水平或生存概率很难指定,对其直接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安全、潜力和期望理论(SP/A)

洛佩茨(Lopes)(1987)在阿扎克和巴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潜力和期望理论,该理论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选择的心理学理论,它提供了比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更为普遍的选择框架。在SP/A理论中,s代表“安全”(security),p代表“潜力”(potential),a代表“期望”(aspiration)。洛佩茨对安全的定义与安全第一组和理论中的安全相类似,都是指避免财富降至较低水平。她提出的期望是一种目标,即是对安全第一组合理论中要达到的给定的目标价值(比如说s)的概念所作出的归纳。在安全第一组合理论框架中,没有和潜力相类似的概念,潜力则是指一种要达到较高水平财富的愿望。

洛佩茨假定风险结果由Eh(W)和D(A)这两个相关变量来估量,它们同安全第一组合理论中的Eh(W)和P(W≤s)相类似。Eh(W)是期望财富受到“害怕”和“希望”两种感情因素影响后的结果。另一个相关变量是D(A),它用P(W≥A)表示,是对安全的度量,同时也是对其反面―风险的度量。

SP/A理论的结构是对阿扎克和巴瓦安全第一组和理论的沿用和修正,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变量的解释。SP/A理论中,更为普遍的期望水平A代替了生存水平s,用心理因素修正后的Eh(W)代替了E(W)。

(三)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卡尼曼(Kahneman)和特韦尔斯基(Tversky)在马克维茨的通常财富理论(Customary-Wealth Utility Theory)和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的基础上提出了前景理论。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提出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无法完全描述个人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为。他们将这些违反传统理论的部分归纳为以下三个效应,这三个效应也可以说明不同于效用函数的价值函数的特征:一是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投资者对确定性的收益会过度重视;二是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即个人在面对收益时有风险厌恶倾向,而在面对损失时则表现出风险寻求倾向,个人注重的是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财富变动而不是总财富;三是孤立效应(isolation effect),若一个不确定的事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分解后重新描述,则不同的分解方式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偏好,这就是孤立效应。

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的前景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权重函数。预期效用理论中,一个不确定性期望的效用可以通过将各个水平的可能结果按照他们出现的概率加权求和得到,而在前景理论中,每一结果的效用都被乘以一个决策权重,它是概率的函数。在价值函数中,人们倾向于高估低概率事件和低估高概率事件,而对中间概率事件人们对概率的变化相对不敏感。但人们对极低概率赋予0的权重,而对极高概率赋予1的权重。

前景理论指出:人们决策的依据是建立在他们的期望之上,而期望是人们对决策可能带来各种后果的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的加权平均值。价值函数并不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而是一条折线,其转折点称之为参考点(Reference Point)。参考点是人们用于将各种情形进行对比的参照体系,在决策时人们将各种可能的结果与参考点做比较。当财富水平高于参考点时,价值函数与效用函数一样是向下凹的;当财富水平低于参考点时,价值函数则转为向上凹。但是,参考点的决定具有主观性,是由人们用作比较的基准点决定的,而这种可用作比较的基准点又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很方便就可以找到或看到的标准,甚至可能受到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所以,人们对于价值的评估具有不确定性,而并非预期效用理论所指出的那样,是确定的、唯一的。风险选择的两个因素理论是Lopes(1987)年提出来的,主要是用来分析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目标和选择之间的关系。第一个因素是关于目标与安全性和潜力性之间的关系。Lopes指出,风险厌恶的人们其行为目标首先是安全性,而具有一定风险偏好追求的人们其行为目标则更关注于潜力,现实生活中两种情况都普遍存在;第二个因素是有关目标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关系。期望水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尽管大多数人都期望变得更富有,但是对于富有的概念和定义确实是因人而异的。与期望理论相比,我们会发现Lopes描述的期望水平与参考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概念。当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可避免地将遇到期望理论和风险选择的两因素理论所提出的问题。所以,在投资决策时,投资者们并不总是像传统资产组合理论的要求那样把所有的资产一一计算、比较和排列,更普遍的情况则是他们将对资产进行逐个选择,从而更倾向于以金字塔式的方式构建资产组合。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单一账户资产组合理论(BPT-SA)

单一账户资产组合理论和均值-方差组合理论的投资者都将资产组合视为一个整体,即单一的账户。他们像Markowitz理论中那样考虑资产间的协方差。在某种程度上,单一账户资产组合理论关于资产组合的选择类似于均值-方差模型中的证券组合选择。均值方差理论的核心是(u,δ)平面中的均值-方差有效边界,而单一账户资产组合理论与之对应的则是[Eh(W),Prob(W≤A)]平面中的有效边界。

(二)多重账户资产组合理论(BPT-MA)

多重账户资产组合选择模型是建立在前景理论之上的。Shefrin和Statman(2000)提出投资者具有两个心理账户,分别对应高、低两个期望值,代表投资者既想避免贫困,又希望变得富有的愿望。高、低期望值兼而有之的资产组合常常被描述为分层的金字塔,投资者在底层和顶层之间分配财富,底层的财富是为了避免贫困,顶层的财富是为了变得富有。投资者的目标就是将现有财富在两个账户间分配以使整体效用达到最大。

总体而言,在行为金融学发展的基础上,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引入了很多行为投资原则,来论述投资实践中,与传统的资产组合理论在各个方面相对比的行为资产组合构建特点,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使资产组合理论在更大的空间内继续发展。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现代金融理论,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分析,因而其范式不能解释很多金融市场中的实际投资现象。随着行为金融学在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和争论过程中的发展,投资决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地深入到投资者具体的行为模式。在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质疑与对比的基础上,行为投资决策理论发展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不仅解释了现实中许多投资经理的资产组合投资模式,并且广泛应用到投资实践中。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从打破基于理性的投资者行为假设出发,行为金融学对这种传统的理论提出了挑战。在认知心理学的决策模式下,行为金融学研究了投资者是怎样对信息做出理解、传播和行为反应的。这些对待信息的行为,与EMH理论模式中在实践中的阐述有很大的差异。行为金融学认为,首先,个体投资者是异质的,市场中并不存在纯粹理性和无限理性的投资者,现实中的投资者都是有限理性的;其次,市场中存在着投资者们的一致,理论中抽象的随机游走模式并不能在市场中有效地观察得到。行为金融学的这两个基本观点,可以有效地解释EMH所不能解释的许多市场现象,并且由此得出的结论与在市场加总层面上对投资者行为非理性的经验观察证据相吻合,即个体理性并不意味着整体理性。这样,行为金融学就进一步地定义了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许多行为性投资决策性模式。并且认为,如果有的人深入了解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并加以运用到自己的投资策略中,那么这个投资者就有可能战胜市场指数。可以说,行为理论和心理学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证券组合的管理者和金融经济学家带来了理论研究和投资实践的巨大变化,并为行为投资策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是在与传统资产组合理论的对比中发展起来的。但是,作为行为投资原则的直接运用,以及在实践中投资决策的实际经验总结,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上有许多创新。

在投资实践中,来自于基金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的金融分析师建议的投资组合,往往与用CAPM按照均值-方差分析得出的资产组合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情况是一种投资界中的普遍现象。例如,Canner、Mankiw和Weil(1997)年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金融分析师建议在一些资产组合的构建中,采用比其他资产组合更高的股票和债券比率来进行。这种建议与CAPM中“资产组合分离式原则”相矛盾,因为分高原则要求在构建风险资产组合时保持股票和债券的固定比率,同时持有用不同的无风险资产组成的资产组合,依次反映不同的风险偏好。Canner、Mankiw和Weil把这种现象称为“资产配置之谜”。理论界对这种现象展开了许多争论,试图用不同的观点来进行解释,但是,在原有的传统资产组合理论框架中的观点,都忽视了一个可能是最本质的解释:那就是投资者在构建资产组合时,可能有多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与投资者行为相关,并且在投资决策中会以不同的方面体现。在传统资产组合理论中,以均值-方差分析作为指导原则的投资者,把资产组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评估。在构建资产组合时,他们将考虑不同资产之间的协方差,只关心作为整体的资产组合的收益和方差(而忽视单个资产的情况),并且他们总是一致性地厌恶风险。

与之相比,行为投资者们会有很大的差别。行为投资者在构建资产组合时,倾向于构建一种金字塔式的以一层一层的资产组成的资产组合,不同的资产层与不同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相联系。而且,行为投资者并不像CAPM理论所阐述的那样注重资产之间的协方差。在投资实践中,养老基金的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行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养老基金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构建过程中,他们首先定义并确定资产组合金字塔中的资产层,比如说哪些层配置股票,哪些层配置债券等。然后,再决定在不同的资产层中分别配置哪些适当的资产。一般而言,他们把股票的资产配置交给权益类证券经理人去做,而把债券类资产的配置交给固定收益证券类经理人管理。这种金字塔式的一层层资产配置过程,事实上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不同资产之间的协方差并没有被像CAPM那样如此被强调。在对待风险方面,典型的投资者所持有的态度与CAPM中的假设与描述并不一致,他们往往不太注重均值-方差的分析结果,以及并不是一致性地厌恶风险,而是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情况下显示出对风险的不同偏好。Sharpe曾经描述过一些养老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当基金的规模和资金比较充裕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承受态度,从而采取一些更为激进的投资决策来构建资产组合,而当基金的资金规模和来源不足的时候,则表现出对风险比较规避的保守式投资策略。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评价与展望

传统金融学是一个前提假设、推理过程和逻辑架构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它是我们理解市场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它不能准确地描述真实的市场现象。相比之下,行为金融学没有一个很严密的逻辑体系,它依据的心理学证据广泛而驳杂, 这些证据本身不乏冲突的地方。行为金融学的解释正因为有冲突、矛盾的地方,才真实反应了现实中投资者行为的多样性、易变性和难于把握性等特征。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目前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期权市场和外汇市场,在公司金融方面涉及不多,与制度的结合刚刚开始,行为金融学研究没有延伸到所有的金融领域,其研究范围还比较狭窄。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传统资产组合理论的理论权威地位,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投资实践中。但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范式,主要是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涉及复杂的人类心理与行为研究,所以行为金融理论本身也正待发展和完善。因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仍然是一个修正和完善的过程。笔者认为主流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像“理想”和“现实”一样,具有相互补充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将在很长时期内共同构成现代金融的基础。

我国金融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现在还存在诸多不完备之处,如市场结构层次贫乏,交易单位品种单一,金融法规有待完善等。但应看到随着金融体制的深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程度必然会越来越高,市场机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现在作为世贸组织的一员,要履行金融业开放的承诺,外汇市场的放开,衍生市场的起动将成为大势所趋。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连动性会越来越强。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机构会融入到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去,持有的金融资产品种会越来越多。由于金融市场环境将变的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市场状况瞬息万变,金融资产组合的时变性越来越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有效的资产组合可能不再有效了,这就需要对资产组合不断地调整。因此,利用先进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来控制风险,对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将会更多地参与到其中。对于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言,其持有股票、债券、货币、衍生金融产品等各种各样的资产,由于资产价格的变动,这些机构需不断了解它们资产组合所面临的风险。而目前我国对市场风险的控制主要还表现在对交易清算流动性的监管,难以实现金融资产的有效配置和市场风险的控制。如果通过有效资产组合管理,不仅实现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的目的,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更能引导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之所以发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先进资产组合管理理论作为指导。

对金融监管部门而言,采用合理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金融监管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由于金融业的风险经营本质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加和金融交易的全球化、复杂化,因此近年来风险监管成为监管的核心和重点。

金融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行为金融学与主流金融学的融合成为可能,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现代金融学必须将行为金融学与主流金融学的研究结合起来,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模型化问题以及理论应用领域的拓展问题,也是未来必须要考虑的。随着行为金融学在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和争论过程中的发展,投资决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地深入到投资者具体的行为模式。

在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质疑与对比的基础上,行为投资决策理论发展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不仅解释了现实中许多投资经理的资产组合投资模式,并且广泛应用到投资实践中。总体而言,在行为金融学发展的基础上,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引入了很多行为投资原则,在论述投资实践中,与传统的资产组合理论在各个方面相对比的行为资产组合构建特点以及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使资产组合理论在更大的空间内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哈里・马克维茨著.刘军霞,张一弛译.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志东.资产组合理论最新发展及其对中国金融的现实意义[J].金融证券,2006(6)

3.刘思彤.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现实思考[J].理论探讨,2007(6)

4.缪凌,陈佳,黄银冬.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理论基础、内容及对异象的解释[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4)

5.潘雪阳.多期行为资产组合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2005(1)

6.梁立俊.行为金融学学科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6(6)

7.蒋冠.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和应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5)

8.翟立宏.论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前景[J].天府新论,2003(4)

9.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Behavioral PortfolioTheory[J].Financial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0(35)

10.Lucas and Klaassen.Extreme returns,downside risk,and optimal asset allocation[J].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8(17)

11.Roy.Safety first and holding of assets [J].Econometrica,1952(20)

12.Lopes.Between hope and fear: the psychology of risk[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ology,1987(20)

13.Shefrin and Statman.Behavi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J].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4(29)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金融学金融学教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

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

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聪,提高金融学科教学水平的思考,暨南学报,2001年6月,pp91-95.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理论投资策略投资心理

1行为金融学概述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MH)。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根据这一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也构成了现代证券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理论和金融证券市场的现实不断发生着冲突,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并不总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和不完全理性的现象,证券投资行为中会表现出各种偏激和情绪化特征;在证券市场上则表现出股票价格的各种“异象”,如:一月效应、周末(周一)效应等,用传统金融理论很难对这些“异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金融学受到了重视,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金融学的一些弊端。

2行为金融投资决策的心理、行为特征2.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DeBondet和Thaler(1995)认为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他们列举了大量证据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对可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资金管理人、投资顾问和投资者都对可能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过度交易(overtrad?鄄ed)的产生。

2.2反应过度(Over-reaction)

反应过度描叙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投机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其基本价值总会有所偏离。过度反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当没有出现需要采取某种行动的事实时,投资者由于主观判断失误,以为事实已经发生并采取行动而导致投资损失。

2.3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

当市场上有重大消息时,股价通常未见波动,但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股票市场却有时会出现异常的波动且幅度较大,这表明股价对信息反应的滞后。与个人投资者对新信息往往反应过度相反的是,职业的投资人以及证券分析师们更多的表现为繁衍不足。他们通常会因为过分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依据,而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从而错失赢利的良机。

2.4非贝叶斯预期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并非按照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贝叶斯规律来不断修正投资的预期概率,而是对最近发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经验给予更多的权重,在决策和做出选择时更注重近期事件的影响。

2.5后悔厌恶(MyopicLossAversion)

投资者在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之后,通常会感到伤心和痛苦,而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投资者会非理性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后悔厌恶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才使得人们会感到后悔。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将优于其他决策方式。比如很多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积极购买市场中受追捧的股票,而一旦股价下跌,投资者考虑到还有大量其他投资者也同样遭受了损失时,自责和不快会相应得到减轻。

2.6固锚效应(AnchoringEffect)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作相关数值的定量评估时,容易受事先给出的参考值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固锚”效应。“固锚”是指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在缺乏更多信息的情况下,历史信息就更容易成为人们对当前事物判断的主导影响因子。例如在美国,投资者20世纪80年代末受美国股票市盈率(较低)这个普遍认可的“锚”的影响,认为日本股票市盈率过高,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使东京股市的市盈率仍比美国高得多,许多美国投资者却觉得东京市场不再被高估了,因为他们将20世纪80年代末东京股市的高市盈率当成了新的“锚”来考虑。

3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任何理论都是为应用服务的,行为金融学也不例外。行为金融学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对传统投资实践的挑战。如行为金融学的大师RichardThaler,他既是理论家,又是成功的实践者,他和RussellFuller一起发起成立的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15亿美元资产。他认为他们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利用由于行为偏差引起的系统性心理错误。投资者所犯的心理错误导致市场未来获利能力和公司收益的偏差期望的改变,并引起这些公司股价的错误定价。发现投资者心理上的系统性偏差,是基金获利的基点。其基金业绩似乎也在证明着这一点,从1992~2001年,其基金的报酬率高达31.5%,而同时期的大盘指数收益仅为16.1%.总体而言,行为金融的理论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没有成为投资专家们广泛而普遍的制导理论。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为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完全成熟;二是利用这些理论测定各种各样影响价格的心理变量时,会遇到很多操作难题。当然,任何理论都是有缺陷的,在金融市场中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投资策略可以一直获得超额回报。行为金融投资策略让投资者具备了战胜市场的可能,但永远也无法具备打败市场的保证。

3.1反向投资策略(contrarianInvest?鄄mentStrategy)

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由于股票市场经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邦特(Debondt)和塞勒(Thaler)(1985)的研究表明这种投资策略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对此,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一种质朴策略(NaveStrategy)———也就是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3.2惯易策略(MomentumTrad?鄄ingStrategy)

惯易策略是指在分析股票过去相对短的时间内(通常是一个月到一年)的表现的基础上,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规则(filterrules),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规则就买下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Rou?鄄venhorst(1998)对其他12个国家的研究证实了动量效应的存在,从而证明了这种效应并不是由于数据采样的偏差所造成的误解。我国市场存在明显的惯性效应,利用股票在一定时期的波动采用此策略可以买人卖出而获得价差收益。

3.3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DollarCostAveragingStrategyAndTimeDiversificationStrategy)

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分摊成本,从而达到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即成本平均策略。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割有关。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股票的投资风险的能力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投资者在年轻时应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债券投资比例的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中普遍采用并广受欢迎的投资策略,同时却又被指责为收益较差的投资策略,而与现代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明显相悖。

3.4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Concentrat?鄄edInvestmentStrategy)

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投资者追求的是努力超越市场,采取有别于传统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而获取超额收益。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①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要超前的优势信息,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可以通过对行业、产业以及政策、法规、相关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权衡与判断,综合各种信息来形成自己的独特信息优势;②选择利用较其他投资者更加有效的模型来处理信息。而这些模型也并非是越复杂就越好,关键是实用和有效;③利用其他投资者的认识偏差或锚定效应等心理特点来实施成本集中策略。一般的投资者受传统均值方差投资理念的影响,注重投资选择的多样化和时间的间隔化来分散风险,从而不会在机会到来时集中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收益随着风险的分散也同时分散。而行为金融投资者则在捕捉到市场价格被错误定价的股票后,率先集中资金进行集中投资,赢取更大的收益。

4结语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的行为经济学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可以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主题之一。当然,行为金融理论远非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其对投资实践的指导能力也因时因地而异。

参考文献1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在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杨奇志。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研究及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