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构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其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实体的会计业务统一到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记账和报告,有效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在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越来越受到大型企业集团的青睐。特别对于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集团财务人员数量,提高企业集团的财务处理效率,促进企业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中去,不断提升财务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加之其实施后的财务处理工作相对简单,对于企业是否适用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如何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的稳定性等,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核算模式,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传统的财务核算模式是基于会计主体假设搭建的企业会计管理框架,一般将企业分支机构作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工作。在这种模式下,往往存在业务基本相同的共性财务机构重复建设,财务业务分散处理,会计记录和报告规范不统一等诸多问题,造成机构复杂,人员冗余,制约企业效率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对企业业务流程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将业务与信息系统结合到一起,实现随时随地报销和上传附件、集中审核费用报销单、批量生成凭证及结账、集中编制报表等功能,提高财务处理效率,进而实现企业成本效率集约发展。

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的优势

(一)提高企业财务处理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的构建是对企业所有财务处理流程的集中梳理,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合理性与实施有效性的全面检验。通过梳理流程,将同质业务处理流程统一,并实现线上处理。网络化的系统平台,使得业务涉及人员在有处理终端的地方都可以上传业务单据,传输业务数据,同时,审核人员通过线上处理,减少了无纸化审核,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在财务核算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了凭证的批量处理与生成,减少了传统模式下逐笔录入凭证的工作量,也大幅提升了会计处理的准确性,这些都有效提升了企业财务处理效率。

(二)降低财务核算人工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将大部分财务处理活动线上化,由于信息系统的引入,解放了财务人员的手工核算劳动,同时财务人员集中操作,使得财务人员消耗大幅降低。在财务核算人工成本降低方面,一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业务涉及的财务会计处理集约化,使得人员数量减少,人工成本降低,二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般设立在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如中西部地区,人工成本单价较低,这也使得企业的财务人员成本大幅降低。

(三)发挥财务决策支持作用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在提升企业会计处理效率的同时,使得财务人员可以腾挪出更多的时间,从事财务管理的工作,重新定位财务人员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可以设置相对较多的财务管理岗位,定位财务管理的职能,促进其决策支持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化处理,快速处理企业经济活动事项,提供实时会计信息,更便于企业相关决策者掌握企业决策相关财务信息,帮助其作出较为正确的决策。

三、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的劣势

(一)制约财务人员对业务的了解程度

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下,财务人员相对精简,凭证审批工作将占据财务工作的大部分时间,由于财务人员主要集中于凭证单据的合规审核方面,对业务的了解相对较少,长此以往,可能造成财务脱离业务,不再与公司的销售人员直接接触,可能沦为辅助岗位。同时,由于其面对的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数字,这些数字往往无法确切表达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各项财务状况,很多业务现象背后的实际情况难以通过财务分析表达出来。

(二)系统开发成本较高,加重企业负担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是企业的巨大变革,企业将面临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的成本极大提高。一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与全国甚至世界建立网络与数据连接,信息系统平台开发与数据处理存储需要花费高昂的费用。二是为保障系统运营稳定和数据安全,需要指派专人负责设计财务共享中心的信息管理模式及提升信息系统管理功能,可能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为了满足财务共享中心的需要,这些花费必然产生,由于费用巨大,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负担,更有甚者因为盲目推崇昂贵的国外大型信息系统而导致破产。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稳定性较低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使得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层次下移,大部分工作依赖系统直接完成,降低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含金量,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可能变为弱势群体,人员流动率大幅度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是否沦为弱势群体取决于企业集团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在一些企业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被定为与原财务部同一级别机构,则不会沦为弱势群体;而在另一部分企业被定位为原财务部下属机构,则很可能沦为弱势群体,造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离职率较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是求职者的“离职陷阱”,应聘者进入该中心即意味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离职。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构建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体系构建前期调研准备工作

前期调研准备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构建的基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的成败。一是充分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论证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作出正确决策。二是加强与已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教训,结合企业实际,加以改进。三是做好选址考察、系统规划、组织设置等体系建设基础工作,确保人员到位,同时结合选址于系统规划,对系统开发有初步的预算,权衡企业的负担能力。四是全面梳理企业各项业务制度流程,提出较为完整的系统需求,尽量减少系统开发阶段以及实施阶段的系统调整及变更工作。

(二)注重体系构建平台建设统筹工作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是系统平台的建设。以较为成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来看,全面建设平台一般包括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费用报销系统、影像扫描系统、银企直联系统等若干平台系统的整合建设。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是面向用户的界面,涵盖了用户需求实现的所有功能;费用报销系统根据企业制度及流程规定设置,并开通相应人员的部分权限;影像扫描系统实现相关单据的上传与下载管理,便于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使用;银企直联系统将平台与银行连接在一起,便于银行数据与企业信息的稽核,同时资金的实时划转也将提高财务处理的效率,使得系统功能更加完整,使用更加便捷。

(三)注重体系构建分步实施推广工作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财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8月10日

一、引言

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企业下属的分支机构众多,且分散在不同区域,在整个集团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机构臃肿、部门重叠设置、管理效率低下且成本高、统计数据失真、部门沟通不畅、流程操作层次复杂等“大企业病”问题。集团财务管理尤为突出,统一财务核算和报表合并难度大,财务数据统计失真,集团资金控制能力受到制约。集团总部既希望子公司发挥积极能动性,又怕子公司失去控制;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会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尤其是最近几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和企业管理带来新的应用和体验。为此,解决集团化管理挑战需要信息化的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管理模式应运而生。2013年12月,财务部以财会[2013]20号文《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为我国企业探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国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值得探讨。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涵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义。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给出的定义是指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此定义虽然得到普遍的引用和认可,但没有点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的实质。张庆龙、黄国成在《创新业务领域服务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的定义是:用到财务领域,就是将集团内大量、重复财务核算及相关业务从企业个体中抽出集中到一个新的自主业务单元,由这个业务单元通过模拟市场化方式为整个集团内部不同企业主体服务的一种机制,这种业务单元就称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此项定义点明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的实质,更能准确定位我国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劣势。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实现财务机构精简,降低集团的运营成本,提高集团信息透明度和控制力,优化集团组织结构和规范流程,甚至由原来的成本中心转化成利润中心,为创造集团价值;当集团拓展市场建立新机构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提供快捷的财务支持,子分公司机构能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各自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提高,优化集团价值链。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非完美的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缺点和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集团财务管理来讲,是巨大转型和重大变革。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到组织的变更和业务流程重组,可能影响人员的稳定性,尤其是子分公司机构;实施和运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也容易失败,如果建设和运营不当,将造成人力物力大量的浪费。我国很多集团公司由于忽视了某些关键问题,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其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成本不升反而降,工作效率上还逊于转型前的模式。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是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和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在信息系统支持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才可以跨越地理的障碍,无论单独财务系统还是业务系统其共享功能才能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才能真正落地。目前,云计算、大数据、影音网络传输等信息技术非常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

三、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的要点

(一)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关键环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张庆龙教授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指出建设一个良好的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是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构架得以实现的基础技术支撑和先决条件,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关键环节。云计算部署方式特别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使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常常是集团企业,有实力部署私有云(云计算一种部署方式)。信息化平台和数据集中存放于集团总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子分公司机构采用云端方式访问共享中心系统。云计算有利于移动办公、异地办公,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内容广泛的、持续的、反应迅速的服务。所以说云计算技术在统一搭建与整合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非常的适合。

(二)构建信息化平台模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作为独立的运营实体,需要完整的信息系统作为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五大模块:集团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影像管理系统、预算与网络报销系统、网上支付和银企互联系统、综合管理门户系统。集团ERP系统是信息化平台的核心,也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的基础。集团ERP系统集中整合集团业务流程,并对业务流程进行控制和优化,是协调管理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工具,也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工具之一。影像管理系统为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强力支持,有利于实现无纸化的审批及会计作业,突破了距离的诸多限制,实现票据实物的网上审核和影像化的存储管理,有效支撑财务共享服务作业模式的运转。预算与网络报销系统是信息化平台重要的系统,也是建设信息化平台的亮点。预算管理为网络报销提供的控制基础,网络报销直接面向业务的前端系统,职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提交报销申请,审批领导可用数字签名的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业务审批。银企直联是指集团在内部建立资金管理系统,与银行共同开发适合内部资金管理系统和网银系统统一的数据接口,实现资金管理系统和网银系统的对接。利用银企互联系统进行网上支付有利于提高集中支付的效率,可与会计核算、网上报销系统进行紧密连接,打造信息系统统一。网上支付和银企互联系统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账务信息支持,也利于对分(子)公司资金的监督和内部控制。综合管理门户系统既是一个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又是企业获取外部访问者信息的接口。它既能够动态地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又能够支持信息化平台的统一搭建。(图1)

(三)“量体裁衣”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集团公司实施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项目时,需要正确定位自身需求,“量体裁衣”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是一个重大信息化项目,是一项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综合性项目,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有一个清晰的总体规划,以确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什么时候实施,哪些模块先实施,怎样有效实现信息模块衔接,并考虑本信息化项目的时间、成本和质量。

(四)签署服务水平协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为内部业务组织、子分公司机构,甚至为外部单位提供财务共享服务。服务水平协议(SLA)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作的“逻辑平台”,是一种由服务供应商与用户签署的法律文件,甚至可以承诺只要用户向服务供应商支付相应费用,就应享受到服务供应商提供的相应服务质量。把内外部客户的财务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没有签到服务水平协议,服务得不到保障,一定程度上谈不上正真意义上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也是现代信息化方面云计算服务的显著特征。在集团企业运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需要制定服务水平协议,就服务的内容、质量、服务等级、服务反馈评价、改进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所有工作都将基于服务水平协议内容,各成员单位可根据服务水平协议评估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服务水平协议必须一致同意双方责任和内容,避免某些模糊的领域引起歧义和冲突。

(五)配套相关人力资源体系。无论是建设初期,还是试点和运营阶段,都需要配套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在建设前期或初期时,就应成立相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组。项目组负责整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前期调研、可行性论证、实施和后期运维过程。项目组需要配套的人事政策、新的绩效考评体系、职务职位说明书、岗位胜任能力要求。项目组成员最好是内部选拔和外部相近行业招聘。项目组成员核心管理人员的选拔与招聘应考虑经验、沟通能力、企业文化认同等关键因素,可以考虑内部、同行业优先,外部适当的原则。

(六)考虑信息数据安全性。信息数据安全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构建极其依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越集中和共享,其对整个网络、通讯技术的依赖性就越强,网络安全必须重视。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合理确定实施共享的内容与范围也是信息安全重点考虑的方面。一方面利用信息化安全技术保障信息数据安全,比如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计算的服务数据中心端,多方面采用信息化安全技术来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利用管理手段,如云端账号权限的管理,常用安全管理制度来保障。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运营保障

对于公司来讲,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项重大的变革,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十分重要。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是一个持续完善、不断改进的过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运营保障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如知识管理、绩效管理、内控风险管理等。

(一)知识管理体系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新生事物,需要的知识不断获得、积累、创造、分享、更新。建设知识管理体系,使企业组织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适应管理的需求,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常运行。实施知识管理体系依赖于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这个平台经常综合管理门户系统有所体现,也经常看到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综合管理门户系统的子系统。除了平台外,知识培训也是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加强绩效管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精简财务部门或其他业务部门的机构,虽然能优化管理节约成本,也造成大量优秀的员工流失,甚至造成一些部门的人员恐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到的业务流程重组,也能带来工作内容的变更,原来的绩效体系不适合现有的管理需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小组成员更是如此。所以,无论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小组,还是其他涉及到财务共享服务的其他人员,都需要配套的人事政策,相对应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完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也带来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存在风险,这就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识别自身的风险,同时采取必要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来降低、规避、转嫁这些潜在风险后还有未能被控制的潜在风险。所以,公司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予以保障,加强集团的内部控制,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五、结语

共享服务模式经历30多年的发展,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帮助下,大型集团公司之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要。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普及的政策引导。例如,2015年我国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始试行,也给财务共享中心带来很大便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庆龙,黄国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咨询服务系列专题(一)创新业务领域服务企业集团财务共享[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共享 服务中心 构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在跨国公司的管理实践中被应用,更多世界财富500强企业纷纷着手建设,效果显著,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理论研究也日渐增多。我国很多优秀的企业,如中兴通讯、海尔集团、万科等,也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少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很多企业也有意学习并效仿。但综合而论,该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成长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有待提高,人才管理、创新、全球流程交付和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还很多。如何构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更深入了解这种模式,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和路径。

一、我国企业的运用与现状

《2015安永财务共享服务调查报告-中国境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行业发展现状》报告显示,从2010年开始,在被调查统计的五年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已经实现和可以纳入的流程与功能方面,费用报销、应付账款、总账、应收账款、现金结算等的需要排在前列。然后企业根据运行情况,适时再将更多流程种类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效果上看,多数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以及整体业绩改善等方面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虽然我们在集中报销、账务处理、供应商往来管理方面,实践已经比较成熟,但这仅仅是简单重复工作的再统一。但在共享信息与提供服务和市场需求的衔接方面;财务人员安排和分流导致不满,制约个人发展从而人才流失;IT 系统的研发和风险管控;战略配合与投资决策难以实现等情况都存在问题。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风险

(一)财务与经营相分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独立业务单元集中建设,中心的选址并不会过多考虑生产和提供服务主要区域,即使地理位置相近,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与业绩考核决定了,其财务工作人员,不会过多的去了解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或仅仅了解生产经营的某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公司的全面了解,缺乏实际业务的内容支撑,导致财务人员无法精确地传达公司面临的整体状况,往往是以点带面。

(二)建设成本大

人工成本大。建设过程中,为保持稳定和平稳过渡,需要保持原有财务部门继续运作,新设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断扩大并接手业务,人员双重配置,既要招募新人,又要留住老员工 ;新的业务流程,培训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同时,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自身的特点,希望全面发展的财务人员,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接触简单重复的工作,难免打击其积极性,员工离职成本增大。

信息系统成本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预期目标的实现,无不借助强大的技术创新和信息系统投入,甚至在还没有实现共享功能之前,就要先行创建强大的信息系统。如不能从自身出发,盲目的跟进,效果不明显甚至导致负效应。更多的现实是,在施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很多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固化,且各有所长,如财务核算、资金支付、全面预算、资产管理等模块,将其统一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不仅花费巨大,甚至由于不同系统的专利权限,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倒逼企业自行研发,成本难以估计。

(三)税务风险大

在税收管理上,我国执行的是属地原则。各企业应该配有专门的财务人员来与当地的税务机关联系,既能降低税务风险的敏感性,又能在争取各项税务优惠政策上更加便利。而共享是专业分工,却难以因地制宜。

三、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路径

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重大的财务变革,项目的实施涉及整个公司上上下下的所有单位,牵扯方方面面的权责和利益调整,影响重大。因此,项目的实施首先需要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决策者不仅要充分认识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其对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障碍;一旦确定了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作为未来改革的方向,必须顶层设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协调各方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在集团公司内部员工中做好充分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动员工作,让全体员工了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必要性,争取集团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全体员工最大程度的支持,减少改革的阻力。

考虑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工程的复杂性,建议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进行,在公司内部选定具有一定代表性单位(业务)进行试点,要先将底层子公司会计核算职能剥离出来,并逐步建立较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

首先搭建财务各模块,各模块中,报表体系和大额资金支付系统,其次是预算体系,预算体系下,拓展投资预算、费用报销、成本核算、往来核算,最后是人力资源与绩效考核。借助ERP、内控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完成公司共享体系搭建。其次开始试点,可以选择比较财务基础较好单位,也可以选择业务简单或有代表性的单位。再次全面实行,调整方案,优化流程,结合试点情况,分批次分公司分行业全面铺开。全面实行的节点是要保证正常的财务运行和整体风险可控。最后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积极衔接企业ERP,结合业务集中管理情况,系统建设情况,完善财务共享流程考评指标体系,提高财务共享的质量。

参考文献: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多元化 大型企业 运用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将重复性高、易规模化操作的财务基础业务集中操作,实现业务处理流程、标准的统一,输出高质量、标准化会计信息。同时,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承担基础业务职能,可选择较低廉的人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形成大型财务信息数据库,以较快速度响应集团总部和子公司的信息需要。此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意味着对企业原有的财务组织结构进行重大变革,部分财务人员的工作地点、内容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前,管理层需要疏导财务员工因变革产生的抵触心理,逐步实施。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多元化大型企业的运用情况

(一)应用现状

财务共享服务在我国的引入源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运用于以下五类企业。第一种是大规模企业,有较多的分支机构;第二种是有标准化的财务核算制度的企业;第三种是产业类型高度重合,财务处理方法相似度高的企业;第四种是权力高度集中,资金管理严格的企业;第五种是管理模式较为现代,注重风险防控的企业。虽然我国引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较晚,但如海尔集团等多元化大型企业已经相继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提升效率并且强化集团的财务管控。

例如G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2014年就开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G投资集团是负责G国有资产投融资经营的集团公司,投资范围涉及多个行业,目前是我国企业500强之一。然而G投资集团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就遇到了一些困难,集中体现在对原有管理模式和人员利益冲击较大;各业务流程差异较大导致财务共享中心流程规范较困难;财务共享中心远离各子公司导致信息沟通困难;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难度较大;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可以说G投资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也是目前我国多元化大型企业运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共性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行业标准难以统一

多元化企业的经营范围广泛,产业分布较广。在多元化企业内部,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企业里不同产业业务处理流程、行业标准迥异。因此,对于多元化企业而言,若建立统一的业务处理流程和标准,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行业特点、市场监管的需要;若依据产业不同建立多套流程、标准,规模效应优势必然减弱。

2.选址困难

大型的多元化企业通常在国内有大量的子公司,经营地点分布在各个省市。如果在企业集团内部建立一个公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选址上须统筹考虑经营管理的便利性、运营成本等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大型多元化企业分支机构分布广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辐射范围边际扩大,信息传递成本增加,原始资料的保存与验证难度提升。多元化企业需要统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成本和各子公司间会计原始资料传递与保存等问题,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经营地点。

3.缺乏绩效约束

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严重滞后,不够与时俱进。在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企业如果没有配套建立与相匹配的绩效考核方式和指标,将不能真实衡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业绩,人员的积极性受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效能受到不利影响。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在我国起步较晚,尚处于理论阶段,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没有得到完善,不能全方位提供约束和评价。在人员的职业规划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晋升通道尚未形成,人员考核缺乏标准,不能与人员的晋升挂钩。

4.信息整合差

当前的企业管理已经完全借助于信息化手段,电子信息也已完全融入财务管理中。而目前的企业在财务信息的集成工作、分区管理和信息共享上并未形成完善机制,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后虽然给信息共享局面带来改善,却并未形成质变,部分信息的获得仍然利用原有方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系统整合信息,并未建立完整的信息化平台,没有将数据在此平台上进行共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中心的职能不能完全发挥。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多元化大型企业的运用对策

(一)梳理组织架构、形成统一标准

按照标准化、流程化的专业标准来调整财务内部架构。在流程的制定上,多元化企业可集中内部各行业专家,重新梳理各项财务业务流程,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各产业共性的财务业务,例如资金拨付、费用报销等业务,对于这类业务,需要将流程拆分细化,落实到最小单元,交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标准化处理。另一类为企业内重复性小、规模化效益低、行业特点鲜明的财务业务,将继续由各子公司财务人员完成。通过将财务业务分拆,能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化作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信息处理质量,同时母子公司的财务部门人员仅承担行业特点显著业务,能将更多精力聚焦财务分析、决策支持等高附加值职能。

(二)引入影像扫描系统,降低原始资料传递成本

为了应对多元化大型企业在地域分布、原始材料传递上存在的问题,集团各公司可通过建立影像扫描系统,解决原始凭证传递保存等问题,子公司的原始凭证可通过影像扫描的方式将信息传送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加快了信息的传送速度,提高信息的储存和调取的便利性,保证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影像扫描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选址压力,给中心的定位以更多的灵活性。原始凭证可放于子公司自行保管便于监管部门查证,同时多元化企业应当配合采取补偿性措施,开展日常和专项稽核,确保影像系统扫描信息与原始凭证信息一致。

(三)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要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工作的事后管理,优化绩效评价的工作流程,在周期结束后总结分析财务工作完成情况。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设,保证考核工作能够真实反映工作业绩。将考核结果与人员的薪资、晋升等挂钩,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工作积极性,帮助其完成职业规划。同时应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更熟练掌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流程和财务制度,提供其向上发展的晋升通道,以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优化信息系统

首先,建立一个能够将集团信息进行集中整合的信息平台。以ERP系统工具为切入途径,建立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将集团内部全部财务信息统一录入,分类整合。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将多种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保证信息管理的严密性。其次,要完成信息化平台内部各系统的协调,增强核算、预算、资金等各业务系统的横向信息传递,降低信息失真度。最后,加强对信息安全性的监管。制定信息系统的操作制度,规范信息使用的相关制度约束,让信息平台的使用符合内部控制原则。

例如可以选择用友软件公司的NC产品作为资金管理平台,利用资金管理系统实现3方面的业务功能,包括管理职能(资金信息监控、内部账户管理、资金计划管理)、筹资职能(主要是境内授信、信贷和票据的信息全流程管理)、服务职能(主要是境内资金结算、自动对账、存款计息等),同时与外部银行系统和内部系统实现对接,实现全流程实时全面的资金管理,较大程度满足了境内资金管理的需求,并随着各项业务和管理需求持续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薛贵.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集团财务转型的有效模式[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5(10).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5(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范文第5篇

作为主要嘉宾演讲人,中兴通讯的财务副总裁陈虎感到格外兴奋,“这要在几年前,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时只有外企和国外的一些公司会谈论到这类话题。”

陈虎还清楚地记得,早在2005年,他到高校面试学生的时候,问学生知道财务共享服务,知道SSC吗? 当时,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

短短几年,财务共享服务成为CFO关注的焦点。来自安永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境内已有超过450家共享服务中心,涵盖了各行各业。

在深圳,中兴通讯的执行副总裁、CFO韦在胜正在推进其“彩云平台”,意图把财务共享服务送入云端。他希望能建立中兴财务云,当企业某时、某地需要一项服务时,只要拿起终端,提出请求,云服务中心将提供满意服务。而且,不仅能为中兴通讯,待时机成熟,还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云服务。

在北京,中国联通执行董事、CFO李福申正带领财务团队建设ERP共享财务。中国联通集团财务部孟欣处长指出,“ERP+共享”,这是联通对共享服务中心(SSC)的新探索,联通称之为“大ERP”。在业内看来,中国联通提出的在共享服务支撑下,实现其“大ERP”计划,从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云计划”。

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背景下,一股以共享服务为基础,以云计算为支撑的财务云服务的浪潮正袭卷而来。

解放“自己”

在国内外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共享服务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陈虎在研究国内外共享服务的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上,对采用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兴通讯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其定义为:财务共享服务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它通过将企业各分支机构或法人的财务业务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再造,由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统一对其进行处理,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通俗而言,对使用服务的人来说,财务共享就如同一间自助餐厅,种类丰富的美食按标准做好并分区摆放好,客人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及份量,就可以搭配成一份可口的套餐。而在提供服务的人眼里,财务共享服务即是以财务的各项业务为原料,按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加工,向客户提供点选的财务服务所形成的最终产品。

无可置疑的是,共享服务颠覆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方式,建立了类似流水线的运作模式,借助精细化的专业分工、标准化的流程和发达的信息技术,以“服务”为定位从事财务业务,服务的客户越多,显现出来的规模优势就越为明显,共享服务也就越有生命力。

但在陈虎看来,财务共享服务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实现财务职能的转变,解放“自己”,解放财务的生产力,才是真正意图。

回顾过去的十几年,管理变革实践中,出现很多新的名词,如经营之道、流程再造、价值创造、6&等等。但是过去十几年的财务领域却很少听到什么新的名词,财务仿佛生活在真空中,大家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关心自己从凭证到会计报表的过程。

财务如何解放“自身”的“生产力”?

其实,每一个从事财务的人都希望在企业的工作过程中能够从幕后走到台前,能够从一个孤立的“真空”走出来,和企业各个部门协调沟通,作为信息传递中枢,为企业经营和决策发挥更大的价值,而不是简单地做原始凭证和财务报表的处理。

无疑,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用更加经济、高效的方式实现财务基础业务的运作,是财务变革的必由之路。

中兴通讯的财务已实现“解放”。陈虎介绍说,中兴通讯将财务分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传统会计的部分都集中到公司在全球的4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而在中兴其他的分子公司里,已经没有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有的只是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专家,这些人做的工作看来与财务毫无关系,既不算账记账,也不制作报表。但是,他们善于提取和利用核心的财务信息,为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如果将财务工作比作人体,那么,其中业务财务分布在企业的每个经营单位,犹如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他们把全身各处的感受传递回大脑,也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全身;财务共享服务像人体的四肢,通过纯熟的操作,执行既定的流程,战略财务更多是大脑,分析业务财务和共享服务中心传递回来的信息,及时反馈和决策,保证人体对外界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云服务

中国财务共享服务之路,不仅带来财务人员角色的转型,同时,在云计算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下一步发展趋势将走向云端,实现随时随地任意接入。

有人说,未来企业的标准化业务,“要么外包,要么被外包”。持这种论调者的基本依据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像中兴通讯一样高速成长,自己构建共享服务中心。虽然一些企业也有财务集中化的趋势,但自己构建成本会比较高,同时也缺乏足够的业务量来达到规模优势。

到底是自己构建一个共享服务中心,还是寻找外包的方式把一部分重复的会计核算业务包出去,将是CFO们不得不面对的抉择。

在陈虎看来,选择财务外包的难点在于,在观念上,中国很少有企业愿意把财务外包给别人。另外,中国还没有很好的本土供应商有能力从事外包工作,可以做外包的企业大部分是外企,成本比较高,可能比雇佣中国员工还要高,这是中国企业不能承受的。

陈虎一直坚信,财务外包是一个趋势。但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中国企业要逐渐接受这个理念;第二,需要有一批中国的供应商,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