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科学实验的感受

对科学实验的感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科学实验的感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科学实验的感受

对科学实验的感受范文第1篇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师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自2001年至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十余年,但据调查发现,科学实验并未在小学教学中得到落实,绝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学实验这一课程并不重视,科学实验课一直作为非基础课在小学教育课程中存在,语文,数学等这些主课依旧是教师和学校集中精力的目标。这些主课仍然作为学生成绩质量考核的主要因素,科学实验的地位并未得到重视,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都投入在语文、数学这些课程上,忽视了科学实验。

2、科学实验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

由于学校关于科学实验的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一些学校缺少实验室以及基本的科学实验器材,这使得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可行性极大的降低,同时科学实验器材不能及时更新,也阻碍了学生深入探究科学实验。此外,因为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师大多由科学知识并不丰富的主课老师兼任,教师本身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与新课改的标准就存在较大差距,关于如何进行科学实验课程缺乏经验,导致科学实验课程无法很好的进行。

3、实验教学方法存在局限性

在调查中,正常进行科学实验课程的学校大都存在着实验教学开放性和科学性相矛盾的现象。这些学校的科学实验过程还属于传统的实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分配给学生统一的实验课题,例如制作电磁铁实验,是由老师把铁钉和大头针准备好,向学生演示操作,用导线缠绕铁钉一段,制成电磁铁,再连接电源,将大头针与电磁铁接触。

4、科学实验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外实验乏力

科学研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许多科学实验活动在一节课内并不能完成,需要更多的课外时间参与到实验当中去探究发现。同时,课外科学实验更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学生的积极性极大的影响了科学实验的过程。在课堂上,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科学实验,但是有些科学研究需要学生自主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以蝴蝶破茧成蝶为例,学生无法在课堂上体验蝴蝶成长过程,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察记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课外没有参与到实践当中。对于一些需要更长时间观察的科学项目,难度更大了。学生离开了课堂,少了学习任务的约束,自发主动性明显降低,也就很难养成自主展开实验的习惯。

二、改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措施

1、贯彻落实新课标,确立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内容,落实本校科学实验活动,要积极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科学知识,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课研小组的作用,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在科学实验项目中,教师应当准确的抓住实验训练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以用澄清石灰水比较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实验为例,引导学生自己想法收集所需气体,如用食品保鲜袋收集空气和呼出气体,然后把石灰水倒入袋中,观察石灰水变化,由学生自己做出结论。逐渐把教师的指导者地位转化为辅助者,让学生更大程度上理解科学实验,促进学生养成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浓烈的探究兴趣。

2、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验教学环境

科学实验的基础设施确保了探究学习能够正常进行,标准的实验室以及及时更新的实验器材是科学实验正常进行的保障。为此,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建立专项资金改善教学环境,配备完善的实验基础设施。

另外,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也与时俱进,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教教材。校方应积极建立教师培训机制,迅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确实保证科学实验在小学教学当中的有效性。

3、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根据不同学生对科学研究目标的理解,进行不同指导。鼓励学生产生不同意见,借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在实验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提升学生自主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加强学生之前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以制作和探究降落伞实验为例,老师在实验中起监督作用,由学生小组自主进行设计、制作、观察。组员之间相互合作剪好布料,用线连接。然后进行降落观察,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验中得到结论。

4、让学生感受科学研究在生活当中的意义,意识到科学研究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校方应该积极联系课堂外的科学实验组织,例如植物园,生物园等,确保学生进行课外研究的可行性。

教师应尽可能带领学生到课外科学实验组织观察学习,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科学,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

对科学实验的感受范文第2篇

1.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培养得到的重视度不够

在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之中,由于科学实验并不是占据升学成绩的“主科”,而是以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科学实验教学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其具体的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农村小学留守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而留守儿童的“祖父母辈”的学习观念相对比较保守传统,认为留守儿童只需要在课堂上学好了语文数学等基础的科目就可以了,锻炼科学实验能力完全是浪费时间。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些科目学好了完全就是浪费时间,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被迫放弃对科学实验的追求,很多农村学生具有良好科学实验的天赋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第二,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锻炼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很多的农村小学教师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仍然错误的认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可有可无的。很多的“主科”教师兼职担任科学实验课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科学实验课的时间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在这样的错误观念之下,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想得到长足的进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取得进步,就要首先纠正错误的观念,给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足够的关注。

2.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备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度,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也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相应的科学实验教学设备,提升农村科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农村科学实验教师的教学手段很丰富、教学技巧很出众,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有效地发挥出相应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科学实验设备设施的严重缺乏和设施的严重老旧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也因为设备的缺乏而难以真正地发挥出“素质教育”的魅力。

二、小学留守儿童提高科学实验能力对策

1.完善教学方法,引进实验设备

在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受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实验设备的匮乏,农村留守学生的科学实验基础知识一般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之中,科学实验教师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并引进帮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科学实验带给他们的快乐,有效的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充分地结合多媒体技术、引进实验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教学,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并在课堂上开展情景教学的方式,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升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的提升。

2.社会各界应当提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度

为了加强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建设,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科学实验能力不足的问题,就需要社会各界对农村科学实验教学投入更多的关注:首先,农村小学学校领导和教育局的相关主管部门应当改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进行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大力支持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应当为农村小学教学投入更多的专项资金进行科学实验教室的创建,并购入一定数量的科学实验设施,完善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设施储备,提升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最后,主管部门应当考虑提升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室的待遇,让农村教师职位更具与吸引力,让更多的科学实验人才进入农村小学去进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师的在岗培训,提升现有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师资力量,保证农村小学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对科学实验的感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83-001

小学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实际上是小学科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和后备力量。只有在科学实验的成功开展下,儿童才会对科学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一、小学科学实验设计综述

1.小学科学实验设计目标

1.1传授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小学科学实验设计要求之一就是传授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际的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须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及其实验技能,使其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督促其保持下去。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教师须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设备及仪器的准确操作、实验设计的方法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在实验完成之后,科学地总结并分析实验结果。如此一来,才能够保证在真正意义上启发和引导学生从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中,上升为抽象的思维理解,进而促进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开发。

1.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能力。常言道,兴趣是人生最好的导师。只有充分发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收获到更为印象深刻的知识。培养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同时能够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感受到学习实质上是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需求,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内在学习动力。

1.3扩散学生探索创新思维。为了扩散学生探索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方式来完成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为了进一步掌握一类物质的共同特征,教师可以运用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出单一物质,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2.小学科学实验的具体设计

小学科学实验的具体设计基本实验、基础实验、生活实验和探究实验四种。

2.1基本实验。该类别的实验是科学实验的起步阶段,主要内容是展示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科学领域内的基本设备和仪器,通过一定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本材料、物品类别及基本仪器的操作方法。在实验结束之后,学生必须能对之前的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及其结论作出准确和完整的表述,记住实验过程中涉及的规范操作,最后能够对实验现象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

2.2基础实验。基础实验在基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该类别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对小学科学中的经典理论进行印证实验。

2.3生活实验。生活实验必须基于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基本实验和基础实验的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已经对实验对象的观察和研究、实验仪器的操作和使用以及实验结论的总结和概述都有了较好的提升,才能够实践生活实验。

2.4探究实验。探究实验可谓是科学实验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科学实验的最终归宿。探究实验的主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环境,对生活中不明了的问题提出勇敢的猜想和假设,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胆地创设情境,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解释现实现象并形成具有创新性的实验结果,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

二、小学科学实验设计的案例分析

本文所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杠杆的研究》一课时的案例,实验是加深学生杠杆知识点的理解。

1.案例

1.1实验目的。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若能认识到它的规律,就能通过利用它来简化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利用观察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

1.2教学片断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无意间把笔丢到了讲台下就试着搬动讲台来找,并邀请学生来进行帮忙。在学生用尽力气还没办法的情况下提出问题: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完成?用吊机吊、把桌子、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2)实验步骤。①教师给学生介绍一种非常简单却能轻松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解释杠杆的含义: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物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称这样的棍子为撬棍,科学名称即杠杆;②示范用杠杆来撬起讲台,拿起掉下去的那支笔;③出示提前制作好的图片:一个杠杆,并标出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并附三个部分的定义;④再出示生活中利用杠杆的工具图:压水井、跷跷板,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标出三个点的位置。再展示给学生一些并不是利用杠杆的工具图,让学生来分辨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体验杠杆的组成和变化,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3)归纳总结。

师:大家的观察都很细心,下面我们就要进行讨论:什么是杠杆,为什么要利用杠杆?

生(回答):依靠支撑物能够撬起重物的木棒就是杠杆,用杠杆能够省力。

师:这位同学杠杆的定义是没错的,但是同学们,用杠杆都能省力吗?

生:讨论发言。

2.分析

很显然,每个步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得学生的认知由浅入深,由表象认识到内在掌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实验设计要求是相互渗透,同时完成的,而非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完成。

实验过程都是当堂完成,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手脑合作,对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简而言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致力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素质教育的贯彻和实施。

参考文献:

对科学实验的感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鲍志刚(1977-),男,蒙古族,黑龙江泰来人,洛阳理工学院数理部,助教;杨慧琴(1962-),女,河南洛阳人,洛阳理工学院数理部,助教。(河南?洛阳?471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洛阳理工学院青年基金(基金编号:2011QZ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99-02

由于工科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的特殊性,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其中包含力热光电等70多个大学物理演示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与自然界中存在的实验现象,以及人类的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许多项目是利用物理学基本原理结合创造性思维设计制作出来的,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既有古老的经典演示实验,如高压静电、海市蜃楼等,又有融合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的演示探索实验,如3D 影视、超导磁悬浮等,能适应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物理实验的不同要求。所开设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组织设计的,由小到大、由易到难,都能在本实验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更高需求。

一、工科开设大学物理演示的重要性

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但是,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层次的学生不能一概而论,应掌握其自身特点,分别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对于工科类学生,应侧重实验方法手段的探索,增强其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于理科类学生,应侧重实验理论方面的推导,逐渐培养其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能增加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文科类及其他学科的学生,应侧重实验现象的感官认识,通过亲身感受丰富多彩的演示实验,促进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增强科学实验的基础,培养务实、不浮躁的精神。

针对工科学生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一共两个学期,每个学期8个实验,都非常经典、针对性很强,而且又是与大学物理课同步进行,使学生受益匪浅。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如何把创新教育渗透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最大程度上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科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以及实验教学方法的选择,即取决于工科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其中演示实验在工科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有着其他辅助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一点就是直观性,通过演示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清晰地揭示物理规律,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次,大学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恰恰能够把物理学中经典的理论知识通过趣味性的演示实验展示给大家,做完演示实验后,能够使大脑非常积极地建立物理概念,领会物理思想,增加对物理世界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对工科学生开设物理实验,拓展物理学的科学普及功能,让工科学生学习一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学基本知识,感受大学物理学课本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的体现和延伸。了解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和密切关系,有利于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开展工科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

1.认真选择所要演示的实验项目

演示实验室内的项目大概有70多项,那么在一次实验课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有精心选择一些实验项目为重点演示讲解的,还有一些是一般讲解的,剩下的实验项目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摸索、实践达到目的的。教师一定要时刻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以一种什么样的讲解方式和演示方法是非常重要。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范范介绍,弄得学生眼花缭乱,使学生抓不住重点,达不到巩固或者建立正确物理图像的目的。选择一些典型的经典的实验详细讲解,而且能够引起绝大多数同学兴趣的实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教师提问式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其中隐藏的物理概念,而且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对于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益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演示实验的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性,使学生能够用心思考,这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学生是被动式学习,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来做演示实验,使他们有了表演和参与的机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也有了发挥自己潜能的条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学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而且事半功倍。

对科学实验的感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59-001

小学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要的位置,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在《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1学生的实验科学素养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然而,从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教学的课堂实验活动表面热热闹闹,其实,实验进行的比较孤立,与思维过程的联系程度不深,这是不利于改善教学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当前课堂中实验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到位,缺乏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因此,教师如何提高教学科学实验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实验,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一、明确实验目的

科学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这是科学实验严谨性的最基本要求。实验要为教学服务,为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例如在《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中,存在很多有关液体流动的实验,无论是水在玻璃板上的流动,还是花生油在玻璃板上的流动,都是为了证明不同液体的流速是不同的,都是有明确目的的。如果为了实验而实验,缺乏明确的目的,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的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验,结果是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一定要事先明确实验目的,紧紧围绕实验目的设计实验,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二、确定实验重点

实验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另一大因素就是实验重点是否明确。比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重点就是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流速比赛前关于液体用量、高度、时间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个实验没有确定出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这个重点,就不能够保证实验中除了黏度其他条件相同,从而对学生得出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结论

实验重点确定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变量,来构建抽象的实验模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结论。这一过程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但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粗浅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这时候教师要适当呈现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结论。比如《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可以让学生观察食盐和水,沙和水混合后的变化,很多学生都会说:“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你看到了什么认为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呢?”学生认为变小了,消失了就是溶解的表现。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前概念设计过滤分离、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等环节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2

四、总结实验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总结实验效果,学会自我探究,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先是进行设想,然后进行充分地实践,就会带来不同的感悟。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机会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并不对学生意见提过分肯定或者否定的评判,应该预备一个讨论时间,让其他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从而提升所有同学的理解。最后教师提炼出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现象,并做总结。例如有学生在进行电磁铁的实验时说:“电磁铁也有磁极,钉尖是南极,钉帽是北极,磁极可以改变?”显然,前半句只是他对实验过程的一个简单解读,教师不能对这个总结草率地进行否定,而是征询其他同学的意见。有学生修改说:“磁极是可以改变的,钉尖不一定是南极,钉帽也不一定是北极。”教师给予肯定,补充一定的讲解,并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有的学生总结:“电磁铁线圈缠绕方向发生改变,电磁铁磁极就发生改变;改变电流方向,电磁铁磁极也发生改变。”整个探究过程让学生充分地投入思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几点,为了更好的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还要注意其他几点问题:一是拓展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路,二是加强实验的小组团队合作。

实验的设计通常由老师来完成,但是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实验,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解传热实验时,启发学生将热源设计为:酒精灯、炉火、热水、太阳能等,告诉学生选择质地相同的一种金属作为传热物体,但并不限制形状,可以是条状的直线金属丝或者弯曲金属丝,可以是片状金属,也可以是金属容器;虽然我们看不到热,但是可以通过热传递的现象来感受。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到用手摸去感知,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曾经做过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借助小米等轻小物体来观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时的现象来提示学生用蜡烛、油熔化现象来观察,把轻小的物体用蜡烛粘在金属上,观察看不见的热是怎样传递的。在设计实验变量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变量的组合,建立一系列的抽象的实验模型。

另外,建立科学实验合作小组,分组讨论实验任务,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十几个科学实验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四到五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比如,科学教材中的“生物的多样性” 这一研究课题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的讨论有关我们学校生物的问题,然后每个小组找出一名代表来发言,教师做出最后的点评,这种探究方式,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我们要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都当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在自发状态下热衷于探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