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分析实习报告

财务分析实习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分析实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分析实习报告

财务分析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

1、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又可以分为每日、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报告,具体根据公司管理要求而定,有的公司还要进行特定时点分析。从编写的内容可划分为三种,一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二是专项分析报告,三是项目分析报告。综合性分析报告是对公司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报告是针对公司运营的一部分,如资金流量、销售收入变量的分析;项目分析报告是对公司的局部或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

2、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严格的讲,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取舍,不一定要囊括这五部分内容。

此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3、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上所述,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公司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公司正进行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则公司各阶层需要对新产品的成本、回款、利润数据进行分析的财务分析报告。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财务分析实习报告范文第2篇

摘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其中对会计行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分块的账务处理系统到会计信息系统,再到贯穿整个企业流程的erp 软件,整个的发展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模式,同时也影响着会计理论的发展。XBRL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会计学科的发展更向前迈进一步,本文以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入手,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展望了该技术理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XBRL;实施现状;问题分析

一、什么是xbrl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建立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的基础之上,是XML语言专门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一种计算机语言,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Charls Hoffman在1998年提出来的。XBRL继承了XML所有的优点,如:可扩展性、可验证性、传输性能好、移植性能好等。

XBRL在财务报告应用的主要优点:

1.XBRL可跨平台使用,保证数据的一致性。XBRL文件在任何操作系统中都可以使用,一份财务报告就可以满足不同部门的需求,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降低了数据转换的出错率。

2.其次就是其可检索性。传统的报表的检索性差,比如在PDF 文件上阅读报表,想要查找某个报表数据,利用其检索功能,可以找到许多包含该检索词的多个数据,在这许多的数据中,再进行人工检索,这种方式的检索效率低下。XBRL格式的文件可实现数据的分块存储和检索,准确定位。

3.增强了对财务报告的分析能力。传统的财务分析需要将财务数据一一录入到财务分析软件,其工作程序复杂且容易出错,而XBRL文件通过其标签可以携带大量的语义信息,计算机读取时就可以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输出文件类型多样化,由于XBRL 是一种纯文本格式,脱离了呈现格式的存储形式,所以该种存储格式可以转换成多种文件形式,这样信息的使用者就可以利用多种形式阅读相关信息而突破了文件格式的限制。

二、国内xbrl实施现状

在从1998 年XBRL诞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了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实施。2000 年4月,XBRL 国际组织(XII)正式成立,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全球统一的技术规范,各个国家按照该技术规范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

中国的各方面研究紧跟其后,2002 年,中国证监会就将XBRL 选定为上市公司电子化披露的格式标准,并研究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金融行业标准。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在2004年和2005 逐步开始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报送,但是两个证券交易所用的分类标准是不一样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分类标准,深圳证券交易所用的是证监会制定颁布的分类标准。财政部在2010 年XBRL 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及技术规范并组织了实施,银监会和国资委也颁布各自的行业扩展分类标准。

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自己的网站,披露上市企业XBRL 文件信息,深圳证券交易所通过专门的网站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披露XBRL文件信息。但是两个证券交易所有两个共同的缺点:(1)没有提供XBRL实例文档的下载,深圳证券交易所虽然有下载链接,但是目前为止还不能使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完全没有下载的功能。(2)分析功能简单且信息不完整。两个证券交易所都提供了简单的分析功能,但是仅仅是报表对比功能,并且报表附注没有纳入到XBRL披露范围。其他监管部门要求上报的XBRL文件都是内部管理文件,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没有办法得到。

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分类标准不一致。从XBRL在中国发展的脉络来看,由于各个部门和机构开始实施XBRL 的时间不一致,没有形成从上而下的分类标准,各个分类标准也不一致,这就导致了信息的使用者无法横向的比较来自不同机构的财务数据。这个客观的原因从根本上阻碍了XBRL的实施以及削弱了其实施的效果。

2.软件支持不足。虽然理论界已经证实了XBRL技术实施的众多优点,但是到现在为止,广大的信息使用者依然没有办法下载并使用XBRL的实例文档。虽然上市公司提供了XBRL的实例文档,但是广大的用户不能下载,并且国内也没有软件可以打开和分析这种类型的文件。

3.企业自身动力不足。XBRL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监管部门的需要,实施也是由监管部门强制执行。多数人认为对于企业本身并没有实际的利益,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4.人才储备不足。由于XBRL是一门交叉学科,必须同时具备计算机和会计两门学科的知识,而XBRL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高校的教师都不具备这种素质,也没有相应的教学实践。所以导致了理论发展迅速,但是转化为实际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软件发展,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比较完善的软件支持。

四、建议及解决办法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交叉学科的发展。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统一性,而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发展。在当今的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应用能带来更多的创新元素和发展动力,尤其是传统学科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只有人才充足了,才能在社会上普及该项技术,同时促进产业的发展。

2.统一分类标准。分类标准的不统一制约了信息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在未来XBRL 的发展中,一定要将国内的分类标准统一并且紧密的结合国际分类标准,这样不但能够在国内实现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还可以对国外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

3.鼓励软件开发。要想让XBRL技术发展并实实在在的让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得到便利,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没有完善的软件支持,所有的理论都是空谈。

4.发展市场将其产业化。现在国内对XBRL的实施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有需求、实施不完善、软件支持不足、标准不统一等,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将其产业化,链条化,从而出现种种的不统一和不衔接的现象。

五、前景展望

XBRL 技术给会计工作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也在逐步的发展,但这仅仅是XBRL技术实施的开始。XBRL GL(账簿分类标准)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基础,应用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分类标准,账务系统中的数据从源头上保证统一性,这样就可以直接生成XBRL文件,应用于各个部门,满足所有财务信息的需求者,包括税务、审计、各个监管部门等。

参考文献:

[1]朱建国,李文卿.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XBRL应用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10(1).

[2]史永,张龙平.XBRL财务报告实施效果研究—基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4(3).

财务分析实习报告范文第3篇

本部分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2008年度上市银行的竞争力。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深、沪两市上市的银行总共有14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工行、中行、建行、交行、中信、招商、华夏、深发、浦发、兴业、民生、南京、北京、宁波)。

本部分各项财务数据除另有注明外,均取自各银行的定期年报、新闻稿件等公开披露的信息。

2008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急速蔓延,对国内实体经济带来冲击,中国经济原有的结构性问题也开始暴露,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和中国经济内牛性因素相互叠加,增加了中国经济调整的压力,2008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形势更为严峻,出现了部分企业倒闭和企业盈利缩减等问题。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00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处于防通胀、防过热的“双防”之中,下半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紧缩的不良影响,央行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从偏紧转向适度宽松,中央银行取消信贷限额管理,大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对银行业经营带来重大影响。主要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增加和市场利率大幅度下滑,使资金运用和债券投资空间收缩、盈利能力降低;二是企业盈利状况恶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市场营销都提出严峻挑战,有效信贷需求萎缩和银行谈判地位逆转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收益能力的下降,并对资产质量带来压力、间接影响经营业绩。

我国上市银行外币投资和海外业务在此轮危机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次贷及相关衍生产品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冲销了银行的利润。此外,低迷的全球资本市场影响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能力,不仅影响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限制了未来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上市银行的表现如何呢?在群雄逐鹿中,孰优孰劣呢?

资本状况

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是从资本角度衡量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规定,资本充足程度指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4%;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8%。

2008年各大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状况都有很大改善,全部都达到了8%的监管标准。其中宁波、北京、南京三家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较好,资本充足率都达到了16%以上。南京银行最为突出,核心资本充足率达20.68%,资本充足率达24.12%,在上市银行中双双居高。

招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从2007年10.7%上升为11.34%,而核心资本充足率则从2007年9%的水平下降为2008年6.56%的水平。这一高一低的主要原因有:招行2008年9月为应对新增股权投资对资本的消耗,启动资本补充计划,成功发行300亿元人民币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主要是对永隆银行的第二次收购溢价部分冲减资本公积,从而减少了核心资本(而发行人民币300亿元次级债券只补充附属资本,不影响核心资本)。

深发、浦发和民生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27%、5.06%、6.60%,处于较低水平。较低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将给业务增长形成制约。这几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原因大致有:积极开拓市场,各项资产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相应的风险资产增加,冲减了资本绝对量;报告期内因票据市场活跃,各经营机构参与热情较高,所以表外银行承兑汇票的扩张较快,导致风险资产有一定增加。

随着各行业务规模的扩展,风险资产的增加将对资本有所消耗。尽管利润的增长能带来核心资本的增长,但并不能带来更多的附属资本。资本不足仍然是中国银行业的突出问题。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以及面临的经济下滑中,应当继续提高资本充足率。2008年我国股市疲软,银行以增发股票来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受到影响。各大银行正在积极发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来补充资本。不断增长的资本基础将支持银行的业务增长。

资产质量(抗风险能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逐步蔓延至实体经济,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信用风险加剧,银行业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

不良贷款状况

不良率显示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等于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应高于5%。图2可见,2008年我国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全部达标。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三家上市银行为深发(0.68%)、兴业(0.83%)和宁波(0.92%),显示了这三家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的较好控制能力。

从发展状况上看,由图3可见,经过2006~2008年三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比较,上市银行不良率普遍最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显示出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整体的资产质量状况都在改善,向国际水平迈进。深发一跃从2006年和2007年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上市银行成为2008年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上市银行,进步迅猛。宁波银行2008年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绝对额均有提高,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银行对信贷资产分类持更为审慎的态度;个别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等情况,贷款分类降低形成不良资产。

从贷款分类结构上来看,由图4可见,深圳发展银行的资产质量最佳,次级贷款比例仅为0.68%,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比例都接近零。与2006年和2007年相比,资产质最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主要原因为:深发在2008年报告期术进行了特别的大额拨备和核销;同时加强对贷款期限管理及贷款到期归还情况和资产质量状况的跟踪监测,并采取措施督促和落实客户及时还款。工行、中行、建行、南京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相对较低,其中工行、中行、建行的可疑类贷款比重比较大,分别为1.22%、1.06%、1.05%;南京银行关注类贷款比重过大,占到了贷款总额的7.63%。

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反映了银行对抗坏账风险的能力,等于贷款减值准备余额除以不良贷款余额。只有在损失前,银行通过识别风险,分别计提相应的准备金才有意义。贷款减值准备并不是越多越好,但这一指标能反映出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消化能力,反映了银行业资产质量状况。

2008年我国上市银行的拨备率普遍较高,全部超过100%,风险抵御水平进一步增强。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比较中,兴业、招商和浦发的拨备覆盖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分别为226.58%、222.29%和192.49%,在同类银行中相对较高。深发的拨备覆盖率105.14%,在同类银行中处于较低水平,原因是深发2008年较低的不良贷款率,相应减少了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

贷款集中度

一般来说,过高的贷款集中度是银行资产安全的巨大隐忧。

为此,监管当局制订了两个指标,最大的单一客户贷款额不能超过银行净资产的10%,前十大客户贷款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由图6可看出2008年我国股份制银行这两项比例全部达标。然而,并不排除各大银行有垒大户的倾向,北京、招商两家银行十大客户贷款比例都超过了30%。北京银行十大客户贷款比例为40.89%,单一客户贷款比例达到了7.83%,风险比较集中。

贷款投向结构

从贷款的行业投向结构上看,各大银行表现出较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物流、电力能源等行业贷款在各大银行贷款中占比较大。四大行中,工行、建行对交通物流和电力的贷款比重比较大,源于这两大行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领域具备历史优势,积累了较丰富的客户资源;将更多地受益于政府在基建、交通等领域的投资支出。

在同类银行中,招商的贷款行业结构最佳,贷款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招商对受宏观景气度影响较大的制造业贷款控制在18%左右,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行业(多个子行业产能过剩)不良贷款率较高,招商较好地避开了风险。而在较低风险的交通、能源、通信行业贷款占比较大。招商在近年来增长过快的房地产建筑业上的信贷配给相对谨慎,仅为7%,较好地控制了潜在风险。

宁波银行是一家真正意义上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区域银行,虽然宁波银行2007年主动缩减了房地产相关贷款,但是其制造业,商贸等高风险行业贷款余额占比仍然高达49.5%和20.3%。虽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在同业中处于中间水平,但其下降幅度却特别快(2008年初为359.94%,2008年末为152.5%),这是因为宁波银行本身的不良率较低,不良贷款额的增加对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和利润的影响也就比较大。

民生、兴业在房地产贷款投向占总贷款的比重为14%和11.81%,在同类银行中比重较高,面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前两年规模扩张所依赖的房地产开发类和按揭贷款遭遇困境。

总体上看,房地产贷款在各大银行总贷款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在已获得资料的五家上市银行中(表4),年报显示房地产开发已成为这些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的前五大行业之一。2008年工行、建行、中信、深发、招商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分别为2.21%、4.67%、1.17%、5.41%、2.53%,占其不良贷款较高的前五大行业的第五、第二、第四、第一和第三。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时期,过大的房地产贷款比例成为上市银行潜在的风险源。在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操作中,抵押担保贷款额一般不超过抵押品变现值的70%,这意味着房地产价格跌幅超过30%以上时,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会骤然上升。然而,也可以看到与2007年相比,各大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都有下降,说明我国上市银行已经加大了对房地产行业贷款的审查力度,加大了信用风险控制。目前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主要为2005年前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历史遗留不良贷款,前几年房地产市场信贷扩张造成的风险将逐渐在以后的年份暴露出来。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银行业2009~2010年将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信贷风险,这将是大多数中国银行上市以来首次面临挑战性的行业信贷周期。随着中国银行业资本化程度日益深入,对于贷款市场份额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不良贷款可能上升。

盈利能力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第四季度中国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表现高于预期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与国际上一些大银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业绩大幅亏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四家大行年报显示,2008年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分别实现净利润1112亿元、926.4亿元、643.6亿元和283.93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35.2%、34%、14.42%和40.05%。其中,工行和建行实现的净利润金额已位居世界大行中第一名和第二名。我国上市银行取得骄人的业绩,与它们主营业务的较快增长、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成本收入比的下降、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是密切相关的。

利润水平

拨备前利润

拨备前利润即指尚未扣除风险准备金的利润。拨备前利润等于利润总额与资产减值准备之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高低应适合贷款风险程度,计提得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计提得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拨备前利润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不考虑风险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市场扩张水平和盈利能力。

工商银行2008年拨备前利润达到2008.29亿元,是我国2008年获利最多的银行。工行、建行、中行保持了同业前三的位置。招商银行拔备前利润达到314.81亿元,是中小型上市银行中拨备前利润最多的银行。紧随其后的是中信银行,以拨备前利润241.90亿元位于第二位,这与中信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资产托管,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新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

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要求,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不应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本之比,不应低于11%。资产收益率反映银行全部资产运用的总成果,资本利润率反映所有投资者的获利能力。这两项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润效率越高,投资者的收益越高,同时意味着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

总体上看,2008年我国上市银行利润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14家银行的平均总资产利润率为1.13%,较2007年的平均水平增长了0.12个百分点。但各行表现出较大差异,中型银行的利润增长率要快于四大行。由图8看,在四家大型银行中,工行的增长率居于首位,环比增长率达到19.80%。中行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双低,这主要和其境外业务占比较高,面对席卷雪球的金融危机,2008年境外业务受阻相关。在中型银行中,南京、浦发、北京、中信与2007年相比,2008年利润率有火幅上涨,环比增长率分别达到了61.67%、39.13%、30.84%、24.74%。招商银行保持厂其较高的资产利润率1.46%;中行资产利润率与2007年相比略有下跌,为1%。深发资产利润率大幅下降,资产利润率从2007年的0.75%跌倒2008年的0.13%。原因之一为金融危机冲击尔南沿海地区企业,深发的重点业务之一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遭遇冲击。

2008年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基本处于增长形势,其中浦发的资本利润率在各上市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达到35.76%,招商银行以28.40%居于第二位。

在对各大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深发引人注目,深发是2008年上市银行中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最低的银行,同时也是不良贷款率最低的银行,当年拨备前利润为81.27亿,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3.34亿,净利润为6.14亿。原因在于深圳发

展银行于2008年进行了特别的大额拨备和核销售,大幅化解了历史不良贷款问题。资产减值准备冲减了净利润,影响了深发2008年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的绝对值。相信,通过这一次的整装,深发今后会表现得更好。

利息收入水平

利息收入化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存贷款息差。本文用利息收入比考察银行的利息收入水平。利息收入比为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图12看,我国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水平都在70%以上,处于比较高的水甲。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较快增长条件下银行主营业务的较快增长,构成营业收入绝大部分的利息收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其中浦发和北京两家银行利息收入比都达到了90%以上,分别为91.24%利90.12%。反映了其资产结构单,过分倚重贷款,银行的收入主要靠存贷款息差。2008年中行利息收入比在同类银行中最低,为71.37%,表明其收入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从图12也可以看出,各火上市银行除招商银行外2008年利息收入比都较上一年度有大幅降低。说明我国上市银行收入结构逐渐优化,开展中间业务能力上升。完全依靠利息差的现象逐渐改善,经背逐渐转型。

净息差和净利差

考察商业银行利息收入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净息差(净息差净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余额,也叫做净边际利率)和净利差(净利差-生息资产收益―生息负债成本率)。两者各有侧重,但整体而言,二者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基本相似。本文主要从净利差的角度进行分析。

简单来讲,银行净利差是银行存贷款的利差,或者银行吸收储户存款和上存央行/上级行的利差。净利差水平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盈利能力。

表7列示了公开披露净利差值的上市银行情况。2008年,工行、建行、中信和招商的净利差和净息差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招商银行净利差的水平最高,达到了3.27%,较上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中行和深发展的净利差较之上年下降。大多数银行净利差上升的宏观原因主要有:(1)2007年央行六次升息的滞后影响。使客户贷款平均收益率提高,但由于受到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大幅降息影响,贷款收益率在第四季度出现了回落,但其负面影响没有超过滞后的正面影响。(2)人民币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升使得银行证券投资收益率上升。(3)在降息周期中,各行都要经历贷款和存款的重新定价。在短期,存款利率的下调速度要快于贷款利率的下调速度,有利于银行的利差扩大。然而,从长期看,随着重定价效果的逐步显现,贷款下调幅度高于存款,净利差会有所缩小。

2008年度,自9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5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累计下调1.89个百分点;而1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累计下降2.1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0.27个百分点,直接对商业银行利差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持续降息令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货币市场利率、债券收益率相应下降,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利差,减少盈利。2009年我国处于降息周期,商业银行净利差收窄,上市银行面临着利润下降的挑战。

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也给上市银行盈利带来挑战。主要表现为市场份额缩小,银行信贷利差收窄、议价能力减弱,带来银行利差收窄和信贷成本的上升,以净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将面临很大挑战。

收入结构

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

我国上市银行贷款的占总资产的比例都在50%左右。其中民生银行的比例最高,达到62%,深发居其次,为60%。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收入过分倚重于息差。而贷款是流动性最差的资产,比例过高意味着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南京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例最低,为43%。虽然从历史发展上看,我国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但与国际同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际上的大银行的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一般不超过50%,大部分在30%到50%之间。

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在银行非利息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间业务风险低,能够在不占用或少占用资本金的情况下增加收入,减轻银行对存贷款的依赖,从而平缓或缓冲宏观经济变化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冲击。传统的中间业务有国际结算、银行卡、托管等,而目前信用卡、咨询顾问、理财等新兴业务正成为中间业务的主要增长点。由于各家银行年报中披露的中间业务统计口径不一,缺乏比较基准。故此,我们选取中间业务的主要项目之一:净于续费和佣金收入,采用它在净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作为衡量指标。

2008年以来,资本市场出现深度调整,低迷的资本市场对上市银行公司理财业务等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提出了严峻挑战。然而,我国上市银行表现仍然好于前一‘年水平。从图14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银行手续费与佣金收入与营业收入比都有增长。中行、建行、工行、交行居于前列,这四大国有上市银行都是中国的传统银行,机构分布广泛,网点庞大,集中了大量的业务。其中,中行的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各银行中比例最高。2008年中行实现非利息收入653.52亿元,较上年增长57.66%,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9.47亿元,增长12.42%。中行充分发挥贸易融资、国际结算等业务的传统优势,继续保持在个人结售汇和国际汇款业务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奥运金融服务也为中行带来丰厚回报,仅销售奥运特许商品和贵金属产品净收入就超过1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虽然作为一个后起之秀,网点有限,但是其中间业务收入比重高于交行,跻身同类银行前四名。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十分出色,招商银行推出的许多创新产品和服务广为中国消费者接受,例如:“一卡通”多功能借记卡、“一网通”综合网上银行服务、双币信用卡、“金葵花理财”和私人银行服务等,扩大了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华夏和北京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但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作为第一家拿到企业和金融机构债券承销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依托丰富的客户资源,2009年债券发行增加可能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提升。

2008年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平均增幅为65%,超过营业收入36%的平均增幅,说明中间业务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增大。与2007年相比,2008年南京、宁波、华夏、民生的净手续费收入有大幅上升,净手续费增幅分别为235.39%、119.11%、82.38%、86.57%。南京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能力增长很快,由表8看,南京银行2008年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为两亿元,相比于其上一年一亿元的水平,翻了一番,说明其正在努力转型。

成本控制水平

成本收入比等于业务及管理费与营业收入的比值。作为银监会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中的风险抵补类指标之一,通过列比商业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相对变化来衡量银行的成本管理水平。该指标不应高于45%。由图16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上市银行全部达标,成本收入比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北京、南京、工行以不

到30%的水平最为出色。民生银行成本收入比最高,为42.55%,但比起比2007年46%的水平有所降低,并达到了监管标准。

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的普遍下降说明其费用投入已经转化为业务发展的强劲动力,经营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资产流动性分析

2008年,整体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急剧变化,给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冲击。(1)宏观经济政策由上半年的适度从紧转为较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在流动性管理上的时间错位,许多针对前期政策所采取的流动性管理手段不得不进行临时调整。(2)下半年以来一系列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放松政策的连续出台,使得整体的流动性较为宽松,而实体经济需求萎缩,又使得资金合理运用的难度加大。(3)受国际次级房贷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投资收益降低,公允价值波动较大,部分流动性资产的变现代价较大。

衡量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可以通过存贷款比例和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不应低于25%。存贷款比例等于各项贷款期末余额与各项存款期末余额的比,不应高于75%。

贷存比

贷存比是银行贷款金额与存款金额的比例,贷存比越高,说明吸收的存款大部分被贷出去了,银行的盈利水平越高,但是贷存比过高,就会出现流动性资金不足,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由图17看出,与2007年相比,各上市银行存贷款比例的变化不大。大型银行的贷存比水平普遍较低,整体上低于中小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裕。工行的贷存比在上市银行中处于最低水平,保持了2007年56%的水平。民生、中信、浦发贷存款处于监管线的边缘,在体现其较高的资金利用水平的同时,也说明其资金紧张,隐含一定的流动性风险。深发展为79%,是上市银行中唯一一个没有达标的银行,流动性风险较高。

流动性比率

由图18看,我国上市银行流动性都处于较高的水平。除北京和宁波保持了较高的流动性外,其他上市银行2008年流动性水平与2007年相比均有大幅上升。在四大国有上市银行中,建设银行的流动性水平最高,本币流动性为52.7%,外币流动性为110%。在中型上市银行中,北京银行的本币流动性最高,为63%,南京银行的外币流动性最高,为206%。在四大行中,工行的流动性最低,2008年人民币流动性比例为33%,外币流动性为84%;在中型银行中兴业的流动性最低,流动性本外币合计数仅为41%。

2008年上半年处于防通胀、防过热的“双防”之中,下半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从偏紧转向适度宽松,中央银行取消信贷限额管理,大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础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流动性上升。各大银行经过不良资产的剥离,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保持较少的超额储备比例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变现能力极强的非信贷资产,进一步提高了其资产的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在负债到期偿还时缺乏还款资金的风险。资产和负债的期限或金额的不匹配,均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2008年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首先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7.5%的历史高位。其后,随着美国次货危机带来的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的复杂情况,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中国人民银行5次降息、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M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上述政策的频繁变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财务分析实习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财务报告; 模式

一、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大型或超大型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不断涌现。作为全面、集中和概括地向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信息的财务报告,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和严峻的挑战。

(一)对财务报告基本假设的影响

企业财务报告要受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会计基本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前提,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这些基本假设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只有在会计主体假设基础上,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才有空间归属。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企业集团不断涌现,为了完成某一目标而在短时间内结合形成的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的临时结盟体――虚拟企业,也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解散和重构。这将使得对会计主体的界定产生更大的困难,同时也使得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内容更加复杂,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差异性与同质性信息更加难以区分。

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之上,企业资产的价值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是采用现行市价;收入与费用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但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收付实现制、公允价值将更加适合某些企业的需要。一些网络上的虚拟企业生存和发展周期变化很快,持续经营假设就会被打破,严格的会计分期也将失去存在的基础,这必然影响财务报告的反映。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阶段,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增加以及汇率与货币币值的变动更加频繁,加剧了金融风险,客观上要求使用全球统一的电子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传统财务报告的单一货币计量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多国货币、电子货币。而且对于一些非货币指标,如企业经营战略、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可它们又不能在报表上用货币来表示。

(二)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八项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原则,虽然强化了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原则,但没有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要求。由于采用历史成本原则作为基本的计量属性,相关性和及时性都受到了制约。

相关性要求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供相关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企业会计信息。一方面,财务报告中主要反映的是财务信息,而对决策有重要意义的非财务信息反映不足;另一方面,财务报告体系将各会计要素定义为是由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带来的结果,这就使得整个财务报告的核心部分(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必然是面向过去的,会计信息不能很好地反映物价变动和经济环境变化等情况,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它涉及到及时收集信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但我国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报告既有较长的编报周期,又有较长的报送延迟期,它显然会大大降低会计信息的实用价值,影响到相关利益者的决策,与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实时提供和传送的使用要求相矛盾。

(三)对财务报告基本内容的影响

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财务报表为主的报告体系,基本能适应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能对企业经济发展起到必要的监督作用。但是随着20世纪末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股份制及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兴起,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信息使用者已不再满足于对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的了解,而要求了解更多关于企业未来的、非财务的信息。可是,传统会计报告对于这类信息的编报是远远不够的,这便导致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全貌。这种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必然会导致传统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因素将构成财务报告的新内容。

(四)对财务报告方式手段的影响

传统财务报告采用手工、笔录的方法,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借助标准的、通用的三张报表为载体,向有关管理部门报送,或者通过指定的少数报刊登载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披露,严重制约了信息的及时性,忽略了不同信息使用者在需求上的差别。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除了采用传统的书面报告形式外,还应采用计算机实时处理系统。通过财务会计软件,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也完成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大部分工作,财务会计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处理,并安全地送到信息使用者的手中。

二、IT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应用的特点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在IT环境下,这一目标得到了更好的强化,而且财务报告本身又有许多新的特点。

(一)财务报告生成与报送的实时性

在IT环境下,企业将处于一个实时的、动态变化的状态之中,它自身需要随时掌握事物发展的动态,要迅速而有效地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源,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和生成即时的财务报告,提供给决策者。而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也希望随时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能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与其决策目标相一致的财务信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正好能为用户的这一需求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在线的财务报告,在保证财务信息客观性的基础上,实时地传输财务信息,在充分满足准则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编报周期缩短,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决策风险。

(二)财务报告信息的多元性

在IT环境下,企业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地域空间的实体都可参与进来,对企业财务报告的需求也是多元的。为满足这一客观需要,财务报告的内容、表现形式、计量属性都将体现出多元性的特点。

在财务报告内容上,既有财务信息又有非财务信息,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息,既有总括信息又有明细信息,既有反映实物资产的数量信息又有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信息,既有历史信息又有预测信息;在表现形式上,由单一的数字、文字等纯文本的信息转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从静态走向动态;在计量属性上,由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发展到以历史成本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格局,从而更加准确地表示各会计要素的实际价值。

(三)财务报告信息按需定制

在传统报告模式下,企业通常提供通用化的财务报告供用户使用,一方面用户得不到想要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又要对大量无关的财务信息进行筛选,这使得财务信息有用性大大降低。IT环境下,企业在提供通用化的、保证客观性、可比性等质量特征的财务报告,以满足用户共同需求的基础上,还可额外按用户需求而定制适合用户个性化的财务报告信息,为用户量身定做。

(四)财务报告信息的交互性

在传统报告模式下,企业提供什么样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就只能接受什么样的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处于一种被动接收信息状态。在IT环境下,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起与财务报告提供者的良好交互平台,把自己的需求告诉给企业,企业就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差异化地提供信息给使用者。

(五)财务报告信息的共享性

共享性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在IT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需要对外提供的通用性的、差异性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共享,让更广阔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信息使用者以最低的成本获取和使用相关的财务信息,并且还可以减少数据产生差错的几率,更好地为财务业务协同提供服务。

(六)财务报告信息的安全性

在IT环境下,信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是完整的,是没有经过非法篡改的。一方面要保障提供信息的物理实体,如机房、电脑、通信线路等的安全;另一方面又要保障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同时也要防范计算机病毒、木马的破坏,更要防范人为破坏现象的发生。只有根据安全可靠的财务报告信息,信息使用者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三、IT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评价与选择

自从计算机技术开始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以来,人们都没有停止对财务报告模式的探索。在IT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财务报告提供者在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来确定满足各方需要的报告模式。

(一)经济事项报告模式

经济事项报告模式是美国会计学会基本理论委员会的一位成员Scort于1969年提出并大力倡导的。他认为传统的报告模式是一种以计算最大收益和资本价值为目的的“价值模式”,仅报告综合性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而经济事项报告模式提供与决策模型有关经济事项的具体细节,以便各使用者自己选择所需信息。在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下,这种模式的信息含量、信息范围扩大,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灵活性增强,使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大大提高。但在经济事项的确定和信息安全方面仍有一些难点。

(二)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

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是按顾客需要大规模地组织生产(MC)思想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目的是通过按需求编制的报告来满足不同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它要求财务报告系统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并允许报告单位与使用者相互沟通。它具有灵活性、交互式和实时报告的特征,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进而提高市场效率和减轻信息不对称性。但这也会增加企业的信息处理成本,会出现包括信息负荷、数据多义性和报告操纵等问题。

(三)实时报告模式

实时财务报告模式是指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实时报告模式解决了现存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财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决策中的地位。

(四)差别报告模式

从信息提供者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对外披露某些使用者特殊需求的信息,从而可以为不同使用者提供在内容或时间上有差别的财务报告。企业既可满足特定使用者的特殊信息需要,又可避免因广泛对外披露内部信息而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五)在线报告模式

在线报告模式通过Internet,采用超文本形式,将企业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实时地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并将报告的内容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财务报告使用者只要登录到企业网站上,就可以获取相关的即时信息。该模式较好地体现了相关性、及时性,因为广泛应用超链接技术,并以超文本或超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财务报告信息的查找与阅读也十分方便。

以上的几种财务报告模式是经济与技术发展到不同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们的应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企业应根据自身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同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既满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又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财务会计信息。就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而言,差别报告、在线报告结合经济事项报告模式将是IT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应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宏.论信息技术时代财务报告模式的转换.经济问题,2002,(10):47-49.

[2] 张天西,薛许军,林进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研究.会计研究,2003,(3):47-52.

[3] 肖泽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2000,(1):43-49.

[4] 杨爱君.经济事项报告模式初探.上海会计,2001,(3):53-54.

[5] 何日胜.财务会计报告的新模式:网上实时报告.财会月刊(综合),2006,(12):23-24.

[6] 郑婉君.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财会通讯(学术),2005,(2):108-110.

财务分析实习报告范文第5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009年我国坚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较快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7.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9.6 万亿元,同比多增4.7 万亿元;股票市场震荡上行,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上涨80%,股票市值增长101%,市场交易量明显放大;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年末人民币债券市值达到17.9 万亿元,增长11.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本文以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7家银行为例,对银行2009年度报告的净利润进行简要分析。

本文中的7家银行 2009 年的净利润总计人民币 1446亿元,比 2008 年1243亿元增长11.63%,利润增长较上年的增速41.36%明显趋缓。

各家银行 2009年度净利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民生银行净利润 2009年同比增长53.50%,其余各上市银行的增长率在3.99%-23%之间。 通过分析各家银行净利润的构成,可以看出利息净收入仍然是净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 2009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及投资收益的增长是净利润增长的其他重要因素。

一、建行

2009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387.25 亿元,较上年增长15.85%;净利润1,068.36 亿元,较上年增长15.32%。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达到两位数增长水平,主要得益于:一是积极开展服务与产品创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较上年增加96.13 亿元,增幅25.00%;二是加强风险管理,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资产减值支出较上年减少253.69 亿元,降幅49.91%;三是适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长26.86%,增幅较上年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2008 年底人行大幅降息的不利影响。

二、华夏银行

2009年,实现净利润37.60亿元,比上年增加6.89 亿元,增长22.45%。主要原因有:一是加强战略管理,保证全行平稳较快发展;二是落实营销工作,推动全行业务发展;三是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对净利润增速进行分解之后,我们发现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规模扩张和信贷成本的显著下降。与行业28.21%的存款增速和31.74%的贷款增速相比,公司19.85%的存款增速和21.35%的贷款增速相对较慢。因此,信贷成本的显著下降是公司实现净利润超预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在保证拨备覆盖率稳步上升的前提下,2009年全年的信贷成本为0.88%,远低于08年1.52%的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继续保持在08年的较高水平上,09年核销总额20亿元,占还原核销后不良贷款总额的23.53%。

三、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53.50%,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营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处置海通股权取得较好收益等。

2009年度,民生银行处置了持有的全部海通证券股权共计3.8亿股。该股权投资于20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0.89亿元,其取得时的成本为人民币5.5亿元,民生行获得处置海通股权收益人民币49.02亿元。如果剔除了处置海通股权收益,民生银行净利润为83.86亿元,比2008年的78.85亿元略有增长。

四、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8.24亿元,比2008年增加22.63亿元,较上年增长6.55%;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资产规模扩大、收入结构优化,以及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投资收益增长所致。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增长、信贷质量提高、信用拨备成本下降。

五、北京银行

2009 年度,北京银行盈利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实现利润总额71.62 亿元,同比增长3.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34 亿元,同比增长4%.

六、宁波银行

公司2009 年度净利润14.57 亿元, 同比增加1.26 亿元,增幅为9.44%。利润的主要增长原因有:一是各项业务发展较快,公司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确保了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其中2009 年利息收入40.23 亿元,同比增幅11.44%;二是中间业务收入有较大提高,盈利结构不断改善,2009 年公司继续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通过加强渠道建设和营销组合,推进国际结算、银行卡、授信理财等各项业务的拓展,着力打造品质服务,提升品牌形象,丰富了业务收入来源,2009 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21 亿元,同比增长21.39%,增幅较大;三是风险管理基本到位,资产质量控制较好。公司通过健全操作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改进全行业务流程,推进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机制的建设。同时,强调公司风险的过程管理,通过合规体系建设,将风险管控重心不断前移,提升了风险管理的质量。

七、南京银行

2009年净利润15.44亿元,较上年增加6.02%,保持持续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