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义

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义

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因子分析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分析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指在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其内外部资源,优化自身经营结构,以期在金融市场上较竞争对手拥有相对优势,不论是在获取盈利还是在控制风险方面都走在同行的前列。

本文中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过程见下图。首先,建立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成分因子,并进而运用主成分因子得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得分排名;最后,对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竟争力进行因子分析,选取了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这10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选取指标体系中的资本利润率(X1)、品牌(X2)、存款总额(X3)、营业利润率(X4)、权益乘数(X5)、资产收益率(X6)、资产总额(X7)、资产负债率(X8)这八个指标来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在变量资产收益率、资本利润率、营业利润率上有较大载荷,这些变量反映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状况,因此命名为盈利因子;第二个因子在变量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品牌上有较大载荷,这些变量反映商业银行的发展潜力,因此命名为发展潜力因子;第三个因子在变量有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上较大的载荷,这些变量反映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因此命名为风险控制因子。利用这三个因子就可以较好地概括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八个指标。

由盈利因子、发展潜力因子、风险控制因子的得分及排名以及总得分及排名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下表的综合得分排序来看,工、交、中、建行的竞争力排在前四名。这种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工农中建作为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不论是在起步时间、政府支持还是客户资源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此外,近年来,交行作为我国的第五大商业银行,也充分利用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各项指标向好。因此,综合得分排名说明了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因其先天的优势而使自己的地位不可撼动。

(2)从第一个公因子(盈利因子)的排序可以看出:招商银行位居榜首,这说明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和争夺客户资源方面渐显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小股份制银行旺盛的生命力。相反,四大行在这方面由于长期的制度落后和激励机制的缺失,已经渐渐让位于中小银行。

(3)从第二个公因子(发展潜力因子)的排名可以看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名列前四位。这一结果主要是有银行的资本金规模决定的。四大行的资产规模历来占据国内银行的半壁江山,资产规模的壮大使它们有足够的资金放贷,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发展实力。

(4)从第三个公因子(风险控制因子)的排序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个因子上的得分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大型商业银行本身享有市场垄断地位,在风险控制意识方面并不如中小银行强,而且由于资本金规模的巨大使得它们控制风险的难度加大。但是,要想银行有可持续的发展,风险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风险管理创新,在风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三、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一)扩大资产规模

扩大资产规模,可以有多种途径: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发行金融债券,都能扩大银行的资本实力;又如,通过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增强银行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也要高度关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使银行不良贷款在可控范围内。

(二)拓展利润空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要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可以尝试不占用自有资金的中间业务和高利润率的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备用信用证等,这些业务可以增加银行的盈利能力,使得银行的业务种类朝着多元化的角度发展。

(三)强化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在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良好的风险管理体制对于保障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内控体系的建设,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建设等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Rainer Breite,Hannu Mhata.Evaluating Collaboration and Core Competeneeina Virtual Enterprise[J].PsychNologyJournal,2003,l(4):391一399.

[2]钟志勇.商业银行之定义与商业银行法之适用范围[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26(5):104一107.

[3]彭冰.商业银行的定义[J].北京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l):114一123.

[4]张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D].郑州:郑州人学,2007

[5]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2.

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比较;数据包络分析;购买力平价;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5)-0046-07

一、研究意义

根据我国政府加入WTO组织时的协议,我国的银行业只有五年的保护期,人世五年后要开放所有的人民币业务,现在已经过了最后的保护期限。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还存在人员过多、效率低下、金融风险较高的诸多问题。为了应对国外商业银行的竞争,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效率差距到底有多大,这是我国政府的金融监管和决策部门必须要掌握的问题,因此研究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的效率差距大小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国内商业银行进行国际比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需要考虑人民币与外国货币兑换的问题。现在我国的人民币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的趋势之中,如果只是利用人民币与外币的官方汇率来换算,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经常利用货币的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Parity,简称PPP)系数来换算本国货币与外国的货币,进行国际间的比较,从而避免比较失真的问题。而国内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绩效差距的文献虽然很多,但是还未见到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来比较中外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的,尤其是现有的研究在进行国际比较时都是采用官方汇率来换算货币的,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利用汇率换算货币可能导致比较失真的问题。本文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首先计算出中美货币之间的购买力平价系数(Pur-ehasing Power Pailty,PPP),然后采用DEA方法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与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确切比较二者在生产效率上的差距大小,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国的银行业经历了解除管制和高科技化的过程,通过放松对银行业的准入条件,放开国内的金融业,使得外资银行进入本国的金融市场,促进本国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同时采用高科技的设备,如自动取款机,网上银行等,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手段,最终达到提高本国银行服务业效率的目的,大量研究银行部门绩效的文献是通过比较本国和外资银行的效率及其变化来检验改革的效果。

比较银行的效率变化,最常用的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由Chames,A.et al在1978年提出的,是在不变规模报酬假设下得到的,称之为CCR模型。1984年Banker,R.D.et al.又把不变规模报酬假设修改为可变规模报酬假设,得到了可变规模报酬的DEA模型,称之为BCC模型。人们把CCR模型得到的效率称为技术效率,把BCC模型计算得到的效率称为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之高就得到了规模效率。

DEA方法自从提出之后,很快就被用来研究不同国家的银行效率,分析本国银行与外国银行的差距及其原因。Berg,S.A.et al.研究了北欧地区国家的银行效率,分别利用官方汇率和PPP方法换算货币,从中发现得到的银行效率结果基本相似。José Manuel Pastor et al.采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比较了西班牙与欧洲其它国家的商业银行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当中效率和生产率的变化,变量都是使用官方汇率统一用美元表示。Ana Lozano Vivas et al.利用DEA方法分析了欧盟成员国的银行绩效,通过利用效率均值作为参考指标,系统分析了欧洲银行的每一个银行在其中的位置。Simon H.Kwant利用PPP把本地货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研究了东南亚六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绩效,即中国香港行政区、南韩、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发现在1992~1997年间的运作成本是下降的,但是自从1997年以后,运作成本攀升,这与期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一致,说明银行由于处理问题贷款而增加了额外成本;劳动成本比例在1997~1999年间是下降的,说明银行在危机之后可以降低人力资本,但是不能自由地降低物质资本投入。类似地研究还有,Barbara Casu,Philip Molyneux、Joaquin Maudos,et al.等。

国内方面,利用DEA方法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文献已经很多。李希义、任若恩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变化和趋势,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是最低的。李希义、任若恩。则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人世前后的变化,发现:虽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整体上是提高的,但是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差距则没有减小。张健华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1997~2001年间的效率变化,郭妍则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以及影响因素,但迄今还未见到利用DEA方法来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效率进行国际比较的。而且,国内在比较我国银行与国外银行的绩效时,基本上是采用指标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如,李萱挑选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的在1999年7月《Banker》杂志排名在前四位的商业银行,从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银行利润率等方面,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比较,李元旭则只选取了国内的交通银行与浦发银行作为样本,通过股权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产利用率、利息支付率等指标来比较这两家银行与花旗银行和荷兰银行的差距。本文则用DEA方法来比较中外银行的效率差距。

在进行国际比较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关于货币换算问题。现在人们采用的换算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官方汇率,二是采用PPP方法。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采用汇率与PPP计算的结果差距不是很大,如Berg,S.A.et al.的研究结果所示;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讲,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时,汇率往往不能充分反映两国之间商品的真正价格,尤其是在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情况下,而利用PPP则避免了这个局限。国内现有利用PPP对我国进行国际比较的,以制造业居多,如,任若恩在中美制造业分部门双边比较的基础上,利用多边加总方法对中国和其它国家进行了多边比较,而利用PPP来比较金融业方面的研究迄今还未见到。现在国内现有文献在对商业银行进行国际比

较时,换算货币时使用的都是官方汇率,迄今还没有见到利用PPP进行国际比较的,本文就试图弥补这一点。

三、商业银行的数据和投入产出定义

(一)银行的投入和产出

利用DEA研究商业银行的效率时,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就是需要确定银行的投入产出。国际上对关于银行的投入产出的定义一直有不同的意见,现在常用的定义银行投入产出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生产法,一是中介法。在实际研究中,人们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参考生产法或者中介法,来定义银行的投入和产出。如,Joss Manuel Pastor et al.在比较西班牙与美国等国家银行的效率时,定义产出为贷款、存款和其它生息资产,投入是非利息支出和个人支出;Ana Lozano Vivast定义银行的投入是人力支出和排除人力支出的非利息支出,产出则是贷款、存款和其它盈利资产;而Barbara Casu,Philip Molyneuxt在比较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的银行效率时,将总贷款和其它盈利资产定义为产出,把总成本、客户和短期资金当作投人。Leigh Draket在研究英国银行的效率和生产率时,把贷款、流动资产和投资、其它收入当作产出,而把固定资产、劳动人数当作投入。

国内利用DEA研究我国银行的效率时,定义银行的投入产出也不同。张健华定义投入为股本、固定资产和各项支出,产出为存款、贷款和税前利润;郭妍在研究中,把人员、网点数、资本量、支出额作为银行投入,把存款、贷款、利润、总收入作为产出。李希义、任若恩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变化时定义投入为固定资产、劳动力和存款,产出为营业收入和证券投资。

研究发现,国内的研究大部分在定义我国的银行投入产出时,一是没有考虑到银行的证券投资,还有的就是直接把贷款当作了产出;由于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因此这里显然不能用贷款和国外的银行直接比较。为了可以进行国际比较,在银行的投入产出定义上也必须与国际上的定义接轨,使得具有可比性。为此,我们参照Leigh Drake和李希义、任若恩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时的定义,来定义银行的投入产出。

对于产出方面,我们把营业收入和证券投资定义为我国银行的产出。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如果把贷款当作一项产出,可能对银行的效率评价产生歪曲,因此不把贷款一项当作产出,而是把营业收入当作一项产出,这样就避免了不良贷款的影响。同时参照国外的文献,把证券投资当作一项产出,因为证券投资时商业银行除了贷款之外,是一项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在我国的存款利率不断下降、政府号召居民消费投资的前提下,证券投资就成了银行的一个获得收入的重要渠道。

至于投入方面,相对外国银行,国内银行的劳动力人数过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人数最少的中国银行在2002年职工也达到174919人,最多的农业银行职工总数则有490391人,而美国最大的花旗银行只有255000人,Bank of New York只有19435名职工。德国的Deutsche Bank有职工77442人,英国的Co-operative Bank只有4161人,因此我们把劳动力当作一项投入,比较国内商业银行的劳动力的剩余程度。同时参考Leigh Drake的定义,把固定资产当作另一项投入,因为国内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太多,导致办公建筑、设备的投入过多,从而使得产出相对不足。另一项投入是存款,用来分析银行利用现有存款等负债进行投资、获取收入的能力。

(二)银行样本

本文选取的国内银行样本是2002年我国的十四家商业银行,包括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十家资产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占有了我国银行业金融资产和业务的大部分,因此可以充分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的概况,这些商业银行的数据是从2003年的《金融年鉴》上计算得到的。之所以选取2002年,是因为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组织后的第一年,我国政府对银行业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要求国内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控制贷款规模,补充资本金,降低营业风险。通过比较本年度国内银行与欧美国家的较好银行绩效,能更好地找到国内商业银行的差距所在,给银行的管理者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至于外国的银行,本文选取的参考国家是美国、德国和英国这三个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这三个国家的银行业也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完善的银行业之一,因此与这些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做比较,才可以充分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效率差距。由于这些国家的商业银行数目很多,仅美国一个国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就有上百家,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获得这些国家所有商业银行的数据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本文不是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与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全部商业银行做比较,而是与这些国家的业绩最好的商业银行做比较。英国的《Banker》杂志每年都要对全球的银行进行排名,因此根据这几个国家的商业银行的排名,我们分别选取了美国的10家商业银行,德国的10家商业银行,英国的11家商业银行,所选的这些商业银行在本国的排名都在前三十位以内,相当于选取了这些国家最好银行的一部分作为比较对象。这些外国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自这些银行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

为了进行国际比较,我们采用PPP把不同国家的货币换算成同一种货币单位。本文之中除了劳动力之外,其它变量统一都用美元来表示。英国、德国的银行数据都采用这两国对美元的官方汇率来变换。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我们先计算出了金融行业2002年人民币与美元的PPP系数。然后利用PPP系数把人民币换算为美元。

四、实证结果分析

我们利用前面介绍的DEA模型,计算出了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效率结果,并进行了比较。

(一)技术效率的比较

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的银行有美国的City Group、Charles Schwab Corp,德国的Bayerisehe Landesbank、Landesbank Baden-Wurt-temberg、Hamburgische Landesbank、LandesbankRheinland-Pfalz Girozentrale,英国的Merrill LynchInternational Bank,技术效率等于1,这些银行是最好的银行。相比之下,我国的商业银行没有一家处于前沿位置上,都是技术无效的。与发达国家的绩效最好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见表1。

我国的商业银行之中,技术效率最高的是民生银行,结果是0.328,其次是深圳发展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技术效率分别为0.325和0.315;技术效率最低的是中国农业银行,只有0.123。也就是说,与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即使技术效率最高的民生银行,技术非效率也只有0.672,即在同样的产出下,应该的投入只需实际投入的大约三分之一,即实际投入中有三分之二是过剩的。

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的技术效率是最高的,结果也只有0.223,要减少实际投入的四分之三强。中国农业银行的技术非效率高达87.7%,只需实际投入的八分之一仍可保持同样的产出。中国建设银行的技术效率等于0.127,只比中国农业银行多0.4%,只需中国建设银行的实际投入的大约八分之一。中国工商银行的技术效率为0.183,技术非效率为0.817,中国工商银行的应该投入只有实际投入的不到五分之一。2002年,每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职工人数有几十万,职工最少的中国银行也有17万多人,实际需要的只有大约4~5万人,中国农业银行有四十多万职工,而只需大约五万多人即可。虽然这几年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在裁减分流人员,合并机构,撤销亏损的网点和分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2年,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性机构总数为98727个,比上年减少10324个(其中县级支行减少851个),下降9.47%;在岗人员总数为163.84万人(含临时工35.16万人),比上年减少12.29万人,下降6.98%,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人员过多、机构臃肿的弊端还是很严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裁员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中,技术效率最高的是民生银行,而交通银行的技术效率最低,只有0.191。招商银行的技术效率比交通银行高3.4%,结果是0.225,广东发展银行的技术效率为0.235,这三家银行的技术非效率在80%左右。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和福建兴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在0.27~0.30之间,这几家银行的技术非效率大约为70%。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技术效率在0.3~0.33之间,应该减少的比例在三分之二以上。可见,与欧美最好的银行比较,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比较严重的投入过剩问题。

(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比较

技术效率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部分,下面来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纯技术效率最高的还是民生银行,为0.366,最低的仍旧是中国农业银行,只有0.123。国有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与技术效率相比,高出程度很小,最多在1%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比技术效率也未增加多少。国内银行的规模效率很高,最高的是中国农业银行,规模效率为0.996,非常接近1,规模效率最低的是广东发展银行,结果是0.846,其次是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规模效率分别等于0.87和0.894,其余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在0.9以上,说明国内商业银行在经营规模上效率还是较高的。导致我国的商业银行效率低的主要因素是纯技术效率。

(三)效率均值比较

效率均值反映了商业银行行业资源的整体利用状况。表3描述了2002年中国与美国、德国、英国业绩最好的银行的效率均值。

从表3看出,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2436,与最高的德国相差大约为0.6,与美国英国相差也在0.4左右。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2619,与最高的德国相差0.63左右,与英国的相比大约少0.47,比美国少0.41左右。至于规模效率均值,与这几个国家的结果相差不大,比最高的美国的结果只少0.0246,比德国少0.0217,比英国大0.05左右。图1显示了我国银行与这三个国家业绩最好的银行的效率均值比较。

从图1看出,我国的商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较,在技术效率上有明显差距,具体分析就是主要在纯技术效率上有很大的差距,而在规模效率上的差距却不明显。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差距见表4。显然,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平均值大11.2%,纯技术效率均值提高12.2%,但是规模效率均值却比国有商业银行的小4.5%,规模效率的整体差距不是很大。因此,从整体上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比国有商业银行的高,资源利用率比国有商业的高10%多,与外资银行竞争,还是比国有商业银行有较大的优势。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义范文第3篇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日趋多元化,业务范围日益广泛,国有商业银行及其股东的关联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关联交易的规范与治理日益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话题。

关联方和关联交易

各国的公司法、证券法以及会计准则中对关联交易的界定,在内涵和外延上差别较大。本文主要讨论对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有借鉴意义的一些规定和做法,与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

关联方的界定。关联方的界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概括方式,即通过抽象出关联方的一般特征,以此来判别关联方;另一种是列举方式,即将不同形式的关联方罗列出来。多数国家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体现了会计所遵循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缺点是在具体适用方面存在困难。对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有关关联方的定义来说,外延比较广泛,但对关联方界定的实质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经营决策具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的人或实体,其本质是“对一方的经营和决策具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

我国对关联方的界定主要见于企业会计准则和沪深股票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中。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我国也采用的是概括方式与列举方式相结合的立法体例。最新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将受国家控制的主体列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不再豁免利润导向的主体披露它与其他受国家控制的主体之间的交易。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规则的做法是对中国发行人单独进行专门的规范,不认为中国政府机关是中国发行人的关联人士,我国由于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如果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势必使企业披露成本大增,关联方的范围显得过于宽泛。因此,如何将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进行衔接,是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联交易的界定。对于关联交易,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关联交易一词最早见于德国的法律,它一般是指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日本、中国香港和国内却采用关联交易的提法,英美法系国家则采用“自我交易”提法。此外,还有些国家虽未直接提及关联交易,但在公司法中存在“董事抵触利益交易”、“董事与公司间的利益反向的交易”等提法。《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规定关联方交易为: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相互转移资源或义务,不论是否收取价款。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则定义为: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被认为是关联方交易,即使它们在会计上没有确认。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出,各国对关联交易的界定有两个特点。首先,关联交易发生于关联方之间,交易的公平性不容易评价。其次,各国对关联交易的界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要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资源或义务的转移,就应认为发生了关联方交易,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也不论在会计上是否得到确认。在实践中,关联方的识别是很困难的,关联交易本身也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对关联交易进行规范是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难点。

从我国相关法规对关联交易的定义看,《公司法》为关联交易的规范提供了原则性框架,会计准则和沪深资本市场《上市规则》对关联交易的定义进行了具体界定,虽然在表述上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二者的差异体现为:《上市规则》中对上市公司关联股东和关联自然人的定义较为宽泛,比如包括了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法人及自然人。《上市规则》中还引入了“潜在关联人”和“历史关联人”的定义:前者是指根据与上市公司关联人签署的协议或作出的安排,在协议或者安排生效后,或者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将成为关联法人或关联自然人;后者是指在过去十二个月内曾经是上市公司的关联法人或关联自然人。

银行股改中的关联交易

在股份制改革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关联交易相对简单,但在新批准部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入股保险公司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将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如何妥善处理集团公司内关联交易将成为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政府通过国有投资公司(如中央汇金公司)对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并控股以后,对这些投资控股公司下属的金融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如何确认和规范将是一个新的课题。另一方面,在新的国际会计准则框架下,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否应该作为关联交易进行披露和规范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中央汇金公司成立后,其投资或注资的对象已经囊括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并且在此过程中打造了建银投资、银河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投资实体。按照关联交易规范的有关规则,同受一个实体控制的企业属于关联方,这在国有商业银行境外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法律和规则上的障碍。因此,理清像汇金这样的国家投资公司与其注资或控股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汇金公司作为准政府机构,其与中信、光大这类控股公司不同,是纯粹的控股公司,只负责控股、派出董事,而不从事商业经营。此类公司只要符合香港联交所关于中国政府机构的定义,其所控制的企业之间将不被视为关联关系。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发行H股的实践看,各行均已得到香港联交所豁免披露其与同受汇金公司控制的金融企业之间的关联方关系的义务;保荐人(主承销商)与发行人律师也都不将汇金公司视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关联方。

随着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推进,类似汇金公司这样的国家投资公司的平台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相关法律法规对其没有明确的界定,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关联交易规范和披露等方面都会显得无所适从。因此,目前关于银行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方面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随着金融业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银行控股公司、金融控股集团逐步浮出水面。目前工、农、中、建、交等商业银行已不是单纯的商业银行,随着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将进一步发展,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发展成为各类金融控股集团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目前的分业监管格局和现行会计法规及上市规则下,如何规范内部的关联交易也将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先,金融分业监管的格局为国有商业银行内关联交易规范带来了难度。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关联交易首先要受中国银监会的监管,中国银监会先后出台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关于规范股份制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的通知》和《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来规范商业银行的关联交易披露和管理。此外,对于上市商业银行的关联交易还要受中国证监会的规范和交易所上市规则的约束。从内容看,中国银监会的监管并未超越证券市场原有的力度,只是将未上市商业银行的关联交易纳入监管范围。

其次,我国会计制度长期处于分割状态。我国执行的是分行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在90年代以来的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目前仍仅在上市公司中实行。

第三,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业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深化,金融业的关联交易问题可能日趋复杂并呈现出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点。这一趋势将使现行的有关一般企业关联交易的规范运用到金融业时显得不相适应。

银行与非金融国企的关联交易。经过多年改革,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金融企业,因此,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应局限在其是否同受国家控制,而应考虑交易的本质是不是自主的市场行为。

银行关联交易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关联交易形式是关联方信贷、关联方担保等。目前在上市商业银行中,各家银行都能履行披露义务,对关联交易进行规范的披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汇金公司与财政部对国有商业银行做出的交易安排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影响较大。从披露的关联交易情况看,汇金公司与各家银行签订的期权合同及今后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转让与注资事项,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收益与资本金有重大影响;而财政部也安排社保基金理事会认购国有商业银行股份。虽然根据财政部及汇金公司的性质,这类交易可以豁免相关的披露程序,但是从重要性的角度来看,此类交易应在今后制定规范时予以关注。

其次,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实现完善公司治理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在改制和上市过程中通常采取了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措施,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与战略投资者当然地成为关联方。在战略合作协议的框架下,今后国有商业银行与战略投资者之间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交易都会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或者持续性的关联交易。

第三,国有商业银行通过集团内部其他金融企业转移不良贷款,保持其资产质量的关联交易仍然存在。目前已经改制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先通过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后通过核销等方法进行了处理,但今后发生的增量不良资产银行是否完全可以自主消化尚不明确。而未来银行、证券、保险混业的可能前景,使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自身控股的机构来进行不良资产转让的空间是存在的,其规范问题也应予以明确。

第四,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集团内部有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多个实体,随着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它们之间进行的资金往来、证券买卖、咨询服务、担保等交易事项可能会更加突出。

国内对关联交易也制定了一些有关法规,但目前来看也有一些问题。

《公司法》和沪深上市规则对关联交易的规范。在公司法方面,我国原《公司法》对关联交易的规定过于原则,过于简单,流于表面,而新《公司法》在关联方的范围、损害赔偿责任、利害关系人表决排除、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法人资格否认制度等多方面对关联交易进行了规范,为我国关联交易规范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对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范,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中,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4年修订版)》对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就主要是以强化披露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还引入了关联董事和关联股东回避表决制度,并加强独立董事在关联交易审查方面的作用。因此可以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范总结为三部分,即关联交易表决程序合法;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的公允性无异议;按照有关规定对关联交易进行充分披露。

银行监管法规对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规范。对于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我国《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商业银行法》第四十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对商业银行关联交易问题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指引》第十四条和第二十七条规定了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和董事的诚信和勤勉义务;第七条至第十条就股东与商业银行的关联交易进行了原则性规定;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关联交易的授权机构和程序。

另外,银监会先后出台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股份制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的通知》和《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界定,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规范已经从零散走向系统,由原则走向具体,其中《管理办法》对“一般关联交易”和“重大关联交易”的定义为现实中对关联交易的确认提供了实用的法律依据。不过,对于复杂的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来说,目前的规范还是不够的,规范的力度和针对性均不够。

多角度治理银行关联交易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有关关联交易的法规和规章。证监会有必要协同银监会制定和完善上市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指引,并且在监管层面上加强协作,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完善执法环境。

其次,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使国有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更加透明、公正。通过完善分类表决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表决权回避制度等,使国有商业银行股东、存款人的利益免受不当关联交易的侵害,充分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第三,深沪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也应考虑到上市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特殊性,进一步完善上市规则。虽然银行类上市公司家数还不多,但其在A股市场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两市上市规则中应该充分考虑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关联交易问题,进一步完善上市规则。这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以及银行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成本效率;SFA方法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1-0019-03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商业银行控制成本的能力,关系到银行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的效率关系到金融资源在社会中的配置。特别是中国的银行业在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后,如何有效控制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界关注的焦点,所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就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银行成本效率研究在国外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课题,国外的研究比较多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就比较少且得出结论也不一致。一些相关研究比较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其结果表明银行效率普遍低下,国有商业银行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更低。迟国泰等(2005)运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明显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贷款产出质量是决定这一差异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也有些研究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何韧(2005)利用DEA方法测定上海1999-2003年银行业效率,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要好于其他商业银行。刘玲玲、李西新(2006)运用SFA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和德国银行的成本效率,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水平较低,成本浪费较为严重,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曲线比股份制银行成本效率曲线陡峭,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对成本控制产生了显著作用。

二、研究方法

在对银行的效率研究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前沿效率分析,其核心是根据一组已知的投入产出值,定义出所有可能的投入产出组合的外部边界即生产前沿面,使得所有的观察值均在边界之内,每个观察值与边界的距离为该生产点的效率。对银行效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方法:参数法和非参数法。

参数法对银行的规模和多样化效率进行分析,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估算出前沿成本函数中的未知参数,然后计算出理论最小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值。主要有随机前沿方法(SFA)、自由分布方法(DFA)和厚前沿方法(TFA)。其中随机前沿方法是参数法的典型代表,应用比较广泛,其他两种方法是SFA方法的变形。这三种方法都需要对银行效率前沿函数的具体形式进行界定,并通过银行样本数值估算出效率前沿函数中的参数。

在研究银行效率的时候,最广泛采用的SFA模型是根据Battese 和 Coelli(1995)提出的效率模型:

Yi= βxi+(Vi+Ui),i=1,…,N

这里Yi表示第i家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对数);Xi是K×1的关于第i家企业投入价格和产出的向量;β是未知参数向量;Vi是随机变量,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其独立于Ui这个非负的随机变量,Ui被认为是生产中的成本非效率项,经常被假定服从半正态分布。

三、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在进行银行效率测度的时候,对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很重要。在已有的研究中,指标的选取主要有生产法、中介法和资产法三种。

本文将投入变量设定为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和可贷资金成本。本文利用营业费用即业务管理费来代替人力成本和固定资产成本的总额。

产出指标的选择采用资产法,产出变量设定为有效贷款(除去不良贷款)、投资与证券、非利息收入。贷款包括短期、中期、长期以及其他贷款,并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投资与证券包括银行的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期权投资。在考虑银行的传统贷款、投资与证券业务收入外,还考虑到银行非传统业务即银行的中间业务所带来的收入。表1中列出了确定的投入产出指标。

表1银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及定义

四、模型选取

在现有的研究中,对成本函数的设定早期多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对生产函数中的指数项进行估计。这种方法忽略了各类产出间的相关性以及产出的弹性。C-D成本函数的结构较为简单,自变量只为投入价格和产出,小样本下确定参数较为容易。但C-D成本函数假设银行规模收益不变,这导致其无法反映受规模变化影响的真实成本效率情况。为克服C-D生产函数的缺点,使之放松条件约束更为接近经济实践,经济学家以后的研究逐渐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形式。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具有二次可微分的二阶近似的形式,且允许各种银行产出为个别变量,生产要素之间也无需具有固定替代弹性、齐次性等条件限制等,从而具有易估计性和包容性等优点,银行效率研究采用此方法的越来越多。

该方法假定非效率项服从非对称分布,例如半正态分布,而随机误差项服从对称分布(通称假定为标准正态分布),并假定非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与估计方程中投入产出变量不相关。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可表述为:

lnRC=lnC+?着+u=A+■Bi・lnwi+■Cj・lnwj+

■■Dik ・lnwi・lnwk+■■Ejl・lnyj ・lnyl+■■Fij・lnwi・lnyj+?着+u

这里,RC为实际成本;C为理论最小成本;wi为第i项投入价格;其中i=1,2;yj为第j项产出数量,其中j=1,2,3;A,Bi,Cj,Dik,Ejl,Fij均为待定参数;ε为随机误差项,服从N(0, ?滓■■)分布;u为非负的成本费效率项,其服从|N(0,?滓■■ )|的半正态分布。在本文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确定的情况下,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方程可以化为以下形式:

lnRC=lnC+?着+u=A+Bl・ln■+C1lny1+C2lny2+C3lny3

D11ln■2+E11(lny1)2+E22+(lny2)2+E33(lny3)2+E12lny1lny2+E13lny1lny3+E23lny2lny3+F11ln■lny1+

F12ln■lny2+F13ln■lny3+?着+u

本文使用Frontier4.1(Coelli, 1996)对上面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Frontier4.1可以用来获得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随机前沿成本函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并可以采用面板数据、随时间可变或不变效率、半正态或截断正态分布、因变量是对数或者是原值的函数形式,所以可以采用此程序。

五、实证分析

(一)样本的选择

表2各个指标的统计值

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和银行年报

本文选取我国10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文中所使用的资料均来源于各个银行的年报和2002―2006年的中国金融年鉴以及相关网站,数据来自各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表2为各个指标的统计值。

(二)对参数的估计

本文使用Frontier4.1(Coelli, 1996)对成本函数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得出各个参数的估计值,对模型的统计检验采用变差率(γ=?滓■■/(?滓■■+?滓■■))和对变差率的零假设统计检验,即对成本函数的单边似然比检验统计量LR的显著性检验来判断。对变差率0.6900表明成本偏差是由随机误差和成本非效率项共同决定的(Battese 和 Coelli,1995)。在变差率为零的假设下,显著性水平为0.01的mixed χ2 的临界值为5.412,本文得到的LR值为15.465.412,所以上述模型的估计是有效的。

(三)计算效率值

通过对参数的估计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后证实所选取的模型的估计是有效的,可以继续进行分析,表3为确定各银行不同年份的成本效率值。

表3各个银行的成本效率值

图1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各年度平均成本效率曲线

在分析的10家商业银行中,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2001-2007年期间的效率平均值较其他几家银行高一些。图1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各年平均成本效率的曲线图。

六、讨论和建议

通过与前几年对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文章对比表明,中国的银行成本效率是在不断地提升的,由图1中股份制对样本中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成本效率对比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相差不大且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也在处于不断的改革的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股份化和上市的改革,通过对年报中的数据整理可以看出,中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自2001年以来大幅度地减少,不良贷款率下降百分比高于其他几家银行。

由此,针对中国在不断地调整对银行业的各种政策的基础上,银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效率也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控制不良贷款率方面,从制度上控制不良贷款,也就是完善银行信款制度,组建由专门信贷人员担任委员的审贷委员会,并成了资产监控部,在贷款后对贷款企业采取动态监控;加强管理,降低银行的营业费用;适当提高中间业务的比例,增加银行的非息收入等。

参考文献:

[1]魏煜,王丽.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一种非参数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0,(3):45-48.

[2]钱蓁.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SFA方法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1):41-46.

[3]刘志新,刘琛.基于DFA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4,(4):42-45.

[4]何韧.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银行业的考察[J].财经研究,2005,(12):29-40.

[5]吴栋,周建平.基于SFA的中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选择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7):47-60.

[6]张超,顾峰,邸强.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测度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6):116-119.

[7]Tim Coelli. A guide to FRONTIER Version 4・1: A computer program for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and cost function estimation,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Center for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 Working Paper.

[8] Shujie Yao, Chunxia Jiang, Genfu Feng and Dirk Willenbockel. WTO Challenges and efficiency of Chinese banks [J] .Applied Economics,2007,(39):629-643.

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化;银行业;资本效率、演变机理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Q055)。

作者简介:李强(1978-),男,陕西蒲城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内部控制、非营利组织风险管理研究;刘孟飞(1979-),男,湖南邵阳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组织、公司治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F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6-0161-05收稿日期:2012-04-12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一)研究方法

研究银行效率问题的文献很多,其中较常用的估计方法是Aigner 等(1977)和Meeusen 等(1977)提出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PA)。其优点在于能测量每个样本在样本期内各时点上的效率,并通过对误差项的分解滤掉随机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具有稳健性。Fries 等(2005)进一步指出,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问题更可能发生在转型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以SFA比其他方法更适于研究转型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效率问题,因此,本文采用SFA模型进行分析。

在银行要素投入效率研究方面,Battese 等(2000)和Kumbhakar 等(2001)利用劳动需求函数分析了瑞典银行业劳动投入效率及其调整过程,其方法如下:

假定以劳动需求函数表示劳动投入的理性状态,边界要素投入量xit是劳动要素价格wit、给定产量yit的函数,其函数形式为

xit=f(wit,yit) (1)

边界要素投入量xit与实际要素投入量xit的关系为

xit=xiteuit (2)

其中,uit为技术无效率,uit=zitδ,zit为影响无效率值的DMU特征变量向量;可定义要素投入无效率为(xit/xit)=euit≥1,其值越高,代表DMU越无效率。

将(4)式取自然对数,加上随机干扰项vit,则成为

lnxit=lnxit+uit+vit (3)

(2)、(3)式设定函数形式进行回归,即可求出各项参数估计值,包括:要素投入无效率值、DMU特征变量向量zit的估计系数。

(二)模型设定

本文参考Battese 等(2000)和Kumbhakar 等(2001)等文献的做法,并将其推广为银行资本要素投入模型,设定资本要素需求函数进行效率估计。在函数具体形态方面,由于超对数函数是CobbDouglas、齐次、位似等函数形态的一般式,具有容许交互影响项存在、可处理多投入多产出问题等一系列优点,以往学者在进行金融体系效率相关研究时,大多将金融机构的生产函数设定为该形式,因此本文建立一个超对数资本要素需求随机边界模型,其具体形式如下:

lnx1it=β0+β1lny1it+β2lny2it+β3lnw1it+β4lnw2it+β5lnw3it+12β6lny21it+12β7lny22it+12β8lny1itlny2it+12β9lnw21it+12β10lnw22it+12β11lnw23it+12β12lnw1itlnw2it+12β13lnw1itlnw3it+12β14lnw2itlnw3it+12β15lny1itlnw1it+12β16lny1itlnw2it+12β17lny1itlnw3it+12β18lny2itlnw1it+12β19lny2itlnw2it+12β20lny2itlnw3it+β21t+12β22t2+vit-uit(4)

相应的无效率效应模型为:

uit=δ0+δ1control+δ2foreign+δ3stock+δ4share

+δ5ownship+δ6time+δ7asset+δ8GDP(5)

式(4)中,x1it为资本投入;y1it、y2it为产出;w1it、w2it、w3it分别为资本、资金和劳动力的价格;t为时间趋势;vit为随机干扰项;uit为衡量成本无效率的非负随机变量。式(5)中,control、foreign、stock、share、ownship、time、asset、GDP为无效率效应变量。α、β、、θ、ρ、δ为模型待估参数。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在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采用中介法来分析银行的投入、产出关系,并定义两个产出变量和三项投入要素的价格变量,将产出定义为贷款与其他盈利性资产;将要素价格定义为要素支出与要素投入的比值,即资本价格为业务及管理费扣除劳动力成本后的余额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劳动力价格为劳动力支出与劳动投入量的比值,资金价格为利息支出与各项存款即借入款总额的比值。本文的研究样本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17家商业银行。本文样本期间为2000年~2010年,数据来源于国泰数据库、历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以及各银行年报,对于个别缺失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补齐。

对于无效率效应模型变量的选取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据研究目的、样本选择、所掌握数据质量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指标。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所带来的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和银行机构内部治理机制改革所带来的治理结构变化两个方面,另外,以往研究大都证实银行资产规模、宏观经济环境与效率存在显著关系,考虑到时间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模型选取包括市场环境、治理结构、资产规模、宏观经济环境等在内的8个影响因素变量。变量的具体含义如表3所示。

表1银行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与定义变量变量名称变量定义x1it资本投入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单位:百万元y1it产出1贷款总额(扣除贷款损失准备);单位:百万元y2it产出2除贷款以外的其他盈利性资产总额;单位:百万元w1it资本价格(业务及管理费-劳动力成本)/固定资产净值; W2it资金价格利息支出/(短期融资总额+长期融资额总额)x3it劳动力价格劳动力成本/员工人数;单位:百万元/人注:劳动力价格变量沿用刘琛等(2004)通过计算有关资料中劳动力成本与总成本的关系后依比例提取的办法,按总成本的10%计提。

在无效率效应模型变量的选取上,考虑到银行效率水平受市场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竞争压力、政府管制以及资产规模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模型包含了治理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等3个方面共8个变量,其具体含义如表2所示。

表2无效率效应变量与定义

变量类别变量变量名称变量定义

市场环境contr市场开放1代表市场开放,0为市场管制share市场占有率银行年末贷款余额/全行业贷款余额

治理结构ownship是否国有1代表其是非国有银行,0为国有银行foreign外资参股1代表其在样本期间内经历了外资参股,0为无外资参股stock是否上市1代表其是上市银行,0为非上市银行

其他影

响因素time时间从2000年到2010年asset总资产取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GDP宏观经济环境取当年GDP的自然对数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资本需求随机边界函数估计结果

采用2000年~2010年17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FRONTIER 4.1软件进行迭代运算,估计结果整理于表3。

在表3中,LR检验结果是132和27,证实了复合误差中存在单侧误差。γ为0.99705,意味着综合误差中的绝大部分可归结为无效率,平均成本无效率值为1.29353,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银行的平均资本投入比理论上的最优投入高出29.35%。

表3无效率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A.无效率影响因素项变量名称估计值标准差变量名称估计值标准差常数项-7.75259***

(-3.38940)2.28731ownship-0.04883

(-0.83297)0.05863control0.12785**

(1.62670)0.07860time-0.12177***

(-4.30784)0.02827foreign-3.78802***

(-3.19565)1.18537asset0.15029***

(3.15301)0.04766stock0.04273

(0.36681)GDP0.116490.61269***

(2.86435)0.21390share0.01180

(0.19502)0.06049B.其他变量估计值标准差sigmasquared0.02416***

(11.11588)0.00217log likelihood function132.69936Gamma0.99705***

(25.76676)0.03870LR test of the onesided error27.47058平均无效率值1.29353注:括号内为估计系数的T统计量,估计数据基于Battese 等(1995)模型迭代42次计算获得;***、**、*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表4样本银行资本投入无效率测算结果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工商1.093191.043601.148841.267531.466121.324231.486881.312981.346411.263941.25826建设1.389931.251081.125091.350711.365611.251121.495641.549561.402441.187931.26117农行1.078131.049621.081081.077821.005471.421431.131111.287791.193221.035751.08056中行1.321701.210371.061841.029271.239211.012891.335501.353701.691891.315211.41214交通1.280561.145131.173751.005141.077241.165721.275001.500101.426781.088341.09161光大1.975071.688421.259581.089851.195441.290261.538041.596261.470641.366811.42633广发1.067881.020711.094791.184701.149081.614871.702041.416061.304221.086891.14733华夏1.521531.382701.250631.124761.182331.326131.478231.500931.497461.343251.17088民生1.251421.076921.284921.181971.504401.163561.051901.128151.053291.070031.21146浦发1.194021.063971.006011.126421.195591.170001.341511.450591.503311.405911.62337深发展1.603851.713961.512491.335011.506841.403161.386721.690971.863021.584001.76953兴业1.284431.311711.315891.218661.446401.440391.610131.584231.650791.428471.25918招商1.300831.503651.461281.247411.286851.337541.206161.150111.447641.256901.36045中信1.464021.481381.408521.091111.267591.217501.311851.451871.535421.344931.59191上海1.275951.262371.165901.026681.069801.116311.209951.418481.651391.293941.35081南京1.042961.032141.111941.037541.093441.075591.058471.011551.156941.008041.23504宁波\\\\1.129791.153911.076311.156521.514041.194521.32086平均1.321591.264861.216411.149661.245951.263801.335031.385871.453461.251461.32770

(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资本效率比较

表4给出了样本银行资本投入无效率测算结果:

为了更好地比较各银行效率水平的高低情况,我们将研究期间内各银行的无效率平均值及其排名情况绘制于图1。

图2显示,不同银行的平均无效率值差距十分明显,无效率水平最高的是深圳发展银行,无效率值高达1.57905;最低的是南京银行,无效率值仅为1.07851。还发现,股份制银行的无效率值排名普遍较为靠前,处在前5位的银行中有4家为股份制银行。而具有国有产权背景且民营化程度较低的大型商业银行排名则较为靠后,尤其是中国农业银行,其无效率值仅略高于南京银行。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银行资本投入效率水平在样本期内的变化趋势,图2描绘了2000年~2010年所有样本银行平均资本无效率值的演变轨迹。

显然,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在绝大部分年份均显示了较高的资本效率水平,股份制银行最低,而大型商业银行略高于股份制银行。三种类型商业银行的资本效率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在研究初期,资本投入无效率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2000年的1.32159

图1各银行的资本无效率平均值及其排名情况

图2平均无效率演变过程(2000~2010年)

下降到2004年的1.24595,但随后开始逐渐提高,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期间达到顶点,而在研究末期则存在反复波动。整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无效率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三)无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表3列出了市场环境、治理结构以及包括时间趋势、资产规模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在内的各方面因素所造成的无效率效应估计结果。

无效率效应模型所考虑的两个市场环境变量均为显著,说明市场环境变化是我国银行业资本效率演变的主要动因。市场管制系数为正,说明市场开放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效率有所降低,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随着市场管制的放松,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迫于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内资商业银行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本用于银行技术层面经验或技巧的学习,甚至不惜花费巨资用于银行资产设备的更新换代,短期内,必然给我国银行业资本效率的提高造成负面的冲击。市场力量系数为负,说明具有市场力量的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相比在资本效率上有明显优势,原因在于,和中小银行相比,资产规模庞大、资金实力最为雄厚的大型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且由于其国有产权背景能享受到诸多政府资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银行业市场环境演变过程中,受冲击最大的是中小股份制银行,而大型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和既有优势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模型所考虑的三个治理结构变量估计结果均不显著,说明在商业银行的资本效率改善方面,治理机制的积极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所有制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说明所有制变革对资本效率并无明显影响。外资参股系数不显著,说明引进外资并没有对资本效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不符合预期,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尽管我国已经承诺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但在外资入股比例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境外战略投资者作用的发挥。上市银行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表明上市银行的资本效率和非上市银行相比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时间变量系数的估计值为负且显著,说明资本效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明显改善。资产规模系数为正且显著,即资产规模越大,无效率水平越高,与理论预期相符合,这主要是因为规模越大,金融产品越复杂,管理阶层越多,银行需要监督管理的分支机构也越多,从而人越容易产生成本而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GDP系数为正且显著,即资本效率与GDP增长率负相关,原因在于,在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提高资产规模和分支机构扩张而带来无效率问题。

四、结论

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三种类型商业银行的资本投入无效率变化情况基本一致,研究初期下降明显,中期逐渐提高,后期又有一定程序下降,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在绝大部分年份均显示了较高的资本效率水平,股份制银行最低,而大型商业银行略高于股份制银行。整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效率水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资本无效率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市场力量的加强会显著促进银行资本效率的提高,而市场管制的放松在研究期间内给我国银行业资本效率的改善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近年来多方面的治理机制改革并没有给商业银行资本效率的提升带来明显的影响。研究还发现,资产规模与银行资本无效率显著正相关,说明银行机构在积极寻求规模扩张的同时更要注重资产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治理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效率的改善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改革的方向仍然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减少对内资银行的政策性照顾和行政性干预,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侯晓辉,张国平. 2008. 所有权、战略引资与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J]. 世界经济(5): 81-96.

刘琛,宋蔚兰. 2004. 基于 SFA 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J]. 金融研究6 (13): 142-147.

AIGNER D,LOVELL C, SCHMIDT P. 1977.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6 (1): 21-37.

BATTESE G E, HESHMATI A, HJALMARSSON L. 2000. Efficiency of labour use in the swedish banking industry: A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J]. Empirical Economics, 25 (4): 623-640.

FRIES S, TACI A. 2005. Cost efficiency of banks in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289 banks in 15 post-communist countrie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9 (1): 55-81.

MEEUSEN W,BROECK J V D. 1977. 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8 (2): 435-444.

KUMBHAKAR S C, HESHMATI A, HJALMARSSON L. 2002. How fast do banks adjust? a dynamic model of labor-use with an application to swedish banks[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18 (1): 79-102.

(编校:少卿)

A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Banking’s Capital

Efficiency in China under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LI Qiang1, LIU Mengfei1,2

(1.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