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伦理;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基本含义

(一)伦理与会计伦理含义的界定

在我国,“伦理”是基于“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所谓“乐者,通伦理者也”。强调伦理的最初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调整人伦关系的规范。在西方,“伦理”一词源于希腊语,被认为与“道德”含义基本相同的哲学概念,是人们对道德现象进行的理论思考。综其所述,伦理即在“道德”的基础之上,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内容,强调其在对社会道德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个体间、个体与社会以及个体与环境等关系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般性规范,而在伦理学界往往会将伦理学具体分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两个部分。会计伦理属于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部分,具体指以会计工作职业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会计人员关系伦理、会计工作关系伦理、会计机构关系伦理以及会计行业伦理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会计伦理主要讲的是在会计工作环境下的伦理关系分析,其核心是将伦理置于会计环境中进行相关关系的哲学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其内部发展规律的研究。①

(二)道德、职业道德及会计职业道德含义的界定

认为道德从本质上讲是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部分,是将社会个体置于社会环境之中,调整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等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准则,是人本身的应然存在方式。职业道德是专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般性道德规范,用以指导职业者与服务对象、职业者与行业、职业者与其他职业者以及职业者在利益抉择过程中关系处理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就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与服务对象、会计行业以、其他从业者之间相关问题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三)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会计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基本内容,把相关价值观、道德观标准贯穿教育中,并最终促使专业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培养其忠诚的潜意识,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

会计伦理的实质就是研究会计职业道德内在的逻辑关系,将会计职业道德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出可以指导实务性工作的一般性指导意见。也就是说,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道德哲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哲学基础,会计职业道德的科学性取决于会计伦理这一哲学基础的牢固性,会计伦理的变化决定着会计职业道德的随之变化方向。另一方面,会计职业道德对现实问题的指导信息反馈给会计伦理层面,推动会计伦理基础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往往仅涵盖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而忽略了相关伦理教育,是一个巨大缺失,而几年来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并日益严重化无疑与此有着重大关联。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行业诚信危机,会计伦理逐渐被重视起来,也越来越多的教育主体把其选择为专业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和课程。

(二)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教育的保障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教育及发展的保障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保障,是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准绳和职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从业人员的职业选择和方向。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被日渐重视的今天,我们会计相关从业人员务必将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伦理的发展的科学性得以保障,方能使其更好地指导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价值抉择,才能够从根本过上保证会计从业职在从业过程中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更加科学地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保证会计人员的从业得以有效地认可和普遍地接受。

(三)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解决会计行业诚信危机的主要手段

当今社会,会计诚信危机日渐严重,而这种危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内因即指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其自身价值观等方面的缺失,具体指会计从业者在具体的从业中要么存在对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要求模糊不清、要么就是自身在面对利益抉择时选择了个人利益而放弃了集体利益,从而导致了会计职业人员的个体失信,诸多的会计人员个体失信的最终结果便导致了今天的行业失信局面,这是会计人员自律问题的最终体现,归根结底这是由于会计伦理价值观缺失导致的职业道德低下的表象。而所谓外因即指职业以外的相关法律法规、社会、政治、经济等整体大环境的诚信危机等问题的影响,极具复杂性。当前我国的《会计法》、《税法》、《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而这属于是会计诚信危机的他律问题;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经济的飞速发展都要求会计伦理以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教育力度给予足够重视,要求加强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即加强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综上所述,从我国会计行业及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现状出发,不难发现诚信危机给会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注意得是虽然人们日渐意识到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但是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谓会计主体教育机构的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把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放在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甚至要优于专业知识的教育。

作者:赵婧一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婧一.在校大学生会计伦理教育工作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富有伦理特色的政治观和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观,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对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仍有其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影响。儒家思想是构建会计伦理不可缺的重要思想资源,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促进的大问题。儒家思想是建立会计诚信道德伦理的基础和建设会计诚信道德的基本原则,因此,挖掘儒家思想的内涵,建设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新的 《会计法 实施,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口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其职、道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的质量,因此,建立会计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建立会计的职业道德不仅仅需要法律法规,还要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寻找其做人立身的根本,因为,儒家思想是理性的世界观,是和谐的社会观。这些都与现代社会的观念是相通的,是具现代性的,有利于人们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高尚的情操。 

一、儒家思想有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苟予 ·哀篇》中写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对人们生停的利害关系,也是社会与人的基本关系。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劳动中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宗旨。人与人之问的和谐才能真正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人要想很好的生存,必须得到人们对你的信任。对一个国家和政权来说就像《论语·为政》中指出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而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这样。现代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促使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要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准则。只有这样,整个社会就像孔子《论语 ·颜渊》中主张要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要君、臣、父、子各行其义务和责任,社会就可以和睦安宁。儒家的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价值。 

会计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诚实守信,因此,会计行业巾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八个方面要求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之一。 

《论语·述而》中写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礼,吾亦为之”,只要能发财,无沦从事什么职业。但在论语 ·里仁 中孔子叉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处也”,也就是追求富贵不得损害社会秩序。 朱子语类 中对此说得更明白:“然须是食期所当食,饮期所当饮,乃不失所谓道心。若饮盗泉之水,食嗟来之食,则人心胜,道心矣”。所以儒家提出的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  学之中的基本概念。讲信用是君子的一种美德,是交友和处世的基本准则。应该说,作为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人的修养的基本原则,是立身之本。我仃j今天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信用经济。信用不仅体现l在商品交换的表面层面上,而且劳动关系、合同关系、协作关系、知识产权等都要守信。要做到诚实守信,就要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就要按市场规则办事,反对不正当竞争;就要树立信用观念,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重承诺、讲信誉。 

《我国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 “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 重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是诚信行业。诚信是指诚实、守信,即以已之诚实换他人之信任,诚信表达了一个人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是人格的基本保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更应该是具有其职道德喊信的人。但近年来,会计人员执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 执业纪律松弛,在会计职业界违背准则、弄虚作假现象严重。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刊益发生冲突时,小能够坚持原则,丧失立场,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 谋划策,这些失范行为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假账大量盛仃,职业道德沦丧。这一系列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使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的挑战,会计行、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饥”。会计如果不能客观公正的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首们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和鉴证,将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 

二.儒家思想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儒家思想中的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与“礼仪廉耻”其中心精神是强调责任与义务,注重集体与和谐,孔了的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思想注重社会的协调,这也是人类必须遵循的共同法则。 

自觉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 问题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各单位的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主管会计、会计、出纳、内审人员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应遵守相关行为准则,并具备特定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国家、投资者、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与会计人员之间经济关系的统称。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有八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其中一些内容(如参与管理)偏向于企业或单位会计人员,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除了要遵守上述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还应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相关规定。

因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会计职业道德有其显著特征:其一,社会性。会计人员与各社会利益相关者间的责任关系使得会计职业道德必然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会计职业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其二,专业性。会计作为一门经济管理应用类技术学科,决定了会计职业和会计职业道德必然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其三,自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规范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慎独”、“自省”,很大程度上依赖会计人员的自觉自律性。其四,时代性。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使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相应发生了变化,新形势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

二、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与问题

潘序伦先生、顾准先生、葛家澍先生等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先行者是社会主义会计事业的标杆,他们先进事迹所蕴含的道德风范是对我国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的最好诠释和体现。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较高,职业态度也较为端正,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或国家利益冲突时能够自觉地以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为先。

然而,在肯定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各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之间存在较大反差,知行不一使得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一些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已经发生了严重扭曲。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知行不一,缺乏敬业精神。调查显示,多数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认识比较良好,但其对职业道德的践行现状却着实令人担忧,如有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持敷衍塞责的态度,利用上班时间搞副业,工作热情不高,因循守旧,没有积极参与管理,不注意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最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二,诚信缺失,道德观扭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会计人员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其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诚信缺失成为会计职业道德失衡的严重现象,会计人员在为社会作贡献的价值观上表现较强的“务实性”,其道德观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其三,道德失衡,职务犯罪增加。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会计人员要直接或间接地与财产和金钱打交道,如果会计人员不能慎独自律,很容易发生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且我国会计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例有持续增加之势。

会计人员道德失衡不仅直接损害了其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也间接地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具体来说,其危害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造成国家财税收入和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会计人员通过会计造假偷税、漏税,使大量灰色收入脱离国家财税部门的监管,大量减少了国家财税收入,还有些会计人员利用非法合资、虚假公益捐赠等虚假会计掩盖企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肆侵吞国家合法收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其二,给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制定造成消极影响。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基层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最终必将引发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不真实,而国家、投资者、银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又是在这些失真会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及其他相关决策的,可见会计信息失真会严重影响国家、银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其三,可能引发经济混乱。会计人员利用虚假会计信息制造短暂虚假繁荣,而一旦被识破,可能引发企业破产、股市动荡,严重时甚至引发经济恐慌,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1、内部层面的原因

(1)目前多数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实施及监督并没有予以足够重视,有的单位没有形成各相关人员及部门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内控体系,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较为健全的内控制度但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执行,有的则缺乏科学的审计监督机制等,使得一些有机可趁的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盗窃、挪用公款、贪污等,想尽一切办法钻企业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空子。

(2)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决定了其独立性,进而决定了其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然而我国实际情况是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有着天然的从属关系,独立性较弱,有些单位领导向会计人员施压以达到其特定目的,会计人员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对一些会计人员来说,即使会计造假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等,其在“深思熟虑”后往往选择“服从”领导的“安排”。

(3)利益驱动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下滑的主要原因。根据斯密的理论,当一项会计行为的收益远大于其成本时,“经济人”在该项行为中就极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会计人员作为一个“经济人”,会尽量利用制度缺陷和信息优势,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政策、程序及计量方法,所以说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 会计职业道德 现状

会计职业道德是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会计职业的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品德、专业胜任能力、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等。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一、我国盈余管理现状

在我国,现代会计还十分年轻,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

对比国外的盈余管理方法,可以发现只要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透视我国盈余管理现象,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分析如下: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最基本的动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利益诱导效应,企业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关系一经确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于是一些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从业者,就有意破坏诚信原则和会计规则,实施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的避税动因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对经营者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为其开展盈余管理实现“避税”提供了弹性空间。

3.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因此,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许多企业就有强烈的动机粉饰财务报表,以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社会形象非常重要,它们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企业业绩,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从而达到改善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判断建设不完善带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不高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需要会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会计理论发展缓慢,经济活动内容单一,这些都限制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2.会计职业道德判断意识不强

我国由于受产权机制的制约,会计人员与企业的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人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均由经营者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势必会做出有利于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判断,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经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在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建设中完善盈余管理制度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

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既打好专业基础,又塑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新时期对合格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校启蒙式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创建会计文化氛围,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近似的环境中体味会计的真谛,在感触中觉悟,在感触中培养,在感触中提高,成为既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会计素养的新型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全面改进教学方法。

2.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加强业务培训,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技术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企业及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3.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监督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范文第5篇

会计信息资源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生产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的行为是否适当,将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会计信息质量对其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如何规范、优化会计人员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 完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的意义

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就是通过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限制,抑制其将不良动机和可能的操纵空间转化为现实的操纵行为。它是来自会计人员之外的约束力量,完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的能够提供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活动时所应遵守、执行的标准;提供了对会计人员行为优化的一种激励机制;协调会计人员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关系;确立了对会计人员行为进行评价、监督的依据。

新《会计法》第二章第九条就明确指出:“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这就对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技术活动提出了要求。我国新老《会计法》除了对一系列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关罚则和法律责任外,还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奖励与惩罚的合并适用,无疑增强了该项行为规范的激励功能。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可以协调会计人员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社会公众、单位领导者的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会计人员与这些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只有通过规范会计行为,才能使这些关系达到协调,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利益冲突,使各种关系得到巩固与发展。会计人员行为在不正当利益动机驱使下常常导致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一种会计人员行为的发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需要有一个判断的标准。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就是判断的依据或标准。

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包括会计技术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会计法律行为规范。作为会计人员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其具有公认性、权威性、技术性和统一性的特点。我国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主要在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如会计技术行为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财政部制定的有关会计规章中,包括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会计法律行为规范主要是在会计法、税收征管法、审计法、公司法、刑法等法律中规定。

2006年财政部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此次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会计技术行为规范。

二、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尽管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规范和制度,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1.现行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在具体内容上与国际会计规范体系有一定的差异,会计基本准则较为笼统,不能直接指导会计业务处理,使会计操作人员常常无所适从。

2.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日益发展的要求,有必要按照国际规范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我国还没有颁布一套标准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只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有相关的规定,总括来说,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保守秘密和强化服务。在完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时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健全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它只是单纯地提出了要求,而没有为这些要求的达成提供保证,也就是缺乏道德冲突解决的框架。一个完整的职业道德标准不仅仅是提出各种道德原则和规则,更重要的是在承认会计人员道德困境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为会计人员衡量利弊得失和解决道德冲突提供可行的框架和指导。

三、完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品质、职业作风、职业纪律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是用来约束会计人员的不良行为的隐性制度。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除了必须对会计程序、方法通过诸如会计准则等进行规范外,还必须对会计人员进行第二次规范。这种规范就包括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它是会计人员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监督评价机制,优化会计人员行为

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监督评价机制的建立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中不断摸索。

针对我国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的事实,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考评机制。目前,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可以依法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但效果并不理想。企业财会人员诚信从业管理是一个盲区,税务部门能够发现财会人员的违法行为但没有处理、处罚的法律权限,财政部门能够依照《会计法》实施处理、处罚,但缺乏有效的渠道及时掌握财会人员的违法行为。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督评价机制的一种办法是学习国外经验,可以在中国会计学会下可以考虑设立道德委员会,专门负责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另外还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追踪评价体系,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进行评价以达到抑恶扬善的目的。目前,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这为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提供了便利。因为会计人员的流动、晋升、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表彰、奖励以及违法违纪处罚等情况都输入电子档案。这样不仅可以作为政府监管会计人员的依据,还可以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开放,可通过舆论媒体等形成和维护一种健康道德文化的支持系统,这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尤为必要。

利用诚信档案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情况进行评价,将诚信评价结果作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年检的重要依据。对于诚信的会计人员可以简化年检手续、晋升和职称的评定要优先考虑,通过激励措施使会计人员讲诚信,营造良好的会计职业环境。对于失信的会计人员可以采取取消晋升和评级资格、不予年检、在相关网站上点名批评及严重违法的驱逐出会计行业等惩罚措施。只有对失信者给予严厉的惩罚,使会计人员的失信成本上升到难以接受的程度,才能有效地遏制会计失信行为的发生。采用这种方法使那些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诚信会计人员得到褒奖,有不正当行为的会计人员付出惨痛的代价,督促、约束和激励会计人员严格自律,从而规范和优化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

(二)构建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群体氛围,优化会计人员行为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人员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必须从抵制不良环境影响、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开始。净化会计行为环境还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各行各业都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之后,再来谈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会计人员也绝不应因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出污泥而不染”仍应是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这也是最终赢得社会尊重、提高行业信誉的重要保证。构建会计职业道德的群体氛围,可以采取在公司的治理机制中建设有利于会计人员执行道德机制的环境的方法。如在董事会下设立道德委员会,建立会计人员申诉制度,避免从会计人员个体角度来强调职业道德来维护公众利益而形成“孤岛现象”。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优化会计人员行为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是规范会计人员行为的目标,但还必须加强会计道德主体的配套建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要求会计人员从自身作起,开展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会计人员要在会计职业活动活动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同时要精心的保持自己的善心和善行,使其聚集起来,并发扬光大,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蓄过程。会计领域是充满各种“诱惑”的地方。某些人为了非法的谋求一己私利,往往把会计人员作为攻击的目标,会计人员应当努力作到自我警戒、自我克制。在履行职责时要自律谨慎,不管财经法规、制度是否有漏洞,也不管是否有人监督,领导管理是否严格,都要按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办。会计人员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经常进行反省检查用会计道德原则和规范严格剖析自己,从剖析中找到自己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并努力加以克服,逐步提高自己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要使自己在道德上不断进步,就不能没有勇于接受批评的精神。运用这些方法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优化会计人员自身的行为。

总之,知识经济下我国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的建立应该是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会计法规、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使各项法规更具有可操作性,使会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保证会计法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陈汉文等.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341-342 528-529

2.陈少华.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256-264

3.叶陈刚等.商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80