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体育多元化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工作方略

依据体制架构设计理论而形成的多元化教育思想体系,为体育多元化教学组织与实施赋予了更多操作性和发展性的策略。在其理论思想指导下,各级组织者及教师工作能力的要求更具专业性和全面性,力求体育教学组织打破体育教育活动在一个固定模式下运行的格局,开创多种渠道和组织方式使参与者在体育运动方面有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空间。

1体育多元化教学组织系统

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并协调各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图1)。创建多元一体教学组织模式,形成校、学院、体育部、班级、寝室的组织体系,保障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各项工作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有序进行;公共体育部参与全校体育工作计划制定,在落实学校公共体育工作计划中,负有对各项体育活动内容的指导、训练、咨询义务;二级学院负责各年级、班、寝室的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工会、团委、校医务室等职能部门形成一个各尽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保证多元的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一体化。

2体育多元化教学组织系统与实施

公共体育部组成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科学研究、体育运动训练、体质健康教育、体育协会指导等多元化教学组织的实施团队。

建立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即以课外体育活动来拓宽教学,以体育竞赛带动教学,以科学研究总结和指导体育教学工作,形成公共体育多元化教学改革工作的制度化,并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不断的创新教学工作理念和措施,提升公共体育教育教学品质。

2.1课堂体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学改革与实施的绝对领导,在其指导下开设出特色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康复课、训练课五种类型体育课。实施中达到教材使用规范化、教学文件制度化、教学理论与实践同步化、教学内容组织多元化的工作要求。

2.1.1特色体育课、选项体育课实施定时教学组织模式(三元结构):身体各部位基本运动能力练习方法(体操、田径10-15分钟)+体育运动技术技能(自选体育项目或特色体育项目50-60分钟)+保健技术技能(太极拳、气功10-15分钟)。

2.1.2训练体育课由大学一年级开始,在开设的每个体育项目的课程中选拔30人,分列一个教学班,进行每周两次的各个项目体育运动训练教学。经过四年的体育学习与训练后,学生可获得该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证书;非上课时间根据参与训练课时数,可获得相应的选修课学分。

2.1.3选修体育课、康复课发挥和挖掘公共体育教师的专业潜能,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服务学生的多元需求。

2.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增强体质、拓宽和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巩固体育课所学习内容等作用。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中心,课堂体育教学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大学生自主性的体育运动内容和时间均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多数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并不以学生是否情愿为前提,实施起来也缺少与课堂体育课教学同等要求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组织管理,出现课外体育活动效果不够理想的状况。课外体育活动同课堂体育课要求一样,同属于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续。因此,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课外体育活动是有依据的,其组织层级有:学校级、学院级、班级级、寝室级。组织方式有:统一组织与自行组织及自愿参加相结合;组织和服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岗位职责和义务。

2.3体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内容运用到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达到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以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目标,针对体育教师岗位职责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实施以科学发展观来总结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实践。需要全体体育教师值得注意的问题,丰厚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将其转变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上来,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对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科研而言,教研部应有计划、有组织的发挥其科研团队作用,将体育教学与训练场馆作为科学研究基地或实验室,做到学期有教学改革方案,每年有教研成果,实现科研成果有的放矢,确保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品质不断提高。

2.4运动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体育运动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某种意义上体育运动竞赛成绩是反应学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各学校比较重视体育运动训练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几所高校运动队训练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不愿意参加训练、教师训练工作量打折扣、学校有关政策不清晰、为了应付比赛弄虚作假的情况时有出现,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竞技体育运动开展。最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把运动训练列为体育课教学内容,运动训练不应该是课外体育活动,而应是高校一种体育课的类型。这一体育课型的提出也是有依据的,国家教育部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有关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发展目标),可以把运动训练课列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目标,如果将运动队训练按体育课的概念要求进行组织实施,高校公共体育运动训练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可得到基本解决。

2.5体质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体质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早已制度化,但是,落实科学化指导、加强健身自主性方面的教育还不够理想,影响体质健康因素的主要表现有:学生自我诊断和制定运动处方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需加强;学生运动少,吃药多;普遍存在重营养、轻锻炼的不正确认识倾向。组织与实施对策:(1)强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意识,做到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的体质健康教育。(2)体育理论课中使学生认知体质和健康的内涵,掌握体质健康的标准和自测方法,学会制定体质健康的运动处方,使大学生认识到体质健康评价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体质状况,增强学生健身的自主性。(3)创建新的课堂体育教学模式,科学的设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其内容包括提高身体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方法;体育运动技术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和技能。(4)学校应向管理教学秩序一样规范学生的生活有序,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优化学生健身环境,每个宿舍楼内配有健身房,生活区有运动空间,适时对学生开放运动场馆。

2.6体育活动社团化的组织与实施

体育活动社团化,实行高校的文化人教育与社会人教育相结合,既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又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1)以体育为共同特征、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自主和自发的社会性组织,具有同一性和互益性,并以体育运动为目的的非正式团体。(2)来自校内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大学生,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同一体育运动项目的交流活动中,使其运动技能、运动兴趣、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3)高校体育社团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基于学生自愿和互利的需要:社团活动与管理以志愿参与为主;社团章程由会员制定;社团的经费以自筹为主、学校拨款为辅。(4)体育教师在社团组织中的职责是体育动作技术指导、辅导、咨询等工作,保证每一项体育活动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组织原则、规则要求、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的体育动作。(5)体育社团是在团委主导、公共体育部指导下大学生自主成立的非正式团体,是当前大学体育社团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

体育多元化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成效预期

1体育多元化教学组织系统的创建

建立以学校、学院、公共体育部、团委、班级、寝室的组织体系,实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改革与实践的组织管理多元化;公共体育部教师组成人人是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的教学、训练、科研、社团、竞赛的工作团队,采取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多元化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多元要求,克服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体育教学现状,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达到与时俱进的工作要求。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学校体育老师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体育课程,为了稿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以德育教育为首,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目标。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体训队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两课两操一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两课两操一活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健康况状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工作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配合学校抓好早操、眼保健操工作,加强两操纪律,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远大理想,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第四是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值周期间保证课外活动时间、认真安排好课外活动内容、积极发放体育器材、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督促学校保障每生每天有一小时足够活动时间和注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抓好《体质健康》工作,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确保达标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

  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工作,目前我校没有按上级部门要求配备相关器材,但是对新教材内容的了解是初步的,对新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推行素质教育意义还不够深入,更谈不上对新教材的研究,更缺乏新教材的教学经念。因此,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重心放在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探索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路。

  三、教学措施

  1、积极鼓励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习惯,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体锻达标合格率。

  2、本学期关注起始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学生要坚持形成体育锻炼规范化要求。

  3、要不断加强对教学教材的研究,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本学期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工操练。从上课的仪表服装、备课教案、课前的准备开始。

  4、以据学生的特点,要主动与年级组之间配合协调,利用一些休息时间,包括中午、放学后等时间,组织年级间和班间的体育竞赛,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激励学生为班级争光,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5、要积极配合好教务处、政教处工作,认真组织管理好每天的全校广播操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各班进出场线路有序、队伍整齐。

  6、各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细心安排指导年级的体锻课,尽量多开展学生感兴趣,锻炼有效益的小型多样的单项性活动,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

  7、积极倡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配合好学校卫生保健室对学生健康指标的有关测定,关心好学生每天的眼保健操。

  学校体育老师工作计划2

  一、目标策略

  1、树立正确的运动技能观。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加强自身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要注重自身学科素养与人文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以适应时展与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2、增强责任意识。要对学生加强运动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的教育。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提升实践反思能力。重视个人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有意识关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和把握教与学的心理,关注学习方式,关注师生互动,强调教学评价与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强调严格的管理与真诚的对话交流相结合。

  5、充分发挥以兼职教师及骨干为核心的示范引领与学科指导作用。

  6、具备良好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选择与利用、开发与共享课程资源,加强搜集和处理体育资源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课例等)

  二、主要工作

  (一)深化常规工作管理,做到有序有效有痕迹。

  1、备课要为教学服务,形式多样,内容齐全(学年、学期、单元及课时计划),注重实效。总体要求是:钻研教材,研读《课标》,读透教师用书。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对学生需要和差异的把握,强调实用性的教学反思,实现有效备课。

  2、上好体育常规课,有组织,有内容,有方法,有负荷,有风格,有吸引力,有质量意识,有检测。严格规范体育课堂行为要求,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并做好规定项目的考核。

  3、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及时准确地上传数据,要保存好原始数据,并做好自我检测报告。

  (二)校本教研要有新突破

  1、逐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改进和加强体育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工作,形成良好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规范管理,加强校本教研,在问题意识和意志的培养上下功夫,通过教学研究课设计、教学反思及教学案例的剖析,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水平,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服务。

  (三)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发展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材的必经之路。

  (1)课间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

  学校加强对课间广播操操、眼保健操的管理,由老师按时组织。建立课间操常规,严格纪律,保证课间两操的质量。成立课间操检查小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检查评比,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主任的考核,天天公布成绩。在本学期力争使我校课间两操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广播操“三个一样”,即:进出场一个样;队伍、队形一个样;做操质量一个样。眼保健操:正确、到位、整齐。

  (2)班级体育锻炼

  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每天体育活动课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任课老师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各班制定、执行锻炼计划,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班主任要把班级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学校将定期对各班锻炼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及时总结,形成制度。

  (3)体育竞赛

  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学校体育老师工作计划3

  一年的时间已经悄然流逝,但是一个学期的最后阶段还在等着我们,一月份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教学工作尤为重要,虽然我只是一个体育老师,但是我也想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期末考试贡献出自己一点力量,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在这最后一个月里,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状态能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为了实现这么目的,我为自己一月份的工作制定了以下的计划:

  首先,太极拳的教学要进入收尾阶段了,我在学校一共教导三个班的体育,每个班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课程都不太一样,我的教法就是每一节课学一式,所要得到的效果就是能让学生在一节课内认真学会动作要领,我从开始教学生们太极拳就给他们灌输一个道理,这不是打着好玩的,是真的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好东西,这样才能让他们用心去学习这个东西。我觉得我的责任是很重的,现在的孩子们到了期末就知道埋头苦学,下课也不去教室外面玩一下,放松放松,一点自我意识都没有,殊不知状态不好,学习效率也会大大的降低,而体育课就是可以让他们在上课期间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太极拳这东西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有好处的,第一,可以缓解他们学习压力,提高大脑的思维运转,第二可以让他们强身健体增加个人身体的免疫力,第三,陶冶情操,暂时忘记期末考试的来临,面对期末考试的时候,才不会有焦虑的感觉。

  第二、每学期期末进行的高中生体育测试,当然也是要高度的重视,要知道这个成绩可是会记录到学生们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上的,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期末总分数,影响到全校的排名,所以说我一定不能有任何错判成绩的情况发生,这件事我会交代到每个班的体育委员,每一场体育测试都得有我亲自在场监督,不然均不作数,体育测试可以安排在一月份的中旬,那个时候是最佳测试时间,首先天气,只要天气预报不出错,中旬的那几天可都是晴空万里碧空如洗,正是进行体测的好时机。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认真组织和辅导课外活动,形成了有布置、有检查、有专人负责的管理体系。我校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单项比赛和班级对抗赛,如:踢毽子、跳绳、迎面接力赛等。每学年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体育教师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体育教师心得1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渠道之一,多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逐渐改进办学条件和办学思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全民健身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宗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

首先,我们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三育并重原则,把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当作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

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学校体育工作,做到议而有决,决而必行。严格按《暂行规定》配备体育教师,开足开齐体育课,主持和指导体育教师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关心体育教师的思想进步,业务学习和生活。

认真制定严格的体卫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和执行,把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与评先相结合,把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与升级相结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把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重要条件。主管领导,以身作则,经常听取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指导和监督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二、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

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教会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到教书育人,以德育人,以体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加强基础教育,改进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教育教学计划、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使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几年来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三、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课间操是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课间操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课间操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如何上好每天的课间操,怎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兴趣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我们改变了做操的模式,采取了各年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天的课间操,使我校的课间操向着娱乐化、趣味化的方向发展。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认真组织和辅导课外活动,形成了有布置、有检查、有专人负责的管理体系。我校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单项比赛和班级对抗赛,如:踢毽子、跳绳、迎面接力赛等。每学年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

四、认真抓认真抓好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工作。

多年来,我校的运动队坚持常年锻炼,运动队的全体学生和辅导教师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经过刻苦的训练,使我校的运动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次在我学区运动会上取得较好成绩。

总之,我校的体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更加努力。

体育教师心得2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现对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探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这一学期我执教四年级2个班的体育课,工作量是每周六节课,并负责学校日常田径队的训练工作,负责学校“三操”。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理念,按原大纲课程要求,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在学校没有场地器材的情况下,有效地开展广播操教学、队形队列、游戏、身体素质及弹跳力训练、技巧训练、灵活性训练多种新颖课型,于方寸间积极拨展体育天地。

平时工作除了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外还保障了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学生在校一日的体育活动时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半年来,本人还十分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通过在实践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

1、学生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使用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

2、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行动障碍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在体育教学中,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情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

在教案的编写上,突出了个别化教学原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重要性,是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4、教学过程、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

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

5、采用不同类型的球类运动及游戏,使学生提高了身体协调性,增加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认真对待两操工作

这学期学习了全国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动作难度增加,对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都有很大的要求,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

1、加强对第学生的思想教育。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的习惯。

2、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

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示范要准确、规范、优美。

3、要精讲多练。

我在广播操教学中,讲解主要是结合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技术动作。加强口令学习,口令要清楚、宏亮、准确。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此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要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进行了集体教学,所以,广播操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效果。我们体育组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并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并与各班班主任沟通,对学生出操的顺序和队列严格要求,做到有序的出操和返回,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课堂上配合学校对生学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和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品质。

体育教师心得3紧张而又繁忙教学终于结束了,在这一学期来,我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

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把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一、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的先进性 一学期来,我认真学习并积极参加先进行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如既往地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对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业务,把满腔的热忱和爱心倾注到学生身上,倾注到教育事业上。处处、事事、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而繁琐的教学工作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了自身的作用。

二、潜心教育教学,不断开拓进取 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体育成绩,以至于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从开学之初就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规划好每一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任务,对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体育课保证质量

为了上好体育课,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为了使学生对我们的体育课有一种向往,一种期待,我用心“经营”每一节体育课:课前认真备课,在每堂课前我都要对学生有一个大概的心里目标;在课堂上用我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观察指导,做到课课有进步,堂堂有提高,使学生们在进步中体验体育课的精彩和乐趣;每一次课后我和学生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写出心得与体会,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能力。

2.活动课安排条理

每周两节活动课三个班安排的内容两周一轮换条理清晰,由体委带领,体育教师巡回指导,活动课开展得有条不紊。每一次课后我们体育教师和体委都要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不仅大大提高了体委的指导训练能力,也使学生整体体能和自我训练能力提高很快,对他们课

余时间自我锻炼有很大的帮助。 3.特长生训练针对性强 体育特长生应是中招的一个重点,所以在课余时间我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的进行了系统

的和针对性的训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拓宽了升学渠道,提高了升学的信心。 4课后教师与学生及时总结分析得失,写训练日记。 课后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与再学习方式,是教师与学生成长和提高的有效手段。

每一次课后我都及时总结分析,也要求学生总 结分析自己的得失与体会,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有一个记录自己成长的体育日记簿,这也是我和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能及时得到教学反馈,经过一年的积累,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我的教学能力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体能与成绩,更重要

的是学会了一种学习方式,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了很大的帮助。 5.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保证每天下午下学后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提供技术和器材帮助。

三、模范履行职责,创造辉煌业绩 在履行职责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擅离工作岗位,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把“爱学生”当作做好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平凡的岗位上,凭着

对工作的热情和执著,不断地创造着新的业绩。 四、增强自蓄能力,对教育做长期投资 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社会活动,更应该与时俱进,展望未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时刻要注意精神充电,不仅需要业务理论知

识的更新、教育理论的更新,更需要教育技能的训练。 在这一年中,有成绩,也有不足,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新

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参加 教师培训,继续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教育理论,在优化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方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争取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逐步构建自己独特的

教育模式,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度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大纲,实施《新课程课标》。我校的体育工作,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办学思想。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体卫工作的两个条例和一小时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校的

体育工作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体育组的建设: 对教师进行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探索教学规律,发挥教育功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整体作用,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

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使体育组成为具有战斗力的集体。 三、开阔新思路搞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三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面临当前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摆在我们体育组面前的任务更重了,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体育教师心得4时间过的挺快的,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不知不觉教学也有半年了,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磨练,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回想当初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是多么的稚嫩,这半个学期来,我在领导的关怀和培养下,在众多的老师的教诲和帮助下,迅速成长起来.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下小结:

一、创造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体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体育课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进行,兴趣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练,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更重要的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课以及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感到上体育课的乐趣。

二、让多媒体走进课堂

由于旧教学理念的影响,把体育理论知识全部忽略,认为体育课只要学生把老师所教的每个动作学会就够了,甚至一个学期从来不上一节理论知识课,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体育课就单调的,枯燥无味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就可以了,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那是不对的。体育课不但要练好每个动作,更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体育可以不这样上,让多媒体走进课堂,效果更为理想。

三、体育游戏化

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才是人们的乐园。体育课上“教”与“玩”的程度,体育教师把握得很好的情况下,这堂课就是一堂成功的课,也达到了学中玩、玩中练的最终目的,。这时,学生也提高了体育课的兴趣,也使课堂变得生动多姿。学生的劲头更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这样不会让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了,体育课也不为是大家认为就是什么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了。

四、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体育课不像其他课,体育课的活动范围、场地、空间比其他课要大的多,体育教师掌握好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这样效果非常理想。体育课上,教师不参与活动,认为体育课上只有命令和服从,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会影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对体育课毫无兴趣,那么,以后的体育课也毫无生机。

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学生怕上体育课,体育老师也怕上体育课”,我想这个问题就体现了体育教师教学上出了问题,一个体育教师不能只要上完一节体育课,就可以说教学到位了,一节体育课虽然上完了,学生是否觉得这堂体育课有乐趣呢?是否每堂体育课都有新的感受呢?是否以后喜欢上体育课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思考。社会在进步,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上也有创新,每节课依旧是那些知识和方法学生久了就会感到疲倦、厌烦。所以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才能使体育课正真快乐起来。

体育教师心得5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算算自己也已经从事教师工作整整一学期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也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有着一点教学经验的教师了。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教书育人、投身学术、淡薄名利”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将自己的爱好能和工作结合起来的人是幸福的人,而我就属于这一类人!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准了和教学水平,不断最求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教书育人和学术科研的人生理想。更好的做到教书育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人生理想。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业务学习,在课余时间自己主动学习,学习研究学科方面的教学问题及该领域的新技术,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 2、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

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学工作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校本教案,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二年级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并给学生多些实际社会问题。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

次听公开课,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该专业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5、坚持听课,注意学习教研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

认真听有经验老师的授课,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6、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写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

因此我努力借鉴老教师的经验,并向他们请教有关教学的问题,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课前预习、课后提问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

中培养了理解记忆思维方式。

总结这学期的教学情况,我认为自身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2、在学生学习方面多为学生提供便利。严格要求学生,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尽量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采取各种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积极补充新的学习资料,结

合时代的发展引进新的学习资料,在互联网上找一些对学习有用的东西给学生学习。 5.自我评价; 对自己的这一个学期的工作要做一个评价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在这里我只想对自己这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专业师资;教学目标

1.体质弱势群体的定义

根据当前学生体质发展特点,为了便于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将其分为体质正常型和体质异常型两类。体质正常型是指能够较好完成现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体质异常型是指不能够较好完成现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并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后者通常是指体型过度肥胖或瘦弱,以及病、残障的人群,即“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弱势群体的划分标准由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构成:充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有残障的人群;基本标准之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在59分(含59分)以下的人群;基本标准之二是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测试结果在以下范围的人群:BMI<20(偏瘦),或BMI≥26.5(肥胖)。达到以上充分条件或两个基本标准的学生群体基本可被确定为“体质弱势群体”对象。考虑到个体差异的特殊性,把身体素质过差者也列入“体质弱势群体”范围。随着我国高考政策的放宽,一些大龄(30岁以上)、少年(18岁以下)及婚育人群等也有可能被纳入体质弱势群体行列[1]。

2.体质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2.1家庭健康教育管理缺失

家庭教育是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过程环节,人的行为习惯受家庭生活影响较大,家长应背负管理教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家长对于学生健康管理缺失主要受自身健康知识水平、经济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在督促引导孩子开展体育锻炼、合理饮食、财物管理上管理缺失。主要表现为:家长自身不开展体育锻炼,也不带领孩子参与锻炼,孩子和家长生活圈集中于家里和商场超市,造成了体育锻炼不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孩子优质的饮食待遇成为某些家长共识,孩子偏食,暴饮暴食,食用高热量物质比比皆是,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瘦弱(营养不均衡)和肥胖的形成;近期校园周边五角食品店、健康卫生得不到保障的饮食摊点密密麻麻,成为残害学生身体健康的另一种途径场所。

2.2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健康意识淡化

在考试和分数的教育评价指挥棒下,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文化课的学习,以谋求获得更好的受教育条件、更好的工作和薪酬,而宁愿放弃业余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应试教育仍主宰着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方式,在功利因素的驱使下,有些高校为了追求靓丽的考研指标,将课程表安排为学生早晨学习英语,晚上则学习政治或高等数学,学生根本无暇来开展体育锻炼,校方也从不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高校体育逐步走向边缘化。随着这种行为越来越普遍,学生也逐渐习惯于不重视体育锻炼,体质变差,约束不利,继续不重视的恶性循环。

2.3智能化生活方式压缩体育锻炼时空

随着智能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人们再也无需为了生活琐事东奔西走,忙忙碌碌,但智能信息社会也存在弊端,导致了人的懒惰行为,从而导致肢体得不到更多有效的锻炼。高校学生受智能化影响改变了学习生活方式,原来的三点一线生活圈进一步固化(宿舍—教室—食堂),活动空间窄化。当前学生手持手机现象普遍,手机俨然如肢体的一部分不可分割,有些学生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但是仍有玩游戏,浪费大好光阴的现象存在,沉迷于智能手机使得精力集中于一处,空间受限,又抽不出时间开展体育锻炼,体质变差便是自然。

3.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

3.1《标准》的区分和硬性挑战

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规定:因病或残疾学生可申请免予执行《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2]。政策因素使得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压力分化,病、残障学生得以关怀及照顾,而身体偏瘦、肥胖者和《标准》测试不及格者因成绩差甚至不能顺利毕业,《标准》颁布为体质弱势群体的区分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赋予高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改变体质弱势的重要使命,开展教学干扰迫在眉睫。

3.2特殊体育课程专业师资薄弱

吴燕丹在《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一文中指出:截止到2005年,我国还有23.53%高校没有开设特殊体育课,在开设课程的高校中又有70%高校没有较完整的教学大纲[3],同时全国有34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在5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2所地方师范大学设立了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学位的专业教师,而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几乎是一片空白[4],目前导致成为体质弱势群体的属因各有不同,必须得到专业化体育教学指导,而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多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育人对接,师资力量薄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体质弱势群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如人意。

3.3教学管理弱化资源不到位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采用“三自主”的“班级授课制”模式,既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授课教师和学习内容。学生通过网上选课的形式选择体育课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部分高校不具备良好的软硬条件,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地方院校办学经费紧张,实施起来困难重重[5]。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开设的特殊体育课程也受到冲击,具体表现在:对目标群体的预前工作计划不力,在开班选课前没有对体质正常型与体质弱势群体进行区分;教学场馆不足,无法适量安排针对性的特殊体育课程供体质弱势群体选择,只能少量开班,无法满足体质弱势群体的上课需求;体育器材和设备多是竞技运动项目设备,没有购置康复练习等专业设备,或者经费能够支持,但无安置的场馆区域;由于学生课业较重,课表时段较满,往往难以选到适合的体育课程。

3.4体育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同化,评价单一

高校体育课程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问题比较轻视,在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增强体质健康上,体育教学目标模糊。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节奏慢,运动量小,柔和的太极拳、太极剑等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且有同质化发展趋势,教学内容选择不能有效迎合学生健康需求,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在授课方式、组织形式上还是与普通体育课模式一样,基本没有按体质弱势群体特点与需要进行,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对体质增强帮助不大,无法达到当前形势下的弱势群体体育教育需求。教学评价上没能注重学习过程和健康知识的获得,因此有必要对涉及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加以改进。

4.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干预

4.1对体质弱势群体的规模及类别划分

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应明确体质弱势群体的规模,对其以后接受大学体育教育有直接指导和帮助意义。由于《标准》测试项目简单,便于学生自测自评,校方应在入学教育时,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标准》自测等手段,迅速建立相应的体质弱势群体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人人建档的局面,同时加强对体质弱势群体的追踪调查及教学辅导;建档后将体质弱势群体划分为三个层次:A-病、残障学生群,B-《标准》测试不及格(?59分),C-肥胖及偏瘦学生群。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也可开展自测自评进行类别划分,通过明确规模人数及类别划分,确定所需师资及开设班级数量。

4.2明确体质弱势群体的类别教学目标

考虑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及大学生求学上进的需求,体育教学应使其能达到毕业时《标准》测试成绩合格。群体自身条件的局限决定其终极目标应为掌握健康知识和提高改善体质,这种目标的定位符合体质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窘境及“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于A类学生可不受政策的束缚,应以掌握健康知识为主,以功能性练习为辅,如运动营养,运动康复等。B、C类学生应以增强体质为目标,逐步达到正常型群体的体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应依据体质弱势群体层次目标加以分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4.3因材施教

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针对体质弱势学生选择适宜的、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使他们经过努力可以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高校原有体育保健班涉及的病理、康复、保健等教学内容,适合病、残障学生(A类)进行理论学习和康复锻炼。对于B、C类学生可以多安排身体素质练习,增大运动量和提高运动强度,同时也要结合健康知识理论课和控制饮食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性,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学生体质水平,对于极特殊的个体可开展运动处方教学干预。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地域广、人口众多,约占全国人口的3/4,且青少年居多。由于受到农村各个方面资源欠缺的影响,我国农村学校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又因为农村的体育教学水平与全民健身、大众体育以及健康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只有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教育事业,增强农村青少年的体质和自我锻炼的能力,深度挖掘农村体育的人才资源,加大对农村青少年培养,才能让农村体育迎来新的曙光。从教学观念方面来看,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村体育教育观念落后,导致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轻体育的现象。农村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对体育的认识不足,然后擅自更改和缩减体育教学课时,严重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造成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大幅减少,最终导致青少年自我锻炼能力较差,体育观点陈旧落后,体育意识欠缺;从农村体育师资来看,受到农村环境及薪资的制约,农村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许多专业院校和受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体育教师不愿意到农村,进而许多农村学校中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及专业性较低;从体育设施等方面来看,受到环境制约,农村学校中的体育教学器材、设施、场地等不完善,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经费不足;从管理体制方面来看,农村学校十分缺乏宏观和微观的管理意识,体育教学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计划中未能得到充分实施,场地器材、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等方面都未能得到有效管理。

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9CX04023B)的支持下对农村青少年体育教学与锻炼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认为新时期农村青少年体育教学与锻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农村各级学校领导及教师应加强体育意识,加强体育体制建设,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并有效结合农村实际,制定出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体育教学大纲,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以实现农村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制定农村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定期组织专门的体育教师培训、进修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专业性以及思想境界。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关心和关怀,让他们薪资、福利、生活得到保障,才能使他们更加安心、全身心的投身到教育工作中。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学校体育也能占教育经费的一定比例。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为学校配备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教学设备和学生课外锻炼必备的各种器材设施。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出农村的资源优势,大力组织和发展独具当地特色的相关体育活动或赛事,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最后,农村学习体育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教学中融入各种体育游戏来转变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的认识,或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体育网络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还能够提高农村体育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