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行为教育

道德行为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行为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行为教育

道德行为教育范文第1篇

所谓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开展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

一、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中的存在问题

(一)家庭对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忽视。如今,许多家长只要求子女在学习上强于别人,在生活上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为他们提供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多父母由于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而发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现象,让孩子在道德选择中陷入困境,最终放弃道德行为的自觉实践。

(二)学校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偏低。1.学校德育工作问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教学质量,重智育、轻学生的道德教育,因此,道德教育成为与中学生格格不入甚至对立的东西,导致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知行脱节”;2.教师素质问题。有些教师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对后进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帮助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此外,少数教师在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这些势必对中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污染。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对外开放,既给中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世界提供了条件,又难以避免地面临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进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也直接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

二、切实加强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加强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教育紧密配合,齐抓共管。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具有学校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孩子效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时刻熏陶着孩子。家长应该努力做到言行统一、正派上进、勤俭自律、求知善思、文明友善、民主乐观,才能使孩子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正确指导、强化训练。家庭教育不是一味说教或简单惩罚,家长应通过指导、训练等方法,培养子女良好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的教育和训练;矫正一个不良习惯,纠正一个错误观念,更需要长期的、耐心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进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中具有主导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学校教育的这种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呢?

1.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观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观念。

2.制定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学校、班级可以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中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制度约束的成败关键在于制“法”科学适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精神风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月活动,努力为中学生营造健康、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4.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当代中学生的独立认识能力、崇拜偶像的心理在增强,教师要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中,才能保证养成教育有效实施。

(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可以减少社会消极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

1.加强舆论宣传力度。要结合各种纪念活动,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设和丰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专栏,组织创作、编辑、出版并积极推荐适合中学生的读物和视听新产品,从而形成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导向。

2.强化法制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讲座、图片展、观看光盘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道德行为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道德行为;绿色网络;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05-01

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网络犯罪和低龄化在呈上升趋势,网德缺失问题的凸现,很多学生表现出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上言行缺乏约束和自我保护,网上人格冲突、沉迷网游等问题。学校网络道德行为教育形势不容乐观,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秩序成为摆在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据CNNIC《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其中74%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另外中国青少年网民网络使用仍然保持较突出的娱乐特点,排名前三的青少年网民娱乐应用分别是网络音乐(88.1%)、网络游戏(77.2%)和网络视频(67%),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

随着青少年网民数量和比重的不断增加以及上网方式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形成网瘾,引发社会、学校、家庭诸多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所突显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沉迷网络。网络内容的丰富性、虚拟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自身需要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吧和网游,形成难以戒掉的网瘾。过份的沉迷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毫无兴趣,逃学、旷课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增多。

(二)是非标准颠倒,审美观、价值观偏离。网络的随意性使学生可以轻易获取各种各样信息,在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的互联网上,这种随意的网络行为已影响了学生是非标准的判断,使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偏离,言行缺乏约束和自我约束,削弱或丧失了行为、道德准则和法律意识。

(三)行为随意、放纵,散失责任感。网络行为由于其本身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很多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变得随意,放纵,缺少一种行为的责任感,缺少必要的理性思考和行为监督,丧失责任意识和现实中的道德行为规范,沉溺其中,把网络当作极度自由世界,摆脱现实的拘束。

(四)脱离现实,情感错位。网络娱乐性使部分学生长期泡在网上,与现实接触较少,形成现实生活中情感错位,对老师、同学、亲人及朋友不信任,造成信任危机,导致与人交流疏远,产生紧张、孤僻、冷漠、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

(五)依赖网络,投机懒惰。网络搜索引擎的强大造就了学生们的懒惰和投机取巧。作业不会做,搜索一下,实习报告不会写也搜索一下,甚至有的学生连几个常用的网址也需搜索一下。网络的便利使学生不再善于思考,也逐渐散失了自己解决各种问题甚至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网络道德散失和网络行为偏离诱因分析

(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青少年青春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尝试新事物的心理,他们追求自由,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强烈;他们叛逆,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很难听得进去,网络的虚拟性和形式上的自由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造成很多学生对的网络产生依赖,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压力,导致种种问题。

(二)对网络的认识不够全面。CNNIC的《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网民网络使用仍然保持较突出的娱乐特点,排名前三的青少年网民娱乐应用分别是网络音乐(88.1%)、网络游戏(77.2%)和网络视频(67%),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基本上就是游戏、交友、视频。认识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合理用网、绿色用网。

(三)上网方式的多元化。手机上网的简易性、即时性、隐蔽性可以使青少年随时随地保持与网络的连接,哪怕是在课堂上。上网方式的多元,使学校、老师、家长很难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监控,也很难堵住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四)德育工作的滞后。由于客观原因造成教育的滞后性对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现实和虚拟的双重环境使建立在现实环境中的传统德育工作略显教条和滞后。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监控,网络的自由和无限制的各种思想很容易使学生陷入迷茫中,不能正确辨别、选择和处理信息。

三、做好网络德育教育工作,构建绿色和谐网络环境

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网民,网络行为道德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新问题、新挑战。如何进一步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有效引导青少年合理用网,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全员参与,构建网络德育教育工作新局面。传统德育工作内容滞后、方法简单和力量薄弱是制约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多元环境下,德育工作应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相结合,应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相结合。新形势下的网络德育教育工作应以提高道德、规范行为,合理用网为主题,以主题班会、课外活动、专题讲座、课堂教育为形势,构建一个多方位、多角度、多内容、多方法、多人员的,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纵深德育教育工作网络。

(二)疏堵结合,因势引导良性网络应用。学校应重视网络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投入,合理规划校园网络,因势利导,从技术上保障网络的纯净与和谐。在校园网络管理方面,应做到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因势引导良性网络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网络文化,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便利和局限性,使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工具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网络的普及,使资源的应用和人际交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使很多问题变得简单可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络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道德问题以及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冲击。我们要从源头上对青少年学生积极引导、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树立良好的网络意识形态,形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让网络发挥出积极的重要作用。

道德行为教育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02-01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尤其是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养起来的。在小学阶段养成儿童具有良好的品德的行为习惯,就为他们今后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或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则将影响他今后一生的发展。

由上可知,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锻炼学生的德育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可以说有许多学生不乏道德认识,知道要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但往往禁不住某些事情的诱惑而人为地犯错误,或情绪被激化时而犯错误,如明明知道打人骂人不对,但当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些同学所缺乏的就是道德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道德意志的解释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确定的目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通过这个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意志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这种能力的小学生,可以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德认识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可以说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催化剂。而对道德行为的解释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完善程度的主要标志。上面的话里也已经说过,由于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即使有正确的道德认识、良好的道德情感,但行为上确是另一回事。由此,又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做,才能锻炼好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好学生的道德行为呢?“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既如此,“压”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说“压”有些不太合适,要说严格要求更为妥当。人都有自觉能动性,但人的自觉能动性往往具有一定的范围,并不是每一项纪律都能自觉的遵守,每一项任务都能自觉的履行,每一件事情都能自觉的完成,也就是说人还有一些不自觉性。对小学生而言由其如此,表现在道德品质上,自觉能动性越强的学生道德品质九越高,反之亦反之。对于“反之”的同学,就需要我们的严格要求,使之养成习惯,形成为自觉能动性。当然,严格要求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

其次,反复实践道德行为。人们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加深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也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自觉性,完善和稳定道德品质,以便在以后指导其行为。拿一件小事来说,教师如果常常带领学生做一些“帮一帮”、“扶一扶”、“扫一扫”的好人好事,久而久之,等学生养成习惯了,即使是没有教师的带领,他们见到这些事情也会自觉的去做。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反复的实践。

道德行为教育范文第4篇

儿童道德行为(Moral Behavior)是指儿童在一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支配下产生的积极行为,它是判断幼儿道德品质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和重要指标。也就是说,要判断一名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水平,不仅要评估儿童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更要考察儿童的道德行为。影响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目前,有关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在对学前儿童道德行为构成要素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5~6岁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儿童的道德教育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与指导。

一、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1.被试

以从辽宁大连市某公立幼儿园随机抽取66名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的5~6岁儿童为被试,其中男孩、女孩各33名。

2.实验工具

根据卢乐珍对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类型的分类研究,我们将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包括同情行为和助人行为)、服从规则行为和诚实行为。〔1〕为此,我们设计并开展了4个道德行为实验,即同情行为实验、助人行为实验、服从规则行为实验与诚实行为实验,每个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见表1。4个实验均采用记分法,具体记分方法见表2,分值越高,说明儿童的道德行为水平越高。

3.实验设计

(1)同情行为实验

主试:“老师给你讲个故事,如果你认真听故事,可以得到3张奖券,奖券可以兑换礼物,奖券越多,礼物就越多。”确定被试理解后,开始讲故事,故事结束后,给被试3张奖券。接着告诉被试:“老师认识一个小女孩,她生病了不能来听故事,但她也想要礼物,你能帮帮她吗?”拿出贴有女孩难过表情照片的捐赠箱,请被试自己决定是否捐赠或捐赠几张奖券给女孩。被试捐赠前,主试离开实验室。

(2)助人行为实验

被试两人一组,相互熟悉5~10分钟后,主试告诉被试:“这里有雪花片玩具,每人300片,请你们用雪花片搭个房子(提供房子图案),谁先完成,谁就有小奖品。”被试开始搭建5分钟后,主试搬着装满玩具的箱子经过被试身边,不小心将玩具散落在地上,并适时向被试求助。

(3)服从规则行为实验

在实验室地板上,放一件新奇的玩具(如电动轨道火车),让被试自由把玩。5分钟后,告诉被试时间到了,请他收拾玩具并离开实验室。

(4)诚实行为实验

主试:“老师画了一道彩虹,请你观察1分钟,尝试画一道和老师一模一样的彩虹。如果成功了,会有奖品。但只能看1分钟,不能再看。”被试观察完毕开始绘画后,主试离开实验室,用摄像机继续记录。5分钟后主试返回,并询问被试:“我不在的时候,你看过这幅画吗?”“看了几次呢?”记录被试的回答,并与摄像机记录的情况进行核对。

(二)问卷法

1.调查对象

向参与实验的66位被试父母发放《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问卷由家长填写,教师统一回收。

2.调查工具

问卷改编自Block编制,陈欣银等人翻译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研究者报告,该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原问卷由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接受性、鼓励独立、鼓励成就等6个维度组成。我们对某些维度的具体问题作了修改,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如原问卷中的“我经常惩罚我的孩子”改为“我认为打孩子屁股是惩罚孩子的好方法”,并将原问卷中的“接受性”维度改为“情感温暖与理解”维度。问卷采用5级记分法,1分为“非常不符合”,2分为“比较不符合”,3分为“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4分为“比较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所有数据运用SPSS16.0进行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一)5~6岁儿童同情行为、助人行为、服从规则行为与诚实行为的相关分析

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分析表明,5~6岁儿童同情行为、助人行为、服从规则行为与诚实行为之间均呈显著低相关。由表3可知,5~6岁儿童同情行为与助人行为呈显著低相关;同情行为与服从规则行为呈显著低相关;同情行为与诚实行为呈显著低相关;助人行为与诚实行为呈显著低相关,与服从规则行为则不相关;服从规则行为与诚实行为呈显著低相关。可见,儿童道德行为可分为同情行为、助人行为、服从规则行为与诚实行为。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5~6岁儿童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与5~6岁儿童道德行为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5~6岁儿童的同情行为、助人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诚实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服从规则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2.5~6岁儿童道德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分析表明,5~6岁儿童道德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鼓励独立和鼓励成就维度呈显著正相关。5~6岁儿童道德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维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过度干涉和保护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5~6岁儿童道德行为回归分析

统计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5~6岁儿童道德行为均显著相关。

三、讨论

(一)5~6岁儿童道德行为结构

本研究结果表明,5~6岁儿童的同情行为、助人行为、服从规则行为和诚实行为维度间呈显著低相关,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行为可分为这四个基本方面,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二)父母教养方式影响5~6岁儿童道德行为

本研究结果显示,5~6岁儿童的道德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鼓励独立、鼓励成就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若父母给予幼儿更多的情感温暖,注重幼儿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多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幼儿会表现出更高的道德行为水平。这一研究结论与目前国内外有关儿童道德行为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3〕

有研究表明,学前期幼儿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很难体会到他人的困难和无助,因此很少产生助人、同情等道德行为。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能有效增强幼儿的移情能力,帮助幼儿形成道德行为的情感基础。父母鼓励独立的教养方式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与幼儿的说谎行为呈负相关。〔4,5〕父母鼓励成就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说谎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另有研究表明,父母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会使幼儿表现出更多的说谎行为和不顺从行为。〔6〕父母过度干涉和保护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低,更易表现出不服从规则行为。〔7,8〕

四、建议

(一)多给幼儿以情感温暖与理解,少拒绝否认

父母给予幼儿情感温暖与理解主要是指父母在亲子交往过程中关心爱护幼儿、对幼儿的行为表现作出积极的回应。处于温暖家庭氛围中的幼儿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指导,接受父母的教诲,通常表现出较高的道德行为水平。

给予幼儿温暖的情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关心接纳幼儿,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十分不利,关心接纳幼儿是父母给予幼儿情感温暖与理解的基础。二是增加亲子间的积极互动,增进彼此间的理解。父母应增加与幼儿共处的时间,多与幼儿交流、讨论,并在亲子互动中,对于幼儿的道德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表扬,分析其不良道德行为的危害。与幼儿的积极互动有助于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从而达到理解道德行为和践行道德行为的目的。

(二)多鼓励幼儿的独立,不过度干涉和保护

鼓励独立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要给予幼儿自主发展的空间,鼓励幼儿独立判断。形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是幼儿表现出高水平道德行为的前提。试想,一个洗手、穿衣、吃饭都需要父母帮助的幼儿,又如何帮助他人?父母过度干涉和保护的教养方式会使幼儿更多依赖成人,不利于其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鼓励幼儿独立自主,可从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处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一些家务活)着手,以帮助幼儿形成生活自理、移情、合作互助、自我控制等能力。

(三)多鼓励幼儿的成就,忌用过度惩罚

道德行为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辅导员;个性化;独立学院;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01-02

一、个性化教育在中国发端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个性化教育的鼻祖和奠基者。纵观其教育方法,一是因人而异,二是以身示教。有一次,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62-163。针对不同的问题,孔子根据提问者自身的性格而给出不同的答案,因人而异是施教的前提,辅导员开展育人工作亦然。对于个性突出的学生要多诊断,找准位,给学生及时纠偏、找出不足。同时,育人者还要为人师表、以身示教,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189。孔子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育人三千,七十二贤。个性化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大众化教育、通识教育有待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独立学院推行个性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独立学院作为“穷国办大教育”的特殊产物,它的教育对象具有个性突出,社会活动能力较强、思维活跃,但基础知识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欠佳,目标性不够明确的特点。

因此,以每个个体为教育对象,进行独立的、跟踪性的、专门化的辅导和教育,将日常的正规化教育和平时的个性化辅导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专业与特长,优势与不足,将个性与其学习生涯和职业规划有效结合起来,制定较为合理的教育规程,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完成个性化成长目标,是时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诉求,是独立学院的特殊要求[2]。

2005年7月,文华学院针对160多名多门学科考试不及格、“不想学、不爱学”的学生,成立了研究小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了解学生实际,对症下药,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还有三名同学考取了国内研究生。2009年学院召开了以个性化教育为主题的暑期教育工作研讨会,《高等教育研究》主编刘献君教授作了重要报告。2012年5月16日刘献君亲自主持召开“慷慨激昂谈立志集思广益为教育”的个性化教育座谈会。会上,各单位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个性化教育的开展、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个性化教育的深入与延伸再次探讨,将个性化教育作为文华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方针。近年来,作为战斗在思政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应当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积极思考、摸索、激励、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并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做有用之人,做栋梁之才。

三、辅导员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分析

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套文件指出: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这就要求辅导员对学生个体有全局的把握,了解学生的秉性,掌握学生的长足、知晓个体的差异,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指导工作,使学生树立合理的长短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努力进取,持之以恒,最终成人成才。那么,辅导员在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

(一)“梦”的唤醒者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梦,只分觉与不觉[4]。早觉者有望成为达官贵人或行业精英;不觉者,则碌碌无为。“60分万岁”、“人约黄昏后”、“骨灰级网游”在大学生中不乏其人,他们课上萎靡,课下精神。作为辅导员则要唤醒不觉者的“梦”,启迪他们有所思,有所想,知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例如,给大一新生算本经济账,使他们知晓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开支平均高达100元/天,高出农民工的工资,启发他们感受父母的辛苦,诱发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此外通过职场讲座,告诉他们毕业时可以选择的道路,每条路的需求标准,启迪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有所思考。

(二)“美”的发现者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独特的发光之处,这发光之处就是学生的优点,学生个体美之所在。因此,在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切忌整齐划一,泛泛而谈。当我们发现学生之美时,就要大胆地,毫不吝啬地进行夸奖、赞美,适当的时候可以树立榜样、模范、标兵,使他们的美在学校中进行传播;当发现学生身上不足时也要委婉地指出来。鼓励他们正确客观地审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劣势。2004级学生李宇迪在校期间就喜欢小发明并获得多项专利,毕业后自主创业,连续三年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该生在校期间,学校老师就充分肯定他的动手能力,并为他的发明团队提供单独的宿舍及财力支持。2008级应用英语专业石磊同学,家庭非常贫困,但勤奋好学,非常能吃苦,在我担任她辅导员期间,持续不断地进行激励与帮助,特意帮她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获得国家助学金,该生专科毕业后升入本科,今年又顺利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诚然,发现美,就需要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心理品质、意志毅力,情绪等基本情况,引导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理想、和学习目标。

(三)“职”的规划师

志分为大志、小志。前者属于人生观的范畴,后者属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范围。前者在中小学阶段奠定,后者则需要大学阶段规划。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5]。作为大学的辅导员除做好人生观教育外,则要重点引导、辅助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对刚入校的新生要作好专业介绍,重点要讲清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就业领域。其次,大二时要进一步给学生明确毕业时的选择,如升学、出国、创业、就业、三支一扶、考公务员等不同的选择,并要详细说明不同选择所要做的努力,可以请上一届各方面的优秀学生对不同人员进行现场说法,将学生分门别类,加强小团体和单独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再次,对大三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职业指导,比如对就业的学生则要开展就业礼仪、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模拟招聘等方面的培训。对升学的学生则要作好学校、专业的选择、备考资料的筛选,时间段的划分等。最后,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升学指导,辅导员在学生毕业阶段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搜集就业信息,带领学生参加现场招聘会并积极向企业推荐人才。为升学的学生提供面试指导,为落榜生提供调剂信息,同时要特别做好“三困生”(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帮助,——解决一个贫困生的就业有可能拯救一个家庭。

(四)“志”的激励者

许多学生在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社会的诱惑、经历的变化,有的会慢慢放弃,特别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时,甚至是优秀的学生也开始自甘平庸,开始堕落,视平庸为成熟,视无所求为精神超脱,因此,这就要求辅导员的个性化教育要持之以恒,不断鞭策、激励。在我所带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会副主席,经历与女朋友的分手后,一蹶不振,工作丢三落四,以前要考研的豪言壮语也抛到脑后,被我发现后及时进行开导并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经一个星期的谈心,学生又基本恢复了原来的斗志。因此,一旦学生立下志向,它就像一匹开始奔跑的马,有懈怠、疲倦的时刻,这时辅导员要及时上去充当加油者、精神的鼓舞者、激励者。

(五)“标”的示范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十次不如做一次”,说的是这个道理,彰显的是榜样的力量。所以辅导员在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要以身示范、“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些体现辅导员日常教育中的一言一行。一次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告诉大家在食堂进餐后要主动把餐具送到回收处,一位学生在下面嘀咕:一些老师还不是吃完饭拍拍屁股走人!可见负能量的影响巨大。2008年,一名考研的同学因为怕失败经常失眠,掌握情况后,我说咱们一起报考,如果我失败了,你也不丢人,大不了重来一次,有时我让他到办公室复习,结果我们两个都如愿以偿。正能量给人以鼓舞,负能量使人消极甚至是颓废,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和个性指导中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结语

有的人从小就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对自己优势看得比较清楚,但大部分人都缺少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学生个性化的过程中,辅导员不可能放任自流,更不可能大包大揽,制定出详细的规划,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去执行,辅导员所要做的更多的是启发、引导、说明、激励、带头。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辅导员更多的是指路人、引导者,是船长,而不是舵手。

参考文献:

[1]论语[M].张燕婴,译.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刘献君.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初探[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06-207.

[3]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实言出版社,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