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营销实习单位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经常遇到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习对口单位难寻等诸多困难,实习工作不能顺利实施,学生的实习质量很难保障。
1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习现状介绍
首先,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对实习单位的期望值过高,盲目从众地追寻社会地位高,收入诱人的实习岗位。于是,造成专业学生"实习难",实习单位"难用人"的两难现象。另外,在高校市场营销相关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却不能亲临现场,配合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学生的整体实习过程进行专业性指导,其结果是容易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向不一致,产生严重脱节的现象。再次,大部分实习单位安排学生进行营销实习的内容技术含量偏低,大多是围绕"发传单","做促销"等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且重复的劳动,根本无法起到培养市场营销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提升综合技能的作用。
2 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效性差的原因分析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综合化,要求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管理、营销策划等专业技能,还要具有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然而,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和营销专业学生均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太明确,日常教学存在广而不精的情况,忽略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造成学生专业技能差,没有专长,无法体现专业特色,对就业方向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大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2)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够系统
系统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仅要包括具体的实施方案还要注重后期的评价考核体系的完备,以此保证实践效果。在使学生达到各项需求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注重实践内容的完整性、关联性、延续性。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经常误认为只有理工科才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系统地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对文科类的实践教学却关注度不足,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够系统,直接影响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3)实习任务不明晰,实效性弱
部分企业招聘实习生,或者本着"低成本,易支配"地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心态对实习学生分配工作,或者一味地姑息迁就实习学生,使实习过于形式化。企业常常出于满足各种合作关系的需要,被动接受实习生,草率安排实习任务,造成学生的实习内容过于简单、技术含量低、专业不对口,过程枯燥、重复劳动,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也无法真正提高专业知识的实践技能。实习结束,学生只能东拼西凑一些材料,汇成实结报告交差,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效性的方法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营销专门人才"为专业建设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成为应用性,操作性强的专业人才。
另外,鼓励"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在职教师向"双师型"方向的转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具体策略一是通过学校政策影响,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以鼓励在职教师积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给予合理的工作量核算和薪金待遇,使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切身参与企业运营实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制定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技能
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有市场调研技能,市场分析技能、市场营销策划技能,促销技能等。应结合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实习单位并与对口企业共同制定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通过针对性地专业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并有效的运用其指导实践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逐步提高专业所需的各种综合技能。
(3)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依托企业,利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积极探索"双进"方式,聘请企业界高层管理者作为客座教授,让企业家进教室,让学生进企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获取未毕业先就业的机会。
建立校企合作的学校与企业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在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力求为企业具体的工作服务,确保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超前性。企业在日后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时也会极具针对性和计划性,与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融合并起到辅助教学,提升应用实践能力的特殊效果。
(4)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带着任务进入企业实习
结合校企合作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展开日常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多种调查方法和调研渠道,分别制定一份内容各不相同的营销计划书。各组学生将完成的营销项目计划书全部交由实习单位统一论证,最终筛选出一份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项目,被选中的小组学生结合企业对计划书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初始提交的项目计划书进行认真仔细修改,最终拟定出一份各方满意的可用性强的项目计划书。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到引导、监督和评价作用。
最终方案形成之后,根据教学计划,由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实习单位,针对项目方案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检验。对于整个实习过程,教师都要全程在场并积极参与其中,做到实时监控,现场指导,及时评价,积极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协调,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遭遇的棘手问题。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指导教师的实战经验,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起学生对于实习工作的积极性,真正提高了专业实习的实效性,同时也有望为合作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达到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综合化,要求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管理、营销策划等专业技能,还要具有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然而,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和营销专业学生均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太明确,日常教学存在广而不精的情况,忽略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造成学生专业技能差,没有专长,无法体现专业特色,对就业方向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大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2)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够系统
系统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仅要包括具体的实施方案还要注重后期的评价考核体系的完备,以此保证实践效果。在使学生达到各项需求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注重实践内容的完整性、关联性、延续性。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经常误认为只有理工科才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系统地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对文科类的实践教学却关注度不足,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够系统,直接影响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3)实习任务不明晰,实效性弱
部分企业招聘实习生,或者本着"低成本,易支配"地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心态对实习学生分配工作,或者一味地姑息迁就实习学生,使实习过于形式化。企业常常出于满足各种合作关系的需要,被动接受实习生,草率安排实习任务,造成学生的实习内容过于简单、技术含量低、专业不对口,过程枯燥、重复劳动,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也无法真正提高专业知识的实践技能。实习结束,学生只能东拼西凑一些材料,汇成实结报告交差,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效性的方法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营销专门人才"为专业建设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成为应用性,操作性强的专业人才。另外,鼓励"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在职教师向"双师型"方向的转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具体策略一是通过学校政策影响,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以鼓励在职教师积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给予合理的工作量核算和薪金待遇,使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切身参与企业运营实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制定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技能
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有市场调研技能,市场分析技能、市场营销策划技能,促销技能等。应结合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实习单位并与对口企业共同制定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通过针对性地专业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并有效的运用其指导实践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逐步提高专业所需的各种综合技能。
(3)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依托企业,利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积极探索"双进"方式,聘请企业界高层管理者作为客座教授,让企业家进教室,让学生进企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获取未毕业先就业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的学校与企业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在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力求为企业具体的工作服务,确保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超前性。企业在日后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时也会极具针对性和计划性,与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融合并起到辅助教学,提升应用实践能力的特殊效果。
(4)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带着任务进入企业实习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市场营销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两个原则,五个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更是如此。因此,构建一个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培养学生营销实战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已迫在眉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所新兴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1.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而我国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始终无法从本科压缩型彻底摆脱出来,依然沿用过去的教育模式,教学改革不彻底,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就业率不高是导致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根本原因。
1.2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的窠臼,与本科课程设置相比,除课时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是“压缩饼干”式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而且实践课程缺乏高职高专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乏味。
1.3实训、实习没有大纲(指导书)或大纲粗糙。
我院在实训过程中缺乏完备的实训、实纲(指导书),甚至没有制定大纲。即便有文字大纲,但内容不具体,缺乏必要的内容或有内容但操作时却难以实施。这样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1.4校企合作不完善。
我院与北海几家企业已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但数量远远不够,而且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根本接触不到企业核心领域,甚至有的企业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这跟我们预想的实训效果相去甚远。
2.出现上述问题的症结
2.1营销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我院市场营销教研室绝大部分老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销售实践经验,讲课时只能以理论为主,起不了对学生指点迷津的作用。
2.2传统的案例教学与实际脱钩。
在案例教学中,许多院校在教学上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可口可乐”、“海尔”集团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而且很多案例陈旧过时,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这种现象在我院尤为突出。
2.3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院教师工资较低,而且没有用制度鼓励和保障实践教学的进行,许多教师存在敷衍了事、浑水摸鱼的问题或者专注于理论教学和研究,在对待实训时,难以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使得实践教学环节达不到预想效果。
3.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3.1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率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是高职办学的落脚点。高职院校的各项教学改革都不能偏离学生就业这一落脚点,而要以此作为学院的办学宗旨,只有在保障学生有较高就业率的前提下,学院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才能被社会和家长所承认,才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3.2以技能培养为主。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就是突出学生的技能。实施以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我院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4.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做法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体系。近年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从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环节来看,实践教学体系应围绕“两个原则,五个环节”进行安排和运作。
“两个原则”,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五个环节”,即课堂实验环节、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环节、生产实习环节、核心技能强化环节,以及顶岗实习环节。
4.1课堂实验环节。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课堂习题训练,以及辩论会等内容,训练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案例分析课是指将案例材料给学生,让其进行分析判断、分组讨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提出意见、评价及结论。通过这一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4.2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环节。
我院从深圳因纳特公司购置了市场营销教学平台软件一套。学生在平台中担任虚拟公司的市场营销管理者。从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开始,进行市场的细分、市场定位;从产品的研发、包装,到价格策略的制定;从设计产品销售渠道,到为产品销售策划广告、服务、促销等营销手段;整个市场营销模拟完全按照经典的市场营销4P理论展开。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现实市场营销中的问题的能力,并降低案例教学及实训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强度。
4.3生产实习环节。
完成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后,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市场进行专业实习。该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学生以后顺利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4核心技能强化环节。
核心技能强化环节是独立于课程教学之外的单独实践教学课程,是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难的一环,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该环节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目的是对学生的营销综合能力进行一次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我院采用“以赛促训”的形式,借助“全国市场营销大赛”等各种赛事,组织市场营销学生全员参与市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大赛的选拔,营造营销能力竞赛的氛围,培养学生对营销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
4.5顶岗实习环节。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就业前,针对今后自己的就业领域和岗位进行全面系统的实习,以全面亲身实际了解行业、企业的基本情况,熟悉具体岗位的业务工作,为就业和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直通。在顶岗实习阶段,以企业专家指导为主、学校教师指导为辅。一般是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采取校系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但在环节实施中,存在这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缺乏反馈和监督机制。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使在校学到的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作为今后改进人才培养的根据。但在学生实习的阶段,由于学生选择的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指导老师在实习检查、指导,以及实习过程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在此实习环节中教师应多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一方面促进师生间相互学习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与反馈。
5.构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
5.1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院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暂行办法》、《教学督导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定期教学检查、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信息反馈、教学工作评价、教学激励、毕业生跟踪调查、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等多层次规章制度,对各教学环节实行全程监控,有记录、有总结,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发现问题、沟通信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教学督导听课、学生参评、教学工作委员会等评议,评选出院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为广大教师中树立了较好的教学与科研榜样。
5.2培养一支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要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教学水平高、技能操作水平强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满足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院制订了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企业、公司的培训,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强化自身的操作技能;采取优惠政策,从工厂引进或聘用高技能人才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改善学院的师资结构;对在各种技能比赛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学院除给予物质奖励外,还大力宣传这些优秀教师的事迹,在教师中营造人人争做“双师型”教师、个个重视自身技能提高的氛围,呈现教师钻研业务,练就过硬技能的良好局面。
5.3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1.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而我国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始终无法从本科压缩型彻底摆脱出来,依然沿用过去的教育模式,教学改革不彻底,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就业率不高是导致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根本原因。
1.2课程设置缺乏特色。我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的窠臼,与本科课程设置相比,除课时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是“压缩饼干”式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而且实践课程缺乏高职高专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乏味。
1.3实训、实习没有大纲(指导书)或大纲粗糙。我院在实训过程中缺乏完备的实训、实纲(指导书),甚至没有制定大纲。即便有文字大纲,但内容不具体,缺乏必要的内容或有内容但操作时却难以实施。这样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1.4校企合作不完善。我院与北海几家企业已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但数量远远不够,而且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根本接触不到企业核心领域,甚至有的企业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这跟我们预想的实训效果相去甚远。
2.出现上述问题的症结
2.1营销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我院市场营销教研室绝大部分老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销售实践经验,讲课时只能以理论为主,起不了对学生指点迷津的作用。
2.2传统的案例教学与实际脱钩。在案例教学中,许多院校在教学上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可口可乐”、“海尔”集团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而且很多案例陈旧过时,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这种现象在我院尤为突出。
2.3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院教师工资较低,而且没有用制度鼓励和保障实践教学的进行,许多教师存在敷衍了事、浑水摸鱼的问题或者专注于理论教学和研究,在对待实训时,难以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使得实践教学环节达不到预想效果。
3.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3.1以就业为导向。就业率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是高职办学的落脚点。高职院校的各项教学改革都不能偏离学生就业这一落脚点,而要以此作为学院的办学宗旨,只有在保障学生有较高就业率的前提下,学院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才能被社会和家长所承认,才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3.2以技能培养为主。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就是突出学生的技能。实施以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我院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4.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做法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体系。近年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从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环节来看,实践教学体系应围绕“两个原则,五个环节”进行安排和运作。“两个原则”,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五个环节”,即课堂实验环节、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环节、生产实习环节、核心技能强化环节,以及顶岗实习环节。
4.1课堂实验环节。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课堂习题训练,以及辩论会等内容,训练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案例分析课是指将案例材料给学生,让其进行分析判断、分组讨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提出意见、评价及结论。通过这一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4.2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环节。我院从深圳因纳特公司购置了市场营销教学平台软件一套。学生在平台中担任虚拟公司的市场营销管理者。从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开始,进行市场的细分、市场定位;从产品的研发、包装,到价格策略的制定;从设计产品销售渠道,到为产品销售策划广告、服务、促销等营销手段;整个市场营销模拟完全按照经典的市场营销4P理论展开。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现实市场营销中的问题的能力,并降低案例教学及实训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强度。4.3生产实习环节。完成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后,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市场进行专业实习。该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学生以后顺利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4核心技能强化环节。核心技能强化环节是独立于课程教学之外的单独实践教学课程,是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难的一环,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该环节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目的是对学生的营销综合能力进行一次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我院采用“以赛促训”的形式,借助“全国市场营销大赛”等各种赛事,组织市场营销学生全员参与市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大赛的选拔,营造营销能力竞赛的氛围,培养学生对营销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
4.5顶岗实习环节。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就业前,针对今后自己的就业领域和岗位进行全面系统的实习,以全面亲身实际了解行业、企业的基本情况,熟悉具体岗位的业务工作,为就业和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直通。在顶岗实习阶段,以企业专家指导为主、学校教师指导为辅。一般是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采取校系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但在环节实施中,存在这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缺乏反馈和监督机制。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使在校学到的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作为今后改进人才培养的根据。但在学生实习的阶段,由于学生选择的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指导老师在实习检查、指导,以及实习过程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在此实习环节中教师应多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一方面促进师生间相互学习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与反馈。
5.构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
5.1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院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暂行办法》、《教学督导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定期教学检查、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信息反馈、教学工作评价、教学激励、毕业生跟踪调查、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等多层次规章制度,对各教学环节实行全程监控,有记录、有总结,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发现问题、沟通信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教学督导听课、学生参评、教学工作委员会等评议,评选出院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为广大教师中树立了较好的教学与科研榜样。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校外实训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254-02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教学现状
(1)高职院校普遍支持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教学。教育部20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受高等职业院校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因此校外实训教学成为各大高职院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市场营销又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应用性的学科,“走出去”成为学生实践课堂教学理论,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步骤。据了解,当前,我国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都设置了校外实训教学环节,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校外实训效果不尽人意。虽然高职院校普遍比较支持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教学,但目前来看,校外实训教学的实践效果却差强人意,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校外实训教学的态度是“喜忧掺半”,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非常期待校外实训,认为校外实训实属必要,另一方面他们对校外实训又很无奈,因为实训结果往往达不到学生的预期,经常是兴致勃勃而去,遗憾而归,因此校外实训教学成了“鸡肋”。
2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校外实训单位不稳定。很多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每年都在不断变化,学校花了不少精力建设的实训单位往往一两次实训后就放弃与学校的合作。
(2)校外实训单位单一,实训内容单调。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内容一般包括销售管理技能实训、广告策划实训、推销能力实训、市场调查实训等等,这些实训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公司相应的部门才能接触到相关内容的实战训练。但现实中,学生很难真正接触到相关内容的训练。
2.2 师资问题
我国的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较晚,师资缺乏,而拥有企业经验,具有实践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就更为匮乏,很多教师的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更有一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到营销专业。没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对于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往往很难做出及时合理的解释和引导,因为好多问题是书本上找不到的,对于没有企业经验的教师来说,对于问题的认识比起学生来说没有更多的优势。
2.3 实训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实训管理不规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方面,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发展时间不长,具体的实训方法实训要求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学校一般都是自己制定实习指导书和实训方案,而制定过程中往往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二是对教师管理方面,校外实训对指导教师工作一般没有太严格详细的规定,大多数指导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在实训期间到实训单位察看几次,每次察看也只是例行公事的“蜻蜓点水”,到实训结束时,象征性的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给学生的实训结果打分,然后交上一份工作总结,这样的实训指导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作用。三是对学生管理方面,很多学校的校外实训教学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学校对实训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严格。实训结束后学生递交上来的经过企业考核的实训报告评价往往都很高,而且趋同一致,缺乏可信度,致使很多学生对实训采取应付态度,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3 对策
3.1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后,学校应关注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密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感情,以图实训基地的稳固和进一步发展。学校必须建立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到企业定期检查制度,联络感情,并分担企业的精力;保证随时有学校专业教师或企业外聘指导人员指导实训,以解决实训中的问题,达到实训教学要求,保证实训质量。另外,学校应该加大实训基地的开发工作,不能图方便,集中于餐饮和超市等行业,加大力度,扩展实训单位范围,可以联系社会上一些较为知名企业,以项目为依托,例如广告策划实训教学,可以联系相应广告公司,将广告公司的业务项目作为学生的实训内容,把学生的作业与公司员工作品一起参与客户的评价。对于进入公司管理层实训的同学要加强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保守公司商业秘密,获得公司的信赖。
3.2 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师资建设
对于解决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师资问题,部分学校采取的“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值得借鉴。一是“送出去”,将现有专业教师送到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教师对实践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对于到企业培训的教师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保证发放基本工资的同时适当给予教师一定的补助。培训次数不定,每次的时间以半年到一年较为合适。同时鼓励教师考取“营销师”“高级营销师”证书。二是“请进来”,聘请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组成实践性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生实习时,由校外指导教师全权负责实训指导工作,手把手进行“传、帮、带”,对于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释和帮助。
3.3 规范实训管理工作
规范实训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教学的研究工作,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针对本专业校外实训工作进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训指导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方案。二是严格考核实训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本系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学校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实行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超课量津贴奖励挂钩的办法,提高教师对实训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三是严格对实训学生的考核工作。科学的考核制度是保证实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规范实训教学考核办法,首先要制定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及实训成绩评定办法的教学文件。对于能够量化的项目尽量量化。学校加强与实训单位的联系,随时了解实训学生的实训表现,要求实训单位对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给与真实地反馈评价;严格学生校外实训纪律规范,对于不能遵守实训单位规章制度的给与相应的惩罚措施;学生最终的实训成绩鉴定不能仅凭一份实训总结定结果,要结合学生实训工作中的日常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每次实训工作结束后,要针对本次实训工作召开实训总结大会,详细分析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并对实训教学中表现优良和表现较差的同学给与相应的奖惩,端正学生的实训态度。
参考文献
[1]王妙.市场营销学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