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绩效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到位
学校专门成立了主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体育组长组成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贯彻《条例》的领导、监督和指导。体育课开课率达100%。利用多种形式向教师和学生宣讲《条例》,在学校总体工作规化中列入体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内容措施、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和体育器材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优良教学条件
我校体育教师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强。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师德修养。组织教师选派到省、州级进行新教材、技能和教法的培训。按《条例》的要求配齐所需体育器材和设施,目前拥有一块标准带400米跑道的综合田径场(含足球场)、篮球场5块、2块排球场和2块羽毛球场,多功能活动中心可供室内体育教学,体育图书齐全。
三、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学为中心、课内外相结合、合理设置课程。根据《大纲》要求,科学合理制订计划、结合实际、因地因人制宜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采用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进行分组自主教学、试行男女分班授课和分层的目标推进教学。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切实抓好课余训练
把课外体育和课余训练列入学校整体体育工作计划之中,开展和成立了各项课外活动小组,确保时间、地点、成员和器材等落实到位。每年举办春秋两季的运动会,举办特色体育节和开展丰富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并且建立了一套符合学校的体育课余训练体系,组成田径、足球、篮球等运动代表队,为省、州级输送了不少体育人才,同时取得了优异的竞赛成绩。
五、教学与科研并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关键词: 绩效管理; 绩效评价; 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24-02
开发区是经政府批准建立,在一定规划区域范围内采取土地成片开发的方式,统一规划建设,以吸收外资、兴办工业、文化、生态等科技项目,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经济区域[1]。从1984年9月中国首个经济开发区建立至今,开发区便以其超前的发展理念和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特定区域,并成为国民经注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以其经济技术突飞猛进、快速增长的实践为依据得出的公认结论[2]。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一些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特定产业集群式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区在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技术进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开发区的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开发区的最大效应,引入绩效管理成为一个重要选择。
一、绩效管理的有关问题概述
绩效管理的思想始于绩效评价[3]。根据学者考证,中国西周时期的《周礼.大司徒》中记载的乡里教化察举制度和欧美19世纪初建立的公务员制度,是东西方最早见诸于文献的“制度性考核”[4],但是人类早期的考核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绩效考核的基本形态。只有到了工业社会,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制度性、规范化的考核在社会组织中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渊源上考察,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是一脉相承的,是绩效评价的进化。现代绩效管理理论大量引入现代管理理论、系统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绩效管理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绩效管理系统应该与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相联系,有助于组织总体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包括绩效计划、实施、考核、反馈与沟通、结果应用五个步骤的循环过程。
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评价,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公共部门员工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标准的评价[5]。一个优秀的绩效管理系统以激励功能为核心、以沟通功能为纽带、以评价功能为基础基础。因为一个优秀的绩效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能够加强并促进组织良好的沟通,同时还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部门和员工的业绩。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政府行政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公共管理部门成本意识、服务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加强,员工绩效评价工作在各级开发区也开始全面展开。
二、开发区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处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沿地带的开发区由于兼具政府职能和企业运行特性,在迎接绩效评价这一管理创新模式的挑战时独具优势,但在当前绩效评价实践中却面临着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方式政府化
开发区员工的绩效考核,尤其是开发区内部各部门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与部门业绩评价紧密联系。而现状却是,一些开发区在进行内部考核时,只考虑到开发区的政府化特征,而未研究开发区不同于政府的职能特点,完全采用政府综合考核的方式,把一些开发区未承担,也不应承担的职能作为评价的内容,导致考核结果的失真。从实际情况看,开发区除承担区域管理职能外,还承担着地方政府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内外资、重点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等多项经济指标,如完全使用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方式,必将有悖于开发区的管理机制和体制现状,达不到准确考核的结果,也损害其开发区自身特有的管理体制优势。
(二)体制问题导致考核结果失真
一是层级隔膜导致信息失真。开发区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其管理实行严格的层级制,目前开发区绩效评价的方式还限于评价人员听取文字汇报,汇总各类数据,审核相关原始记录,实地走访等。上级对下级的情况了解往往更多来自文字材料的综合性汇报而非逐一量化调研。加之开发区管委会内部职能部门众多,专业性强,且有较高的期望指数,各部门因压力过大,修改或变更真实的绩效数据,在汇报中有所增减侧重几乎不可避免。因此上级在评价中获得的信息失真并不罕见。长期实行两套数据的后果必然是考核的信任度和责任感的削弱。二是利益一致导致标准失真。在我国,各级政府几乎都面临着更高层级的绩效评价,而开发区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的重头,往往承担着该地区政府经济指标“力争上游”的支撑任务,上下级政府也因此具有利益上高度的一致性和一体性。政府在评价中对经济指标的敏感度无疑将远远超过对环境、社会事务的重视程度。导致考核不全面,引起结果失真。
(三)绩效考核未与开发区的战略相匹配
在开发区的现行管理体制下,绩效考核仅被视为一项独立的管理行为,并未与开发区的战略相匹配,未与管委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相联系[6]。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过程中,明确岗位职责及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基础。只有明确了岗位职责,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内部的各项工作及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进行考核,判断其行为与所要求的职责规范之间的契合程度,并以此作为绩效的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而在实行政府体制管理的开发区管委会中,这种工作分析绝大多数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展,对内部各工作团体及人员工作职责的划分大多是模糊不清的,这也是开发区绩效管理的一大弊病。
(四)直接照搬国外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和方式
一些理念超前的开发区不惜重金引进国外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但在“本地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难。要么执行不下去,要么就是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开发区的真实情况,员工意见很大。不同的员工素质水平、不同的文化、不同环境以及开发区自身发展的不同时期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绩效考核的方式,而这些往往没有引起开发区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五)绩效考核的内容和体系指标不完善
大多数开发区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关注的内容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员工个体的德、能、勤、绩,二是员工对开发区的经济贡献程度。现有的管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表明,对以上两方面的考核并不能全面地涵盖员工工作绩效的所有组成部分。另外,类似于德、能、勤、绩的考核也多为定性化考核,无法避免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出现考核者的随意性判断。由于多数开发区管委会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之前的基础性铺垫工作不完备、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不严谨以及考核的内容指标设计不够完善等种种原因,从而导致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只能停留在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一般性的总结上,这往往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员工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全面工作成果。这就要求管理者对绩效考核进行过程控制,充分地运用绩效考核成果,在业绩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与绩效考核工作相关的结果反馈、激励机制、薪酬制度及培训体系,即时分析员工实际工作表现,实施客观的奖惩,为其发展提供培训,开发其潜能,最终达到开发区的战略目标。
三、开发区引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绩效管理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和政府改革领域里比较重视的管理命题[1]。开发区由于其先天“企业型政府”的职能定位特点,在管理上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适用何种方法进行内部绩效管理已成为开发区管委会内部考核的难点。通过对研究背景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到,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已成为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绩效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开发区管委会核心竞争力,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有利于真正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开发区引入西方的绩效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协调平衡发展的思想,既重视组织内部的运作效率,又关注公共组织活动对宏观环境的影响,这与政府倡导的正确的政绩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8]。现代绩效管理理念不仅关注微观组织的运作,更注重考察其对宏观变量的影响,具有系统观念和生态型理念。这些绩效管理理念对建立更为科学、客观和有效的管委会内部评价体系以及员工考核机制,从实践层面全面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加快建设和谐社会,并有利于建立一支勤政廉洁高素质的开发区员工队伍。
(二)有助于进一步界定行政职能
通过引入并实施绩效管理,开发区将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基于战略基础的绩效模型框架更加明确了开发区在发展中应该扮演哪些角色,执行哪些功能,并达到哪些具体目标,这有利于防止开发区在运作中出现越位和缺位问题。开发区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主要是由于开发区自我角色定位不准,即对战略目标理解不全面。这就难免会造成在管理社会、经济事务中出现缺位或越位现象。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开发区更加清晰的界定职能与角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管委会的行政运作质量
绩效改革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管委会的运作效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国家能力的提升提供公共服务。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工具,不仅包含了绩效评价等基本考核手段,更涉及了战略计划等具有长远指向的工具,有助于开发区政府能力的可持续建设与创新。同时在绩效管理中也涉及了一些技术性的概念,比如引入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等工具,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手段。又如引入网络技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政府,推动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这些都将极大的提高管委会的运作效率。
(四)有助于加强开发区与社会的沟通
绩效管理理念十分注重与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在我国,行政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不对等性还依然存在,在有些地区这种状况还比较严重,可能造成社会与政府的信任危机。如何提高公民的参与性,建立真正以社会需求为依托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政府对公共需求与诉求的响应力,夯实群众基础,改善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关系,提高公共组织在社会中的公信力评价,绩效理论给我们带来一种对策性思路。
结语
实施绩效管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绩效管理充分考虑到政府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在决策、执行、结果等行政权力运行的节点,制订或设立了规范化、程序化的目标与标准,并且绩效管理把市场机制作为依据,迫使开发区管委会把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作为工作的目标,这将大幅提高开发区的工作效率。但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逐渐探索与实践、不断渐进的工作。目前绩效考核作为评价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要科学地使用,应避免走两个极端:一是将绩效评价结果束之高阁,与干部任用、内部激励和资源配置完全脱节;二是在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上急功近利,不能把奖惩、任用作为绩效评价结果利用的主要形式。为推动开发区绩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在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必须从价值、理念、制度和技术等多个层面,对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进行系统的反思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绩效管理的原则和目标,结合实际,规范化、科学化完善修订当前的目标责任体系,制定细化评价标准。对于开发区而言,必须根据单位发展战略的需要,实施高水平的绩效管理,建立一套战略业绩评价体系,采取有效的绩效考评与绩效管理,不断优化组织内部的激励奖惩措施,推动开发区战略实现和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喜权.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国整体开放的先锋舰[J].开发区网,2008,9.
[2] 2004中国开发区发展报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中国开发区发展报告》编辑部[M].中国市场出版社.
[3] 吴昊.绩效管理的整合功夫[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7,12,
43-45.
[4] 张双.绩效管理理论渊源[J].商场现代化,2007,1(490),19-21.
[5] 许婕.我国开发区绩效评价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求实,2006,2,17,19-21.
[6] 吴振芳.员工绩效考核及其在国内外企业中的研究与应用[J].
今日工程机械,2006,1,41.
一、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有力有序推进活动开展
我委严格按照效能办活动部署,有力有序推进行政绩效管理活动。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做好活动总体安排。方案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指标设定、评估方式和具体实施步骤。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研究分析和评估等工作,委主任担任组长,委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强化了对活动办公室的领导,选取1名业务骨干负责日常活动的开展,制定的方案科学周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二是制定行政绩效管理评估细则,科学制定评估指标。评估细则是对行政绩效管理实施对象承担的评估指标进行评估打分的依据,我们按照方案中指标设定情况,对每一项行政绩效指标的完成时限、质量、采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标准,设定好每一项标准的具体分值,为做好行政绩效指标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委的评估细则共有29项评估指标,指标力求贴近工作实际,力求突出工作重点,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三是制作评估指标责任分解表,合理构建责任分解体系。责任分解表是建立行政绩效指标分解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的重要枢纽,合理制作责任分解表,是评估指标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的基本前提。我委的责任分解表明确了责任领导、股室负责人,使每个人身上都承担具体的评估指标,真正责任落实到位。四是加强活动督导,抓紧抓实活动开展。我委不定期召开了行政绩效管理活动推进会议,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小结,及时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剖析,对下步活动进行细致安排,提高了全员开展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行政绩效管理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抓住重点,突出亮点,行政绩效管理取得实效
行政绩效管理活动是我市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其他工作的牵头和引领,也是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我委依托工作职能,着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行政绩效管理上取得实效。一是竭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资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力,我委在向上争取投资上,不遗余力,想尽办法,竭尽全力。上半年,共争取国家中央预算内投资1.17亿元,主要为: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改燃煤锅炉为全烧生物质燃料“秸秆煤炭”节能项目、市成鑫实业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资源化项目获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及重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2014年中央预算内资金1190万元,市永兴陶瓷制品有限公司陶瓷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中小企业技改中央补助资金101万元;退耕还林成果项目505.11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中央预算内补助996.3万元。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82万元,刘公庙初中校舍改造430万元。市福城医药园现代医药物流基地建设获得物流业调整和振兴项目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200万元,康宝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脾多肽技术改造项目493万,市神龙实业有限公司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平台300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40万,吴城敬老院社会养老体系100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618.1万元等。这些资金的取得,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全力做好项目申报工作。我委按照“无项目找项目、小项目捆绑成大项目”的思路,积极包装项目,通过各类有效途径,努力破解重大产业与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到的用地指标这一关键难题。截止目前,我市已有7个项目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用地预审意见,核准用地规模2285亩,其中市赣江二桥至经楼连接线新建工程项目340亩,养生天堂旅游区药都养生文化展演中心380亩,齐灵药业44000万瓶保健品项目200亩,绿环牧业有限公司饲料生产及肉类深加工建设项目265亩,樟新盐化工产业基地铁路专用线延伸线项目700亩。城北医药物流园项目260亩,光正金属设备有限公司雷达配套装置及高精度银行设备制造项目140亩。三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项目审批备案方面,我委以提高效率为重点,以依法高效、优化环境为目标,开展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缩减审批环节,精简申报材料,缩减项目审批(核准)时限,对符合审批或核准条件的项目,做到即到即批或立即转报。截至目前,共立项、备案下达了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版)的项目82项,总投资54.23亿元。其中:审批66项,投资额47.86亿元;企业备案16项,投资额6.37亿元。
三、再接再厉,注重实绩,扎实推进后续活动
工作汇报,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我区以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切入点,财政资金主导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思路是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基层基础、构建为农服务体系、密切与农民、贫困户利益联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体工作在资金匹配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现将2020年1-6月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资产收益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调度、协调全区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确保工作开展按时间节点快速推进。
二是制定方案。先后印发了《区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通知》、《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区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实施细则》,为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加强项目调度。立足各贫困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情况,紧贴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选取光伏项目,构建科学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促进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升级、农户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加强的共赢局面。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扶贫动态监控系统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管,系统要求每季度填写资产收益扶贫的报表;根据《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通知》,区供销社每月报送《光伏资产收益项目绩效运行监控表》。
二、资金投入与投资完成情况
(一)资产收益扶贫资金计划投入情况
1-6月,区计划投资5400万元用于资产收益扶贫,其中:财政资金5400万元。
(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20年,区计划建设资产收益扶贫项目1个。1-6月已签订分红协议的项目1个,签约率100%。项目投资完成金额54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400万元,完成率100%。
三、取得成效
1-6月,区已实施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的项目1个,为光伏资产收益项目,涉及216村,其中贫困村74个。贫困村平均投入资产收益项目资金25万元,项目带动贫困村集体增收53.92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360人,累计增收197万元,人均增收451.8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关键词:贫困生;绩效管理;资助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各大高校形成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学校也成立了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帮助各学院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当前我国各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学校进行改进,以提高资助工作的效果。首先,没有明确贫困生资助工作考核制度实施的目标。学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很多都是走过场,没有保证考核有明确的准则。其次,在考核的过程中缺少标准的体系,导致考核工作无从下手,没有统一的标准,没办法保证考核的公信力。再次,在考核的过程中学校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学校一般都是根据各个学院上报的材料进行考核,与学院之间缺少沟通,对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清楚,影响考核结果。考核结束后,一般都是把结果通知给各个学院,学校很少会花时间去总结经验,导致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构成
绩效考核的概念源于管理学,主要是为了有一套制度化的方法来衡量人们的职责,保证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从绩效计划的制定到绩效考核的实施以及考核结果应用,强调的是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发展。在高校资助工程中建立绩效管理体系,也是为了保证高校能够顺利进行工作。学校资助工作的绩效可以看成是组织绩效,各个学院在实施工作中可以看成是员工职责,资助工作的绩效应该对应员工的绩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以及绩效结果这五个部分。一是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开始,有计划才能够引导资助工作进行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要根据学校资助计划、学院贫困生的分布状况对资助工作进行实施,保证资助绩效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指标。二是绩效实施。学校为了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施,就需要确保资助工作按照计划进行。在进行资助时要保证学校、学院、学生之间的沟通,只有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才能够发现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问题。三是绩效考核。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绩效考核占据很大的位置,学校根据资助计划收集信息,学院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四是绩效反馈。绩效考核结束后,学校和学院就会进行谈论。然后通过绩效反馈,认识到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五是绩效应用。学院可以按照考核结果应用到资助资金的投入上。
三、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议
1.明确权责,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比较复杂,其中牵扯到很多问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流程主要有资金来源的主体、资助工作管理者、资助工作实施者以及资助对象等主体。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各个学院的管理者是资助工作的实施者,而学校既是资助工作的管理者还是资助资金的主要来源。要想更好地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就需要明确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权责问题。学校和学院在资助过程中分别担任资助工作的管理者和员工的角色,为了保证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就需要学校的资助管理中心承担好资助绩效管理考核,各个学院也要设立管理机构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贫困生也可以参与到资助工作中,及时向学校反映信息,保证资助工作的透明化。
2.从贫困生的需求入手,制定资助绩效考核
在制定资助绩效考核时,首先要从贫困生的需求入手。制定不同的工作阶段,保证最后“资助育人”战略的实现。资助绩效的制定需要掌握各学院贫困生的特点,然后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分布和贫困程度,比如可以采取贫困生评议,让学生来进行评价。学校可以和学院进行沟通,然后根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资助计划。资助资金除了国家拨款、银行贷款以外,还可以向社会寻求帮助。让学校和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单靠经济的资助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学生多从自己的生活入手,找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既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变工作方法,提高管理绩效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中,为了保证各个阶段的工作都能够得到及时整理,就需要转变工作方法。在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学院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然后建立比较系统化的资助工作管理标准,比如贫困学生认定制度、资助资金管理使用制度等,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规范资助工作。高校在发放贫困生资助金时,不要抱有发放完之后就没事的观念,要保证学院能够花时间去监测学生的动态,当发现贫困生拿到助学金时做一些不符合资助要求的事情时要进行干预,保证资助金能够被合理利用,帮助贫困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在资助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与学生签订协议,保证学生有计划地去使用这笔资助金,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利用资助金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院也要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对于不合格的学生在次年资助金的发放上可以进行及时调整,提高管理的效率。
4.根据资助绩效计划,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绩效目标具有现实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要结合贫困生资助的指标,这样能够保证高校各学院之间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良好的资助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对于资助的满意程度、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得到改善、资助工作运行的指标等。资助工作成效最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这个能够衡量资助工作的公平性。贫困生接受资助主要是为了改善他们当前的物质生活,只有改善了物质生活水平才能够让他们有更好的机会去学习,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学校管理者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保证获得更全面的资助信息,让学院可以把日常资助工作汇报给学校,可以给学校提供更科学的数据。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
为了建立更全面的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就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收集、分析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数据输入到管理平台中,有助于资助过程可以有存档,保证资助的情况有记录,方便以后的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开展。高校可以在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系统中分别建立贫困生档案数据库、资助资金来源管理模块、各类资助资金发放管理模块、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管理等。通过这个管理系统,让学校能够掌握各个学院资助学生的情况,然后根据各个学院提供的资助对象的信息,分析资助对象的情况,进而提高资助学生工作的效率。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上学,实现教育公平,贫困生资助体系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要想有效地进行贫困生资助工作,就需要高校管理人员从多方面对资助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构建全新的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给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评估提供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孙文远,罗希.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3).
2.计建洪.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研究.经营管理者,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