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区文旅策划

景区文旅策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区文旅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景区文旅策划

景区文旅策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因素;旅游商品策划;夫子庙一秦淮风光带

Abstract: The tourism product planning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How to penetrate the cultural factors of the scenic region in the planning of tourism product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ourism commodities is a considerable issue for China, a large country with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lanning of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Qinhuai scenic spot, and makes some exploration.

Key words: cultural factors; tourism commodities planning; Confucius Temple- Qinhuai scenic spot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是孕育金陵古老文化的摇篮,史称“十里秦淮”,是秦淮风光带精华所在,景区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在这“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美称“十里珠帘”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点缀着数不尽的名胜佳景,汇集着说不完的轶闻掌故,蕴涵着南京城市发展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乡土人情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区(如图1.1),加快建设,努力提高使景区更加完善始终是不可懈怠的。2006年。政府提出三年发展计划,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景区景点资源。目前旅游商品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我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很多以人文资源著称的景区,如何将景区的文化因素渗透进旅游商品策划之中,结合调研夫子庙一秦淮风光带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本文将试着以其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夫子庙一秦淮景观带景区的文化内涵剖析

夫子庙已是今日南京发展的一个符号,六朝古都正以独特的方式一路前行。秦淮文化早已成为金陵文化的源头,其集江南民俗文化之大成,亦是古城南京的文脉所在。“古城”与“文化”的交融,构成了南京最为显著的特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夫子庙一秦淮风光带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如何利用其文化内涵解决其旅游商品策划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我们试着用“大文化”及“小文化”的概念以及层次分析法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大文化”指景区所在的地区文化背景,“小文化”指景区范围内所特有的文化。我们用这两个概念来考量一下景区文化内涵的范围。该景区位于现在的南京城南,纵观历史,从南京地区最早的城池越城建城开始至今,南京的城南地区在南京历史上与众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颇有渊源。[ [1] 周钟萍. 浅谈文化因素与旅游商品策划——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为例[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自六朝起,“十里秦淮”就是大族聚居、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此地自古以来又是南京百姓的聚居地,百姓的市井生活展开于此,许多南京的本土文化生长于此。这类文化内涵今天可能已不是景区所独有,但其根源于此。也有一些文化内涵发源于南京其他地区,但由于景区长期以来百姓聚居、文人聚集已成为南京文化的集中地、南京文化精髓的代表,而在景区内也得以生存、展现,成为景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认为在分析夫子庙一秦淮风光带的文化内涵时,其范围既包括景区特有的“小文化”,又不可遗漏融入其中的南京“大文化”。

我们用层次分析法对上述范围内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如图1.2):第一层次建筑文化:夫子庙古建筑群。夫子庙古建筑群为夫子庙一秦淮风光带景区的中心,包括夫子庙、贡院、学宫。第二层次园林文化:景区中的瞻园与南京豫园、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被并称为“江南五大名园”,在造园技巧上既有江南园林的精巧细致,又有南京园林特有的开敞大气。第三层次精神文化层:夫子庙是南京儒家文化的集中地。夫子庙古建筑群景点从其功能、名称等方面无不体现着儒家文化的精髓。江南贡院是科举考试的场所。科举制度是封建制度中的人才选拔制度。这种制度自隋朝开始,至清末废除,是一种不科学的、落后的人才选拔制度。第四层次传统工艺,景区特有的传统工艺有“秦淮灯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南京地区的工艺也已与景区文化密不可分。如南京金箔、云锦、雨花石艺、金陵折扇、民间剪纸等。第五层次饮食文化。景区的特色小吃已经成为景区的一大特色。具代表性的有奇芳阁的麻油千丝、鸭油酥烧饼,魁光阁的五香蛋、五香豆等。

二、夫子庙一秦淮景观带旅游商品现状分析

夫子庙—秦淮景观带位于南京主城区闹市之中,既是国家AAAA级景区,又是百姓日常安居之地。商业、游游、居住三者之间长期融合的局面,成了景区不可替代的特色。穿插于景区中的街巷开发成的新老商业街,尤其是夫子庙古建筑群一带,已形成了有景点即见店铺的局面。这类商业街有两大特点:一是普通商品店与旅游商品店夹杂,并以销售服饰的普通商铺为主,旅游商品店仅为一些南京特色小吃店、南京土特产品店、其他旅游纪念品店,数量上不足普通商铺的三分之一;二是这类商业街也是景区的一部分,其顾客群既有旅游者,又有当地百姓。如旅游商品较为集中的传统的老牌商业街东市和西市,位于大成殿东西两侧。同时,景区中已形成了几个大的专门市场,如花鸟鱼虫市场、小商品一条街、金榜日用品批发市场等。这类市场也都位于景区之内,但顾客群为当地百姓或小商品批发者。少数景区内的高档旅游饭店中也设有商场部,其出售的商品中有部分旅游商品,主要顾客群为消费能力较强的旅游者。各景点内均有自己的旅游商品销售处,以出售旅游商品为主,主要顾客群为各类旅游者。

景区文旅策划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群,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拥有深厚的水文化,然而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十分欠缺。本文通过对这一地区的地理优势和人文底蕴进行分析,从水文化体育旅游的特点和分类的角度,为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水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体育旅游 水文化 对策

南京坐落在拥有丰富水体资源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域,周边地区有灿烂悠久的水文化。然而作为六朝古都,多年来南京的旅游产业一直主打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水文化体育旅游的开发,这让南京的旅游产业遭遇了瓶颈。

一、水文化体育旅游概念界定

(一)水文化概念:回顾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

(二)水上体育运动概念:水上体育运动指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是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和活动。

(三)体育旅游概念: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互融合交叉的部分,它体现了体育的社会性与旅游的社会性。体育旅游既是社会体育的一个分支,又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特种旅游,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

(四)水文化体育旅游概念:水文化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一个亚类,是极具江苏地域文化特征的体育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

二、水文化体育旅游的特点

作为一个现代新兴产业,水文化体育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在理论范畴上看,此概念代表了社会发展阶段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最新价值追求,意味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创新性强。创新性强指的是水文化体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

(二)参与度广。参与度广指的是该产业参与的人群数量多、可开发的资源范围广。

(三)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本是一个政治和文化的概念,现如今却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被谈及。

(四)受益面广。受益面广大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人民身体素质的提升和旅游景区经济收益额的提升。

三、水文化体育旅游分类

在研究水文化体育旅游的过程中,不同划分标准下的分类方式各不相同。水文化体育旅游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根据产业发展的目的可将其发展方向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以“绿色环保”“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竞技比赛”为目的的水文化体育旅游

四、发展对策研究

面对当前的机遇、挑战以及目前出现的问题,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今后体育旅游开发特别是在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期间进行体育旅游开发时,应系统渗透“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这一特色品牌开发体育旅游,并结合以下方面考虑:

(一)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

1.划分水域带,化整为零。旅游品牌的塑造在于能否在最大程度中分析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在水文化体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研究不同水域及其周边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设定不同的发展方案。

2.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领域。长三角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水旅游开发还处在低层次利用,特别是沿江旅游、沿海旅游、沿河旅游并没有发展起来。

3.发展旅游创意经济,鼓励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鼓励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交叉融合,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产品体系,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4.强化“水”主题旅游,打通产业链。在发展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水文化体育旅游的过程中,应把水旅游作为区域旅游精品、名品来培育,坚持“突出特色、体现差异、精选主题、打造品牌”的思想指导下,重点打造长江旅游、环太湖、海滨旅游、湿地旅游、古运河游。

5.建立品牌领导模式,带动产业全局发展。水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过程。复杂化的市场,激烈的竞争,巨变的媒体,全球化的浪潮使产业的整体发展遇到瓶颈期。

(二)培养体育旅游的专项服务人才

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这是两大产业能融合的重要条件。

(三)加大体育与旅游联姻的力度

体育旅游既然是体育和旅游的结合体,那么体育旅游的发展就不仅仅是体育部门或旅游部门的事。只有两个产业的相关部门紧密联合,才能共同打造体育旅游这块大蛋糕。

(四)加强规范管理,开展积极的产业导向

体育旅游是一种特种旅游,有许多特殊的条件要具备。要建立一套适合开展体育旅游的管理系统,形成浓厚的体育旅游大环境。

(五)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专项旅游活动,开展自行车、滑雪、攀岩旅游等,为2014年青奥会烘托气氛。

五、结语

南京是一座十分美丽的城市,作为六朝古都,它有着宽广的胸怀,吸纳八方来客。秦淮河作为南京的母亲河,造就了南京的文化积淀。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给南京增添了柔美的气息,也给南京带来了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课题类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名称: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水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编号:201310294055。

参考文献:

[1] 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吴芙蓉.江苏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江苏商论.2006(12):56-58.

景区文旅策划范文第3篇

一、工作现状及成效

推动产业蓄能,加快项目建设。一是重点抓好全县在建的农耕文化体验中心5个旅游扶贫项目,做好3845万元旅游扶贫资金审核拨付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工作机制,推进项目进度。二是积极指导云里安凹、南山云起等精品民宿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三是组织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

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产品提升。一是实施产品精品化工程,重点推动温泉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指导景区、景区3A级景区整改提升,并完成景区现场复核工作;积极开展黄山寨生态旅游区3A级旅游景区申报创建工作;指导县万山镇长冲村、县柯坦镇虎洞村评定为百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二是针对疫后市场新形势,开发打造生态、乡村、康养、等特色核心产品,推出更适合自由行、散客化、轻资产、复合型的旅游精品。三是改变现有温泉产品单一、游客滞留时间短的现状,增加产品的体验性、互动性,推动温泉+运动健身,温泉+中医养生,温泉+生态农业等。四是培育本地特色的系列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

推动品牌升级,加强营销推广。一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倡导文明旅游,完成县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开发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健全旅游投诉统一管理和快速处理机制。二是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组织安全风险防范、风险提示及应急救助技能培训。三是加强“旅游”品牌宣传,举办了一批旅游节庆活动,围绕“春采茶、夏摘果、秋登高、冬泡汤”贯彻全年的四季主题品牌活动,策划、实施了春季茶文化旅游节、夏季瓜果采摘嘉年华、秋季大学生民谣音乐会、冬季温泉养生节四季品牌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四是培育精品旅游线路。以市场为重点客源市场,设计迎合市场需求的人文、养生、研学、祈福旅游线路,重点培育连接、、、、等景区景点的精品旅游线路。面向自由行、自驾游市场,编印旅游手册,开发适合自驾游的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产品。

推动政策落实,保障企业发展。一是全面宣传政策。全方位宣传市县出台的政策及实施细则文本,根据不同企业提出的问题做好政策申报的沟通和解答,发动并指导文旅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及细则对接有关主管部门申报对应条款。二是完成政策兑现。根据县政策意见中文旅部门负责的第1项“加快财政扶持资金兑现进度”要求,目前已与财政共同完成16家单位24个项目的资金扶持审核,兑现2019年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补助资金235.263万元,有效地支持文旅企业发展。三是摸排融资需求。摸排33家企业融资需求并与本县人行联系,积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推进文旅企业融资工作。

二、下一步建议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鼓励企业文化旅游产品要与科技手段融合,产品形式走智慧化、数字化路线;引导传统文旅产业拥抱互联网技术,通过数字化改造来争取新的市场。

二是促进多方联动。进一步加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沟通,让更多的、更优质的文旅项目落地落实,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景区文旅策划范文第4篇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文化作为灵魂,文化的传承需要旅游产业作为载体,两者的深度融合可以达到共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欢迎查阅。

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落实“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总体工作思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突破,以融合发展为主线,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为实现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产值“双千亿”和增加值占比超过6%的目标,特制订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文化旅游顶层设计

成立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组长的岳阳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岳阳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推动文化旅游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深度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重要事项实行“一事一议”,形成部门联动、市县协同合力;强化文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对全市文化旅游规划、项目进行论证和把关。(牵头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旅广电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二、推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发挥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引领作用,把岳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山水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重点抓好岳阳楼-君山岛、南湖风景区、张谷英村、屈子文化园、洋沙湖旅游度假区、天岳幕阜山等重点景区(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洞庭湖博物馆、洞庭湖旅游母港、龙山生态科普基地、岳州古城、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洞庭湖国际公馆度假酒店、福朋喜来登酒店、悦榕庄酒店、阿波罗温泉度假酒店等五星级旅游饭店创建和提质升级。支持岳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岳阳老铺黄金、湖南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泰金宝精密(岳阳)有限公司等文化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研学旅行基地,开发一批上规模的文旅装备产业项目,打造一台有影响的大型实景演出或影视作品。(牵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体局、市文旅广电局)

三、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融合,发挥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的观光休闲旅游作用,推进乡村文化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依托G240沿线乡村美景、美食及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打造G240沿线农旅结合示范带。推进文化旅游与工业融合,鼓励工业企业以生产场景、科研与产品、企业文化与管理经验等资源为依托,打造城陵矶港区、食品产业园等工业旅游示范点。推进文化旅游与体育融合,大力发展休闲体育旅游、探险旅游、徒步穿越、低空飞行、极限运动等体育运动,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精品线路。推进文化旅游与康养等新业态融合,积极推进养生谷、生态酒店、民宿等建设,发展生态健康旅游产业。(牵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市文旅广电局)

四、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推动市县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开通主要旅游景区公共交通线路;推进景区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推动“厕所革命”。开发岳阳本地江鲜湖鲜、风味小吃等地方特色餐饮,推动各县市区建设美食(夜市)街区。完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动市县完成公共图书馆、博物(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剧场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提质;建设方便阅读和体验的文化休闲区。(牵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国资委、市交通局、市商务粮食局、市城管局、市文旅广电局)

五、加大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力度

整合资源,打造“天下洞庭·乐游岳阳”旅游品牌,推广岳阳文化旅游形象标识。在车站、码头、机场和高铁、高速公路沿线等主要交通地段,设立旅游宣传专用广告位。运用新媒体和网络等多种形式,深化“线上+线下+体验”目的地营销策划。着力拓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圈等大型客源市场,开展精准营销。重点打造岳阳民俗文化节、君山爱情文化节、汨罗国际龙舟节、元宵长乐故事会、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岳阳小龙虾博览会、岳阳国际生态马拉松、中国(平江)康养休闲避暑节等品牌。重点推出洞庭生态游、江湖名城游、湘楚文化游、休闲自驾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建立环洞庭湖旅游联盟、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文化旅游协作区等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牵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城管局、市地方海事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商务粮食局、市文旅广电局)

六、打造文化旅游创意园区

规划打造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引导支持一批有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本土文化旅游企业,招商引进一批全国全省大型综合性文化旅游企业集团,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入园聚集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创意设计、高端印刷、文博会展、传媒影视、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康体养生等业态。鼓励各县市区推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牵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旅广电局)

七、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进一步挖掘全市历史文化特色和文旅产业特色,开发具有独特创意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岳州窑、岳州扇、汨罗龙舟、岳阳楼文创产品等工艺美术品,打造岳阳黄茶、岳阳小龙虾、平江酱干、十三村酱菜、长乐甜酒、汨罗粽子、华容芥菜、临湘浮标等特色品牌。鼓励开发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旅游商品。加强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支持企业建设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和研发基地。举办市级文化旅游商品大赛。(牵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文旅广电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八、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引进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旅游领军型人才。聘请一批国内外著名文化旅游专家,组建文化旅游发展智库。努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聘请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担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顾问。注重发现和挖掘民间艺术人才,给予民间艺术人才以保护和支持。(牵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文旅广电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九、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产融基金和文化旅游引导资金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大文化旅游发展投入。2019年,市财政预算新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各县市区政府要逐年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旅游发展公司应重点支持全市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级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的导向作用。健全完善银企合作平台,举办文化旅游企业专场银企对接会,推进银企联姻。健全完善政策性担保机制,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要认真研究中央、省文化旅游支持政策,积极包装文化旅游项目,向上争取资金。(牵头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文旅广电局、市旅游发展公司)

景区文旅策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 发展策略 策略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发展生态旅游是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的加以推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省生态旅游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发展生态旅游,在给有关方面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削弱了地方特色。特别是近几年来,受市场拉动和追逐商业利益的驱使,我国各地的生态旅游活动迅猛开展。贵州作为公园省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的宏观调控,其不正确的管理模式及过快的发展速度以及不适应的发展策略已严重威胁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为此,不得不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环境与生态旅游也存在着一种唇亡齿寒的特殊关系,环境得不到保护,生态旅游也无从谈起。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的景区管理经验解决问题。

一、贵州生态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贵州生态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规划不合理全面

旅游的相关部门未较好形成共同开发旅游资源的共识,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个别部门对旅游企业的服务提供少但是收费标准高;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不够,规模较小、市场经济效益低,旅游企业员工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应引起重视和逐步加以解决。

生态旅游是通过吸纳企业与个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与管理,通过生态旅游利益的回馈机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和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当地政府对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达到开发一方造福一方的目的。经营者和管理忽略了或不重视景区在定位与发展目标、处理景区与当地的社会关系、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及管理以及各方面等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旅游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大多数生态旅游景区往往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不高,居民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是该景区的实际情况,再加上景区的规划管理不恰当,导致不在划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已经被严重的破坏。另外是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管理跟不上等原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二)土地纠纷管理混乱

1.土地纠纷多,存在社会治安隐患。“多年荒芜无人问,一朝开发人人争”,这是土地资源使用的现实状况。开发难以为继、难以深入、难以引资、难以发展的症结就在于土地管理混乱:由于草坪权属不明确,导致村组群众与开发商经常发生纠纷,一些群众以没有拿到土地征用款为由,扰乱度假村的经营秩序或盗窃毁坏度假村物资和设施设备等或人畜随意进出度假村管理的地域,导致度假村与周边群众互不信任,甚至形成对立,一有事端,村民动辄打伤员工,聚众冲击度假村;由于群众的素质不高,产生了诸多的利益关系,村寨之间为争夺草原土地权属,引发群体性打架斗殴,使寨与寨之间、民族之间产生积怨,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化解,有群体性斗殴隐患。是我们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性的重要问题。

2.管理混乱。管理难度大的原因在于:家家参与旅游,户户拉客,恶性竞争,脱离统一管理,诚信服务意识淡薄,诱导游客多支付费用,有的甚至乘游客不备或骗取游客信任后,蓄意偷盗游客财物,游客的消费权益受损。

(三)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景区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风景区内曾多次发生水污染事件。水体污染已成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还有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现象和煤炭、铅锌矿无序开采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其次由于入驻的企业经济实力较为薄弱,资金投入较少,景区的开发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导致景区一些至今仍处于农家乐、小作坊式的原始经营状态。

二、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措施

(一)科学规划,有效避免环境污染

贵州旅游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向人们敲响警钟。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公园省”之名将不复存在,我们也将背负上千古骂名。旅游的开发,政府不仅要把好政策关,不能让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搞开发,谈收益,同时也要改变政府在以往旅游开发中所担当的搭台和唱戏兼重的角色。无论是景区的自然景观规划、设计,还是景区周边的民族风情文化,以及特色餐饮、旅购网点等的思考,都要有长远的眼光。旅游景区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要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权力,整合力量,完善机制,综合整治,才能做到合理的开发,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把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避免有人在利益的驱动下钻政策的空子,甚至不惜违法,否则,求一时之利而给带来千古之灾。还要舍得花钱请专家来坐诊把脉,开处方,并联系周边的旅游资源,引进实力雄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对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有效整体策划、整体包装、整体营销,逐步改变目前各单打独斗、重开发轻保护、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掠夺式开发格局。就目前景区存在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将景区的保护与开发重新进行审视与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恢复景区原有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做大、做强,最终才能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实施分区打造

贵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景区周围的民族文化氛围浓厚,适宜于发展集美丽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体验于一体的康体型休闲度假活动。但要利用好这一资源,按照四个区域对景区实施分片打造,方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资源环境优势。

一是开发自然风光游览区。可修建人行、车行步道,修建电缆车,可供游客徒步浏览或车游著名景点,幽深而又迷人的自然风光。

二是开发接待休闲区。开发供游客骑马、就餐、露营及参与篝火晚会等各项民俗及休闲活动。

三是开发民族风情体验区。借鉴云南傣族泼水文化节等活动运营方式,引进一些专业歌舞表演队伍,对民族民俗活动进行包装、策划,让游客尽情体验富有特色的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促进民族文化活动创收见效。

四是开发特色餐饮和特色旅游产品旅购区。重点要扶持乡集镇所在地的农家乐,重点推出特色餐饮,引导其在景区集镇所在地建立旅游专店、专柜,与多家旅行社建立协作服务的机制,对景区实施连片经营、打造。

向全国各大旅行社推荐贵州景区民族风情一日游或几日游,对规划精品旅游线路进行打造,使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点互为补充,成为吸纳旅游人气,促进景区旅游发展的积极要素。要加强与省内外的旅行社沟通合作,注重宣传贵州景区的旅游品牌文化,让精品旅游线路及早被人们所熟知、认可、接受,发展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服务良好的旅游精品目的地。

(三)注重环境保护

一要借鉴九寨沟景区环境保护管控模式,建设功能完备的排污网管。景区的餐饮、住宿地点必须设立在规定区域但要远离水源点保护,对重点区域如:水源点一级保护区域内,实施环境监测并采取修建隔离护栏、分片管控等保护措施,要杜绝一切污染源给水源点造成污染。要提前规划,修建功能完备的排污网管,确保景区内的每个接待地点所排出的废水都能够得到集中、及时的治理;二是建立流动公厕。在景区内各游览重点地段设立移动公厕(即车厕),对景区内产生的旅游废水、粪便统一实施打包处理,避免污水、垃圾外流造成污染;三是垃圾要时产时销,聘请一定数量的环保人员,专门负责景区的垃圾清运,兼顾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确保景区开发真正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实现保护,切切实实的维护景区的良好生态秩序环境。四要建立健全境区环境保护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行为实施重惩重罚。

(四)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保护

在景区自然环境保护、特色旅购网点的策划和包装时,引进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来进行统一的策划和包装,还可通过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的方式引进若干个合作企业分片区来具体推进实施,实施连片或分区开发,进一步有效的整合资源效应,力争将有条件的景区打造成为国家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制定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使依法保护我们共有的自然资源,落实有法可依,加强景区旅游执法队伍的建设,严格查处破坏景区资源的一切违法行为,防止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受慢性自杀的威胁。

要积极争取支持,筹措资金,建设标准高、通畅能力强的旅游道路,开通交通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开发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五)加强景区基础设备设施基础设备设施完善

从许多景区安全事故中可看出,基础设备设施要完善。旅游线路基础设备设施设计要合理,防止容易导致局部旅游节点过于拥挤,游客相互践踏,出现安全事故。景区的设备设施要不断完善,对设备设施及时保养与维护;对景区游览老化的设施设备更换、配套齐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要结合景区的特点对设施设备功能性、实用性全面考虑。

参考文献

[1]杨胜明.《把贵州建设成旅游大省》,《党的生活》[J].2000(6):12-13.

[2]宋晓娟,欧敏.《贵州自然生态与旅游业发展》,《贵阳环保科技》[J].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