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分析培训

网络分析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分析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分析培训

网络分析培训范文第1篇

调查结果的基本分析

(一)网络培训覆盖面较大,但各地所占课时量差异较大

1.多数校长近五年参加了网络培训

本课题校长问卷调研发现,69.1%的校长近五年参加过网络学习,也有30.9%的校长没有参加网络培训。

2.校长参加网络培训存在地区差异

网络培训在多数地区都被纳入到目前的校长培训体系中,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校长选择目前培训课程中有网络培训的占73%和 71%,高于中部地区。

3.各地网络培训所占课时不一,存在地区差异

本课题培训者问卷调研发现,47.8%的校长培训者所在地区的网络培训占校长培训总课时1/5以内,也有16.4%的校长培训者所在地区的网络培训课时为0,即没有进行网络培训。

同时,地区之间差异分析表明,西部网络培训学时较长,西部50%培训者所在培训机构网络培训占校长培训总课时的1/2以内。这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区培训资源、特别是师资不均衡,需要利用网络培训以弥补各地师资、条件等培训资源的不足所导致的。

(二)网络培训效果不佳,尚需改进

1.多数校长认为网络培训效果一般或较差,而且存在省市差异

课题组校长问卷调研发现,仅有27.1%的校长认为网络培训的效果较好,认为“效果一般”与“较差”的占72.9%。

网络培训效果在省市间存在差异,选择“较好”比例高的省市排在前三位的有北京市区县、河南和黑龙江;选择效果“一般”的省市排在前三位的有:陕西、北京市级和黑龙江;选择效果较差的省市排在前三位的有:湖南、江苏和北京市级。

2.多数校长培训者认为网络培训的总体效果一般或较差

课题组培训者问卷调研发现,73.1%的校长培训者认为网络培训效果“一般”(56.7%)或“较差” (16.4%),只有少数培训者认为“较好”(26.9%)。

对网络培训的政策建议

(一)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培训

网络培训作为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解决工学矛盾的一种重要培训方式,在未来的校长培训中将占据重要位置,《2010-2020教育干部培训规划纲要》中也指出将自主选学与网络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培训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学员自主选学的积极性。《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也指出“深入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充分利用卫星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优势,加强政府、高校、教师培训专业机构、中小学校分工合作,构建开放兼容、资源共享、规范高效、覆盖全国城乡、“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课题组校长问卷调研发现,57.9%的校长希望未来加强网络培训,不希望的占20%,无所谓的占22.1%。

同时,需要加大网络资源的开发力度,建立人性化的网络培训管理机制与平台。

(二)建议网络培训课时占总课时的20%以内,且考虑地区差异与正副职校长差异

1.多数校长希望网络培训占总课时的20%以内

73%的校长希望未来网络培训应占总课时的20%。

2.对网络培训课时占总学时比例的规定应考虑区域差异

校长对网络培训课时总数的看法存在区域差异。东部、西部的校长更主张占20%,中部的校长主张占10%与20%的持平。

3.网络培训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规定应考虑正副职校长差异

校长对网络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的看法存在正副校长差异(Pearson Chi-Square=16.060,p

网络分析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 大学生 信息交互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23-01

一、前言

本文尝试通过调查获得大学生班级的社会网络概况,并重点关注大学生由于学习交流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其一,用比较直观的方法揭示班级成员之间以及各小群体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等;其二,采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同时为对大学生群体网络对群体成员在科学研究、知识共享、就业培训、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方法

1.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是在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验研究数学以及统计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作为研究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一般认为,社会网络研究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年代的英国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使用“社会网络”的概念,他运用网络隐喻对社会结构作了部分的、暗喻性的描述,认为社会结构像是一个网络,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看起来就像是网络中结点之间的关系;关系有强、弱、无之分,正如人际交往中交往频繁、关系一般以及从不来往的现象。1934年,Joseph Moreno发表了《社会人际学的方法与工具引论》一文,后来很多网络分析的论文都引用了该文,所以人们通常把这一年作为社会网络分析正式开始的时间(Kate Ehrlich,Inga Carboni,2005)。

所谓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实质上就是为达到特定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关系网。它基本上由结点和联系两大部分构成。结点是网络中的人或机构;联系则是交流的方式和内容。社会网络理论就是研究行为者(Actor)彼此之间的关系(Borgatti,1998),所谓的行为者可以是个人、组织或是家庭,通过对行为者之间的关系与联结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显露出行为者的社会网络信息,甚至进一步了解行为者的社会网络特征。而透过社会网络除了能显示个人的社会网络特征以外,还可以了解许多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网络在实体组织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无形角色,当人们在解决问题或是寻求合作伙伴时,都是依循所拥有的社会网络来寻找最可能帮助的对象。

2.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本文主要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的整体网络分析法,从整体网络分析这个视角在关系层面上分析了该班级的整体人际关系,并进行了相关性及差异性的分析。从某专业选取一个班级进行调研,提取的数据主要包括班级成员的以下相关数据:点入度、点出度、点度平均度等。对有效样本的数据,统一输入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以某高校一个班级为例,首先将收集到的34个学生构成的整体网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接着做凝聚子群分析,以期找到不同的内部派别。运用UCINET软件中的CONCOR(迭代相关系数法)功能分析原始关系矩阵,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理论上讲一个整体网络可以有不同的分区。通过多次迭代计算找到不同节点的“结构对等性”,即是否同网络中其他节点之间存在相同的来往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社会群体中的不同派别。运算后得到关系矩阵。

由表1可以得出,该整体网包括8个派别,其中第1个派别的平均密度系数最大,第6个最小。说明第1个派别中的互动最为密切,而第6个最少互动。图1中可以看出,33、2、19、29、4、25、28、32、1分别从属于各派系中,节点关系密度均大于其他各节点;其中第1、第4和第7具有2个关系密度较高的节点,可以推测其网络影响力比其他4个要活跃。第6个最不活跃,这和其所在位置的关系密度系数值最低有关(见表1),同时,在派系图中也有反映。

基于社会分析法生成的知识网络图清晰明了地反映了团队内部知识的实际流动和传播的状况。可以针对前述的“自我中心社会网”和“整体社会网”的理论分析,来探讨该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和知识传播的相关问题。

三、结论

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互动都有一个中心。从密度和规模上来看,比较程度中心性的分析,我们也发现那些中介性高的成员往往属于派系成员,这一重叠性表明群体中存在着一些核心成员,这些核心成员积极参与互动,使整个班级群体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对现存班级群体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班级中人际互动的特点,为我们进行相关教学、就业活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借鉴。

网络分析培训范文第3篇

在全国“卓越院校”建设的大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专业群建设。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旅游专业教师面临着知识结构重组的需要。专业地位不同,教师的关注点也不同。

一、旅游专业地位与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关联

本研究在访谈的过程中,从专业教师的言谈和配合访谈的态度我们得出结论:旅游专业地位与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存在关联。旅游专业是即将被砍掉的专业、边缘专业和一般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师更容易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重组的重要性。因为在教师心目中专业发展是生命力,如今专业即将没有了也就等于没有了方向,原先的知识结构需要重组才能成功转型,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有的院校在进行专业群的建设中,旅游专业被砍掉或者萎缩势在必行,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只有转行发展其他专业才是出路,所以知识结构必须要重组。

而旅游专业是重点专业的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重组并不是很关心。有30%的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否需要重组表示不理解,有70%的教师认为知识结构重组非常必要,但是多数人对怎样进行知识结构重组却并不是很了解。调查中我们发现,旅游专业是重点专业的院校,教师因为没有生存危机,所以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是否需要调整不是很关心。很多教师的想法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重组自身知识结构不是很热心。因为,重组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大多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因而一线教师缺乏动力。

二、专业集群背景下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需求探讨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湖南省开设旅游专业的28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和相关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访谈形式采取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两种形式,探讨不同专业地位下的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需求。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调研人员及时做好访谈记录,然后借助于文本挖掘软件ROST CM6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得到全面的师资结构重组需求分析,包括师资是指结构重组意愿、需求影响因素以及需求差异对比三个方面。

文本挖掘软件ROST CM6是由武汉大学博士沈阳研究团队所发明的一款文本处理软件,研究者利用此软件可以对数字化的信息进行检索、归纳、标量和引用,同时可以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包括词频分析、频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鉴于ROST CM6文本挖掘软件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近年来对受访者态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已经得以运用。

(二)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访谈人数和访谈内容的有效性共得到185篇访谈记录,将访谈记录整理做成文本文档,然后应用文本挖掘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处理分析。

1.词频分析

通过ROST CM 软件的中文词频分析对185篇访谈记录进行文本分析,得到50多个高词频特征的词,本文选取了前16个高词频特征的词,如表1所示。

通过词频分析,我们得出旅游专业教师在访谈中比较关心知识、掌握、重组、实践、教师、培训等的相关问题,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是否需要重组问题有些一致的看法,侧重于高词频词的各个方面。

2.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

通过对样本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得出关于主要高词频词的网络矩阵(如图1所示)。通过此网络矩阵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教师知识结构重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学校、社会和管理部门;专业教师对知识的关注主要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教学知识和潜藏知识,对知识的把握主要局限在掌握和上好课的层面。很多教师理论知识熟练,知识面较广,而旅游实践知识仅局限于应付上课;教师培训不多,很多教师建议学校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另外,教师的学历水平对教师的知识结构重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并且专业地位对教师知识结构重组方式问题影响不大。

3.情感分析

本文对样本进行情感分析,得到教师对知识结构重组的情绪分析。(如表2、表3、表4所示)其中积极情绪57.14%、中性情绪35.71%、消极情绪7.14%,发言总数为34.

分析发现,湖南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重组的积极性较高,尤其对“加强专业实践知识学习”和“参加培训”情感分值很高;知识结构重组的影响因素也有共识,主要是学校、教师、管理部门等因素;负面情感主要集中在“上好课”和“应付上课”。

4.总结

通过数据挖掘软件ROST CM6对文本进行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旅游专业教师普遍有知识结构重组的需求,但对如何重组确没有什么具体想法。(2)影响知识结构重组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学校和管理部门。(3)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理论知识的掌握已经比较全面,实践知识匮乏,却忽略了知识的与时俱进。(4)专业教师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很多学校出于费用的考虑,不太注重旅游专业教师的培训,很多教师很难有机会出去培训。

三、专业集群背景下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对策

(一)提升旅游专业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实施者,教师的自我成长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如果教师不注意自我提升,那么专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应清醒的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制定终身学习计划。专业教师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关心专业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学校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提高旅游专业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如鼓励科技创新,奖励相关科研成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旅游专业教师自我提升有章程可依。

(二)加强旅游专业师资培训

学校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应把师资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来做,纳入常规教学工作中,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师资培训,并且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从原先的几个人扩展到一批人。如学校定期组织师资培训,频度要像每周开例会一样,要求每位专业教师都要参加。培养一种学习的氛围,让专业教师觉得不学习就人人自危;管理部门可以组织范围广规模大的全省性质的师资培训,如国内外访问学者、骨干教师培训、各种研修班等,开阔旅游专业教师的视野,并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三)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网络分析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科技网群 uclnet中心性 派系

[分类号]D63 C931.6

1 研究背景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化的建设,政府信息化发展程度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城市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础和电子政务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不仅是宣传政府形象的窗口,也是政府信息、服务于社会的主要渠道,更是实现社会公众与政府沟通互动的载体。

自1999年我国开展“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政府网站建设发展迅速,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已经达到100%,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1%。各级各类政府网站服务框架已经形成,电子政务还延伸到社区和农村。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根据CNNIC的最新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月,我国域名总数约为866万个。其中,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为435万个,占50.2%,而以“GOV CN”结尾的域名数已达5.2万个,占CN域名数的比例为1.2%,比2010年同期增长3%。

科技部的门户网站建设,起源于2002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科技电子政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研究”,它作为其中的一个课题,经过多年的分步实施,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部门户网站维护体系,在管理体制、系统应用、人员培训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2011年,在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人民网、腾讯网共同开展的2010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中,科技部门户网站在所有被测评的政府部委网站中位列第9位,如表1所示:

近年来,对政府网站的研究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一个新领域。人们不应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政府机构是否建立了网站以及从政府网站中可获得的信息和服务的多少,而是更应当关注政府网站将其信息资源和服务传递给用户的方式以及在整个社会中,政府网站的影响力。

2 政务网站评价指标与方法

在政务网站综合评价方法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三类:①基于网站构建和栏目内容的评价,突出各类网站的内容组织和构架;②基于政府网站服务对象的评价,很多时候会与专家测评相互结合;③基于关系影响力的网站链接分析测度。

2.1 基于网站功能和栏目内容的评价

政务网站作为实现电子政务的窗口,在政务信息、检索导航、栏目组织、网上办公、公众服务等方而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各类网站评价指标大多围绕此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点设计。如埃森哲咨询公司在其的全球政务年度报告中,“服务成熟度”指标被赋予了70%的权重“;国内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为了满足服务型政府建设需求,提出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在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三方面设计的指标权重也占到了75%;同时国内从事政务网站测评的国脉互联网站测评体系,在信息服务、网上办事和沟通互动方而也设计了很高的权重。此外,刘兴宇等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政府网站进行了综合测评,针对政府网站的层次性特点,从网站内容、网站功能和网站建设等几个方面的若干指标进行评价。

2.2 基于政府网站服务对象的评价测度

用户是政务网站的受众,在2010年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发现用户不满意率由2009年的87.9%下降为84.2%,其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各类政务网站的服务效果。为此Schriver和Sweeney。等通过从目标用户群中选择若干潜在用户,对其调查米获取相关数据和结论;王熠等提出了基于Web日志分析的电子政务网站综合评价方法,综合了用户问卷和专家评分的优势,同时通过Web日志分析、统计,对用户服务效果、用户行为进行了测评。

2.3 基于关系影响力的网站链接分析测度

一个网页拥有的反向链接越多,就越有可能是高质量网页,同理,一个网站的反向链接越多,其网络影响力也就越高,不然也不会有更多人愿意为其做链接。因此,在其他因数相同的条件下,反向链接越多的网站排名更靠前=从网站链接分析,以“关系”的视角,对政务网站进行评价,开辟了不同于传统网站评价的新思路。如沙勇忠等运用了链接分析法和网络影响因子测度方法,对我国12个省级政府网站的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同时将链接分析结果和网络影响因子测度结果与各省市自治区信息化水平测度结果进行了比较。

此外,韦彦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认知图的电子政务网站评价方法;马溪骏等提出了基于信息熵与未确知测度的电子政务网站评价研究;王熠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电子政务网站评价系统模型。

总之,各类电子政务网站评价指标或方法以电子政务网站系统为评价对象,已经从最初的单项指标、一维视角向多因素、多维度方向发展,以便得到更科学的评价结果;同时,多数侧重于电子政务产出评估,而忽视了电子政务影响的评估。为此,本文拟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对科技子网站进行影响力分析,以找出其中的核心站点,为下一步扩大各科技网站的影响力提供参考。

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科技网站评价

3.1 数据准备

本文中涉及到的数据主要通过SocSeiBot软件对科技部门户网站科技网群栏目内的地方科技子站的页面进行链接下载,共采集站点48个,其中科技厅、科委站点31个,计划单列市科技局站点16个,科技部门户网1个。其中河南、新疆、广西、吉林、陕西、深圳、沈阳7地的科技厅(局)网站因网站服务器设置或其他网络问题,没有收集到相关页面,无法进行互链分析,故主要对其他41个科技厅(局)网站进行评价分析。

本文在利用SocSciBot软件进行分析时,对网站页面数上限设定为15000,因此表2中所列的网站页面数并不是网站的实际页面数,而是随机从中抓取的网页页面数,如北京、宁夏、厦门、辽宁等地的网站均达到了页而抓取上限。此外,表中的出链(Outlink)数作为网站里任何页面指向其他网站里任何页面的链接数,也间接反应了科技网群中各网站同其他网站的页面链接情况。

为了更为清晰地反映科技网群中各类网站的相互影响情况,本义对科技网群进行了巾心性分析、核心一边缘分析和聚类派系分析,试图从结构关系的角度探究科技网群内部之间的联系。48个科技厅(局)网站互链情况见表2(囚上海与河南科技厅网站无法访问,此处仪列出46个)。

3.2 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直接反应了个人或组织在社会网中具有什么样的权利,或者具有怎样的地位,是对个体权利的量化分析。如果某点具有最高的度数,则它可能拥有最大的权利。通过将科技网群的网站互连数据形成链接矩阵,利用ucinet软件计算各站点的中心度,发现科技网群的平均密度为0.1419,整个网群的平均中心度为11.208,大于平均中心度的网站总共有10个,因此,在整个科技网群中,这10个网站拥有最强的影响力,见表3。

同时,为了测量各个站点之间的关系在整个科技网群中拥有怎样的控制优势,笔者将科技网群中的各个站点作为分析“点”,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为“线”,分析整个科技网群“线”的中间中心度,通过测算,发现科技部门户网站与武汉科技厅网站的中间中心度为113,在科技网群中居于首位;而在地方各科技网站中,武汉与沈阳之间的为40,浙江与杭州的为39,它们在地方科技网站之间的关联中,具有明显的控制优势。网站之间的互链关系可视化如图1所示:

3.3 核心一边缘分析

核心一边缘结构是一种理想的结构模式,它把行和列分为两类,在主对角线上左上方象限的是核心,是密度高的块,主对角线上的右下方象限是边缘,是密度低的块。主要研究目的是查看科技网群站点所组成的网络中,哪些节点处于核心地位,哪些节点处于边缘地位。通过对科技网群进行核心一边缘分析,笔者发现,科技部门户网站、北京、江苏、江西、安徽、山西、河北、湖北、广东、杭州、内蒙、黑龙江、河南、山东、厦门共15个网站是整个科技网群的核心,其他网站则具有网站群中的边缘地位。此外,主对角线的拟合优度测度值为0.614,体现出较好的拟合情况。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

3.4 聚类派系分析

当网络中某些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时,这样的团体在社会网络分析中被称为凝聚子群。派系就是凝聚子群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指的是至少包含3个点的最大完备子图。为了搞清楚科技网群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特点,哪些网站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笔者首先对科技网群矩阵进行强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成分分析对整个科技网群内部结构揭示程度不足,于是在对网群矩阵进行对称化处理后,进行了派系分析,结果得到了5个派系。同时,从网站互惠性角度而言,科技部门户、安徽、黑龙江、内蒙、哈尔滨、大连、宁波、杭州、武汉、江苏和南京科技厅(局)网站相互之间拥有较强的互惠关系,而其他网站在互惠性方面,则不隶属于任何派系,是孤立者。毫无疑问,科技部门户在整个科技网群中居于重要地位。具体结果如表4、图3所示。

上面的中心性分析、核心一边缘分析以及派系分析,揭示了网站内部之间的互链情况,了解了哪些网站居于核心地位,哪些网站联系的比较紧密,哪些在互惠性方面表现较好,基本反映了科技网群中各个网站之间的内在结构。

4 推进科技网群建设的思考与启示

伴随着各级各类政府网站的建设,其评价衡量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往内容导向性的相关标准指标正在转向服务导向性标准指标,如以往用与业务相关信息的多与少进行评价,现在则走向内容的好与坏、对公众服务能力的强与弱、各级各类业务之间的协调支撑等方面。总之,对政府网站的要求有了质的变化。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角,结合未来政务网站的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科技网群的建设工作:

加强科技网站自身的内容维护,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内容,在科技网站互相链接时,要做好链接规范,做到指向明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网站网页的出链和入链数,提高科技网站的点度中心度,进而提升网站的网络影响因子,扩大其影响力。

打造政务服务通道,防止在科技网群中被边缘化。科技网群内的科技网站要通过提供各类规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满足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社会公众的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业务协作系统,提高网站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优化栏目内容设置,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组织,最终形成服务个性化、资源标准化、栏目动态化的网站应用,提升科技部科技网群的整体网站形象。

网络分析培训范文第5篇

在新的岗位上、新的起点上,我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升网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专业知识就是最好的工具。首先我从基本原理入手,买了《g网网络优化原理与工程》、《mapinfo入门与提高》等书,认认真真地翻看着每一页,同时在纸上写着、画着,做着笔记。可是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是数据通信,同时以前从事的也都是有线专业的工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多少次自己就像深陷黑暗无边的山洞里,越学越迷茫,越学越看不到希望,多少次我都想放弃,这时候都是领导一直关心着我,鼓励着我,慢慢地生涩的问题变得浅显,在一堆眼花缭乱的数据里我看见了希望,我终于对自己有了信心。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开始对kpi指标及网络运行状况做监控、并试分析。我深知,kpi指标分析在整个运维体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是网络维护与优化的先行者,网络分析的指导性与前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没有移动网络维护经验, g网无线网优分析工作对我来说极具挑战性。在四楼交换机房期间,为能尽快熟悉g网状况,快速掌握网管操作技能,我每天都主动与值班人员、设备厂家工程师沟通,虚心请教,对指标持续劣化的小区进行跟踪,并和厂家人员探讨解决方案。对于平时发现的网络疑难问题,主动与厂家沟通寻求解决办法,将分析出的坏小区故障原因及建议上报给中心领导,同时密切跟踪并督促厂家对参数进行调整、对网络进行优化,以确保监控的时效性,发挥网管职能。就这样,快速提升了自己对网络故障测判、分析能力,为今后做网优分析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做好网络监控、分析的同时,因部门员工调整,我又接管了网优日报、周报、月报等报表上报工作,每月共68篇。我知道,网络分析很琐细,必须要事无具细,明察秋毫,其工作量相当大,而且分析报告的时时性和有效性要求我不能有半点疏忽和怠慢,于是,我更多时候是牺牲休息时间。回首自己过去的工作,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

以上是我对2012年上半年工作的简要汇报,取得的一些成绩离不开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回顾过去,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简要概括如下:

1、日常工作有懈怠情绪,学习热情不持久,遇到困难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 ,依赖心理严重。

2、在日常工作中,缺乏与同事之间的合作交流,遇到事情一个人单枪匹马苦思泯想,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样不利于同事之间的团结,同时也不利于工作,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从这方面入手,多检讨自己,多下功夫。

3、工作十余载,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作为一名通信员工,面对瞬息变化的通信市场,不进步就等于落后,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无线网优仅仅具备优化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核心网、数据交换等方面的学习。同时,由于公司整合,涉及的业务面太广,因而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不仅要专而精,而且要博而广,希望在今后能全面加强自己在各专业领域的综合业务学习。

面对下半年的工作,首先我将进一步作好本职工作,及时找出自身的不足,有效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尽可能地发挥潜力,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坚持不懈地做好网络性能监控、分析工作,坚持不懈地做好详实、具体的运维作业计划,保证日常维护工作有序实施。

最后,还将积极协助部门领导组织大家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工作,一个优秀的团队,只有每个人都进步了,整个团队才能步伐一致,共同进步。

总之,我将在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的同时,为下半年的各项工作理清思路,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