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 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在鼻内镜下用高频电刀电凝止血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通过512例难治性鼻出血病人在鼻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进行电凝止血,细致观察病情、卧位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等,不仅及时控制了鼻出血,还有效的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 512例病人在3~5天痊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高频电刀电凝止血是在直视下迅速查找出血部位,有效终止鼻出血,较传统的止血方法明显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病人的住院天数。
【关键词】鼻内镜 高频电刀 难治性鼻出血 护理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过去采用鼻腔填塞等多种治疗手段,但效果均不佳,我科从2006年使用鼻内镜高频电刀进行鼻出血电凝止血,术中视野清晰,能迅速查找出血部位,有效地终止鼻出血,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使病人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难治性鼻出血患者512例,男292例,女220例,年龄15-86岁,其中250例是高血压病所致,230例无明显诱因反复发生鼻出血,32例血液病所致。
1.2 治疗方法[1] 使用GD350—B型高频电刀,进行高频电刀止血,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极电凝止血,另一种是双极电凝止血,其中单极电凝止血时,病人不得携带金银首饰、手表、手机等金属物,头发全部塞入帽内,所有病例采取平卧位,应注意避免肢体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分,在止血过程中如患者躁动时,应及时检查电极板是否移位脱落。用1%盐酸丁卡因2支+0.1%盐酸肾上腺素2支+0.9%生理盐水20ml制成麻醉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在0度内镜下用吸引器吸净鼻腔血凝块,查找出血部位,单极电凝止血输出功率40-60W,双极电凝止血输出功率15-20W,每次持续5-10s,反复数次,至粘膜碳化变黑,血管封闭不再出血为止,创面用红霉素眼膏挤于明胶海绵上覆盖,如出血血管较粗大,可用止血材料,如膨胀海绵行局部微填塞。
1.3 护理[2]
1.3.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处理,并详细记录,做好失血量的估计。
1.3.2 卧位护理 反复鼻出血病人应卧床休息,禁止下床活动,老年体弱病人加强观察护理,防止发生褥疮,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勤翻身。
1.3.3 饮食护理 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富含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食物温度不能太高,以免引起再次出血。
1.3.4 排便护理 患者长时间卧床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可造成便秘,而用力排便是造成再次出血的一个重要诱因,便秘者嘱病人多食含纤维素多的绿叶蔬菜、粗粮等,无糖尿病的病人可饮用蜂蜜水,必要时使用开塞露。
1.3.5 心里护理 鼻出血病人常反复多次发生,易出现恐惧、焦虑、护理上应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有效的沟通,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积极配合治疗。
1.3.6 症状护理 因鼻腔填塞引起流泪导致湿疹,可准备吸水性强的纸巾将眼角的泪水轻柔拭去,保持呼吸道湿润,为病人做口腔护理,让病人多喝水,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缺氧,缺氧者可酌情给予吸氧。
1.3.7 鼻腔护理 嘱病人不能擤,给以呋嘛滴鼻液滴鼻,每次2—3滴,每日3次,间隔1小时后薄荷滴鼻液滴鼻,每次2—3滴,每日3次。
2 结论
512例病人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一次手术治愈492例,二次手术治愈20例,治愈率100%。12例患者术后感鼻腔干燥,给以薄荷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处理后缓解。术后静脉输抗菌素3-5天,随访半年无再次出血。
3 讨论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治疗的原则是迅速查找出血部位,快速、有效地终止鼻出血。鼻内窥镜的应用为直视下微创止血提供了可能,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既往行前后鼻腔填塞,病人疼痛、缺氧、纳差、易发生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我们在鼻内镜直视下查找出血点,用吸引头吸出凝血块,很容易找到出血部位,而且单极或双极电凝止血效果是立竿见影,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明显减少了行前后鼻腔填塞的一系列并发症,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明显降低了再次出血的发生率。
我们认为,对于复杂鼻出血病例,应根据术中出血部位及出血情况,酌情行鼻腔微填塞治疗,有利于防止再次出血。该术式有广泛适应症,对于年老体弱、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均可施行,除少数几例术后感觉鼻腔干燥,经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新形势 中职 商品学基础 导入方式
当前我国中职教育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商品学基础》也不例外。传统的中职《商品学基础》教学一直以来深受普高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中职生普遍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缺乏自信,自觉性不强,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境界。对此笔者认为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具体而言应注重课程导入,运用积极有效的课程导入法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迂回导入法
对于广大中职生而言,《商品学基础》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充满新鲜感和期待感,可是中职生的满腔热情通常都是昙花一现。因为他们从小学到初中都在不断学习新的课程,每次接触新学科时,他们都充满激情,到最后皆转变为消极怠慢,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抵触情绪,最初的那种新鲜感犹如划破长空的流星一去不复返。因此在教学《商品学基础》时应让学生从内心接纳这门课程,不能令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虎头蛇尾的情绪。这就对课程的导入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教师在选择课程导入法时一定要认真思考哪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接纳《商品学基础》这门课程。同时教师还应突破传统模式,运用新颖有效的导入法。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迂回导入法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商品学基础》课程的兴趣。这种导入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感受不到你正在上课,让他们在一种自然而然的情境中进入课程的学习。譬如实施这一导入法时,教师不一定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是讲述自己耳闻目见的趣事,并将这些趣事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然后再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来分析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本课程的实用价值,这样就能让学生从内心接纳《商品学基础》这门课程。
二、兴趣导入法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魔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有了兴趣,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可见兴趣在学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兴趣有直接与间接之分。而目前绝大多数的中职生对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仅是对成绩略感兴趣,这只是间接兴趣。那么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采取何种措施去提升学生对《商品学基础》的直接兴趣呢?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兴趣因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兴趣导入法能在《商品学基础》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这一导入法的实施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方能有效实施,因为这一导入法的运用是依靠新颖独特且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看点”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思维,方能在趣味导入法的设计上别出心裁,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譬如在教学《生活用商品知识》中的粮食分类时,我故意在黑板上写上了“籼”字、“糯”字以及“粳”字,并问学生这三个字应怎样读?当时很多学生都感到很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都踊跃回答了这一问题,答案可谓丰富多彩,这其中也包括这三个字的正确读音。而学生在积极的回答中迸发出高涨的学习热情,之后的教学开展得十分顺利,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讲解《生活用商品知识》中的茶叶知识点时,我也采用了趣味导入法,具体是如下操作的:我告诉学生虽然我国的茶厂众多,但是我国所有茶厂的总体实力竟然无法与英国的立顿茶叶公司相比,据权威部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茶叶的总产值为三百亿人民币,而英国立顿公司每年的茶叶总产值为二百三十亿人民币,是我国茶叶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七。为什么英国立顿茶叶公司的茶叶产量这么高?这一问题深深吸引了学生,让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与好奇感,而此时教师加以引导即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认真学习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可马上举出方便面的例子,并提问:“为什么方便面可以长时间保持呢?”学生会回答这是因为方便面中加了防腐剂,能够防止变质。此时学生的热情高涨,教师则可顺势引入商品防霉腐的教学。
三、信念导入法
对中职生而言,学习《商品学基础》这一课程最大的障碍就是对自己缺乏自信。从本质上而言,教学的终极目的并非为了考试,考试仅是一种检验的手段而已。根据教育学理论分析:学生在大脑中产生何种想法,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而绝大部分的中职生从小学开始就经常的向自己灌输“我不行”、“我无法做到”、“我不聪明”等自卑性的想法,从而让自己产生了消极厌学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他们的学习陷入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以至于最后一上课就头疼。这种错误的观念在中职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为了消除他们学习《商品学基础》这一课程的自卑心理,教师可在教学中实施信念导入法。这一导入法的实施就是在每次教授新课前鼓励学生不抛弃、不放弃,树立起必胜的信心。这对于激发中职生学习《商品学基础》的兴趣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教师在《商品学基础》的教学中一定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兴趣为导向,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注重导入方式的运用,实施与时俱进的教学法,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教育” “自我教育”
一天放学后,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突然听到“报告”,抬起头一看,发现我班的两个学生手里拎着一袋垃圾站在办公室门口,其中一个是副班长小嘉,另一个是淘气鬼小程。“请进,什么事啊?”他们一边走进办公室一边说:“华老师,这袋垃圾是在我们班的包干区发现的,我们已经查过,这是初二(10)班的,里边的废纸上有他们班级的名字,还有他们班学生的名字。”“真的?拿出来让我看看。”他们放下垃圾袋,快速地找出了证据。“哎,这些学生的品行实在是太差了。”我叹了口气,“那现在先把垃圾……”还没等我说完,小程嬉皮笑脸地接道:“放回到他们教室门口去。”我注意到小嘉用胳膊挤了挤小程,就微笑着问:“你们对这些学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他们太懒了。”“他们经常乱扔垃圾。”“我还看见他们班的男生拦住女生呢。”“对,还有在车棚里抽烟呢……”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好。你们发现了不少不良的行为,这说明你们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正确的荣辱观和良好的道德观。”我给予他们表扬鼓励,“而且,当你们发现我们的包干区里有垃圾时,能立即把它捡掉,这说明你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再说,你们没有简单地把垃圾从我们的包干区挪到人家的包干区,这又说明你们做事不冲动,有自制力。你们向我汇报,目的是想要我们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你们是在帮助他们,这一切你们都做得很好,接下去你们准备怎么处理这袋垃圾呢?”“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去。”小嘉抢着回答。我又问小程:“你看呢?”他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答道:“扔到垃圾箱里去。”“对。你们说得不错,这是最妥善的处理办法。”我又拍拍小程的肩膀说:“我知道你刚才为什么想把垃圾袋放到他们的教室门口。你是想教育他们,让他们吸取教训,以后别干这种缺德的事情,对吗?”他马上抬起头说:“就是嘛。”“对,是要好好地教育教育他们,不过,教育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吧,你看行吗?”他爽快地回答:“好。”“那你们把垃圾处理完就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啊。”他们一边应着,一边走出了办公室。而我独自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具有正确的社会荣辱观。他们能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做到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能真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加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少数学生道德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随手乱丢废纸废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闯红灯,向小同学敲诈勒索、旷课逃学……可见,部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状况对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决定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一、经验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同化点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道德品质发展可能性为基础。与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总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并且是由内而外主动生长的,而不是从外到内灌输的结果。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前提。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可能性。这就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
二、双向建构: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活动基础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双向建构的。首先,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不是自发的,人的道德品质潜能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道德品质的发展需要在参与社会生活、与文本对话、与人交往、在认识或者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实现,在这种主体性的活动中,人在习得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的同时,还发挥着自己的潜能,主动建构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活动是学生一切道德品质发展的源泉和中介。其次,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的选择,以及主体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期望、自我调节等)。随着学生的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还取决于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
三、系统变化:学生道德品质构建的基本方式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一种身心结构的系统变化过程。首先,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诸多方面组成的身心结构系统,任何一方面道德品质机能的作用都是在人的整个道德品质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结果。发展不是指某个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掌握,而是整个身心结构系统的变化。因此,人的道德品质发展不可能割裂开来施教或者通过训练的方式实现。其次,学生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迅速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诺维奇的研究认为,在儿童每一个发展的阶段都有其主导性的需要,以及与这一主导性需要相适应的发展课题。每一个发展课题的解决都能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可能。因此,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该发展阶段的主题,学校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主导性需要和该阶段面临的发展性课题。
四、多维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生成的不确定性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发展的共性,同时每个学生发展的基础、可能性、路径与节奏也不完全一样。而且发展是非线性的,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轨迹。有时儿童在发展中的错误和曲折往往是孕育更大发展的起点和信号。为此,道德品质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互交替的统一过程。道德品质发展的连续性是指道德品质的某些方面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连续性的过程,但是,很多情况下,道德品质发展往往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即某个阶段学生似乎看不到发展,突然,因为某个事件的发生,学生在某些方面一下子成熟起来。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往往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发展的统一。因此,学校教育除了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提供连续性的有计划的教育之外,还应创造让学生道德品质发生非连续性变化发展的教育活动方式与内容,适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五、有机整合: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方向
知:即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道德信念、道德评价,是人们对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对其他要求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幼儿只有认识了行为准则的意义,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倾向。但是幼儿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是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肤浅的。加强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具体、形象的材料,采用活泼生动的形式,在一些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失时机地给他们讲雷锋和英模的故事,组织他们观看反映英模、好人好事的录像、电影、演出,带他们去慰问为人民立功受奖的英模等,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
意:即道德意志。它是指在道德行为中自觉顽强克服困难的毅力,是一种控制和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能使某种道德行为坚持到底。幼儿这时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但在行为过程中不一定能按照行为准则达到要求,特别是幼儿,道德意志比较薄弱。因此,作为教师或家长,既要向幼儿提出合理的、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要求,又要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培养幼儿的意志力。
1、共同性: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学中,必须做到各个因素协调一致,共同提高。
3、多端性:幼儿的个性特点不同,教师不能一概从道德认识开始,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手段。
首先,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在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体的、形象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启发式诱导,使幼儿懂得什么样的事不能做,什么样的事可以做的道理。不能只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使幼儿不知所措。
道德情感爱心幼儿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是要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其道德情感,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其中包括有情感品质和道德品质。情感品质是道德品质的基础,道德品质是情感品质的升华。因此,幼儿期的品德培养应从教育入手。
一、教育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
人的道德情感主要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幼儿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也就是说,教师的道德情感与幼儿道德情感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因为幼儿好模仿,好奇心强,分辨能力差,同时又处在个性品质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有稳定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曾记得,我和一位年轻爱美的女教师带大班,她很讲究穿,每天换衣服。她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向我炫耀裙子是美国货,皮鞋是日本带来的,化妆品是法国的……我也说:“确实不错。”并不在意它的后果。时隔不久,在一次以《我长大了以后》为主题班会上,竟有孩子说:“我长大要去美国,美国的衣服漂亮。”有的说:“我长大要出国到日本挣钱买衣服,一天换十次,比X老师要好多了……听完孩子们的话,我深感内疚,这难道不是教师道德情感的偏差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吗?事实证明,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健康的道德情感,才能成为孩子的偶像,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才能影响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
二、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特别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良好情感来感染
教师的“爱心”不仅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乳汁,也是变幼儿消极道德情感为积极道德品质的催化剂。一句话“爱”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动力。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老师的爱能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转化成他们接受教育的内在力量。尤其是对那些“病苗”,老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
班里的小昊父母离异,各自到外地谋生,他与奶奶相依为命。由于缺乏正常的母爱和父爱,道德情感发生了异常,他孤独、散漫、不爱讲话,当他看到别人的妈妈来接孩子时,他就歪着头小嘴直嘟囔:“讨厌,真讨厌!”我问他为什么?他不理我,还向我翻白眼,后来我和他约定作好朋友,我亲近他、关心他,用温馨的爱照顾他。不久,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再次问他为什么说讨厌时,他抱住我哭了,哭得很伤心,他说:“我看见别的小朋友妈妈来接时我生气,所以说‘讨厌’,我妈妈为什么不来接我呢?”听了他的话,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对他说:“我当你妈妈好吗?”他紧紧地抱住我直喊妈妈。这对他来讲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是情感上的满足,这种情感是道德品质的萌发和基础。因而教师的道德情感直接影响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如果对小昊无缘无故地骂别人“讨厌”,不加分析地斥责或置之不理,或是反感他,那会导致他产生不健康的道德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向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
家长的道德情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如果父母具有热情、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情感,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也会有热情积极向上的情感。
班里淼淼第一周没贴上小星星,她的眼里泪汪汪的,可嘴里却愤愤地说:“不要臭星星,让我爸爸给我做一颗。”看到她的样子,我又气又好笑,在对她进行教育后,请家长密切配合。
可是第二周,她仍没评上星星,原因是和同桌的小朋友抢椅子而发生争执,家长再次配合进行了教育,在回家的路上,淼淼低头不语,泪水直流,家长对她说:你的优点挺多,学习好,爱画画儿、爱劳动,但是和小朋友却总是不能友好相处……
在家长的配合教育下,淼淼发生了变化,不断地改正缺点,一次,值日生忘了给同桌的小朋友发勺子,她立即把自己的勺子让给了同桌的小朋友,在游戏时她把新球让给了别人,吃水果时她把大苹果留给别人,她终于得上了小星星。她高兴极了,家长对她的进步感到极大的欣慰。
四、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