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恶化的原因

环境恶化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恶化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恶化的原因

环境恶化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

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祁连山北麓,疏勒河中上游,地理位置特殊,疏勒河径流为灌区主要的地表水水源,用水单位主要包括玉门市、安西县两市县8个乡镇及3个项目移民基地和2个国营农场,总灌溉面积约50余万亩。该区深居内陆,气候属典型的大陆干旱性气候,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海拔1200m以上。自然环境恶劣,风多雨少,沙尘暴频繁,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蒸发指数高,据资料显示,该区年降水量不足52mm,平均蒸发量达2754.9mm,蒸发量最大的年份可达3420mm,是降水量的48-87倍。流经该区的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山区,水源以冰川融水为主,大气降水和露头泉水补充为辅,河源年径流总量约10.3亿立方米左右。灌区基本可分为绿洲平原区和戈壁荒漠区,森林覆盖率约为7.15%。

1 灌区现状

1.1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昌马灌区国有骨干水利工程配套基本健全,现有总干渠2条,支干渠15条,支渠71条,斗渠163条,农渠104条。全长1156.1公里,干渠、支干渠、支渠衬砌率达到100%,斗农渠衬砌率相对较低,但随着近年来用水户节水意识的增强,政府及农户积极出资投劳,大搞田间水利工程建设,衬砌率较以前有明显上升,个别乡镇斗农渠衬砌率已达到80%以上,末级渠道衬砌率逐年上升。

现今,疏勒河上游已建成库容约1.9亿立方米的调蓄水库一座,年调蓄水量约10亿立方米左右,结束了疏勒河年径流量时间上分布不均匀的历史,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1.2 生态环境现状

昌马灌区的建设与发展在改造自然和为灌区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昌马灌区现有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森林覆盖率不足7.5%,戈壁边缘树木逐年枯死,泉眼日渐干枯,土壤沙化程度加剧,地下水位连年下降,生态植枯死亡,湿地退化,蒸发较大,地下水补充不足,耕地出现盐碱化。尽管每年灌区管理处和当地政府全民动员,大搞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但是对于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现状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加之“重植轻管”,人为破环生态植被的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成活率极低,近年来,因移民人数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扬,灌区农户大面积开垦荒地,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植被,生态环境逐年恶化。

1.3 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有水变绿洲,无水难根治。自昌马水库建成投入运行后,昌马灌区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基本可满足现有耕地和林草地灌溉面积的灌溉需求。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昌马灌区大致可分为戈壁区和绿洲区两块,俗有“南戈壁,北绿洲”之说,以旧西干渠和南干渠为界限,以南基本属于砂砾石沉积形成的戈壁,“土壤”中主要以砂石为主,有机物含量极低,普通植被很难扎根成活,植被生长所需水源主要以汛期上游下泄洪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植被年生长期不足五个月,每年五月中旬至九月下旬为植被生长期,以乔木为例,生长速度极慢,每年不足20cm;旧西干渠和南干渠以北属土质较好的沉积平原区,该区土质肥沃,大部分属砂壤土,灌区耕地面积基本都分布在绿洲区。该区水利工程设施相对完善,地表水资源可通过现有渠道输送到绿洲区的各个角落,可为现有植被提供充足的水源。该区植被生长所需水源主要以灌溉农田时下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灌乔木种类相对较多,植被成活率高,植被生长期枝叶茂盛,生长速度快,为昌马灌区的天然绿色屏障。

2 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2.1 田间水利工程对生态植被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比较重视“田、林、渠、路的规划,有田的地方必定有林带作保护,防风固沙,有田和林的地方一定有渠道保证供水,形成了良好的小区域生态系统。现今,由于单方水价的上涨,灌区农户节水意识明显增强,积极出资投劳采取砼衬砌、塑膜衬砌等等防渗措施,减少水量损失,渠道衬砌长度逐年增加,渗漏损失逐年减小,不能适时补充地下水,生态植被无法获得充足的水份。

2.2 灌溉机井对生态植被的影响

在昌马水库未建成以前,由于疏勒河上游来水量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均匀,每逢夏灌用水高峰期,地表水资源就显得十分紧张,当时,为了“抗旱保丰收”,水管部门慷慨解囊补助资金,积极动员农户开凿机井,提取地下水保灌溉,有效缓解了灌区旱情。但是,未考虑到提取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地下水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根系较浅的生态植被无法获得足够水分,直至枯死。土壤出现盐碱化,部分耐碱性较差的植被逐年枯死。

2.3 人为因素对生态植被的影响

多年来,昌马灌区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管理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出台了给灌区生态林无偿提供水量等相关政策拯救生态植被,但灌区农户只顾眼前利益,毫不顾忌的把生态用水灌入农田,生态林及草地得不到及时灌溉,导致大片生态林干旱死亡。大面积开荒,破坏土壤结构和原有植被,毁坏了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之部分地区管理不严,随意采砂、挖药材,土壤沙漠化加剧,草场退化速度加快。

2.4 重建轻管,人工种植的生态植被成活率低

在长期的生态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到位,在无利益可图的情况下,对生态保护的意识还相当低,人工生态植被成活率低。虽然每年都按当地政府分配的任务大肆植树造林,但在苗木幼苗期管理责任不落实或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灌水,导致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成林”的局面。即使有些植被艰难的度过了幼苗生长期,但在后期管理中,不重视林地的看护,蓄啃林木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部分林木当年种植,当年死亡。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教育引导

在全灌区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同时,政府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利用一切优势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宣传活动。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机制,引导和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积极建言献策,以有效地推动灌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3.2 健全管理制度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三统一”,严格落实重大经济决策、重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流域开发规划、自然资源开发规划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资和管理营运机制,鼓励有投资经营、有管理能力的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经营。采取拍卖、租赁、股份经营等各种形式,调动全民参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3.3 加大资金投入

要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投入规划方案。在方案中,要详细列出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以有效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相互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进程,逐步建立健全资源更新补偿机制。

3.4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灌区应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动用到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之中。同时,注重选择适宜的种苗,生态林和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合理搭配,加快治沙产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的强大武器。各级政府也要承担起“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的使命,积极推进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环境保护质量。

4 结语

昌马灌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植被极其脆弱,为了逐步改善灌区生态环境现状,当地政府和社会各基层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虽然,水利工程的逐步完善可以提高渠道水的利用率,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需求,但是在工程发挥作用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灌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切切实实地提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历史任务,在灌区水管部门关注的同时,要让政府部门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动员,尽快建立生态环境建设机制,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贾世思.靖远县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及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1):102.

[2]董力行.玉门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1):103-104.

[3]潘佑找.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对农业环境保护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

环境恶化的原因范文第2篇

    一、农村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农村水环境光的恶化有很多原因造成,农民对化肥或者农药并不是科学的按照说明使用,或者地方有些企业的对污水不进行处理,随意排放,还有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些畜牧养殖基地,以及当地居民生活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废弃物等问题数不胜数。其中最易导致水环境恶化的原因还是因为水土流失,旱涝灾害,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也是容易被人们置之不理的问题。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土资源的破坏尤为明显,它是在受风力、重力、水力等外力的作用下,使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破坏,导致土地遭受侵蚀。造成水资源环境恶化的另一个原因是非点源污染,这是一种不确定位置的污染源,也叫面源。非点污染源不容易被测量,它的特点就是分散、空间大、不容易被测量和掌握。非点污染源的产生或传播主要靠地表水,主要污染物为农民化肥用量中氮、磷等物质及农业用药!传播。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直接影响水环境的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主要集中在:①侵蚀泥沙本身就是非点源污染物,造成江河湖泊泥沙淤积,水体浑浊,降低了江河湖泊的防洪泄洪功能;②侵蚀径流和泥沙携带大量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环境恶化;③由于侵蚀泥沙和所携带的化肥、农药、病菌等污染物的进入,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

    其次,种植、养殖业和工业造成的污染。种植业污染源主要由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田秸杆等构成,起源分散,成因复杂。种植业污染源造成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明显和直观的影响是对地表水、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它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治理和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容易被人们重视。此外,养殖业也是农业生产的另一污染源,据国家农业部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仅猪、牛、鸡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就多达30亿t左右。有30%直接排入了地表水体的污染。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污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另外,还有养殖獭兔、狐等对当地的空气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一些农村,炸山开矿、挖河取沙、围湖造田、乱砍树木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严重的破坏。

    再次,农村水环境恶化对农村饮水安全构成威胁。农村饮水主要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我市农村饮水困难有两种类型--缺水型和水质型。缺水型标准主要有三种形式:⑴水源性缺水,⑵工程性缺水,⑶季节性缺水;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受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影响的饮用水源、血吸虫流行区疫水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导致水源污染等,而由此发生的饮水困难人口要远远多于缺水型困难人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多种原因,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的对策

    第一,加强对农村水环境管理和监测,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在圈内建设“生态良好,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必由之途,也是内在要求。城市圈内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对农村地区和农业部门的环境保护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村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并把农村环境指标纳入到县(市)、乡镇、行政村的政绩和目标考核之中。

    第二,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给排水设施建设,提高饮水达标率和污水处理率。一是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区的保护,抓好城市圈内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二是要加大城市圈内农村集中供水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行政界限,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使广大村民喝上清洁放心的自来水。三是要加大城市圈内农村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力度。在生活污水方面,要逐步实行雨污分流制,铺设排污管道,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在生活垃圾方面,要逐步推行自然村定点堆放、行政村定点回收和乡镇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

    第三,加强农村水污染控制,确保农村水生态安全。一是要加强农药化肥污染控制。包括鼓励农民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测土配方,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科学栽培技术,改进农药施用技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合理利用生物链,采取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易分解的新型农药。二是要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如合理规划畜禽养殖规模和养殖区域,禁止超环境容量养殖和在禁养区域养殖;对于小规模的家庭养殖,要提倡圈养,对利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生产的,政府要给予补贴。三是要加强农用地膜污染控制,积极推广利用易降解地膜,加强废弃地膜的回收利用。四是要加强对工矿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环保局可聘请农民监督员,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即时监督。

环境恶化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移民;文化适应;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41-02

一、生态移民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目前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很多阐释,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还没有统一认定的权威界定。葛根高娃、乌云巴图认为,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害,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有的学者则强调政府行为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如刘学敏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的学者强调生态移民的多目标性。如方兵和彭志光认为,生态移民从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出发,既考虑移民能致富奔小康,又不能破坏迁入地近期和长远生态环境,同时保护迁入地原居民利益不受损害,是多目标移民。还有的学者不但强调生态移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而且也强调它的扶贫性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综述报告也强调生态环境移民的多种目的。他们认为,生态移民是指为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把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移民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实行的被迫迁移工程,由于环境的恶化,迁出地人民的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脆弱的环境已经不能承载人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移民是将环境保护与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的重大复杂过程。

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及主要原因,在早期的研究中,学术界对生态移民的必要性论述较多,而且主要以西部为出发点,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西部地区干旱少雨,土壤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二是生态移民是缓解人口数量、分布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矛盾的需要。三是人们更新观念、转变经营方式、实现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需要。四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脱贫致富之间矛盾的需要。另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措施中,生态移民是成本较少而受益较大的一种方式。生态移民是环境保护和解决贫困问题各项策略博弈、对比筛选出的重大决定。环境的恶化致使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只能被迫迁移,另寻生存出路。生态移民是人不断适应自然的结果,生态移民自古以来在各民族各地区就发生过是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条不得已的出路。生态移民是一项大型的工程,有些地区政府采取的是自愿与非自愿的方针,由于搬迁到新的环境定居需要很大的投资,对一些本来就很贫困的人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扶贫为目的的生态移民存在目标未必瞄准的问题。但是生态移民缓解了迁出地的环境人口压力,尤其对游牧民族来说,实行生态移民,实现从游牧到定居,是牧区不稳定的经济向现代化的、科学的、稳定的畜牧业经济过渡,逐步改变牧区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定居是牧民走向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根本途径。

二、生态移民中的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的定义;“文化适应”这一概念源自英文单词“acculturation”,真正第一次使用到“acculturation”这个词的是美国民族事务局的J.W.Powell。他在1883年把“文化适应”定义为来自外来文化者对新文化中的行为模仿所导致的心理变化。这与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文化适应”还有很大差别。作为学术用语的“文化适应”是文化人类学家莱底菲尔德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文化适应用于理解这样一类现象,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通过不断的接触,使双方或两个群体最初的文化类型发生变化。文化适应指持续、直接地接触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所导致的文化变迁。表现为由饮食、气候、居住、人际交往、规则和新文化价值观适应等体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比一般的适应更为复杂。文化适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策略。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是移民群体面临自然环境变化、生存空间转移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在各个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带有构建意义的调适。文化适应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人类文化的适应,首先是对大自然的适应,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在适应特定自然过程中建立起独特的文化体系,这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更是如此。在人类文化五彩缤纷的类型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是和特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草原文化、河谷文化、平原文化、高原文化、沙漠文化、渔猎文化等等,因生存的环境不同而适应的方式各异,相应在适应过程中建立起的文化形态,也就各具特色。麦吉斯说:“人类是一种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必须与环境维持适应的关系才能生存。”虽然人类是以文化为媒介而达到这种适应的,但其过程仍然跟生物性适应一样受自然选择法则的支配。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人们对自然的和社会的不断适应,积累起来则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新的适应又进一步带来文化的变迁。

文化适应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一个民族来到新的环境,首先要适应,才能生存下来,适应之后才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再形成一种强大的新势的文化形态,进而促进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张扬,经济的繁荣与进步。因为文化适应是民族生存的前提,所以任何民族都会自己觉的适应新环境、新文化。文化的互动、调适会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生态移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能否顺利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移民主体积极的适应新文化,主动的融入到新的文化群体中。生态移民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宗教、民族等问题,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

三、结束语

生态移民是将原来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相对适宜生存的地方,是在生态环境恶化后进行的人口迁移活动。生存环境的改变使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导致迁移主体的传统文化习惯发生了重大或彻底的改变。移民主体必须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求得生存。文化的变迁引起了文化的适应。生态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调整文化体系,适应新的文化。文化的变迁必然带来一

部分传统文化的流失,引发民族心理失落,但是文化流失不代表文化灭亡,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文化是为人的,也是人为的,一个民族在新时代创造的新文化也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创造的宝贵民族文,化,也是带有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的。文化是在适应、互动、调适、交融、碰撞中前进的。关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绝不仅仅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生产生活方式变迁后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是掠夺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2]皮海峰.吴正字.近年来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2008,(1).

[3]刘有安.张俊明.民族学视野下的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

[4]徐光兴.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

[5]马小平.赖天能.文化适应与社区重建:基于宁夏闵宁镇移民社区的实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8,(1).

[6]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4-245.

[7]焦克源.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效应分析――以蒙古阿拉善移民为例[J].西北人口,2008,(5).

[8]王培辉.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村居住模式适宜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8,(6).

[9]杜晓丽.中国西北沙尘暴地区生态移民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2).

[10]阿不力孜.生态移民反贫困的实证研究――以阿克苏柯坪县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1]杨牡丹.生态移民工程与蒙古族文化变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2).

[12]王亚鹏.少数民族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4,(1).

[13]瞿明安.社会转型中的民族文化适应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00,(4).

[14]庄孔韶.银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5]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6]林志斌.谁搬迁了?――自愿性移民扶贫项目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王朝良.吊庄式移民开发――回族地区生态移民基地创建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巫迭.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J].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19]包路芳.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游牧鄂温克社会调查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0]范玉春.移民与中国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环境恶化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矿业开发 环境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 X75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262-1

1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概述

矿业开发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也有着很悠久的历史。矿业开发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开”,即矿业的开拓,开拓的作用是扩大矿产资源利用的规模;其次是另一个含义“发”,即矿业的发展,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资源的勘察、实施工作矿产的开采、矿产的加工以及矿产的销售和使用。

环境保护通常也涵盖两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够地球圈的水、土地、大气、岩石和生物等,水喝人文因素只要由人类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财产构成。我们对于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是对社会人文的保护。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国民经济一直处于高速上升阶段,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工业生产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常常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走入“先破坏、后治理”的怪圈。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于排斥的关系,短期经济利益是在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获取的。而且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浪费和资源匮乏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巨大难题。

因此,要想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入手,重新审视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矿业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引发原因

迄今为止,由于矿业开发的低回收率和高排放量,引发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矿业开发对土地的影响。矿产开发实在土地载体上进行的,这就注定了开发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矿产开发初期,就需要圈地,并去除表层土地;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液体的废弃物,废弃物中大多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这些有毒成分会不断深入土地中,造成土地酸碱失衡和有毒污染;另外,土地被过度开发过后,地表的植被遭到破坏,营养成分和有机物质损耗严重,往往会产生办结、土壤流失状况,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再度使用。

其次,矿业开发对空气的影响。在采矿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固体颗粒;在开发生产和运输时,同样产生很多的悬浮颗粒;除此之外,开发冶炼过程中还有一些有毒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从而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三,矿业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矿业开采、选矿、冶炼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且矿坑水、尾矿存水以及冶炼排水中大都含有有毒成分,包括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等,这些在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达不达标的情况下,渗入地下或者是排入河流湖泊,造成周围水系呈现酸性、毒性,造成水体污染,直接影响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四,矿业开发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在矿业开发过程中,矿山结构、地下水系都会改变,同时会造成大面积的矿产采空区域,这样就容易造成地层崩塌、沉降、裂缝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矿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另外,由于矿产开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造成了社会的畸形发展,引发了社会不和谐问题。

3防治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

矿业开发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不仅仅损害了我们的经济财产,同时对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和当前发展的现状 ,制定有效合理且科学可行的措施,防治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为防治矿业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做好舆论导向,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矿产企业加强对员工的环保培训,培养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摈弃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错误价值观。同时,社会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形成全民环境保护的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然后,开发过程中要科学规划,提高生产技术,防治结合。传统的矿产开发一味追求矿产资源的高产出率,盲目开发,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理念,不仅仅造成了很多环境危机,长远来看,也是对矿产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必须将经济效益追求与生态效益追求将结合,合理规划,优化生产工艺,充分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做到生产工艺的闭合性,循环利用资源。

第三,企业内部建立矿产开发中环境监测体系。矿产开发过程中经常发生环境污染等意外情况,需要对矿山环境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并根据监测的信息及时对开发生产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矿产开发的实际情况,尽力环境监测体系和相关的管理体系,提高矿产开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手段。

第四,国家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增大监督管理力度。在矿业开发可持续发展初期,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矿业企业提供政策支撑和资金资助;除此之外, 1992年联合国举行了环境与发展会议,将环境保护立法列为各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是我国法制体系还不够合理完善,因此,要求我们在根据国情的基础上,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制体系建设,使矿业开发生态保护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政府环保部门还需加强监督管理,将环境保护列为企业和政府的政绩考察指标,有效遏制环境恶化。

4总结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积极面对,正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实施有效的措施来防治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做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研究和探讨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社会的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危机,有利于矿业开发的长效经济利益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振亚,白瑞,胡晓华.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技术支撑[J].科技与经济, 2012,25:16-20.

环境恶化的原因范文第5篇

人类对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初,环境问题被认为是一国国内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逐渐从国内问题转变为全球问题。热带雨林的减少、臭氧层的消耗越来越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造成环境退化的原因有许多。从社会层面看,人口的快速增长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从经济层面看,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不能正确地为环境资产定价,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环境恶化,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环境资源具有很强的非独占性,如空气、水、公海的鱼类等,无人需要为其承担资源枯竭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贸易和环境会发生相互影响。

(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通常人们习惯于把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归结为三个方面:

1.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变化,通常被认为具有加剧环境恶化的作用。在生产活动污染系数一定和产业结构布局一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活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贸易的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是负的,即对环境是有害的。

2.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产生于贸易活动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即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原来自给自足的国家能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进口产品。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提高了生产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提高了各国的消费水平。对于一国的环境而言,如果扩大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活动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规模缩小的进口竞争部门,则该国的结构效应就是正的,反之则是负的。

3.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体现了产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政府会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与法规,以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

(二)环境对贸易的影响。

首先,各国制定的环境法规和国际环境公约在一定程度上给国际贸易带来影响,如产品的环境技术标准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材料、品质和成分的含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客观上起到了限制贸易的作用。但同时,严格的环境措施也可能给贸易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出口企业在达到较高的环境标准后,由于领先于其它的竞争者,则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如近年来欧盟实施的环保标签的认证,使很多得到认证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拿到了进入欧盟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其次,各国政府实施的绿色补贴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成员方允许政府对环境保护提供绿色补贴或环境支持。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资金匮乏,在利用此规定对生产者提供补贴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三,由于各国环境标准不一致,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利用对外投资的机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污染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更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由于外来投资而加剧恶化。

当然,贸易和环境之所以发生冲突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政府没有充分重视环境问题的结果,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更是如此。

二、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5779亿美元,不仅出口数量大,而且增速惊人,这种高速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我国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出口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贸易出口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给我国的环境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的比重,2009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94.7%,初级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是5.25%,尽管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但它也意味着更多的环境成本留在了我国。本文所说的环境成本是指生产和制造工业产品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都成为出口这类产品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担。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于初级产品的出口,环境成本更高,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同时,在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中,具有优势的多是那些污染密集型行业,而那些对环境污染较小,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环境友好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则较低。目前,我国出口比重最大的五个工业部门是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交通运输与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而这五个工业部门正是污染密集型行业。这就意味着相关的几个行业产品出口量越大,对我国环境的危害越大。

其次,从出口企业结构来看,200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918亿美元,外资企业出口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55.9%,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必须承认,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不一致,使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污染企业新厂址的所在地。据统计,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将25%的资金投向了污染型产业,如近来社会反响极大的大连PX项目的投资。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外商还将本国淘汰的、污染环境严重、禁止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设备以投资的名义转移到我国,给我国环境造成了更坏的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二)出口贸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方式在所有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在加工贸易方式下,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加工成最终产品然后再出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同时一些洋垃圾也打着中间产品的旗号进入到我国,这些都加剧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尤其是对危险废弃物的堆放、拆解、处置等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大气、耕地,并危及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三、对策建议。

中国出口贸易要实现良性发展,确保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须走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加强环保的国际合作,提升整体环保水平。

从全球来看,发展国际贸易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各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不断升级,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也日益增多。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分歧,就必须加强与联合国环境署及其他国际环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各种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一方面,国家要积极参与环保的国际科技合作,鼓励本国环境专家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积极探索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升本国环保水平;另一方面,国家应充分利用国际上保护发展中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歧视和限制的保护条款,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彼此借鉴,共同提升环保水平,联合起来同发达国家谈判,共同为取得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款而努力。政府要努力促进国家间生态标志和其他环境标准的互认,协助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

(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

为了提高公众对各种消费品和其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的认识,帮助消费者了解消费品生产商在改善其产品和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政府应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对环保有益的消费品,针对像个人护理产品、家居清洁剂、汽车修理用化学品、非农业用杀虫剂、非工业用胶黏剂和密封剂、气雾型喷漆、建筑用涂层等不利于环保的商品消费进行指导,减少对这类产品的消费,促使企业放弃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达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目的。

(三)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

我国长期粗放式、数量扩张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使我国在外贸总量增长的同时,并未获得很大的贸易利益,相反却付出了资源流失与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因此,要缓解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冲突,首先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而技术进步是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根本途径。国家可利用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运用财政手段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降低出口产品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

(四)加强保护国内环境,鼓励发展环保产品。

在积极遵守国际上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资源及人民、动植物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为此,需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体系,合理规划我国的环境发展。要关注其他国家在我国以投资的方式转移的污染企业、废物作为资源进口等问题,同时要提高我国进口产品的检测标准,认真对我国的贸易政策进行环境评估,进一步完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处理好保护环境和促进贸易发展的关系。

同时要对相关的出口企业,施行环境准入制度,通过设立较高环境和资源耗用标准及进一步扩大出口征税范围等措施,减少新增产能,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应予以关闭。同时也可将污染企业的信息公诸于众,通过公布环保黑名单等形式,使国外进口商获知污染企业的不良行为,停止进口其产品。这样的措施不仅有利于国内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良好的环境形象,减轻国际舆论的压力。

(五)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