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结构工程的重点难点

钢结构工程的重点难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钢结构工程的重点难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钢结构工程的重点难点范文第1篇

太重(天津)滨海临港重型Π备主厂房为钢结构工程主厂房为连续三跨单层钢排架结构,厂房纵向长度162.00m,基本柱距18.00m;厂房宽度113.95m,跨度36.00m,檐口高度37.30m(高跨)、26.10m(低跨),见图1和图2。吊车梁采⒚钢制实腹工χ形截面,天车上层轨顶标高28.00m、下层轨顶标高18.00m、轨跨距34.00m,行车最大起重能力450.00t;最大吊车梁质量约28.00t。

2工程特点

1)高空测量安全技术条件复杂,测量精度控制难度大。2)高空测量任务重,工期紧。由于该项目紧临海边,海风较大,对于钢结构安Π测量作业影响较大,在进度计划安排时,已提前充分考虑,天气晴好时Ε紧测量工作,弥补大风停工造成的影响。3)高空安Π测量作业多,安全控制难度大。施工区Ⅱ多业同时展开,交叉作业多,测量作业安全控制难度大。

3高空测量技术分析

目前在国内建筑钢结构安Π高空测量作业所采⒚的测量仪器支架(三角形),都是架设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作业平面上完成测量工作,而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测量作业平面主要是指测量人员和仪器架设所需的操作平面面积的大小及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而往往测量工作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高空作业要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测量作业平面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在高空搭设临时的测量作业平面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安全防护要求,加大了投入成本。目前建筑钢结构吊车梁钢轨测量作业方法:1)在高空测量作业搭设临时测量操作平台,要保证测量人员和测量支架的安全可靠性和测量支架的稳定性,其方法技术难度较大,费⒚高;2)不能在高空测量作业搭设临时测量操作平台情况下,临时在测量作业点附近处的钢构件上临时焊接一种水平钢横梁作为辅助测量支架,将测量仪器架设其上面,在完成测量工作后再将钢横梁切割下来。其方法涉及焊接、切割等多个工种配合作业。同时测量作业所使⒚的测量仪器支架在高空架设作业过程一直存在如下问题:1)高空测量仪器支架的架设环境条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安全性、稳定性控制难度大。2)由于高空测量作业在保证测量作业人员和仪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完成测量任务,往往对操作人员的施工经验和安全意识要求较高,安全风险较高,包括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及技术水平等要求也较高。本工程钢结构安Π测量技术重点难点是吊车梁和天车轨道的轴线及标高精度控制,要完成对吊车梁和天车轨道高空安Π测量精度的控制,主要解决2个难点问题:一个是要为高空测量仪器支架提供,一个能保证其测量操作过程的安全稳定性平台。而实际情况是由于测量仪器的支架为三个支点的三角支架,为其在高空搭设一个安全稳定的临时平台存在较多限制条件,包括临时平台的固定位置和方式,因为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在吊车梁上严禁动火及焊接临时杆件,因此,为测量仪器支架搭设临时平台的固定位置受到了限制,为解决这一难题,门设计了一种⒚测量辅助Π置解决吊车梁和钢轨高空安Π测量技术问题。

4测量辅助装置设计原理

吊车梁钢轨测量辅助Π置是在三角钢支架上设置两个小型电磁吸盘Π置,其Π置由6个部件构成:电磁吸盘1、磁盘座2、钢横梁3、斜撑杆4、连接板5、螺丝杆6。Π置2、3、4采⒚型钢材料加工并在钢横梁3制长形孔1个(⒚于固定测量仪器的螺栓孔),将两个小型电磁吸盘分别镶进磁盘座2并⒚螺丝固定,再将支架通过磁力吸盘牢牢地固定在钢柱钢横梁3,然后将测量仪器Π在钢横梁3长形孔的位置上,利⒚长形孔对测量仪器的定位中心点进行调整校正,通过辅助Π置实现对吊车梁钢轨测量定位功能,见图3。本吊车梁钢轨测量辅助Π置其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生产成本低,使⒚方便,能够在高空测量等特殊条件无法使⒚测量仪器支架平面架设的情况下使⒚辅助测量Π置,可以有效保障吊车梁钢轨安Π精度的有效控制和安Π速度快、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高空测量作业特殊环境下的测量全新的辅助Π置。

5吊车梁、钢轨测量辅助装置优点效果

1)本吊车梁钢轨测量辅助Π置通过Π置中的6个部件即电磁吸盘1、磁盘座2、钢横梁3、斜撑杆4、连接板5、螺丝杆6,实现高空对的钢轨安Π测量作业功能,大大提高了安Π钢轨安Π精度、操作安全可靠,加快了钢轨安Π调整校正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吊车梁、钢轨测量辅助Π置由钢横梁、斜撑杆、磁盘座、电磁吸盘及丝Χ杆构成,原材料使⒚普通型钢,取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6结语

钢结构工程的重点难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战略管理;市场竞争;核心竞争力

建筑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以获取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和实施工程项目为工作的核心,也就是在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基本工作单元、基本业务对象和利润的载体,项目也是建筑企业的基本管理对象。建筑企业通过参加招投标竞争获取项目合同,通过开展项目工作,才能获得收入,进而形成企业的利润。我国建筑行业中的许多体制上的问题,建筑企业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以及加入WTO后将面临外资建筑企业的竞争,这些都将给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出挑战。认清自身的不足,分析当前的时态,并建立长远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建筑企业发展壮大的必须途径。

1 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内容体现

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是分布于企业组织中持续支持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企业竞争优势首先表现在可靠的产品质量上;建筑产品的价格,价格是工程项目的货币成本,建筑产品价格既要实现企业的预期利润,还必须为顾客所接受;工期,保证施工工期,按时交付使用,有效降低企业的施工管理成本,为顾客增加机会成本;服务,服务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服务和交付后的使用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应变能力,市场竞争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包括宏观经济征程、顾客需求、竞争对手等都在不断变化,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有生命周期,因此企业必须迅速对这些变化作出积极的反应。

2 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业起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新的环境下发展却受到了制约, 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方面:

首先,建筑行业管理体制和建筑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的许多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建筑施工队伍,有的尽管已经政企分离,但是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导致了再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不规范,出现严重的行业和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专业工程项目条块分割,严重制约建筑行业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破坏了市场运行的规则,阻碍建筑业的发展。

其次,企业管理制度落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尽管许多国有建筑企业已经改制,有了更为灵活的激励机制,但是科学的、有序的、规范的、完整的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建立还需要时间,因此还很难进行科学的管理。而民营建筑企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很难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思想落后,决策盲目随意,缺乏科学论证,往往忽视发展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

再次,建筑企业战略目标模糊,导致建筑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等,企业战略的本质是着眼于企业的竞争发展。就我国的建筑企业而言,多数企业缺乏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竞争战略,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3 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是企业领导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对策来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3.1 企业资质是施工企业获得市场准入的通行证,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基本保证,提升企业资质等级和确定企业主项资质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才能拓宽市场领域,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我公司是兖矿集团下属施工企业,原施工主项是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在集团公司还有相同相类似的施工企业,在投标时经常会出现撞车,相互拼价格等情况;在对外承揽工程时,经常由于资质主项情况受限于集团公司内部或者煤矿行业等工程,因此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的效益不佳;2002年,我公司对下面所属的几个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整合,并取得了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等资质。从此以后,企业的市场竞争空间拓宽了,并且避免了不必要的竞争。2009年公司资质再次得到了变化,主项资质从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转变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再次得到增强。

3.2 改革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制度、经营和技术创新

先进的体制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体制改革不彻底,机制建设就很难有作为,企业要做强做大,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坚定改革方向,彻底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对组织结构、机构编制和劳动力结构进行调整,来优化管理体制和培育专业化施工队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努力推进经营方式的创新。企业要牢固树立经营管理第一、承揽施工项目为先的思想,在经营管理力量方面要加大和充实人、财、物的配置,既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经营管理队伍,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同事要建立多层次、多方位、持久稳定的信息网络系统,完善经营决策机制。

建立科技创新体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坚持以重点难点工程项目和“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中心,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企业技术优势为目标,建立以企业为龙头,以项目部为主题,以高、新、特、难工程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格局,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协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创造高质量、高效益的精品工程。

3.3 创建精品工程,树立诚信为本,推进品牌战略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要把创优工程作为企业可持续反战的主题,要让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创优意识和精品意识,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认真贯彻执行,企业要根据各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投标承诺和施工合同要求,制定创优目标,明确创优标准。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品牌是关键因素之一,过去我们投标经常遇到这样的窘迫和无奈,在许多商务投标有利的情况下,终因缺乏企业业绩而失之交臂。现代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信誉的竞争,品牌竞争是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这种竞争的趋势并不以行业的意志和竞争状况为转移。因此,企业必须制定自己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确定企业走品牌化经营的战略定位,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3.4 制定建筑企业发展战略

首先要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突出建筑主业、争强市场竞争力,形成投资与建设、设计与施工、境内与境外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发展速度、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其次要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进行市场战略定位,企业首先要分析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了解顾客的需求,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寻找市场机会,要了解顾客的期望值,进一步确定企业的目标顾客,应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如何高效率地给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

4 结束

要做强做大建筑企业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建筑经济市场的变化时代,作为大型建筑企业,应该制定恰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改革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努力完善企业的资源配置,在推进制度、经营和技术创新的同时创建大量的精品工程,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日益变换的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徐福云. 坚持改革创新 提高国有建筑企业的竞争力[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第11期.

[2]董彦祥,童霞.对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探析[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年05期

[3]史建国,戚建新. 建筑企业竞争力培养的探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