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培训目标
1、新招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的实现率达到100%以上;
2、企业全员接受安全培训达标率100%;
3、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5、广场工作人员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6、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达到90%以上,复培复审完成率100%。
二、培训内容
1、基本知识:安全生产的概念、方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员工作标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专业知识:各项应急预案,对应特种作业人员专业知识、安全达标规范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培训计划
1.一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据
春节期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防盗、抢事件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2.二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加油站消防安全制度。对象:加油站员工
安全管理员工作标准。对象:管理人员
3.四月:消防安全学习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4.五月: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初起火灾的扑救与人员疏散逃生
消防设施种类及使用情况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5.七月:食品安全知识及应急预案。对象:餐厅、超市员工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服务区。对象:全体员工
6.八月: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与义务
防雷击应急预案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7.十月:“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冬季道路安全保畅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8.十一月:冬季锅炉技能及防火培训。对象:锅炉工
除雪防滑应急预案
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与义务
(一)按照省“十二五”安全生产发展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狠抓工作落实。
(二)加强与省交通、建设、国土、水利、环保、气象等部门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络员会议制度及信息共享机制。
(三)州(地、市)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与政府部门间的应急联动、联席会议、资源共享等制度规范,指导企业应急救援队建立健全接警处置等管理制度。
二、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加强指导协调,推进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区域性矿山救援队伍建设。结合我省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达标考核,进一步加强省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快省区域性金属非金属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步伐。
(二)依托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救护队,加快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基地建设步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编制完成项目建设方案和第一期建设任务。
(三)依托中央驻青及省管企业,加快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田等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协同有关部门推进公安消防、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民用航空、水力、电力等行业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矿山及危险化学品企业较多的州、县,要采取政企联合等方式建设区域性应急救援队。
(四)加强大中型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贯彻落实好《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等,对尚未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的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监督其与邻近具备相应能力的专职应急救援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指导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
(五)推动工业园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选取基础扎实、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大中型企业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开展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三、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加强部门应急救援工作机制,进一步密切与公安、地震、气象、环保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建立完善政府、部门和企业间协调畅通、快速联动的应急救援机制。
(二)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十二五”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省、州(地、市)安全生产应急机构职能,、、等安全监管部门要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等安全监管部门要设专职应急管理人员。
(三)监督指导大中型企业和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督促高危行业企业设置或指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办事机构,配备专职应急工作人员。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报预警机制,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分级分类、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工作,建立省、州(地、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数据库和分级监管系统。
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一)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修订、、备案、培训和演练情况。加强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工作岗位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的管理。通过落实预案审查、备案等制度,促进政府、部门、企业预案的上下衔接和资源共享。
(二)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依法将应急预案作为行业准入的必要条件。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没有应急预案或预案未通过专家评审的,或重大危险源没有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的,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组织省安全生产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州(地、市)、县安全监管部门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企业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高危行业企业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周”活动,监督指导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冶炼企业和交通、建设、教育、铁路、民航等行业(领域)的应急演练工作。
五、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建设
(一)加快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项目建设步伐,第一期主要建设应急管理支撑系统、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子系统、应急知识库及事故案例管理子系统、应急救援事故总结分析子系统等。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要充分整合现有调度指挥、监测监控、办公自动化等信息系统,建立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1.1缺乏安全管理技术
高含硫气田具有腐蚀性,容易堵塞地层中的缝隙,从而给开采工作增加了困难。第一,我国防腐技术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不能应用到气田的开采中。第二,气田开采工作中开发管理技术的缺失,导致开采工作效率低下,没有规范和标准可言。第三,在预防并治理含硫物质的沉积上,并没有相关的经验或者技术可以借鉴,是一个技术空缺,因而气田开采中困难重重,影响安全管理的进程。
1.2缺乏安全管理人员
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是气田开采工作顺利进行的人力资源保障。但是,我国目前的气田开采人员,都是没有经验的新员工,其专业技术水平比较低,技能的缺乏,直接影响到开采工作的进度和效率。
2.4缺乏危险应急预案
由于高含硫气田的开采具有危险性,因此应该制定相关的预警机制和事故应急预案。而在实际的开采工作中,企业往往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将精力放在了开采工作上,对于其它工作事务采取忽视的态度,所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一旦发生突发的危险事故,由于缺乏预警机制,没有应急预案,就会降低对危险的反应能力。没有应对措施,就会导致重大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2高含硫气田安全开采的管理措施
2.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在对含硫气田进行开采前,要有硫化氢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对开采技术进行规范,加强硫化氢的管理和监督。在安全管理制度中,至少要包括硫化氢的监督与管理、硫化氢的知识培训两项内容。第二,严格挑选管理人员,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是:认识硫化氢气体,了解它的性质和危害,能够掌握硫化氢的检测与控制技术,能够协助制定硫化氢预防和应急预案。第三,各部门要加强合作,对硫化氢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实处,从而保证气田的正常开采工作。
2.2实行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开采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开采设备的维修保养、硫化氢气体的监测、狭小空间的安全工作管理、用电安全管理、高空作业安全管理等。第二,设备操作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操作、锅炉的安全操作、气瓶的安全操作等。第三,现场安全管理。在开采现场粘贴安全标志,科学堆放危险品,关注交叉作业。第四,消防安全管理。要正确设置消防器材,制定消防规定。第五,安全事故管理。发生井喷事故、机械事故等,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2.3加强开采安全管理
一方面,加强开采设备的安全防护。其一,定期对开采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在工作中能够顺利运行。其二,在设备或管道中加入一定的缓蚀剂,能够有效降低硫化氢的腐蚀程度。另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其一,工作人员进行开采工作时,要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二,工作时,严格按照制定的开采规范和制度来进行。其三,企业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制定应急预案,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4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第一,开采人员工作以前,要进行硫化氢的预防与控制的培训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安全防护技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危害,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第二,进入气田进行开采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考核,取得硫化氢安全防护的资格证书,否则不允许进入气田工作。第三,对于气田、燃气管道周围的居民,要进行和硫化氢相关的知识教育,发放安全防护手册,让人们了解硫化氢的危害,从而增加安全意识,学会处理硫化氢事故的措施与自救方法。
2.5制定监测应急措施
2.5.1硫化氢的泄漏监测对硫化氢的监测,主要使用有毒气体检测器和易燃气体检测。同时,管线的压力监测,要使用线路断阀检测系统(根据进气量和输气量计算并设定阀室关断后的报警限值,利用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当阀室自动关断后,达到报警限值时系统就会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观察分析,从而做出判断处理)。如此一来,就能够实时监控硫化氢的泄漏情况,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降低硫化氢对人员和设备的危害程度。2.5.2制定应急控制措施在应急措施的制定上,要求具有连锁性。也就是说,一旦发生硫化氢事故,就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救:首先,停止天然气的向外输送;然后,按照相关规范控制硫化氢的泄漏情况;最后,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机械设备。这种连锁性的应急措施,其优点在于能够全面控制气田的井口和运输系统,对各个方面进行应急防护,大大提高防护的效果。
3结束语
关键词:电厂 运行管理 制度 培训
随着电厂现代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运行管理在电厂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连续运行,如何提高广大运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正确、有效、快速处置机组在运行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对电厂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经验,结合当前时期下电厂管理模式,寻求完善运行管理的具体方法,为电厂进一步提高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一、 建立健全生产运行管理制度
运行管理制度对于运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从本质上对运行工作做出规范、严谨的要求,使生产运行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岗位职责,是最基本的运行管理制度,在电厂运行部门中,应规定了主任、值长、班长、主值、副值的职责范围,使每个职员能够各尽其责,并明确相应责任和义务。
交接班制,交接班是上、下班之间交清情况,保证运行连续进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必须认真制定并贯彻执行。
巡回检查制,是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制度。岗位巡回检查必须定时间、定部位、定项目、定内容,使上岗人员人人明白,自觉执行。
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制度。“两票”是最基础的运行工作。加强“两票”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两票”填写和执行的合格率,对规范工作现场运行管理管理.提高安全作业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制,定期试验是指运行设备或备用设备进行动态或静态启动、传动,以检测运行或备用设备的健康水平。做好设备有关项目的定期工作,可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隐患,及时处理或制定防范措施,从而保证备用设备的正常备用和运行设备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二、严格运行人员值班行为规范
运行人员是运行管理的第一要素,要做好电厂运行管理工作,必须从源头上加强人员的管理。
1.要求监盘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应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必须精神饱满,挺胸抬头,经常查看盘面,翻看计算机各设备系统画面,认真做好监盘工作。监盘有操作时,必须仔细看清所操作的设备名称、位置和数据正确时,再确认操作,并注意观察与该操作相关的表计及设备系统参数的变化,杜绝误操作。
2.运行人员要做好运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当出现设备异常、故障时应能初步判断设备故障类型及其影响的范围,第一时间对问题做出处理,并及时进行汇报。
3.运行人员要掌握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的条件及相互影响的参数变化幅值,要预知系统在各个状态下的主要矛盾、主要危险点。对机组设备在任何状态下,即使无法避免带病或缺少监视手段运行,也都能快速地制定出应急措施,不能有消极等待及推卸责任的想法和做法。
三、科学优化管理,提升机组运行水平
管理好电厂,要以提升机组运行质量为工作切入点,一方面建立生产日报、周报及月报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和真实;另一方面要健全生产指标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定期开展生产运行数据分析,研究机组最佳运行工况,合理控制运行参数,精心调整设备状态,不断优化运行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
同时要加强现场跑、冒、低、漏的治理工作,及时对泵体、阀门、管道等设备的漏点进行诊治,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汽、油、粉尘等对生产运行及现场环境的影响。针对碎煤机室、粉煤灰拉运、空压机室等特殊环境区域,制定专项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做到环境达标,卫生合格。
四、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保证现场标准化、秩序化
要不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现场标准化创建工作,规范运行人员在岗行为。要对生产运行值班操作、巡回检查、交接班、考勤、缺陷及应急处置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形成考核和评比。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必须注重运行管理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环节。目标责任的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形成个人向班组、班组向部门、部门向公司的层次管理,着重加强各级人员的责任感,同时激发班组职工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实现班组运行管理科学化、内容规范化、基础工作制度化,并把班组生产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五、加强培训,提高运行人员整体素质
运行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运行管理水平。在电厂运行管理中,要不断提升运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制定形式多样的员工培训考核方式,开展岗位练兵、实际操作、事故预想、应急演练等培训工作。同时,也可采取“以老带新”的形式,组织运行人员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发扬“传、帮、带”精神,加快青年员工成才步伐。培训内容应包括:
1.运行规程、安全规程的理解,这是运行人中的业务基础。规程及各种技术规定不能死记硬背,而应加深理解、使之融合贯通。
2.设备结构、系统运行原理,这样运行人员就会在任何异常情况下都能迅速地得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并能用最佳的方法处理故障。
3.岗位技能培训在内容上,注重从实际出发,要针对工作的需要开展培训,加强各专业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使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正确地传达、执行操作指令,使作业活动实现规范化。
六、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生产指标体系
要规范热电厂生产运行管理,促进节能降耗、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强源头管理,注重内部挖潜,加强基础数据采集、评估及分析工作,建立包括生产经营指标、生产运行指标、燃料物资指标、检修指标等在内的全厂生产指标管理体系。做到计划详细、职责明确、逐级落实、监督完善,形成从生产指标计划、制定、分解、执行、监督、考核的闭环,并将基础数据积累融入其中,形成严谨、有效的指导热电厂生产经营工作的数据指标体系。同时,依托电厂内原有的工作系统,形成工作流程的严谨衔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热电厂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工作。
七、强化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及水平
电厂运行管理中,要搭建应急管理体系,从实际出发编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加强预案编制人员对预案编制目的、原则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操作性。同时,要通过定期、有针对性地演练,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锻练生产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反应能力,从而能够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确保预案在关键时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预案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DL.5009.1一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关键词: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对策措施
1.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不同敏感度的信息,规定合适的管理制度和使用方法,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使每个系统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将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形成一种习惯。制定系统安全奖惩制度,对于违反制度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或行政处分,情节特别恶劣的可提起法律诉讼,对违规制度者进行举报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院内每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举报任何系统不安全现象和行为。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中心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子系统使用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系统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病毒防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登记制度、应答制度、考核制度等。做好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检查记录,日常维护记录及用户的监控记录等。
2.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应急预案
充分考虑各种系统故障,设计与各管理岗位相符的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常规处理预案和紧急处理预案,根据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适时采用,以保证正常的服务和秩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将系统中断时间、故障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由分管院长、相应科室及计算机中心组成故障排除小组,当灾难发生时应用应急预案进行恢复。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查找问题,加以整改,提高其针对性和实用性。
应急预案包括服务器、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系统安全风险应急措施、具体的协调部门及相应的工作、常用的应急电话等。应急预案须明显张贴,使应急操作人员方便地看到。
3.建立系统安全监控体系
设立安全管理人员,对那些给信息系统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的行为和人员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和数据操作员、职能科室、部门领导三个层次的数据质量监控层,对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信息系统数据质量考评和反馈制度。建立合理的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的组织结构,成立信息系统安全领导小组,在硬件、软件、数据、网络等各个方面合理配置系统安全管理人员,选择适当学历和专业的人员担任并让其明确各自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使用方法。论文参考网。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上要求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系统安全培训工作也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应合理配备技术人员,保证维护力量。同时,专业人员应对每个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操作规程,熟练系统操作。目前员工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利用业务系统登录口令过于简单的漏洞,私自访问不安全网站,下载并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私自接入不安全设备等问题,这些都给信息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威胁。因此,要下大力气做好员工信息系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员工自觉遵守信息管理的各项规定,增强其系统安全意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对系统安全培训不太重视的,今后应丰富培训内容和方式,注重培训时间和频率的选择,适当增加培训投入,做好相关方面的改进以提高培训效果,加强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的重要性,根据的实际情况每年编制合理的系统安全预算,避免投入的盲目性。加大对重要设备如服务器等的投入,提高其可靠性,防止因设备档次低而引起的可靠性问题,避免设备的核心部件为伪劣品最终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4.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检测机制
可采取与专业安全服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策略实现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安全信息沟通与共享,积极利用其在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信息系统安全实际,建立符合信息安全要求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不断研究和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缺陷以及面临的风险与威胁,并积极寻找相应的补救方法,力求做到防范于未然。
应制定安全检测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组成专门的检测小组,在领导和系统运行维护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系统的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信息保护、安全管理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认真测试与核查。
做好硬件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论文参考网。定期对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内部除尘,更换老化的零部件。定期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磁盘清理程序,优化硬盘设置,优化每个工作站子系统,确保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
5.加强系统重要信息和文档的管理
完整的系统文档是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基础,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因此,应加强系统文档的管理。论文参考网。系统文档包括计算机资料、驱动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安装盘、应用软件安装说明书、程序使用说明书、源程序代码及详细说明、各计算机的IP地址、计算机名、服务器配置说明书。
6.完善系统功能,提高应用程序级的安全性
根据各级操作员的操作范围,合理设置系统软件的权限,慎重考虑系统功能,如在财务收费报表中及时反映收费票据号码,退费、退药票据号码,以便核查,禁止票据重打功能。
根据备份原则,不能只有一个人能进行系统管理或数据库管理。严格限制超级用户数,系统超级用户只能由系统管理人员掌握,并定期更换口令。系统管理员严格按照“审批单”为各工作站子系统用户分配适当的权限。严禁帐号及密码外借他人,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系统。
7. 强化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保障
硬件方面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隔离。对内部信息系统和外部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同时,对内部局域网中的医疗网络系统和办公网络系统进行物理分割,封闭医疗网络系统中所有对外的接口;保证存有重要数据的子系统只能使用内网而不能使用外网。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备份策略,预防硬盘损坏等风险,保证服务器长期可靠地运行。数据安全是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避免损失的最佳途径。不同的数据备份方法如双机热备份、异地备份、磁带备份等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的实际情况适当采用。
软件方面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选择符合系统安全要求的操作系统并及时更新。客户端安装远程监控软件,帮助系统管理员实时监控和记录系统各个终端的运行情况,防止非法用户侵入系统。同时,强化行为管理,对各种网络和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分类管理,规定行为的范围和期限,及时发现并去掉一些设备共享或文件夹共享,尽可能地制止一切与信息管理无关的现象和行为,减少网络的安全隐患。购置网络版杀毒软件,在服务器及每个客户端都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定时更新病毒库,周期性地对系统中的程序进行检查,利用病毒防火墙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选择和使用更为安全的数据库系统,并严格规范使用制度及方式。采用适宜技术与设备保证链路安全。强化桌面系统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臣. 略论信息系统建设[J]现代管理, 2007, (05) .
[2]李华才.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华北国防医药, 2002, (02) .
[3]袁永林. 军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J]解放军管理杂志, 2003,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