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市场营销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马鞍山市;农产品营销;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173-02
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流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营销的主体是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1]。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马鞍山市的农产品贸易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认真研究和研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分析和探索马鞍山市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问题及种种可行的途径,已经成为马鞍山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马鞍山市农产品营销现状
1.本地农产品资源丰富。马鞍山市辖一县三区,全市总面积1 686平方公里,总人口124万,其中农业人口67万,农户19万户,劳动力数36万人,耕地面积74万亩。马鞍山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非差适宜水稻、油菜、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生猪、家禽、鱼虾、蟹、鳖等多种农产品的生产。目前马鞍山市的种植业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4.85亿元;牧业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81亿元;水产品是马鞍山市农业支柱产业,渔业产值(按现价计算)9.13亿元。
2.品牌营销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已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共有80多个,涉及粮油制品、肉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和蔬菜等多类农产品。其中金菜地牌小菜、辣酱、茶干;采石矶牌茶干;甜润牌金丝软米;贤进牌大闸蟹等6个农产品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市黄池食品集团公司的“黄池”牌(现已更名为“金菜地”牌)系列食品;市采石茶干厂的“采石矶”牌茶干;当涂金姿台布厂的“金姿”牌台布;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金安康”牌加工食用菌等4个农产品获安徽省著名商标。
3.逐渐树立绿色营销观念。马鞍山市近年来加大对绿色营销观念的宣传,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目前,全市共有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26个。
4.农产品营销信息平台方面。马鞍山市涉农网络信息平台有马鞍山农业信息网、马鞍山金农网以及三区一县的农业信息网等多家网站,向农民提供或为农民农产品信息。当然,目前这些网站只能提供静态的信息服务,但这些信息平台的建成为现代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供应链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马鞍山市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营销缺乏政策引导和保障。2006 年马鞍山出台了《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集中体现了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工业偏好,仅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一节中提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打造面向长三角的绿色食品基地;全面展开水产品、畜禽产品、优质粮油、蔬菜、苗木花卉、速生林木等六种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在“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一节中提到:根据马鞍山周边农业发达、城镇众多的特点,构建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但关于农产品营销的具体促进政策和措施却鲜有提及。同样,在市政府其他的文件中我们也很难看到有关促进农产品营销的政策措施。
2.市场营销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农产品一直是计划经济产品,使得生产者一般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要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而不用关心市场需求[2]。另外,马鞍山农产品主要以农户经营为主,由于农户分散经营,不但缺乏促销意识,而且由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限制,农民自身力量不足也不能有效地开展农产品营销,限制了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收益的提高。
3.农业和农民专业化程度低,缺乏有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能够把一家一户组织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当地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优质、安全、高效农产品,打造统一品牌;另一方面能够把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的特色农产品集中起来销往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化解分散经营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3]。虽然马鞍山农村也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农民经纪人和一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但总体经营规模较小,而且以自营贸易为主。
4.分销渠道不畅,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目前,马鞍山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销地批发市场为主,产地批发市场少,规模小,而且不集中。这无疑限制了农产品扩散的速度,增加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现有的交易方式也比较落后。传统的现货交易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新兴的交易方式如拍卖、网上销售还不是很普遍。
5.农产品营销增值服务少。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营销同样是一个价值增加的过程。马鞍山现有的农产品多为简单工业加工,而且加工比例不大,对生鲜农产品的冷藏保鲜处理相对落后,缺乏农产品分级标准。对马鞍山的农产品产值与加工产值比例我们尚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马鞍山在发展农产品即时配送、冷链物流、转运储存、分级加工等增值服务上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对特种产品和生鲜水产品的增值保值服务。
6.农产品品牌促销的力度不够。尽管全市农业品牌意识有所加强,加大了申报注册商标和申报国家、省级名牌农产品的工作力度,但对品牌产品在吸引资金、聚集人才、扩大规模、拓展市场方面的突出作用仍然认识不足,尤其是没有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一些企业虽然也把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认证作为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重要途径,但在如何通过这些认证来提升农产品品牌,并使之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品牌形象这些方面缺乏营销策略、技巧和手段。
三、促进马鞍山市农产品营销的对策建议
1.树立正确的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是开展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它决定着商品生产经营者活动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4]。要改变当前农产品市场营销低效率的状况,在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确保农民增收,进而推动整个农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即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营销观,这是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必然要求。农产品买方市场是在农产品生产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形成的,消费者取代生产者具有了市场选择的主动权,生产者和销售者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树立“消费者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的市场营销观念。
2.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农产品营销调控。加强对农产品营销的政策支持力度;依法加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及时把各项政策传递到农民和企业手中;推进供求信息化体制建设,以物流为中心,加快农产品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产品供求信息共享;联合农科推广中心,及时把新产品的种植技术和有关知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的操作规范传递给农户;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其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提供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和检验检疫技术指标信息等
3.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的调研[5]。第―,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环境的调查,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农产品消费结构、农产品市场价格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市场占有率等;第二,农产品生产供给情况调查,主要是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对农产品市场状况的影响;第三,对销售渠道的通畅情况调查,要了解农产品销售渠道的过去和现状,包括推销人员及销售渠道的利用等存在的问题;第四,加大对市场行情的调查,如,有关地区、企业同类商品的生产、经营、成本、价格等重要经济指标。做好上述市场调研工作,可为农产品营销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奠定基础。
4.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是企业综合素质的标志,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占领市场和拓展市场的利器。加强产品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增强农业竞争力,也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识到农产品品牌的促销效应、获利效应、竞争效应、扩张效应。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品牌、一流的价格。要努力增强农产品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除了企业和农民自身的宣传,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品牌作用。
5.积极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网上营销较之于传统交易方式具有容易获取市场信息、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有利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等众多优势[6]。既要建立农产品营销有形市场网络,如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生鲜超市等,又要适应新形势,建立无形市场网络。顺应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式,积极发展网上农产品营销,搭建网上营销平台,实施电子商务,努力推动农产品更多地走出本地区。
参考文献:
[1]李崇光.农产品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8.
[2]韦道菊.对中国农产品营销发展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9):26-28.
[3]赵宪军,等.农产品营销的问题及战略对策[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20):4-6.
[4]张金华.中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1):67-69.
关键词:农产品营销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必然产物
我国农产品市场处于超饱和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市场上农产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显示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农产品全面供过于求的局面已形成,出于一种“超饱和”状态。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的调查,我国118种主要农产品已全部供过于求,粮食自给能力大幅增强,并出现粮价持续走低及大量库存的现象,棉花产出受替代品生产发展和纺织品出口受阻的影响,市场需求一直疲软,一些需求收入弹性小的农产品严重过剩,农产品出现“卖难”。这已严重挫伤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很多农户感到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越来越难满足,市场销售越来越困难,不少农户经营失败,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危及到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饱和市场有空白
饱和是指在农产品市场的某一坐标点上,特定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得到较好满足,空白则是指整个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无时无刻不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断产生新的显性或者隐性的需求点。农产品市场的“饱和”是相对的,而空白是绝对的,消费者的需求没有穷尽,农产品市场的开掘也没有穷尽。从表面上看,农产品市场似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实际上,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产生了多层次、多元化、多变量的新趋势,在农产品市场熙熙攘攘、密密麻麻的表层下,还存在着巨大的虚拟空间。只是显性的需求比较容易捕捉和发现,而那些处在隐藏状态的潜需求,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然而与显性需求相比,隐性需求往往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消灭空白市场,不断接近市场饱和的过程。农产品优化市场定位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思路在对消费者群进行重新组合的基础上,逐渐适应特定消费者群的优势需求,与特定消费者群的优势需求逐渐磨合、培育消费者情结的过程。
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市场空白点
空白点是存在的,但是空白点在哪里呢?如何去发现这些空白点呢?这就要进行市场细分。所谓市场细分是指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将市场细分为若干个具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群的过程。市场细分后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也称为“子市场”或“亚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具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分属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而属于同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需求极其相似。农产品消费者群是一个处在变化发展中的运动体。这个人数众多的庞大群体,广泛分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个主体部分各自独立,边缘部分相互交叉的特定消费者群。或是按年龄划分,或是按收入划分。这些具有不同群体优势需求的农产品消费者,构成了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多变量的农产品市场,成了不同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基础。广大农户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通过市场调研,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望、购买行为、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市场机会。这样,生存与发展就有了目标,利润与效益就有了保障。
由此看来,市场细分是农户营销战略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决定农户营销成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近年来不少农产品生产者从市场细分入手,挖掘农产品市场扩容的潜质,“分化瓦解”消费者群的,在新消费者群的“再造”和“新生”中,营造、开拓出新的农产品市场。按照市场细分原则进行专业分工以后,才能有效进入市场。这是入世后发展农业的大势所趋,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农产品市场细分是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有效措施
进行农产品市场细分,有利于发现市场营销机会市场机会是已经出现在市场但尚未加以满足的需求。运用市场细分手段,农户不仅可以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标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并根据目标市场的变化情况,不断改进老产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北方一些农民把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分开卖,拆零拆出了大市场。爱吃蛋黄的消费者买蛋黄,爱吃蛋清的消费者买蛋清,各有所爱,各得其便。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卖方也赚到了以前赚不到的钱。
进行农产品市场细分,能有效地制定最优营销策略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运用的前提。即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要想实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首先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因为任何一个优化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都是针对所要进入的目标市场。离开目标市场,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就会无的放矢,这样的市场营销方案是不可行的,更谈不上优化。如近几年我国苹果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市场相对饱和,市场销售不畅,价格下跌,果农一筹莫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华盛顿州苹果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登陆,在强劲的宣传攻势下,占领了中国的苹果市场。分析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对营销环境的充分了解,优化的市场营销组合战略,成熟的营销战略操作机构之外,正确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行农产品市场细分,有利于农户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每一个农户的经营能力对整体市场来说,都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农户必须将整体市场细分,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把自己的优势集中到目标市场上。否则,农户就会丧失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
进行农产品市场细分,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当众多的生产者奉行市场细分战略,那些尚未满足的消费需要就会逐一成为不同生产者的一个又一个的市场机会,新产品层出不穷,市场上产品的种类、花色、品种增多,人们生活的质量也相应的提高。
细分市场中正确选择目标市场
选择目标市场是农户进入市场时应认真关注的问题。目标市场是经营者希望开拓和占领的一类消费者,这一类消费者具有大体相近的需求。通过对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群做有针对性的挑选,可以发现那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或不甚满足的消费者,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销售能力去开拓和占领。一个理想的目标市场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销售量,即一定要有尚未满足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这个问题对于一般小型农户来讲问题不大,而对于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者来讲就显得非常重要。二是经营者必须有能力满足这个市场需求。三是在这个市场中必须具有竞争的优势,即没有或很少有竞争,或者有竞争但不激烈,经营者有足够的实力击败竞争对手。这样一个市场就可以选作自己的目标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又称为市场定位,是农户选择某一细分市场作为营销对象的决策活动。选择目标市场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估计目标市场的需求
目标市场的需求是指在既定的市场环境中,某一类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的总额。这种市场需求数量的变化取决于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喜好程度、购买能力和经营者的营销努力程度。如果某种产品确实为消费者所喜爱,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断提高,经营者的营销策略正确,就有可能增加需求数量。估计目标市场需求时既要估计现实的购买数量,也要对潜在增长的购买数量进行估计,从而,测算出最大市场需求量。农户要根据所掌握的最大市场需求量来决定是否选择这个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要认真分析自己的竞争优势
市场竞争可能有多种情况,如品牌、质量、价格、服务方式、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竞争。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在同样条件下比竞争者定价低;一是提供满足消费者的特种需要的服务,从而抵销价格高的不利影响。农户在与市场同类竞争者的比较中,分析自己何处为长,何处为短,尽量扬长避短,或者以长补短,从而超越竞争者占领目标市场。
选择市场定位的战略
这是指农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根据各目标市场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条件确定竞争原则。通常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针锋相对式”的定位,即把经营产品定在与竞争者相似的位置上,同竞争者争夺同一细分市场。例如,有些农户在市场上看别人经营什么,自己也选择经营什么,实行这种定位战略要求经营者具备资源、产品成本、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否则,在竞争上可能失败。第二种是“填空补缺式”的定位,即农户不去模仿别人的经营方向,而是寻找新的、尚未被别人占领,但又为消费者所重视的经营项目,采取填补市场空位的战略。例如有的农户发现在肉鸡销售中大企业占有优势,自己就选择经营饲养“农家鸡”,并采取活鸡现场屠宰销售的方式,填补大企业不能经营的这一“空白”。第三种是“另辟蹊径式”的定位,即经营者在意识到自己无力与同行业有实力的竞争者抗衡时,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相对优势来竞争。例如,有的经营蔬菜的农户既缺乏进入超级市场的批量和资金,又缺乏运输能力,就利用区域集市,或者与企事业伙食单位联系,甚至走街串巷,避开大市场的竞争,将蔬菜销售给不能经常到市场购买的消费者。
选择农产品目标市场须走出“合成谬误”误区
多数谬误的含义
选择目标市场的目的是为了使产品有销路。问题是:并非凡有销路的市场都一定能成为企业理想的目标市场,如果出现多数谬误,农户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还可能导致挫折和失败。多数谬误是指过多的农户都把同一个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从而造成某一种产品的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农户共同经营同一种产品,实际上就是共同争夺同一产品有限的消费者群。结果造成社会劳动和资源的浪费,也不能满足本来有条件满足的其他市场需求,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机会成本,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甚至造成农户的营销失败。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多数谬误屡屡发生。
多数谬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农户市场营销实践来看,多数谬误的原因是:
第一,农户均将市场容量最大、利润潜量最大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许多农户只盯着市场的需求潜量和诱人的利润。认为只要市场有需求,重视产品质量,价格合理,加上推销工作,就一定能够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取得最大的利润。结果,竞争者太多,形成同步共振,造成损失。
第二,企业经营者在指导思想上急功近利,只考虑农户的目前利益,避难就易,而看不到长远利益,使经营陷入困境。这种情况是农户把最容易进入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有些农户看到某些农产品畅销,而且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容易进入,便增加了投资冲动。如果一户因育果树苗发了财,就户户育,村村育,乡乡育,最后只能是果树苗当柴烧。类似事例,不胜枚举。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仍有许多农户还在重蹈复辙。
第三,抵挡不住市场一时走俏的诱惑。市场细分,确定目标消费群,只能在自己的有效市场范围内,决不能放弃自己的优势,去追求所谓的“热”。俗话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这是一种盲从思想,很多农民正是在这种习惯思维的引导下急功近利,盲目发展,看到人家赚了钱也挤同一条赚钱道,自觉不自觉地扩大同类农产品的种植面积,结果谁也赚不了钱,这样的“合成谬误”我们已屡见不鲜并深受其害。
第四,对已经确定的目标市场缺乏精细的了解。信息不同于独得之密的情报,它确是宝贵资源,但却是共有资源。当你从传媒得知某地某货奇缺价昂而进行生产时,你将和四面八方获知同一信息采取统一举措的各个众多农户在市场上发生碰撞,奇缺变为过剩,抢购的俏货转眼之间变成卖不出去滞销货。一哄而上很难称为市场失灵,到可以称为市场过敏了。
【关键词】农产品 品牌营销
一、农产品品牌化
我国在1995年的时候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按照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和协议,我们国家给予外国农产品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其有机会进入我们的国内市场,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外的农产品已经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众所周知,中国地大物博,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我国有着多种农产品资源,这不但给农民的生活水平带来很大的创收,同时也为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其对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市场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外来农产品物种的不断冲击,全世界范围内农产品市场显然已经是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让我国的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而且让市场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得以满足,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营销已经成为了意见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本内涵
农产品品牌营销,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农业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生产加工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大众对所需要的农产品的消费市场,用各种各种的方法进行市场营销,并且最终达到一个目的――通过大众购买并且最后逐渐机建立了对于产品品牌的认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要使所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更加的去适应农产品销售市场环境这样一个整体性的变化,保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市场上能够站稳脚跟,并且逐步的发展壮大起来,从而增大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品牌的知名度,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战略性目标。在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断的塑造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品牌形象,使得农产品的品牌在消费市场中的占有率不断的提升,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要求,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品牌拥有自己忠实的消费群体,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农产品品牌营销流程结构研究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最需要做的是应该近一步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升级,不断提升农副产品的品牌形象,进行品牌营销,在对农副产品的品牌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加大对其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改造提升,因此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采用多种营销手法策略并且对农产品进品牌进行全面的整合,从然达到让农产品的销售目标客户熟悉自己所营销的农产品品牌,让品牌深深的植入消费客户的心里,对品牌有更大程度形成一种认可,这是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目的以及意义所在。在对农产品品牌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农产品的品牌进行相关的诊断,对品牌今后的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定位做一个详细而具体的规划,并且加大力度做好对农产品的品牌促销工作,做好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和宣传工作,使农产品市场的消费者,对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品牌形成认可。同时销售方应努力做好消费者群体的客户反馈性意见,根据消费者反馈的意见,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修订,为更好的塑造品牌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农产品品牌化营销流程结构及功能
(一)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品牌诊断
在对农产品进行品牌营销之前,必须要对农产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当确立了品牌的定位之后,农产品的品牌营销才能顺利的展开。农产品的品牌诊断对于农产品的品牌诊断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进行品牌定位前所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我们所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农产品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对农产品所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在今后发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能够对农产品所具有的竞争力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在对农产品使用价值的分析上面,应该详细的分析呢过满足农产品消费者哪些基本性要求,比如农产品所具有的营养性、安全性以及农产品所具备的经济性能等。当然,由于农产品所具有的多样性,不同的消费者面对农产品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对于不同农产品在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其次,我们要对农产品的品牌发展前景多做一些市场的调查研究与诊断,从而达到最终的目,分析研究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对于其它品牌的农产品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和市场发展潜力。
(二)使农产品品牌找到准确的定位
在对农产品进行品牌营销的基础就是对该农产品的品牌进行一个准确明了的定位。根据农产品品牌定位是指相应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在农产品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的农产品所存在的差异,以及农产品的品牌文化所作出的营销决策。农产品的营销只有对农产品进行正确的产品、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可以保证该农产品品牌定位的准确性。农产品消费市场的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往往是进行农产品市场定位的首要目标,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产品,分析自己和同类农产品质监所存在的差异与不同,并且分析出消费者对于自己的农产品最看重的是什么,进而根据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来不断的调整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最后让农产品的营销活动按照计划有序的进行和展开。让农产品的产品形象在消费者市场内得到认可和被接受。在对农产品的定位过程要更加的具体、更加的细致。我们要具体分析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什恶魔样的农产品才更受市场的欢迎。其次,要对农场品进行一个档次的分类和定位,将农产品分为具有高附加值农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巨勇.台湾农产品营销的启示.福建农业人学学报:社科版,2000, 3 (2) :22-24, 44.
[2]孙剑,李崇光.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8 (2) :8-20.
[3]马龙龙,孟祥异.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首都经济贸易人学学报, 2009 (1):42-4h.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 组织营销 政府支持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营销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它明确规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与发展。在第8条中明确规定:“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并专门在“扶持政策”一章中,从四个方面鉴定了政府支持农业合作社的领域和方向,这表明了政府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坚定态度。
一、我国供销合作社市场营销的现状和优势
农村供销合作社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农村合作化的三种形式之一(另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引导5亿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五十多年来,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坎坷曲折。在计划经济短缺时代,农村供销社垄断收购棉花,经营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资,独家销售农村市场的生活消费品,可谓作用非凡,惟我独尊。但上个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开发的浪潮却将农村供销合作社这条大船撞击的满目疮痍,阵地皆失,市场萎缩,经营亏损,人才流失。短短几年农村供销合作社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从1978年的31%急剧下降到1995年的5.1%,后又降到4%。1992年~1999年,全系统连续8年亏损,亏损面超过55%。
在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供销社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供销社作为最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如何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营销,构建适合农村经济的营销策略,供销社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支农设施、场所、工具等。同时,还有大量的资本正在从事商业运营,服务于“三农”。最后是关系优势。供销社在承担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任务中,与农民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密切关系,为供销社参与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组织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生产者市场营销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得农产品一直采用计划经济的模式,农产品生产者一般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要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根本不用关心市场需求。客观上我国农村现有的信息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交通、通讯落后,农民很难及时、准确的扑捉到可靠的信息,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准确的产品定位。在消费需求的新阶段,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实现农产品销售的有效途径。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要已经从追求数量过渡到追求质量。
2.缺乏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全面应用
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从产品策略看,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结构,总体来说“四多四少”:大陆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业产品品种少,生加工品种少,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相适应,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惯性,农产品生产者品牌意识较为淡薄,很少注重产品的包装。价格策略方面,许多农产品缺乏产品细分,产品等级划分不确切,往往形成好坏一个价。另外,对农产品定价缺乏市场调研和分析,常常主观指定某一价格,造成主观定价代替市场定价。分销策略方面,由于我国农产品长期实行统购统销,各地普遍存在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现象,造成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产品流通不畅。从促销策略方面,我国农产品宣传力度不够,产品促销不受重视,农产品生产者很少为产品做宣传。
3.政府对供销社农产品营销支持力度不够
在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上,由于政府缺乏统一规划,造成重复建设、无须竞争,而且大多数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规模小,市场设施不完善。政府也没有充分发挥宏观管理者与调控者的作用,没有为农产品生产者及时提供各项配套服务,对农产品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也不够显著。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支持农业合作社的政策借鉴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在对农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支持农业合作社的经验。
1.政府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资金补助
在我国台湾省的《农会法》中规定,在中央及地方预算中,应编列农会农业推广事业辅助费;农业金融机关,每年应拨出不低于10%的纯收益,用于各级的农会辅导及推广事业费。
2.对合作社经营的业务提供税收优惠
美国政府对具有免税资格的农民合作组织减免税收,平均为工商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于其他农民合作组织分配给社员的红利、惠顾反还金及其他收入,仍享有免税待遇。
3.通过提供培训、技术和信息服务等方式,支持合作社发展
如我国台湾省明确规定:农会为指导农业技术及其他农业改进工作时,可以商请当地的农业推广、金融、教育等机构调派专业人员协助。还规定了政府提供扶持,辅导农业产销组织,建立企业化,咨询化及制度化的共同经营方式。
四、针对供销社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政府层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1)政府应在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设立扶持供销合作社的专项资金。支持供销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活动。这一支出应列入中央及地方每年的财政预算中,专款专用,促进供销合作社的发展。
(2)采取多种形式为供销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经营服务。鼓励商业银行为供销合作社提供优惠贷款,帮助供销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增加设施投资贷款,在一定的限度内允许供销合作社从事农村金融业务、支持农村金融合作社的发展。结合基层信用社的改革,新办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社。
(3)把供销合作社当作政府政策实施的工具。在我国,供销合作社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不是一般的经济组织,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政策的基层执行机构。县级以下人民政府应该把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政策的基层执行机构,通过供销合作社把有关政策传达给农民,同时,把部分政策资源留在供销合作社,以便使其迅速发展壮大。
2.供销社方面要做好的工作
(1)必须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对市场环境进行有效分析。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决定着商品生产经营者活动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兼顾顾客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既给供销合作社带来新的营销机会,也会带来新的威胁。因此供销合作社必须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明确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及时的寻找和抓住对自身发展最有利的市场机会。同时,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供销合作社应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目标市场,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2)价格策略:比如通过供销合作社的组织营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一种抗衡力量,改变个体农户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以及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供销合作社可以聘请专业人员专门搜集、分析农产品的需求及价格信息,既可以避免个体农户从事营销的局限性,使农民更好地应对由农业生产中气候的变异,产品质量的波动以及地域分散性所导致的风险,又可以通过指导农民生产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农产品,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满足程度而增加农产品的效益,达到农产品增收的目的。
(3)渠道策略:在新经济和网络几个经济的背景下,顾客的需求日益个性化,顾客对农产品营销渠道过程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为异地交易提供了物质基础,便利的交通运输又大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物流的速度。渠道系统从传统的从生产者为中心的向上垂直一体化和以中间商为中心的向下一体化,向渠道集成化发展,也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渠道成员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开拓农产品市场机会,实现农产品的渠道水平一体化。
(4)促销策略:供销合作社运用各种推销方法和手段,积极传播产品信息,结合农产品的独特个性特点挖掘其独有魅力,寻求恰当的诉求定位,采用独特的广告策划和创出自己的名牌产品,并通过合适的促销方式向消费者传递有关新型,优质产品的信息。努力以自己特有的优势,做好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结工作,及时为农户提供各种所需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湘蓉:论营销理念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实现[J].江苏商论,2006.01
[2]孔祥智陈丹梅:政府支持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7.01
[3]张金华:我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5.10
关键词 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问题;对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301-0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china tradition agriculture marketing organization,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on typical marketing mode of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using the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new agriculture marketing system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ing system;problem;countermeasures;China
1 国内传统农产品营销组织体系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在微观层面上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完善,农产品营销交易效率较低。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不同地方不时均出现了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迟缓等现象,这表明我国农业发展障碍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了营销流通领域。
1.1 农产品营销定义和营销主体
农产品市场营销是指为满足大众生活需求的农产品生产交换活动。农产品营销主体是指在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体。我国农产品营销主体包括农产品生产销售个体户、专门从事农产品经营的个体户及经济合作组织2类。兼顾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的个体户在我国存在较广泛,专门从事农产品经营活动的个体户及经济合作组织主要为中介组织、批发零售商以及专卖企业等。
1.2 传统农产品营销组织及作用
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其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正常进行,农产品营销流通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
1.2.1 专业市场销售。目前该营销模式在我国覆盖面较广,在全国各地都广泛存在,例如各地的菜篮子集团就是典型。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数量多、规模大、销量高,同时专业市场销售主要以批量销售为主。该销售模式的优势是能够对市场反馈信息及时作出响应,同时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迅速采取响应措施,从而有效解决市场信息不畅、农产品储存运输障碍等问题[1-3]。
1.2.2 销售公司销售。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农产品销售公司也逐步进入农产品销售环节当中,主要从事农产品从原产地的收购,以及后续的农产品加工、处理、包装、销售等。农产品销售公司大多采用收购合同协议的方式与农户进行交易,也有即时买卖交易。
1.2.3 合作组织销售。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广泛应用,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过渡到部分农产品过剩阶段,经济合作组织由此应运而生,主要解决农产品销售与价格收益等方面的问题。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属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均沾的合作关系。农产品通过合作组织集中在一起,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便于在同买家谈判时赢取最大利益。
2 国内传统农产品营销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指导信息流通不畅
市场供需信息在引导农户的生产行为、调整生产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缺乏市场指导信息指引时,农户在进行生产品种选择时不具备针对性和计划性,而是依据以往的生产经验、生产习惯等方式来选择生产,或者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根据市场上部分产品价格、畅销程度来进行盲目跟风生产,直接导致部分类型产品生产过剩、产品滞销乃至完全不能销售,例海南香蕉、山东白菜等,这给广大农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4-6]。
2.2 欠缺风险分担机制
农产品生产具有生长周期长、生产惯性大的特点,在农产品生产、储存、销售等过程中都会遇到不确定风险。例如市场消费需求变更会导致农产品市场波动,给农产品经营带来风险。同时,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会对农产品种植或养殖带来致命打击。
2.3 交易手段落后
我国农产品传统的交易方式是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实物交易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先进的网络技术;交易范围受限,仅在附近区域进行而不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产品推广;工作效率不高,只能采取人员谈判等方式进行。与此同时,市场上大宗交易、订单式生产以及期货交易等交易方式较少,影响了交易效率。
2.4 交易中间环节多
传统农产品销售大多采用“农户―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交易流通模式,一般情况下批发商还会呈现“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乃至于更多环节,这直接导致了产品交易中间环节过多、交易成品过大、交易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也导致了产品流通效率不高、市场指导信息反馈迟缓等方面的问题。
3 国外新型农产品营销组织体系的特点
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营销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与教训,主要有3种模式,即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和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模式。通过对这3种模式的分析总结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农产品销售共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相对发达的农业合作组织
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营销体系中均有相对比较发达的农业合作组织,并农业营销中发挥重要作用。
日本农协是日本农民合作组织,主要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向农民反馈市场指引信息,提供金融、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农协在调整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农产品信息收集和信息反馈,较好地服务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美国农业合作社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料表明早在1997年美国各类合作社组织就数量已达到3 800个。美国农场的规模相比较于其他国家更大,但由于大型销售公司规模更大、实力更强,因而仍感到势单力薄,从而农场主联合组成农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服务于农场主,构建起农场主与销售中间商、大型连锁超市之间的销售签约活动。
3.2 健全的基础配套设施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流通、冷库等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农产品的完好率,降低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造成的农产品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日本为优化农产品销售过程、提高农产品营销率,建立了农产品加工厂、冷冻冷藏库、运输批发中心、专卖店市场等基础配套设施,严密的生产关系组织、完善的制度管理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
欧盟对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视,对改善农产品生产、储存和加工等项目给予财政补贴与政策支持,积极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便利[4]。
3.3 信息化的农业销售方式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销售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平台,积极采用现代营销手段开展农产品促销活动。
日本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农产品结算交易,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货款结算。而且日本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完善,能够快速地将市场供求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生产单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闭环,有效避免生产的盲目跟风。韩国农产品批发采用电子竞拍方式进行,在信息化网络平台上能够快速直接显示交易结果,在确保市场交易公平性的前提下提高交易效率。
美国采用工业营销策略进行农产品营销,在销售模式中,农产品与汽车、电脑、操作系统、手机等工业品一样,都能够采用现代销售理念进行促销,为开拓市场,美国采用灵活多样的包括广告、推广、公共关系及人员推销等多种方式在内的多种促销方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产品促销体系[5]。
4 加强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的对策
我国农业生产实行,在耕地面积、生产规模上与上述发达国家情况差异较大,不能够直接按照国外现有的生产销售模式。但对先进经验充分分析将为我国建设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提供较好的启示和借鉴。
4.1 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农产品营销的基本前提
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直接造成我国农业生产在规模上成为“世界上最小的农户”[6],其农产品销售方式也与之相应的是分散经营的模式,交易成本居高,农民增收困难。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建立起农业合作组织,集合分散农户到合作组织,形成有机销售整体。在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组织形式多样,我国可参照国外经验,建立起形式多样、适应国情的农业合作组织,团结分散生产单元力量,构建起农民与销售市场之间联系的桥梁,服务农产品生产销售,从而使之成为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中的一个环节。
4.2 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是加强农产品营销的有效方法
我国当前农产品销售主要还是采用传统营销一对一的营销模式,销售效率不高。在构建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过程中,可以充分参考美国采用工业品营销理念来开展农产品营销的经验,充分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策略。同时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充分利用了先进互联网技术优势,提高农产品销售信息化,实现市场信息及时、准确、高效反馈,我国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灵活的特点,加强产品推广、信息、信息指导、商品促销等方面的建设。
4.3 提高基础设施和物流系统建设是加强农产品营销的基础保障
高水平的物流系统和基础设施对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进而降低农产品的生产交易成本,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供条件。在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信息和物流体系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设施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新的农产品营销体系中,应充分发挥好已有资源的效能,使之得到充分利用。
5 结语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产品营销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研究总结其经验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受农业生产条件、社会形态、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限制,国外成功经验不能够直接照搬,必须要结合我国国情,创新性地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而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营销体系。
6 参考文献
[1] 李季圣,李志荣.农产品营销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4-10.
[2] 李伟伟,任晓娜.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分析及建议[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3):39-40.
[3] 穆月英,等原浩三.日本的蔬菜水果流通及其赢利率的调查研究[J].世界农业,2012(2):31-34.
[4] 袁以星.上海“三农”决策咨询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5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