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地工作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 城镇化 地质环境演变 地质灾害 预测防治研究
1城镇地质环境演变与城镇地质作用
城镇环境工程地质研究思路服从环境工程地质一般研究思路。对本部门环境工程地质来说,就是必须同时紧密顾及城镇地质作用和城镇地质环境,注意从地质环境演变动态、城市类型与功能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环境演变动态,可分为原生地质环境动态与次生地质环境变迁两方面。
原生地质环境的演变史和对其未来变化的预测,是研究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的基础。这些变化常以地壳稳定性状为代表,包括地应力场、水热物理场、岩土水理及物理力学性质场等在地质历史中发生的变化。次生地质环境的变迁,如地貌形态、表层岩土介质与特性、地下水分布运移场等的变化。这种变迁常以各种工程地质现象的发生发展为代表,受控于城镇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成为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认识和划分两类动态的意义在于,既可服务于城市布局,以减少目前尚无法抵御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又可服务于具体的城市,使研究工作直接服务于实践。
两类动态的划分,还可以明确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以第一类动态研究作为基础,以第二类动态研究作为重点。若以自然年为时间单元,还可视第一类动态研究为相对静止,突出对次生地质环境演化的研究。
对城镇地质作用的研究,要把握城镇的类型和功能。城镇的类型、功能不同,城镇的地质作用和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就不同,所以把握了它,就把握了城镇地质作用的主体,使对一个具体城镇所具有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产生机制及根源,可以有更清楚的认识。
综合上述认识,可构成城镇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思路(图1)。
图1城镇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思路
2基础研究
首先要进行基础性研究,相应编制城镇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图系。
这方面研究与编图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基础自然条件;矿产、地下水、热矿水、土地等资源的分布;地下水化学类型、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特殊土分布特征、活动性构造与地震等内容。同时要研究它们的动态特征,研究动力地质作用及自然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主要考虑的是与可能出现城镇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有关因素。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城市(区),由于可能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不一样,相对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地质条件也不一样,还应有选择地突出这些因素。
以上内容,实际上包含了自然(基本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质资源)以及天然地质环境条件对城市活动与发展的影响等基本内容,是产生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重要物质基础。具体编图时,可根据编图对象的繁简程度决定。当内容较简单时,可编综合图;内容复杂时,应考虑分区图、各种单图子图等。
3评价研究
评价研究的任务是,进行城镇环境工程地质评价,编制相应的城镇环境工程地质评价图系。这种研究是在研究原生地质环境,特别是自然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对其质量和容量进行综合评价之后进行的。它侧重于研究城市地质作用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并对其造成的次生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和编图的内容,一般可包括:
(1)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状况,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城镇地质环境有关的土地及生物资源(森林、草原等)开发利用现状,矿产(含天然建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以及其开发利用所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例如过量抽汲地下水或液态矿产引起的地面沉降、裂缝、塌陷;破坏森林、草原引起的斜坡失稳和土地沙化问题;采石引发的滑坡,甚至地震问题等。
(2)各类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山区城镇由于大量挖方和填方引发滑坡、泥石流问题,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问题以及抽排地下水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等。在特殊土地区,还会引发诸如湿陷、膨胀、裂缝等一类特殊问题。部分城市还存在人防工程引起的沉陷、塌陷问题。
(3)废弃物处置状况及其引起的城市地质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建筑废墟、核废料等,因处置不当而引起的对城市土地、地表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对地基土的破坏等。
具体图件的选择,要根据城市类型和功能确定,也就是根据具体的城市地质作用类型来选择,既突出主要的城镇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又要对潜在的问题有足够的注意,同时还要考虑到为下阶段的预测研究和编图打下基础。
城镇环境工程地质评价,要在环境分析基础上进行。环境分析可从以下环境因素分析入手:
①充分收集各项环境因素资料,建立环境因素信息库予以储存;
②编制单项环境因素图(多数情况可以收集并略加改造而成);
③分析各项环境因素的特点;
④勾绘环境因素体系轮廓(环境灾害区划轮廓),待修正;
⑤收集分析地质灾害资料;
⑥分析研究区域地质环境中的主导因素、从属因素和激发因素(只在激发灾害时才显示出其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规律。
城镇环境工程地质的评价,属于针对性评价。相对来说,为局部地区或单项工程的环境工程地质评价以及单项诱发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评价,常不以自然地质环境因素体系的地域性为边界条件。
(1)局部地区(或称小区域)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环境的特点是:主导环境因素作用明显和具体,从属因素作用较弱,而激发因素十分突出(如山区城镇人工边坡引起滑坡、工矿城镇采空塌陷等)。环境质量局部差异性明显,孕灾作用往往以个别灾害种类为主。评价应包括:
①环境质量区划。根据环境因素良性平衡程度,将环境划分为良好、中等、有害和灾害四个等级。
②对有害、灾害区进行孕灾条件的评价,指出孕灾的主导因素和激发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灾情程度。
(2)单项工程的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在城镇环境工程地质评价中时有出现,如某些城镇或城市的某城区为大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它可能涉及同一环境因素体系内的若干种灾害类型。评价主要包括:
①工程地基承载力条件及岩体稳定性的动态评价。应论证当与地基承载力或岩体稳定有关的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它们是否会发生危害工程的变化。
②分析与该项工程有关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孕育机制,论证可能出现何种灾害以及灾害程度、复发频率等。
③进行环境质量区段划分。
(3)单项灾害的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这是环境工程地质评价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较简单的一种。其主要内容是:
①进行孕灾环境因素分析,提出并区分主导因素、从属因素及其孕灾机制;
②确定灾害的激发因素,进行激发机制分析;
③对灾害程度进行评价。
4预测防治研究
预测研究的任务是对城镇地质作用及其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趋势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预测图件。
城镇地质作用的预测尚未真正展开,但城市正高速发展,土地日益紧张。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现代化城市建设正向高、大、深方向发展。
“高”,指高层建筑,几十层的大厦在国内发展很快,趋势是上百层的建筑以至过百层建筑也会增加。这些高层建筑对地基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要求极高。
“大”,建筑物的规模日益宏大,如高速公路、机场、港口、桥梁等的规模,其发展都十分迅速。
“深”,许多建筑物向地下发展,如地下铁道、地下仓库、商场、过江过海隧道等。
这样,现代建筑不仅对地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塑造次生地质环境的强度,从而引起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日趋严重化。另外,从城市布局看,表现出以下趋势性特色,即城市布局不严格受地质环境制约。以我国城市布局为例,即受三大因素制约:
(1)受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开发带(区),形成了一大批新兴城市。如深圳、防城港区、海口和日渐扩大的上海浦东区、宁波市等。
(2)受国家建设需要的制约。如战略要地西昌市,三线建设的十堰市、攀枝花市,能源开发的宜昌市及边陲开发需要的石河子市等。
(3)受区域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制约。如各省会城市的发展。
从以上制约城市布局的因素看,城市的选址定位,必然会涉及众多的恶劣地质环境,如区域地壳不稳定、不良工程地质性质的岩土介质分布等。这样,又会使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化。由于城市地质作用及作用对象的变化,必将引起环境工程地质出现一些新的情况,这些都是预测应考虑的内容。
关于治理,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强度和频度,以达到减轻灾害或消除灾害的目的。因为地质环境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一切地质现象都受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控制,任何地质灾害的孕育和激发过程,都是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因素又分为主导因素、从属因素和激发因素,其中一部分具有不可调性,是现在还不能为人类所控制的,而大部分则在不同程度上能被人类调控,具有可调性。所以,人类可以通过调节包括自身活动内在的各种环境因素,来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或者减轻灾情。具体的预测防治方法和内容如下:
(1)城镇或城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和防治
①城镇地质作用发展趋势预测,结合城镇发展规划和现代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包括单位城市地质环境载入量增加,城镇占地日趋增大,城镇地质灾害的后果趋于严重等。
②地质环境演化趋势预测。自然地质环境因素演化的速度是相对缓慢的,因此重点考虑的是人类的城镇地质作用,在对城镇地质作用预测基础上,进行城镇地质环境演化趋势的预测,强调演化中出现灾害的强度和频度。由于小区域环境信息带有局部性和随机性,往往难以进行长期预测,但可以从环境因素演化趋势来进行环境趋势的短期和中期预测。
③环境治理方案建议。在预测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治理方案建议,从治理和改善某些环境因素入手,提出分阶段、多方位的整治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治理步骤、主攻方向、调控环境因素指标(如强度、频度)以及防治灾害的总体目标。对于不可调控的恶劣地质环境,应提出防止灾害外延的措施。
(2)单项工程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与防治
①预测在人类的工程地质作用下,地质环境的演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的程度和频率。
②提出治理措施,包括工程稳定措施和环境安全措施。
(3)单项灾害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与防治
①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主要是灾害的强度与频度的预测。
②提出灾害地质环境整治措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环境工程地质》 刘起霞 李清波 邹剑波 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2001
[2]《环境地质工作手册》 《环境地质工作手册》编委会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9
[3]《环境工程地质学》 贾永刚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9
关键词:低压电容器;工作环境;长周期;稳定运行
在众多厂矿企业中,400V低压电力系统上有众多电气设备,其经济运行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成本,因此发挥好低压电力电容器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的作用,保证其长周期稳定运行成为企业电力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结合厂区的实际情况就改善电容器的工作环境必要性做一些探讨。
1 运行现状
我厂某变电所共6面低压电容盘,补偿量300KVar/面,内含低压电容约一百多个。每面盘分为7组分组控制,按照功率因数补偿设定进行智能投切。自投用以来电容器补偿装置无法长周期稳定运行,低压各段因没有有效无功功率补偿,功率因数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类似情况普遍存在于我厂多个变电所,成为技术攻关的重点。
2 情况分析
经过现场分析和一段时间的监测,我们发现:
(1)电抗器发热严重,导致电容器柜内温度远高于电容器最优工作温度。
(2)电容器、电抗器距离太近,发热互相影响,距离电抗器越近电容温度越高。
(3)盘柜内空间三层设计,上下层间距仅有33cm,上层板距离下层设备最小距离仅有不到6cm,元器件布局过密,散热不良,柜内平均温度高达35度。
(4)电容器在长达一年的统计期内各类故障共发生20次,其中电容器本体发生鼓胀就占12次之多。
根据电容器的特性和使用说明,我们了解到过高的温度对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影响非常大。
(1)温度影响电容的容量,温度每超过极限值8℃,电容器的容值衰减三分之一。
(2)温度与电容的损耗成正比, 一般情况下,损耗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
(3)温度影响电容的绝缘电阻,一般情况下,电容绝缘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温度对电容器寿命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电容的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一个极限工作温度为85℃的电解电容器,20℃一般情况可以保证181019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间;而在极限温度85℃时,一般仅可以保证2000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间。
(5)温度影响电容的工作电压,由于电路产生的热量积聚, 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电容的漏电流增加,因此实际使用必须降低电压等级才能保证电容的正常工作。
因此,我们认为要有效延长电容器寿命、降低故障率就必须严格控制电容器的运行环境,避免其他元器件热辐射,尽量使电容在正常条件下工作,在盘柜设计时尽量考虑到电容器的散热,布局尽量考虑电容远离发热区,同时增强通风效能,降低内部环境温度,避免温度对电容诸多参数的影响。
3 具体措施
3.1 改盘柜内3层为2层设计,撤除多余电容
原来电容每面盘18只电容,实际最大补偿量451.8kVar远大于设计的300kVar,电容在全负荷运行状态下也未能全部投入。根据计算所得仅需12只电容补偿量即可能满足要求。改造工作将盘柜原来18只电容三层设计更改为12只电容两层布置,层间距由33cm扩大至52cm,同时元器件散热空间明显增大,元器件间热量传导减弱。
3.2 改善盘柜通风状况
考虑到电容器柜内散热不畅的情况,改善盘柜通风状况成为考虑重点。我们在电容柜下端新安装了进风风扇,在电容柜上部开设了附带除尘网的热量释放口。风扇控制回路中增加电容器分组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柜内任一组电容器投用,风扇都会开始工作对电容柜内元器件进行降温。
3.3 统一归置电容,增加隔热板
在电抗器和电容器之间添加塑胶板材质的隔热板,避免热量横向传导至电容,降低电容运行温度。
4 效果验证
改造后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持续测温观察发现,6面低压盘内电抗器本体最高温度由原来的110℃降至85℃,电容器本体最高温度由原来的88℃降至65℃,柜内平均温度也由原来的35℃降至27℃,可见元器件温度大约有20度的削减,柜内平均温度也降低了8度左右。观察期间,该变电所低压电容器运行稳定,未见异常,故障得到了彻底控制。
5 结语
由于低压电容器故障在我厂比较普遍,因此该项改造工作得到了推广应用,截止目前,厂内低压电容器运行情况都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可见,在我们的生产实际中,设备出现故障率高发的情况时应做好故障统计和分析工作,只要抓好要点,有针对性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改进和创新,设备就一定会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一、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
要牢固树立“大软环境”理念。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都要站在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双重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软环境建设,要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关系软环境”的大软环境理念,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抓好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软环境建设。
要实行软环境建设“一岗双责”制。各级领导班子对本地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负全面责任,主要负责人负总责,是重要领导责任者;班子其他成员负直接领导责任,是主要领导责任者。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要在电台、电视台、信息港等媒体和平台设立软环境建设专栏或版块,加强指导,充分发挥正面宣传的引导作用和反面宣传的警示作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要多渠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电视台、广播电台要在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市软环境投诉举报电话;要协调一定数量的出租车、客运班车等流动载体,常年公布市软环境投诉举报电话;要在审批部门报表的适当位置加印投诉举报电话;要在政务大厅各个服务窗口适当位置粘贴投诉举报电话;要在境内重要公路两侧设立的宣传标牌上添加市软环境投诉举报电话;要通过板报、墙报、新闻橱窗等方式广泛宣传软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并公布市软环境投诉举报电话。
三、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
要加强软环境监督员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广泛在企业、重大项目、个体工商户和社区中聘请监督员,同时加强监督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明确权利和义务,充分调动监督员参与监督、主动监督的积极性。对其反映的问题或提供的线索要及时调查处理,对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并提出有价值意见和建议的,要适当予以奖励。
要引入并发挥域外媒体的监督作用。欢迎各级新闻媒体对我市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对影响全市软环境建设的各种不正之风进行批评和曝光,加大社会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
要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市软环境办公室要组建暗访小组,常年深入到重点部门、重点窗口、重点岗位实施重点监督。
要试行网上监督。要在信息港设立软环境投诉举报信箱;要注意在网上搜索涉及我市软环境建设的内容,了解掌握涉软舆情,延伸监督触角。
四、进一步加大考评力度
要完善软环境建设考评办法。采取组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与年终问卷调查相结合、评好与评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评结果要列为市委、市政府对各乡镇(街)和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年度工作总体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垂直管理部门的考核及整改测评结果,要如实上报市软环境办公室,同时反馈给其上级主管部门。
要进一步完善承诺践诺制度。凡属涉软的重要部门、重要岗位,都要通过适当方式就相关事项作出公开承诺,对只承诺不践诺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要强化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规范化建设与管理。要以标准化政务大厅开通使用为契机,高标准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窗口评价系统建设,建章立制,发挥监控、监督、监察、评价的作用,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提供保障。
五、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
要坚决查处涉软案件。凡违反省软环境建设“十不准”、市“十条高压线”及我市《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若干规定》(“二十三条”)规定的,要坚决依照省纪委监察厅《关于对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处理办法》的规定,一律予以严肃处理,不搞下不为例,同时公开曝光。
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凡是部门、单位发生严重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案件,都要依据省纪委监察厅《关于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对发案单位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实施责任追究。
[关键词]城市建设 规划 环境工程地质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10-2
城市规划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十分关键,这不仅是由于我国目前人多地少的情况越加严重,更是由于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推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工程地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规划有着积极的作用,无论是从其研究内容还是从其工作方法上看,城市规划工作都需要加强环境工程地质的影响力,推进城市功能区建设的合理。
1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问题
1.1城市规划概述
城市规划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在目前我国的定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城市各功能区的规划,其二是对城市中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两个方面涵盖了城市规划中的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城市全面的发展,并且追求一定的美感和艺术性,要求城市建设能够做到效益的共赢。
在进行城市规划过程化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五方面内容来开展工作,包括城市各关系各方面发展的整合、城市建设合理经济原则、城市居住环境安全原则、城市整体艺术美感原则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原则。
目前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纲要》中,着重强调了城市与乡镇的和谐发展,这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2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问题
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各项工作并不能够被工作人员全面的考虑到,因此,还存在着某些问题。
1.2.1水资源
水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一方面,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水,另一方面,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水资源问题已经逐渐的凸显。从城市环境来看,有工厂生产带来的水质污染不仅使水生物逐渐灭绝,更加危害到人们的饮用安全;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在推进城市各项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开发地下水资源总量并没有相应的增加,由此,人们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加重,而在进行地下水的开采过程中,由于保护工作没有得到落实,地下水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水资源现状导致了诸多的后果,例如地面沉降、塌陷、沿海城市中海水倒灌现象频繁等。
1.2.2环境污染
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是影响城市周边环境的最大影响因素。城市垃圾中不仅有生活垃圾,还包括一些工业废弃物。部分垃圾由于其特性不能够被大自然降解,另外,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这无疑对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目前,尽管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但尚没有技术能够彻底的解决城市垃圾问题,部分城市垃圾随着雨水流入地表河流中,对水质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同时,在自然循环系统作用下,城市气候也相应的有所变化。这些都间接的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
1.2.3建筑地基
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地基建设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当地的土质情况等,只有在综合考虑了土壤的物理性质、水文条件后,地基施工才能顺利进行,进而保障建筑的质量。另外,由建筑用地的不合理规划带来的后期土地利用率降低等都会导致城市用地的荒废,这对于城市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1.2.4不合理使用
城市规划后,在城市内部进行生产生活的居民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最大因素。我国的城市居民综合素质水平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时,人们没有形成对城市的重视意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合理使用等现象频发,导致城市治理工作的任务艰巨。
2环境工程地质的工作方法探究
2.1调查制图
为了更好的研究工程环境和地质条件的作用因素,编制人员需要进行调查制图。调查制图作为比较直观的地质条件观察图,需要工作人员开展较为细致的工作。首先,编制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环境及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综合考虑当地地质环境、地质危害,分析该地质环境容易引起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对措施的制定;其次,编制人员要将调查的内容进行图形的绘制,图形内容可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编制人员在进行地质勘查时,就只需要绘制地质图,若是进行工程环境分区调查,就需要编制人员对各区地质情况都进行图形的绘制。
从调查绘图的目的来看,编制人员根据地质调查的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图形绘制。例如进行水电站等地质勘查以及小区地质调查等工作时,技术人员需要结合不同的要求开展工作。
2.2工程地质评价概述
环境工程地质评价包括多方面内容,笔者将在下文作简要的介绍。
第一,技术人员要做好土地评价工作。土地资源的评价不仅包括施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更加需要工作人员对该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测试该土地资源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对相关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为新工程的建设提供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陶瓷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集聚性污染的产生,防止基地环境质量恶化和生态破坏,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基地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基地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艰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基地环保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基地环境保护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地部分布局不够合理,在项目选址、建设、功能分区等方面未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部分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对基地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制约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基地环保工作的意义重大。进一步加强基地环保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环保生态园区”的战略目标,促进基地向环保生态园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基地及周边人群生活环境质量,推进基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明确基地环境保护主要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保护群众健康,打造生态环保园区,促进基地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强化基地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四)妥善处理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目前基地内存在的污染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和方案,并制定好整治时间表,加快企业整改力度,严格检查验收。对整改确实不能到位,且不宜在基地内继续生产的企业要予以关停和搬迁,不留后患;对偷排、乱排、漏排等违法行为的要严罚。
(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积极鼓励低能耗、低污染、高科技的陶瓷及相关企业入园;禁止化工、冶炼、造纸、染料、涂料等行业企业入园。在项目招商前期坚持做到环保工作提前介入,提前论证,对项目的准入实施环保第一审批和“一票否决”制度,杜绝高污染或污染处理成本大的项目入园,真正从源头上把好环保关。在新、扩、改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必须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六)做好环保调处工作。完善工作制度,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做到第一时间受理、规定时间处置,妥善解决群众诉求,确保环保调处工作取得实效,全力维护基地的社会稳定。
(七)提高环境监管监测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环保监管队伍建设,引进一批环保专业人员,加强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环保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整体水平;二是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的硬件建设,加强环保监测、监察能力。三是积极实施环保科技平台建设工程,有计划地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环保执法部门连网,不间断监控企业排污情况;对基地企业及周边河流断面和水井水质定期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控制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
三、建立基地环保长效机制
(八)推行环保巡查制度。继续发挥区环保局驻基地工作组的能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日常执法检查、轮班巡查,监督企业正常运行环保设施;对企业整改要求要及时督促落实,防止企业非法排污;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屡教不改、漏排偷排的企业进行媒体曝光,直至关停,有效防止污染、整治,再污染、再整治的被动局面。
(九)加强基地污染物处理能力。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尽快启动基地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陶瓷基地的控污减排目标。
(十)逐步实现基地功能区域合理布局。打造市场化、高品质化、高标准化的规划格局,对基地内的功能区进行详细的规划,将基地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居民区合理布局,确保在环保安全防护距离1.4公里范围内没有村民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