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工会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我代表xx县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同志们莅临xx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牢牢抓住全市对乡村两级人口计生工作进行规范的有利时机,坚持靠制度管事,用规范办事,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自我强化机制,推动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下面,将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简要汇报。
一、树立“四种意识”,将落实两个规范摆上重要位置
制定全市乡、村两级人口计生工作规范,开展基层基础规范建设年活动,是市人口计生委适应当前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作出的一个重要决定,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必须摆上重要位置,突出抓好落实。
一是树立抓规范就是打基础的意识,将其当作“基石”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虽然我县经过多年的努力,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理顺和加强,但调研发现,仍有某些乡镇日常工作不规范,部分村工作靠包办。落实市《工作规范》,就是理顺乡村基层工作程序,以制度的形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就是夯实基层基础。因此我们要求各乡镇把落实《规范》作为最基本的工作抓好落实,并列入年终人口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是树立抓规范就是解难题的意识,将其当作“攻坚”工程。新形势下出现的“十大难题”,是制约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成为各级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我们认为,造成“十大难题”虽然有很多客观因素,但基层基础薄弱、管理不到位、服务不及时的工作原因仍然是主要的。抓好基层工作《规范》的落实,就能很大程度的杜绝和减少问题的发生,就能有效破解“十大难题”。
三是树立抓规范就是建机制的意识,将其当作“治本”工程。建立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是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中心任务,通过认真研究论证,我们认为这些新机制建设的工作我们都已开展,有的工作还取得了比较成型的经验,所欠缺的就是加以整合、规范。市《工作规范》的推行,正是在制度上对各项工作进行整合和规范,落实《工作规范》就是推进新机制建设,就是完善新机制建设。
四是树立抓规范就是优质服务的意识,将其当作“民本”工程。计划生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转变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作风和方法,真正体现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维权、让群众满意。落实基层工作《规范》,就是规范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从制度上保障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高度统一,同时也能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因此,我们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把落实《规范》当作“民本工程”重点抓好。
二、强化“四项措施”,建立完善基层基础自我强化机制
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县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强化措施,狠抓了乡、村两级《工作规范》的落实。
(一)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切实配齐配强人员。对乡镇计生办和服务站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工作规范》的要求设定岗位,按岗位要求选配人员。县人事局、计生局联合为各乡镇制定了计划生育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方案,指导各乡镇整顿、充实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对各乡镇原岗位工作人员统一进行了业务测试,测试不合格的及时调离计生队伍,然后在乡镇脱产干部中考选精兵强将。对村级计生专职主任,则本着“公开条件、公开待遇、公开考选、公开成绩”的阳光操作方案,逐村进行公开竞聘。全县共调整村级计生专职主任112名,调整后村计生主任年龄结构从以前的平均44.65岁下降到35.18岁,知识结构初中40.1%、高中及以上59.9%。二是逐级搞好培训。我们把全县所有乡级计生工作人员都集中到县计生局,进行了《工作规范》基本内容、操作程序、步骤等相关业务的培训。培训后,按岗位分类严格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统一发放《岗位资格证书》,考试不合格的进行补考。对村级计生专职主任,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师资、统一安排,轮流培训,培训结束后也统一进行了业务考试。三是严格岗位工作责任制。对乡镇计生办、服务站各科室岗位工作人员和村级计生专职主任,都严格按照《工作规范》规定的相应任务进行职责量化,签订了岗位责任书,明确了奖惩责任,进一步增强了乡村两级计划生育专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压力感。
(二)加强制度建设。统一制定了四项工作制度,即:规范办公制度。把乡级各岗位工作和村级各项日常工作都规范为具体的程序和步骤,并把服务承诺向社会公开,督促各岗位工作人员严格按规程办事;检查督导制度。县对乡镇,乡镇对各岗位工作人员、对各村都制定了定期检查督导制度,通过突击检查、演示评比、回访群众等形式加强对各工作人员的检查督导力度,督促他们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开展工作;违规纠错制度。对发现不按《工作规范》规定办事而违规操作的行为和人员,当场责令改正,并在全县通报批评。绩效工资制度。对各岗位工作人员和村级计生主任实行等级工资制,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按等级发放工资。这些制度的实施,确保了《工作规范》的扎实落实。
(三)加强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了村级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由县计生局负责起草、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审核制定了《村级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标准》,对村级服务阵地的面积、造型、结构、标志颜色及配套设施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到目前,全县856个行政村达到了村村有适应工作需要的标准化服务阵地。对乡站村室应上墙的内容,县里统一制作了高标准宣传墙板,购置了相关的文书资料。
(四)加强载体建设。主要抓了三个活动载体。一是继续强化孕全程跟踪服务活动。县服务站成立孕二胎跟踪服务队,乡镇服务站成立孕一胎跟踪服务队,常年深入村户跟踪随访。这项活动有效指导和带动了村级各项随访的落实,使村级计生主任在实践过程中学到了技术,掌握了方法。二是进一步搞好对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查体活动。每年组织县乡计生技术人员,携带仪器进村入户为所有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健康查体,同时指导村计生专职主任搞好随访服务。三是深入开展基层协会宣传服务活动。这是村级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好载体,人口学校开课、人口文化宣传、群众需求信息采集等等,都离不开计生协会的服务活动。协会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把村级计划生育规范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不仅落实了《规范》,而且丰富发展了《规范》。
三、坚持“四个结合”,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
落实《工作规范》,是和其他各项计划生育工作相辅相成的,在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与搞好优质服务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落实《工作规范》更准确的了解群众需求,更到位的落实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技术服务。实施《工作规范》3个月来,全县健康查体到站率达到了94.7%,提高了19.4个百分点,各项随访到位率达到了97.9%,比以前提高了45个百分点。像产后、术后等很多问题都通过随访及时得以发现,及时得以处理。
二是与开展协会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协会活动的凝聚力。落实基层《工作规范》,不仅是计划生育专职干部的事情,更是广大育龄群众的事情,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协会的作用,通过落实《工作规范》,促进协会活动的开展,提高协会活动的水平。全县各级协会都积极主动的学习《规范》,组织会员群众认真执行《规范》,进一步拓展了协会服务活动的领域和空间,使协会活动更加经常化和具体化,既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又促进了计生协会工作水平的提高。据统计,落实《工作规范》3个月来,各村协会开展服务活动的次数同比提高了32.7%,表现出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是与推进村民自治相结合,进一步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县是全省4个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基层协会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做法,正在从点上向面上推广。落实《工作规范》,保障群众民利和合法权益,是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工作规范》以来,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各项工作得到了更好的落实,村民自治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一、基本情况
一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架构完善到位。全县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得到改造提升,每个站编制2-3人,目前有一级站1个,二级站2个,三级站3个。全县84个村委均建有农家书屋。配备了专兼职管理员,其中残疾人管理员84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贫困村脱贫,每个村委都按“五个一”要求规划建设一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二是积极探索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便民化改革。以满足城乡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目标,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着力打造“书香社区”、“百姓舞台”等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2017年,在乡开展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管,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为服务点的总分管制试点工作,实现县乡村三级图书通借通还;在镇社区、镇社区建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全县图书馆总分管体系,实现全县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通借通还;实现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一区一品”社区文化活动特色品牌。
三是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坚持高质量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培育和扶持群众文化团体,全县共有业余剧团5支。积极开展音乐、舞蹈、书法、摄影等文化艺术免费培训,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活动资助和组织展演,扶持发展群众性文化项目,打造非遗传承、百姓舞台、书法摄影、全民阅读、健身舞蹈等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存在问题
一是资源整合程度不够深入。由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涉及到的工作条线较多,一些部门的基层设施有专门的规划建设标准(如村卫生室),民政、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在基层设施上的投入远高于文化部门,导致各种资源难以完全整合。
二是基层管理力量较为薄弱。基层文化管理岗位吸引力不足,人员遴选、奖补、考核、管理、培训等方面的机制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导致基层文化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无法得到保障。
三是服务效能尚未充分发挥。由于地区之间发展的客观差距,部分村(社区)文化人才匮乏、文化产品供需错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项目等“软件”建设上远远滞后于“硬件”建设,导致文化设施实际利用率不高。
三、对策措施
一是需要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的关系。综合性是这项工作的突出特点,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与相关公共服务的聚合程度,优化、完善整合途径和运行模式,充分体现基层综合服务效益。建议重视基层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公共文化与其他服务资源互通共享。
【关键词】基层政府 社会管理 信息化 控制体系
一、基层社会工作信息化管理现状
(1)国内社会工作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较少,基层政府主体在此项工作中热情不高,主导性不强。政府信息化管理有三层含义:一是政府作为一个管理部门对整个社会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二是政府对其自身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三是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就我国而言,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化管理日趋完善,而政府对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即政府作为一个管理部门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管理却不够系统和完善,缺乏典型的成功案例。
(2)目前社会工作与政府机关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存在“两张皮”现象,一边在花大力气完善管理个体的相关信息,另一边已获取的各项信息却不能指导实际工作,究其根本是管理主体没有对已制定的信息化控制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验证,导致已有的信息化体系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
二、构建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
(一)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编制依据
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相关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有法律、法规、国家出台的人口普查政策以及各地党政机关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首先,应认真分析管辖范围内触点问题和矛盾纠纷不断产生、日益突出的原因,了解当地的人员结构、经济产业、乡风社情等情况;其次,根据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将管辖区域科学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信息源收集区,并委派农村基层干部作为信息收集员,负责相关区域内相应人、财、物的统计;最后,将涉及社会管理工作的相关信息尽量分解为最详细的可操作对象,分别分析其所涉及的资源属性事项如确切的家庭成员人数、经济情况以及受教育的程度等,并将各项基础信息与实地走访数据进行校核,反复比较,建立真实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建立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
根据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实际应用,结合各地的组织结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包括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以城镇级别管理机构为基础,以开展的各项社会管理工作及相关流程文件为指导,完成信息化控制体系中信息源的合理分区和信息事项框架设置,为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搭建基本骨架;第二层级是信息源区的负责人在基本框架上,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基层社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子环节和各项职能活动,将制定标准划分成可供操作、能够量化的信息项,指定专人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电话访问等形式完成;第三层级信息收集员根据第二层级设定的信息标准项,对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收集相应个体的人、财、物、业、车辆等信息,并归纳汇总,逐级上报,最终构建成信息完备、真实可靠、功能强大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
三、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构建要点
(一)明确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主要版块
随着特殊人群和大众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加,社会管理对本村范围内的人员结构、流动情况、家庭状况、特殊人群的帮教、服务工作不能做到全面覆盖。因此,在信息化控制体系中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等因素,利用最优版块分区法合理划分信息源版块,挑选责任心强、办事效率高的农村干部作为负责人,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更新。
(二)明确社会管理中各项事务的属性配置
(1)全面掌握辖区内的人员及流动情况。对辖区内的所有人员(包括户籍人员、常住人员、流入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人员信息分为公众信息和非公众信息。公众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重、血型、证件号码、优抚、群团志愿者等基本信息。非公众信息包括:犯罪、吸毒、上访、、政治敏感时期表现、流入流出情况等信息。
(2)全面掌握辖区内农村产业及经营状况。以户为单位,采集土地及产业的基本信息,包括:田土名称、面积及地址、使用情况、种植情况、种植面积、是否享受直补、直补面积、林权山等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包括类别、规模、地点、证照、年税率、厂房来源及用途、外来务工人员等基本信息。
(3)全面掌握辖区内房屋及设施设备情况。房屋基本信息包括:结构、修建年代、用途性质、建筑面积、附属设施、水电气使用情况、主要炊事燃料、交通状况、家用电器等信息。
四、完善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建议
(一)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控制体系中基础事项的设置
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设置时,发现已有数据信息与社会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要不断加快整合基础信息资源,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完善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综合利用各类信息载体开展社会管理,根据调查问卷、深入走访的实际情况增添信息事项的名称,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建设。
(二)更新技术,提高基层社会工作的信息管理
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将辖区内的人、财、物、业、车辆等基础信息广泛收集,实行授权使用、分级管理、兼容、按月更新,确保信息的鲜活和时效性,供社管、公安、司法、民政、国土、教育、卫生医疗、农技、财政、金融等部门共享,对提高整个社会工作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三)严格保密,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个人隐私
加强社会管理基础信息数据的保密管理,操作人员使用用户名和用户密码登录数据库进行访问,信息数据实行安全等级管理,提高信息数据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严格纪律要求,有效维护个人隐私和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层工会 经费审查 制度化 监督
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是基于经济领域各项活动监督的大环境下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对各项经济工作进行监督的宣贯之下,需要重视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并针对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加以全面的分析,并采用有力的举措,强化基层工会经费审查监督职能,提升基层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水平。
一、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存在重收入、轻支出的意识倾向
在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中,部分经费审查组织大多将视线聚焦于基层工会是否足额上缴工会经费,重视工会经费的收入具体情况,而对于工会经费的管理和具体支出却较少关注,尤其是对于工会经费支出获得的成效关注过少,显示出对工会经费审查监督指导的力度不足的问题。
(三)对工会经费支出缺乏合理的制度约束
在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中,工会的日常开支通常由工会筹集的经费总额中支出,而对于日常开支占工会经费总额的比例却并没有制度上的具体、详细的规定。因而,有些基层工会的日常开支较为随意,有的甚至超过了工会经费总额的一半以上,同时,有的工会经费也主要用于对企业干群职工的资金和福利发放,并没有真正将全部的工会经费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等领域,存在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也使得工会经费在缺乏制度的约束下,没有全面发挥出其功能。
(四)事后审查,使工会经费审查监督职能有名无实
在当前的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之中,也设立了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机构,然而,这些工会经费审查监督机构的制度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现象,而且一些基层工会的经费审查成员大多为兼职,较少听取工会经费审查的实际使用情况,存在事后审查的现象,使工会经费审查监督职能有名无实,无法充分体现出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的时效性。
二、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与监督职能的实现路径
(一)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提升各级工会领导的工会经费审查监督意识
在基层工会的经费审查工作之中,要加强各级工会领导对工会经费审查的重视力度,要从主观认知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重要性,将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与企业民主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相联系,并将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纳入各级工会领导干部的年度工作规划之中,要对各级工会领导干部进行考核,采用一定的惩措施,提高各级工会领导干部对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认知。
(二)优化和完善工会经费审核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三)构建和完善基层工会经费审查会委员定期轮流审查和巡视制度
在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中,要由工会经费审查会委员负责对工会经费进行定期的审查和巡视,这样,可以对工会经费的日常使用和管理进行及时的、有效的审查,也可以根据检查情况对相关制度的运行状况加以了解,对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政策或规定可以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为审查建议的提出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依据。
(四)建构和完善工会经费审查与审计联系的制度
在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中,还要建构和完善工会经费审查制度与审计制度之间的联系,要充分体现出经费审查与审计之间的目的一致性,使工会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依法依规,具有良好的使用效益。然而,由于审计制度更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它在审查监督方面的话语权更大,因而,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要加强与审计工作的联系,要注重工会经费审查制度与审计制度的相互融合和交流,在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与审计相协同的条件下,充分运用社会审计资源,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措施,了解审计动态,根据具体情况实现对基层工会的审计,并且要明确基层工会审计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还要注重信息的及时反馈,从而确保审计结果的效能,全面显示出基层工会经费审查与审计相融合的政策性和专业性优势。
三、注重基层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预算审查
在对基层工会经费审查的工作之中,要从审核工会经费的预算入手,从这第一道关口,实现对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在审查工会经费工作之中,要落实“统筹兼顾、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原则,要依照工会财会制度要求,对工会经费进行资金收支的合理安排,并将工会经费的收支情况纳入预算监督范畴,确保工会经费的预算编制科学、完整而准确。
四、强化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中的项目资金审查
在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之中,还要强化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审查,要以民主原则为依据,对重要项目的资金支出实施民主监督程序,对于10万元之上的项目必须要有经过专家认证的可行性报告;对于50万元之上的项目则需要走政府采购流程,以确保工会经费专项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
五、重视并提升工会经费审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之中,要以工会经费审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关键点,首先要将政治觉悟高、专业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工会人员推荐到经费审查工作领域中来,并且,还要强化对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对工会经费审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并采用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工会经费审查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
六、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增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力度
在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中,要引入外部审计,借助于外部审计的力量,实现基层工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交流与联系,谨慎对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增强基层工会经费收入、支出、管理的水平。
案进行了介绍,明确了总体的创建任务和重点工作。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工作队应该掌握和关注的基本情况,也是今天培训的主要内容。根据我市今年的创建任务,即创建实施方案中强调的九项任务和六项重点工程,我们工作队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利用今天的培训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对今年文明城市创建和干部下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大家需要从三个方面统一思想认识:一是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攻坚之年。唐山的文明城市创建始于1988年,到现在已经历了22年。自1999年国家首次组织考评至今,每三年一届的创建工作,唐山市已经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称号,最近一次是测评的。从开始,中央文明委确定每年二、三季度要对每个城市的公共文明指数进行测评,去年我市获得了全国地级市排名第十的好成绩。应该说,通过这么多年的创建工作,有效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今年,我们仍然要接受国家对城市公共文明指数的测评,并且和去年的测评成绩分别按照30%和25%的比例进入本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总评成绩。因此,做好今年的创建工作非常重要,是为明年总测评攻坚克难、打好基础的一年,甚至决定着本届,也就是20__年能否取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关键因素。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二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今年3月上旬,市委、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健康城市“三城”联创工作的决定》(唐发【】8号),并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了今年的创建重点。大家可以感受到,在当前各级各单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决定抽调出这么多的干部参与创建,这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程度。三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重要载体。赵勇书记曾多次强调,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与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指标体系是一致的,与我们实施幸福工程、提升幸福指数的体系要求也是一致的。文明城的创建涵盖了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文明的四大范畴,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大家从刚才的《实施方案》九项任务和六项重点工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它们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关系到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我们抓文明城市创建,就是在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就是在推动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所以,创建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次下基层工作队名单上的干部,都是各区组织部门上报并且经过反复核查确定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工作队员要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市创城办将负责在一年内对工作队管理和考核,并对一年中每名下基层工作队员的业绩表现做出鉴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要十分重视这次下基层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刻苦努力工作,争取在这一年当中多学些知识、多积累经验,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一定要尽快明确工作任务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有127项指标和四百多个具体标准,涉及到软件、硬件和档案资料。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测评体系和庞大的工程,在这一年中,工作队应该怎么干,干什么?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我想,共有四个方面的职责需要大家去完成:一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今天培训会结束后,各区的创城办要组织编印文明城市创建的宣讲提纲;各区工作队在自身学好的基础上,要组织好群众学,开展面对面交流。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真正让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关活动和要求,特别是需要市民参与、配合的活动和事项,让群众了解、知晓,特别是真正把居民群众都发动起来,提高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所以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这是一项重要任务。二是对标分析,推动达标。今天会上,发给每位队员一册《唐山市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其责任分解》,包涵127项、400多个具体测评标准和四个特色指标。各区创城办和各工作队要对照《测评体系》做好全面分析:对于那些硬件的指标,要尽快的组织对标,包括小区路面是否平整,有几个小区路面没有达到标准等细节,每项指标要逐项、逐小区、逐街道、逐部位对标;对那些需提供的数据指标,也要以区为单位认真对标。两个方面的情况,要尽快做出分析,逐级上报,这是确定我们工作量到底有多大的基础性工作。这里强调,工作队的每个分队,都是做这项工作的实体和主体。三是督导检查、组织创建。各工作队要在区创城指挥部的指挥下,对测评指标中尚存在的问题或者没有达标的部位进行督导检查。对一些动态的情况,例如不文明行为、公共场所的一些不遵守秩序的现象等等,都要及时督导整改,甚至我们工作队员必要时都要当文明劝导志愿者。同时,我们发现问题后要开动脑筋,为区委、区政府提出参谋建议,然后分解到职能部门集中研究解决,逐步形成长效的管理措施,保持创建的常态。各区创城办还要对应市里测评体系上有关的责任单位,进行统一辅导,因此工作队的队员还要做好辅导员的角色。四是解决难题,协助测评。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测评体系的责任分解,我们很多任务,都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是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因此说我们创建的任务表面是对标达标,实际上是为群众解决难题。这些难题要通过我们大兵团的认真研究,把问题解决好。比如,市区要按照总人口10%的比例落实注册志愿者的问题,就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各工作队要帮助各社区招募、注册好各类志愿者,并在区创建指挥部的领导下,在社区建立起志愿服务队、在街道健全完善志愿服务站,各区成立志愿者协会并建起区直属的志愿服务队。另外,市创城办每个季度将对各区按照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公共关系这四个方面进行模拟测评,测评排队结果要在全市 通报。我们的工作队员中部分要成为测评员对非本人所在区进行测评。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掌握测评体系,尽快进入角色。
三、一定要安排好各阶段的工作
明天,市委、市政府要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出征动员大会,我们当中将有五十名代表参加出征仪式。这标志着工作队就要进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因此,各区要尽快着手完成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对现有编队进行微调。微调时要坚持原建制不能打破的原则,可以从分队中选取有综合协调能力或有关技能的人员进入到区创城指挥部,还可以按照人员的职务调整队长、副队长。另外请总队和分队结合,每个分队要分成小组,每小组最多三四人,形成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各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区一级的实施方案,各分队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时间进度要和市里的方案保持[文秘站:]一致。三是要制定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各区要结合明天市领导对工作队的具体要求,以区为单位统一制定下基层工作队的工作守则。这三项工作,各区要在十日之内完成,与对标分析一并报到市创城办。
四、一定要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