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有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到最关键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阶段,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冲击,加快构建利率定价与利率风险防控机制与体系,提高应对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能力。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到最关键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阶段,即逐步放开对人民币存贷款利差的管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2月1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加入wto五周年座谈会上透露,央行培育的“中国基准利率”将于2007年元旦开始,以促进中国金融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此外还将进一步增加央行利率形成机制的弹性,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多方面的影响与挑战:银行竞争更加激烈、利率风险凸显、利差下降、利坡,等等。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冲击,加快构建利率定价与利率风险防控机制与体系,提高应对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能力。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过程中对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的利弊分析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对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意义重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在人行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利率、汇率的杠杆作用,稳步推进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提前做好这一改革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利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正面因素。 

目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也拥有利率浮动权,即下浮10%,上浮30%。若比照央行对农信社的政策,存款利率最高上浮50%,贷款利率可上浮50%-100%的话,这无疑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营销价格空间。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带来的积极影响至少有以下几点: 

1.可以更加有效地从社会上吸收资金。显而易见,利率上浮对存款大客户的闲置资金有更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适当地把握时机应用存款利率上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相当数量的资金以备今后的发展。 

2.可以增加获利能力。合理应用贷款利率上浮,做好存贷差的测算,能够获得更多的贷款利息收入,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3.可以进一步完善信贷准入退出机制。科学地运用利率市场化的杠杆,能够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同时使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甚至无法获得收益,从而迫使这部分客户主动地加以自我改进;而风险隐患较高、低信誉度和零信誉度的客户将被迫从信贷市场主动退出。 

(二)负面因素。 

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管制政策,利率的变动和存贷款利差均由代表政府的央行确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多大的变通余地,只能被动接受,以至于形成利率波动无风险的思维定式,即使对利率波动风险有所意识也只是浅层次的。最典型的例证是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多次降息,其间包括利差的缩小,这种大幅频繁的利率调整事实上已经构成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然而,据调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频繁大幅下调利率的风险,有意识地防范和规避者却寥若晨星。金融机构这种利率风险防范意识和定价能力的缺失,使之在利率市场化后的经营面临着的冲击和压力不可小觑。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将是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的主要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一是存贷款利差缩小的风险。根据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总体水平会升高,但并不意味着存贷利率的同步升高,而往往是存款利率升幅大于贷款利率的升幅,造成利差缩小,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获利空间变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中间业务和其他表外业务不发达,利差收益占银行机构总收入的90%以上。因此,利率市场化后一定时期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着极大的经营压力。二是利率波动的风险。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对经济变数的敏感性大大增强。经济的过热与低迷,货币资金的供求变化,通货的膨胀与紧缩,外资的大量流入与流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上升与下降等因素,都会引起利率的大幅波动。商业银行面临利率波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即来自于可重新定价的资产和重新定价的负债的不匹配所引起的利率风险;利率结构的风险,即存款贷款利率不一致或短期存贷款与长期存贷款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所造成的风险;客户选择提前还贷或提前取款所造成的风险,等等。三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由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尽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就已经存在,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还不到位,内控机制不健全,缺乏应有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在经济金融领域里信用缺失较严重的条件下,当商业银行获得了贷款定价权之后,一些自我约束机制差的银行为了追逐高收益,乐意将信贷资金投向愿意出高息而还款能力差的企业或高收益、高风险行业;一些不法企业故意隐匿不利于其融资的信息,以高息为诱饵,恶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也不排除银行工作人员与企业合谋化公为私的案件增多,从而凸显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二、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新竞争格局中的对策分析 

(一)确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国有商业银行至少在两个方面拥有相对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的绝对优势,即品牌优势和整体优势。国有商业银行的实力非常雄厚,在广大客户的心目中具有和国家等同的信誉度,大型和超大型的优质客户从心理上也更愿意和国有商业银行打交道。同时,国有商业银行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完备的结算网络也是中小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 

国有商业银行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央行的监管力度很大,政策不够灵活,历史包袱沉重等等,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加以慎重考虑的负面因素。 

(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设想。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要在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能积极地去应对。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至少应从服务、产品和管理三方面采取对策。 

1.服务方面。必须看到,今后银行的存贷利差收入将逐渐减少,而中间业务收入将是现代化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国有商业银行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和完备的结算网络,这就为客户提供了健全的服务设施。因为客户要想更多地获利,其资金的流动性也必将越来越强,我们的服务设施恰好为客户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当然,为了保证我们的服务质量高于中小商业银行,还必须在服务的内涵上不断深入,不能仅仅停留在微笑、站立等层次上。 

2.产品方面。谁能够提供让客户获利的产品,客户就乐于与谁合作,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2003年年初,央行起草了《人民币协议存款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办理主动负债业务,发行大额长期存单,这无疑是又推出了一个新的金融产品。但由于该产品各商业银行均可使用,我们并不能保证应用该产品就能在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同时该产品利率较高,会增加银行的筹资成本。鉴于金融产品的趋同性,笔者认为,在产品上应加大组合的力度,将现有的各种金融产品进行科学的组合,对客户实施“打包式”的营销,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组合方式。 

3.管理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总体宽裕的情况下,应科学测算自身在某一阶段的发展需要的资金量,根据自身的需求去吸收存款,对于存量资金,为避免其流失可以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但绝不能一律将浮动范围用到极限,否则央行即使提供再大的浮动空间也没有意义,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就不可能顺利进行。从这一角度来看,目前各商业银行在社会上“争抢”资金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为了保障长远利益,不应单方面地强调去吸收存款,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不应一味地以吸收存款的数量作为经营成果最核心的标准。毕竟企业要以利润为经营目标,银行也不例外,如果存款特别是“高价存款”不断膨胀,而贷款营销却不能相应增长,相反还要不断发放优惠贷款,中间业务的各种收费又往往作为对客户的优惠条件加以减免,那么银行的利润必将不断萎缩甚至走向枯竭。所以,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新形势,绝不能把“吸存能手”作为优秀信贷经营者的考评核心,更不能作为唯一标准。 

 

三、结论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2篇

[摘要]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到最关键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阶段,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冲击,加快构建利率定价与利率风险防控机制与体系,提高应对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 对策

前言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过程中对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的利弊分析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对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意义重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在人行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利率、汇率的杠杆作用,稳步推进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提前做好这一改革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利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正面因素。

目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也拥有利率浮动权,即下浮10%,上浮30%。若比照央行对农信社的政策,存款利率最高上浮50%,贷款利率可上浮50%-100%的话,这无疑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营销价格空间。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带来的积极影响至少有以下几点:

1.可以更加有效地从社会上吸收资金。显而易见,利率上浮对存款大客户的闲置资金有更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适当地把握时机应用存款利率上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相当数量的资金以备今后的发展。

2.可以增加获利能力。合理应用贷款利率上浮,做好存贷差的测算,能够获得更多的贷款利息收入,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3.可以进一步完善信贷准入退出机制。科学地运用利率市场化的杠杆,能够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同时使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甚至无法获得收益,从而迫使这部分客户主动地加以自我改进;而风险隐患较高、低信誉度和零信誉度的客户将被迫从信贷市场主动退出。

(二)负面因素。

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管制政策,利率的变动和存贷款利差均由代表政府的央行确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多大的变通余地,只能被动接受,以至于形成利率波动无风险的思维定式,即使对利率波动风险有所意识也只是浅层次的。最典型的例证是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多次降息,其间包括利差的缩小,这种大幅频繁的利率调整事实上已经构成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然而,据调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频繁大幅下调利率的风险,有意识地防范和规避者却寥若晨星。金融机构这种利率风险防范意识和定价能力的缺失,使之在利率市场化后的经营面临着的冲击和压力不可小觑。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将是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的主要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一是存贷款利差缩小的风险。根据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总体水平会升高,但并不意味着存贷利率的同步升高,而往往是存款利率升幅大于贷款利率的升幅,造成利差缩小,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获利空间变窄。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受到很大的考验。其中利率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蕴藏的风险,寻求控制方法,是摆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

1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

利率风险(InterestRateRisk)通常是指在一定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下,官方利率或市场利率变化给金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造成的影响。历史上美国在利率市场化后,其部分商业银行也曾遭遇过比较严重的利率风险。当时,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被银行并称为三大金融风险。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Risk)、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CurveRisk)、基准风险(BasisRisk)和期权性风险(Optionality)。

1.1商业银行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就是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成熟期错配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或重新定价期限所存在的差异。这种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使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而变化。例如,如果商业银行以短期存款作为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融资来源,当利率上升时,贷款的利息收入仍然是固定的,但存款的利息支出却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从而使银行的未来收益减少和经济价值降低。

1.2在重新定价不合理的情况下,会对商业银行造成收益率曲线风险。

这是在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也会使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形态的变化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形成收益率曲线风险,也称为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风险。例如,若以五年期政府债券的空头头寸为10年期政府债券的多头头寸进行保值,当收益率曲线变陡的时候,虽然上述安排已经对收益率曲线的平行移动进行了保值,但该10年期债券多头头寸的经济价值还是会下降。

1.3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重要利率风险就是基准风险也称为利率定价基础风险。

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变动不一致的情况下,虽然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的重新定价特征相似,但因其现金流和收益的利差发生了变化,也会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一家银行可能用一年期存款作为一年期贷款的融资来源,贷款按照美国国库券利率每月重新定价一次,而存款则按照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每月重新定价一次。即使用一年期的存款为来源发放一年期的贷款,不存在重新定价风险,但因为其基准利率的变化可能不完全相关,变化不同步,就会使该商业银行面临着因基准利率的利差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基准风险。

1.4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利率风险就是期权性风险。

它主要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隐含的期权。一般而言,期权赋予其持有者买入、卖出或以某种方式改变某一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量的权利,而非义务。期权可以是单独的金融工具,如场内(交易所)交易期权和场外期权合同,也可以隐含于其他的标准化金融工具之中,如债券或存款的提前兑付条款、贷款的提前偿还等等。一般而言,期权和期权性条款都是在对买方有利而对卖方不利时执行,因此,此类期权性工具因具有不对称的支付特征而会给卖方带来风险。而且,如今越来越多的期权品种因具有较高的杠杆效应,还会进一步增大期权头寸可能会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产生的不利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尚未经历过真正完整的利率波动周期的洗礼,这意味着今后它将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酷考验。由于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体系是以银行体系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不仅会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融资方式的改善产生不利影响,还使得金融风险过于集中在银行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计算,20__年银行贷款猛增3万亿元,其中超过65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而在企业外部融资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中,45为银行贷款。20__年底,在银行总共18.9万亿元的贷款余额中,约半数是以房产做抵押的。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投资膨胀后,形成不良贷款约1万亿元,大概占全部贷款增量的50。而这次投资膨胀可能会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0.5万亿到1万亿元。这些不良贷款将在今来的几年带来金融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并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刻影响到利率风险。

2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

目前,商业银行防范利率风险比较广泛使用的管理技术主要有表内管理技术和表外管理技术。表内管理技术,即对表内资产负债项目的期限进行比较和调整,管理利率风险的技术包括以收益为基础的缺口管理技术和以价值为基础的持续期管理技术。表外管理技术,指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利率风险的技术。常用的金融衍生工具有:利率期货、利率调期、利率上限、利率下限等等。然而,面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落后的状态,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这两项重要管理技术时常常发现事与愿违。为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讨论在现实国情下的切实可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对策。

2.1避免资产过度扩张,适当扩大资本的约束范围。

由于我国宏观因素和产业走势,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有规模片面夸张的现象。这种现象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通过信贷资金注入进一步吹大金融泡沫,也很容易把自己置身于利率风险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商业银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本套利行为,严控对过热行业的贷款审核流程,合理地收缩高风险的信贷规模,从而真正避免人为的使利率差额扩大,即一方面拼命高息收揽储蓄,一方面低息发放贷款。

2.2建立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有效计算和管理利率风险的最便捷途径就是通过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为目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一种全面的、动态的、前瞻的综合平衡管理。它不仅可以计算和管理利率风险,也可以协调商业银行的短期和长期盈利目标,根据业务策略对经济资本进行最优化配置。

2.3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利率风险预测模型。

利率风险的预测是可以通过计算不同时期的敏感性缺口来测量的。利率敏感性资产是指那些在一定时限内到期的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主要包括:政府与个人借款者发行的短期证券、短期贷款、可变利率的贷款与证券等。利率敏感性负债是指在一定时限内到期的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负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借款、短期储蓄账户、同业拆放等。利率敏感性资产与敏感性负债的差额被称作利率敏感性缺

口。通过计算利率敏感性缺口来预测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利率风险,是一个有效而科学的方法。2.4引入金融工程弱化利率风险

将金融工程引入利率风险管理中,充分运用各类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同、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上下限和利率互换等来规避风险。这些利率衍生证券以利率债券或其他利率工具为标的,是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中最为灵活的工具。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一方面为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扩大了企业融资渠道,弱化了目前金融风险向银行集中的趋势。

2.5加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领域不仅涵盖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而且还从事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保险业务、商业票据贴现和资本市场业务。仅就中间业务品种来说,大约是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中间业务品种的3~4倍。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人在追逐更高利息的动机下,会出现存款的非中介化和集资证券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利息差额将不断缩小,再加上为竞争优质客户,各行都面临着下调贷款利率的压力。同时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正渐渐侵蚀着商业银行的市场。因此,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目前有效规避利率风险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志宏.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J].银行家,20__,(1):78-80.

[2]袁轶.利率市场化打乱商业银行阵脚[J].资产市场,20__,(2):31-32.

[3]曲世英,郭福春利率市场化以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析[J].企业经济,20__(3):157-158

[4]邹江,张维然,徐迎红.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__,(12):56-59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4篇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极其评价

利率市场化,即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建立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决定机制。具体而言,是指存袋款利率由各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以及自身风险因素自行制定、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 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各种利率间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步于1993年,基本思路形成于1995年,1996年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1996年6月1日,国家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与转贴现利率。2001年9月21日,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利率。2002年,在全国八个县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扩大到100%,存款利率最高可以上浮50%。2003年12月,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空间。2004年3月,中央银行决定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2004年10月,央行宣布调高存贷款利率以及进一步放宽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取消了除城乡信用社之外的贷款利率上限,实现“贷款下限、存款上限”管理,迈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

从1996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经过八年的渐进式的改革,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仅实现了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利率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的完全市场化,而且在简化存贷款利率管理,提高商业银行利率管理自主性,放开外币市场利率等方面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需要看到的是,对于完全市场化这一最终目标而言,以上的这些成果都只触及表层,真正核心的在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只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全面放开,我国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因此,进一步放宽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逐步推进贷款定价的自主化,并最终实现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应成为今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分析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难点与阻力,如何合理化解这些难点和阻力,是一项改革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同样遇到了许多影响改革进程的难点,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率制度不健全

1、利率决定机制僵化。目前我国现行利率的决定权几乎全部集中在国务院,央行只是授权机关和代管机关,基本没有操作利率杠杆的自主性,而商业银行更是只能扮演执行人的角色。我国在利率决定上高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制约了利率制定的灵活性,致使国家的利率调整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正确引导资金的流向,不仅使众多社会经济主体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2、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低。由于长期以来始终处于中央银行利率管制下,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利率制定的决定权,致使银行内部利益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利率的敏感性和风险意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积极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同时掌握并研究正确的利率预测方法,否则会加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而在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在对利率的预测能力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先天性的不足。

(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不规范

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指经营性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利率传导作用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于市场中存在大量的经营性金融机构以及一般企业对利率变动的灵敏反映。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最大,因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微观基础可以主要从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1、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真正的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存在产权主体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资金不足,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等问题,加之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制成本、生存成本又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这就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完全按照“三性”原则在市场中运作。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试图通过股份制改造以及海外上市等方式寻求突破,虽然不能否定这些措施的正面效应,但真正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问题的根源实质还是在国有企业。换句话说,只有国有企业的问题解决好了,商业银行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2、国有企业。现阶段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变,存在着债务负担重,负债水平高,对利率的敏感性低等各种问题。目前,国有企业依然是我国银行信贷的最主要使用者,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国有企业的信贷总额已经占到了银行全部信贷的65%左右!利率市场化以后,贷款利率必然大幅度上扬,以国有企业现有的经营效益而言,将难以消除高利率带来的成本,并会致使国有企业承担巨额的利息负担,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存。

(三)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简单形态向复杂形态转化的过程。在金融市场上利率决定于资金的供求对比状况,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来调整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进而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动。但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市场严重分割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及其内部各子市场之间相互割裂,市场发育不平衡,机构投资者数量不足,市场监管不完善,缺乏丰富的金融产品。货币市场利率会引起资本市场利率的变化,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分割不仅大大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使不同的金融资产之间缺乏替代性和竞争性,而且会影响到人们对利率走势的合理预期,破坏了长短期资金利率结构,从而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利率体系,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结论和意见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5篇

一、不良贷款的成因

一直以来,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市场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由于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不良贷款消化难度大、成本高的现实,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上捉襟见肘,这一点在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明显。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存贷款规模不大,依靠自身力量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又有限,一旦贷款无法正常回收形成不良,这势必给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减弱对县域乃至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金体制变革的。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随着“拨改贷”政策的逐步实施,国企不再得到国拨资金的补充,以致亏损等财政性支出被挤入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因此造成企业资金捉襟见肘,周转失灵,这对国企最终无力偿付贷款本息是有相当影响的。

第二,投融资体制约束了银行自主经营。

我国的投资体制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政府立项、计委审批、财政与银行买单(拨款和贷款)”的模式,银行只作为一个现成的贷款人。一旦投资结果使得贷款到期无力归还,形成不良,对项目有决策权的部门一般不承担经济责任,而银行被动提供贷款资金,却承担了项目投资的全部经济责任。

第三,核算处理上的弊害。

流动资金贷款原是填补国企自有资金不足、由银行发放的短期贷款。但“短贷长用”的现象经常出现,相应的会计核算处理一直为“借新还旧”。随着短期贷款到期申请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经批准展期后的贷款,如到期无力还款,次日起即属逾期贷款等规定的出台,堵住了没完没了的展期,贷款的逾期情况得到了真实反映,这是不良贷款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通货膨胀造成企业虚盈实亏,影响资金周转。

第五,商业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仍有混同不清。

第六,经济转制、结构变化,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带来贷款风险。

第七,信用环境恶化,借机逃废银行债务。

第八,银行经营管理不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人员素质不高。

第九,利率调整,利差缩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增大。

有几次存贷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很大,最终也导致处理不良贷款存量的财力被削弱。这主要包括存贷款利率倒挂、存贷款利率风险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与中长期贷款利率不对称三个方面因素。自1996年以来连续调低贷款利率,而按储蓄存款章程规定,各种不同存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均以存入日的挂牌利率为准,由于1996年之前存入的定期存款利率较高,甚至几倍于贷款利率,使得商业银行提存的“应付利息”全部付罄,余额变成了红字(超额),这些巨额的亏损只能由商业银行被迫承受,造成存款进来利率高、贷款利率负担低的不平衡的局面。上述九个方面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缺乏一个有效风险定价机制,整个风险的价格完全在政府的管制下;二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和政府角色定位的失衡,这一点在本文第三部分会进一步分析。

二、基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瓶颈分析

本节选择苏南地区某一县级城市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对象,从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消化情况两个方面来分析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所在。

以某市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可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第一,从2002年1月到2003年6月的18个月内,该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绝对数从3.11亿元减少至1.65亿元,消化不良贷款1.46亿元,占2002年年初的46.95%,成绩明显。

第二,在过去的18个月内,该银行的贷款业务发展非常快,贷款余额绝对数大幅度提高,月度间增长速度较高,尤其是进入2003年度后,月均增幅达到16.54%,2003年6月增幅更是接近30%,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在不良贷款余额绝对数持续下降和贷款余额绝对数持续快速上升的双重作用下,该行不良贷款率也呈现快速下降的特征,从2002年初的37.42%回落到2003年6月末的6.02%.但即便如此,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在当地的机构中仍属较高水平。

第四,通过尝试运用回归分析,发现不良贷款下降率和贷款增长率间并不完全具备线性关系,可见,该行贷款余额快速增长对不良贷款的“稀释”作用仅是该行不良贷款率快速下降的一个因素,另一因素为核销,仅2003年初该行核销的不良贷款即超过一亿元。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行不良贷款率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实属正常,而不良贷款绝对数的下降则更多的依赖核销。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这是以贷款余额快速增长为代价。而从不良贷款的消化手段来看,核销在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依旧占有主导地位,进一步在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展开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难度和成本均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新增贷款中势必出现新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余额必然相应出现反复,这一点在进入2003年度已经有所反映,不良贷款的消化正在逐步走入“瓶颈”。一方面,贷款增长速度和贷款余额不断增加,虽然新增贷款最终形成不良贷款的比例很低,但由于基数较大,形成不良贷款的绝对数依旧不可忽视;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的核销按部就班进行,极有可能出现核销数和新增数相抵,使得不良贷款率表面下降,绝对数不变的“困境”。下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基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的框架构思。

三、内部人控制和层级控制

,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多级决策,一级经营,法人是惟一的受托人(假定这种体制合理),各级分支机构是人,人应为法人利益勤恳工作。但由于层次多、政令传递速度慢、管理路径长、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不能对下级行绩效进行及时甄别的问题依旧存在;掌握着本机构实际控制权的各分支机构也远没有树立统一的法人观念,在自身利益驱动下,有着强烈的自主性和不规范性。“内部人控制”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结构特点下,又衍生出了“层级控制”现象,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直接原因。

行政选拔机制,较好的职位锁定性,为“层级控制”奠定了组织基础,它不仅嵌有浓厚的计划色彩,也给通过“寻租”行为获取经营权提供了可能,经营者只要同上一级委托者搞好关系,即可一直垄断职位。经营业绩好坏、管理水平高低,不是获取职位、保留职位的惟一依据,甚至不是主要依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否也无人考察。信息不对称,各种监管软弱或无力,以经济处罚为主的监管手段根本无伤经营者个人利益。无约束的权力难以抵制诱惑,无约束的权力难以拒绝错误,无约束权力难以不为所欲为,经营者完全可以通过手中的权力和法人的信用,来为小集团甚至自己谋取最大利益。所以,道德风险,层出不穷:“寻租”活动,也就成为必然。集中反映在信贷经营活动中,就是粗放经营、违规经营、绕规模贷款、关系贷款、越权贷款、反程序和减程序贷款、将不该转贷或展期的贷款转贷或展期来虚降不良率、利用五级分类定性比重大的特点来主观意。分类、考虑个人或小集团与地方关系,发放“首长”贷款、为了年底虚增存款,突击放贷、为了抢占份额,向上邀功而放贷,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贷款风险不能防范,内控机制破坏殆尽。

同时,“层级控制”对法人治理有着天然的抵制对抗、内耗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控制。不可否认,国有商业银行;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往往得到各级经营者不同程度的抵制或将其异化,使内控机制建而不立、有名无实、政令不通、执行不一、各行其是等是典型的外在表现。任何措施的有效性都是建立在上传下行、切实执行的基础上,没有有效的贯彻执行,几级空文则会使这些措施和其机构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其可信度、权威性与日俱下,而这个基础就是健全的内控机制。

在这个怪圈作用下,信贷管理遭灾最重:如高风险审查,起码应包括三个方面,高风险行业、、品种,但实际上许多经营者只在高风险行业审查上敷衍了几天,最后都以不了了之。以建设银行为例,2000年建行贷款中仍有15%投向高风险行业。同样,原意为了提高贷款透明度和性、防范风险、提高效率、抑制违规和不规范而大力推行的客户信用评级工作也被一些机构经营者界定为对经营者放贷随意化的一种束缚而遭到冷遇和抵制,评级工作形式化、实用化、随意化。要不是规定了未评级、授信的客户信贷权限上收一级,则效果也许更差。

由此可见,由于经营者在限制其行为、与其意志和利益相悖的规范、程序、制度、政令及一切内控制度上的不合作,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就形同虚设,在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和层级控制尤其明显。内部人控制和层级控制把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不明的危害性完全暴露,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直接原因。不可否认,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不良资产有其外在原因,但不称职的银行经营者的也不容忽视。剥离和核销是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的主要。不良贷款消化之后,不应忽视其产生的根基,即所谓的内部人控制及其衍生的层级控制问题,只有从体制、机制上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内控制度建设,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不良贷款的再次产生。

四、基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的框架构思

从上面的来看,虽然当前基层商业银行(包括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化解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大难题,就是基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经清收到了临界点,剩余部分的不良贷款不符合核销标准,再加上银行自身制度上的“瓶颈”制约,依靠自身清收难度和成本相当大。如何面对这一难点问题,进一步挖掘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内在潜力,使不良贷款消化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直至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对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本文提出的办法是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提出这一想法的主要理由,一是在于传统的分层(分级)责任清收模式的局限性。这一模式更多的采取行政管理的手段,采取层层下达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完不成任务就扣工资,并且与考核和晋升挂钩等等,行政管理色彩较浓。这种做法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收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收贷难度大,同样是一行(农信社)职工,投入产出比的差距,使收贷者偏爱易收部分。对那些难度大的则不去理会,这样难免出现挑肥拣瘦的现象,这一传统的收贷模式不适于临界点不良贷款的清收;二是临界点不良贷款特性的制约。这部分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复杂,甚至是一笔一个样,多是人走楼空、破产关门的企业。个人贷款则是困难户、钉子户、赖皮户居多,同时存在户数多、平均金额小、点多面广等问题。收贷难度比一般不良贷款清收难度要大得多。单靠行政管理手段去强行压任务,逼迫式工作,难以奏效;三是形势要求改革清收机制。迫于各自上级行(社)的层层考核压力,以及风险管理的要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化解仍是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不良贷款占用过高,化解精力大,成本不断增加,而效果差,与目前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竞争日益加剧,而竞争的着力点在于新业务的开拓和市场的扩大,形成一对矛盾。再把过多精力放在临界点不良贷款清收上,意义并不大,新的形势需要基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传统的清收模式。

诸多制约因素,表现出临界点不良贷款清收的巨大挑战性,基层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实行公司化清收模式,一改传统的责任清收模式,也就成为当前比较客观而现实的选择。建议成立清收公司,实行不良贷款公司化管理,把不良贷款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经营和运作,通过机制的改变,最大限度地激发清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不良贷款“双降”的目标。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在基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内部成立不良贷款清收公司,作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专业清收单位,实行商业化管理。公司经营产品为呆坏账不良贷款,通过清收公司不良贷款的公司化运作。最大限度地挖掘清收潜力,促进不良贷款绝对额下降,直至达到规定的占比。

第二,建立不良贷款清收比例收益机制,为公司化运作提供政策空间。本着“早活化,早受益;多盘活,多收益”的原则,根据不良贷款清收难度,分别确定收益系数,难度越高,收益相应增加,清收越多,收益越高。

第三,实行公开招标,确定最低化解额度。对公司经理人选本着“自愿、公开、透明、双赢”的原则,向本行(社)员工进行公开竞聘,在确定保底清收任务的基础上,双方签订聘任合同,在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授权范围内,对不良资产进行运作。

第四,实行即收即缴,即缴即奖制。即当天收回的贷款最迟于一个工作日内上划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严格按照既定的奖励标准当场兑现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