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立医院 成本核算 信息化建设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强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落实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度和成本管理水平成为公立医院的迫切需求。笔者对目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深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建设路径进行思索。
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现状
(一)公立医院信息化现状
公立医院整体信息系统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是以收费、挂号、药品管理为核心的HIS医院信息系统。HIS信息系统是医院最先开发的系统,是给财务人员、收费人员、药品管理人员使用的。第二个层次,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包括PACS系统、CIS系统、LIS系统、手术麻醉系统、心电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临床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是医疗信息化的核心,它的使用者是医生和护士。目前,大部分医院(包括多数公立医院)的信息系统还主要停留在以上两个层次上。第三个层次,即ERP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有医院开始建设。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现状
1.公立医院院科两级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初步建立
2013年,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公立中医类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收入数据中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数据统计到科室的比例均在95%以上;支出数据中人员经费、药品支出、卫生材料耗费统计到科室的比例均在80%以上。另外,工作量数据中对门诊人次和住院床日数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到科室的比例也在85%以上;内部服务量数据中的医疗辅助科室数据统计到科室的比例达到80%。同时,该研究就被调查公立医院所使用的成本核算软件品牌也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成本核算软件配备率较低,而且成本核算软件品牌繁多,难以达成统一。
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系统基本成型
目前公立医院项目成本核算软件众多,表现不一。以某公司医疗服务项目核算软件为例,该软件是基于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结果通过分析重述产生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但由于数据共享性有待提高,导致核算工作量过大,核算周期长,成本核算及时性受到挑战。
3.病种成本核算系统尚在探索
目前病种成本核算的软件尚不成熟,有基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叠加的病种成本核算软件,但由于基于临床路径的病种管理方式在医疗管理方面正在推广过程中,同时在临床医疗管理中由于疾病表现不同,存在出路径的情况,因此基于临床路径的标准医疗服务项目构成仍在探索中,故基于临床路径的病种成本核算系统也在探索之中。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存在问题
(一)公立医院医疗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并未有效融合
医院医疗管理的HIS、LIS、RIS、PACS等医疗信息系统,尽管在挂号、收费、药品管理、耗材管理、医疗管理等环节为医院管理创造了比较好的信息条件,但尚未与财务核算系统实现有效融合。
(二)公立医院财务核算系统与成本核算系统及成本核算系统未能有效融合
在财务核算方面,目前公立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系统、项目成本核算系统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是分别独立的系统,并未实现有效融合。科室成本核算的数据是基于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的结果,对成本数据进行直接或间接分配归属到耗用科室,形成各类科室成本。依据科室成本核算结果,再进行分析分摊形成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工作重复效率低。
(三)成本核算准确度有待提升
尽管目前公立医院在信息化方面通过HIS、LIS、PACS、RIS等系统,实现了医疗业务管理和部分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的取得,但这些系统之间在信息交互方面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散落在医院各个职能条线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实现数据共享,成本核算缺乏有效数据基础。由于成本核算粗放,成本归集和分配的标准不准确,从而导致科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核算精度亟需提高,在此基础上的项目成本核算结果准确性也受到质疑。
同时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项目众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工作手册(征求意见稿)列示,医疗服务项目共分为综合、诊断、治疗、康复、辅助操作、中医等六大类十一章9360项。尽管这些项目并非在一个公立医院全部开展,但综合性公立医院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数以千计,如果再考虑同一医疗服务项目存在多个科室共用因素,考虑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每年数百万人次的诊疗规模等因素,再考虑到单个医疗服务项目所包含的成本构成分类,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巨大数据压力。
三、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一体化需求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客观情况使公立医院必须通过信息系统才能实现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精细,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改善成本管理的效果,可以说信息系统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建立一体化成本核算系统,使成本数据、成本消耗建立在自动的成本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基础上,从而提高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准确性和成本核算效率。公立医院一体化成本核算系统需要满足下述需求。
(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应成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最基础的业务单元
在医院成本核算时,应该建立科学信息系统,将提供该医疗服务项目所消耗的材料、动力、人力、设备等一系列成本因素进行成本数据的自动归集和分摊,把医疗服务项目作为成本归集的最基础业务单元,实现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自动化。同时将医疗服务项目在人员操作时间、物资消耗、设备使用时间等数据基础,在信息系统建设时进行数据积累和流程固化。如果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医院,还应该在成本核算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中考虑作业划分并进行固化。
(二)科室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应建立在项目成本核算基础上
1.科室成本核算应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为源头
科室成本核算应基于对科室所承担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科室识别,并将该科室间接成本进行归集、形成间接成本向项目成本的分摊,实现基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科室成本自动核算。
2.病种成本核算应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为基础
建立一体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在病种成本核算的信息化需求上,表现为首先需要有基于临床路径的标准医疗服务项目构成。基于临床路径的诊疗是病种成本核算的应用基础,在病种成本核算时,需要将该病种的临床路径细化在信息系统之中,成为诊疗的依据和病种成本核算的依据。其次需要有基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病种成本归集路径,病种成本包含了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出院期间发生的所有耗费,在成本核算方面需要准确核算各项医疗服务项目及与治疗相关的药品耗材消耗,实现成本的自动归集核算,因此病种成本核算应该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为数据基础。
(三)建立一体化财务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在此基础上需要探索将成本核算系统嵌入财务核算系统中,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各类成本核算一体化,提高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以及核算效率。
四、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一体化建设优化路径
(一)加强公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公立医院需要将医院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系统(包括HIS、LIS、病案管理等医疗业务系统),耗材、药品等资产管理系统以及人事、财务等行政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统一与医院管理相关的各类数据字典,包括职工类别及代码编制规则、科室名称及编码规则、供应商名称及代码、会计期间及结账逻辑、明细科目及二级科目设置、作业划分及作业库划分、设备名称及代码、成本构成及编码等以及各项成本指标、财务及考核指标等基本信息的编码、名称、定义等。将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在统一规范的医院综合管理的基础资料信息(通称为“数据字典”)之上。消灭医院信息系统的“孤岛”,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理顺医院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与服务,借助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信息自动交互,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形成一体化的数据基础
一体化的成本核算系统不但应建立在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各类规范数据分类和数据字典之上,还应建立在各个业务数据接口及数据共享的基础之上。比如耗材需要明细核算数据,核算到最基础的收费项目和库存数量,实现耗材的采购、入库、领用申请、出库、消耗、应付款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并与收费挂钩。同时在项目收入方面要实现医疗服务项目数量来源基于HIS医疗业务数据的共享,这样既减少成本核算的成本,又实现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堵塞收费中的漏洞并有效监控成本信息。
(三)建设一体化的临床路径医疗服务项目构成
在建立一体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中需要固化标准的项目构成,考虑到疾病表现的复杂性,可以将常见并发症的项目构成作为选配模块进行勾选。在病种成本核算的设计阶段,一定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延展性和可扩展性,预留充足的病种成本核算信息路径,将构成病种成本的标准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固化,实现根据项目成本核算数据,自动生成病种成本、病人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等成本数据需求,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
(四)建设一体化的成本分摊依据
医院成本构成中很大一部分成本需要分摊,在成本核算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成本分摊的依据并进行固化,并留出持续改进的充足空间。
比如,人力成本是医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成本的核算设置中,需要将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时间进行科学计量,而无法明确计量的时间则需要合理地分摊到相应作业中去,因此,需要设置科学的分摊依据。
同样设备折旧也是成本的重要构成,从作业成本核算及管理的角度,对设备使用落实“谁耗费资源,谁承担成本”的原则,将设备折旧费归口到相应医疗服务项目上。这种分摊可以依据使用时间或使用当量,或者占用面积,也有以占用面积和时间两个纬度进行综合确定的方法,进行系统设置,才能使成本核算更为准确和细化。只有如此才能够与管理职责挂钩,对设备使用部门的成本进行归集,找出成本管理的重点,更好地发现设备使用中的问题,发挥成本核算的管理作用。
总之,通过一体化成本核算系统能够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变得更加便捷、可靠,实现项目、科室、病种及财务数据的共享,为医院成本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有效的项目成本核算数据,可以为物价管理部门进行医疗服务价格限价的调整提供依据;有效的病种成本核算数据,还可以为医保付费标准确定及院间比较提供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德林.HRP建设2.0开启医院信息化一体化时代[EB/OL].海外网(北京),2014-8-12.
[2]徐静晗,陈越,蒋艳等.中医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6).
[3]蔺怀勇.强化信息管理,促进和谐医院建设[J].医院管理,2008(4).
[4]曾军.医院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9,(7):58-59.
[5]周海平.现行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思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5,(5):178-180.
[6]周海平.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5,(3):136-138.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路径探析;状态数据库;十三五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2-0008-05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启动工作,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随即拉开帷幕。目前各高校正积极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而专业建设一向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如何取得创新性发展?如何通过专业建设推动内涵发展?这无疑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又一新课题。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之一是使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要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借助2014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对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探析其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未来五年内的专业建设路径进行探索,希望对进一步推动后示范时代高职内涵发展有所启示。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分布情况
截至2014年底,安徽省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74所。其中,政府举办28所,行业主管部门举办23所,企业举办7所,民办16所。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共有19个专业大类、79个专业类,安徽省高职院校现有专业类70个,水产养殖类、农林管理类、管道运输类、石油与天然气类、水利水电设备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气象类、康复训练、部队基础工作类尚未布点[1]。
根据各专业类在安徽高职院校中开设的广泛程度进行统计、排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安徽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中,开设最多的是计算机类、市场营销类、财务会计类等传统热门专业,其开设广泛度均在69%以上。然而,从就业率看,开设最多的前15位专业类中,除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汽车类以及财务会计类,其余11个专业类的就业率均低于2014年全国所有专业93.3%的平均就业率。
根据各具体专业在安徽高职院校中开设的广泛程度进行统计、排序,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多的前15个专业,其开设广泛度均在36%以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开设广泛度甚至达到50%以上。然而,从就业率来看,开设最多的前15个专业中,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的就业率并不理想,均低于2014年全国所有专业93.3%的平均就业率。
二、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情况
根据安徽省《支柱产业规划》,汽车工业、装备制造工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业及生物技术工业被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并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产业梯度转移由此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规划》,对示范区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总体布局进行明确规划,要求将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通过推动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示范区汽车、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建材、冶金、化工、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文化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要求通过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基础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安徽省发改委印发《深入推进皖江示范区科学发展新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示范区新三年的发展定位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根据上述安徽省重点发展产业分析,结合2014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对安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除纺织服装、工商管理、财政金融、语言文化以及旅游管理5类专业,其余专业类就业率均超过2014年全国所有专业平均就业率。而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类中,只有汽车、机械设计制造、电子信息、工商管理、财政金融、语言文化、旅游管理等7个专业类位居安徽省开设最多专业类的前15位,其中电子信息、工商管理、语言文化、旅游管理4个专业类开设广泛度超过50%。同时可以发现,资源勘查、材料、纺织服装、生物技术、餐饮管理与服务、畜牧兽医等与重点发展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类,其开设广泛度尚不足10%;与现代农业相对应的水产养殖类在安徽省尚未布点。此外,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2014年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上述表3中与重点发展产业对应的专业类别在安徽省高职院校中还有部分专业尚未布点,具体见表4。
另外,《201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3∶54.6∶33.1。而从在校生规模来看,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职院校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在校生规模分别为0.78、21.96、16.88万人,相比其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安徽三次产业在校生规模结构与其产业结构不成正比,其中第一、二产业在校生人数相对较少。
三、专业设置聚集程度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发挥其专业的集群优势,实现师资、实训等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效益,同时有利于其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的形成与发挥。本文以从属于同一专业类的专业集合程度为观测点,探究各校专业设置聚集情况,这也是职教界关于专业群界定和测量的主流观点[1][2]。可以认为,在学生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一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涉及的专业类(或专业大类)数目越多,其专业集聚水平也就越低[3]。对安徽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统计后发现,在74所学校中,设置专业最多为76个,最少7个,平均28.7个;设置专业类最多为33个,最少2个,平均14.1个;设置专业大类最多为13个,最少1个,平均7.2个。各校具体设置专业数及其专业类、专业大类数见图1,对74所高职院校各校内所开设的专业类数和专业大类数做直方图,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安徽各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数差距较大,各校所开设专业数标准偏差达14.5,且随着开设专业数的提高,各校专业数与其相应的专业类数及专业大类数的差距明显增大。然而,从图1、图2、图3可以共同看出,各校所开设专业类和专业大类数的浮动较大,专业类数的标准偏差达7.1,专业大类数的标准偏差达3.1。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安徽有50%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类数集中在10~20个,61%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类数集中在4~10个。结合对图1、图2、图3的分析不难发现,安徽各高职院校校内专业设置聚集程度较低。
四、讨论与启示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总结上述对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概况、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情况、专业设置聚集程度等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安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依然存在以下三点较为突出的问题。
1.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
安徽高职院校中专业类开设广泛度最高已达76%,专业开设广泛度最高已达58%。不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较高重复率,这不仅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人才培养效率,不利于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
开设较多的前15位专业类与重点发展产业所对应的专业类,二者并不能形成对应关系,部分重点发展产业所急需的专业(类)开设广泛度非常低,甚至还存在较多尚未布点的专业。这与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相违背。
3.校内专业设置聚集度低
较大一部分学校开设专业数量过多,且绝大部分学校开设专业涉及的专业类乃至专业大类较多。安徽74所高职院校的平均专业数、专业类数、专业大类数正好成两倍关系,即平均每所高职院校内每个专业大类只含两个专业类,每个专业类只含两个专业。在学生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专业聚集度低,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办学资源,降低办学效益,同时也不利于各校专业特色及品牌优势的形成与发挥。
(二)“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路径探析
结合对安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实证分析及其存在问题的讨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强化专业建设,进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 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高职院校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人才培养应灵活、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因而,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更加灵活,通过专业调研、建立专业预警机制等,在市场引导下,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使其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同时,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也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对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在保证地方高职院校整体专业结构科学、合理的同时,促进各高职院校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结构布局。
2. 强化专业群建设,彰显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决定其办学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对应当前产业集群式发展,加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上尚未形成鲜明特色的现实情况,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强化专业群建设。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校内各专业发展,促进专业教学资源共享;以专业群建设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以专业群建设逐步凝聚专业发展力,明确专业设置特点,形成品牌优势专业,彰显专业特色。需注意的是,专业群建设应坚持少而精,不宜追求多而全。
3.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内涵发展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在专业建设上,更加需要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和密切配合。“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应力争在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专业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学生实践教学和双导师制上实现真正合作并取得显著效果,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发展所面临的、有待突破的关键问题。
4. 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助力专业持续发展
在优化结构、集群发展、内涵发展的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考虑其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评估是对一所高职院校专业实力进行综合考察的有效途径,这种综合考察应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度、专业教学环节之间的吻合度、专业教学资源保障度、专业人才培养满意度等多方面。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剧,高职院校更加需要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定期对所设专业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促进专业整改,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通过评估使其专业设置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
5. 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前文数据及其分析中可以看出,即便是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部分专业就业率也并不理想。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态,“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可重点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创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应用型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文化基地建设等带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曾宪文,等.简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基于量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33-36.
[2]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52-54.
[3]刘云波.我国民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66-70.
Abstrac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pecialty struc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nhui province, in virtue of the database of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stat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ies, and explored the paths to construct the specialties during the future five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cluding high repetitio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industry closely, and low concentration. Thus, it is suggested, during the“13th Five-year”plan Period, to strengthe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from adapting to industrial dem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luster,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industry, establish the specialty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关键词:校院两级;资源共享;信息传输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35-02
一、引言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全国范围内校园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在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信息化技术为提升高校管理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网络选课、课程管理系统及数字化教学、数字图书馆和网络检索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和硬件资源不足等问题。各高校信息化的程度相差较大,教育发达地区信息化程度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
在一些高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学校的信息资源部门统一运行来实现的,包括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建设、维护、系统运行和管理服务;网络信息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和支持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网络信息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相关培训工作。部分高校中建立了院级二级网络编辑室,推动了信息化的步伐。
二、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1.信息系统各自独立。各高校正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但目前部分高校各职能部门各自为阵,分别建立了信息化“系统”,如本科教学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门户系统、邮件系统、课程中心等。在“多部门、多系统”的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和教师在使用时登录繁杂,各部门、各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也由于底层数据结构的不一致而无法实现信息互访[2]。统一门户登陆系统,用户可查阅多个数据系统,并实现输出功能。通过一个门户平台集中管理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依据设定的信息资源及用户访问权限,实现自定义、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是在现有体制上的电子化、网络化,而是要按照现代管理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
2.数据孤立,信息传输不畅。通过我校的信息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断探索适合高校的信息化平台。我校信息化系统已涵盖,目前因为校院两级信息资源传输不顺畅,造成一项数据重复采集,获取数据孤立,无法形成以个体为单位的信息链。
3.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完整。每个高校都有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但是多数网站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完整等情况,使得高校在舆论宣传方面落后于企业单位。
三、资源共享使信息更好利用
1.数据是信息化的基础。回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以计算为核心,发展到以网络为核心,再到搜索为中心,下一步的核心是数据,数据是智慧的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智慧。学院既是最初数据的采集者,又是数据的使用者。学院以事件为主体,实现采集和生命周期数据的管理,及时更新数据,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各职能部门梳理办事流程,整合数据,消除信息孤岛,整合数据流、业务流,不仅惠及每位教师,而且为管理者提供了方便。实现学校各部门、学院教职员工之间的协同办公、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提高整体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增加执行力,让数据采集高效、传输顺畅,使用方便快捷。
2.规范数据标准,定期维护。规范各项数据的标准、格式,使数据在多系统、多部门间实现对接,资源实现共享。简化流程,规范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做好数据生命周期内的维护工作,保持数据的准确性,避免重复采集,浪费人力成本。高校数据包括人事信息、教学信息、财务信息、科研信息等内容。高校是一个高素质人群的密集地区,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无纸化高效办公更具有先天优势。对综合数据的使用,我们以KPI(KPI-Key Process Indication)考核为例,涉及每位教职员工,但是在数据汇总时无法从个人信息系统里准确获取,需要教师逐项填写,相关管理人员逐一核算,再到学校各职能部门核实方为准。原本作为一种激励员工,提高效益的考核机制却造成人力成本的浪费。KPI考核制度在国外是很好的管理制度,是为实现目标而设定的战略管理工具,也是衡量公司及各部门目标达成、组织和人员行为绩效的关键指标体系。很多企事业单位把最终的目标分解成每位员工的职责,都在通过这一考核机制激励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国内很多单位也在使用这一考核机制,但是相比之下,显得水土不服,根本原因是信息采集传递不顺畅,信息不能及时维护。本文结合实践,梳理信息传输流程,如图1所示。
3.资源整合促进资源共享。资源整合是实施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3],资源共享是实现资源整合效果的途径,是资源整合的目标。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共享和利用。资源共享可以促进资源整合,持续推进资源整合力度,优化资源整合结构。师生是资源的使用者、评价者,建立实时的反馈机制,对于改进资源共享和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变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流程,推动高校组织模式、管理结构与运行方式的变革,从而最终实现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目标。高校信息化研究的重点是探索信息技术对高校整体性、全方位和结构性的深刻影响[1]。梳理数据传递流程,保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破除部门学院之间各自为阵的模式,更好地为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及后勤保障等综合事务服务。
四、结论
信息化是高校提升办公效率、节省人力成本的有效途径。实现数据生命周期的采集和维护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建立校院两级顺畅的传输通道是资源使用的必要条件。探索学校学院间的信息传输流程,打造智慧校园,是所有信息参与者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国栋,王婷婷,阎妍,李志刚.校园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状况分析[A].DOI:10.15881/33-1304/g4.2011.06.013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互联网+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利用信息技术将会计数据数字化的系统。一般包括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所谓标准化是指通过制订、规范和实施某种标准而达到统一。而标准化建设则是指运用“规范”和“标准”使事物内在元素间的联系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使其形成有机的、科学的整体。那么为什么要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呢?笔者认为,仍是从加快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利用数字化信息尽可能的避免人工所可能带来的数据精度、准度问题。以及更加便于管理和发展。其实早在2011年我家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研究制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当前我国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运用计算机到80年代企业开始自制,再到后期用友、金碟等财务软件的应用,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有了长足发展。国家也因此前后过《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98-1号》等有关会计信息系统运用的规定和办法。但由于体系不健全、信息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始终没有一个明确标准,这直接制约了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理论实践基础已夯实
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学说理论。而现行主流的财务软件也都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开发的,夯实的理论基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到如今这些基础已经不足以再支撑会计信息系统的再进步,推荐标准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二)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条件铺就
就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输出、扫描、打印等来说,即便是当下最普通的计算机也能够实现这些功能。而在软件方面,最常见的用友、金蝶等主流财务在会计核算系统方面已做得的相当成熟。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财会软件在会计核算系统中设置了财务处理、应收/付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汇总、财务分析等功能模块,这样的设置也获得了大部分公司企业的认可。
(三)会计信息系统功能不够完善
虽然上文中提到现行的财务软件已被多数公司接受,且在初级会计核算系统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但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应该还包括中高级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从这两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功能上还有很多欠缺。
(四)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权威组织领头
在我国,当下负责会计信息系统评定的组织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除开他“民间组织”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单纯的负责会计信息系统。笔者以为,财会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科目,需要有更权威、更专业的部门来对其进行协调。因为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缺乏足够权威的组织领头,导致了各种资源不能有效的整合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一些资源,也失去了发展的良好时机。
(五)当前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沟通
会计信息系统因其业务特殊性,往往需要和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动。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在设立标准时是否需要参考其他部门的业务需求,抑或如何协调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因为缺乏各组织间的横向沟通和协调,造成了会计信息系统单向发展,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系统并没有契合其它组织部分的各种需求,这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用性。
(六)会计信息化人才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人员也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队伍,那么有再好的硬件、系统软件、会计软件,会计信息系统也不能稳定、正常地运行。在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以前账目均采用传统的手工处理,在时代更迭中仍有很大一部分会计人员没有跟上时代潮流;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计从业人员若不注意加强学习,熟练业务技巧,也很有可能被淘汰。会计从业人员在学习中要注意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眼光长远,不局限于现在,多注意运用新的技术在工作中的运用,这样才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成就自我。
二、我国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路径意见及建议
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点分析和对解决办法的思考,以对我国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一)将“互联网+”的概念
引入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日数变动和平均日工资变动会影响人工费用,再加上不合理的组织管理和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等因素,就会造成人工费用的变动。
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各岗位制定岗位分工表,岗位人数要具体,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财务。同时,财务也要制定人工费工资标准,并严格执行。
(二)材料费的管理和控制。
建筑装饰企业的材料费用,在项目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基本占整个项目成本的三分之二,所以对材料费用的管理和控制,是实现装饰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在材料采购环节就应该建立相应的采购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并实行制约和监督制度,以实现采购的集中管理。接下来在材料使用环节,在材料的使用数量上进行严格把关,并且要制定材料的发放和使用制度,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禁浪费材料,以此来控制项目成本。
(三)机械使用费的管理和控制。
机械使用费是建筑装饰企业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建筑装饰企业往往会忽视机械设备的使用率,没有从性能、电力耗能等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经济适用的施工机械,从而使得机械使用费居高不下。另外,各建筑装饰企业也没有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所以,企业要从这些方面对机械设备使用费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才能降低机械租赁费用,进而才能选择更优化的施工方案。
(四)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管理和控制。
建筑装饰企业的成本除了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机械费用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这些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往往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是不确定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例如,内部供应的水、电费用会适当增加等情况。这时就需要企业内部根据上个月的水电用量制定出符合这个月的各项定额,来严格规划这个月的用水用电量。建筑装饰企业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当中,除了要控制以上四个方向之外,更要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引入市场调查与信息反馈机制,才能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综上所述,总而言之,建筑装饰行业的竞争越激烈,就越要增强建筑装饰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增加企业的最大盈利。企业必须通过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以及其他费用的管理和控制,来实现其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围绕这些方面进行控制才能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才能实现成本最低化,才能实现企业费用合理化的目标。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建筑装饰企业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出重要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刘玄威.建筑装饰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J].企业导报,2015(10)
[2]陈家驹.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装饰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用体系建设 对策
现阶段,制度缺失使得人民银行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信息采集、更新,还是成果运用等诸多环节都十分尴尬,这极大地增加了基层央行信用信息的采集成本和难度,影响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向纵深推进的面临诸多压力。以怀化市为例,从2006年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怀化市中小企业贷款获得了一定增长,截至2010年12月31日,累计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达137458万元,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由于中小企业信用基础薄弱,中小企业贷款增长仍然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加强制度创新,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怀化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怀化市有中小企业6458家,占全部企业的99%。中小企业已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力量。2010年,怀化市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254.46亿元,增长23.8%,占全市GDP的38.6%;完成利税16.5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4.84%;创造就业岗位25.4万人,占全部企业平均从业人数的85.2%。
为帮助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防范信用风险,同时也为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和发展机会,降低融资成本,怀化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怀化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信用信息在政府相关领域应用的通知》等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基础建设、信用档案库建设、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的制度性办法,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截至2010年12月末,怀化市已有2072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为辖内金融机构了解中小企业基本情况、还债记录、负债状况、担保情况等信息提供了较为方便地查询服务,节省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贷前调查的时间和成本。截至2010年12月末,已有471家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信贷资金36540万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14.6%。
二、怀化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难点
(一)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难。人民银行从2006年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中小企业数据征集和更新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与更新仍是困扰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突出难题。目前,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主要是从商业银行以及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采集,由于部门自成系统、条块分割,信息重点不一、标准不一、更新时间不一,导致信用信息共享渠道不畅、信息资源分散,采集与更新难度很大。从怀化市的实践来看,在目前法律并未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相关权力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信息采集主要依靠基层人民银行与“兄弟单位”的协调来实现。由于这种协调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的采集与更新很难做到及时、准确、有效。
(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产品使用和推广难。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根本就没有财务报表等情况比较普遍。因此,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的数据有的是会计临时匡算的,其真实性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导致中小企业信用难以评估,信用评价难以建立,信用档案作为企业的“经济身份证”、“信用名片”的作用难以体现。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信息失真资信评估机构无法快速地生产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信用信息产品,形成有效供给;另一方面,由于信息质量不高,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产品得不到商业银行等融资方的认可,潜在的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的现实需求。从怀化市的实践来看,由于缺乏权威性,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难以给企业融资带来助力,许多中小企业对信用信息采集、评估不大关心和不予配合,尤其是与银行无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更是拒绝提供信用信息。
(三)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机制贯彻与落实难。近年来,国家和有关部门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但其目的、管理内容以及约束力并非专门针对征信行业,对社会上各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准则和约束体系,征信制度只表现在有关部门的一些规章和一些没有广泛约束力的文件中,缺乏有效、系统的法律惩治制度。从怀化市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虽出台了一些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措施,但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失信行为的界定、失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异议的申诉处理等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法理依据,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只能停留纸面,很难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三、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
综合怀化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加快推动建立以信息采集更新、信用状况评价、融资企业培育、政策扶持引导、多方共享合作、持续风险监测、呼吁推动法制进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路径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一)提高强制性制度创新的层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诱致性制度变迁在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制度供给滞后的弊端。为此,需要逐步发挥强制性制度变迁优势,以弥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不足。一是适当提高制度创新层次,强化制度约束力。在现有省市级层面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上,建议由人民银行总行与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协商,直接通过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征集中小企业信息。二是由人民银行总行会同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等部委联合发文,指导各地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使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有依据,便于人民银行分支行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尽快出台征信法规,赋予人民银行采集企业信用信息的法律地位,规范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行为,为全社会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一个强力组织和框架。
(二)提升制度变迁主体的预期收益,促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成果的使用和推广。一是要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为地方党政服务的功能。利用系统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为地方党政制定地方产业政策、及时把握政策实施动态,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撑。二是要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反馈给银行和担保机构。提升数据库指标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三是要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引导、协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信用评级较高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财政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对信用好的企业,在产品宣传、融资授信、证照年检、招投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在贷款授信、贸易结算等融资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对信用差的企业,要向社会公示,提高失信成本,督促其守信履约,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局面。
(三)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激励惩戒机制的建立。加快立法进程,制定一套统一、完整、系统的专门法律,明确信用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通过经济、行政、道德乃至法律手段激励守信行为,惩处失信行为。一是完善系统功能,激发企业对信用信息的有效需求。在完善现有信息系统功能基础上,加大基础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大力推行“征信+信贷”模式,实施融资培育,使入库中小企业在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从征信体系建设中得到实惠,形成信息采集、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二是拓展信用报告使用,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要在政府采购、政策担保、财政贴息、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招投标、资质认定、行政许可和企业评优等方面制定使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的制度安排,通过政策导向和叠加,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三是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对失信企业依法进行负面信用记录公示、警告提示、限制信贷、限制消费、限制市场准入、降低信用等级、行政司法处罚等惩戒,使失信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带来不便。
参考文献:
1、孙工声;《打造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2010年第1期《中国金融》。
2、董卫荣;《山西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民建淮南网;201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