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工作环境

医疗工作环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工作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工作环境

医疗工作环境范文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aryding2000”为你整理了这篇医疗保障局营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标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基本情况

市医保局配合市卫健委完成“包容普惠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医疗福祉”指标的评估工作,根据市卫健委要求和工作职能,我局根据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采取四项措施,积极配合卫健部门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医保支付,积极促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二是完善医保支付,积极促进远程医疗服务;

三是报销比例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合理就医;

四是规范异地就医备案服务,方便群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政策,参保居民门诊就医发生的医保统筹费用,县、乡(镇)、村(社区)医联体(医共体)的医疗机构可统一打包与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结算。九江市医疗保障局、九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经办操作细则的通知》(九医保字[2020]41号)。

(二)建立九江市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将互联网(远程)复诊(项目编码:1110200002)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由医师通过医疗机构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直接向患者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复诊诊疗服务等,医保实行定额支付:三级医疗机构13元/次、二级医疗机构9元/次。

切实落实江西省医疗保障局文件要求,印发了《关于转发〈江西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制定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的通知》(九医保字[2020]67号)文件并抓好落实。

(三)拉开报销比例向基层就医倾斜。一是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在市内一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分别为100元、400元、600元,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60%;在市外住院的起付线为600元(办理转诊转院的)、800元(未办理转诊转院的),报销比例为50%(办理转诊转院的)、40%(未办理转诊转院的)。二是九江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在市内一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均实行了差异化,基层医疗机构起付低,报销比例高。三是九江市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参保居民在市内乡(村)级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按65%比例报销,在县级中医院门诊中医药治疗费用按40%比例报销;因高血压、糖尿病在县级医疗机构的按50%比例报销。

完善了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江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九人社发[2016]32号)、《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九府厅发〔2015〕12号)、《关于进一步完善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经办操作细则的通知》(九医保字[2020]41号)三个与医保支付相关的文件。

(四)规范异地就医备案。九江市城乡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员,到九江市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省内或跨省)住院治疗,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信息备案手续后,可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无须先行垫付应由医保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

切实落实省级文件,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九江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的通知》(九人社发[2017]20号)、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经办服务规程(试行)〉的通知》的通知”(九人社发[2017]43号)。

三、工作成效

(一)实施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制度,拉开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建立九江市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医保支付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的政策,方便群众门诊看病,引导群众就医基层首诊,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分诊诊疗制度落实推进。一是增强共济,加大了慢病人群的保障力度。通过实施门诊统筹,取代了原个人账户的门诊保障模式,门诊基金统筹集中使用,增强了共济功能,对年老体弱者治疗多发病、慢性病的年度报销不封顶,加大了门诊保障力度,激活了门诊基金使用效率;二是加强基层,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把乡村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对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纳入医保报销,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基层就医,看小病不出村;三是支持中医,弘扬了祖国传统医学。把门诊统筹报销范围扩展到县级中医院的中医药治疗费用,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重大疾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四是统一结算,促进县域医联体建设。门诊统筹以县级为单位统一管理,基金以乡镇为单位包干使用,将“县级中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结算医保费用,有力推动了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和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建设,促进了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的医联(共)体的联动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分级诊疗的规范和秩序,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

(二)异地就医备案成效明显。九江市参保人员到九江市外就医住院治疗人数显著增强,医保基金支付费用也显著增长,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求。 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市共为41538位参保人员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上报工作,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情况:九江参保人员到省外异地就医,医院住院29530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67774.55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0978.15万元;同期外省异地人员到九江医疗机构就医,医院住院10965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13250.83万元,医保基金支付5676.03万元。其中,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情况:九江参保人员到省外异地就医,医院住院21109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48184.3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8974.88万元;同期外省异地人员到九江医疗机构就医,医院住院8285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9638.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078.68万元。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情况:九江参保人员到省外异地就医,医院住院10319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24304.21万元,医保基金支付15722.01万元;同期外省异地人员到九江医疗机构就医,医院住院3960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5088.97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151.51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目标措施

(一)问题和难点

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差异化报销比例,我市已分别从2015年、2017年就已实行,但对促进推行分级诊疗的作用有限。在“治好病”和“多报销一点”的选择上,人民群众看重的还是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更加注重是能够治好病。《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九府厅字〔2016〕124号)文件明确: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60%以上,居民续约率达到85%以上。全市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力争县域内就诊率90%左右,力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到2020年,逐步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使每个家庭都拥有1名全科医生,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市情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分级诊疗。

(二)主要目标措施

一是形成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二是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是要做实全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通过对在不同等级医院就医的参保人员给予不同比例报销,采取报销比例差异性来引导群众就近就医。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对在统筹区内的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为:95%、90%、85%,按转诊转院规定转诊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75%,未按转诊转院规定自行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60%;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对在统筹区内的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住院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60%,按转诊转院规定转诊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50%,未按转诊转院规定自行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40%(比统筹区内三级医院少报20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差异化报销比例,我市已分别从2015年、2017年就已实行,但对促进推行分级诊疗的作用有限。在“治好病”和“多报销一点”的选择上,人民群众看重的还是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更加注重是能够治好病。分级诊疗制度能否顺利推行,关键还是要提升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能够为群众看好病,能够让群众看得起病,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群众自然会选择就近就医,而不会舍近求远去看病就医。

五、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2020年底前推进实施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统一全市医保基金征缴和支出,实现政策标准、基金管理、定点医药机构管理等全市统一,增加全市共济能力。

医疗工作环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士;压力;应对措施

1.护士压力的来源

根据本人日常工作中的切身感受,在护理工作中之所以造成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特殊的工作性质在医院工作环境下,由于护士是患者乃至患者家属的第一接触者,对患者健康负有直接的、重要的责任,护士既是医生治疗措施治疗执行者,又是日常医疗活动的管理者,同时还直面着患者及其家属,护理工作繁杂且琐碎,并且责任重大,可以这么认为,大多数的护士都长期处于超负荷体力劳动和紧张脑力劳动并存的状态下,加之生活规律的工作状况,因此容易产生压力。

1.2特殊的工作环境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每天接待的对象是处于非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一类特殊群体,不仅是患者,同时包括患者家属都是处于一个充满焦虑、担心的状态,护士长期的工作工作环境充满了“应激源”。护士日常工作中要接触不同性格的患者,应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各种情绪变化,既需要处理各种应急情况,又要承受患者治疗状态下的各种情感冲击,在竭尽所能完成繁重的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应对各种检查。同时在医疗环境中,护士经常会受到许多致病因子的侵害,如细菌、病毒、核放射等,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使护士更易遭受疾病的侵袭,造成心理的压力。

1.3较大的职业风险护理工作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的工作。护士作为医疗手段的执行者和患者的直接面对者,在不同的患者和病情间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容不得半点疏忽,否则将直接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恢复乃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杜绝医疗事故是每个护士努力的方向。因此,职业风险给护士带来一定的的压力。

1.4知识技能更新的要求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护理学科必须在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方面开拓创新,发展创新才能有活力,才能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仪器不断更新,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运用于临床,各种新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对护士的知识技能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创新,提供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护理,才能跟上护理专业的发展,体现出新时代护理工作关爱生命的价值。这就迫使护士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努力学习,这也给护士带来了新的知识更新挑战压力。

2护士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

作为一名护士,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笔者认为,应从自身及外界几方面做好准备,以应对护理工作中的种种压力:

2.1提高护士自身应对压力的能力首先作为一名护士,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面对现实的心态,学会客观看待问题,提高精神层面的适应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善于调整心态,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

2.2医院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改善护士工作环境的硬件服务设施,组织各项活动,丰富护士业余生活,鼓励护士积极参加体育、文娱活动,在工作之余充分放松身心,同时护理管理者要积极引导护士疏解压力,保持护士心理健康。

2.3护理管理者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护理管理者要充分考虑轮班制度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现有人员及工作量,合理安排护士的值休时间,实行弹性工作制,使护士能够做到工作中的劳逸结合,也有利于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2.4知识更新培训医疗机构要建立严肃工作、快乐学习的理念,根据现代护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护士技能更新项目,不给护士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一切以搞好护理工作和提高护士操作技能为出发点,进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疗工作环境范文第3篇

ISO13485:2003标准对厂房设施和环境要求

ISO13458标准已经结合了医疗器械行业的特点,给出比较细致的要求,尤其是6.4条款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规定了人员健康、清洁和服装、污染防治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时,ISO13485标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也强调了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清洁和污染预防(7.5.1.2.1条款)。ISO13458标准还按照“对工作环境控制的必要性和控制程度取决于所生产产品的类型的”原则,由医疗器械制造商自行识别和确定对厂房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控制项目和频次。欧盟的三个医疗器械指令,除了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合格评定的过程要求和公告机构资质等要求外,对医疗器械制造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基本等同于ISO134185标准的要求,满足了ISO13485标准的要求,也就基本满足了欧盟三个指令对于医疗器械制造商的质量体系要求。

美国FDACFRQSR820医疗器械法规

对厂房设施和环境的要求主要体现在“820.70生产过程控制Productionandprocesscontrols”中。尤其是:(1)(820.70.c)环境控制当环境条件能够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时,制造商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环境条件给予充分的控制。应定期对环境控制体系进行检查,以确定系统,包括必要的设备是适宜的而且运行正常的。这些活动应形成文件记录并进行评审。(2)(820.70.d)人员制造商应建立并保持包括健康、清洁、个人行为和人员服装在内的要求。如果此类人员与环境条件或产品接触,可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制造商应确保其与其它需要暂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工作的人员一样受到适当的培训,或在专业人员的监督指导下工作。(3)(820.70.e)污染控制制造商应建立并保持程序,防止可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设备或产品的污染。(4)(820.70.f)建筑物(厂房设施)建筑物应经过适宜的设计和拥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执行必要的操作、防止混淆,和确保有序的搬运。FDA在1996年制定QSR820医疗器械质量体系法规时,考虑了ISO9001:1994、ISO/CD13485和EN46001标准的要求,并尽量协调一致。因此,给出的对厂房设施和环境的要求也是通用的,要求医疗器械制造商按照所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的类型,确定和控制厂房设施和环境的控制项目和监测频次。这个原则等同于ISO13485标准的“对工作环境控制的必要性和控制程度取决于所生产产品的类型的”。虽然,FDA的CFR820中没有给出对厂房设施和环境的具体的、更加细致的要求,但在的指南性文件《小企业符合性指南》“ASmallEntityComplianceGuide”中对厂房设施和环境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训FDA认为,在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操作和环境控制中,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降低或者增加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因此,对员工进行有序操作和环境控制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厂房设施医疗器械制造商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进行产品的处理、加工和贮存,包括清洁、维护和其他活动的操作。厂房设施应合理设计,以便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进行生产、接收、包装、贴标签和贮存等活动。同时,要求考虑企业的发展,目前的厂房设施规模可能是适宜的、满足要求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可能也会变得不适宜和不充分的。这样的要求不仅仅适用于医疗器械的原始制造商,也同样适用于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重新包装者、重新生产者、合同灭菌方和重新贴标签者。(1)污染控制关于生产和贮存厂房设施中,典型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和在检验和试验前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产品。对于厂房设施,应防止如从纸板箱上散发的微粒、切割操作产生的副产品和微生物等污染,以及温度湿度、静电等因素的影响。对厂房设施合理设计和构造,可预防、减少和控制潜在的污染,支持环境保持控制。确定区域用于不同的活动,如接收、检验和试验、生产、标签和包装等,防止混淆。(2)有序操作除了需要足够的空间,厂房的设计还应该考虑生产操作的有序性,人流、物流的合理性,防止混淆的发生。为了防止混淆,应采用墙体或其他措施进行物理隔离,或提供足够的空间距离,并明确标识。尤其是针对无菌医疗器械,更应该有系统性的保障,确保已灭菌和未灭菌的医疗

医疗工作环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护生;基层医疗单位;就业状况;就业指导

随着新医改、新农疗的不断发展和延伸,陕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匮乏始终是制约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发展的一个瓶颈,尤其护理人员更为突出。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如何使这些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做到真正地以“走下去、用得上、扎下根”为理念,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是当前重点探索和解决的课题。为此,笔者就陕西省医学院校高职医护生就业“误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1.调查对象

西安医学院高职学院高护专业五年制专科学生,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三个班共计调查200人。

2.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等;第二部分为报考医学院校高职情况;第三部分为就业意向;第四部分为工作条件与工资待遇;第五部分为本人对所学专业的看法。问卷下发后由学生自行填写后收回统计。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一般情况,在高职学院高护专业的200名学生中,共发问卷200 份,收回196份,调查对象均为女生。这些学生来自陕西省的为192人,占总人数的98%;来自大、中型城市的43人,占总数的22%,来自乡镇、农村的153人,占总数的78%;年龄在18~20岁的为162人,占总数的82.7%,21~23岁的为34人,占总数的17.3%;在家中为独生子女的19人,占总数的9.7%,有两个子女的135人,占总数的68.9%,有三个以上子女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4%。

(2)报考医学院校高职情况。报考前为初中毕业生的191人,占总人数的97.4%,高中、中专毕业的5人,占总人数的2.6%;自己要求报考的60人,占总人数的30.6%,在父母推荐下报考的116人,占总人数的59.2%,其他方式报考的20人,占总人数的10.2%。

(3)就业意向。想到稳定单位工作的179人,占总人数的91.3%,其他形式就业的12人,占总人数的6.1%;愿意自谋职业的5人,占总人数的2.6%;想留西安市工作的151人,占总人数的77%,到中小城市工作的21人,占总人数的10.7%,回原籍、县、农村等工作的24人,占总人数的12.2%;要求专业对口的133人,占总人数的67.9%,可改作其他专业的63人,占总人数的32.1%。

(4)工资待遇。要求月收入在1500~2000元的14人,占总人数的7.1%;2100~2500元 46人,占总人数的23.5%;2600~3000元的82人,占总人数的41.8%;3000元以上的54人,占总人数的27.6%。

(5)本人对所学专业的看法。很有兴趣的72人,占总人数的36.7%,一般兴趣的118人,占总人数的60.2%,没有兴趣的6人,占总人数的3.1%。

二、影响医护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缺乏就业认识。陕西省在全国范围内还属于一个较为落后的省份,高职医护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往往忽视了社会需求和自身现实情况。在就业问题上缺乏认识,向往找到好的工作,碰壁后会意志消沉,埋怨社会、埋怨家长等。因而,对高职医护生应提高就业思想认识,使他们走出就业“误区”。

(2)过分依靠家庭。这类学生年龄偏小,基础文化较低,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但父母多数为工人或农民,在孩子就业问题上期望值很高,总希望孩子学成后在大城市寻求就业出路,而忽视了社会需求和孩子的社会能力、工作能力。

(3)现实与理想差别太大。这类医护生大多数来自陕西各个乡镇农村,家庭生活条件一般,由于害怕贫穷,从思想上就缺乏学成后为家乡及贫困地区服务的认识,一味地追求工作环境舒适、工作条件优越,薪金水平高低。所以,在择业上具有明显的大城市和高工资倾向,忽视了高职生本身所学习专业服务于基层的意义所在。

(4)大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单位各个方面差距很大,大城市医院工作环境及各项待遇的诱惑力极强,也是影响他们到基层工作的主要原因。

三、讨论与思考

(1)加强高职医护生就业指导。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体现自身价值。一是结合陕西及周边地区护士就业形势,介绍大中型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需求及用人状况,为将要毕业的医护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二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寻找和发现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特点和特长的医疗单位,将理想与现实较好地结合起来。三是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就业信心。同时,要使医护生认识到无论什么岗位都应爱岗敬业,越是社会需要的地方越能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2)建立规范合理的医护生就业办法。当今社会护士就业基本实行的是聘任制,聘任制固然很好,灵活机动,有利于医疗单位的管理,但是实践中很难做到公开、公正、择优录取,往往会给一些不被聘用的优秀医护生造成伤害,失去就业信心。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规范合理的医护生就业办法,建立聘用工作考试、考核、任用、监督机制,使聘用制工作真正公开、公正、合理有效,不流于形式。

(3)提高医护生到基层工作的待遇。一是提高医护生的工资待遇。对自愿到边远、贫穷、社区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医护生应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制定薪金,给予一定补贴。同时要建立相对稳定的留人机制,如:学习、培训、进修、交纳“五险一金”等,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医护生的工作价值。二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配备必要的生活、娱乐、休息设施,使他们感觉到温馨、温暖,心甘情愿地在基层工作。要想吸引医护生到基层工作,最根本的办法是建立医护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机制,让他们看到希望和未来。

(4) 加大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投入,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基层医疗单位相对而言医疗条件、医疗环境较差,诊疗设备落后,往往不被患者所认可,他们就是生小病也宁愿多花钱,走远路到大医院就诊,造成大医院患者成灾,基层医院患者寥寥无几。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加大对基层医院医疗用房的建设;增添必要的检查设备;改造基本的医疗环境,同时也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新路子,为愿意到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医护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总之,医护生就业问题虽然有很大“误区”,但最基本的问题是切身利益。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投入是功不可没的,医疗卫生改革、社区医疗的发展、新农和的建立和成效均说明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将要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基层医疗单位也将会出现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我们的医护生将会有一个宽广的就业前程。

参考文献:

医疗工作环境范文第5篇

    重和关爱。

    一、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内涵

    所谓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即是为了方便所有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设计缺陷造成的不便,提高医疗建筑环境的易便性和可操作性。人性化设计不仅体现在医疗建筑中的功能设计、建筑设施设备、装修装饰、医疗设施设备等每一个方面的细小的地方,也不仅是单纯是局部的医疗区域环境的人性化,而是要求整体的建筑环境实现人性化的。病人、医护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是整个医疗建筑的使用者。因此,医疗建筑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应该考虑到这三部分人员的不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在医疗建筑设计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需求进行考虑,结合实际,最大程度满足每一类使用者的需要。

    当代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对人性化设计的内涵不清

    近些年来,人性化设计和以人为本已经成了各行各业天天喊的口号,设计者要在设计中追求人性化设计的目标,但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中,人性化的设计要求往往得不到特别的关注,可能仅仅按规范要求考虑医疗建筑的实用性或者无障碍设计,人性化设计很难体现到实践中去。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医疗建筑当作一种工业技术化的建筑类型处理,认同的医疗理念也是以传统病理学为主导的物理治疗,导致医院的设计与使用都侧重于其功能化、技术化。注重技术功能的医疗建筑空间设计方便了医生,然而没有把患者放到应有的地位上来。目前我

    们国内大量医院建筑还是基于这种医疗理念下的模式。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医疗建筑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内涵,对医疗建筑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探讨。

    2.只重视局部的人性化设计而忽略了整体的人性化设计

    主要表现为重视针对病人的人性化设计,而忽视针对医护及后勤管理人员的人性化设计。医院的功能主要是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的公共建筑,所以,针对病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服务而进行医疗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是应该且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除患者之外,医院还是大量的医护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天天工作的地方,他们从事着长时间大量高强度的劳动。医院的建筑环境也会大大的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所以,针对他们的人性化设计也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这对于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三、当代人性化的医疗建筑环境的特性

    当代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的特性主要体现在理性化、感性化、个性化三个方面。根据医院的综合性与专门性治疗种类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方便医院职员工作,首先,医疗建筑环境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医院是民用建筑中较为复杂的类型,由于医院的组成科室繁多,各种通道纵横,患者在医院中最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医院建筑相比之于与其它类型建筑,患者需要一个易于识别的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这就要求众多科室的布置要分层次、有规律,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前后有序,以易于定位;各科室定位应充分利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导向行为经验;医院的空间模式、通道体系要简单明确,尽量避免繁杂隐秘。

    其次,强调患者隐私的保护,病人因为个人隐私性而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身体的隐秘部位或者出于心理疾病方面的原因而不希望旁人靠近,另外有些疾病性质不允许一般人接近如精神病、危重病室、传染病的隔离室等也应当严格控制接近;其他易产生视听干扰的房间如解剖室、太平间也应当保持较高的私密度。

    再者,医院空间的合理布局控制,医院中的每一个科室都需要特定的位置,它与各科室功能和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区位效应控制医院空间的布局。

    四、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的完善

    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针对的主体是医护工作人员、患者、探访者医

    院护理单元,针对的对象时医院的病房、护士站等医疗辅助用房及公共空间的布局。因此,完善医疗建筑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1)对病人来说体现人性化设计要实现最优化的医疗流程,缩短病人的看病流线,要合理布局医疗科室,临近布局功能联系密切的科室或者设置能够直接通达的联系通道或绿色通道,大力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转效率;保证公共垂直交通的人性化,对医院电梯的数量和通道合理设置和布局;设立清晰明确的标识指示系统,以便于病人能够容易的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实现医疗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在拥挤封闭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病人产生压抑烦躁的感觉,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康复,因此,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温馨的

    就医环境,对消除病人的紧张感有重要作用。

    (2)针对后勤保障人员的人性化设计。医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大量的医务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维持着医院的运作,向他们提供人文关怀与人性化的工作条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体现。例如,医院的后期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从事大量的工作,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休息,就会很好的减轻他们的疲劳程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医院不能停止运行,医院的设备管道维修应充分考虑预留空间进行更换和维护,促进后勤保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提高。

    (3)针对医护人员的人性化设计。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为了以促进他们的工作,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即根据医疗功能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适当放置医疗工具,使医务人员可以很容易地采取的物品和工具,以方便他们的工作,还要为医护人员提供更舒适,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安静的工作环境,减少病人的家庭医疗工作的干扰,以减轻他们的压力。

    2.医疗建筑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现代医疗建筑环境的特点体现在对每一个患者及其家庭进行的人性化的设计,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融合,近年来,为了达到理想的医疗效果,医院建筑除了为病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考虑病人的生理因素外,还必须注意医院建设病人的心理感受的环境质量。国外一些医院把家庭的生活气息引人医院,以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他们把超市、花店、书报亭、礼品店、休闲吧之类的生活设施融人在医院建筑设计的内容里,同时综合运用美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医院内的环境设计,在色彩以及光影搭配、装饰风格、传媒运用、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巧妙的安排,为患者营造出浓厚的生活气氛,放弃了以往单调枯燥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以舒解病员紧张心情。

    结束语

    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在医疗建筑的各个细节中得到体现,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郏亚丰. 当代中国医院住院部人性化设计研究[D]. 同济大学,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