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孩子行为教育

孩子行为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孩子行为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孩子行为教育

孩子行为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段孩子行为习惯;父母;重要性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低段孩子正处于学习的萌芽阶段,对于很多事物都产生浓厚的好奇心理,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言谈举止,甚至习以为常,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一、培养低段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低段孩子正处于人生旅途的重要时期,是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理的年龄阶段,同时,也是培养低段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萌芽时期,也就是说,低段孩子在这一时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展。然而,人的好习惯或者不好的习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父母的教育、家庭环境以及实践中积累而成的,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培养的。低段孩子在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后,就会自然的顺着已有的轨道前行,一旦形成就会很难改变。因此,对于低段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要非常重视。行为习惯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东西,对其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生活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孩子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把金钥匙,可以开启孩子的成功之门。

二、父母在低段孩子行为习惯培养上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自身的行为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像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就会成长成什么样,因此,父母自身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低段孩子行为习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骄纵现象严重

就目前社会现状来看,当代家庭大多都是“6+1”模式,在二胎政策的鼓励下,有很多家庭步入了“6+2”模式,在父母生下孩子时,都充满了无限感恩和欣慰,沉浸在新生命到来的幸福中。也正因为如此,导致现阶段低段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骄纵问题,父母因为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总是在孩子需要任何东西的时候,一味地给予,却丝毫不考虑其对于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不利影响;另外,孩子的到来,几乎占据了整个家庭的核心位置,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孩子是第一位”的理念,父母对孩子所有的生活几乎一览无余,孩子也就成为了“小公主”“小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于生活中的事情一概不知,导致孩子缺乏生活能力,在成长后的年龄阶段也一味地养成索取的习惯。

2.父母对于自身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不明确

有时候会在一个孩子身上看到其父母的影子,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除了基因遗传的影响外,还因为孩子的行为举止受父母影响的原因。在部分家庭中,许多父母对于自身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坚持自身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习惯,当然,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促进作用的,如果是不好的习惯,父母又不加重视,只会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许多父母都有说脏话的习惯,因为对自身习惯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中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的原因,导致其在孩子面前也丝毫不避讳,仍然脏话百出,导致孩子在与人的交往中也出现脏话连篇的现象;还有一些家长有长期沉溺游戏的习惯,他们常常在孩子面前这样做,导致孩子也跟着学,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不利的影响。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现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然而,对部分家长而言,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学习,并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因此在父母的教育中,总是让孩子去上补习班,学习各种知识,占取了孩子很多时间,也忽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最终导致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中,存在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面对这种现象,父母却不以为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

(二)低段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改良措施

1.家长要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低段孩子行为举止上尤为明显,往往是家长做什么,孩子都会模仿什么,因此,要加强对低段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家长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好榜样。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是要求家长摒弃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小到说话带脏字、不讲究个人卫生、不喜欢打扫卫生等,大到处理问题的方法,部分家长由于脾气暴躁,在处理问题时过于急躁,和别人的沟通总是出现不愉快的现象,低段孩子在这时就会模仿,甚至学习家长的行为,导致在与其他孩子玩耍时,总是采取暴力的行为处理俩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求家长改变处理问题急躁的态度,用平和的心态感染孩子;二是要求家长在生活中不断学习,给孩子树立爱学习的榜样,也能让孩子在一个积极、进步、有追求的环境中成长,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2.重视对低段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就现阶段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现状来看,很多家长认为低段孩子年龄太小,等到孩子长大一点再进行教育,然而这部分父母却忽略了孩子在有认知功能时就已有了学习的能力,不教育不代表不被教育,反而放任低段孩子的教育,会容易让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父母应加强对低段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对其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正。

孩子行为教育范文第2篇

幼儿自我伤害行为是幼儿通常在经历强烈情感痛苦之后做出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借此发泄心中的愤怒和自我憎恶之情,属于一种情绪调节行为。自伤行为可导致身心发育障碍,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幼儿的正常发育和学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幼儿心理健康,我们可以理解为与生理健康相对的一个概念,广义的心理健康包括人的能力、人格、认识、行为和情绪等多方面的健康。一个四肢健全、身体壮实的孩子并不能说是健康的,它还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而后者的重要性是勿庸讳言的。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孤立片面的看待孩子的成长教育,只能是镜月水花。未来社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将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将渗透到幼儿教育观、健康发展观和评价标准中,成为幼儿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目标将从单纯注重幼儿智力转向注重培养幼儿智力与培育幼儿的社会性品质、个性品质并重。

人的发展,幼儿是基础,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关键。创建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成为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儿童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国务院[2003]13号《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

一、自我伤害行为的表现

我班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性格活跃、好动,由于他是父母第二个孩子,又是个男孩,所以父母对其相当的宠爱,导致男孩无论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还是学习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尤其是男孩倔强、任性的脾气更是他的最大“问题”。平时在与男孩妈妈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男孩在家会用指甲抓伤自己的小脸以此来威胁妈妈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在妈妈没有满足她需求的时候通过自我伤害来抗议。听了男孩妈妈的叙述后我第一反应就是男孩的性格的却太过倔强和强硬了也或者是男孩心理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我觉得男孩的“问题”有待及时的干预。

有一次我在与男孩妈妈的交谈中了解到:男孩有一天晚上吃完饭妈妈说要带男孩去理发,但是男孩说啥也不肯去理发。妈妈不由男孩不肯,执意拉着男孩准备出门,可就在这个时候男孩做出了难以想象的事情,男孩像发疯似的用双手乱抓自己的小脸蛋,瞬刻间男孩满脸的血印子,妈妈见了心疼不已,带男孩理发的事也就作罢了。

男孩在幼儿园同样也出现过自我伤害行为。一次,小朋友都集中在教室参加集体活动,可男孩一个人却在教室外走廊上玩起了阿姨晒衣服用的夹子,我发现后拉着男孩进教室并把他手中的夹子拿了下来。而后男孩的举动可以说让我惊呆了,男孩又一次疯狂似双手用力抓着脸蛋,见状我努力去抓男孩的双手,可男孩反抗的力气挺大的,一阵折腾后男孩的情绪平静了下来。站在一旁的同伴们个个看的目瞪口呆。

二、自我伤害行为的成因

幼儿出现自我伤害行为说明幼儿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定包含着各种各样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一)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包括家人有自我伤害的先例,父母酗酒、失亲的失落经验、家庭暴力、亲子沟通不良、亲子缺乏亲密的互动关系、角色倒,(即孩子被迫负担过重的责任),双亲工作而对子女的关爱不够。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上的挫折及流离亦是孩子产生自我伤害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会使得他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归属感,而觉得落单,受到排斥。

(二)个人因素

心理需求无法获得满足:心理需求理论假设当人有某种需求时,相对地他必须做出某类行为来满足,若此行为无法使需求获得满足,个人就会感受到压力,而此压力又迫使其发展出新的解方式来因应,但如果又无法获得解决,又形成了新的压力,而产生恶性循环,而自我伤害行为会被认为是一种消除此种恶性循环的方法,来处理个人无法解的压力。

自我伤害(自残)行为产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得某个东西(Durand 1986; Durand & Cremmins, 1988)。如果患者提出了要某物但是没有得到,那么他就会实施自残行为。并且,如果患者得到了渴望的东西,此类行为就会被“积极强化”。麦斯托等人于1978年做的调查表明,33%的患者实施自残行为因为他们“想要某种东西”。(在提出要求某种东西而没得到之后,出现的代表就是自残。实施者有时会在行为过程中,或是在行为结束后很快得到想要的东西)。

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的幼儿同时又属于情感冲动型幼儿,情感冲动是指儿童的情感活动不受理性控制的发作性的扰乱现象。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性和随意冲动性,并经常表现为不考虑行为后果的莽撞行为。(下转第161页)(上接第159页)轻者,如上课时突然说话,打断别人的谈话等。重者,如乱发脾气、哭闹、打人毁物甚至自我伤害等。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又很少考虑行为后果,事先也无计划,但行动之后错了又会觉得后悔。

儿童容易冲动与其人格不成熟、尚没有控制情感的经验、以及成人对儿童的放纵、鼓励有关。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逐渐体会到情感控制的必要性,随着理智力量的增强,大多数儿童的冲动性自然会减少,少数个别儿童的冲动可能与遗传因素、发育迟缓或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他们以行为和情绪易激惹为主要特征,常因微小的刺激而引发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行为,发作时不能控制。

三、教育启示

对于幼儿的自我伤害行为,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娇惯,养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的不良习惯。如有一位家长为了满足孩子“吃了蛋糕才睡觉”的不合理要求,竟在晚上十一点冒雨出去为孩子买蛋糕。应该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许多事想要立即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要学会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孩子的控制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展。其次,应避免严厉的冲动性惩罚。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随意惩罚,使儿童学习到的是冲动的合理性。父母和教师的理智行为才能促使儿童学会控制自己。对于冲动爆发,处于盛怒状态的孩子,可采用暂时隔离的方法,使其冲动行为被忽视,从而减低其情绪的强度。

此外,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应当采取的方法是:适当忽略,作为指导者(家长、老师)平时一定要多给幼儿以关怀和爱护。但是,当幼儿企图以自我伤害行为(如咬手等)引起注意时,一定要采取漠视的态度,暂时予以忽略,即不予理睬。一定要等到幼儿停止该行为并出现新的良好行为时,对停止自我伤害后出现的良好行为予以表扬、奖励,让幼儿充分体会到只有停止不良行为,出现良好行为后才能得到关怀和注意。这样,幼儿的自我伤害行为才会逐渐减少。

孩子行为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幼儿家庭 幼儿规则教育 互动模式

规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期是幼儿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及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家庭中的幼儿规则教育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亲子互动完成的,通过调查发现,其互动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由幼儿“违规行为”引发的互动

模式一:(孩子)出现“违规行为”―(父母)进行禁止、教育―(孩子)接受、服从(主动接受、被动接受)―结束

当涵涵出现如“穿着鞋子上床”、“拿着笔在床单上画”这些违规行为时,妈妈首先对其行为进行制止,制止的方式既包括简单的语言说教、命令,更包括强制性的动作,而涵涵此时的反馈通常是接受和服从,按照妈妈的要求和命令执行,呈现出一种接受状态。

模式二:(孩子)出现“违规行为”―(父母)进行禁止、教育―(孩子)忽视、拒绝、反抗―(父母)放弃

当妈妈发现涵涵坐地上时,担心坐地上会导致拉肚子,于是妈妈便叫涵涵起来,纠正涵涵当前的行为,并通过告知其行为后果吓唬涵涵,但此时涵涵的反应是“好像没听到似的,继续坐在地上玩儿”,表现出一种忽视的态度,拒绝妈妈提出的要求和规则。此时妈妈的反应是放弃,放任涵涵当前的行为,如“此时妈妈也不再说了,继续躺着聊着天”。

模式三:(孩子)出现“违规行为”―(父母)进行禁止、教育―(孩子)忽视、拒绝、反抗―(父母)再教育(加强教育强度)―(孩子)接受、服从(被迫)

妈妈看到涵涵“拿着鞋子在桌子上蹭着玩”时,便命令涵涵拿下去,而此时涵涵瞅瞅妈妈,拒绝了妈妈的要求,表现出对妈妈规则的一种挑战――“继续蹭来蹭去”。这时妈妈看到涵涵不听话,便增强教育强度,采取强制性动作强制执行,如“一把夺过涵涵手中的鞋子,‘咣’的扔到地上”,这时,涵涵看到妈妈生气了,开始哄妈妈开心,表现出对妈妈规则的最终接受和服从。

模式四:(孩子)出现“违规行为”―(父母)进行禁止、教育―(孩子)忽视、拒绝、反抗―(父母)再教育(加强教育强度)―(孩子)继续拒绝、反抗―(父母)妥协、退让(放任)

妈妈让涵涵洗澡,涵涵哭闹着不洗,这时妈妈便强制执行,涵涵使劲哭闹,妈妈对其进行训斥、吓唬,涵涵不听,继续哭闹,此时妈妈加强教育强度,拎着涵涵往外走,涵涵继续哭闹,姥姥这时出来安慰涵涵,妈妈瞪了涵涵一眼便走开了,最终放弃对涵涵的教育。以上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

模式五:(孩子)出现“违规行为”―(父母)进行训斥、教育―(孩子)反馈(无法确定)

这种模式当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通常是行为后教育,即孩子的“违规行为”已经终止,这时妈妈对其之前的行为进行训斥、教育,是对幼儿以后行为的一种指导。而此时孩子的反应通常是“抬头瞅瞅妈妈,开始继续玩”,从孩子的外部表现中研究者并不能看出孩子的反馈具体是怎样的,所以将此定义为反馈无法确定。

二、父母主动发起的互动

在“父母主动发起的互动”这一类中,出现最多的结构互动模式是:“(父母)主动教育―(孩子)接受、服从”,表明每当父母根据一定的情境对孩子提出一些正面要求时,孩子往往表现为接受和服从,而且很乐意按照父母的要求执行,可见,孩子往往更喜欢父母采取一种正面引导的教育方式。

在农村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更多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教育互动模式,即当孩子出现某种违规行为时,父母对其进行一次性的简单教育或行为制止,孩子便可以接受、服从。其中,父母的教育既有语言的说教,又包括行为的强行制止,在此教育情境中,孩子更多做出的是接受、服从的反馈。其中,此处的“接受、服从”包含两种,一种是主动接受和服从,另一种是被迫接受和服从,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孩子最后的反馈均是以接受、服从规则为主。再有一显著特点就是当孩子出现某种违规行为时,父母对其进行教育和制止,孩子通常是忽视、拒绝或反抗,即拒绝规则。而每当这个时候,父母则会加强教育强度,如“变得更加严厉,或采取强制性的动作或是体罚性动作”,每当这时,孩子往往更多地接受和服从。根据互动理论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父母和孩子彼此的行为反应都会受到对方反馈的影响,父母之所以习惯于运用简单粗暴、严厉强制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是由孩子的反馈造成的。因为每次父母和孩子好好说的时候,孩子往往采取忽视、拒绝或反抗的方式,而一旦父母严厉起来,孩子便会乖乖地服从,父母掌握了孩子行为的规律,于是便经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还有一种属行为后教育,即孩子的“违规行为”已经发生,然后父母对其进行教育和训斥,可以看做是对孩子以后行为的一种警告和指导。

参考文献:

[1]莫秀锋.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7(1).

孩子行为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 影响

幼儿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内涵集中于对孩子给予传统文化行为系统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传统文化理念;从狭义上讲,则是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教导。基于社会学理论可知,幼儿家庭教育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教育是家庭功能中的关键环节。而从教育学观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幼儿家庭教育是群体教育的基础前提,在此阶段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现代环境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的形态为日常行为教化,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为“自律、责任、社交、服从”观念的传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其囊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涵。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特点

第一,目标集中于提升幼儿伦理道德基础认知,以此为基础对孩子的人格培育实施强化。相比于青少年时期而言,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理解等方面并未成型,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主要以影响教育为主,借由父母及大人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系统产生影响。观察周围不乏多数父母会在幼儿进入记事时期开始进行品德教育,父母会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传授“孝道”“礼让”“分享”“勤俭”“节约”等理念。而这些内容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伦理道德方面打下正确、坚实基础。

第二,父母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的行为养成,表现为基于传统文化影响的礼仪规范教育。父母的教育行为重点集中于将正确意识扎根于幼儿时期孩子的思想、行为中,力求从外部施力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进而促成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自律。《三字经》《弟子规》《治家格言》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教辅材料,成为父母常用的教育工具。

第三,以家规家训灌输、家风传承熏染、亲情敦促德化等方式作为幼儿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策略。鉴于对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的特征及学习规律的考虑,国内多数家庭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教化时,倾向于反复强调、行为影响等方式。抓住孩子行为意识与理念意识养成的初期黄金时间,通过反复强调、灌输教授、行为指导等方式,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教育效果看,家长在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进行道德影响时的效果最好。

(二)幼儿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父母长辈正确的行为指导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而不当的行为也会被孩子吸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反观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弊端:

首先,与国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幼儿家庭教育将更多的目光放置于孩子认知的养成与约束,而忽略了实践教育环节。与其余阶段的教育行为雷同,幼儿时期的教育更需要通过实践环节予以巩固,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天性不定,而实践行为有助于孩子记忆的形成,从而起到促进传统文化教化效果的作用。受到国内传统历史的影响,“知识优先论”在国内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有的父母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成绩指标定位于孩子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对孩子智力因素的过分看重会削弱幼儿时期孩子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分低能”孩子的出现边源于此。

其次,“家庭成员地位论”对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利。多数家庭的父母将“家长说一不二”的独尊理念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培养孩子服从、孝忠思想,这种对传统道德礼教的过分灌输和遵守,对孩子的自由发展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约束和束缚。换言之,强制性的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潜能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现代幼儿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可用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国内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可提升、改善空间,针对幼儿家庭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可用改善对策,现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吸收国外家庭教育有点,融合已有幼儿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幼儿时期孩子个性化与传统的兼容。现代社会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客观因素,多数将孩子的幼儿时期抚养工作托付给双方父母。造成幼儿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历史环境影响较大。这一现象也成为幼儿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教化得到实质性转型的瓶颈。作为改善策略,父母可尝试引进西方国家个性化教育观念,冲淡保守观点在传统文化教化中的影响作用,对家庭教育观予以更新,结合时代特色考虑孩子的实际发展需求。

其次,丰富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实践教育教化行为的比重,在重视孩子道德素质养成的同时,关注孩子动手、动脑、交际、协调、适应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实际经历帮助孩子完善人格。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理论与发展能力予以有机结合,拓展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做到“知行并重”。在实践过程中,父母应注意孩子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培养,通过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动手过程的经验积累,为提升孩子多方面素质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创新思维养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有关键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深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再次,巧用契机渲染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父母在传授给孩子中国传统礼仪礼节、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要周期性地反复教化。当然,这里提到的教化绝不仅仅是单向灌输式口述,而需要父母及长辈在日常处事待人的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期在家里举办庆祝活动,以借用节日氛围切实令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另外,在家庭环境中以父母长辈成员为主,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建立正确的家庭文化模式,为幼儿成长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布置简单的劳作任务,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生活行为习惯,自小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

三、结语

基于本文内容不难看出,在传统文化教化行为系统中,幼儿家庭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革新。出于对现代社会特征的考虑,我认为此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将眼光集中于幼儿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育特点的鲜明化三方面。不仅要汲取西方国家幼儿家庭教育的鲜活资源,还应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添加时代标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予以恰当结合,避免单一形式的教化手段对孩子个性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孩子行为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家庭暴力;攻击性行为;道德行为;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8)01—0121—03

儿童家庭暴力是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实施不恰当的语言攻击和肢体攻击,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加之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而就会造成孩子情绪低落,自卑懦弱,甚至出现青少年犯罪等严重现象。家庭暴力教育严重阻碍了孩子的道德行为塑造,以及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家庭暴力作用于孩子,孩子就会作用于父母,甚至社会,杜绝儿童家庭暴力的出现,是我们当前亟待面临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儿童家庭暴力出现的原因

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不等同于拥有优质的教育环境,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也并不能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的温馨可以提升儿童的成长幸福指数,但儿童家庭暴力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整个家庭和睦的质量。家长的传统思想和错误的教育根深蒂固,他们在孩子道德行为的培养中,认为学习成绩的高低可以代表孩子的学习品德,一味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话就对孩子施加“暴力教育”,不重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不懂得如何与孩子培养感情,不知道哪些是适合儿童青少年发展特点的方法,这些无疑就会慢慢筑起阻碍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一堵墙”。有时候,父母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仅仅通过几句“语言暴力”并不能彻底改变孩子错误的行为习惯,失去耐心之后,一定的“肢体暴力”会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教育起到更好的效果。由于家庭暴力发生在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父母常通过“肢体暴力”教育孩子,长此以往造成孩子精神和身体的痛苦,同时威胁到家庭的和睦与稳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自身出现的问题,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家庭暴力,孩子个性社会化的结果,都能反映出一个家庭教育的成败。

二、儿童家庭暴力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一)失去自尊

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同伴之间的优秀生,这种优越感会让孩子拥有很强的自尊心,里康将自尊界定为儿童的控制感和胜任感①。他认为,具有较高控制感和胜任感的儿童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道德行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高期望下的压迫感会使孩子失去信心,生活学习没有动力,甚至在其他同学朋友面前没有自信,孩子的自尊心承受着很强的挫败感。再加之父母的暴力教育,会使孩子造成心理问题,消极情绪严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失去自尊的孩子,就会对生活失去自信,与正常孩子相比,往往表现的很自卑,长此以往,不仅要忍受家庭暴力的恐嚇,还会受到学校老师的冷落,甚至同伴之间的讥讽,这些严重阻碍了儿童自身道德行为的发展,造成儿童成长的不公平。我们对于大街上孩子乞讨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本应在学校享受书本知识的快乐,家庭父母的疼爱,却只能在大街上举着写了悲惨家史的牌子,跪在街头,等待过路人的救济,如若乞讨不到,就会受到“自称父母”头目的谩骂和拳打脚踢。像这些孩子哪还有自尊来谈,他们只有为了卑微生存而长期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下苟且地活着,对于如何培养道德行为更是无稽之谈。

(二)出现攻击性行为

家庭暴力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攻击行为,父母认为,为了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肢体教育”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但经常对孩子进行施暴,会适得其反。在施暴过程中,孩子会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刺激,他们会害怕,久而久之,认为在外界只要不被欺负,自己必须“强大”起来。所谓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加之儿童的道德定向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成人及同辈榜样造成的。在儿童道德行为培养的过程中,榜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家庭暴力的环境中,就有可能运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最常见的攻击性行为就是工具性行为,例如一个孩子从另一个孩子手里抢玩具,并动手打了他,此时打人孩子的父母为了颜面,也许会上前打自己的孩子,或许会训斥几句;而对方的父母会上前为了护孩子却打了对方的孩子。父母的这种攻击性行为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未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后果,也未对这种行为后果作出判断惩罚。孩子就有可能有一种潜意识,攻击可以保护自己不会受到伤害,作为父母,却成了助纣为虐,这无疑就成了良好道德行为塑造的绊脚石。

(三)出现自杀行为

没有优越感,没有自尊,得不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长期生活在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中,会给孩子个人造成恐惧、忧虑、失意,特别是因各自的欠缺而自卑的人具有相当的自杀潜势。孩子一切行为的社会化,都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态度苛刻、教育方法失当,都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例如,父母经常用体罚“教育”孩子不去打架,或由于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被老师留校,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只会当着老师的面,上演一次“暴力教育”,以此来告诉老师自己不是不管孩子,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有在棍棒下才会有出息。这样的父母不从根本找问题,不由分说,只会对孩子“硬来”,渐渐会在老师同学面前没有尊严,同时忍受着同学之间的嘲笑,他也会“暴力反抗”,但最终只会让性质变坏,甚至自身仅有的一些优点也会被这些“暴力教育”所淹没。孩子就会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杀潜势就会发展越明显。

三、解决儿童家庭暴力的对策

(一)控制情绪

往往家庭暴力发生的时候,父母和孩子都会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而父母却是决定教育方式的领导者,学会控制情绪,方能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家本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为孩子遮风挡雨,努力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所以为避免家庭暴力的出现,作为父母首先应当克制自己的情绪。尽管肢体暴力比语言暴力更能表现出一个人生气的程度,但其带来的伤害往往是比较严重的,这也同时伤害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有效的情绪管理才是良好性格的“塑造者”,儿童在培养道德行为的过程中,离不开好榜样的引导。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值得信赖的,人性中有一股内在的优良潜能,这种潜能促使个体形成和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但是后天环境中的种种不良因素却阻碍着这种先天潜能的发挥和自我的实现①,就好比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们已经承担了犯错带来的后果,此时更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引导和陪伴,而不是指责和打骂。父母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要有耐心,道德行为的培养是一个连续并且有阶段的过程,父母要理解掌握这个阶段的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并找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孩子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评判标准。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在改善和发展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父母不仅仅只是孩子的监护人,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既受年龄差异的影响,还受父母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儿童的大部分道德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造的,从动作的模仿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品德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加以完成①。父母的角色扮演和管教方式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孩子的行为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个人行为素养。只有站在孩子的社会地位,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进行教育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当好父母这个角色,需要合理耐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行为情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扮演好不同阶段的角色,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并合理、慎重地使用惩罚,惩罚过度就会发展成暴力教育。受过虐待的儿童會表现出特别强烈的攻击性,当父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时,孩子有时会表现出烦躁、不满,甚至动手摔东西等暴力行为,这样父母的教育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学会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教育是一门值得父母了解并学习的课程。

(三)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是孩子对某一事物认知的动力,而父母对孩子施之以威往往会阻碍情感的培养,造成感情伤害,扭曲教育的意义。情感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发力量,才能更好地引起父母和孩子在感情上的共鸣,不能超越孩子的认识水平,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从而达到道德行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为给孩子创造一个科学系统的成长环境,父母需要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和方法,应积极接受专业系统的育儿教育,提高自身素质②。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中指出,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③。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才会孕育出未来社会的美好风气,拥有和谐家庭才能创造和谐美好社会,关爱孩子,关爱家庭,反对家庭暴力,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参 考 文 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2〕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4-129. 

〔3〕彭程.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儿童家庭教育〔D〕.安徽农业大学,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