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 施工企业 管理模式

经济下行的强力压力下,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饱和,政府、企业对于设施设备和建筑等方面资金的压缩,施工企业不仅要面临着市场份额减少的风险,更要面对自由竞争市场中来自国内竞争对手甚至国际竞争对手的施压。在这种日益紧张的环境氛围中,我国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缺陷也开始突显。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解决了如施工企业这类项目可能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公司对于集中管控财务资金的需要,合理运用财务共享中心不仅可以缩减项目成本开支,更能促进施工企业提升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实现规模扩张。

一、财务共享中心在施工企业中的优势作用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财务共享中心的合理利用能够帮助企业对人员、财力、物力等资源进行更为优化的整合与配置,财务功能被进一步扩大化,作为以盈利为根本性目的的企业,其无疑成为了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利器。财务共享中心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信息共享

小规模的施工企业项目较少,通常一个施工项目会配备一整套财务管理人员班底,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施工项目的增多,财务共享中心与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相比之下,只需要一个财务主管对各处项目进行统筹管理和控制,对单个项目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和跟进。这样就减少了企业在多个施工项目中的财务人员配置,节约人工成本,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人员专岗专责,项目开工后能将有关财务数据及时上传和更新至系统中,实现信息的共享性和实时性。

项目的财务人员上传的数据信息经由财务共享中心统一收集和整理,账务清晰明了,财务负责人可以在后台直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方便对节余财务资源进行重新调动配置或者进行新的项目投资,从而加强企业的集约化管理。

(二)控制经营风险

资金是企业得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核心要素,建立和应用财务共享中心就是妥善运筹资金,而共享中心的运营需要管理流程和制度的高度统一与标准化,这是财务共享中心安全保障的前提条件,企业要满足这一条件就必须制定相关流程和制度,不断提升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以确保共享中心的稳定、高效运行。完善制度和流程建设也是提升共享中心安全性能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在业务发起时,通过对现金流的预算、项目成本费用支出预算等数据的报送能够为施工企业项目决策人员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利用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核查提出下一步方案措施,从而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另一方面在项目业务进行过程中通过连接影像接口,项目财务人员能够为企业项目领导直接进行报账并提供客户资格审查资料,企业领导可以利用这一渠道顺利核查各项开支内容、票据等是否合乎规定,从而降低财务、税务风险。

(三)加强项目管理水平提升

一是财务共享中心将分散的财务人员进行集中,重新进行岗位梳理和职责划分,不仅权责分明且降低了人员管理费用;二是财务核算人员并非隶属于哪一个项目,二是归总公司管辖,因此避免了的行为,客观反映项目效益,保持会计核算的独立性;三是通过共享中心实现了项目资金投入预算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得以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四是建立共享中心后,项目财务人员按规定必须及时向公司领导定期汇报业务分析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为项目提供增值服务。

二、施工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不足

对于没有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经验的施工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专业机构和团队为该施工企业进行“量体裁衣”,根据企业自身特性进行设计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则该施工企业很容易陷入无法对财务共享中心合理与有效利用从而进一步加大资源耗费,增加企业风险。目前财务共享中心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初期资本投入巨大

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初期,企业必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反面需要金融服务中心人员和专业财务人员,对企业各项财政状况有基本但真实详细的了解,另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尚未建成之时,原有的财务工作部门和人员不能进行撤除,他们的照常上岗才能维持企业原有的财务稳定,这就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支撑原有财务班子和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所需的两项支出。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建成之后的运行维护也需要人员配备。

(二)财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

一旦财务共享中心建成,就必须招聘或培养专职财务人员对数据进行上传和管理,但如果这些人员只懂财务,而不懂业务,就会造成财务与业务分离,财务人员无法从这些财务数据中获取真正对企业有利的深层次信息,继而因信息延误等原因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

(三)信息化成本耗费巨大

财务共享中心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结果,财务共享中心的基本功能是处理各类不同的庞大数据,要实现这一功能施工企业就要耗费成本建立系统运营及维护中心,以便能够促使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模式更加专业化,这一方面的成本开支无疑是不可避免且巨大的。

(四)企业组织架构方式的革新阻力

暂且不论分散的会计核算方式和财务管理模式在施工企业领导乃至基层财务人员观念中的根深蒂固,但从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必须革新施工企业组织结构方式这一点而言,就必然会遇到企业内部强大的阻力作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对施工企业而言是一次财务管理的变革,资金、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必须也必然要牵涉到部分人的利益,如何解决这一部分人形成的阻力,合理消除老旧思想并提升下层员工的积极性是施工企业要深入研究和考虑的问题。

三、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与应用要点

无论是共享中心建设前的思路梳理、时机选择还是建设中的流程规范、制度建立,亦或是建设后的人资管理、系统运维,都是施工企业所必须提前进行调研、建模、分析和评估的问题。通过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与应用要点提前考量有利于企业找出当前面临的问题,决定共享中心今后优化的方向。

(一)以长远发展为决策立足点

施工企业起意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伊始,就必须立足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宏观而言是指施工企业的决策人或领导者必须初步拟定有关于财务共享中心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愿景,从微观的角度则是对市场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政策、竞争对手发展态势、企业自身优劣势进行充分的考察调研了解,还包括企业目前所经手的所有大小项目评估、风险性检测等内容。此外更要建立合理的财务共享中心模型和运作机制,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投放和建设。

(二)界定财务共享中心的内容与应用范围

对于初步接触财务共享中心的施工企业来说,共享中心的建立和应用无疑是一场涉及到思想观念、人员管理模式的革新以及多方利益和权责的重新分配,因此,要想避开这些可能出现的阻力是不可能的,只有循序渐进,采取试点经营继而“由点及面”的方式。在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与应用时,在界定共享中心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上,为了尽快实现共享中心的功能体现,让“试点”更有说服力,就必须选择那些劳动密集型、见效快、重复率高的施工项目。

(三)标准化建设财务流程体系

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各个业务项目的分布距离较远很容易使企业的财务呈现离散状态,所以即使进行“试点”的项目劳动密集性高、可操作性强,落后的财务流程也无法满足共享中心运营的需要。企业必须熟知自身整套财务流程工作细节,在此基础上根据财务共享中心运营要求进行统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细致与优化。

(四)配套先进信息化系统和人才班底

建设标准化的财务流程体系是以企业拥有足够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匹配作业为重要前提的,例如企业的ERP系统、影像管理系统、门户网站、网上支付功能、前后台运维等,如果没有这些信息化系统和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施工企业就无法正常与客户、员工、供应商等传递信息、交流资源、实施交互。而相应的,不仅是财务共享中心,任何一种职能的背后都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为基础,企业在进行人员引进和培训时必须清楚管理人员与业务操作人员的形成路径并不相同,其人事政策、绩效考评、薪酬体系等也应有所区别。

四、结束语

上至施工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人,下至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操作人员,大到企业整体运营宏观策略和方向,小到个体员工个人观念和技能水平,都是对财务共享建设与应用成败起到影响作用的关键因素,只有企业内部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认同,拥有必要的财力、人力,选择适当时机和内容,配置配套的先进技术与人才,才能将财务共享中心的功能真正发挥,切实提升企业效益和市场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范文第2篇

项目管理论文2000字(一):财务共享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提升探析论文

【摘要】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置,对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基于此,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共享中心。论文首先对财务共享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提升作用进行了阐释,进一步提出了借助财务共享中心,提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策略,希望对广大建筑企业财务工作者带来思考。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F4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3-0033-02

1引言

财务共享中心属于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财务管理、核算模式。财务共享中心就是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核算业务,在同一個共享中心进行核算,并对外报告。这种核算模式能够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使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得到保障,便于企业投资者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财务信息。

2财务共享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提升作用

2.1提升企业不同管理信息的共享性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资源共享,以实现对自身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也一样,要提升管理效率,对企业内部实施有力的监管,就要进行信息共享。企业是通过产生经济活动的形式,来实现经济利益的,而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的产生,都需要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参与,建筑企业要开展经济活动,实施管理行为,都离不开财务工作的支持。而且建筑企业的很多管理信息,要进行有效传递,也需要经手企业的财务部门。

因此,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讲,财务部门扮演着信息传递的角色。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置,在提升财务监督效果的同时,也共享着财务信息。共享一些对企业管理而言非常重要的信息,财务部门属于企业的信息共享源。在工作中,财务部门能够为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提供更多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使管理层的决策更加可行,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管理信息的作用。

2.2控制企业运营成本

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职能部门不仅繁多,而且相对较为分散,各个子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链也就被拉长,致使很多资源就不得不分开使用。而要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企业的各个子公司都会在其施工地,以项目部为中心设置财务核算部门。其财务人员需要管理各项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如验收入库、结存、领用等具体事项,并检验企业的各类发票的真实性,可见其工作之冗杂[1]。

同时,很多时候各个子公司的财务人员岗位会出现重叠的情况,这就使得企业的人力成本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若企业拥有自己的财务共享中心,借助流水线形式的管理,就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财务核算工作的效率也会显著提升。此外,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使材料的采购成本得到控制,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对接工作,也才能更加高效。建筑企业对材料的采购、验收、核对等环节实施统一而标准的管理,使得这些环节中的一些不必要的业务大大缩减,从而使损耗时间得以降低,从而能够从源头上帮助企业,降低与供应商接洽的运营支出。

2.3强化财务职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扎实开展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职能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就能有效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同时使得企业财务的行为得到规范,舞弊行为得到遏制,从而更好地发挥财务工作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此,不少建筑施工企业都能意识到财务职能强化的必要性。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的财务工作,其独立性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这是由于建筑企业会对下属的项目部下达不同的指标。很多项目部管理者为实现该指标,就会不择手段地进行一些违规操作。但是财务人员归属于项目部,其薪资待遇、薪酬福利等内容都直接与项目部的效益挂钩[2]。这就会导致不少财务人员,对于出现的各种违规操作,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企业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财务共享中心成立之后,财务职能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就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财务管理工作也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专业性、系统性。除此之外,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与项目部也进行了分离,核心的财务核算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会统一由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因而避免了项目部利益的牵绊,各项财务活动都会严格按照票据、数据来进行,项目部的违规操作也就会得到遏制,从而使项目管理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借助财务共享中心提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策略

3.1注重日常的维护,明确职工的访问权限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数据需要设置一定的权限,而不能对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职工都一视同仁。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部门对财务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的把控,根据不同岗位的职工,授予其相应的范围的使用权限,并按照既定的权限要求,进行财务共享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需要查阅财务信息的职工,要保证其拥有相关的权限,并对其查阅资格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批,保证其权限与个人一一对应。

同时对于一些没有使用权限的人员,不得让其查阅、修改财务信息。通过上述的种种举措,来有效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另外,技术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做好财务共享中心的日常维护工作,设置网络防火墙,并将重要的财务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同时还要防范病毒木马、黑客的入侵,保证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正常的使用和运转。

3.2对财务核算实施统一的标准,保证工作的规范性

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正常运转而言,财务核算标准显得相当重要。只有形成统一的财务核算标准,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才能高效运转,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也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形成一套统一的财务核算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下属单位的状况,综合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核算标准。而后,企业需要将其在全公司进行应用,从而保证财务共享中心接受、汇总的子公司财务信息能够统一,进而对其实施集中处理。

3.3完善福利保障制度,发挥团建的作用

企业要想真正留住职工,就需要从物质层面满足职工的需求,从而能够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着力提升职工的福利和待遇。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定期组织培训,加强对职工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其不断提升自己。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采用“轮岗制”,让不同岗位的职工进行轮换,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从而便于对职工的才能结构进行了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职工的价值。此外,建筑施工企业也可以积极举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来调动企业的氛围,密切职工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才能更好地投入接下来的工作中。

4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工作的提升作用不言而喻。广大建筑企业财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财务共享中心的优越性,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价值和作用,注重日常的维护,明确职工的访问权限。完善福利保障制度,发挥团建的作用。对财务核算实施统一的标准,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显著提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的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探讨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论文

摘要: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起来,更加突出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开展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显著提高电力项目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简化和规范电力企业的管理流程,促进电力项目管理朝着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帮助电力企业规避风险,提高电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

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高、建设周期长以及技术水平要求高等特点,所以电力项目管理的难度比较大。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旨在提高电力项目管理水平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本文首先对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最后提出了加快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概述

电力项目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针对电力工程建设的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可以将网络信息与管理生产模式进行充分结合,在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和分析。在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前应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技术人员应该梳理好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流程,明确各个流程的步骤以及主要注意的事项;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全面了解各种设备的参数信息;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对工程进程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开展的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通常采用的是工程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实现各级管理人员的高效管理,可以加强各个部门的互动和沟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有效降低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2、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2.1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缺陷

虽然我国目前的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整体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种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程序文件的执行力度不够,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在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无据可依的情况,导致电力项目管理的各方面都不到位;第二,多个电力项目综合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高,在对多个电力项目进行管理时,在人员分配、项目产值分配等方面的工作量比较大,再加上应用的是传统人工管理方式,所以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也无法实现动态化管理,所以电力项目管理過程难以进行适当调整。第三,电力企业管理缺乏标准性,所以在检索项目信息过程难度比较大,缺少工程质量的反馈信息,无法对之后的同一类电力项目建设工程提供指导。

2.2项目框架构建

2.2.1市场开发

市场开发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调研管理以及项目开发管理等诸多方面。市场开发过程要将客户置于主体地位,通过加强对客户关系的管理,才能对合同进行准确评审,为市场开发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此外还应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帮助电力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

2.2.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将开发、计划等各种内容全都纳入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的方式,让电力企业各个部门在一个平台上合作。根据ISO9000质量体系对电力项目建设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在知识管理理论体系的支撑下不断完善电力项目管理模式,促进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2.2.3经营计划

经营计划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合同管理、其二是招标管理,其三是项目开发管理,其四是产值管理。经营计划可以有效整合工程项目的收付费流程和采购立项流程,不仅能够确保电力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提升电力项目管理的整体性。

2.2.4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可以为电力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将平台中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直观化和具体化转化,形成对应的统计报表。辅助决策还能全面反映电力企业管理的整体情况,有效识别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3、促进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3.1分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

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制定充分满足各种工作需求,一个良好的需求分析方案可以对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直接观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都是目前常见的需求分析法,可以单独利用某一方法或者综合利用这些方法来充分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此外,还应该对电力企业管理高层、各个项目负责人以及一线施工团队制定岗位说明书。

3.2重视信息化水平建设

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电力线路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电力企业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特点制定战略规划,切实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持,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来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工程。

3.3完善信息化建设法律制度

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政府应该推进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立法工作的开展,行业内和企业也应该针对信息化建设特点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制定权责分明的管理机制,简化管理程序,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将每项工作都细化到个人。当然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贯彻落实离不开监督机制的支持,要想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热情,电力企业还应该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对工作人员的表现进行绩效考核,然后依据考核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者惩罚。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范文第3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财务转型,需要从战略、流程、人员及组织、系统和技术、设备及选址5个方面统筹考虑和落实。

1.1战略方面

基于企业的业务战略,结合最佳实践和行业特点,规划财务组织未来的整体定位和角色。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实现从核算型财务向决策型财务的转变,逐步发挥财务作为战略性业务伙伴、高效业务处理者、公司风险管理者的作用。随着共享服务中心的成立,企业的财务职能分成了3部分:集团总部财务规划和管控职能、共享中心财务交易处理职能、当地财务支持和分析职能。首先,在横向上需要清晰地界定财务共享中心与其他财务职能的关系。总部财务行使财务管理高级职能,为当地财务部门和共享中心提供财务指导及风险控制。财务共享中心通过集中化、标准化财务交易处理,为总部财务、当地财务提供各种财务核算服务和常规报表分析。当地财务部门作为业务的伙伴和共享的延伸,为总部财务和共享中心分别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信息和专项财务分析数据。其次,在纵向上也要清晰划分财务共享中心与当地财务的职责。根据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经验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业务都可以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来操作,只有流程中重复性高且操作标准的交易处理和核算业务可以集中上收到共享中心,充分发挥共享的规模化优势和协同效应。对于一些与前端业务紧密联系的工作(如问题发票的跟进、原始单据的扫描和传递等),仍然要保留在当地的财务部门,既保证与供应商的及时沟通,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同时,也发挥财务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决策支持作用。

1.2流程方面

在进行共享流程的优化时,必须遵循完整性、先优化后共享、提升管控兼顾降低成本、可操作性4个设计目标和原则,建立分类清晰、条线合理和授权有度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首先,以RACI模型为指导,确定各流程的横向审批条线,以及相应条线的职责。流程的审批条线主要指汇报线、专业线、内控线。汇报线通常是靠近业务发生端的部门负责人,对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行基本判断,拥有流程决定权。专业线通常是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公司分管副总,对于业务有专业的判断以及统筹的安排,也赋予流程决定权,各专业线审批人员参与流程的程度根据重要性原则授权。内控线通常指财务部门负责人,根据公司总体运行情况对重要事项执行最后的财务控制,初期只赋予审核权不决定流程结果。各内控线审核人员参与流程的程度根据重要性原则授权,且授权级别相对专业线授权审批级别有一定的依存度。其次,在横向审批线条搭建基础上,实现流程纵向审批授权的设置。根据不同流程的属性、发生频次和金额占比,确定各层级的金额授权标准。对于金额小、频次高的申请,尽量简化审批流程;对于金额大、性质特殊的申请,通过增加审批层级加强对流程的风险控制。这样,既兼顾了流程的审批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流程的审批管控力度。通过端到端的流程梳理,实现横向和纵向流程一体化贯通,并通过共享实现关键环节的高效标准化处理和集中管控。

1.3人员及组织

在设置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和组织时,需要考虑组织结构、工作职责、能力和技能、人员构成比例、组织规模、薪酬及福利、绩效评估6个方面的内容。下面,重点从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组织规模3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首先,是财务共享中心组织架构的设置,常见的方案有3种。一种是基于职能的结构设置。这种设置方法的优点是专业化强,最大程度发挥共享服务中心内外部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但是,也存在缺少客户关注的缺点。一种是基于客户/服务的结构设置。这种设置方法的优点是更加贴近客户,强调服务意识、提供地域化/特定客户群的流程。但是,也存在协同性差、规模效应和标准化程度低的缺点。一种是组合式结构设置。结合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各小组的业务特点,综合考虑职能和客户服务因素的分组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综合了职能式组织架构和面向客户组织架构的优点,在贴近客户的同时也加强了协同性,发挥了财务共享中心的规模优势。在实际操作中,更推荐第三种组织架构设置方案。其次,是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构成和比例的设置建议。在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初期,可以通过征调试点单位人员和抽取项目组人员到共享中心进行工作。在财务共享中心进入成长期后,可以逐渐增加外聘人员比例,作为未来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扩充的主要来源。随着财务共享中心业务上收范围的逐步扩大及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逐步扩大外聘人员比例,最终实现财务共享中心人数80%为外部招聘这一最终目标。第三,是财务共享中心未来组织规模估算。财务共享中心FTE(全职人员)估算方面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量大且工作性质重复的纯事务处理工作,可以通过交易量和生产率两个指标进行全职人员的估算。另一类是交易量有限且工作性质重复性低的工作,对于这类工作在进行全职人员需求估算时,经验重于计算,很难用公式合理地进行计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职责分工、工作量平衡等因素。

1.4系统和技术

成立共享中心是否需要废弃企业现有的应用系统?成立共享中心都需要哪些信息系统来支撑?信息系统需要具备怎样的功能才能保障共享中心的正常运行?这些都是很多企业在成立财务共享中心之前感到非常困惑的内容。实质上,财务共享中心是一种管理经营理念,并不是简单地上个系统就可以实现的。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建立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变革与提升,信息技术只是把这种理念和变革固化在系统中进行运作的工具而已。当然,财务共享中心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驱动与配合,也高度依赖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支持。财务共享中心使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统一的ERP系统、工作流管理平台、文档影像处理系统(含扫描)、资金系统、内部呼叫平台。

1.5设备及选址

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通常会从5个因素综合考虑。首先是成本,包括人员成本及办公场所等固定成本;其次是人力资源,是否容易获得具有符合要求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人力资源;第三是基础设施情况,即IT、通信设备的可靠性以及国际便利度等;第四是环境,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等;最后还要考虑和总部的沟通,以及交流的便利程度。基于以上5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特点,将财务共享中心设置在由工作技巧、税务制度、运营成本及基础设施等条件组成的最佳组合地点运营。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确定后,还需要考虑筹备运作财务共享中心所需要的基本硬件设备,以及共享不同组别和不同时期所需的设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从战略、流程、人员及组织、系统和技术、设备及选址5个方面进行全面优化梳理后,整体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行业最佳实践,建议先梳理优化个别流程,并选择试点地区上线运行,运行平稳后再逐步推广至全公司。后期逐步将其他流程按此方式进行推广,最终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全面搭建和运行。

2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建议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好处几乎众人皆知,然而,很多企业对实施财务共享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却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因忽视风险管理而偏离成功的轨道。基于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经验,总结财务共享中心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应对企业变革管理不够深入的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对现有的操作模式改变较大,特别对前端的业务人员,可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操作方式。另外,由于新流程更加规范的操作要求,难免增加员工对新流程的抵触情绪,这也给企业变革管理的推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对于从领导到各级业务人员持续的共享观念灌输,是财务共享最终实施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财务业务人员对于财务共享流程从接触到熟悉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只有对流程充分掌握并熟练操作,才能显示出共享标准化、高效率、强管控、低成本的管理优势,提高员工对共享操作的认可度,减轻变革带来的影响。

2.2应对企业人员转型和人员流失的风险

实施共享后,财务核算全部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操作,大量待分流的当地财务人员转型及重新安置问题令企业难以回避,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保持企业人员相对稳定,不可能大面积裁员。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人员分流方案,结合当地财务人员自身意愿和能力情况将其分流至财务共享中心、当地财务管理岗、当地财务支持岗工作,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有效规避共享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强大冲击。另一方面的风险是来自共享内部工作的员工,由于共享中心的工作相对标准化且重复性较高,工作内容较为单一、冗杂,所以会出现频繁的人员流失。实行共享内部轮岗制度,有效避免员工技能的单一化,为共享员工提供清晰、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

2.3应对流程标准化和执行力度不足的风险

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以及各种管理数据的统一,是财务共享服务得以高效运作的基础,也是实现信息化的前提。虽然在共享建立之初企业已开始着手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但是,由于各地业务发展的不均衡和操作习惯不同,标准操作流程可能在分(子)公司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另外,在流程优化和改进时,由于缺乏业务人员的参与,流程改进方案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导致流程方案不能有效地推进和执行,出现了流程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中要坚持最大限度整合原则,尽可能把能够标准化统一、专业化操作的财务环节都予以整合;在进行实施和流程迁移时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渐次实施;争取获得各分支机构、人员的支持;控制流程并时刻关注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2.4应对信息系统整合不到位的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财务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一、引言

石油企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一部分,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可以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数据支持,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升石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财务共享模式产生的背景

财务共享模式最早由美国福特公司提出,是该公司针对自身财务管理问题,通过多方面的研发与调整,实现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结合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的分析,提升财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强化财务管理力度,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1]。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自身工作情况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使其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解决管理问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共享模式的推广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逐渐成为当前企业比较关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战略发展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石油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意义

(一)整合企业财务资源

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财务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加强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借此收集与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业务组织与流程,发挥业财资源共享的优势,为企业业务工作开展提供财务资源信息支持[2]。当企业财务资源得到整合利用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效果也会发生变化,不仅实现高质量工作,同时还为企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提升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统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改变企业各部门财务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统一。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能够结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统一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与标准,为财务管理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秩序地开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互动效果,使财务管理人员了解各个部门工作的情况,还可以将财务数据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为针对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三)提升企业业务工作效果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业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支持,解决业务工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部分石油企业因为财务与业务信息互动不到位,所以无法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指导。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财务部门为核心,覆盖企业所有的财务经济活动[3]。在该模式的支持下,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业务发展规划,为高效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做好资源配置与业务发展计划工作,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财务共享模式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

(一)统一财务信息,提高管理效果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状态,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据。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的认识,明确这一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树立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4]。与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实现了对企业预算、执行等工作的全方位监督,可以保证企业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财务共享模式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解决以往财务预算信息滞后性的问题,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对预算工作的重视,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将此作为财务共享工作的重点,加强对石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将此运用在财务目标、业务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建设中,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数据支持,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人员队伍培训,促使财务共享模式运行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使企业内部财务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方法及原理,并主动用此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助力。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者与实施者,其业务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若是工作人员不了解财务共享模式的工作特点,那么将会影响财务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无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石油企业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组织个性化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其掌握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并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以此增强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改革发展意识,使其认识到财务共享模式是时展的要求,是自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创新发展。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认为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支撑企业的发展,不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当前部分石油企业虽然已经引进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但是无法满足石油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企业财务人员难以获得更多与企业内外部发展有关的信息,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不仅可以获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市场环境,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推动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其次,对财务人员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操作方法,借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为企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理论培训活动是丰富财务人员基础知识,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媒介。通过个性化的培训,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现代化技术,对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训活动中,应以工作人员的财务工作水平与信息化管理能力为基础,选择适合的内容,以此提升培训效果,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人员支持。最后,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奠定基础。石油企业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开展工作时,需要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吸取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基础保障[5]。工作经验总结十分重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总结财务工作情况,并反思自身在岗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利用以往的成功经验解决问题,促使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在石油企业中,若想展示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价值,提高财务与业务工作效果,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此作为推动财务共享工作实施的载体,为信息管理、业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具有高度集约的特点,涉及的工作内容、信息数据非常多,若是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会失去财务共享模式建设的意义,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解决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的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与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数据库,要求工作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减轻工作压力,提升财务信息处理工作的有效性。以中石油为例,该企业建立了多个数字化平台,包括业财融合价值管理平台、全球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在数字化平台辅助下,促使企业业财融合,同时能够将两万余财务人员的工作批量化、集约化到不到两千人的财务共享中心完成,促进效率大幅提升,并实现低碳、安全化运营。石油企业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立足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企业财务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促使石油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四)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市场环境或者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出现运行风险,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实际工作中,石油企业应提升对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使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认识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并发挥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优势,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为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6]。在风险防范工作中,加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用,利用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与业务工作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建立财务预警体系,若是发现问题,则需要做好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利用风险防范策略解决问题,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此外,石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将财务共享系统作为工作的载体,增加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各个岗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为企业资金管理与运用提供支持,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管理制度与日常沟通的方式,为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促使石油企业稳健运行。

(五)建立内控制度,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

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可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使各项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需要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石油企业的业务、财务等经营性活动进行动态的监督,以此实现高效率管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首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将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财务管理有机融合,对财务工作行为、管理行为等进行监督,使各项工作在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管下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有较多的数据信息,内部控制中,对共享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业务部门人员以财务管理需求为基础,开展业务工作,在实现企业业务目标的同时,完成财务目标,为石油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其次,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管理,优化系统的功能,增强管理工作效果。财务中心服务系统中应包含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资金动态管理、财务报表等功能,通过多个功能的集中建设,实现对石油企业所有业务的动态管理,为后续信息的运用提供便利。最后,立足财务共享中心,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能够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实际工作中,需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适合该中心的内部控制流程,对企业资源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管,保证资源利用与配置的有效性,促使后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结语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范文第5篇

1医院信息网络建设的要点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挂号、叫号、门诊、收费、药品出入库管理、检验、病历管理、行政管理、物资管理等。传统的信息网络建设系统性差,分布较为零散,而且多个系统相互独立,未实现对接,使信息网络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要立足资源整合,建设覆盖和链接全院各个管理单元的信息网络,在各系统间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结合医院实际,首先完成信息网络的整体架构,该架构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计算机网络、业务专业软件和数字化医疗设备。在这一系统架构之下,纳入医院管理、医疗服务作为分支系统,一是实现对各类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共享;二是使医院的管理流程、医疗服务流程、服务的沟通与反馈、病历信息的传输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三是实现对供应链、医院内部资源流动、病人物资药品耗费等信息的数字化集成和智能化管理;四是实现对发展战略、管理理念、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源的目标集成。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最终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1]。信息网络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业务应用系统。该系统由管理系统、临床系统以及管理业务决策支持平台、知识协作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医疗业务平台组成,并通过数据中心和集成平台,对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集成;通过HL7标准和消息机制在各个平台系统间构建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实现对网站的集成化管理,为管理系统内外各方、各信息需求主体提供统一的网络数据平台。在五大业务平台中,医疗平台是核心平台,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作为桥梁和纽带,为各系统间的互通提供了支撑,在此情况下实现了系统信息的全面集成,医院信息网络成为供患者、管理人员、医疗人员、社会公众进行业务管理、查询和接受服务的统一的网络平台。信息网络的技术架构,主要是数据的采集、集成、运用和挖掘。各科室利用业务应用系统采集数据,再将数据上传至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互通。在技术架构中,数据集成是关键技术,也是整体信息网络得以运行的重要保障,系统主要通过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集成。各种数据经集成后,再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分类,为用户建立索引,方便用户使用。医院信息网络还应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以及灵活性,以便根据业务需要和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升级与扩展,避免重复建设而导致的浪费。

2计算机在医院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计算机是建设医院信息网络的硬件基础。各类信息和数据通过一台台计算机实现存储、输入、输出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在信息网络运行中,对计算机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计算机要具有较高的技术可靠性。为增强可靠性,可利用冗余技术,即增加备用链路数量。其次,远程诊疗技术的运用。远程诊疗技术,即通过信息网络开展异地诊疗,从而提高就医效率,节约就医成本,这是今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疗的最新成果。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再由信息网络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患者在检查后检查结果数据存储于计算机网络,然后开展网上会诊,制定医疗方案[2]。再次,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以财务管理系统为例。财务管理系统主要由门诊收费、住院收费、财务支出等构成。在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环境中,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对财务信息的采集、整合、集成、利用和挖掘等处理,实现数据处理的规范化与智能化,减少人为操作环节,有利于保证资金安全。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实现各类财务报表的自动生成,方便用户查询、核算和监督。

3结语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以支撑医院信息网络建设。针对传统中信息管理条块分割、相互独立、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应通过医院信息网络建设进行信息数据的整合,使各个系统实现互通和资源的共享,这有利于构建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服务效率,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计算机是信息网络的硬件基础。在医院信息网络的构建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提供信息网络的可靠性、实现远程诊疗以及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

作者:张京 单位:张家口市第五医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