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商业银行的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业成本法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为成本分配的依据,从而大大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配方法,优化了业绩评价尺度,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成本信息。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日渐深入,商业银行在整体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时,还需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和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作为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之,越来越受到银行业管理者的关注,而依靠过去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适应精细化的管理需求。作业成本法作为国际通行的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开始逐步被国内商业银行关注、研究、运用与推广。二、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分析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先分别设置成本库,然后分别以各种产品所耗费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最后分别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原理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前提之上:①作业消耗资源;②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去,再由作业依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得出最终产品成本。作业是企业为提供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而消耗的人力、物力、技术、智能等资源的活动。作业中心是相关作业的集合,它提供有关每项作业的成本信息,每项作业所耗资源的信息以及作业执行情况的信息。作业中心是相关作业的集合,它提供有关每项作业的成本信息,每项作业所耗资源的信息以及作业执行情况的信息。资源动因是衡量资源消耗量与作业之间的关系的某种计量标准,它反映了消耗资源的起因,是资源费用归集至作业的依据。在分配过程中,由于资源是项项地分配到作业中去的,于是就产生了作业成本。将每个作业成本相加,就形成了作业成本库。作业动因是指作业发生的原因,是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成本标的中去的依据,也是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沟通的中介。三、商业银行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
(一)结合商业银行价值链的作业成本法应用。传统的作业成本法主要应用于制造行业,由于制造行业的下游客户比较集中和容易辨别,因此作业成本法以产品导向为主。然而,银行的客户除了机构外,分散的个体是其主要客户,很难归类。因此,应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成本中心扩展到整个价值链上,将作业成本法与价值链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方面,考虑价值链的构成通过作业分析和作业成本动因分析,描述企业的价值链,区分作业的增值性质和作业效率,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作业,例如将非增值的作业外包出去,提高关键作业效率,进行作业流程再造,降低成本总额;另方面依据价值链成本战略目标,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选择适合的作业管理方法。1.从纵向分析。价值链上的作业成本分析关注点整个价值流程。在分析商业银行内部产品的同时,沿着价值链,对客户进行作业成本法分析;不仅在银行内部对产品的成本和获利能力进行分析,以及对于客户消耗的作业成本和向商业银行提供利润的能力展开分析,而且在外部对客户成本和获利能力展开分析,降低客户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同时在内部而言降低商业银行成本,在外部降低客户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才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竞争优势。2.从横向上看,作业成本除了成本计算和分析,商业银行还应将作业成本法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等支持作业上。
(二)将作业成本法与预算相结合。作业成本预算是确定企业在每个部门的作业所发生的成本,明确作业之间的关系,井运用该信息在预算中规定每项作业所允许的资源耗费量。作业成本预算运用于银行中可以判断预算中各部分的执行状况,而传统成本预算只能对银行各部门进行预算,缺乏对银行成本发生动因的分析。作业成本预算除了能够提高作业的效率以外,还能够为在银行新产品之问的选择,提供可行的信息。当前金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商业银行竞争也进步加剧;同时外部监管更加严格,使得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日益困难。因此商业银行除了积极扩人收入来源外,另外个非常重要的方而就是要加强成本控制与肯理,以保证利润目标利润的实现。
(三)结合作业成本管理与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在作业成本法分析的基础上,将节省下的资源用于正在进行的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削减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这样银行可以有效平衡短期战术成本削减行动和长期战略成本管理计划,最终实现更高的成本削减,除此之外,这还可以促使银行提高其长期效率,更加快速、敏捷地相应客户需求。在实施二者的结合中,银行可以采取多项措施,例如理顺银行的产品组合,使其可以提供标准化的组成部分和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功能,能够针对客户需求提品,提高盈利能力;利用境内外包,从高固定成本结构转向可变低成本结构,获得灵活性,从而优化营运模式架构;提供多渠道的业务功能,使得客户获得独特体验,为简单的销售和服务业务提供令人满意的自助服务选择,同时集中适当数量和质量的专业资源,与最能带来利润的客户互动。
四、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经济资本;资本约束;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发展特征
1.传统资本管理的特点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属于一项相对简单的活动。这一时期资本管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银行主要关心业务发展规模和收益,强调以业务扩张带动资本扩张,业务推进器成为资本管理的实践哲学。二是资本管理呈现为筹资和分配两个相对松散的环节,资本总量和内部结构的确定与特定回报期的利润留存以及股利分配政策没有明确的联系。三是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未能统一,更无准确的计量方法和工具,难以科学衡量银行的最优资本规模和资本回报。
2.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银行资本管理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银行业重新认识到资本对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出台《巴塞尔资本协议》确立了统一资本监管原则,强调资本的“风险缓冲器”本质,即资本被用于充分吸收银行非预期损失,发挥风险支撑的作用,这一定义从理论上使银行风险与资本建立了直接而明确的联系。90年代以来,基于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内部模型极大提高了银行计算风险损失的精度,并通过风险损失映射资本承担,实现了资本管理从监管资本到经济资本(EC)的飞跃。经济资本完全反映了银行自身风险特征,在性质上与作为可用资本的账面资本和作为资本底线的监管资本相区别。经济资本还直接反映了银行的风险状况,可方便地分解与合并,通过对经济资本进行分配,在清楚地显示各部门、分行和各项业务的风险水平的同时,实现了资本与风险的匹配。经济资本的提出和应用不仅实现了建立在高度量化基础上的风险损失与资本承担的相互统一,而且不断推动着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整体统一,确立了资本约束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目前,许多国际性大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维持在平均12%左右,高于8%的监管要求。
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对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
1.资本约束与风险管理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资本约束从性质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数量约束,即银行监管部门、市场以及银行内部需要银行业务发展进程与资本总量和结构保持适度协调,其管理的核心是准确的风险量化。二是质量约束,即在一定资本投入基础上股东和银行自身对资本回报的合理要求,主要是通过风险最优化提高资本回报。总体上,数量约束关注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主要影响银行生存问题,质量约束关注银行经营的效率性,主要影响银行的发展问题。
2.资本的优化配置在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资本的内部优化配置或者风险最优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整体资本回报,实现给定资本或风险时收益最大。过去衡量资本回报的核心标准是资本收益率(ROE)或资产收益率(ROA),这两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账面盈利能力,但都不能反映银行承担风险成本后的真实收益,实践中容易导致追求资产规模扩张或高风险利润。经济资本的运用使银行意识到资本回报必须建立在风险承担基础上,并作为资本成本进行扣除,由此逐步确立了提高股东价值这一更为合理和科学的资本回报评价标准。
商业银行要实现股东价值增加至少应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资产定价能充分反映对应的风险并实现股东的风险溢价,使资产收益可以抵补所有分配的成本;二是能够对面临各种风险的各类资产或业务单元进行一致的业绩判断,获得不同资产或业务单元对股东价值贡献的具体信息;三是在此基础上确定总体的以及不同资产或业务单元的风险承担水平,并分配经济资本,继而调整资产或业务发展结构。
资产定价是随着风险量化技术发展及经济资本的运用而逐步趋于成熟的。资产定价包括贷款定价的目的在于准确衡量全部风险,并能够弥补风险损失,实现特定资产转换周期结束后可以为银行带来正的股东价值。经济资本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资产的风险特性,并通过差异化的定价吸收资产的各种风险损失,在资产定价中居于核心地位。相对于经济资本收益率的则是银行股东所追求的有效风险报酬,目前国际银行业大多使用早先由信孚银行开发的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0C)解决上述问题。RAROC表示特定资产或业务单元在扣除预期损失后的净收益与所占用经济资本的比值,RAROC较好地反映了任何资产或资产组合的资本回报水平。利用RAROC指标,银行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产品和业务单元是否在增进股东价值,以便对收益过低的项目进行取舍,将有限的资本投入到具有良好业绩和发展前景的项目之中,提高资本的整体利用效率并有效防范风险。
近年来,中国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依据监管资本要求和银行风险偏好等确定一定阶段银行可承担的风险总额,即经济资本总额,结合已有的及预期的业绩评估分解到具体业务单元,通过实际的风险承担与限额比较,及时了解风险分布,依据动态的风险回报比较和业务发展需要调整限额以优化风险,并利用经济资本工具,对每项业务单元进行限额管理,同时将经济资本转化为风险敞口,运用敞口限额控制风险集中度,取得较好成效。实际表明,资本优化配置对风险管理确实发挥了核心作用。
3.资本的内部优化构成整个资本管理链的核心环节
最优化风险的实质就是借助经济资本的确定和分配来管理银行风险,创造股东价值。风险承担与经济资本的映射关系为银行提供了统一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银行的整体风险和风险分布严格受到经济资本约束,并通过内部的风险调整和资本配置增进股东价值。
资本的内部优化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使银行资本管理形成了完整的管理链条。现在,银行可通过经济资本的测算确定一定时期风险承担基础上的总体资本规模,并与现有的资本充足状况和资本结构进行比较,作为制定资本筹集或资本结构调整计划的重要参考;资本的内部优化扩大了资本收益基础,风险限额的调整也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股利分配政策。
4.资本约束是银行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资本约束和资本推动是资本管理的两个方面。资本约束不仅要求银行重视风险,更提醒银行始终把长远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是资本约束的真正价值所在。资本约束的深化体现了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一般规律。
首先,资本约束使银行意识到管理各类风险的最终出路在于资本管理。事实上,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外部,而操作风险则主要来自于内部。信用风险是根据债务人的变化来管理银行的资产,市场风险是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来管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操作风险主要是根据银行内部管理各个环节或细节的有效性来强化内部管理。但所有的管理最终都依赖于资本金的承担,因此,资本约束的刚性必然要求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并整合三大风险管理。
其次,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日益成为银行整合三大风险管理的关键手段。VaR、经济资本(EC)以及RAROC等工具的运用,使银行借助于数据平台实现风险定价和业绩评估,并依据风险或资本的分布状况完成业务或管理的全程监管和动态优化。经济资本准确反映了银行的风险,还作为管理工具提供风险决策信息,使银行风险管理不仅实现了识别和评估,更实现了价值增值的目的。
再次,资本约束的深化使银行从传统的非理性和粗放式经营迈向现代化、集约化的新阶段。为了应对强制的资本约束,银行不得不重视风险管理,而战略转型则帮助银行在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重新建立了获取持久回报的信心。这体现银行从追求盈利到追求风险控制,再到追求风险控制下的可持续盈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显示了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构建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对策建议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切块管理”到“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和银监会成立以后,随着风险监管环境的逐步形成,各银行普遍强化了风险管理在银行内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细化资产风险分类、债项评级、对违约损失率进行初步估算,以及内部评级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积累了一定成果,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防范风险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但与国际银行业比较,中国银行业差距还比较明显,风险量化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数据、系统和人员制约,还难以对关键风险因子和资产组合进行准确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量基本还是空白。现有的风险管理技术不足以完成从风险量化到风险损失的映射,不能在银行内部准确衡量风险的总体水平和风险分布。
风险控制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信贷质量管理上,而资本约束的作用只是体现为满足监管要求,与国际银行业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存在不小差距。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从国外银行看,基本都具有从董事会、风险管理部门到风险管理官在内的较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还表现在资本约束、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等方面。但在中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资本约束不强。因此,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未来中国商业银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战略。
1.强化现代的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加快建立科学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经济资本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要求和趋势,中国商业银行应认识到实行经济资本管理不是弱化业务发展,而是强调持续有效健康发展,避免再走先简单规模扩张后调整优化的老路子,真正实现资本、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持续发展。应着力从三个方面加快推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建立符合监管规定和银行发展战略的资本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完善法人层面的资本总量与结构管理,建立监管资本管理、经济资本管理和账面资本管理的协调互动机制,同时建立内部经济资本的配置政策,综合考虑风险、资本、收益的业绩评价系统,使仅仅停留在法人层面的资本管理逐级分解到每一个分支机构、产品、业务线。三是实现经济资本与综合计划、绩效考评、财务管理、产品定价、风险监控等管理职能的有效衔接,提高业务经营整体效益及风险防范能力。
2.完善业绩评估和资本约束的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以经济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目前有些商业银行以经营利润为中心的绩效考核并不能反映银行各级机构的潜在风险,因而有些银行机构追求通过简单的规模扩张来实现利润的增长。实践证明,忽视风险的扩张是非理性的和低质量的,在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在未充分计提损失准备的情况下,对经营利润的考核并不能真正反映各级机构的风险和业务发展的质量。以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和经济增加值(EVA)作为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是国内外银行业公认的比较科学的业绩考核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追求利润与控制风险之间的矛盾。因而,我国商业银行应按照经济资本管理的要求,在实施经济资本计划管理的同时建立以经济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将其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引导各级银行机构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上,在降低风险的同肘提高效益,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增长。
3.加强资本预算管理,积极构建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架构,以经济资本调节资产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是中国商业银行以资本约束自身经营行为,抵抗资产风险的有效手段。部分商业银行受传统经营管理思想的影响,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拼命扩大业务规模、不计成本抢夺市场份额,这是粗放发展模式的主要表现。但与此同时,资本积累缓慢与资产高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缺乏资本支撑的业务风险急剧放大,不良资产急剧攀升,严重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通过利用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强化资本对风险资产增长的约束,把业务发展建立在坚实的资本基础之上,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4.加强完善风险衡量和资本配置的手段,积极抓好在数据、系统和技术等风险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以计量的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评价。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还缺乏计量模型和历史数据,因此,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启动内部评级法工程,进行原始数据积累,并要加快完善资产定价机制,提高资产定价合理性。同时,要加快数据信息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建设,为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5.建立集中化和垂直化的风险治理结构与控制流程,在政策上把握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的有效融合
目前,总体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已演变为资本筹集、资本的内部优化和资本的外部分配三个环节,从而使整个资本管理流程都与风险管理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对接。为保持合理的资本水平,银行应实现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的对接,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建立集中化和垂直化的风险治理结构与控制流程,通过构建“流程银行”,进一步改善组织运行体系,提高资产定价能力。同时,为增进股东价值而不断实施的风险调整和资本调整,使银行的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一样,实现了从过去的静态和被动管理向动态和主动管理的递进,使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的有效融合,达到双赢目的。
6.加快建立和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着力加强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和后评价体系建设
[关键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
一、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必要性
首先,压力测试作为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方法,是VaR风险衡量方法的有效补充.由于所有市场对极端的价格波动(金融资产收益分布的后尾)都是十分脆弱的,而VaR型风险衡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标准的市场条件下量化潜在的损失.一般而言,增加置信水平能够解释出日益巨大的但却不太可能出现的损失,但基于最近历史资料所作的VaR测量,往往不能识别那些可能引起巨大亏损的情形.压力测试则可以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银行的脆弱性作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
其次,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要求.在当前国内外经济走势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压力测试可以增进银行对自身风险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了解,增强银行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为管理层制订或选择适当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且可用于评估经济资本需求,从而部分抵消经济衰退时期资本要求提高的影响.
再次,应对外部监管的需要.作为能够令人满意的运用内部模型的7个条件之一,压力测试是巴塞尔委员会要求进行分析的方法之一,同样也为衍生工具政策集团和国际30人集团所认可.我国自从2007年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工作要求不断严格.2008年下半年,银监会连续要求商业银行进行3次压力测试.2009年上半年,银监会就巴塞尔委员会的《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在全国征求意见.2009年10月出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要求商业银行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2009年11月,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对6大产能过剩行业及房地产、融资平台进行压力测试.2010年4月20日,银监会召开2010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大中型银行按季度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工作.压力测试已逐渐成为外部监管部门衡量一家银行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
最后,通过压力测试分析可以较准确地认识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国务院《关于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拨改贷,国家成立6大专业投资公司,各省也相继组建建设投资公司,这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雏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在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背景下,开行大力推进开发性金融实践,推动各地加强融资平台的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现金流建设,并以地方财政未来增收、土地收益和其他经营性收益为还款来源,向融资平台发放贷款用于项目建设,这对应对危机、增加就业、拉动投资和扩大消费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支持了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有力支持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2009年以来,根据央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92号),各家银行大举进入地方融资平台领域,为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融资平台负债增速迅猛,2009年一年平台负债增加4万~5万亿元,增幅超过100%,其中,银行贷款占平台新增负债的80%以上.然而,随着融资平台的过度发展,目前出现了部分平台管理不规范、资本金不足、过度负债和过度竞争等问题,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对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可以较准确的区分出不同平台贷款的风险水平差异,对于化解过量的融资平台贷款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压力测试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最大损失分析和极值分析4种,在实际运用中以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最为常用.我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中也明确提出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等具体方法.
敏感性测试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其最简单直接的形式是观察当风险参数瞬间变化一个单位量情况下,机构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动.由于敏感性分析中只需确定重要的风险影响因素,而对冲击的来源并无要求,因此运行相对简单快速,而且经常是适时(实时)测试,号隋景测试有较大不同.
情景测试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与敏感性分析不同,情景分析中不论是冲击的来源还是压力测试的事件以及被冲击影响的金融风险因子都需给出定义.
因此,在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上,可参照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银监会的相关要求,首先确定影响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假设其在轻度、中度、严重压力下的取值(即设计压力情景和假设条件),然后分别测试各贷款项目在压力情景下资产质量分类结果的变化情况,再汇总计算整体贷款组合在压力情景下的不良贷款率.
三、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因素
200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贯彻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快速增长的高额负债也带来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根据目前融资平台贷款的通常业务模式,主要有三大风险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率水平、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
(一)政府债务率水平
由于目前的融资平台主要是政府出资设立,大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的是政府公益性项目,项目自身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以还贷,还款来源依赖于政府财政收入或财政补贴收益,因而政府的债务率水平是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如果债务率过高,政府依靠财政收入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将会加大,一旦财政收入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要么导致贷款违约,要么需要银行新的信贷资金注入,形成新的潜在风险.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银监会、财政部、审计署等纷纷对地方政府负债过高问题发出警告.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总理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2010年宏观政策方面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二)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
政府融资平台自身是否具有实际经营活动,地方政府是否给平台配置了足够的经济资源,设计的治理结构是否符合市场化要求,有没有实现平台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减轻其对财政还款的依赖等,都决定了政府融资平台对贷款资金的自主支配程度以及还款资金的安排能力.自身机制建设情况较好的融资平台,其贷款受地方财政的影响相对较小,还款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三)贷款项目性质
目前融资平台贷款项目按项目用途可分为公益性项目和有收益项目两大类.按担保方式可分为财政担保、土地抵押或其他担保两大类.按还款来源可分为财政资金还款和项目自身现金流还款两大类.
通常来说,银行以及融资平台对公益性的项目、财政担保的项目、依靠财政资金还款的项目控制力更弱,对政府偿债能力的敏感程度更高,潜在的风险相对要大.
四、压力测试假设情景的选择
结合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可采用基于假设的情景分析测试方法,以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影响最大的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作为核心的假设情景.同时考虑到目前财政统计的现实情况,土地出让收入并未全部包含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因此假设情景可分为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减少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两种情形.同时再考虑到贷款利率变化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产生的资金支付压力,建议增加央行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作为第三个假设情景.对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两个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不纳入假设情景,而是作为贷款风险测试中的调整因素.
在假设情景变化的程度上分别采取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严重压力,评估在以上假设情景出现大幅不利变动的情况下,融资平台贷款的质量变动情况,并进一步测算因此可能产生的损失等情况.具体情景假设如下
五、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步骤
在假设情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方式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1)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为主要指标判断地方政府在压力情景下的表现(2)根据平台性质考虑对平台风险水平的调整(3)根据项目相关信息调整项目层面上的风险水平.即通过判断政府整体债务水平变化来测算其对融资平台还款能力的影响,继而对具体贷款形成最终的压力测试结果.
第一步,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为主要指标判断地方政府在压力情景下的表现,并进行分类.
在操作中首先可参考监管部门意见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实际情况设定银行的政府债务率控制标准其次以最近一期的财政报表数据计算在压力情景下的政府债务率水平,并按照压力下的政府债务率与债务率控制的比例对该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进行分类.为便于实施,可分为正常、关注、预警、高度预警四大类,分类标准如下表.
第二步,将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分类结果映射到融资平台,并根据融资平台性质不同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水平进行调整.在调整中可设定两项调节系数:一是行政级别调节系数,比如省级平台和国家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1,副省级和省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地市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9,县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7.二是机制建设调节系数,如果平台为纯融资性平台(即只承担项目融资任务,不承担建设、运营任务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0.8,如果机制建设较完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
第三步,根据项目相关信息调整项目层面的风险水平.一是对同一融资平台下的多个贷款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按照政府偿债能力分类和项目重要性两维进行贷款资产质量分类的调整.具体调整幅度可参考下表.
二是按照项目还款来源类型进行调整.如项目自身有收益且现金流能覆盖贷款本息,或者融资平台市场化程度较高,自身经营收益(剔除土地出让收益)能覆盖贷款本息的,即表示该贷款项目对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不敏感,建议将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调整为正常情景下的分类水平.三是政府偿债能力分类达到关注类(及以下)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应至少下调到关注类.
六、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结果的应用
通过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地方财政收入不同程度变化的压力测试,首先可以较为清楚地分辨出目前各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政府偿债能力不同的地方及平台在各种压力情景下的表现情况.如在压力情景力下,有多少正常类的地方融资平台降为关注及以下,有多少贷款项目资产质量分类下降,下降的幅度是多少,资产质量恶化的贷款特征分析等.使得银行能够更加审慎的区别对待融资平台,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风险.
一、简述中小企业与“新三板”
(一)简述中小企业
2003年,国家了相关文件,给予中小企业一个初步的判别标准。可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当时的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运用这套标准,一些新兴企业很难明确自己的定位。2011年,新的规定颁布,中小企业以“中、小、微”三种标准区分,这套划分标准的划分指标更加详尽,包含了企业资产总额等定量指标,并结合了各行业实情,促进了对中小企业界定更为精确,推动了国家政策更加符合实际,并且使得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红利中,从而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二)简述“新三板”
“新三板”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2013年2月8日,新三板全套行业规则,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主体结构以此为标志,基本搭建完毕。同时,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地方柜台交易、地方产权交易所为主体共同构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式形成(如图一)。
“新三板”市场是指为帮助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融资,以转让试点的状态构建的代办股份系统,而挂牌企业主要为高科技企业,与原转让系统内的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及退市企业性质不同,“新三板”的“新”字由此而得。企业的发展需要资本的支持,没有稳固而充足的资本来源渠道,微观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宏观上阻碍了中国市场经济活力的发挥。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新三板”应运而生。
二、中小企业在融资现状及原因
总结当前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自身融资能力薄弱,融资手段不合规,交易成本过高等。但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两大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因素。
自身因素:(1)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和财务管理不规范。首先,中小企业发展规模不大,资本积累较少,流动资金欠缺。其次,中小企业生产线科技含量不高,产出效益低下,并且缺乏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素质人力资本。
(2)部分中小企业面对信用危机。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市场运作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信用度不高,出现了很多逃避债务、违背行业制度的行为,使得商贷行业对于中小企业持有不佳的观念。同时,当前社会上缺乏对中小企业运营的监督渠道,中小企业披露自身信息不主动;这也给中小企业寻求商业融资带来的困难。
外部环境:(1)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支持。银行是商业化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是否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综合考虑。面对当前中小企业整体运营能力低下的局面,如果银行所制定的信贷标准不高,中小企业的运营风险实质上是由银行来承担的。
(2)监管和支持中小企业融?Y的制度机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欠缺针对性,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诱因之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国家层面上对于中小企业支持的政策导向是好的,但交由地方政府落实时,往往会因为本地的财政收入考虑,资源倾向于大企业的现象依旧普遍。这种现象诱使中小企业获得商业融资的难度居高不下,企业发展依旧欠缺动力。
(3)信用评级和信用担保系统不健全。授权授信制度是当下国内商业银行的普遍做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制度执行无疑要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为了减少内部风险,信贷人员责任制和审批责任制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企业取得贷款的门槛更高了。
三、“新三板”带来的预期效果
新三板从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优化外部环境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压力。相比较于其他资本市场,进入新三板较为便捷,企业所要达到的标准是主营业务占比高、持续经营具有公开记录且至少2年、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
设立新三板市场,其主要目标就是在于为中小企业搭建更多获取资金的桥梁,这一目标也吸引了很多那些企业资本积累较少、产业产出能力不高、发展潜力需要挖掘的中小型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经过挂牌新三板后,这些企业就可以在该市场的运作中进行股权交易、增资融资。基于新三板的预期构想,企业在利用现有融资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新三板的市场规则与典型借鉴,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增加资本积累,并可以从中不断学习,完善企业发展规划、优化资本结构、建立良好的企业制度,有机会甚至可以进一步寻求机遇,进军IPO。
新三板设立对中小企业的正向效应:
(1)帮助企业迅速打开融资渠道,同时带来了广告效应。一般而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企业获取资本的方式。直接融资指企业为实现融资目标,采取加大企业定向增发的形式。加入新三板后,结合股票本身所具备的灵活性与市场定价模式这两大优势,企业势必会获得相关风司及商业基金的关注。间接融资则是指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之后,自身的信用等级会提升,增加了自身获得信用贷款的额度。参与新三板以后,中小企业也必须依照行业规定,保证自身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处于合规水平,并且处于证券业协会持续监管,这种监督机制在某种意义上激励了企业努力提高自身信用。广告效应是指中小企业将以新三板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自身获得了一定资质的认可,良好的企业形象得以建立,品牌的含金量取得提升。
(2)发现企业真实价值。企业的价值不是仅凭自身的估算或者第三方机构的核定,而是将企业放置于市场,通过市场化定价机制核定,如果企业股份化并挂牌,股东价值转为按公司股票价格计算,不再像以前按照账面净资产计算。
(3)转板上市。2012年年底到2013年十二月,我国停止IPO将近一年,在这种市场情况下,先在新三板挂牌,再通过定向发行融资和公开转让,达到上市的标准,最后申请转板上市,不失为一个新渠道。
新三板设立对中小企业的负向效应:
(1)信息公开对商业合作方对企业的信任度有负向效应。进入新三板市场后,企业的运营行为对于外界的影响将更加深入,企业的资金财务动向、商业运作行为等相关商业信息必须如实向社会公开。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经营的周期普遍较短,处于成长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的资金主要流向生产能力积累上,成本高于回报是普遍现象,因而披露的信息会容易对商业合作方造成不佳的印象,继而影响到社会对企业的信心。
(2)增加了企业相关的筹资费用支出。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主办券商和中介机构会向企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信息费。不仅如此,企业每年还需要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缴纳一定的费用。
(3)实行股权激励后,企业需要承担优秀人才卖出股票后离开企业的风险。挂牌新三板市场,对于股东而言,意味着另一个交易股票的方式提供给自己,出于关乎自身利益的考虑,股票持有者有可能卖出股票,而一旦这种事情发生在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核心人才身上,会向外界发出该企业无法满足高素质人才需要的信号。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技术状况、现有产业规模;项目的主要用途、性能;投资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外同类项目的比较;
2、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的优势;
3、项目成熟程度;
4、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项目融资估算;
7、资金筹措方案;
8、投资使用计划。
因此,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时须仔细谨慎,既要注意与后面内容相照应,又要对总论内容客观准确、重点突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途企业投融资
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国家发改委立项
此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国家发改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行贷款申请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内银行,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 、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报告。
申请进口设备免税
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办理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项目确认书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
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政府资金项目申报
企业为获得政府的无偿资助,需要对公司项目进行策划、设计、技术创新、技术规划等,编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含管理团队、技术路线、方案、财务预测等,是政府无偿资助的项目申报的主要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的区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区别:
一、目的不同:
项目申请报告不是对企业项目从自身角度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研究,而是在企业认为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项目已经可行的情况下,回答政府关注的涉及公共利益的有关问题,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投资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要论证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包括市场前景可行性、技术方案可行性、财务可行性、融资方案可行性等,也包括对是否满足国家产业准入条件、环保法规要求等方面的论述。
二、角度不同:
项目申请报告是从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政府的角度进行论证,因此侧重于从宏观的角度、外部性的角度进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论证。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企业角度进行研究,因此侧重于从企业内部的角度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三、内容不同:
项目申请报告是对维护国家经济和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项目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垄断等方面进行论证,回答政府所关心的问题。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对市场预测、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设备选型、投资估算、财务分析、企业投资风险分析,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等进行研究论证,回答企业所关心的各类问题。
四、时序不同:
项目获得企业内部决策机构董事会同意后,应在此基础上编写项目申请报告,申请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因此,就研究的逻辑顺序而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应先于项目申请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文件,项目申请报告不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的简单补充。对于一个理性的企业投资主体,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之前,应首先从企业自身角度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五、法律效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