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优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前言
传统时代下,电力企业财务工作多采用人工方式,但随着电网规模化发展,企业财务工作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大量纸质单据流转和发票采集工作,单纯依靠人工方式已经远远不够,不仅会出现失误,且效率非常低。而计算机、扫描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够对原始凭证进行扫描,将其转变为影像文件,实现电子单据流转,且能够有效提高原始凭证信息录入工作效果。因此加强对该项技术在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设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网企业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现状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电力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战略,越来越关注自身内部管理工作,并积极开展集约化管理工作,将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有效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发票、合同的原始凭证格式有所差别,难以达到统一标准,加之拍照资料像素、光线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资料上传扫描效果不明显,导致审批人员难以迅速获得审批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批进度[1]。二是相关业务审批要点不能够及时展示给审批人,增加审批工作难度,面对大量审批内容,最终导致部分审批流于形式。三是现有系统之间缺乏联系,集成度有待提升,尤其是与银行系统、税务系统及ERP核算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明显,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审批完成后自动入账等后续工作。综上来看,我国电网企业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水平并不高,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二、原始凭证电子化在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化建议及展望
1.总体设计框架
针对当前电网财务工作来看,系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因此电网企业要想将原始凭证电子化与共享服务中心结合到一起,应构建ERP系统为核心的原始凭证全过程管理平台。目前原始凭证已经不仅仅是发票,还包括发票、合同及料单等多方面内容。在实践中应将上述原始凭证都纳入到电子化程序当中,最大限度上提高工作有效性。
2.在线可视化审批
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积极引入电子影响扫描技术,发挥影像扫描功能、发票OCR识别功能及接口插件等,提取原始{证中的关键审核要素,以此来满足财务工作需求。具体来说,第一,认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到权限,进入企业级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对应的操作。第二,电子影像,具备设备与模板配置、影像扫描等功能,能够对纸质票据等涉及的内容进行识别,录入到数据库当中。第三,在线可视化审批,提高审批处理效果。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实现审批自动分发,按照审批岗位及工作要求逐级审核,充分发挥审核功能[1]。根据电网企业财务工作未来发展需求,对应用进行拓展。除此之外,用户还能够对已经保存的影像资料进行添加、查询等处理。
3.数据存储与读取功能
技术是实现电子影像扫描功能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科学、合理选择技术非常重要。在具体设计中,用户应选择非结构化数据平台存储影像数据,并设置双向传输接口,实现数据一体化应用,在系统中实现服务共享目标。如实现原始凭证识别信息的临时存储,在ERP系统中,临时设置编码规则,为后续业务操作提供支持。此外,还可以利用条形码技术,实现信息绑定和分享,然后将已经过账的数据信息上传。
4.系统集成化
未来,电网企业以共享服务中心作为载体,将OCR扫描技术、ERP系统与银行系统、税务系统等有机整合到一起,能够实现原始凭证扫描识别、集中验审及信息智能化校对,促进企业发票管理由传统手工方向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变,使得每张发票都能够做到零差错处理,最大限度上提高原始凭证处理有效。具体系统结构如下:
第一,接入层。作为系统第一层,主要是用户接入认证和应用权限管理;
第二,应用层。该层主要完成与资产管理系统应用服务的对接,以此来提供统计监管、原始摄像等功能,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对单据进行电子化处理,使得财务业务能够符合工作要求。
第三,服务层。是指系统中公共业务组件服务,能够提供扫描、调阅及传输等服务,确保财务相关信息能够在服务中心实现共享目标,提高财务工作有效性。
第四,数据层。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网企业需要处理海量财务信息[2]。因此为了提高数据处理准确性和高效性,针对不同的数据,将为其设计为针对性存储库。
第五,设施层。该层主要是满足系统运行的相关硬件设施,如主机、网络及存储等。
5.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化时展与进步,原始凭证电子化管控将由业务前端固化到信息系统当中,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化目标,实现系统自动触发扫描控件,主动获取并识别影像信息[3]。同时,将凭证相关信息分发至各个部门,智能生成,创造性地构建原始凭证全业务智能化管控新模式。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电力企业现代化、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化,原始凭证电子化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因此在设计中,电网企业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原则,从需求角度入手,充分考虑总体框架、关键技术等环节,实现对系统合理优化,形成适合企业财务工作需求的服务中心,重视对系统之间的集成化处理,不断提高系统运行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电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德海.物资公司原始凭证电子化建设与实践――以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5,(37):31-33+37.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 企业财务管理 创新模式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基于市场化视角和多样化的实施动机提出的以服务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它是多种管理的综合,包括信息技术、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等。任何一种新事物都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需要以及选择的结果。财务共享服务产生的背景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型企业不断兴起,同时跨国企业逐渐增加,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财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它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不少便捷,由于该财务管理模式下的信息透明度增加、零散的信息呈现整体化,增加了获取信息的准确度,并且节约人力物力,从而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中的企业,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比较早,且被各大企业广泛应用,财务共享服务虽然在我国出现的较晚,却引起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并有不少企业开始研究并应用。
二、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事物的存在对它所依存对象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即好的影响与坏的影响,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也是如此。
(一)有利影响
1.财务共享服务促进了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财务共享服务为企业财务管理注入了新鲜血液,其施包括技术支撑以及网络环境等,企业必须设有专门的设备并装有财务管理相关软件,建立数据库,这样企业的预算、借贷、支出、收入等一系列工作都可以通过软件处理之后得出结果,从而取代传统的人工记账工作,为企业节约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信息的错误率,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2.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行,对企业财务资金的流入流出起到了管控作用。财务共享服务对于企业的每一笔支付资金都会进行审核,然后才会支付,防止资金出现超额支付,这一模式最大的创新在于它严格监控流出资金的用途、目的等,让资金用在重要的地方,防止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资金利用率。此外企业中的项目账户均开设有网银,设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和加密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金融风险。
3.财务共享服务具有客户导向作用,能时刻关注客户的反馈、加大企业与市场的联系程度。通过财务共享,企业财务人员能即时关注客户反馈,观察客户对企业各项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而及时做好沟通工作,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
4.财务共享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在一些企业中,财务与业务二者是分离的,它们将绩效考核归属于业务部门,而财务部门起辅助作用,最终导致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相关人员管理失去控制,无法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制约、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启动将二者有机结合,维持了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平衡,提高了相关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也增加了财务对业务部门的支持力度,起到良好的互推效应。
(二)不利影响
1.增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以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要想使此模式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熟悉并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只有真正驾驭了网络、计算机技术,又具备相当程度的会计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才能胜任此工作。对一些年龄较大且对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不熟悉、不敏感的财会人员,显然无法将财务会计工作与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无疑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增加了其工作的难度。
2.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要以云计算技术等网络技术支持和流畅的网络环境。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网络信号较差,会给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严重阻碍工作的进程,而且如今网络软件系统更新频繁,在新旧系统交换期间,工作也会有所耽搁,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3.短期内大大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和人力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要引进新技术,会使企业产生一大笔花销,包括企业需要购进相关设备,并派人员外出学习新技术,无论是在人力上还是物力上都大大增加了公司成本。
三、对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议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提出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同,是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重大变革,标志着财务管理相关处理从手工到网络协助的重要转型,因此,不少企业率先引进,虽然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经过在实践中的摸索与完善,必然使得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一是聘用相关网络技术人员,定期优化系统,给财务从业者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网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可以完善资金流动辅助功能,增加财务报表自动生成功能等,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二是协调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对相关从业者进行培训,统一思想、增加合作、积极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为公司赢得更多的效益。三是虽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个别企业已初步运用,但是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各大企业应该积极转型,从试点中摸索经验。为了谋求企业长远发展,可以从优化结构、人员设备配置等方面入手做到模式升级,以更好的状态去服务企业。四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点在于提取信息方便、准确,所以我们要发扬优点,企业可以将财务共享与计划成本、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全方位实现资源共享,督促企业管理更加标准化、秩序化,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中的各大技术力量凝聚,提升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地位。五是完善绩效管理,定期对财务共享服务的工作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使这一模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降低新模式的引进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四、财务共享服务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以L集团为案例
L集团公司是一家国际综合性能源公司,在纽约、上海、香港均实现上市。它作为一个大企业积极引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并进行大力创新,寻找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新道路。其财务共享服务系统不断优化,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值得借鉴。
(一)公司概况
L集团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很强的公司,它的工作主要与石油有关,包括“油气开发”“油品制备”等一系列业务。作为在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其积极引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债务、资金、会计核算”三个集中的新型运行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将目标利润作为导向,利用编写、实行、掌控和调节预算等手段对公司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一种管理控制体系,L集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是想让企业内部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依照预算管理计划M行。“三个集中”就是债务集中产生,集中处理;资金全额集中就是分部的全部收入归总部,全部支出由总部统一发放;会计核算完善,报表一次产生。L集团的“一个全面,三个集中”的财务管理思想,在业界得到认可。
(二)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1.软件创新。L集团具有先进的思想,积极引进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实现了人、财、物、财务管理的数据一体化。L集团积极开发软件,并在原有软件上加以创新,优化软件结构,实现了远程查询、网上支付等服务。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工作不协调,此问题可以借助软件创新为企业提供一个网络共享平台,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业务与财务管理的协同运作,一体化的业务数据传给财务管理部门,及时补充了财务管理的不完整数据,也可以实现财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保证了企业工作的协调进行。
2.模式创新。企业从过去的分散管理过渡到了集中管理模式,所以网络技术提供的网络环境给这种模式过渡提供了条件。就L集团来说,通过互联网对分散在各地的分公司进行远程管控,包括报账、查账、审计等,实现零距离监控。这样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3.目标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制定的,目标脱离了企业的发展就显得虚无缥缈了,随着网络技术的引进,企业各方面有了巨大改变,包括企业目标、业务流程的改变,财务共享能防止企业以牺牲经营者权益为手段片面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总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随着网络环境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目前虽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但它无疑是企业未来财务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不断完善它,从根本去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该模式发挥更大的效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Z
参考文献:
一、常用的控制模式
日常企业采用的财务控制模式包括集权制、分权制和相容制。
(一)集权制
顾名思义,集权制就是讲企业集团的财务的控制和决策权统一揽入到集团的财务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当然其缺点还是多于优点的,其优点是整个企业集团的资源可以有效共享,保证集团财务的便识性和可操控性。其缺点是在企业子公司众多的情况下,母公司不能很好的调动子公司的理财积极性,容易加大母公司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程序复杂,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在危机面前不能做出快速的反映。母公司应该适度放权,让子公司来进行部分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整个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整个集团的发展。
(二)分权制
分权制相对于集权制,将集团的财务控制权分配到各个子公司成员中,母公司只需给与子公司一些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指导。其优点在于,提升了子公司成员的理财的积极性,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获得提升,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其缺点在于不能很好的整合整个企业集团的资源,不能做到企业资源的共享,难以发挥整体的优势,减弱了母公司的财务控制权,增大财务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或者是刚刚起步的新公司而言,相对使用。
(三)相容制
将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是大多数企业采取的一种财务控制模式,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状况,对于集权和分权进行不用程度上的倚重,在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偏重于集权,其他情况下偏重于分权。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但是实际上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什么时候进行集权、什么时候进行分权、集权的程度是多少、分权的程度是多少等等,这是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企业财务控制模式选择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一)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在企业目标制定上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在企业的战略制定上分为扩展性发展战略、收缩型发展战略以及混合型发展战略。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是一个成熟企业应该做到的。在扩展型发展战略下,企业集团不应该进行企业财务控制的集权,应该给予子公司财务控制权力,发掘子公司的自身潜力;在收缩型发展战略下,企业应该适度集权,把握企业财务的主控制权,发挥企业集团整体的优势;对于混合型发展战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上财务权力的倚重。
(二)企业集团的产品
企业集团化产品具体可以分为单个产品、多个产品、相关联产品以及无关联产品。对于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定位方式,以此来分析企业集团的权力的倚向。
(三)企业集团发展的不同阶段
在企业集团进行初步发展的阶段,企业集团应该更多的偏重于集权,强化企业的控制。在企业发展的中期阶段,企业应该偏重于分权,增强子公司的活力。在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企业应该采用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混合制度,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公司的技术要求
对于那些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的公司,应该采用集权制,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来降低成本。对于那些技术要求很高的公司,企业应该将重心转移至企业的技术研发上,而不是企业的财务控制上,这时企业应该采用分权制,通过技术优势来控制子公司。
(五)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
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往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对于直线制结构、职能制结构一般采用集权制财务控制模式,将决策权归于上层。对于事业部结构和多维制结构采用分权制财务控制模式,将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权下发到各个子公司成员中。
三、理论分析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设计方案
一、 会计电算化方案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企业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上,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流程,其目的在于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从而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源,向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支持。下文论述会计电算化方案适用于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处理集中化,账务处理更加迅速、准确,财务人员可以摆脱以往繁琐的工序,只需依据原始凭证向计算机输人相应的数据即可,接下来的工作便交给计算机程序去处理,计算机会在几秒之内完成所有繁琐的计算,便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中去,加强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从而进行生产成本的控制,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企业财务数据的共享,而数据共享这一特点在施工企业财务工作中表现更为突出。较之一般的商业企业与工业企业,施工企业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其所属单位的流动性很大,各工程项目地域跨度也比较大,总部要想获取基层单位的财务信息,传统方式下只能通过电话来进行获取,这种方式既缺乏安全性,又没有足够的准确度,显然无法适应当前需要。实行电算化后,总部与基层单位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系统的形式传递信息,从而使总部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基层的财务情况,有利于总部的宏观调控和决策的制定,同时也达到了所有基层单位财务信息总部共享的目的,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作出准确的筹资、投资方案的决策。
二、 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管理方式不同,施工企业财务核算分为集权式和分权式两种。采用集权式企业仅有一个账套,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统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会计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
集权式的优点是公司总部可以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并可随时掌握公司各项目的成本情况,对各项目成本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项目只负责编制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各科目及辅助核算均可达到横向与纵向分级查询,有利于公司加强财务管理,但以往的单机版电算化软件局限性,只得在总部的电脑中进行账务处理,不适用分散各地的项目进行核算。
分权式的优点,是减轻了公司总部的核算工作,有利于各项目部及时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有利于公司的税收筹划。缺点是无法了解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辅助核算各项无法可达到横向与纵向分级查询,新开项目陆续建立新账,增加账套令服务器存储空间不断变小,数据处理速度缓慢,浪费资源,并且容易造成项目经理权力过大,滋生腐败,如果项目财务人员不能起好监督作用并在管理中处于强势的话,不利于公司的财务管理。
如果在保持项目独立性的基础上,加以集权,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方式,财务软件能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传输,项目会计人员可在项目所在地进行及时核算并接受总部监控,当然有单据凭证汇集到总部,由分管会计进行处理,目前来说更现实,远程的管理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将二者的优点合而为一,在总部的核算中,按项目设置财务人员,每个项目账是相对独立的,拥有独立的总账、明细账、报表独立核算特征,但又在总部的统一核算之内。目前用友U8系统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后,便可实现这一目标,具备上网条件和相应的设施后,各地的项目会计可随时随地进行账务处理,且节约服务器资源。
三、 施工企业科目设置
施工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与生产型企业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成本核算和收入的确认上,和产品销售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在此仅探讨建造合同法准则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与生产性企业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讨。
(一)工程施工 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项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设置“合同成本”和“毛利”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工程合同成本
在合同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
(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
(3)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
(4)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
(5)分包成本(项目/部门核算)
(6)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下设下列明细科目
管理人员工资(项目/部门核算)
职工福利费(项目/部门核算)
固定资产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
低值易耗品摊销(项目/部门核算)
办公费(项目/部门核算)
差旅费(项目/部门核算)
财产保险费(项目/部门核算)
工程保修费(项目/部门核算)
排污费(项目/部门核算)
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
检验试验费(项目/部门核算)
外单位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
材料整理及零星运费(项目/部门核算)
材料物资盘亏及毁损(项目/部门核算)
取暖费(项目/部门核算)
其他费用(项目/部门核算)
(二)应收账款
1、应收工程款(项目/往来单位核算) 核算根据工程进度报表或者结算的应收账款
2、应收质保金(项目/往来单位核算) 根据合同及结算业主暂扣的工程质保金,最好设置有到期日。
(四)应付账款
1、应付购货款(项目/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购货款、设备款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优点 存在的问题 发展的必要性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将以微型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产品和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会计人员进行记账、算账和编制财务报表工作。它应用计算机使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便捷化;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繁琐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它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会计电算化的优点
(一)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会计人员进行记账、算账和编制报表工作,使会计业务处理更加快捷、准确。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笔者刚参加工作时,曾亲身经历了传统手工记账过程:从手工编制记账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平衡、手工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对账簿分别进行试算平衡,最后手工汇总编制各种财务报表;每天会计人员都在低头忙碌着,尤其到了月末和年末,拨打算盘的声音从早响到晚。身边的老前辈调侃说会计工作是磨不断的“铁锁链”,环环相扣无止歇。如今只需在电脑中输入记账凭证,点击操作记账软件便可以自动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生成财务报表,使会计人员从以前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准确性和会计工作综合质量。
(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由于电子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连续多年的财务数据,并以极高的速度和准确性自动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打破了手工记账的局限性,提高了财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打下扎实基础,使财务管理工作由事后核算、反映和监督向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跨越。
(三)方便查询核对。会计手工记账时期若要查询或核对账目,需要到档案室手工翻阅各种会计凭证、账簿及财务报表,查找速度缓慢查找起来不方便;而实行会计电算化记账后,查询凭证、账簿和报表数据资料,可以在计算机记账软件中按要求直接查找核对,多年的会计信息数据均可瞬间查找并进行核对,极为方便快捷。
三、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不成熟。配备完善的财务处理软件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基础,选择会计软件的适用性对会计电算化的成功运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企业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不断修订,相应财务软件也需要持续改进完善。
(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均衡。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经济效益越好的大中型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越高,对财务管理工作影响越大;相反,经济落后地区或效益一般的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甚至尚未实行会计电算化,因此,未能及时将会计信息及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的预测提供给经营管理着,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计算机病毒攻击是无形杀手,稍有不慎将导致会计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软件系统瘫痪;部分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等。
四、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尽管会计电算化还存在诸多需进一步完善之处,且目前发展水平不均衡,但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发展会计电算化,可以在已建立起的过去经营活动详细记录的基础上,通过适时处理,及时掌握经济活动的最新动态,为加强财务管理、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因此,不仅应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更应将会计电算化向深度进一步发展。为此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针对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健全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明确各电算化操作岗位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权限,严格按职责和权限进行操作,真正将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二)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提高会计电算化操作水平。针对单位会计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具体工作要求,科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根据对象分层次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会计人员逐步成长为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具备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三)持续改进财务会计软件功能,加快电算化软件由“核算功能型”向“管理功能型”的过渡。这需要完善的信息化系统的有利支撑,目前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看,核算模块不能适应企业全面管理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及物流管理系统等不能互相兼容,各有各的程序,各有各的标准格式,造成相互之间数据不能共享,互相提供数据需人工进行二次处理,操作程序较繁琐。要真正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和提升企业内涵建设服务,需将各个信息系统进行融合兼容,统一纳入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各子系统的按需对接与兼容,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角“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