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学的难度

金融学的难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学的难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学的难度

金融学的难度范文第1篇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课程的设置要面向世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以培养国际人才为目标,即培养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双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就需要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加强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本文先介绍了目前我国金融学双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必要性,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金融学;双语课程;创新

金融学是一门高度国际化的学科,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金融学与金融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学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重与国际金融学的发展接轨,为培养出更多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而努力。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应对经济金融全球化,越来越多的金融课程采用了双语教学的模式,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一、目前我国金融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金融专业运用双语教学,是指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系统、语言文化的联系和对比来促进教学内容的实施,其目的在于传授金融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英文听、说、读、写能力,从而为培养外向型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我国刚刚在学校开设英语课程到现在已经有近三十年的时间,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遍使用和学习,人们对双语教学的模式也逐渐了解和采用,尤其在高校领域,国家教育部给予了双语教学高度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在各专业开设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并逐步推动双语教学,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规定,本科教学的达标与双语教学挂钩,在适宜专业中双语授课比例要大于百分之十。由于金融学专业的国际通用性较强,因此,对该专业实行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业也呈现出崭新的发展面貌,而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离不开具有国际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各大高校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大量人才,就必须改革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入双语教学,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综合培养。总之,在未来,随着金融业发展的不断深化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金融学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科自身的特点使金融学开展双语教学成为必然

金融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经济理论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实现一国内、外均衡的一门学科。金融学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可以通用的学科,具有国际性,近代中国的金融学,就是从西方介绍来的,包括许多金融专业的学生出国留学都会选择金融专业进行深造,而国内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国际金融课程,通过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国际金融理论对国际金融事件进行专业性的分析,并对中国在涉及金融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从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因此,在金融学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就成为必不可少的。

(二)双语教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活动中金融创新的速度也在加快,为了能够使理论的更新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就需要金融教材的内容做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同时还要培养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经济学手段从事国内、外金融事务操作及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运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掌握通行的国际金融规则和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加强学生对英文的学习,提高外语水平和语言能力,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打交道,我们需要既懂金融知识,有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而双语教学恰恰满足了我们这一需求。

三、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金融学双语教学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从客观方面来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版英文教材的使用与我国教学实际存在偏差

在双语教学的模式下,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原版的英文教材,这就会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国内外对金融学所界定的内容不同,由于国家的性质不同,国情不同,导致每个国家对金融学学习的内容也不尽相同,除了一些共性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些符合自己国情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实际。国外的金融学专指资本市场,而国内的金融学内容除了资本市场之外,还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宏观金融部分,原版英文教材的内容与国内的具体实际有差别,如果单纯的引入外国的教材,会使得教材与课程无法有效对接;其二,原版的英文教材所编写的内容虽然全面,但是我国老师在对课程进行讲授的时候,由于课时等一些原因的限制,不可能对课本的内容讲的面面俱到,老师只会对一些面上的或基本的思想进行讲解,而课本中剩下的很多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课下阅读的,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有限,会使其课后的学习比较吃力。

(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接受力不够

在双语教学的模式中,我们所选用的课本是原版的英文教材,而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教扎实的英语基础,否则就无法跟上双语教学的节奏。但是,我国的英语教学多以应试教育为主,许多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一旦考完,连单词都忘得所剩无几,想要用现有的词汇量去阅读原版的英文教材无疑非常困难。因此,学生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在英语语言上花费功夫,又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这就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压力倍增,最后导致既没有学好英语,又没有掌握专业知识,这与当时设立双语课程的初衷完全背离,使双语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

(三)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

使用英文原版金融学专业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体现双语教学模式的特色,又不能与我国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相背离。但是,在我国目前各大高校所开设的金融学专业双语课程当中,却出现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大高校已经将专业课双语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为了能够达标,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考虑教师的开课能力,而缺少对课程设置的总体考量,没有将金融专业与其他相关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对于具体开设的专业双语课程缺乏科学论证,导致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四、如何做好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创新工作

(一)要本土化的使用英语教材

虽然英语的原版教材能够反映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直接的国际资讯,能够让学生眼界变得开阔,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但是中外国情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都被不相同,以国外学生为对象编写的英语原版教材并不一定适合我国学生。所以,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对英语原版教材有所处理,保留其精华的同时,又能通过汉语弥补其缺点,使之能最大程度的适应我国学生。在处理英语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有所取舍,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的核心知识点和基本的基础知识,要用双语分别解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额外注意;针对金融学的一般知识和相关案例,可以多用外语进行教学,让学生大体掌握;而对教材的一些扩展内容,可以让学生做为课后阅读的资料,自己消化,既能拓展视野还能提升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

(二)要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语教学,特别是金融学的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既需要教师有很好的英语能力,又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较强的英语能力是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教师不仅需要用英语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授课内容,还需要运用汉语的思维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金融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一些专有名词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教育部门对待双语教师可以多用优惠措施,比如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优先给予其评优评先的资格等,甚至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有潜力的双语教师送出国深造。

(三)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英语水平,这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我国的本科学生在大学之前主要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对英语的口语表达和听力水平重视程度稍显欠缺,所以以学生为本就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授课。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注重营造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设立“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成立英语阅读社团等形式,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得到尽快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对于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尽早的让其学习双语课程,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让其先参加中文金融专业课,待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后再适当参加双语教学。

(四)根据金融学双语课程的特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金融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双语教学只能占其中的一部分。对本科学生而言,在大一、大二期间由于英语能力一般,金融学专业基础尚不巩固,可以先进行中文教学,等大三和大四再进行双语教学,此时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有较大提升。另外,双语教学对于语言环境要求很高,因此应注重双语教学的连贯性,确保每一周至少有一节课进行双语教学。而且,在学期末的考试中,也不应对双语教学有过高要求,这样可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水平合理的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安排,以达到较好的双语学习效果。

随着金融学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开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的双语教学与国外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只有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选择一种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才能顺利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金融人才。

作者:文婕 单位:云南省红河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慧.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2011(12下):27-28.

[2]王晓静.“国际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2(4):66-68.

金融学的难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模拟教学;金融学专业;应用现状;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引言

当前金融学专业培养人才普遍集中于中低档层次的操作人才的培养,对于高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输出较少,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尚未有一套成熟的金融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模拟教学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上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高端人才的培养,可由于模拟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影响了模拟教学效果的发挥,要培养金融专业的高端人才,还需对模拟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模拟教学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1.开展模拟教学的原因分析

金融专业主要给银行、证券交易等方面培养人才,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理论知识量大,需要通过实践加以掌握,同时,现实中金融业务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只依靠校企合作实现学生知识理论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成效难以保障,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广泛的开展模拟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实践能力。此外,金融专业实践的主要方向为银行部门,而银行不可能容纳那么多的“实习生”,且实习生业务的不熟练会影响银行营业,因此在校内开展以计算机模式为主的模拟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能降低实践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金融业务的操作,在实践中体会专业知识的应用,并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难度适宜的课题进行专研,接受老师有针对行的指导,这对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2.模拟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

模拟教学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对当前的教学实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模拟教学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模拟实践课时紧,实践效果不好。金融专业要学习的知识理论本身就多,加之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业与保险、物流等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就需要金融专业与时俱进的增加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这些足以说明金融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丰富,且实践性特别强。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足,学习效果不好,这就导致了学生参与模拟教学时需要老师引导,甚至手把手的教,模拟教学应用的效果自然不好,学生参与模拟实验难以独立完成实践内容,对于知识的应用和掌握能力有限。例如“投资操作模拟实验”教学中,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效率差,对投资技巧的掌握、期货价格预测等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在模拟实验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决策能力都与教学目标有一定的距离。第二,模拟教学的软、硬设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首先是硬件设备,大多数的模拟教学都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业务的模拟训练,例如,应用模拟软件,发放给学生虚拟资金,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业务流程、操作方法等,教师通过服务器端对学生的行为、决策等进行监控,而受硬件设备紧缺、陈旧等因素影响,一些模拟实验软件不兼容,实验室难以容纳学生数量等,导致了金融专业模拟教学有效性的大大折扣。其次,软件设备方面,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更何况金融行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业务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和优化,因此金融专业模拟教学软件的更新速度远不及实际生活中金融行业业务的变化与发展。第三,模拟教学软件类型单一,在教学中不能充分考虑金融行业的发展,教学只针对柜台业务、信贷业务、国际结算等传统金融行业业务开展实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参与模拟实验的实践与社会真实的实践仍然有很大差距,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在模拟实验中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第四,金融专业模拟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实践经验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水平往往达不到模拟教学要求。一方面,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师普遍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于金融行业的实践经验不足,参与金融行业业务的机会也较少。另一方面,教师的主要精力用在对教学的反思和研究上,对于行业的发展即使有关注,但精力有限,因此教师教学经验与金融专业实践能力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很难在短期内有所改变,要培养“双能型”教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学校的支持、鼓励。

二、拟教学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改革与创新

金融学的难度范文第3篇

20世纪30年代问世的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成为金融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历程碑,它探讨了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将金融理论分成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两个领域。宏观金融主要围绕货币界定、货币供求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等问题展开。由于当时金融市场发展有限,微观金融领域局限于商业银行领域。20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学发展呈现出微观化、技术化与实证化的发展趋势,以马科维兹的研究作为起点,金融学家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资产定价与公司财务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经典理论成果逐渐成为金融学学科体系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货与期权定价、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等。与这一趋势相对应,国内金融学课程体系也在随着理论研究趋势以及金融体系的变迁进行调整。在早期阶段,课程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货币和金融中介机构,在货币理论部分是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延伸,金融中介机构部分重点在于金融机构体系及相关业务。伴随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推进,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作为新的研究对象被引入到课程体系中来。目前国内主流的教材的架构就是按照货币、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这三大块内容展开,涵盖了所有专业课的研究对象。

2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夯实理论基础,重视实际应用是本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存在过分强调实践而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弱化理论性内容,比如说利率决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等。但是,实践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只有学好理论知识才能够理解经济现象与金融行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在独立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较为靠前,学生具备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在具体课程建设中,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为导向。教育部于2003家推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材、实验内容六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环节。

3金融学课程教学特点

3.1知识点繁多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与保险学三个专业合并为新的二级学科金融学,这使得金融学课程不仅包括货币、信用、银行三大基本内容,还进一步融入了汇率、国际货币体系、保险机构、信托机构等知识点。伴随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逐步补充到课程内容中来。知识点繁多,相互之间又存在复杂联系,这使得教学难度大大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搭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3.2理论性强《金融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强,思维严密的课程。课程内容中兼具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由于不同的层面分析方法具有明显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复杂的金融理论时难度极大。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实践,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3.3前沿理论层出不穷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金融理论处于快速变革之中,前沿理论层出不清。例如金融危机导致系统性风险领域研究成果大量出现,对于原有的金融监管理论与理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颠覆。那么在实际授课中如何进行调整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讲授这些内容,往往只能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理念,不容易讲讲清讲明。如果不讲,又不能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知识领域。

4课程内容调整遵循的几点原则

4.1符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衡量课程改革建设方案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培养目标相一致。根据“厚基础,重应用”的理念,综合考虑学生就业与长远发展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作为三本院校,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业务操作的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每年大概有10%的学生考研,金融学课程内容与经济类专业课密切相关,这要求在课程内容设置中要考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深入介绍利率决定理论、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问题。

4.2知识结构完成、内容重点突出作为学科基础课,完整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将知识梳理成体系才能够具备分析问题的基础,才能达到学为所用的目标。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具体内容讲解要做到重点突出。

4.3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伴随金融微观化的发展趋势,金融学课程内容中,微观金融的比重逐渐增加。然而,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意识到传统经济学框架未能有效整合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金融理论。陈雨露在《大金融论纲》中提出了“大金融”这个命题,其基本内涵之一就是强调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的系统整合。从学习的角度来讲,掌握好宏观金融理论,更有利于理解微观金融知识。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并重微观与宏观知识。

4.4经典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经典性表现为完整的内容体系与科学的分析方法。课程只有具备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才能够使得学生具备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现代性是指内容能够跟踪学术前沿,反映实践变化动向。只有将经典性与现代性有机结合,才能够使得学生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商业银行这一章内容,由于金融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即使教材不断更新,仍然难以全面反映银行全新的业务种类。

5教学方式改革

5.1授课组织模式创新———单人授课向团队授课转变就《金融学》课程内容而言,涵盖了货币经济学、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三大模块,知识点较多,内容繁杂。而且金融行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新的交易品种不断出现,作为个体教师不可能有精力关注所有领域,因此很可能导致授课内容陈旧,知识点讲解不够透彻等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出现。因此,应改变一名授课教师从头到尾讲授一门课程的传统授课组织方式,而以团队分工的形式讲授一门课程。团队授课在研究生教学中较为常见,每位教师分专题讲授课程,这种授课方式能够保证教师讲授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不仅在内容上能关注理论前沿,也能保证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

5.2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能力大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金融学》课程涉及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较多,比如说钱荒、利率市场化改革、余额宝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会引起学生巨大的兴趣,可以布置作业的方式指引学生跟踪热点探讨,通过查阅资料对相关问题有深入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报告,进一步启迪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金融学的难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涉农企业;信贷风险管控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都是属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范畴。相比较传统金融学,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就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并不是直接引导行为金额学认为的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投资者的心理行为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投资者的心理认知会使价格及其变动受到相对的影响。行为金融学其实就是有效市场假说相对应的一种学说,金融市场的非理和决策规律都是通过行为金融学来进行体现的。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Burren就在金融学的分析中纳入了行为理论,而且同时将《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进行了发表,在行为金融学著作中,这篇著作出现的时间相对来讲是比较早的。1979年,心理学家Kahneman和Tverskey将展望理论提出,这个理论对于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行为金融学中它是必备的内容。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将基于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一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建立起来,行为金融学实证多、核心理论模型少、没有充足的解释力以及描述性多、定量分析少的现状也就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站在这个基础上,不管是在理论、模型还是在实证上,行为金融学学科都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一来,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就显得较为完整。到2000年的时候,行为金融学家RobertJ.Shi1ler将《非理性繁荣》发表出来,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华尔街投资中,行为金融学的实践就得到了很广泛地应用。2002年,经济学家Dan1el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家VernonL.smith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项,这样一来,行为金融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不管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来讲,都得到了广泛地认可。

二、涉农企业信贷抵押风险研究及管控策略

1.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风险管控现状

(1)操作风险方面。单笔金额小、贷款周期短、资金需求急、操作快、运作频率高都是存在于涉农企业资金需求中一些内容,当前涉农企业的融资模式对于银行来讲,其实还属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管理上还会出现很多问题,再加上涉农企业本身就是高风险客户群的客观性,融资的复杂性也随之得到了增加,银行融资的操作风险也就随之产生上升。

(2)经营风险方面。经济周期波动会给涉农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现在的融资风险中,就拿国家经济政策引发的来讲,涉农企业没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随着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不断变化,它的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一来,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就会差很多。

(3)管理风险方面。涉农企业的很多公司在治理结构上不够科学化,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经营管理大部分都是以家族化粗放式为根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会比较随意。在涉农企业贷款过程中,银行对于风险的规避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很容易就会想银行信贷风险进行转变。

(4)信用风险方面。比较很多大型企业,他们的信息公开化和容易程度所耗费的成本都是最低的,但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公开不透明的,想要查询社会信息也是比较困难的,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想要获得信息也是比较苦难的,这样一来,信息不对称就有所产生。所以,银行在涉农企业中的融资就应该将人力资源作为重点发展的内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质量也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银行贷款成本同时也不断增加,涉农企业的融资在很多程度上也不能够得以确定,这些问题在涉农企业信贷业务中,都能够构成一定的风险。

(5)市场风险方面。涉农企业因为自身的规模很小,没有很深入地研究市场的潜在需求,产品的结构不丰富、在研制产品的过程中没有很高的技术力量,普通的技术含量等都是涉农企业的特点,在产业链中,产品属于地端,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市场,它不能随之进行相适应的发展,在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上也不够出色。经营持续时间与其他相比较会短很多,在市场退出却又很大的比例,银行信贷风险的加大也就具有着一定的客观性。

2.涉农企业信贷风险管控策略

(1)在银行业涉农信贷风险中,抵押物价格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项目的尽责阶段就是它所存在的范围,对于抵押物价格的走势要作为重点进行关注,对于其价格波动状况也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抵押物价格波动是因为期货市场的定价偏差向现货市场进行传递所导致的。所以,作为涉农企业信贷风险源头的期货价格在银行业风险管控中,也就一定会成为重点。除此之外,各大期货交易所提供的期货价格和实际的现货价格相比,具有数据采集较易、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所以银行业应把对抵押品种的期货价格及其未来走势的相关分析作为涉农企业信贷风险管控的重要指标。一旦期货市场价格或走势的分析结果反映出抵押物品种有定价偏差或未来走势堪忧,银行业应适当降低抵押物抵押比率以降低其自身信贷风险。

(2)根据经济学理论,市场价格不具备可预测性。涉农企业如何管控自身抵押物风险也是银行业对信贷风险管控重要考量点。在农业市场化高度发达的美国,银行业把涉农企业是否通过期货市场对其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作为对涉农企业贷款的重要指标。这种方式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源头进行合理的控制,极大地降低了银行业对涉农企业的信贷风险。银行业所承受的信贷风险,通过企业的期货交易行为,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了风险分散,将原本银行业独自承受的信贷风险,转嫁到了期货市场中众多投机者上。因此,我国银行业应将涉农企业是否把其抵押物进行套保作为信贷风险管控的主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郭晓鸣:农村金融: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J].经济学家. 2005(03).

金融学的难度范文第5篇

1.实践教学

美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关键在于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能与社会需求有良好对接。在毕业前一到两个学期,学生可自行联络目标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进行实习,老师也会带领学生到金融企业进行集中实习,将校外实践和校内课堂更好地联系起来。由于我国特殊国情,教育改革尚未完成,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亟待完善。

2.教材多样性

美国教师喜欢选取多本厚重的金融学教材,并且在授课时只讲其重点章节,其他章节由学生自主学习,以课堂提问为主,类似于现在在我国兴起的翻转课堂。而在中国,教材一般选取的都是较薄、较简单的教科书,而且只有指定的一本教材。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按照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按指定教材章节上课,忽略了其他相关参考教材的可取之处。

3.科研能力的培养

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老师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基本形式是论文或调研报告。对论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要求极高。如:对数据的查找能力、对图表的编辑能力、对结论的创新性以及自我观点阐述的逻辑性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抄袭处罚力度较大,一旦发现学生论文有作弊行为,后果极其严重。由此,学生在不断地写作论文过程中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科研水平以及对诚信的认识更为深刻。在我国大学本科写的最正规的论文是毕业论文,由于在学习专业课时没有经过完整的论文写作过程极易产生学术不端行为。

4.案例导向型教学

案例导向型教学方式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美国大学选课灵活,班级规模较小,实行案例教学效果明显。小组讨论实施效果较好,每名小组成员各自分工、自主并积极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协同合作。案例导向型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我国案例教学体现于案例作为篇章引言,老师在授课时很多时候忽略对案例的讲授,仍然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以被动听课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思考。

二、对美国金融学教学方法的经验借鉴

针对于我国当前金融学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美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1.继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检验理论教学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为社会输送其所需的人才亦是检验实践教学成功的方法之一。如何继续做基础调研,发掘、预知社会对金融学人才特质需求,是高等院校在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完善教学体系的基础。

2.丰富考核体系,细化、规范评分标准

我国高校应在教学评价环节做出适当改革,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参照美国考核体系贯穿教学始终,把最终成绩定位为学习全程。如:课堂表现、出勤率、阶段性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演讲、论文或调研报告等等。丰富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懈怠,也使得授课教师能够严于律己,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断鞭策自己进步,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发展。

3.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加课堂魅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