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的保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内部控制;商业秘密;保护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86-01
一、内部控制与商业秘密的概念及联系
所谓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的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用以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的总称。按其控制目的的不同,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免疫系统”,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成为其关注的对象。而商业秘密已经成为继质量和安全之后,关系到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秘密的泄漏可能让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瞬间失去优势而走向灭亡。因此,商业秘密的保护自然成为内部控制的关注对象之一。
二、目前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过于机械
当前,许多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更多是通过制定各项保密制度,然后根据保密制度要求进岗位监督、分离,要求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书等方式,但是,这些保密制度本身完善吗?是否真正起到保护商业秘密的作用?在保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有些企业会参考或者直接复制其他企业的保密制度;有些则根据自己的企业情况制定保密制度。保密制度定下来后,很多企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却没有考虑到正在施行的制度是否真正有效。如果保密制度本身存在漏洞,再严格的执行也失去意义。
(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存在局限性
有些商业秘密本身就非常专业,为了保证制度的可行性,很多企业会把专业领域的商业保密工作下放给专业部门的负责,虽然,这解决了专业性问题,但由于商业保密制度是由某一部门独立制定或实施的,难以避免会从部门利益出发。然而,作为企业整体,各部门并不是孤立的,每个部门的运行情况都很可能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影响到企业整体,这时候,由单一部门制定和实施保密制度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
三、内部控制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漏洞
企业运行内部控制保护商业秘密免受泄漏,但与机械的行政规定条文不同的是,内部控制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系统,而这个系统运转的催化剂就是事前审计。例如对工业配方、化学配方、药品配方等的保护,企业内控部门可以明确接触配方的群体、每个监管环节(如研发、原材料管控、生产、检验等环节)的责任人、接触配方的审批流程等,从而减小配方泄漏的风险。到了这个环节,内部控制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会结合事前审计结果,了解此项内控保护措施是否适应于企业自身特殊性,分析内控程序本身有没有漏洞,存在哪些不足,这些不足可能带来的什么风险,该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企业员工对内控程序的执行情况等等,然后根据事前审计的结果对内控制度进行及时完善,从而发挥内控的实际效力,实现保护商业秘密的目标。
(二)内部控制能站在企业整体角度保护商业秘密
虽然企业是由各个部门紧密结合,但不可否认,各部门做决策时,会更多从部门自身的利益出发。如生产车间中的工艺流程,优化的工艺流程能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性,这种工艺流程本身就是一项商业秘密,对于生产车间,更多考虑低耗高产,可能会为降低人力成本而忽略了生产环节对工艺流程的信息保护,从而给商业秘密保护带来风险。内部控制是从企业的整体出发,组织内部经营活动的控制系统,他能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制定各项流程,避免企业因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四、目前内部控制对商业秘密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非直接营利特点可能掩盖其价值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但是,内部控制部门并不直接产生利润,并且他对企业产生的价值相对于销售等部门并不明显,但产生的费用却和销售等其他部门一样可以清楚计量,这样,内部控制系统可能因受到忽视而投入不足,从而无法真正的产生作用。
(二)内部控制的投入给企业带来负担
内部控制的投入中,除了硬件设施等的一次性投入以外,还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无形投入,因为只有让全体员工培养保密的意识,并将其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才能真正到位。这些投入包括商业秘密保护培训课程、常规保密检查、保密技术维护等,这对企业来说是成本的增加,特别是那些成立之初或者营利能力有限的企业,将成为较大的负担。
一、宗旨
本论文研究目的是为大型企业失泄密风险管理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型企业应对失泄密风险的管控能力。首先概括提出失泄密风险管理十大维度,研究列示常见失泄密风险点;其次,构建失泄密风险管理框架进行风险诊断分析;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失泄密风险管理十大维度
根据专家访谈、实践经验、查阅相关制度等,总结梳理出失泄密10个风险维度,分别为保密工作责任制、保密制度建设、保密宣教培训、人员管理、定密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载体管理、场所管理、活动管理、涉外活动管理。针对10个风险维度研究提出风险点。
1.保密工作责任
保密工作责任制是保密工作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人,再进一步加强管理,保密工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风险点包括:保密委员会作用发挥有限,保密委员会形同虚设,不按期召开会议并研究部署失泄密风险防范的有关重大问题;主要负责人对失泄密风险防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能高度重视和定期开展有关重大问题研究;保密分管领导不重视失泄密风险防范;业务分管领导对失泄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能做到失泄密风险防范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研究;保密工作人员不能有效履行失泄密风险防范监督管理职能,对研究部署失泄密风险防范工作不及时,缺乏对保密工作开展督促、指导和检查;业务员工忽视失泄密风险防范;对失泄密风险防范的支持力度不足;未建立失泄密事件报告、处罚机制。
2.保密制度建设
保密制度健全使保密工作有章可循才能实现保密工作做到无缝隙管理。
风险点包括:保密制度不健全,不能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各项保密工作制度;保密制度可操作性差;不能及时修订完善制度,缺乏保密制度修订完善机制,根据情况变化修订完善相关保密制度的及时性不够。
3.保密宣教培训
做好保密工作宣传教育可以使保密相关制度条款及时、系统地宣传贯彻到工作人员当中,做到入心入脑、铭记于心,这样才能使工作“不走样”。
风险点包括:全员失泄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全员保密工作普及宣传力度不足,员工普遍缺乏失泄密风险防范意识;保密文件、法规、制度等精神不能及时传达、学习,不能定期、及时开展保密培训;保密宣教培训频率低、宣贯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的宣教培训,不能按要求组织全员失泄密风险防范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学习;全员保密宣教培训参与程度低。
4.人员管理
保密工作人员中的人员是知悉、接触秘密信息的工作人员,只有对这部分人员加强管理才能保证秘密信息不泄露。
风险点包括:对人员缺乏分类分级管理,没有根据程度和重要性等因素,对人员进行细化分类管理;对人员缺乏资格审查,在人员上岗前缺乏对其进行严格资格审查,并签订保密承诺书;对人员缺乏出国(境)审批,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对人员因私出国(境)等事项进行严格审批;有的单位对人员缺乏离岗清退管理,不能按照有关规定督促人员离岗前清退载体等物品;有的单位对人员缺乏脱密期管理。
5.定密管理
在单位海量的信息中准确划分信息范围并且加强管理才能使工作人员明确秘密事项范围,做好保密工作。
风险点包括:保密事项范围不清晰,没有制定本单位保密事项范围一览表;定密程序缺乏规范性,没有完整的审核审批手续;信息、发表不经保密审查,保密审查审批程序不完善,信息、缺乏履行审查审批程序。
6.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
随着信息化步伐加快,利用信息系统、信息设备管理处理、管理信息已成为趋势,做好信息系统、设备的管理才能有效防止电子信息的泄密。
风险点包括:信息内网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对信息内网建设单位缺乏安全保密管理,信息内网建设没有选择有资质单位进行建设,或者没有与建设单位签订保密协议;对信息内网建设单位人员缺乏保密审查,忽视对信息内网和计算机运行维护单位的资质和人员进行保密审查;介质管理粗放,未按要求建立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登记台账、粘贴密级标志,并明确责任人及设备编号,未按要求存放和使用;计算机安全保密措施不到位,没有采取符合保密标准的安全措施;计算机使用不规范,计算机未单机运行,安装使用具有无线功能的模块和设备;移动介质交叉使用频繁;存在违反规定使用中央文件现象;自动化设备使用违反保密规定;信息内外网计算机之间频繁交互信息资料;存在违规使用外网计算机办公现象。
7.载体管理
存放信息的载体即为载体,对这些载体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做好保密工作。
风险点包括:载体管理不符合规定,对于国家秘密、公司秘密等载体(包括纸质)的制作、收发、传递、复制、使用、保存、维修、销毁等不严格按照保密管理规定执行;对于各类秘密事项缺乏知悉范围界定,不能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各类秘密事项的知悉人员或岗位范围;对于各类秘密事项缺乏知悉情况书面登记。
8.场所管理
存放信息的场所即为场所,加强对场所的管理才能有效做好保密工作。
风险点包括:对保密要害部门缺乏防护措施,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没有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防护措施;对进入场所和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人员缺乏采取相应保密管理措施。
9.活动管理
涉及秘密信息的活动即为活动,对活动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做好保密工作。
风险点包括:对参与活动人员管理不严密;对活动过程缺乏保密监管;对公司重要科研成果、专利等未进行有效保护。
10.涉外活动管理
做好对涉外活动的管理,才能有效防止信息泄露到境外。
风险点包括:对外提供文件资料缺乏保密审查;出国(境)人员保密管理不严密;对境外分支机构缺乏保密管理和监督指导。
三、构建大型企业失泄密风险管理框架
针对风险点进行风险分析,根据风险的重要程度和风险发生可能性对风险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对不同种类风险采取不同管控措施。从制度、职责、流程、标准、考核5个方面(“五位一体”),健全失泄密风险管理体系。
四、大型企业失泄密风险管理框架的应用
1.主要潜在失泄密风险量化评价方法
选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量化分析与评估。从风险的重要性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价。风险量化评估采用问卷调研实现,具体方法为李克特量表法。将“风险重要性”和“风险发生可能性”分为5个等级,各数字对应含义如表2所示。
2.风险评价问卷调研实施
对十个风险维度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对十个维度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总体来看十个维度的风险均为较为重要且比较不容易发生。为了进一步分析十个风险维度之间的差异性,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Z分数),结果发现:“双高”风险为保密工作责任制、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重要性高但发生可能性低的风险为:场所管理、活动管理、涉外活动管理;重要性低但发生可能性高的风险为:定密管理、载体管理、保密宣教培训;“双低”风险为:保密制度建设、人员管理。
针对各维度以同样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
医药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而高科技产业的突出特征就是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因此它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严密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除了包括药品专利、方法专利、注册商标、药品说明书著作权外,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实施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拥有大量的商业秘密,无论从药品的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工艺的改造、药品的包装设计到药品销售渠道的开拓及客户资源管理等领域无不充满着大量的商业秘密。主要包括药品的配方、实验数据、生产工艺新方法、企业的经营计划、决策方案、药品的销售渠道、客户资源等。而这些商业秘密是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多年的研究开发,探索总结而得来,其中饱含了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心血,是其智力劳动的成果,是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也一定要小心保护它。然而与其他知识产权相比,由于商业秘密本身的秘密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法律对其保护的不直接性,都使商业秘密的保护是极为困难的,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充分重视,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手段,其大量流失将不可避免。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从“金龙胶囊”失密事件,可以看出我国医药企业管理者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还十分淡薄,保护力度也远远不够,因而给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商业秘密流失的几种途径
1.由于企业保密制度不完善,保密措施不得力,致使企业的商业秘密流失。
据调查目前我国许多医药企业的管理者对商业秘密的概念认识模糊,对其内容不甚了解,对其保护的制度措施不完善,因此在药品研究与开发中,对新药的资料、配方、实验数据;在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中,对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的创新;在药品的销售过程中,对客户资源、销售渠道等内容保护力度不够,致使大量商业秘密在悄无声息中被他人盗取。竞争者通过利诱、拉拢内部人员,通过假借参观访问、联系业务之名盗取企业的商业秘密的事件时有发生。如山西某制药厂就是通过这种方法窃取了山东新华制药厂的吡哌酸生产工艺。
2.企业在人才流动中,被“跳槽”者带走了企业的商业秘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人才的流动也日益频繁,“跳槽”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企业的技术骨干,掌握企业核心秘密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带走企业商业秘密,非法泄露、使用企业的商业秘密,从而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
3.医药代表在药品销售活动中违背竞业避止义务,泄露、非法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
一些医药营销人员在为本公司效力的同时,利用本公司的客户资源、销售渠道推销其他竞争公司的竞争产品;还有个别营销人员暗中建立自己的医药公司,利用公司的客户资源和工作关系,暗中为自己企业服务。
可以看到,由于企业商业秘密的流失,使企业的竞争优势丧失,竞争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在中国已加入WTO的今天,医药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更加严峻,因此我国医药企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迫在眉睫,特别是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更应高度重视,积极研究,认真对待,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
由于药品是特殊产品,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充满着知识创新、产品开发等知识产权内容,因此应教育全体职工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价值,知悉其内容及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了解商业秘密的易流失性和保护的困难性,使全体员工增强自觉保护商业秘密的意识。通过知识产权法律的普及教育,使员工了解知悉侵犯商业秘密的违法性质和处罚原则,使人人知法守法,自觉遵守保密规则,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共同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2.不断改进,完善企业的保密制度和保密措施。
针对商业秘密的流失大多是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窃取或泄露的实际情况,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保密的规章制度。如规定保密的级别、保密的范围,明确知密岗位的保密责任等。加强商业秘密档案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保管并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制度。建立监督保障措施,有关岗位要设立专、兼职的人员监督。企业管理层有专人负责并经常检查工作,从而有效防止企业内部人员盗窃、泄露商业秘密的事件发生。
企业还要建立监控设施,以防范外部人员的不正当行为。近年来,医药企业的竞争对手借参观访问、联系业务等机会窃取企业商业秘密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防范来自企业外部的威胁,企业对外来人员要监控,如进入企业要登记、禁止外来人员在企业内随意走动、重点区域实行封闭管理、禁止参观等,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置屏幕监督系统,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督控制。从而避免外部人员以不法手段窃取企业的商业秘密。
3.通过订立保密合同,以合同形式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在西方商界有这样一句格言:“公司的最大敌人不是竞争者而是公司内部的雇员,因为从竞争者那里失去的只是利润,而从不忠的雇员那里你失去的将是真正的财富。”实践表明,由于职工在职时的泄密和离职后的出卖行为是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企业与员工订立保密合同或保密协议,加重员工的保密义务是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必然选择。通过合同形式规定员工在职时的保密义务,并强调员工在职和离职后所要承担的竞业避止义务。
此外还要同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的业务伙伴,如商、供应商、销售商,还有技术转让中的接受方订立保密合同,由双方约定保密的范围、保密期限、保密措施等,并规定承担保密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如违反上述保密约定,将承担违约责任。
4.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不但要靠其采取各种保密措施(如设立保密设施、建立保密制度、订立保密合同)加强管理,而且一旦此后发生泄露或被他人不正当地加以披露、使用等情况,也应寻求法律上的保护。并以诉讼为手段,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而阻止不正当竞争者使用其盗窃的商业秘密,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关键词:煤矿企业;保密工作;对策措施
保密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科技等领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机关、单位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企业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保密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肩负着新任务。保密工作必须顺应时展,建立从传统保密转变为能应对各类高科技盗密手段的新型保密体系。国有煤矿作为资源型企业,保密工作不仅包含企业普遍存在的财经秘密、文件资料、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保密,更包含了攸关煤矿发展的地质测量、征迁、环保工作的保密,对于煤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前国有煤矿企业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及特点
(一)从国际国内环境看,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保密战线上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十分尖锐,尤其以经济、科技为重点的窃密活动,越来越猖獗,越来越带有高科技特点,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已进入高科技对抗的阶段。
(二)从企业内部看,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市场化、工作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保密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国有企业国内外市场日益扩大,竞争更加激烈,保密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保密工作面临的生产技术、资料转移发生了变化;随着国有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保密工作面临着电子信息迅猛发展的变化等。国有煤矿企业保密工作必须认真分析在对象、领域、环境和手段上发生的深刻变化,认清保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保密观念、保密技术、保密制度等方面努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二、当前国有煤矿企业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保密意识淡薄
一些同志包括有的领导干部保密思想麻痹、敌情观念不强、保密意识淡薄,对保密工作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导致过失泄密频发高发。突出表现在:一是对保密工作缺乏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重业务轻保密;二是认为西方国家在技术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已经“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从而放松保密要求;三是认为保密工作是保密部门的事,是人员的事,存在于己无关的思想。
(二)保密知识匮乏
有些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对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常识和技能不懂、不知、不会,对保密违规行为不怕、不在乎,致使泄密隐患突出,泄密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同志对保密工作还满足于“管好嘴巴、管好文件、管好笔记本”,缺乏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常识技能,使得计算机网络成为泄密的主渠道、重灾区。
(三)保密管理不到位
一些机关、单位定密管理不规范,保密管理基础不牢;人员管理不到位,未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在岗经常教育、先教育再离岗等措施;载体管理不严,存在违规使用载体现象;技术管理手段缺乏,没有配备必要的保密技术防护设施设备,特别是网络防范薄弱,存在严重泄密隐患。
(四)保密制度执行不严
有的单位在秘密文件传达学习过程中违规摘抄、翻印、传递,或以“白头材料”形式变相转发,随意扩大知悉范围,导致文件失控,造成严重泄密后果。一些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上非网络的信息不、信息不上非网络的管理规定和信息保密审查制度,造成泄密事件发生。
三、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保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是一家大型国有煤矿,近年来,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信息不断增多。为适应新要求,姚桥煤矿将保密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保密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人员落实责任”的指导思想和“归口管理、分级负责,保密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工作原则,针对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保密工作,提升保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在具体实践中,突出“五个抓好”,将保密工作落到实处,杜绝了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一)抓好保密意识教育培养,提供思想保障
开展保密宣传和教育,深化广大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姚桥煤矿保密委根据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狠抓了保密宣传教育。一是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员学习党的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及时传达上级保密文件精神。二是重点抓好矿领导班子成员和保密要害部门、重点工作部位、人员和掌握企业核心商业秘密主要技术骨干的保密宣传教育,保密委员会成员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不动摇,党委中心组成员每季度安排一次保密法律法规学习。三是开设了“保密知识网络教育小课堂”,收集编发保密法规制度、保密知识、泄密警示案例和保密工作动态等,强化了保密日常宣传教育。四是注意发挥好矿党校、政校等保密教育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专栏等舆论工具,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性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典型事例、邀请老领导、老同志谈保密工作的历史经验、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保密教育片、进行保密知识测验等活动,大力加强保密法制宣传教育。
(二)抓好领导机构和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按照“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加强管理,保住秘密”的工作思路,从加强保密工作组织建设入手。一是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为组长,党工科、行办、宣传秘书科、保卫科、信息科技环保科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做好保密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载体,研究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不同时间、不同人员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保密工作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使保密工作更有针对性。二是健全保密机制。矿保密委员会针对制约保密工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科学规范、保障有力的保密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委员负责制,各委员根据所在部门的职能分工领导一个方面的保密工作,保密办配合抓落实,这样既有利于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又更好地发挥保密委员会的作用。三是建设高素质的保密队伍,是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基础。矿保密委员会不断优化保密组织的人员结构,广泛开展保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保密人员的业务技能。
(三)抓好保密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总结提炼多年保密工作的基础上,对各项保密制度进行了完善,形成了完善的制度约束机制。一是每年制订下发《保密工作要点》,修订《保密工作规定》,对保密工作进行专门的安排和部署,进一步明确了16个要害部位,26名人员的岗位责任。二是坚持不断修订和完善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等24项制度。三是各单位按照矿保密委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保密工作。保密委员会成员认真指导保密要害部门、岗位落实保密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对保密要害部门、岗位的管理,全面做好文件、红头文件、内部资料的清退、统一销毁工作,杜绝文件的流失及违规销毁。
(四)抓好安全保密日常监督,提供执法保障
一是坚持自查与抽查相结合,每年集中开展1至2次保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隐患。二是坚持督查与督导相结合。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梳理情况,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促进整改,达到规定要求。三是坚持考核与奖惩相结合。把考核情况与各部门负责人经济利益挂钩,与创先争优、评比先进、政绩考核、干部任用相挂钩,做到奖惩分明,有效增强了单位和人员做好保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业务管到哪一级,保密工作就抓到哪一级,从机制上为保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抓好重点环节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清当前保密工作的新形势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各种信息进一步融入世界,当前如何做好保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即:手机、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增加了保密工作的难度,给防止失泄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第一,窃密与防止失泄密工作形势日趋严峻。一是越是关键时期,防止失密工作越是重要。过去常提及是“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看的绝对不看……”,现在计算机网络等走入每个家庭,手机成为生活中离不开的通信工具,上网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密工作涉及到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二是个别国家和地区以我国为假想敌,千方百计窃取我国家秘密。三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招商引资使大量境外的人员来中国大陆。加之我国“入世”以后,有大量外国人员到我国工作,趁机来我国以窃取秘密、商密为目的的敌特活动日益猖狂。随着信息网络化和网络信息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日趋尖锐激烈。
第二,保密范围界定情况复杂。当前保密工作任务艰巨,涉及的面广,人员范围界定比较复杂。一是网络传输方便、快捷、简单,在局域网上人员范围很难界定,即使严格按照该看的看,不该看的绝对不看,该知的知,不该知的绝对不问,经手的人员范围难控制,保密工作任务艰巨。二是对可以公开交流的与不可以交流的信息界定较难。比如:有的领导讲话等文件并不定秘密等级,但秘密等级绝对不低于红头文件,听看领导讲话的人员控制难度大,浏览内部网站甚至下载信息难以发现。三是公开交流与保密的关系处理起来矛盾。上国际互联网存在查资料、发送电子邮件离不开网络,企业的信息经验介绍离不开交流,保密工作与对外交流把关工作量大,防止失泄密工作任务重。
第三,信息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的保密观念与现代信息时代的保密工作有质的不同,一是局域网和因特网是现代信息技术离不开的,要建立信息化、数字化企业离不开网络等信息化技术。二是信息网络化使信息和安全的关系密切相联,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造成的失泄密案件逐渐增多。三是由于复杂的形势,由过去的发生失密案件发展为现在的泄密案件逐渐增多,防止失泄密任务十分繁重。
二、采取对策,做好当前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新世纪新阶段,知识更新越来越快,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发展趋势,新时期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任重道远,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防止不出现失泄密事件。
第一,加强对新时期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研究。各单位(部门)要把保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严密组织实施,构建牢固的保密工作思想防线。一是针对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形势下,对待保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加强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二是努力学习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保密管理水平。对人员在新的形势下思想变化、能力素质方面加强研究,在实践中善于总结,不断掌握新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和现代管理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
第二,要构建完善的保密工作制度防线,加强保密制度建设,坚持按制度办事。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经常性。一要完善保密规章制度。在集团公司已经建立比较有效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保密规章制度,不留死角,不走形式,制定可操作性强、效果好、切实可行的保密责任制。二要抓好各项保密制度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已经制定的各项保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抓住重点兼顾一般,重点部位要重点抓落实,尤其是对经常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经常性的保密落实检查工作。
第三,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要切实加强计算机、网络等载体的管理。重点发展防计算机网络泄密、防电磁辐射泄密技术,提高技术手段,从源头上堵塞泄密漏洞。一是加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大必要的经费投入,添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是作为当前保密工作的基础。二是凡属密件资料,一律不准存入普通计算机硬盘内。对计算机应采取必要的物理阻断措施。三是加强对要害部位的管理。对保密要害部门按规定落实“三铁一器”,有条件的要采取摄像监控设备、红外线探头感应报警设备,在技术上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第四,做好经常性的保密教育管理工作。保密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专项工作,在新形势下要抓好经常性的保密管理工作。一是抓好人员的“两个经常”。要确保经常性管理工作和经常性的教育工作到位,使所属人员要遵守保密条例。如:在文件销毁等环节要严格按规定落实监销;严格做到“不上网,上网不”;严格不分场合地使用手机,更不能在手机或固定电话中谈论涉秘事项。二是树立全员安全保密意识,构建筑牢的保密工作思想防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加强对员工尤其是人员的保密思想教育,增强全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守国家秘密的自觉性。使人员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忠诚党的事业,培养高尚情操,筑牢抵御敌对势力渗透思想防线。三是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教育所属员工树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的思想,个人的移动硬盘、软(U)盘等,不得植入秘密信息,不得在私人或在家里处理文件资料。严格选用政治思想好、工作认真刻苦负责、素质过硬的可靠人员担任岗位工作。时刻树立高度的敏感性,克服侥幸心理,避免粗心大意造成失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